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辽宁经济纵深谈 | 第一动力势能强劲,产业发展“新”意盎然】在沈阳无距科技有限公司的“飞手”付特手中,高空中的无人机上下左右悬停,尽在掌控。该公司研发的农业植保无人直升机以每秒8米的速度,一分钟便可作业5亩地。这款新产品以其优异性能,一经上市便引来客户抢购。
不仅新产品受欢迎,今年无距科技还收获了一份政策“大礼包”。在省科技厅11月发布的《2019年辽宁省新型创新主体备案名单》中,无距科技与其他5家企业一道进入了“潜在和种子独角兽”名单,受到官方备案认定,未来将会享受更多政策红利。
掌握了核心技术也就占据了产业链的最高端。对于处在振兴发展关键时期的辽宁来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是一条必由之路。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科技创新顶层设计日臻完善,各类创新成果集中爆发,创新创业氛围更为活跃。
与此相对应的是,今年前11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5%。
科技赋能,为辽宁的产业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汇聚了澎湃动力。
强政策
——顶层设计更加完善
“这一年,参加科技口的重要会议明显比往年多。”一位资深媒体同行向记者感叹。
今年以来,我省先后召开了全省科技奖励大会、省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工作会议……个个研究的都是重要议题,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对未来一段时期的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安排部署。
比如在今年8月召开的全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工作会议上,下发了《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专项行动方案》,以智能制造、新材料、洁净能源为主攻方向,重点部署了12条创新链,推动科技工作进一步聚焦经济建设主战场,着力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层皮”问题。
在科技助力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工作会议上,启动实施了民营科技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独角兽企业”三级民营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着力促进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今年以来一系列顶层设计的推进,有效整合了以往散弱的科技资源布局,将更多优势力量聚焦到产业振兴中来。
除了顶层设计,众多改革措施的密集出台,也实实在在提升了广大科研单位和科技工作者的获得感。
《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和资金管理“放管服”改革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文件,不断强化了科技政策的有效供给。
推动沈大自创区政策先行先试和高新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沈大自创区R&D经费投入强度预计超过3%,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7%以上。
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完善评审流程,优化奖励结构,增强了科技奖励的导向性、权威性。
夯基筑台,打牢了科技事业发展的基础,也为未来科技强省建设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育环境
——“双创”氛围日渐浓郁
年终岁尾,辽宁的“双创”之火势头正旺。
12月10日,全新升级版的东北科技大市场终于揭开面纱,省市区三方共建,全要素支撑、全链条打造、专业机构运营,让这个高起点建设的大市场一跃成为东北地区最为活跃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离不开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需要不断呵护和培育,这其中,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可替代,这也是今年以来我省科技创新工作的一大亮点。
今年开始,省政府设立了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全省布局了39个省科技重大专项和116个重点研发计划,并对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研发投入等开展奖励性后补助。
财政资金加大投入,对全社会形成了有效引导作用,尤其是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更是热情高涨,在39个重大专项中,有35个是由企业牵头参与的。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今年以来,在省科技厅的牵头推动下,我省组织开展了“引联行动”,推进与西安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两院十校”实地开展科技成果精准对接,促进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截至目前,省内转移转化科技成果达3000项,技术市场登记合同成交额增长11.3%。
