【为什么古人认为铜镜辟邪?】中国人关于铜镜的使用,远可以追溯到距今4000年齐家文化之中。或许,当人们第一次临水自照,能意识到那水中的映像正是自己的时候,镜子的历史便已经产生了。#历史冷知识#

铜镜一般是含锡量较高的青铜铸造。锡是比铜活跃的金属,会浮在铜的表面,呈白银光。今天我们所说的白银骨,就是含锡量较高的铜。虽然经过几百年几千年,但是经过打磨抛光之后仍然可以清晰鉴人。虽然不如现在的玻璃镜清晰,但清晰度还是比较高的。不得不佩服我国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

秦朝,这是个青铜器盛行的时代,开始大量铸造铜镜。随着时代的变化,西汉武帝时期,国势强盛,铜镜制作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形成了具有汉代文化特色的铜镜装饰,而铜镜铸造在唐代达到了顶峰,带柄的手镜也出现了,到宋代之后,铜镜更是广泛流行,造型也多种多样。

只用铜铸造的镜子,用来照人是很模糊的,所以智慧祖先们铸造出来的镜子是铜锡合金,锡在其中成分比例比较高。并且还要用天然磨石进行镜面的打磨,打磨以后的镜面亮闪闪,照个人样子没问题。镜子分镜面和镜背,镜背雕刻花纹图案或铭文,而镜面是磨平的,所以一般博物馆摆放这些文物都是以镜背示人。

所以很难看到镜子的正面,而我在看过多面铜镜之后,终于找到一面唐朝非常有名的铜镜—金银平脱羽人花鸟纹青铜镜,这个镜子是支起来的,它的正面对着墙壁,于是我就绕到侧面弯腰去看,可以看到镜面虽然有破损,完整的地方还是非常光亮的。虽然不及现代镜子清晰,不过已经很难得了。

铜镜的纹饰:

铜镜的纹饰,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特色与风格,从动物、到植物、到吉祥纹、到景物等等,很多考古发现就是根据出土的一些铜镜上面的纹饰判断墓葬的朝代。纹饰有写实的虎、豹、猴、鸟,有非写实的龙、凤、饕餮,有图案化的装饰。

表现手法有铸,有楼空,有镶嵌,有彩绘,一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气氛。神话题材有羽人、诸仙、天帝、神人车马、鬼怪等等,到了后期有儒释道三教题材等等,所以可以从题材就可以看出各个朝代变革的历史背景。

有名的还有始皇照骨镜(也叫始皇方镜),曾经到过汉高祖手中,据说“以手捧心,可见肠胃五脏;人疾病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此外,还有能够照出未来吉凶的镜子,能够从镜中取出水火的镜子。总而言之,古人对镜子的奇异之处想象力是颇为丰富的。

为什么古人认为铜镜辟邪?

铜镜辟邪之所在《太平广记·王度》记述了一则故事有所体现:隋代汾阴侯生临终前赠给王度古镜一枚,并说:“持此则百邪远人”。因为在铜镜背面这些瑞兽,所以古人认为可以让百邪远人,这就是原因所在了。

中国最早的铜镜并不是用于照影的,而是古人发现了凹透镜的特殊光学作用,从而磨制青铜镜,用来聚光引火,这种专门用来取火的铜镜被称为“阳燧”。

古人认为通过“阳燧”取到的火来自太阳,是最纯洁的“天火”,故而对“阳燧”本身也产生了神化、异化的心理,认为“阳燧”是至阳之物,故而能够取火,因此后世对于取火用的“阳燧”镜其铸造也有特殊的规定:即在至阳之日:“五月丙午日中铸”,而在“十一月壬子夜半铸”的凹面铜镜,则成为专门用来承接月夜露水的“阴燧”。

正因为相信“阳燧”镜是正阳之物,所以古人认为,铜镜可以镇压阴性的鬼物。又因为古代青铜镜的磨制技术并不精良,不平整的镜面往往会造成特殊的光学效果,比如《坚瓠续集》中记载:徐铉有一面铜镜,照人则成像都只有一只眼;谢在杭在彭城集市上买到一面镜子,正面照人跟别的镜子一样,反面照人则人影倒现,时人为之惊骇。因为铜镜磨制技术不成熟导致的特殊光影效果,反而推动了古人对于铜镜“神异”观点的发展。

