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修念佛法门》圆瑛大师讲述

念佛普摄群机第十

  念佛法门,对上中下三种根机,无机不摄。有情众生,具有知觉,但发真心,无一不能得度。只要一心称念六字洪名,不必广学诸法。善导大师云:「若要学解,从凡夫地,乃至佛地,一切诸法,无不当学。若欲学行,当择其契理契机之一法,专精致力,方能速证实益。否则经劫至劫,尚难出离。」念佛即是契理契机之法。今略举十种人正好念佛,请各三思,赶快发心。

  一、出家人正好念佛。既已削发为僧,发心修道,割恩断爱,背井离乡,住清净之伽蓝,受现成之供养,无忧无虑,不羁不绊,正好发心念佛,求出生死。念佛之时,就要生死心切,念生死轮回,依业受报,无有了期。必须精专恳切念去,万念自然放下,六根自可都摄矣。

  今举一例,昔有国王,见外道苦行,比丘(出家男僧之通称)清闲,一日谓一念佛僧曰:「朕见婆罗门(修外道之人),勤苦求道。比丘但念佛名,相去远矣。」僧对曰:「修道不在色身上苦不苦,而在生死心切不切。僧人虽清闲念佛,而求出生死之心特切。六根终日对境,而六根都摄,眼根不见色,耳根不闻声,乃至意根不缘法尘之境。」王闻不信。僧知其意,即启白王言:「可借一事以验之。请王明日,派宫娥彩女两班,一班在东街跳舞,一班在西街唱歌。另着一囚犯,盛油一罐,交其执持。告言:‘汝罪应死,今交汝油,持向四街行走,令四人持刀随行,若油在何处倾出,立即斩首。若行竟,油不倾出,赐汝无罪还乡。’」囚犯闻已,心思今日是个生死关头,乃一心专注所执之油,不敢丝毫疏忽。四街行竟,油不倾出。归至王所,乃赦其罪。僧请王问囚犯曰:「汝於东街见何物最为美观?」答曰:「不见。」又问:「西街闻何声最为好听?」答曰:「不闻。」王斥曰:「乱道。东街彩女跳舞,西街彩女唱歌,岂得不见不闻?」答曰:「大王,我一心顾着这罐油,哪里还有心去看去听,是以不见不闻。」王忽悟此僧所言,一心念佛,求脱生死,六根都摄,不见不闻,斯言诚不谬也。而念佛之人,生死心切,乃是真念佛。

  二、女界人正好念佛。托生人世,秉质女流,不出户庭,执掌内政,非若男子之奔走四方,身劳神役,故正好发心念佛,求生净土。又女人月经不净,生育痛苦,多有厌恶女身,欲为男子者。而此娑婆世界,有欲转女成男,诚非易事,须经几世修行。若肯专心念佛,则临命终时,娑婆业卸,净土缘深,莲华化生,即是大丈夫之相,一生可转男身,而且寿命无量,得与观音、势至把手共行。女界之人,既有这个微妙法门,可以满汝愿望,望大家赶紧念佛。

  三、聪明人正好念佛。世人聪明难,而不为聪明所误更难。每见聪明,恒多自误。只因好奇好妙,反视念佛为平常。费尽心机,徒求世智,哪知「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後空持手一双」。若肯以聪明用之於佛法,多看净土经书,研究念佛宗旨。了知持名念佛一法,为诸佛所护念,群贤所继述,以一念而空尘念,藉一佛而证净心。专心致力念去,即事念而达理念,亲见自性弥陀,得生唯心净土,岂不快哉!