“周周有路演、月月有对接”,今年以来,全省创新创业的品牌活动格外热络。第20届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俄罗斯院士专家辽宁行、科技外交官服务行动辽宁行等活动硕果累累。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行业总决赛、第七届辽宁创新创业大赛、第四届中国创新挑战赛(辽宁)现场赛等赛事更是格外引人注目,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创新创业活力。
果满枝
——产学研用融会贯通
12月16日,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首发上市,成为我省科创板“第一股”和中国半导体光刻设备上市“第一股”。
芯源微上市是今年全省科技界和产业界的一件标志性事件。在打造半导体装备世界级企业进程中,芯源微将联合沈阳科仪、拓荆科技、新松公司、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企业、院所,形成协同发展和产业集聚效应,带动沈阳建成全国最完整的IC装备产业链条。
今年以来,在科技创新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一大批创新成果集中爆发产出,这种现象在近年来也并不多见。
创建国家重大科创平台取得新进展。我省围绕创建国家实验室的工作目标,加快辽宁实验室建设,即将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迈出了创建国家实验室的关键一步。
科技型企业数量高速增长。全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0家、总数突破5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超过7500家,均提前并超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培育瞪羚独角兽企业134家,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构建,企业研发投入增长9.3%。
科研平台建设得到新的加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批建设“国家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填补了东北区域空白;全国首家、东北地区唯一的省级层面“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辽宁促进中心)”正式挂牌启动;布局建设了海洋、石化、人工智能等6个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
科技人才领域再添喜人硕果。新增两院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引进高层次人才1400人、海外“高精尖”人才580人。
从创新平台、市场主体再到人才,科技创新各要素在今年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这一切表明,全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已经见到了实效。
在补齐短板、做强弱项、突破瓶颈上精准发力,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拳绣腿”,一年来,辽宁科技创新校准航标、加速前进。

不仅新产品受欢迎,今年无距科技还收获了一份政策“大礼包”。在省科技厅11月发布的《2019年辽宁省新型创新主体备案名单》中,无距科技与其他5家企业一道进入了“潜在和种子独角兽”名单,受到官方备案认定,未来将会享受更多政策红利。
掌握了核心技术也就占据了产业链的最高端。对于处在振兴发展关键时期的辽宁来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是一条必由之路。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科技创新顶层设计日臻完善,各类创新成果集中爆发,创新创业氛围更为活跃。
与此相对应的是,今年前11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5%。
科技赋能,为辽宁的产业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汇聚了澎湃动力。
强政策
——顶层设计更加完善
“这一年,参加科技口的重要会议明显比往年多。”一位资深媒体同行向记者感叹。
今年以来,我省先后召开了全省科技奖励大会、省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工作会议……个个研究的都是重要议题,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对未来一段时期的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安排部署。
比如在今年8月召开的全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工作会议上,下发了《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专项行动方案》,以智能制造、新材料、洁净能源为主攻方向,重点部署了12条创新链,推动科技工作进一步聚焦经济建设主战场,着力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层皮”问题。