中国历代最著名的古铜镜品类,莫过于在扬州铸造的“水心镜”,因其遵循“阳燧”古法,只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当天正午,与扬州江心处经“百炼”法铸造,因此又名“江心镜”、“百炼镜”。自唐以来,扬州“水心镜”便一直是专供皇室使用的贡品。

如葛洪《抱朴子》言,世上万物久炼成精者,都有本事假托人形以迷惑人,“惟不能易镜中真形”,它们一看见铜镜,也就暴露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于是赶快溜走。基于这一原理,凡巫视道冠一流在从事捉鬼妖等活动时,照例都要先用一面镜子当识破妖怪的法宝,其时镜子乍现,妖怪就逃之夭夭了。

《太平广记》中有一则跟“水心镜”有关的故事:唐玄宗时,扬州曾献九寸蟠龙水心镜一枚,并声称铸造此镜时,有自称“龙护”、“玄冥”的一老一少两位神仙来访,帮忙铸镜。镜成之后,江上忽然出现龙吟、涌浪之类的异象。

后来天宝七年,秦中大旱,玄宗向道士叶法善询问祈雨的办法,叶法善巡视宝库,请出九寸镜并称其为“镜龙”,以此镜求雨,果然顷刻之间白气充盈宫廷,须臾降雨,七日后雨水才停歇。这年秦中粮食竟然大获丰收。玄宗喜出望外,命吴道子临摹镜背的蟠龙图像,作《真龙图》赏赐叶法善。

自此“水心镜”名声大噪,铜镜除了辟邪以外,更有了除旱吉祥的神异效果。因此,古时候有人认为家中应该悬挂一面大的镜子,可以辟除邪魅。除此之外,镜子也被古人赋予了很多其它功效。

#方志动态# 清代江南私家园林典范——随园

随园是清代金陵名园,位于今南京市广州路中段两侧百步坡一带。东起干河沿、青岛路,西至随家仓、乌龙潭,以小仓山为中心。原为江宁织造隋赫德所有,称“隋园”,后衰败荒芜,沦为茶肆,乾隆十三年(1748),袁枚任江宁县令时花费三百金购得,易名“随园”。

袁枚,清代著名诗人,“性灵派”代表,其诗歌讲求性情个性,所作古体诗奔放纵肆,近体诗清新自然,与蒋士铨、赵翼并称“江右三大家”。曾任溧水、江浦、沭阳诸县县令,乾隆十年(1745),任江宁县令,推行法制,不避权贵,体察民情,有政声。乾隆十三年(1748)以丧父养母为由辞官,卜居南京。卸任时,江宁县百姓以“五步一杯酒,十步一折柳”相送。嘉庆三年(1798),袁枚逝世,葬于小仓山南岭(今五台山百步坡上)。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等。

随园是袁枚亲自设计的建筑佳品,他在此居住生活了50年。随园遵循了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思想,袁枚的《随园记》云:“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宦窔。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纵观全园,旷奥相生,山环水抱,草木芳菲,构成富有江南水乡风貌的园林景观。随园的空间布局根据山水结构划分,分为北山、湖区和南山3个分区,北山区位于山地阳坡背山面水,生活环境优越,景观视线通透,分布着随园的主体建筑群,也是袁枚和家人的起居生活区。主要有内室、小仓山房、夏凉冬燠所、古柏奇峰、金石藏、环香处、小眠斋、水精域、蔚蓝天、绿净轩、嵰山红雪、书仓等。亭廊轩榭错落有致,花影压栏景色如画。其中,水精域、蔚蓝天、绿净轩、嵰山红雪诸景在各色琉璃花窗的晕染下,晶莹澄澈,在江南园林中独具一格。登上“南楼”,启窗可见龙舟山、鸡鸣塔、台城、孝陵。诗世界、悠然见南山、小栖霞阁和因树为屋等临湖而建,兼具游赏功能。湖区以水景为主,袁枚为浙江杭州人,为解思乡之苦,仿西湖景,设花港、六桥、南峰、北峰。此间,池水如镜,柳浪荷风,夹“双湖亭”。堤上建闸,使清波洄洑,称“回波闸”。另有鸳鸯亭、渡鹤桥点缀其中。对于南山分区,袁枚主张“弃其南,一椽不施,让云烟居,为吾养空游所”,仅仅有半山亭、柏亭及山上草堂、天风阁等,有所舍弃,懂得留白,让园林由天然去雕饰。随园西南部是袁氏祖茔,周边则是水田菜畦。