  四、愚痴人正好念佛。人无论智愚,而佛性一也。愚痴之人,只因前生不信佛法,不肯修学,惑深业重,故感此报。若是聪明之人,则贤者多劳,念佛恐难一心。而愚痴之人,则事少身闲,正好念佛。又愚人心直,知见不多,容易生信起行。而持名念佛法门,不假参究,不劳观念,故不怕愚痴。只要直心道场,将一句佛号,蓦直念去,努力无间,即得成功。古诗云:「修行如驾上滩舟,暂歇篙时便下流。若不从兹勤努力,几时撑得到滩头。」此数语,可为念佛之助也。

  五、富贵人正好念佛。今生富贵,都从前世修来。当知娑婆福乐,终不久长。古云:「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正好趁此福乐,衣食无忧,受用具足,发心念佛,求生净土,登不退地,享无为乐。西方边地,犹胜天宫。娑婆福乐,何足与比?亟宜猛省,一心念佛,庶可舍娑婆劣报,而得极乐净身。

  六、贫贱人正好念佛。今生贫贱,都由夙业所招。往昔不肯布施修福,傲慢贡高,故感此报。既无田园产业,又无房屋栖身,衣不蔽形,食不充口,自出娘胎,饱受众苦,正好念佛,求生净土。而七宝楼阁,不俟经营;自然衣食,随念而至,可以永离贫贱之苦。有此良好法门,慎勿错过。

  七、老年人正好念佛。桑榆晚景,岁月无多。如鱼少水,斯有何乐。如囚赴市,步步近死。急宜恳切志诚,发心念佛,求生净土。善导和尚偈云:「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锺(竹名,取摇动貌)。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残老病。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老年人,请三复斯言,切莫万般放不下。总有一天,放不下,也要放下。当知:「举世尽从忙里老,谁人肯向死前休。」

  八、少年人正好念佛。年华少壮,膂力方刚,既无老病之忧,正好发心念佛。莫道修行尚早,务宜预布津梁。岂不闻:「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当知:「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慎勿蹉跎岁月,虚度时光。「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九、有子人正好念佛。俗云:「积谷防饥,生子养老。」今既生子,长大成人,家业有托,宗祧有赖。正好放下万缘,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切莫千谋百计,为子为孙。须知:「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如果儿孙有福,不必先人遗产,也能白手成家。倘若儿孙不肖,任汝万贯家财,不足以供数年挥霍,反令造业,反害儿孙,诚为失计。好把世间,许多富贵人家,作个高抬贵手。

  十、无子人正好念佛。世人生子既多,负担必重,抚养教育,需款孔殷,不得不勉力经营,撑持门户。既然无子,清闲绝累,正好自嗟薄命,夫妇同修,称念弥陀,求生净土,疾趣菩提,为大悲父。则尽大地众生,无非是佛之子,岂不快哉!

  举世之人,无一人不可念佛。是念佛一法,可以普摄群机也。

三十七道品有: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共三十七种。
四念处。

小乘圣人在修四念处之前,先要修五停心观,这是能使五种过失停止于心的观法,能停止行人的乱心,叫做“三摩地”,即止、定的意思。此乃声闻乘人入道之初,小乘三贤之第一。观有五种:
(一)不净观:观察一切根身器界都不清净。看一切境界、一切事物皆属不净之相,看男女都是白骨、骷髅,所以停止贪欲之心。贪心重者可修之。
(二)慈悲观:观察一切众生痛苦可怜之相,以停止嗔恚。嗔恚多者可修之。
(三)因缘观:观察一切法皆从因缘生,十二因缘三世相续,前因后果,历历分明,以停止愚痴。愚痴深者可修之。

