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1977年6月16日,被誉为“现代航天之父”的德国科学家韦纳·冯·布劳恩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病逝,终年65岁。布劳恩无疑是一个天才,从V2火箭到阿波罗登月计划,他在火箭方面的才华,整个二十世纪,无人可出其右。有人曾把布劳恩的成功总结为:儿时的梦想、不懈的努力、过人的天分,以及一点不择手段。


岚图FREE登陆北欧 海外首家岚图空间于挪威开业
挪威时间6月11日,岚图汽车在挪威发布品牌,成为首个出海的新能源国家队。随着海外首个岚图空间于挪威开业,“性能级智能电动SUV”岚图FREE亮相海外,预计将于今年第四季度交付挪威用户。
海外首家岚图空间位于挪威首都奥斯陆市中心,设计灵感来源于北欧生活方式以及特有的极光元素,并通过古典与现代的创新演绎,融入东方美学设计与先锋科技,为用户创造全方位的沉浸式购车体验。
岚图FREE亮相挪威后获得海外媒体一致好评,挪威著名探险家Aleksander Gamme等嘉宾对岚图FREE的操控性和智能化赞赏有加,称足以与欧洲同级豪华品牌同台竞技。
【2022年6月11日,挪威】“性能级智能电动SUV”岚图FREE在中国市场热销近一年之际,正式亮相海外。挪威时间6月11日,岚图FREE首次登陆北欧,位于挪威奥斯陆市中心克林根伯加塔(Klingenberggt. 7, Oslo)的海外首家岚图空间同步开业,中国驻挪威大使馆代表以及来自德国、荷兰、以色列的嘉宾、欧洲媒体、海外用户等100余人齐聚,共同见证奥斯陆岚图空间开业。这也意味着岚图汽车作为首个出海的电动汽车国家队,正式面向全球市场与国际高端品牌开启竞争。开业当日,岚图FREE同步启动预订,预计今年第四季度面向挪威用户开启交付。
岚图汽车CEO&CTO卢放表示:“作为东风汽车集团面向全球推出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岚图致力于将驾控性能与智能科技完美融合的产品推向全球,积极塑造中国品牌在全球的影响力。北欧首家岚图空间开业,是岚图汽车走向全球市场的第一步。作为首个出海的新能源国家队,岚图将依托东风强大的海外资源,凭借创新的技术与商业模式,持续布局海外市场,引领中国品牌出海新时代,为全球用户带来全新的智能电动汽车体验。”
挪威奥斯陆岚图空间开业仪式上,曾徒步穿越南极的挪威著名探险家Aleksander Gamme作为岚图在挪威品牌推广大使,也是岚图汽车在挪威的首批体验用户,结合自己的用车体验,表达了对岚图FREE的喜爱:“如果想去冒险与探索,岚图FREE是再完美不过的选择,希望我们都用更加环保的方式去探索世界,为未来加电!”