在科技助力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工作会议上,启动实施了民营科技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独角兽企业”三级民营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着力促进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今年以来一系列顶层设计的推进,有效整合了以往散弱的科技资源布局,将更多优势力量聚焦到产业振兴中来。
除了顶层设计,众多改革措施的密集出台,也实实在在提升了广大科研单位和科技工作者的获得感。
《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和资金管理“放管服”改革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文件,不断强化了科技政策的有效供给。
推动沈大自创区政策先行先试和高新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沈大自创区R&D经费投入强度预计超过3%,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7%以上。
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完善评审流程,优化奖励结构,增强了科技奖励的导向性、权威性。
夯基筑台,打牢了科技事业发展的基础,也为未来科技强省建设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育环境
——“双创”氛围日渐浓郁
年终岁尾,辽宁的“双创”之火势头正旺。
12月10日,全新升级版的东北科技大市场终于揭开面纱,省市区三方共建,全要素支撑、全链条打造、专业机构运营,让这个高起点建设的大市场一跃成为东北地区最为活跃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离不开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需要不断呵护和培育,这其中,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可替代,这也是今年以来我省科技创新工作的一大亮点。
今年开始,省政府设立了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全省布局了39个省科技重大专项和116个重点研发计划,并对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研发投入等开展奖励性后补助。
财政资金加大投入,对全社会形成了有效引导作用,尤其是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更是热情高涨,在39个重大专项中,有35个是由企业牵头参与的。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今年以来,在省科技厅的牵头推动下,我省组织开展了“引联行动”,推进与西安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两院十校”实地开展科技成果精准对接,促进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截至目前,省内转移转化科技成果达3000项,技术市场登记合同成交额增长11.3%。
“周周有路演、月月有对接”,今年以来,全省创新创业的品牌活动格外热络。第20届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俄罗斯院士专家辽宁行、科技外交官服务行动辽宁行等活动硕果累累。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行业总决赛、第七届辽宁创新创业大赛、第四届中国创新挑战赛(辽宁)现场赛等赛事更是格外引人注目,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创新创业活力。
果满枝
——产学研用融会贯通
12月16日,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首发上市,成为我省科创板“第一股”和中国半导体光刻设备上市“第一股”。
芯源微上市是今年全省科技界和产业界的一件标志性事件。在打造半导体装备世界级企业进程中,芯源微将联合沈阳科仪、拓荆科技、新松公司、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企业、院所,形成协同发展和产业集聚效应,带动沈阳建成全国最完整的IC装备产业链条。
今年以来,在科技创新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一大批创新成果集中爆发产出,这种现象在近年来也并不多见。
创建国家重大科创平台取得新进展。我省围绕创建国家实验室的工作目标,加快辽宁实验室建设,即将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迈出了创建国家实验室的关键一步。
科技型企业数量高速增长。全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0家、总数突破5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超过7500家,均提前并超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培育瞪羚独角兽企业134家,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构建,企业研发投入增长9.3%。