(四)界分别观:把诸法分别为六界或十八界,是停止我见之法,我见多者可修之。

(五)数息观:观察呼吸出入之相,计呼吸数,把心摄到呼吸上,心息相依,以此而停止散乱之心,散心多者可修之。还有的是把因缘观和界分别观合而为一,因两者相似。另外加之佛观,观察佛身相好,功德庄严,能除一切烦恼。业障重者可修之。“四念处”,念为能观之智,处为所观之境,以智观境即是念处,是修智慧的,以发修行人的慧观,叫做“奢摩他”。
念处有四种:
第一,身念处:观身不净。与前面的不净观相同。人身之内外,污秽充满,无有净处,故观身不净。
第二、受念处:观受是苦。受为苦乐之感,是心对境之感受,就是心和境结合到一块了,那么,苦果也就随之而来了。因世间无实乐,故观受为苦。
第三、心念处:观心无常。因为心念是刹那瞬间变化不停、生灭不已的,而无常住之时,故观心无常。
第四、法念处:观法无我。因一切法均无自主、自在之性,所以不要着在法上,故观法无我。四念处的四种观法都是以慧为体的。因人之苦谛有身、受、心、法四义,就以身、受、心、法而观其“不净、苦、无常、无我”,以慧观的力量,使念住於身、受、心、法所观之处,即把心安住在道法上,使之正而不邪。“
四正勤”就是一心精进修行此四法的意思。又名“四正断”,即能断懈怠之意。或“四正胜”,即於策励身语意中,此为最胜。以能意中决定,而断然行之,则名“四意断”。这四法的内容是:
第一、对已生之恶要把它断除,而勤加精进。
第二、对未生之恶要使之不生,而勤加精进。
第三、对未生之善要使之生起,而勤加精进。
第四、对已生之善要使之增长,而勤加精进。
四正勤就是精进不懈、勤奋修持,从上述四个方面策励修行人,从身口意三方面断恶行善。我们修道就是要从身、口、意下手,一切法都离不开这个身口意,而四正勤为最好,故为四正胜。“
四如意足”。四念处是修智慧的,修“实智慧”。
四正勤修“正精进”。智慧、精进增长了,但由于定力弱,使修行人还不能如意遂愿,故须修此“四如意足”四种正定。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故名之“四如意足”,又名“四神足”。所谓如意,是指六种神通中的如意通,由定而生起。足者,乃依靠之义。
比如:我们的身体是依足而立的。那么,六通中的如意通是依靠此四种定而生起的。又因修定能生起神通妙用,凡事都能随心所欲,你想到什么地方,就能到什么地方,所以又称之为“神足”。
在我们修道的次第中,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谓之资粮位,然后就是加行位,而这四定正是依加行而命名的。
第一、欲神足:欲於加行而生起定,就是你想得到这个神足的定,依欲之力,则定引发而起。
第二、勤神足:於加行位上勤修此定,精进勤奋,不懈地努力,依勤奋之力,则定引发而起。
第三、心神足:於加行位上,一心专注,依正念之力,则定引发而起。
第四、观神足:於加行位上观察理,即观照,心不驰散,依观之力,则定引发而起。加行位中,虽然有许多法,但此四法资益最胜,故为四如意足。“
五根”。根者,能生之义、增长之义。比如:草木以根而生长。五根,是指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一切法皆以信为首。“信根”,即信三宝、信四谛法,信根坚固,则可精进修持;“精进根”,又名勤根,精进勇猛修法;“念根”,念念不忘正法;“定根”,使心止于一境而不散失;“慧根”,开发智慧,能认识真理。此五根是生一切善法之本。五根坚固,则可引发五力。 “
五力”。力者,用也。五根增长,则可不为烦恼所坏,有治五障之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信力”,信根增长,能破诸邪信;“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念力”,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如我们时时刻刻地念佛,就是为断除贪嗔痴三毒邪念;“定力”,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有了定力,就不会胡思乱想了;“慧力”,慧根增长,能破三界诸惑,三界内之见思烦恼均破了。