随园也是袁枚精神寄托的诗性世界。袁枚在随园落成之际,感叹道,“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二者不可得兼,舍官而取园者也。”以官易园体现出袁枚急流勇退,归隐园林的智慧和洒脱。随园“柳谷”悬袁枚撰联:不作公卿,非无福命都缘懒。难成仙佛,为爱文章又恋花。“恋花”的袁枚在随园遍植花草,根据清李辑《鹤征后录》记载,随园有“梅百枝,竹万竿,桂十余丛”,当代学者于佳辰等统计随园内约有40种植物。袁枚尤爱象征品行高洁的梅花,“香雪海”绕以梅花七百余株,疏影横波,寒香成海。随园亭台楼阁名字中亦可窥见其懒作公卿,远离尘世的心态,如“因树为屋”源出东汉申屠蟠,其隐居治学,不愿出仕,躲藏于汉梁芒砀山之间,以树做房屋。“悠然见南山”取自东晋陶渊明《饮酒·其五》,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田园居。

大文豪袁枚赋予随园浓厚的文化气息。“器用则檀梨文梓,雕漆枪金;玩物则晋帖唐碑,商彝夏鼎;图书则青田黄冻,名手雕镌;端砚则蕉叶青花,兼多古款,为大江南北富贵人家所未有也。” 随园主要建筑“小仓山房”悬李因培集句、沈补萝书楹帖,曰“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书仓”藏书万卷。另有“诗世界”阁楼内藏有当时名贤投赠诗。袁枚以诗名盛于当时,在随园居住的50年间,创作诗歌达六七千首,其晚年自号随园老人。所撰《随园二十四咏》吐纳烟景,尽显妙义。《随园诗话》刻印后,广为流传。当时的名公、巨卿、骚人、墨客齐聚随园,酬诗唱和,留下的诗翰集于“诗城”长廊,长达十丈。袁枚对此也颇为得意,他在《诗城诗》中写道:“十丈长廊万首诗,谁家斗富敢如斯?请看珠玉三千首,可胜珊瑚七尺枝。”随园还以“五图六记”闻名于世,其中五图是指由沈凤(凡民、补萝),罗聘(两峰),张栋(看云),项穆之(莘甫)和王霖(春波),袁树(香亭)各绘一图,形成一卷。五图在咸丰、同治时期被毁。现南京博物院藏有袁起的《随园图》,南京市博物馆藏有袁起的《载酒访随园图》,同济大学藏有汪荣的《随园图》。袁枚为随园作专记六篇,见于《金陵园墅志》。

清代著名文学家蒋敦复盛赞随园“山水花木、亭台楼阁,占尽金陵”。清顾云《盋山志》中赞其是“天下所称名园者也”。其时,士人游金陵必访随园,民国陈诒绂《金陵园墅志》谓:“因园中四时皆花,益以虫鸟之音,雨雪之景,因之游人不断,盛时年游人量达十余万人,以致户限为穿,每年更易一二次,主人亦听其自由往来,惟绿净轩环房二十三间,非相识不能遽到”。

随园不设围墙,寻常百姓也可以入园。每逢正月十五,随园举行热闹的灯会,百姓可前往观灯。乾隆三十九年(1774)八月二十三日,袁枚母亲九十寿诞,随园张灯祝寿,倾城欢歌。《小仓山房诗集》载《山中行乐词》十二首,其四:

九十高堂寿,千灯上下张。环山生火树,摇水动珠光。

隔岸笙歌助,倾城仕女狂。此时一杯酒,真个紫霞觞。

袁枚临终遗言“身后随园得保三十年,余愿已足”。可《随园诗话批本》作者伍舒坤嘉庆二十四年(1819)第四次访随园,值袁枚作古22年,随园已沦为茶肆。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奠都天京(今南京),夏官丞相曾居随园,后因清军围城,太平军将小仓山辟为梯田,山峰为之削平,随园亦无人看管,日就倾圮,此时距袁枚作古56年,建园104年。