岚图FREE登陆北欧 设计理念与高品质实力获海外用户好评
岚图FREE是岚图汽车首款出口欧洲的车型,该车型与挪威当地的地理气候环境、环保理念和当地市场高端电动车的需求都高度契合。挪威有全球最高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和极大的政策支持,且山地众多,冬季气候寒冷。岚图FREE拥有媲美超跑的动力优势,电池性能稳定,同时搭载上下100mm可调的空气悬架,全车智能四驱,匹配“经济、舒适、高能、郊游”四种驾驶模式,可从容应对各种复杂路况,无论驾控性能、豪华舒适配置还是智能化表现,均符合挪威用户的出行需求。
在参与试驾评测的北欧专家团队看来,岚图FREE“为欧洲设计而生”,外观内饰颜值高、一体式可升降三联屏交互体验强、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安全可靠,相比于在燃油车基础上进行电动化“改版”的传统豪华品牌产品,岚图FREE在北欧市场找到了差异化竞争优势。
挪威潜在用户体验岚图FREE后,对岚图FREE的外观内饰和智能化座舱印象深刻。“岚图FREE的造型和视觉很让人惊艳,集优雅、力量和科技感于一体。贯穿式羽翼大灯、鲲鹏展翅前脸和游艇式车身,将古典元素与现代格调融为一体,让车辆充满生命的温度,创新的演绎形式非常符合挪威民众的审美。很惊讶的是它的智能可调光全景天幕和一体式可升降三联屏,为科技赋予了温度和仪式感,我非常喜欢。岚图FREE内饰材料经过OEKO-TEX认证,这种皮质包裹材料非常柔软舒适、健康友好。”
挪威当地合作伙伴试驾后,认为岚图FREE在欧洲市场有很强竞争力,“岚图FREE为驾驶者带来了真正属于电动车的操控乐趣,运动模式下车辆非常敏捷,动力性能、制动性能、风噪表现都很棒;底盘调校,操控稳定性、支撑性和舒适性超越了欧洲同级传统豪华品牌。”
海外首家岚图空间开业 融合北欧元素与东方美学
挪威首家岚图空间位于挪威奥斯陆市中心克林根伯加塔(Klingenberggt. 7, Oslo),延续 “淡、静、雅”的品牌理念,设计灵感来源于北欧的自然文化、生活方式以及特有的极光元素,并融入石雕、茶艺、松树等中国文化元素,将东方美学与先锋科技融为一体,营造出一个有温度的科技空间。设计团队向自然致敬,通过优雅的阶梯式设计,精心布置的灯光和声场,渲染出美轮美奂的极光特效。用户置身于挪威岚图空间,犹如在大自然的山间漫步,拥有全方位沉浸式购车体验。
中国驻挪威大使馆一等秘书梁志君表示,“中国电动车产业在全球具有领先优势,岚图选择挪威市场作为出海首站非常明智,抓住了挪威电动化走在世界前列的机遇,也展现了中国品牌汽车参与全球化竞争的信心和实力。”
作为首个出海的新能源国家队,岚图进军挪威市场,对引领民族品牌向上起着重要作用。岚图FREE也将凭借优异的新能源产品实力不断赋予挪威用户美好用车体验。进入挪威市场,只是岚图出海欧洲的第一步。未来,岚图还会陆续进入欧洲其它国家,并逐步丰富在海外的产品布局,不断提升产品体验与用户服务,推动中国品牌不断向上,走向全球。
关于岚图
岚图是一家高端智能电动汽车科技公司,组建于2018年。作为中国“造车新实力”,岚图整合东风公司超52年的造车技术和优势资源,以用户为中心构建创新商业模式,致力于成为“中国高端电动汽车领导者”。岚图定位为“零焦虑高端智慧电动品牌”,以“让汽车驱动梦想,为美好生活赋能”为品牌使命,为当代社会新中坚力量创造现代格调的美好生活。
2021年6月,岚图首款车型“性能级智能电动SUV”岚图FREE正式上市,同年 8月启动交付,用户覆盖全国276个城市。2022年4月7日,岚图第二款车型“岚图梦想家”定位“电动豪华旗舰MPV”,凭借舒适空间、舒享豪华、温暖科技、全域安全等领先优势将引领全球MPV进入电动化、低碳出行的新时代。岚图梦想家于5月7日正式上市,预计将于第三季度启动交付。

挪威时间6月11日,岚图汽车在挪威发布品牌,成为首个出海的新能源国家队。随着海外首个岚图空间于挪威开业,“性能级智能电动SUV”岚图FREE亮相海外,预计将于今年第四季度交付挪威用户。
海外首家岚图空间位于挪威首都奥斯陆市中心,设计灵感来源于北欧生活方式以及特有的极光元素,并通过古典与现代的创新演绎,融入东方美学设计与先锋科技,为用户创造全方位的沉浸式购车体验。
岚图FREE亮相挪威后获得海外媒体一致好评,挪威著名探险家Aleksander Gamme等嘉宾对岚图FREE的操控性和智能化赞赏有加,称足以与欧洲同级豪华品牌同台竞技。