“七觉支”,觉乃觉了、觉察之义,此法能使定慧均等。其觉非一,觉法有七种,故为支或分,即七觉支、七觉分。又因七觉支为五根,五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此法修后能成菩提正道,故又名“七菩提分”。有: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念觉支、定觉支、行舍觉支。第一、择法觉支:即以智慧选择所修之法。任何修行人开始下手修道时,首先要选择相应的法,其含义有二:一是以智慧选择法门之真伪,选正离邪;二是选修与自己根基相契的法门,这样容易成就。如同一个生病的人,若对症下药,病就会治好,如不对症下药,病则治不好。第二、精进觉支:选择了相应的法门后,则要以勇猛之心,精进不懈地力行正法。若间断、时修时停、一曝十寒,都是不行的。第三、喜觉支:心得善法,即生欢喜,法喜充满,乐于修法。第四、轻安觉支:修法得当,则可断除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松安乐。第五、念觉支:时时刻刻观念定、慧而不忘,使之均等。第六、定觉支:使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第七、行舍觉支:舍离一切虚妄之法,一切都不住。我们的自性是尽虚空遍法界的,俱足无量无边的妙用,那还要什么东西呢?一样都不需要。古禅师说:“无有一物可当情。”一切都舍了,一切都放下了。上述七觉支中,若修者心浮动,可用轻安、行舍、定三觉支摄之;若心沉没,可用择法、精进、喜三觉支修之。定、慧各三支,随用一支,得益便止。念觉支常念定、慧,通於两处,定慧均等。其余六支,依上述随修者之需要而选用之。“八正道”。此法是通向涅槃之路,故谓之道。其道离于偏邪,故谓之正道。是圣人所修之道,可证得阿罗汉果,故又谓之圣道。有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种,称为八正道,或八圣道。第一、正见:见苦集灭道四谛之理后,有了正确的知见,以无漏之慧为体。第二、正思惟:见四谛之理后,能正确思维,使真智增长,以无漏之心为体。第三、正语:以真正的智慧修口业,不作一切非理之语。儒家曰:“非礼勿语。”以无漏之戒为体。第四、正业:以真正的智慧断除身之一切邪业、一切不正当的行为,而做清净的身业、正当的行为,以无漏之戒为体。第五、正命:清净身口意三业,顺於正法而活命,谋正当的职业,离弃邪业。以无漏之戒为体。若为了名闻利养,以供生活挥霍,就称为邪业,又叫邪命,有五种:(一)于世俗人前,诈现奇特之相,以求利养。(二)宣说自己功德,以求利养。(三)占卜吉凶、看相算命,以求利养。(四)大言壮语,而现威势,说大话,欺骗人,威吓人,以求利养。(五)说所得利,惑动人心,以求利养。第六、正精进:发用真智而勤修涅槃之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以无漏之勤为体。第七、正念:以真智忆念正道,而无邪念,以无漏之念为体。第八、正定:以真智入于无漏清净之禅定,以无漏之定为体。此定是无出入之大定,即无论何时何处,对境都不动心,不糊涂。八正道中以正道为主体,总为无漏,是见道位之行法,而七觉支是修道位之行法。所以,七觉支、八正道属于修行次第。上述就是三十七道品,是小乘法。基本修法是戒、定、慧三学。戒以破贪,定以破嗔,慧以破痴。见思烦恼断尽,破除惑业,则无生死苦果可感,即出三界,得灭谛涅槃之乐,故“道可修”也。#三宗智慧#

