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真心有体,妄识无体【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

序分 · 三番破识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L2如来安慰显发(分四)

M1标垂教深意 M2示常说妙心 

M3况真心有体 M4显妄识无体

今M1

【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阿难请佛开示未悟,释迦牟尼佛在这个时候,也就又对这个小弟弟生出一种怜悯而爱护的心了。于是,当尔之时,佛就开示阿难和在会的一切大众。做什么呢?就想要他们都得到无生法忍这种境界。怎么叫“无生法忍”?前几天讲过“生忍、法忍、无生法忍”,在这个地方,把“无生法忍”再略略讲一讲。

“无生法忍”,就没有生,也没有法了。没有什么生?没有法生,也没有法灭。在这个时候,这个证得无生法忍的人,他觉得这“四圣六凡”——四圣的法界,这叫三界之外的法界;六凡的法界,就是三界之内的法界。他看这个十法界没有最少的那个法生,也没有最少的那个法灭——没有生灭了。可是在每一个法的本体上,当体如如,它这个法的本体都是如如不动。

因为如如不动,所以它就没有生灭。那么他得到这种的境界,他忍可于心。本来要是不懂的,一听这个世间没有生灭了,一切万法什么的都没有了;心里就生出一种恐慌,就不能忍了。但是他忍可于心:“啊,就是这么回事了,没有什么地方出奇的。”他这时候证得相应的道。得到好像要证果而没有证果这个时候,这叫“相应”。相应这个时候,只可以怀之于心,心里自己知道。可是知道是知道,不能对任何人讲这个道理,讲也讲不来,说也说不出;这个时候,就叫“无生法忍”。

你能看山河大地、森罗万象,什么都是自性里边的事情。“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一切一切的,你证得:“啊,都是不生不灭法!”在你看见山河大地、房廊屋舍,所有的都是一个实相,这就叫“无生法忍”。可是这个时候,你还没有正式证得,心里要忍受的。现在佛欲令所有的大众,都得到无生法忍这种境界。

M2示常说妙心

【 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佛欲令一切众生得入无生法忍,于是坐在师子座上,用手摩阿难的顶,对阿难就说了。“师子座”,并不是说佛骑着狮子,或坐着一头狮子,或者雕刻一个狮子来坐;是因为佛说法好像狮子吼,所以佛坐那儿,也就说是师子座。摩顶,就抚摩他的头;在佛教里头,表示一种最慈爱的摄受力量!

如来常说:如来我昔日常常地说。说什么呢?诸法所生,唯心所现:所有的一切法,就是由我们心里头所现出来的。“诸法”,是所有的一切法,包括世、出世间法。“所生”,从这儿生出来种种的法。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所有这个世界上一切的因因果果,和微尘那么多的世界,都是因为我们这个心而成就的。所以在中国宗门所讲的机锋转语,古来的人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你若认识自己的心了,这个大地连一寸这么多的土都没有了。你说有什么?到什么地方去了?可惜我们人就都没有认识心,所以大地才这么多的土。

M3况真心有体

【 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

佛叫了一声,说阿难哪!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假设这一切的世界,所有一切一切,都包括在内了。“其中”,就是在山河大地、森罗万象这个世界里头,乃至那最小的草、叶、细线、丝结。“缕”,是细丝;“结”,是丝结成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你追究、找它那个根元,统统都有它各自的体性。“诘”,就是问。

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就算这个虚空,也还有个“虚空”的名字,还有个虚空的相貌呢!所以一切一切的,都有形体。况且这种清净而妙净、妙明这种的心——这一切性的心,它怎么会没有体呢?它一定也有体的。

M4显妄识无体

【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吝”,就是吝惜、不舍。假如你一定固执你那个见解、你那个成见、你那个主观,说是“分别觉知”这个观察力,它所能明白的这个性,就是你的心。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你这个心,就应该离开一切的色、香、味、触,以及声和法等种种的尘,另外还有一个心存在。“色”,就是有形有色的。“香”,就是香、臭。“味”,就是味道。“触”,就是接触、触觉。这单单说“色、香、味、触”,没有说“声”、“法”;“诸尘”,也就包括“声”和“法”在里头。

