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狠狠emo了
人家的榴莲都是来报恩的
我的榴莲是来报仇的[衰][衰][衰]
一个外表很是清秀的榴莲为啥里面有大肉虫子!!!!
和小拇指一样粗
太离谱了!!!榴莲肉上全是不知知道是它的屎还是卵的东西(密恐福利)
一个快5斤的榴莲就开出来两块能吃的
无语子[二哈][二哈][二哈][衰][衰][衰]
这就是非洲人买的榴莲吗?[衰][衰][衰]

人家的榴莲都是来报恩的
我的榴莲是来报仇的[衰][衰][衰]
一个外表很是清秀的榴莲为啥里面有大肉虫子!!!!
和小拇指一样粗
太离谱了!!!榴莲肉上全是不知知道是它的屎还是卵的东西(密恐福利)
一个快5斤的榴莲就开出来两块能吃的
无语子[二哈][二哈][二哈][衰][衰][衰]
这就是非洲人买的榴莲吗?[衰][衰][衰]

作为演艺圈当中的一位知名艺人,林青霞在自己的演绎生涯当中,给粉丝们带来了太多的经典作品,也引起了无数粉丝的关注。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如今已经67岁的林青霞,已经很少出现在演艺圈当中了。不过她却在最近一段时间当中,发布了一段微博表示,自己做了白内障手术。看到林青霞的微博之后,很多粉丝均表达了关切之情,原来林青霞和友人打羽毛球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自己的右眼,导致意外受伤了。经过医生的检查之后,同时又发现了林青霞的眼睛,存在着白内障的病症,于是给她做了白内障治疗手术。同时医生还表示,老年人大多会得这种病,很少有人能够幸免。一、林青霞的演绎经历出生于1954年的林青霞,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和普通的女孩子并无二致,她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够成为一名艺人。直到1971年的时候,林青霞和好朋友外出游玩,恰巧遇到了一名星探,她看到林青霞的气质之后,特意给她们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并邀请林青霞参加自己的影片制作。虽然林青霞并没有当回事儿,但是当她回到家中之后,却在百无聊赖的情况之下,拨通了对方的电话。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林青霞很快便被对方,选为了电影的女主角,不过林青霞的父母极力反对。为了打消他们的疑虑,制片方特意派人与他们接洽,并最终让林青霞出演了《窗外》这部爱情片。当时还未满20岁的林青霞,也凭借这部影片,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在之后的时间里面,林青霞也开始专注于拍摄影片,并在《八百壮士》和《在水一方》等多部影片当中,有着非常不错的表现。因为林青霞拥有清新脱俗的气质,以及极具古典美的脸蛋儿,所以特别能够打动粉丝的心,由她出演的影视剧,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票房收入。尤其是在《新龙门客栈》,以及《笑傲江湖》等系列影片当中,林青霞更是凭借自己不俗的演技,给粉丝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由她饰演的东方不败,至今仍然是很多粉丝心目当中的一道白月光,几乎无人能出其右。作为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女明星,林青霞凭借自己独特的气质,给大家留下了太多的经典作品。相信大家还记得,在《六指琴魔》这部影片当中,林青霞霸气而又冷峻的外表,至今仍然让人记忆犹新。无论是她妩媚的表情,或者是她潇洒的英姿,都将角色饰演的完美无瑕,给人留下了入木三分的感受。由此也可以看出,林青霞天生是吃表演这碗饭的,由她出演的影视作品,总能打动人心,让人记忆深刻。二、白内障手术如今已经67岁的林青霞,早已经退出了演艺圈,不过在日常生活当中,林青霞的一举一动,仍然吸引着无数粉丝的目光。所以当她在微博当中,发布了一篇文章,表示自己做了一个白内障手术的时候,还是让很多粉丝感到非常担心。不过医生的说法,打消了大家的疑虑,因为白内障手术非常普遍,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白内障分为很多种,既有代谢性的白内障,同时还有老年性的白内障,除此之外,外伤性白内障和中毒性白内障也颇为常见。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只要到了一定的年龄,一般都会受到白内障的折磨。因为眼睛当中的晶状体,主要是由蛋白质组成的,而蛋白质易老化的属性,同时也决定了人们年老之后,很容易患上白内障。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都曾经听说过一句话,那就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尤其是对于少年儿童来说,他们的眼睛一般都是清澈见底的。不过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老年人的眼睛一般都是浑浊无力的,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构成眼球的晶状体,因为蛋白质老化的原因,而呈现出了浑浊模糊的状态。医生同时还表示,除了人的衰老之外,当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因为中毒或者发生意外的情况之下,同样会造成晶状体的损坏,并导致白内障的发生。