三十七道品有: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共三十七种。
四念处。

小乘圣人在修四念处之前,先要修五停心观,这是能使五种过失停止于心的观法,能停止行人的乱心,叫做“三摩地”,即止、定的意思。此乃声闻乘人入道之初,小乘三贤之第一。观有五种:
(一)不净观:观察一切根身器界都不清净。看一切境界、一切事物皆属不净之相,看男女都是白骨、骷髅,所以停止贪欲之心。贪心重者可修之。
(二)慈悲观:观察一切众生痛苦可怜之相,以停止嗔恚。嗔恚多者可修之。
(三)因缘观:观察一切法皆从因缘生,十二因缘三世相续,前因后果,历历分明,以停止愚痴。愚痴深者可修之。

(四)界分别观:把诸法分别为六界或十八界,是停止我见之法,我见多者可修之。

(五)数息观:观察呼吸出入之相,计呼吸数,把心摄到呼吸上,心息相依,以此而停止散乱之心,散心多者可修之。还有的是把因缘观和界分别观合而为一,因两者相似。另外加之佛观,观察佛身相好,功德庄严,能除一切烦恼。业障重者可修之。“四念处”,念为能观之智,处为所观之境,以智观境即是念处,是修智慧的,以发修行人的慧观,叫做“奢摩他”。
念处有四种:
第一,身念处:观身不净。与前面的不净观相同。人身之内外,污秽充满,无有净处,故观身不净。
第二、受念处:观受是苦。受为苦乐之感,是心对境之感受,就是心和境结合到一块了,那么,苦果也就随之而来了。因世间无实乐,故观受为苦。
第三、心念处:观心无常。因为心念是刹那瞬间变化不停、生灭不已的,而无常住之时,故观心无常。
第四、法念处:观法无我。因一切法均无自主、自在之性,所以不要着在法上,故观法无我。四念处的四种观法都是以慧为体的。因人之苦谛有身、受、心、法四义,就以身、受、心、法而观其“不净、苦、无常、无我”,以慧观的力量,使念住於身、受、心、法所观之处,即把心安住在道法上,使之正而不邪。“
四正勤”就是一心精进修行此四法的意思。又名“四正断”,即能断懈怠之意。或“四正胜”,即於策励身语意中,此为最胜。以能意中决定,而断然行之,则名“四意断”。这四法的内容是:
第一、对已生之恶要把它断除,而勤加精进。
第二、对未生之恶要使之不生,而勤加精进。
第三、对未生之善要使之生起,而勤加精进。
第四、对已生之善要使之增长,而勤加精进。
四正勤就是精进不懈、勤奋修持,从上述四个方面策励修行人,从身口意三方面断恶行善。我们修道就是要从身、口、意下手,一切法都离不开这个身口意,而四正勤为最好,故为四正胜。“
四如意足”。四念处是修智慧的,修“实智慧”。
四正勤修“正精进”。智慧、精进增长了,但由于定力弱,使修行人还不能如意遂愿,故须修此“四如意足”四种正定。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故名之“四如意足”,又名“四神足”。所谓如意,是指六种神通中的如意通,由定而生起。足者,乃依靠之义。
比如:我们的身体是依足而立的。那么,六通中的如意通是依靠此四种定而生起的。又因修定能生起神通妙用,凡事都能随心所欲,你想到什么地方,就能到什么地方,所以又称之为“神足”。
在我们修道的次第中,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谓之资粮位,然后就是加行位,而这四定正是依加行而命名的。
第一、欲神足:欲於加行而生起定,就是你想得到这个神足的定,依欲之力,则定引发而起。
第二、勤神足:於加行位上勤修此定,精进勤奋,不懈地努力,依勤奋之力,则定引发而起。
第三、心神足:於加行位上,一心专注,依正念之力,则定引发而起。
第四、观神足:於加行位上观察理,即观照,心不驰散,依观之力,则定引发而起。加行位中,虽然有许多法,但此四法资益最胜,故为四如意足。“
五根”。根者,能生之义、增长之义。比如:草木以根而生长。五根,是指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一切法皆以信为首。“信根”,即信三宝、信四谛法,信根坚固,则可精进修持;“精进根”,又名勤根,精进勇猛修法;“念根”,念念不忘正法;“定根”,使心止于一境而不散失;“慧根”,开发智慧,能认识真理。此五根是生一切善法之本。五根坚固,则可引发五力。 “