“别有全性”,你要是一定说这个是心的话,它就应该和色、声、香、味、触、法没有关系,另外再有一个心和这色、香、味、触都不发生关系了。所以如果你说你“分别的这个心”,是你的心的话;那你这个心就应该离开色、香、味、触一切六尘的境界,另外“别有全性”,还有一个心存在。

因为佛所显露的这个真心,都在六根门头——眼、耳、鼻、舌、身、意,显出来这见性是不动不摇的,这才是一个真心。要是阿难所说的“分别觉观那个心”,就和六根没有关系了。所以佛说,若离开一切色、香、味、触这诸尘事业,离开这一切的境界,应该另外再有一个心。那么是不是这样呢?本来不是这样;不过佛这样来开示阿难,这样对他讲。

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可是你现在不是这样!好像你现在在这儿听我讲法,你现在就因为这个声尘,而生出一种分别心;你并不是离开这个声尘,而另外有一个心。

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纵然你能暂时息灭了见、闻、觉、知,你又能内里守住这种“幽闲”;实际上呢,这还是第六意识的作用,这还在法尘里头。

“内守幽闲”,你把见、闻、觉、知都灭去了,又能内里守住这种“幽闲”;你也没有见,也没有闻,也没有觉,也没有知了,这是“空”的境界这一种功夫了。“幽”,就是很清幽的。“闲”,什么事情也没有,好像什么事情也都不做了,很空空洞洞的。外道以为这种就是最高的境界了,坐在这个地方,他觉得无人、无我,什么都空了,连自己这个身体都没有了,他以为这是功夫,这叫“内守幽闲”。实际上,这还是前尘分别影事。

“内守幽闲”,这在功夫上来讲,这就是稍微得到一点轻安的境界。轻安,就是很少的这种安定。但是外道以为这个就到了极点了,就牢牢地守着,不叫这个功夫失去了。这是外道修这种“内守幽闲”的功夫。他觉得这种的境界是不错;实际上,“犹为法尘”,这还是第六意识的作用。

在眼、耳、鼻、舌、身这前五识,他灭了、没有了——眼睛,这个见也不向外跑了;闻,也不向外闻了;嗅,也不随什么味的境界转了;身,也不随触觉所转了;可是在意里边,内守幽闲。这“内守幽闲”,就是说第六意识;这第六意识有“独头意识”,它还在里边守着。这独头意识,好像我们一般人谁都会做梦,这个做梦的境界,就是第六意识的作用,这叫“第六独头意识”。在见、闻、觉、知都能灭尽了,这也还是在第六意识上用功夫呢!这外道的功夫,你觉得是很不错了;但是在佛教里来讲,这连一步也还没有走。这叫“内守幽闲”。

“犹为法尘,分别影事”,这还是在法尘里头,不过它很微细微细的,你觉察不到。这就叫在意里边很微细的这种分别影事,还是隐隐藏藏,是一种不真的境界。你不要在这个地方就得少为足,说:“哦,这就是坐禅坐出功夫来了!”这还要往前去进步,不要停止在这个地方;停止在这个地方,容易落到顽空上;落到顽空上,就对坐禅没有益处的。顽空,就是没有了,他这个见、闻、觉、知都灭了,什么都没有了。

你能称念观世音菩萨,一切的灾难都可以解除!(宣化上人)

大悲观世音菩萨

◎ 宣化上人《水镜回天录白话解》

怎么叫“大悲观世音菩萨”呢?大悲,他是“慈能予乐,悲能拔苦”;就是众生所欢喜的,他都能帮助你成就!

观自在菩萨:《心经》上不是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吗?这个“观自在”,你要观自在,不要观他在。你自己常常能以不打妄想,那就是观自在;你若尽打妄想,那就观不自在了。于无量劫前:在很久很久以前,数不出来多久以前,已成佛果:他已经证成佛果了;号正法明如来:那一位佛的名字,就叫“正法明佛”。

大悲愿力:他又因为发这个大悲的愿力,倒驾慈航:就是“隐大示小”。他本来已经成佛了,现在他又示现菩萨的身,化身来做观世音菩萨。重返娑婆:又到这最苦的五浊世界、堪忍的娑婆这个地方来了。

寻声救苦:无论谁有什么痛苦,你称念大悲观世音菩萨,他听见你的声音,就来解除你的痛苦。

所谓“千处祈求千处应”:无论什么地方有人求他,有人念观世音菩萨,他都一定来救度你。“苦海常作度人舟”:他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苦海里头,常常就好像渡人的一只船似的。虔诚称名:你要很虔诚地、很专一地念他的名号,即得救:不说“信者得救”吗?这也就是信者得救了!