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也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而避免遭到损坏。一旦检查发现白内障,大家也应该及时治疗,避免因为病情恶化,而导致自己双眼失明,那样将是后悔莫及的事情。三、白内障的成因虽然很多人都认为,白内障只有老年人会得,而年轻人不容易得白内障,不过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尤其是那些长期暴露于强烈紫外线的人们,他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更容易患上白内障。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因为那里的地势非常高,紫外线也非常强烈,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患上白内障的概率更大,这也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对于那些常年生活在钢铁厂的工人,他们在高温高热的环境当中,也更容易受到红外线等放射性物质的干扰,进而患上白内障。除了钢铁厂的工人之外,常年处在野外作业的人员,也会因为阳光中的红外线干扰,而患上严重的白内障。对于这部分人员来说,他们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也应该注意防护,以免患上白内障等职业病。很多糖尿病患者,他们因为身体的代谢功能障碍,在长年累月的过程当中,也会导致晶状体变性,如果不加以治疗的话,也会引起严重的白内障。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他们服用药物的时候,也应该关注自己的个人健康,以免某种药物大量服用,影响到自己的晶状体形状,产生白内障疾病。除了成年人,很多幼儿也会因为先天性白内障,最终导致双眼失明。对于这样的先天性遗传病,是很不容易预防的,所以对于很多妊娠期的妇女来说,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应该关注个人健康,避免服用刺激的药物,对体内的胎儿造成影响。儿童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也会因为眼睛受伤的原因,而损害晶状体的形状,造成白内障等疾病的发生。四、预防白内障为了有效避免患上白内障,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都应该科学用眼,给眼睛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这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当中,电脑、手机和平板等电子产品层出不穷,也让人们的眼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除此之外,避免强光照射眼睛,也是大家最应该注意的一点,户外光线强烈时,大家外出也要戴上墨镜。对于生活中的糖尿病患者,他们更容易发生糖尿病性白内障,所以也更应该注意一些生活细节。过高的血糖会损害视网膜,如果血糖控制不良,也会改变眼球晶状体的曲度和渗透压,进而影响晶状体的代谢,所以也是非常危险的。为了改变这些不利的状况,大家在日常的饮食环节,更应该做到低糖低脂,增加粗纤维的摄入量。如果大家不小心,导致眼睛受伤了,一定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就诊,以免贻误最佳的治疗时机,必要时还要定期复查,这些对于保护大家的眼睛,都是非常有利的。很多人得了白内障之后,并没有当回事儿,而是寄希望于一些眼药水,但事实上,这些普通的药物,对于治疗病理性的白内障,并无明确的效果,反而会贻误最佳的治疗时机。根据医疗专家的建议,手术是治疗白内障唯一的有效办法,而且在临床上面,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当然,如果病人的症状轻微,在日常生活当中,完全不影响生活,可以不做手术,而采取保守型的治疗方案,其实也是可以的。糖尿病患者即使血糖控制良好,当他们发现自己的白内障病情之后,也应每年进行眼科检查,以免影响到自己的生活。结语作为一位非常出名的艺人,林青霞虽然很久不出演影视作品了,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大家还是非常想念她的,毕竟她在年轻的时候,还是给大家留下了很多经典作品的。所以当她发布微博,告知大家自己的近况的时候,还是引起了粉丝们的诸多关注。由此可见,大家还是非常喜欢林青霞的,希望她在今后的时间当中,能够健康快乐。虽然在很多医生看来,白内障手术非常小,但是对于大家来说,也千万不能大意,毕竟有病早治,无病早防,是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最为关注的一点。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当大家发现自己有白内障病症的时候,一定要及早治疗,这对于患者来说,也可以尽快恢复健康。一旦出现严重问题的时候,将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治疗效果也并不是非常理想的。


#凝心聚力 决胜小康# 集宁区41个老旧小区9月底完成改造任务