五力”。力者,用也。五根增长,则可不为烦恼所坏,有治五障之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信力”,信根增长,能破诸邪信;“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念力”,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如我们时时刻刻地念佛,就是为断除贪嗔痴三毒邪念;“定力”,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有了定力,就不会胡思乱想了;“慧力”,慧根增长,能破三界诸惑,三界内之见思烦恼均破了。
“七觉支”,觉乃觉了、觉察之义,此法能使定慧均等。其觉非一,觉法有七种,故为支或分,即七觉支、七觉分。又因七觉支为五根,五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此法修后能成菩提正道,故又名“七菩提分”。有: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念觉支、定觉支、行舍觉支。第一、择法觉支:即以智慧选择所修之法。任何修行人开始下手修道时,首先要选择相应的法,其含义有二:一是以智慧选择法门之真伪,选正离邪;二是选修与自己根基相契的法门,这样容易成就。如同一个生病的人,若对症下药,病就会治好,如不对症下药,病则治不好。第二、精进觉支:选择了相应的法门后,则要以勇猛之心,精进不懈地力行正法。若间断、时修时停、一曝十寒,都是不行的。第三、喜觉支:心得善法,即生欢喜,法喜充满,乐于修法。第四、轻安觉支:修法得当,则可断除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松安乐。第五、念觉支:时时刻刻观念定、慧而不忘,使之均等。第六、定觉支:使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第七、行舍觉支:舍离一切虚妄之法,一切都不住。我们的自性是尽虚空遍法界的,俱足无量无边的妙用,那还要什么东西呢?一样都不需要。古禅师说:“无有一物可当情。”一切都舍了,一切都放下了。上述七觉支中,若修者心浮动,可用轻安、行舍、定三觉支摄之;若心沉没,可用择法、精进、喜三觉支修之。定、慧各三支,随用一支,得益便止。念觉支常念定、慧,通於两处,定慧均等。其余六支,依上述随修者之需要而选用之。“八正道”。此法是通向涅槃之路,故谓之道。其道离于偏邪,故谓之正道。是圣人所修之道,可证得阿罗汉果,故又谓之圣道。有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种,称为八正道,或八圣道。第一、正见:见苦集灭道四谛之理后,有了正确的知见,以无漏之慧为体。第二、正思惟:见四谛之理后,能正确思维,使真智增长,以无漏之心为体。第三、正语:以真正的智慧修口业,不作一切非理之语。儒家曰:“非礼勿语。”以无漏之戒为体。第四、正业:以真正的智慧断除身之一切邪业、一切不正当的行为,而做清净的身业、正当的行为,以无漏之戒为体。第五、正命:清净身口意三业,顺於正法而活命,谋正当的职业,离弃邪业。以无漏之戒为体。若为了名闻利养,以供生活挥霍,就称为邪业,又叫邪命,有五种:(一)于世俗人前,诈现奇特之相,以求利养。(二)宣说自己功德,以求利养。(三)占卜吉凶、看相算命,以求利养。(四)大言壮语,而现威势,说大话,欺骗人,威吓人,以求利养。(五)说所得利,惑动人心,以求利养。第六、正精进:发用真智而勤修涅槃之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以无漏之勤为体。第七、正念:以真智忆念正道,而无邪念,以无漏之念为体。第八、正定:以真智入于无漏清净之禅定,以无漏之定为体。此定是无出入之大定,即无论何时何处,对境都不动心,不糊涂。八正道中以正道为主体,总为无漏,是见道位之行法,而七觉支是修道位之行法。所以,七觉支、八正道属于修行次第。上述就是三十七道品,是小乘法。基本修法是戒、定、慧三学。戒以破贪,定以破嗔,慧以破痴。见思烦恼断尽,破除惑业,则无生死苦果可感,即出三界,得灭谛涅槃之乐,故“道可修”也。[心]转发自南无韦陀菩萨摩诃萨! https://t.cn/R2WxKux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无论面对什么场景,他都能够从容面对,而且对工作人员也非常和善,没有任何架子,为了演好一段戏,偶像包袱也能完全丢到一边。 在不同的场景中,也能给到镜头截然不