【2022年6月11日,挪威】“性能级智能电动SUV”岚图FREE在中国市场热销近一年之际,正式亮相海外。挪威时间6月11日,岚图FREE首次登陆北欧,位于挪威奥斯陆市中心克林根伯加塔(Klingenberggt. 7, Oslo)的海外首家岚图空间同步开业,中国驻挪威大使馆代表以及来自德国、荷兰、以色列的嘉宾、欧洲媒体、海外用户等100余人齐聚,共同见证奥斯陆岚图空间开业。这也意味着岚图汽车作为首个出海的电动汽车国家队,正式面向全球市场与国际高端品牌开启竞争。开业当日,岚图FREE同步启动预订,预计今年第四季度面向挪威用户开启交付。
岚图汽车CEO&CTO卢放表示:“作为东风汽车集团面向全球推出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岚图致力于将驾控性能与智能科技完美融合的产品推向全球,积极塑造中国品牌在全球的影响力。北欧首家岚图空间开业,是岚图汽车走向全球市场的第一步。作为首个出海的新能源国家队,岚图将依托东风强大的海外资源,凭借创新的技术与商业模式,持续布局海外市场,引领中国品牌出海新时代,为全球用户带来全新的智能电动汽车体验。”
挪威奥斯陆岚图空间开业仪式上,曾徒步穿越南极的挪威著名探险家Aleksander Gamme作为岚图在挪威品牌推广大使,也是岚图汽车在挪威的首批体验用户,结合自己的用车体验,表达了对岚图FREE的喜爱:“如果想去冒险与探索,岚图FREE是再完美不过的选择,希望我们都用更加环保的方式去探索世界,为未来加电!”
岚图FREE登陆北欧 设计理念与高品质实力获海外用户好评
岚图FREE是岚图汽车首款出口欧洲的车型,该车型与挪威当地的地理气候环境、环保理念和当地市场高端电动车的需求都高度契合。挪威有全球最高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和极大的政策支持,且山地众多,冬季气候寒冷。岚图FREE拥有媲美超跑的动力优势,电池性能稳定,同时搭载上下100mm可调的空气悬架,全车智能四驱,匹配“经济、舒适、高能、郊游”四种驾驶模式,可从容应对各种复杂路况,无论驾控性能、豪华舒适配置还是智能化表现,均符合挪威用户的出行需求。
在参与试驾评测的北欧专家团队看来,岚图FREE“为欧洲设计而生”,外观内饰颜值高、一体式可升降三联屏交互体验强、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安全可靠,相比于在燃油车基础上进行电动化“改版”的传统豪华品牌产品,岚图FREE在北欧市场找到了差异化竞争优势。
挪威潜在用户体验岚图FREE后,对岚图FREE的外观内饰和智能化座舱印象深刻。“岚图FREE的造型和视觉很让人惊艳,集优雅、力量和科技感于一体。贯穿式羽翼大灯、鲲鹏展翅前脸和游艇式车身,将古典元素与现代格调融为一体,让车辆充满生命的温度,创新的演绎形式非常符合挪威民众的审美。很惊讶的是它的智能可调光全景天幕和一体式可升降三联屏,为科技赋予了温度和仪式感,我非常喜欢。岚图FREE内饰材料经过OEKO-TEX认证,这种皮质包裹材料非常柔软舒适、健康友好。”
挪威当地合作伙伴试驾后,认为岚图FREE在欧洲市场有很强竞争力,“岚图FREE为驾驶者带来了真正属于电动车的操控乐趣,运动模式下车辆非常敏捷,动力性能、制动性能、风噪表现都很棒;底盘调校,操控稳定性、支撑性和舒适性超越了欧洲同级传统豪华品牌。”
海外首家岚图空间开业 融合北欧元素与东方美学
挪威首家岚图空间位于挪威奥斯陆市中心克林根伯加塔(Klingenberggt. 7, Oslo),延续 “淡、静、雅”的品牌理念,设计灵感来源于北欧的自然文化、生活方式以及特有的极光元素,并融入石雕、茶艺、松树等中国文化元素,将东方美学与先锋科技融为一体,营造出一个有温度的科技空间。设计团队向自然致敬,通过优雅的阶梯式设计,精心布置的灯光和声场,渲染出美轮美奂的极光特效。用户置身于挪威岚图空间,犹如在大自然的山间漫步,拥有全方位沉浸式购车体验。
中国驻挪威大使馆一等秘书梁志君表示,“中国电动车产业在全球具有领先优势,岚图选择挪威市场作为出海首站非常明智,抓住了挪威电动化走在世界前列的机遇,也展现了中国品牌汽车参与全球化竞争的信心和实力。”
作为首个出海的新能源国家队,岚图进军挪威市场,对引领民族品牌向上起着重要作用。岚图FREE也将凭借优异的新能源产品实力不断赋予挪威用户美好用车体验。进入挪威市场,只是岚图出海欧洲的第一步。未来,岚图还会陆续进入欧洲其它国家,并逐步丰富在海外的产品布局,不断提升产品体验与用户服务,推动中国品牌不断向上,走向全球。
关于岚图
岚图是一家高端智能电动汽车科技公司,组建于2018年。作为中国“造车新实力”,岚图整合东风公司超52年的造车技术和优势资源,以用户为中心构建创新商业模式,致力于成为“中国高端电动汽车领导者”。岚图定位为“零焦虑高端智慧电动品牌”,以“让汽车驱动梦想,为美好生活赋能”为品牌使命,为当代社会新中坚力量创造现代格调的美好生活。