顺应群众期盼,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是集宁区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的民生实事。随着集宁区老旧小区改造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群众对这项工作予以关注,今年老旧小区改造进度怎么改?改成什么样?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辗转于老旧小区改造现场,了解改造的蓝图规划、居民所想所求和小区改造进度。
老旧小区展新颜 群众乐享新生活
“改造后的小区,居住起来比以前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家住鸡鸭厂小区的魏重生阿姨说起小区的改造工程,竖起了大拇指。“这真是政府为群众办的大好事、大实事,特别是对我们老年人来讲,最希望的就是生活的环境好一点、便利一点。”魏重生说,老旧小区改造帮助大家实现了多年的心愿。
建筑陈旧老化、路面坑洼不平、配套设施破损严重、车辆乱停乱放、管理服务机制不健全……老旧小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城市成长过程中的诸多烦恼,助力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让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改造工作刻不容缓。2019年,集宁区作为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先行试点地区,当年完成20个老旧小区、91栋楼、37.3万平方米的改造目标任务,惠及4560户群众。
自建小区是集宁区首批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小区,走进小区,环境优美、整洁,孩童追逐嬉戏,老人围坐聊天,一派和谐的邻里景象。
自建小区建成于1988年,共有住宅楼11栋,建筑面积38351平方米,通过对小区楼内管网、楼体外表以及庭院绿化、硬化、亮化等进行了全面改造,惠及居民641户1146人。
说起环境变化,50多岁的乌仁格脸上笑开了花:“窗户换了,家里亮堂了,心情也好了。现在的小区环境大变样,墙体粉刷一新、道路平整干净,水电暖管网重新铺设了,住了30多年的小区,现在变‘靓’了!”
前进路街道繁荣社区书记项建英介绍,老旧小区改造最关键是让居民真正得到实惠,改造开始,居民不理解不支持,工作人员多次深入居民家中说政策、摆事实、讲道理,居民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态度慢慢发生了变化,积极配合、全力支持,确保了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顺利实施。自建小区改造工作完成后,不少居民还组团来参观,大家都觉得这老小区改的真不错。
路面平、管道通、设施全、秩序好、绿化美、环境优、居民乐……老旧小区改造这项民生工程,让一个个在时代变迁中渐失光彩的老旧小区“焕然一新”,实现了由“脏乱差”到“洁净美”的“逆生长”,让广大群众收获满满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小区改造稳推进 “老小区”焕发“新活力”
完成改造的老旧小区环境宜人,正在改造的小区施工如火如荼,集宁区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让“老居民”早日住上“新小区”,让“老小区”焕发“新活力”。
听取民众呼声,回应民生关切。今年是集宁区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第二年,也是关键之年。为进一步改善城市面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创造文明、整洁、便利的居住环境,集宁区持续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坚持“主题突出、效果明显、便民利民”的原则,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民生、后提升”的方式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在红砖房、石头房小区,机声隆隆,拆除违建、更换窗户、修补阳台、铺设管道……改造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看着工人们忙碌的施工景象,居民迟忠贵夫妇满心欢喜。迟忠贵说:“去年我去自建小区亲戚家串门,就期待着我们小区也可以进入改造范围,今年真的实现了,前几天已经拆除了违建,楼体做了外墙保温,这几天又在更换窗户和管网。看着小区每天一变化,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红砖房、石头房小区建于1993年,是铁路职工家属楼,有住户563户,房屋面积最小57平米,是名副其实的老旧小区。小区名气虽大,住起来却不舒服,房屋老旧,周围环境脏乱差。截至目前,改造工程已经完成了全部工程的37%,预计8月底全部完工。
此次老旧小区改造是通过对小区楼体外墙保温、楼顶防水、门窗更换、管网重铺、道路改造、环境整治、绿化亮化等工程的综合改造,彻底解决老旧小区设施设备陈旧、居住环境较差等问题,努力打造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物业管理服务健全的住宅小区,切实为人民群众谋福祉、谋幸福。