  • 我自己做出了选择,这些苦头我受着,但,人贱自有天收[怒骂]长沙的六月甚是喧嚣,早已没了往年窗外的风声与闷人的热浪,可这所有发生的一切都让我想拥有时光倒转的能力,
  • 德系占了21位(主要集中在前五十,豪华品牌接近半数)。我详细统计了一下:其中自主品牌占了42位(主要集中在前20到60之间)。
  • 英国留学选教育或教育分支tesol方向,如果未来还想读PhD博士,需要快速在本科期间就找到适合的research proposal方向。英国的博士没有固定的入学
  • 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了人,有了生命。”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初见面时欢喜的遇见;“幸会,今
  • 后来一句你毕业后干啥,让我俩讨论许久,白衣出身,仿佛去干啥都不太容易,终究是混口饭吃,后来想明白了,都是混口饭为何不找个轻松点的混,这可能就是老一辈挚爱公务员的
  • 迎宾区logo取自新人字母“L W”设计,融入复古英伦婚礼在这城市剪影中,层次分明签到展示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签到展示于新人的婚纱照
  • 位于大同市平城区的中国雕塑博物馆,给你独特的艺术体验,可以“塑”说经典·走进雕塑,席地而坐进行绘画创作,也可以参与泥塑制作及抖音随手拍等活动,体验项目:席地而坐
  • 可惜了我还挺怀念小时候父母那辈接触的安利给我印象还不错(起码是产品质量上的,除了讨厌那些没完没了的培训课…和以传的销售方式… )但现在这货还能把我骗倒!吃吃吃
  • 萧敬腾常住成都,声称要存钱买房6月8日,台湾著名歌星萧敬腾在采访中透露,他已经常住成都了,他觉得成都的生活比较好,物价还不是那么高,而且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萧敬腾
  • 散户在之前过低的看多情绪中直接空翻多(昨天的zfb与油条活跃用户看多过低)这个也是典型的快到阶段顶部时刻怕踏空的散户心理变化3.技术面。[哈哈]人口核心基本盘在
  • 投资本是一种修行,没有人能百发百中,但是有人却能在市场上长久生存下去,这就是身经百战的经验,老谢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一句非常现实和残酷的一句话,跟对人,一单可以
  • 和男朋友出门吃饭,吃的肚子鼓鼓的,抬头看看今天天气很不错,我们决定去海边散散步,我们约定要去一个从来没去过的海滩边,当作我们的秘密基地,于是开车来到了这里,今年
  • 其实,人生不过百年,遇见伤害你的人,与其抱怨,不如感恩。与其和自己较劲,让自己活得疲惫不堪,失去了生命原本的美好,不如学会欣赏自己,悦纳自己。
  • 舅舅会带我吃好吃的,玩好玩的,大多都是我没见过的新鲜玩意儿,坐骑就是他的摩托车,一来是觉得很酷,二来是觉得骑摩托车会有种“自由”的感觉。 惨兮兮的宝哥,今天心血
  • 有伦敦、莫斯科、孟买、纽约…猜猜哪个是来自中国的,提示:分别有来自上海和台北的两个父亲的书房空间。#父亲节##美好生活提案##美好家打造指南##设计师改造家##
  • ”“你想不到吧,皓源从来没有碰过你,那晚的男人根本就不是皓源,你女儿的亲爸是谁呀,哈哈,我们都不知道,她就是个生父不详的野种!”小李想拥有同事们同款的大显示屏央
  • 我们有了欲望,分别心,之后看到的就是我们这现实世界。只不过总觉得能把催生这件事儿上升到用全家“逼生”这样的程度,确实从中可见在这个问题上是全家达成一致并形成
  • 又到了吃龙虾的季节,一个人吃十几斤的那种,此时,别和我说话,我的心里只有小龙虾!吃小龙虾的季节怎么能错过,整个朋友圈都在跑步,只有我在吃小龙虾,谁给我的勇气正宗
  • 出生年:1995身高:164职业:软件应用开发收入:16w学历:本科星座:金牛座现居:上海车房:无房有车婚史:未婚自我介绍:个人:性格比较简单大方直爽善良也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