2021年6月,岚图首款车型“性能级智能电动SUV”岚图FREE正式上市,同年 8月启动交付,用户覆盖全国276个城市。2022年4月7日,岚图第二款车型“岚图梦想家”定位“电动豪华旗舰MPV”,凭借舒适空间、舒享豪华、温暖科技、全域安全等领先优势将引领全球MPV进入电动化、低碳出行的新时代。岚图梦想家于5月7日正式上市,预计将于第三季度启动交付。

苹果造车被曝“熄火” 我国自动驾驶探索加大“油门”
一直谋求跨界造车,却尚未公布实质进展的苹果汽车,最近饱受关注。
“苹果Apple Car项目团队已经解散一段时间,如果想在2025年量产Apple Car,苹果需要在3—6个月内进行团队重组”。近日,一位知名证券分析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这条信息令人再次将目光聚焦苹果汽车。
此前,海外媒体曾曝光了一组苹果汽车首款车型的假想图。新车定位为SUV,将搭载一系列智能配置,并可达到L5级自动驾驶水平。
虽然苹果公司从未主动官宣自己要造一款什么车,但“染指”L5级自动驾驶的消息,还是令网友大为期待。如今团队被曝解散,令众多汽车发烧友迷茫,连具备顶流研发实力的苹果都退出战场,那么,L5级自动驾驶到底是有多难?
场景不同,需要的自动驾驶等级不同
汽车驾驶自动化作为全球汽车技术及产业的重要发展趋势,正在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舒适以及顺畅的出行方式与物流解决方案。同时,汽车及相关产业与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智慧城市与交通等的深度融合,也正在重塑这一产业的生态体系和价值链体系。
如何理解自动驾驶,在各国的自动驾驶分级标准中,可见一斑。
2013年,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率先提出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为无自动化、特定功能自动化、组合功能自动化、有条件自动化和完全自动化共5个等级。
德国联邦交通研究所根据研究,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为仅驾驶员、辅助驾驶、部分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以及完全自动驾驶共5个等级。2021年12月,德国向奔驰公司颁发了全球首张L3级自动驾驶牌照,这是德国于2017年修改《道路交通法》并认可了3级系统的合法地位后,首次颁发针对该系统的牌照。
我国自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家标准,基于驾驶自动化系统能够执行动态驾驶任务的程度,根据在执行动态驾驶任务中的角色分配以及有无设计运行范围限制,将驾驶自动化分成0级至5级。
其中0级为应急辅助,1级为部分驾驶辅助,2级为组合驾驶辅助,3级为有条件自动驾驶,4级为高度自动驾驶,5级为完全自动驾驶。
“从L0到L5,每级之间可以从人工驾驶参与的程度看出差别,不同的场景,需要的自动驾驶等级也不同。有的场景不需要人工驾驶,就可以采用自动驾驶。”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殷国栋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一些矿区、港口货运码头、园区,由于作业环境安全、封闭、可控,已经实现了高度自动驾驶。但对于场景复杂,交通信号密集,人流如织的闹市区,想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仍有很大挑战。
多地试水,自动驾驶迈入商业化
如今,行走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你可能随时会与自动驾驶出租车不期而遇。在手机App下单,一键呼叫自动驾驶出租车,出租车便会达到乘客设置好的地点,乘客上车后输入手机后4位尾号,并选择开启行程,车辆便起步驶向目的地。
2021年11月25日,国内首个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在北京正式启动,百度和小马智行成为首批获许开展商业化试点服务的企业,其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60平方公里范围,投入不超过100辆自动驾驶车辆开展商业化试点服务。业内人士认为,这标志着国内自动驾驶领域从测试示范迈入商业化试点探索新阶段。