拟稿:吕晓红
审核:陆惠娣
发布:梁 刚

宋明理学的源流
1、宋代理学为什么会起源
(1)、收拾人心
拨乱反正的需要。
唐末五代十国武人专政,风气败坏,道德沦亡,毫无廉耻,宋代读书人为扭转这不良风气,挽救人心社会,从教化入手而开讲学之风,促成理学存在基础。

(2)、与佛教争夺人心
抗击西方意识形态。
隋唐以来,佛教迅速发展,其精密思辨特点,对中国儒家这种缺乏逻辑思辩能力的格言式学说产生了致命的冲击,几乎瓦解了儒家学说。尤其是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之道影响为最大。
儒家思想一向以现实社会的伦理纲常为主,但是大多是结论,缺乏哲学上的推理系统,无法解释疑惑,无法让人信服。
儒家学说是实用主义的,强调学以致用,其核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政治技术,离不开功名利禄,没法进入形而上学境界,无法超越自己,例如儒家从不讨论:人是什么,我是谁,为什么活着,人可以知道的知识边界是什么这类古希腊时代热门的问题。

但是人类与动物不同,必然会问精神上的问题。由于我们精神是可以超越有限和无常的,但是精神的载体不论是生物身体或宇宙(六合八荒为宇。古往今来 为宙)都是有限和无常的,都有起点和边界。这就导致一个人生基本苦恼,也是一个人的基本问题:在物质领域不存在无限永恒,而人的精神却在追求超越这种有限 和无常。这样超越的的结果必然是从自我进入忘我,从理性进入信仰,从清醒进入混沌,超越的必然结果是无长短大小,先后轻重这些基于时空尺度的比较概念(超 越的标志就是消灭了时空概念,所谓坐忘的特征就是不知何地,不知何时),这种纯粹的精神永恒和无限境界按照很多超越者的描述时存在的,这就是所谓的彼岸, 不过这个彼岸只有精神才能达到,载体是去不了的。这个境界给中国的士大夫阶层打开了以上大门,远远超越了儒家政治技术学说的境界,导致儒家学说节节败退。

所以就算是唐代儒学得到政府大力倡导,但是由于儒学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的粗糙,实际影响却远不及佛学,甚至日益衰微,气息奄奄,士大夫阶层均以修行超越标榜。

宋初学者为建立儒学能够对抗佛教的逻辑体系和形而上学体系,不得不吸收道教和佛教中关于宇宙本体的概念(因为自己没有,儒家学说本质是如何做官的官场学说),作为建构自己的宇宙论和本体论,这就是理学。

(3)、儒学需要改革
传统意识形态需要修补。

儒学自两汉以至隋,已由孔、孟、荀的儒学变为经学,已经僵化到奄奄一息,必须创新求生。

经学从西汉、东汉到唐代,已由注重微言大义的今文经学一变而为专重训诂考据的古文经学,由笺注经传的“注”再变而为“注”作“注”的疏,致力于文 字训诂名物考据、章句分析,与孔、孟、荀“尊德性”、“论政治”的学风距离越来越远,而且笺注日趋繁琐,而唐人作“疏”,例不破“注”,即“注”有错误亦 不会指出,反而代为解释维护,这种琐屑的讲疏,有违孔、孟遗意,忽略先哲经传中所含义理的讨究,舍本逐末。已经走投无路。

其实韩愈、李翱的作《原道》、《复性书》时,就已经提出要创新,
他们鄙弃汉儒琐碎的训诂、章句之学,要专究于修己、治平之道,而着力于做人的工夫。

(4)、宋朝中央政府需要
君主大力提倡。是巩固权力的需要。
宋初各帝鉴于唐末五代以来伦理道德崩溃,臣民的廉耻之心尽丧,社会风气因此而败坏不堪,使一般的士人只求荣利,不重气节。如五代的冯道历事四姓十君而不以为耻,反而自称为“长乐老”洋洋自得。

更由于宋朝得位不正,担心武人效仿陈桥驿故事,所以坚定执行重文弃武国策,认为让国人多读书,就能防患于未然。
所以从宋太祖立国开始,便执行文做官而分利的政策,极力提倡文教,奖励儒学,力崇实践,专事于修养的工夫。