科研平台建设得到新的加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批建设“国家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填补了东北区域空白;全国首家、东北地区唯一的省级层面“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辽宁促进中心)”正式挂牌启动;布局建设了海洋、石化、人工智能等6个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
科技人才领域再添喜人硕果。新增两院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引进高层次人才1400人、海外“高精尖”人才580人。
从创新平台、市场主体再到人才,科技创新各要素在今年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这一切表明,全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已经见到了实效。
在补齐短板、做强弱项、突破瓶颈上精准发力,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拳绣腿”,一年来,辽宁科技创新校准航标、加速前进。

#二十多岁的真实状态# 20多岁是一个充满信心,充满好胜的斗志,眼里不知困难为何物的轻狂年龄。20多岁,没有十八九岁的幼稚,缺乏三十多岁的成熟与睿智,是一个处在过渡期的年龄,这个时候的你,无所谓挑战,总觉得时间还够,我还年轻,满足于当前,不会为以后铺路,这个时候的你倔强的不肯向生活低头,直到生活让你交了学费。珍惜二十多岁吧,人生最美不过青春!#成都交友#


#平安建设进行时# 【秀山洪安镇:升级版“六联”机制打造“和谐边区”】在秀山县洪安镇有一个叫“小河沟”的地方,虽然只有30多户居民,但这里情况很不一般:地点所处在湖南,行政区域上属于重庆秀山洪安镇管辖,居民们户籍却在贵州……由于地理位置和综合情况都较特殊,一旦发生纠纷矛盾,就会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治安稳定。12月11日下午,记者看到三名治安联防队员在小河沟巡逻,附近的居民们有说有笑,画面十分和谐。
“这跟我们实行‘升级版‘六联’机制,打造和谐边区有着重要关系,小河沟其实也是我们洪安镇的一个缩影。”秀山县洪安镇政法书记刘啸麟介绍,近年来,洪安镇深入践行和发展“枫桥经验”,不断创新边区社会治理模式,联合周边贵州迓驾镇、湖南边城镇建立组织联创、机制联建、基层联防、治安联治、纠纷联调、活动联谊“边区联动”机制,并以“六联”机制为主线,与毗邻地区建立起了线上信息共享,线下共同治理的工作格局,共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有效促进边贸经济活跃繁荣、边区民族互助团结,重现沈从文老先生笔下的《边城》平安和谐景象,找回曾经失落的“诗和远方”。
纠纷联调快速为跨省(市)医患纠纷“熄火”
7月7日9时许,贵州省松桃县迓驾镇石头村的村民周芳(化名)在重庆市秀山县洪安镇某医院生产手术过程中,因突发意外造成胎儿死亡,这让周芳的丈夫李强(化名)等人情绪十分激动。
“这要是处置不好,极有可能引发边区重大社会矛盾。”刘啸麟说,接到医院电话后,为了防止矛盾扩大,确保边区社会稳定,维护患者和医院的正当权益,刘啸麟带着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调解人员迅速赶到现场。
然而,刘啸麟等人赶到现场后,还没开始说话,李强就不“买账”:“你们都是重庆的干部,当然帮你们这边的医院。”为了消除当事人顾虑,刘啸麟立即启动边区“六联协作机制”,联系迓驾镇政府。很快,迓驾镇相关人员赶到赴洪安镇某医院,李强等人的情绪这才缓和下来。
工作人员积极安抚李强以及其家人情绪,并联系洪安镇某医院负责人就赔偿问题进行沟通协商。经过双方工作人员六个多小时的耐心劝解、权衡利弊,最终,李强与医院方达成调解协议。
刘啸麟告诉记者,这一场跨省(市)之间的医患矛盾纠纷得以及时妥善化解,很大程度得益于边区“六联协作机制”中的纠纷联调,洪安镇联合各镇平安办、司法所、派出所和基层调解委员会,建立了纠纷排查、调处网,及时通报信息、了解原因、提供资料、提出处置建议,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和突发事件得到及时调处和有效控制。今年以来,已累计调解矛盾纠纷5起,清理解决1件边界遗留纠纷问题,成功处置1起突发事件。
“六联”机制升级 共同打造边城旅游景区
“为了实现边区社会治安的稳定,这些年来我们可是下了不少功夫。”刘啸麟告诉记者,洪安镇还联合周边贵州迓驾镇、湖南边城镇建立20余名民情信息员队伍,向下延伸治安、禁毒、维稳信息触角,及时交换信息、通报情况、集中研究、风险评估、动态观测,有效解决信息收集难、准确研判难等问题,实现信息无缝对接、高度共享、精确研判。边区各村组在接壤9个村设立联防共保点,明确联络人员,每个联防点建立7-10人的治安联防队,健全完善以镇派出所为骨干、村(居)委会为调处中心的“镇、村、组、户”四级防范体系。
同时,紧贴边区居民群众需求联合开展“联勤联控”平安巡守、“友好联姻”共护平安等活动,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开展禁赌、禁毒及防抢、防盗、防恶性案件“三防”工作, 对安全维稳、道路交通、烟花爆竹、防邪等重点领域开展联合治理。近年来,配合有关部门和派出所开展各类专项整治6次,排查风险隐患6件次。