捕捉自动驾驶行业先机的不止北京。目前,上海、广州、长沙、沧州等多地已经开放自动驾驶常态化运营;上海嘉定、临港、奉贤、金桥4个测试区开放了自动驾驶测试道路253条,测试场景超过5000个;江苏无锡将常态化运营3条5G自动驾驶网约巴士;深圳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管理、事故责任认定等领域,开展法制化探索;广州启动智能网联汽车与人类驾驶汽车混行试点……
在各地纷纷试水自动驾驶的背后,是我国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技术标准制定、准入管理等方面的齐头并进。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表示,目前我国正在推动自动驾驶基础平台、车载操作系统等的联合攻关,搭建测试验证公共服务平台,加速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同时大力部署5G通信设备、路侧联网设备等基础设施,不断扩大车载联网终端装车应用规模。
在技术标准方面,我国已建立智能网联汽车“十四五”标准体系,发布乘用车自动紧急制动、汽车信息安全等多项标准,申请整车信息安全、软件升级、数据记录系统等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立项,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协调,2021年提交技术提案50多项,整体工作进度与国际保持同步。
目前,我国组合辅助驾驶系统的乘用车新车搭载率提高到20%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车新车搭载率超过30%;车载基础计算平台实现装车应用,车规级激光雷达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国开放测试区域5000平方公里、测试总里程超过1000万公里,发放道路测试牌照800多张,3500多公里的道路实现智能化改造升级,大型港口货运车辆自动驾驶应用占比达50%。
技术迭代,其他相关问题需同步跟进
“从全球发展水平来看,我国在自动驾驶产业基础、政策力度、人才储备等方面都有不错的积累,且自动驾驶技术相关的智能网联、信息安全、云控平台、编队技术等领域,都与世界各国齐头并进。”殷国栋说。
不过,在殷国栋看来,如果想在没有人工驾驶参与、没有设计运行范围限制的条件下,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至少在车辆的感知、决策、执行系统等方面还需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
“L5的关键问题是要解决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和在混合交通下的驾驶安全。”殷国栋解释,对于自动驾驶汽车来说,追求的响应速度在秒级以下,感知系统要能快速实时地处理复杂的天气、道路、移动物体等信息。
“现在感知的难点在于场景不够丰富,需要建立一个场景模型库来训练汽车的感知系统,让它能够在各种复杂的行驶场景中都能做出精准判断,例如在闹市区,有人横穿马路,宠物突然冲过来,周围车辆突然变道时该怎么处理等。”
决策系统则要根据高精度地图精准定位,对行车路线进行局部优化和全局优化,并根据路况情况随时调整,这涉及5G、北斗导航、车路协同、与交通信号灯的交互等多种技术的融合。“决策系统要解决在信号微弱的情况下如何辅助定位这个问题,例如过隧道、山洞,或者穿行在高楼大厦间,信号被阻隔时该怎么判断,车距最大误差要能定位到毫米级。”殷国栋说。
“而执行系统最关键的是汽车底盘控制系统,其中转向灵敏度要提高,要符合自动驾驶的快速响应速度。而自动驾驶汽车基本都是基于纯电动汽车来设计的,所以轮毂电机驱动的底盘系统更能确保车辆的快速响应、精准制动,满足智能化和电动化的精确需求。”他坦言,这意味着汽车的底盘系统要重构,包括转向、制动、驱动以及悬架系统都要重新设计,也就是现在科研和市场追求的智能底盘系统,可自主适应传感、决策的需求,以提高汽车的可靠性和安全等级。
在殷国栋看来,与技术迭代需齐头并进的是,自动驾驶车辆上路还需要法律依据、厘清交通事故权责等问题。
中国高级别的自动驾驶何时能梦想照进现实?按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制定的路线图,到2025年,我国高度自动驾驶汽车要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到2035年,高度自动驾驶汽车要实现规模化应用。