于是社会风气为之转移,进而成为宋儒致力于身心修养的理学。

国家政策的支持,导致宋代书院极盛,例如白鹿、岳麓、应天、嵩阳四大书院。书院多聘请名儒主讲,他们大多排斥功利,崇尚道义,教学宗旨在于发扬孔门义理之学及修己立人之道,开启了理学身体力行的风气。
这样也就彻底解除社会精英可能对宋家皇位的威胁。当然后遗症是让整个民族变成小白兔,精神被阉割,人人是太监,整个国家精神上不堪一击。

2、周敦颐
理学的开山鼻祖是周敦颐,周敦颐传程颢、程颐,二程再传朱熹,而奠定理学的基础。

周敦颐主要成就是《太极图说》和《通书》。
《太极图说》以图形说明宇宙发生的原理和次序,《通书》则重在阐述“诚”的意义。

周敦颐学说渊源于道家的太极、阴阳五行之说,参以佛家的心性,而以儒家仁义之道为宗。他核心名句是以“无欲故静”作为修养方法(实际是来自佛家“清静寂灭”之说,又与道家的“恬静无欲”有相近地方)。
周敦颐认为宇宙的起源乃由“无极而太极”,“太极”是宇宙的本体,“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动极而后静,静极而后动,循环不息而生金、木、水、火、土五行,由五行而生万物。

在人生方面,周敦颐认为阴阳五行配合得最恰当的就是人,所以万物中以人最灵秀,具有太极之理、五行之性,受太极“纯粹至善”的“理”,故人之性本来是善。
宇宙既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构成,则人亦有仁(木)、义(金)、礼(火)、智(水)、信(土)五常。

其见诸实施,则不外乎仁义二者(所以配合阴阳)。
仁义之性,皆是善的,但用得不当,却可变为恶,所以人要不离乎中正以立“人极”(做人的标准),欲立“人极”,必须无欲、主静,无欲便会心灵虚 静,于事物的是非利害的考虑上便能居于中道,明理通达,而在行动上便自然的正直无私,能做到这样的话,便能达到至诚的境界,也是一个圣人的境界,同时也是 一个太极的境界,达至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

周敦颐的学说已将宇宙论与修身为人之道揉合一起,建立起理学基础。
3、程颢和程颐
程颢、程颐的学问就是在《通书》基础上发展的。
但是二程不喜欢探讨宇宙问题,而主张直接从人生实际经验来建立人生的道理,因此教人从实际生活与内心体验上来寻求修养的方法。

程颢认为天下一切真理必须经过亲身体验,才不会流于空谈,他认为“天理”在于“仁”,人如能具有仁德,便能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所以学者必须先“识 仁”,他说:“学者须先识仁,义、礼、智、信皆仁也”。他认为“仁”在人之本性中,不须外求,只要“明心”,便能“见性”,便能“求仁”“得仁”,我们明 白这道理后,便须紧记不忘,更要身体力行,一切行事,皆本此心去做,即所谓以“诚敬存之”,所以“诚”与“敬”便是明道、修身、养性的法门。

程颢侧重“心”的修养,认为“舍心之外天下无理”,要人“自其心体验天理”。
总之,程颢认为学者须先识仁,然后以诚敬存养。他重内心体证,认为人必须透过内心反省以掌握做人、修养的道理。名言是“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

程颐论“心性”与程颢相同,但论“诚、敬”方面的修养则不一致。程颐提出“存天理,去人欲”的方法在“涵养”和“进学”两方面,并认为“涵养须用 敬,进学在致知”、“诚意在致知,致知在格物”。一方面修己的意志,使之专一集中,不为外物所动(敬);一方面今日格(“穷”(求)的意思)一物(理), 明日格一物,然后加以归纳,便会豁然贯通,明白万物都是一理。他主张“持敬”与“穷理”并重。
这是朱熹朱熹道问学、即物穷理之学说的来源。

4、朱熹
朱熹集宋代理学之大成,他认为“格物”、“致知”可帮助了解个别事物的理,从而归纳了解宇宙的天理,因此他认为修养方法在“道问学”以致知,“存天理”以去人欲。

朱熹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有一个真理存在,这个真理就是“太极”。至于“真理”要表现而成为具体的形象,则有赖于“气”。他说:“理也者,形而上 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由此而解释到人、物的形成:“理”与“气”合而构成人,由于气中有清、浊,因而人性亦有善、有 恶。