在老旧小区改造第7片区,到处可以看到新体路街道红楼社区书记孙艳勃忙碌的身影,入户填写老旧小区改造调查表、听取居民整改意见、协商解决各项改造问题,每天的工作充实而忙碌。“经过前期摸排、入户宣传等工作,4月初各项改造工作逐步开展,我们的目标就是为居民打造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物业配套的生活环境 。”孙艳勃边整理着手头上的资料边说。
从社区工作人员多次来到居民家中宣传、动员的“要我改造”,到居民全程参与的“我要改造”,老旧小区也逐渐从“能住”到“好住”、从“住有所居”成为“住有宜居”,“老小区”逐渐焕发出“新活力”。
既要“面子新” 更要“里子实”
“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持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要继续实施老旧小区‘三年行动计划’,集中力量全面改造老旧小区,不断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让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中共集宁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了2020年老旧小区改造的目标任务。
改善的是环境,凝聚的是人心。注重功能完善、空间挖潜和服务提升,努力打造完善的基础设施、整洁的居住环境、配套的公共服务、长效的管理机制、和谐的邻里关系是老旧小区改造的关键。今年集宁区明确提出,要从创新老旧小区改造推进机制着手,在做好小区环境整治、擦亮小区“面子”的同时,把改造重点转向“里子”工程,着重完善小区的水电气暖、公共停车场、民生服务设施、智慧社区等配套设施。
集宁区国融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工程部负责人范瑞珍说:“集宁区今年已启动41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改造面积约63.85万平方米,涉及182栋住宅楼、8769户,预计9月底全部完成改造任务。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将实现房屋由旧到新、道路由洼到平、管线由乱到齐、绿化由粗到精、配套设施由缺到有的全面变化,人居环境和人居质量将得到极大改善。”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老旧小区改造是优环境、提质量、促和谐的民生工程,集宁区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因地制宜,按照“环境整洁、功能完备、管护有序、居民满意”的原则进行规划,将居民最期待、最急需的问题列入改造范畴,分期分批分步骤推进,让曾经“脏乱差”的老旧小区成为居民满意、美好宜居的“新”家园。(来源 / 乌兰察布日报 记者/云娜 通讯员 孟宇)

顺应群众期盼,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是集宁区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的民生实事。随着集宁区老旧小区改造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群众对这项工作予以关注,今年老旧小区改造进度怎么改?改成什么样?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辗转于老旧小区改造现场,了解改造的蓝图规划、居民所想所求和小区改造进度。
老旧小区展新颜 群众乐享新生活
“改造后的小区,居住起来比以前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家住鸡鸭厂小区的魏重生阿姨说起小区的改造工程,竖起了大拇指。“这真是政府为群众办的大好事、大实事,特别是对我们老年人来讲,最希望的就是生活的环境好一点、便利一点。”魏重生说,老旧小区改造帮助大家实现了多年的心愿。
建筑陈旧老化、路面坑洼不平、配套设施破损严重、车辆乱停乱放、管理服务机制不健全……老旧小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城市成长过程中的诸多烦恼,助力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让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改造工作刻不容缓。2019年,集宁区作为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先行试点地区,当年完成20个老旧小区、91栋楼、37.3万平方米的改造目标任务,惠及4560户群众。
自建小区是集宁区首批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小区,走进小区,环境优美、整洁,孩童追逐嬉戏,老人围坐聊天,一派和谐的邻里景象。
自建小区建成于1988年,共有住宅楼11栋,建筑面积38351平方米,通过对小区楼内管网、楼体外表以及庭院绿化、硬化、亮化等进行了全面改造,惠及居民641户1146人。
说起环境变化,50多岁的乌仁格脸上笑开了花:“窗户换了,家里亮堂了,心情也好了。现在的小区环境大变样,墙体粉刷一新、道路平整干净,水电暖管网重新铺设了,住了30多年的小区,现在变‘靓’了!”