“自动驾驶代表着人类对驾驶体验的高级追求,虽然目前还存在技术瓶颈,但未来可期。”殷国栋说。
来源:科技日报

一直谋求跨界造车,却尚未公布实质进展的苹果汽车,最近饱受关注。
“苹果Apple Car项目团队已经解散一段时间,如果想在2025年量产Apple Car,苹果需要在3—6个月内进行团队重组”。近日,一位知名证券分析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这条信息令人再次将目光聚焦苹果汽车。
此前,海外媒体曾曝光了一组苹果汽车首款车型的假想图。新车定位为SUV,将搭载一系列智能配置,并可达到L5级自动驾驶水平。
虽然苹果公司从未主动官宣自己要造一款什么车,但“染指”L5级自动驾驶的消息,还是令网友大为期待。如今团队被曝解散,令众多汽车发烧友迷茫,连具备顶流研发实力的苹果都退出战场,那么,L5级自动驾驶到底是有多难?
场景不同,需要的自动驾驶等级不同
汽车驾驶自动化作为全球汽车技术及产业的重要发展趋势,正在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舒适以及顺畅的出行方式与物流解决方案。同时,汽车及相关产业与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智慧城市与交通等的深度融合,也正在重塑这一产业的生态体系和价值链体系。
如何理解自动驾驶,在各国的自动驾驶分级标准中,可见一斑。
2013年,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率先提出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为无自动化、特定功能自动化、组合功能自动化、有条件自动化和完全自动化共5个等级。
德国联邦交通研究所根据研究,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为仅驾驶员、辅助驾驶、部分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以及完全自动驾驶共5个等级。2021年12月,德国向奔驰公司颁发了全球首张L3级自动驾驶牌照,这是德国于2017年修改《道路交通法》并认可了3级系统的合法地位后,首次颁发针对该系统的牌照。
我国自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家标准,基于驾驶自动化系统能够执行动态驾驶任务的程度,根据在执行动态驾驶任务中的角色分配以及有无设计运行范围限制,将驾驶自动化分成0级至5级。
其中0级为应急辅助,1级为部分驾驶辅助,2级为组合驾驶辅助,3级为有条件自动驾驶,4级为高度自动驾驶,5级为完全自动驾驶。
“从L0到L5,每级之间可以从人工驾驶参与的程度看出差别,不同的场景,需要的自动驾驶等级也不同。有的场景不需要人工驾驶,就可以采用自动驾驶。”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殷国栋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一些矿区、港口货运码头、园区,由于作业环境安全、封闭、可控,已经实现了高度自动驾驶。但对于场景复杂,交通信号密集,人流如织的闹市区,想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仍有很大挑战。
多地试水,自动驾驶迈入商业化
如今,行走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你可能随时会与自动驾驶出租车不期而遇。在手机App下单,一键呼叫自动驾驶出租车,出租车便会达到乘客设置好的地点,乘客上车后输入手机后4位尾号,并选择开启行程,车辆便起步驶向目的地。
2021年11月25日,国内首个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在北京正式启动,百度和小马智行成为首批获许开展商业化试点服务的企业,其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60平方公里范围,投入不超过100辆自动驾驶车辆开展商业化试点服务。业内人士认为,这标志着国内自动驾驶领域从测试示范迈入商业化试点探索新阶段。
捕捉自动驾驶行业先机的不止北京。目前,上海、广州、长沙、沧州等多地已经开放自动驾驶常态化运营;上海嘉定、临港、奉贤、金桥4个测试区开放了自动驾驶测试道路253条,测试场景超过5000个;江苏无锡将常态化运营3条5G自动驾驶网约巴士;深圳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管理、事故责任认定等领域,开展法制化探索;广州启动智能网联汽车与人类驾驶汽车混行试点……