因此,朱熹教人从善,要“存天理,去人欲”。
要去人欲,便必须“敬”与“致知”。
所谓“敬”,是要使人的一己之心,常常受到警策监督,一旦有私念私欲的萌芽,便要马上加以克制;“致知”即求取学问的意思,他以为天下之物理精髓皆具于圣贤书中,所以读圣贤典籍便是致知的所在,而古书则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六经的阶梯。

人若做到“敬”与“致知”,是绝对可以到达至德、至善、至理的境界。

宋代的理学经朱熹提倡而大盛。

5、邵康节(邵雍)
另外一个原创者是邵雍,着有《先天图》等。他根据《易传》关于八卦形成的解释,参杂道教思想,认为宇宙之本是“太极”,亦即是“道”、“心”(换 言之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太极永恒不变,而天地万物皆有消长、有终始,人如能知天地万物之道,便能参天地、育万物,成为天地万物的主宰(简单说就是天人 同构)。

6、陆九渊

另外一个原创者是陆九渊,他认为“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故透过自我内心的反省即可了解天理;他重视持敬,持敬使人能明心见性,因此他强调反省,认为知识的多寡与个人修养无必然关系。而提倡“尊德性”。

陆九渊特别注重持敬的内向工夫,主张心即是理,不容有二,认为即物穷理为支离破碎,而教人先发明本心之明,而后博览,以应万物之变。陆九渊名言:“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陆九渊启发了明代王阳明的心学。

7、张载
还得介绍一下张载。张载是继孙复、范仲淹经世济人的思想再加以性理的参透而成。张载治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

张载认为万物的生长发展都由于气的聚散、动静,气中又有阴阳二性,沉、降、静之性是阴性,浮、升、动之性是阳性,气有聚散,气聚则物成,气散则物 毁。气的聚散,有一定的规律。所以物的产生,有一定的秩序,这叫做“理”。“人”亦由气聚所产生,故亦得其性的部分,具有“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人 与万物俱生于天地之间,天地是人与万物的父母,人就应该努力破除“我”与“非我”的界限,而使个体和天地万物合一。为达这目的,首先要变化“气质之性”, 使它恢复为原来的“天地之性”;“天地之性”就是朱熹所说的“理”。

张载在《西铭》一文中阐明人对宇宙所应持的态度:“吾人之体”即“宇宙之体”,“吾人之性”即“宇宙之性”,我们应视宇宙为父母,应以事父母之道对待宇宙,应视天下之人皆如兄弟,天下万物皆如同类。

所以张载提出了“民胞物与”的主张。

张载核心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8、叶适

叶适是理学务实派(事功派)的代表人物,特点是“教人就事上理会,步步着实,言之必使可行,足以开物成务”(也即可行性优先于必要性)。叶适曾经与朱朱熹陆九渊鼎立而三。

叶适提倡功利,反对空谈性命,认为学者重点是学以致用,所以重典章、重经济、重致用,倡改革,主张“义理之学不必深穷”。认为“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主张“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反对传统的“重本抑末”(即只重农业、轻视工商)政策。

叶适的哲学思想是:强调“道”存在于事物本身之中,“物之所在,道则在焉”。物由气构成,五行八卦都是气的变化形态。提出“一物为两”、“一而不 同”的关于事物对立统一的命题,认为事物对立面处于依存、转化之中,强调“止于中庸”。认识上主张“以物用不以己用”,提倡对事物作实际考察来确定义理。 反对朱熹陆九渊等等的性理空谈,认为糅合儒、佛、道三家思想提出“无极”、“太极”等学说的周敦颐纯属谬论。但是叶适显然缺乏思辩能力和逻辑能力,其哲学 思想比较浅薄。