“秀山地处渝鄂湘黔结合部,是重庆的东南门户,沈从文笔下《边城》的原型地洪安镇家喻户晓。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重视‘平安边界’的创建。现在治安好了,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快了。”洪安镇党委书记彭小勇说,现今,相邻的三个乡镇都在积极开展旅游项目建设。而洪安边城景区正在围绕“文化体验游”,利用洪安“一脚踏三省,三省共一城”的地理特征,着力打造“三省风情街”,充分展示渝、湘、黔三省的民风民俗、饮食文化、建筑特色,让游客充分体验边城的民俗风情。同时,让文化旅游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让洪安镇的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收益,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这还需要进一步架起我们的友谊桥梁。”彭小勇说,洪安镇联合周边贵州迓驾镇、湖南边城镇在共同打造边城平安旅游景区的同时,联合举办“四月八苗王节”、土家族“寒食节”、边区龙舟赛等少数民族传统民俗活动,组织边区群众代表,定期召开村与村之间的联席院坝会;积极开展三县三镇,村帮村、家帮家,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已结对子6对,开展帮扶活动4次。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促进了边区各族人民群众的团结友爱,打造和谐边区“升级版”。(记者 杨 雪)

“这跟我们实行‘升级版‘六联’机制,打造和谐边区有着重要关系,小河沟其实也是我们洪安镇的一个缩影。”秀山县洪安镇政法书记刘啸麟介绍,近年来,洪安镇深入践行和发展“枫桥经验”,不断创新边区社会治理模式,联合周边贵州迓驾镇、湖南边城镇建立组织联创、机制联建、基层联防、治安联治、纠纷联调、活动联谊“边区联动”机制,并以“六联”机制为主线,与毗邻地区建立起了线上信息共享,线下共同治理的工作格局,共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有效促进边贸经济活跃繁荣、边区民族互助团结,重现沈从文老先生笔下的《边城》平安和谐景象,找回曾经失落的“诗和远方”。
纠纷联调快速为跨省(市)医患纠纷“熄火”
7月7日9时许,贵州省松桃县迓驾镇石头村的村民周芳(化名)在重庆市秀山县洪安镇某医院生产手术过程中,因突发意外造成胎儿死亡,这让周芳的丈夫李强(化名)等人情绪十分激动。
“这要是处置不好,极有可能引发边区重大社会矛盾。”刘啸麟说,接到医院电话后,为了防止矛盾扩大,确保边区社会稳定,维护患者和医院的正当权益,刘啸麟带着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调解人员迅速赶到现场。
然而,刘啸麟等人赶到现场后,还没开始说话,李强就不“买账”:“你们都是重庆的干部,当然帮你们这边的医院。”为了消除当事人顾虑,刘啸麟立即启动边区“六联协作机制”,联系迓驾镇政府。很快,迓驾镇相关人员赶到赴洪安镇某医院,李强等人的情绪这才缓和下来。
工作人员积极安抚李强以及其家人情绪,并联系洪安镇某医院负责人就赔偿问题进行沟通协商。经过双方工作人员六个多小时的耐心劝解、权衡利弊,最终,李强与医院方达成调解协议。
刘啸麟告诉记者,这一场跨省(市)之间的医患矛盾纠纷得以及时妥善化解,很大程度得益于边区“六联协作机制”中的纠纷联调,洪安镇联合各镇平安办、司法所、派出所和基层调解委员会,建立了纠纷排查、调处网,及时通报信息、了解原因、提供资料、提出处置建议,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和突发事件得到及时调处和有效控制。今年以来,已累计调解矛盾纠纷5起,清理解决1件边界遗留纠纷问题,成功处置1起突发事件。
“六联”机制升级 共同打造边城旅游景区
“为了实现边区社会治安的稳定,这些年来我们可是下了不少功夫。”刘啸麟告诉记者,洪安镇还联合周边贵州迓驾镇、湖南边城镇建立20余名民情信息员队伍,向下延伸治安、禁毒、维稳信息触角,及时交换信息、通报情况、集中研究、风险评估、动态观测,有效解决信息收集难、准确研判难等问题,实现信息无缝对接、高度共享、精确研判。边区各村组在接壤9个村设立联防共保点,明确联络人员,每个联防点建立7-10人的治安联防队,健全完善以镇派出所为骨干、村(居)委会为调处中心的“镇、村、组、户”四级防范体系。
同时,紧贴边区居民群众需求联合开展“联勤联控”平安巡守、“友好联姻”共护平安等活动,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开展禁赌、禁毒及防抢、防盗、防恶性案件“三防”工作, 对安全维稳、道路交通、烟花爆竹、防邪等重点领域开展联合治理。近年来,配合有关部门和派出所开展各类专项整治6次,排查风险隐患6件次。
“秀山地处渝鄂湘黔结合部,是重庆的东南门户,沈从文笔下《边城》的原型地洪安镇家喻户晓。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重视‘平安边界’的创建。现在治安好了,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快了。”洪安镇党委书记彭小勇说,现今,相邻的三个乡镇都在积极开展旅游项目建设。而洪安边城景区正在围绕“文化体验游”,利用洪安“一脚踏三省,三省共一城”的地理特征,着力打造“三省风情街”,充分展示渝、湘、黔三省的民风民俗、饮食文化、建筑特色,让游客充分体验边城的民俗风情。同时,让文化旅游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让洪安镇的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收益,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这还需要进一步架起我们的友谊桥梁。”彭小勇说,洪安镇联合周边贵州迓驾镇、湖南边城镇在共同打造边城平安旅游景区的同时,联合举办“四月八苗王节”、土家族“寒食节”、边区龙舟赛等少数民族传统民俗活动,组织边区群众代表,定期召开村与村之间的联席院坝会;积极开展三县三镇,村帮村、家帮家,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已结对子6对,开展帮扶活动4次。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促进了边区各族人民群众的团结友爱,打造和谐边区“升级版”。(记者 杨 雪)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