在各地纷纷试水自动驾驶的背后,是我国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技术标准制定、准入管理等方面的齐头并进。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表示,目前我国正在推动自动驾驶基础平台、车载操作系统等的联合攻关,搭建测试验证公共服务平台,加速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同时大力部署5G通信设备、路侧联网设备等基础设施,不断扩大车载联网终端装车应用规模。
在技术标准方面,我国已建立智能网联汽车“十四五”标准体系,发布乘用车自动紧急制动、汽车信息安全等多项标准,申请整车信息安全、软件升级、数据记录系统等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立项,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协调,2021年提交技术提案50多项,整体工作进度与国际保持同步。
目前,我国组合辅助驾驶系统的乘用车新车搭载率提高到20%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车新车搭载率超过30%;车载基础计算平台实现装车应用,车规级激光雷达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国开放测试区域5000平方公里、测试总里程超过1000万公里,发放道路测试牌照800多张,3500多公里的道路实现智能化改造升级,大型港口货运车辆自动驾驶应用占比达50%。
技术迭代,其他相关问题需同步跟进
“从全球发展水平来看,我国在自动驾驶产业基础、政策力度、人才储备等方面都有不错的积累,且自动驾驶技术相关的智能网联、信息安全、云控平台、编队技术等领域,都与世界各国齐头并进。”殷国栋说。
不过,在殷国栋看来,如果想在没有人工驾驶参与、没有设计运行范围限制的条件下,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至少在车辆的感知、决策、执行系统等方面还需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
“L5的关键问题是要解决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和在混合交通下的驾驶安全。”殷国栋解释,对于自动驾驶汽车来说,追求的响应速度在秒级以下,感知系统要能快速实时地处理复杂的天气、道路、移动物体等信息。
“现在感知的难点在于场景不够丰富,需要建立一个场景模型库来训练汽车的感知系统,让它能够在各种复杂的行驶场景中都能做出精准判断,例如在闹市区,有人横穿马路,宠物突然冲过来,周围车辆突然变道时该怎么处理等。”
决策系统则要根据高精度地图精准定位,对行车路线进行局部优化和全局优化,并根据路况情况随时调整,这涉及5G、北斗导航、车路协同、与交通信号灯的交互等多种技术的融合。“决策系统要解决在信号微弱的情况下如何辅助定位这个问题,例如过隧道、山洞,或者穿行在高楼大厦间,信号被阻隔时该怎么判断,车距最大误差要能定位到毫米级。”殷国栋说。
“而执行系统最关键的是汽车底盘控制系统,其中转向灵敏度要提高,要符合自动驾驶的快速响应速度。而自动驾驶汽车基本都是基于纯电动汽车来设计的,所以轮毂电机驱动的底盘系统更能确保车辆的快速响应、精准制动,满足智能化和电动化的精确需求。”他坦言,这意味着汽车的底盘系统要重构,包括转向、制动、驱动以及悬架系统都要重新设计,也就是现在科研和市场追求的智能底盘系统,可自主适应传感、决策的需求,以提高汽车的可靠性和安全等级。
在殷国栋看来,与技术迭代需齐头并进的是,自动驾驶车辆上路还需要法律依据、厘清交通事故权责等问题。
中国高级别的自动驾驶何时能梦想照进现实?按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制定的路线图,到2025年,我国高度自动驾驶汽车要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到2035年,高度自动驾驶汽车要实现规模化应用。
“自动驾驶代表着人类对驾驶体验的高级追求,虽然目前还存在技术瓶颈,但未来可期。”殷国栋说。
来源:科技日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