叶适本人虽然强调实践,但是其门人多流于辞章,纯属口水党:“水心之门,有为性命之学者,有为经制之学者,有为文字之学者”。只有少数有“欲以事功见其门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邦邦新闻# 【广汽埃安推出私桩共享平台 将充分优化电网资源配置】日前,广汽埃安正式推出私桩共享平台。该平台不仅可以为新能源车主带来更便利的充电选择,还能让个人
  • 艾纱|//婚礼最美的回忆 顶级褂皇,是龙凤褂的最高级别,高贵端庄更显气质。 承古创今,兼容并蓄,以“韵”之美,传承经典,万象新生。 婚纱:艾纱婚纱馆 妆发:艾纱
  • 我好像 其实想起来我好像还蛮平凡的 没有爱了三五年的人也没有意难平的青春期爱情 ,高中每天都是混日子上课+想下课吃什么。 没有考到理想学校也没有选到理想专业勉强
  • 花了40分钟看了一个关于袁老的纪录片 没有过多的拍摄他工作的内容但是可以看出尽管90岁的高龄他仍然每天很辛苦的工作 他也会想个小孩子一样固执地想吃豌豆 看到小鸭
  • #20岁你好# 诶呀妈呀,忘了给自己守零点了,哈哈哈,祝我生日快乐呀!再也不想在学校过生日了,哼哼,跟做贼似的 ,没有妈妈做的饭,没有祝福,只能装作最平平凡凡的
  • 2021年中国考研人数达到377万,预计22年会到420万左右!全国600多所学校!每人只能报一所![悲伤][悲伤] 偷偷告诉大家,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只有不到12
  • 振袖 縹羽二重地茶摘風景模様(はなだはぶたえじちゃつみふうけいもよう)江戸時代・19世紀 江户时代后期的友禅流行描绘名胜景区和季节的生活场景,这件振袖描绘了“八
  • 4、自信是一个人最好的状态,要自己漂漂亮亮的取悦自己,不用讨好所有人,不用啰嗦的去做那个所谓的气氛担当我也不知道我每天如此马不停蹄地陪伴你到底好不好对不对有没有
  • 后来,在小林学校的随身物品中,警方发现了一张写给一位女生的纸条,有“最近几乎每周哭三次,上过天台,割过腕……”等内容。小林的班主任是位27岁的青年教师,这是她研
  • 另:日常周一至周五送积分,周六日尽量不要送分~成都滴水公益 救援队队员招募通过平时的减防灾演练,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以及在危害发生时,队员能够更专
  • 知识链接关于“路怒”这些小知识你需要知道↓↓↓“路怒症”顾名思义就是开车上路的时候发怒,而愤怒的情绪会极大地影响我们的判断,99%的人会后悔在愤怒状态下做出的事
  • 也是温客行让我喜欢上了龚俊,我会一直关注着你,也希望你永远是一个正能量,爱自己的国家的龚俊,因为我和我的孩子也深深爱着自己的国家。第五个叫身施,身体的布施,
  • 特别是余景天的粉丝:“那些人(缉毒警)死就死了呗,有什么好可怜的呀”、“他们只是失去生命,哥哥失去的可是出道位啊!特别是余景天的粉丝:“那些人(缉毒警)死就死了
  • 师傅在‮挝老‬边境 ,据说‮师被‬傅做过‮事法‬的都可以迅速来‮ 财‬,寓意迅‮来速‬财 ,衬托运‮ 势‬, 永‮低无‬迷 。师傅在‮挝老‬边境 ,据说‮师被‬
  • 然而可笑的是,根据历史经验来看,前朝的皇室很少敢于这么高调的,毕竟古代改朝换代时前朝的皇族必然会被赶尽杀绝,而那些侥幸逃离的人,往往只能小心翼翼的过着仰人鼻息的
  • 我们讨论了联合国驻华系统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合作框架,他向我们介绍了联合国改革以及即将在中国召开的COP 15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我们探讨了联合国对华可持续发展
  • “O”形密封圈压缩率的确定#O型密封圈# 在液压系统中,密封是解决泄漏问题的最有效手段。车用压缩天然气瓶工作压力可达20Mpa,属于高压设备,在安装、充装、使用
  • ”你如果有这种思想,那永远都不会成道的,因为你心里不公平。能念兹在兹,时刻不忘良心道德,时间一久,善根自然会增长,菩提心也会发得大,进一步就会去行菩萨道,利益众
  • 把油灯放在佛陀面前的众灯之中,自立佛前,发誓祈愿:“如今我贫穷困苦,只能用此小灯供养佛陀,祈愿以此功德,让我来世得到智能和光明,灭除一切众生的愚昧黑暗。因为它是
  • 为什么会选在520官宣离婚不得而知,但是两人的离婚一点都不让人意外,你如果看了佟丽娅的微博评论区你就会发现,粉丝对他们的离婚不仅不惋惜,还皆是清一色的祝福和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