前进路街道繁荣社区书记项建英介绍,老旧小区改造最关键是让居民真正得到实惠,改造开始,居民不理解不支持,工作人员多次深入居民家中说政策、摆事实、讲道理,居民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态度慢慢发生了变化,积极配合、全力支持,确保了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顺利实施。自建小区改造工作完成后,不少居民还组团来参观,大家都觉得这老小区改的真不错。
路面平、管道通、设施全、秩序好、绿化美、环境优、居民乐……老旧小区改造这项民生工程,让一个个在时代变迁中渐失光彩的老旧小区“焕然一新”,实现了由“脏乱差”到“洁净美”的“逆生长”,让广大群众收获满满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小区改造稳推进 “老小区”焕发“新活力”
完成改造的老旧小区环境宜人,正在改造的小区施工如火如荼,集宁区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让“老居民”早日住上“新小区”,让“老小区”焕发“新活力”。
听取民众呼声,回应民生关切。今年是集宁区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第二年,也是关键之年。为进一步改善城市面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创造文明、整洁、便利的居住环境,集宁区持续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坚持“主题突出、效果明显、便民利民”的原则,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民生、后提升”的方式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在红砖房、石头房小区,机声隆隆,拆除违建、更换窗户、修补阳台、铺设管道……改造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看着工人们忙碌的施工景象,居民迟忠贵夫妇满心欢喜。迟忠贵说:“去年我去自建小区亲戚家串门,就期待着我们小区也可以进入改造范围,今年真的实现了,前几天已经拆除了违建,楼体做了外墙保温,这几天又在更换窗户和管网。看着小区每天一变化,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红砖房、石头房小区建于1993年,是铁路职工家属楼,有住户563户,房屋面积最小57平米,是名副其实的老旧小区。小区名气虽大,住起来却不舒服,房屋老旧,周围环境脏乱差。截至目前,改造工程已经完成了全部工程的37%,预计8月底全部完工。
此次老旧小区改造是通过对小区楼体外墙保温、楼顶防水、门窗更换、管网重铺、道路改造、环境整治、绿化亮化等工程的综合改造,彻底解决老旧小区设施设备陈旧、居住环境较差等问题,努力打造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物业管理服务健全的住宅小区,切实为人民群众谋福祉、谋幸福。
在老旧小区改造第7片区,到处可以看到新体路街道红楼社区书记孙艳勃忙碌的身影,入户填写老旧小区改造调查表、听取居民整改意见、协商解决各项改造问题,每天的工作充实而忙碌。“经过前期摸排、入户宣传等工作,4月初各项改造工作逐步开展,我们的目标就是为居民打造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物业配套的生活环境 。”孙艳勃边整理着手头上的资料边说。
从社区工作人员多次来到居民家中宣传、动员的“要我改造”,到居民全程参与的“我要改造”,老旧小区也逐渐从“能住”到“好住”、从“住有所居”成为“住有宜居”,“老小区”逐渐焕发出“新活力”。
既要“面子新” 更要“里子实”
“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持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要继续实施老旧小区‘三年行动计划’,集中力量全面改造老旧小区,不断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让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中共集宁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了2020年老旧小区改造的目标任务。
改善的是环境,凝聚的是人心。注重功能完善、空间挖潜和服务提升,努力打造完善的基础设施、整洁的居住环境、配套的公共服务、长效的管理机制、和谐的邻里关系是老旧小区改造的关键。今年集宁区明确提出,要从创新老旧小区改造推进机制着手,在做好小区环境整治、擦亮小区“面子”的同时,把改造重点转向“里子”工程,着重完善小区的水电气暖、公共停车场、民生服务设施、智慧社区等配套设施。
集宁区国融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工程部负责人范瑞珍说:“集宁区今年已启动41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改造面积约63.85万平方米,涉及182栋住宅楼、8769户,预计9月底全部完成改造任务。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将实现房屋由旧到新、道路由洼到平、管线由乱到齐、绿化由粗到精、配套设施由缺到有的全面变化,人居环境和人居质量将得到极大改善。”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老旧小区改造是优环境、提质量、促和谐的民生工程,集宁区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因地制宜,按照“环境整洁、功能完备、管护有序、居民满意”的原则进行规划,将居民最期待、最急需的问题列入改造范畴,分期分批分步骤推进,让曾经“脏乱差”的老旧小区成为居民满意、美好宜居的“新”家园。(来源 / 乌兰察布日报 记者/云娜 通讯员 孟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