济救七难:七难,就是水难、火难、风难、王难、贼难、瘟疫流行难……;总而言之,不止七样,所有一切的灾难,或者撞车。现在常常有人来告诉我说,他常念观世音菩萨,撞车车都撞碎了,可是人没受伤——有很多这个奇迹!

解三毒:能解除人的三毒;三毒就是“贪、瞋、痴”。说是“若人多贪,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贪”;“若人多瞋”,多瞋恚,脾气很大,你能常常称念观世音菩萨、恭敬观世音菩萨,你这个脾气也就减少了;“若人多愚痴”,你若很愚痴的,也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就得离痴了。

应二求:二求,就是求男、求女。你若是愿意求个男孩子,就得一个端正有相的男孩子;你愿意求女孩子,就得一个聪明有智慧的,也是很庄严的一个女孩子——所以这叫“应二求”。

菩萨在初地时:初地,就是十地之中的第一地(欢喜地)。那个时候,他遇千光王静住如来慈悲:千光王静住佛对他很慈悲,传授大悲神咒:以这个〈大悲神咒〉来传授给他。紫金光手摩顶:佛用紫磨金光的手摩他顶。顿超八地之境界:他即刻就顿超八地,到八地(不动地)这个地位了!踊跃欢喜:于是乎,他就很兴奋,也很欢喜;而发誓言:那么在静住王佛的面前,就发愿了,说:若我未来能利益众生的话,令我即生千手千眼:令我即刻就能生出千手千眼。

誓毕,大地六种震动:六种震动就是:震、吼、击、动、涌、起。十方诸佛放光照触其身:这个时候,佛放光照他。千手千眼应誓俱足:他也就生出来千手千眼。

乃对佛言:于是乎,他对佛说了,若众生诵持大悲神咒者:若有能念〈大悲神咒〉这样的人,于现在生中:在他这一生里头,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他所求什么愿力,如果不满他的愿的话;不得名为大悲心陀罗尼也:这个就不能叫做〈大悲心陀罗尼〉,就不能说叫做“大悲心的总持神咒”。他发愿说,若有人诵持〈大悲神咒〉,他若不得成佛,观音菩萨他也不取正觉,也不成佛!

五代后梁时:在五代后梁的时候,日僧请大士铜像回国供奉:日本的一位和尚,请观音菩萨的铜像,准备回国去供奉。船至普陀山:船到普陀山的时候,驻锡该山:于是在那儿停留,住到那个山上了!常示现灵异:很多很多的时候,观音菩萨在那儿示现种种的灵异;成佛教圣地:所以普陀山是佛教的一个圣地。

联云:“观音菩萨何倒坐”:观音菩萨为什么面冲北,那么倒着坐呢?在庙上他都面冲里坐着,不冲外呢?“皆因众生不回头”:就因为世间的人,不肯回头,不肯急流勇退,不肯返迷归觉。

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你若一回头,就到岸上了。

众生为何不回头:众生为何不回头?名利情爱所迷:就因为为这个名利、情爱所迷,被这种东西所迷,所以就不回头。若看破放下:你若能把这个情爱、名利,这些东西看破,放下它了,即获自在:你就能获得自在了!

赞曰:

大慈大悲

救苦救难

切望众生

同登彼岸

不辞跋涉

无处不现

普度有情

摄受贵贱

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也大慈、也大悲,救苦救难:又救苦、又救难。

切望众生:他是希望一切众生,同登彼岸:和他一起登到彼岸,共同成佛。

不辞跋涉:观世音菩萨他也是奋斗跋涉,来救度众生;无处不现:没有哪一个地方他不示现的。

普度有情:普度所有的蠢动含灵。摄受贵贱:你就是上自公伯王侯,下至花儿乞丐,他都一样地度,他都没有分别。

又说偈曰:

普陀常现海潮音

娑婆众生缘最深

千手护持有情者

慧眼照见不幸人

苦海波涛望永息

地狱痛楚愿填平

称名能解一切难

礼拜自获福慧臻

普陀常现海潮音:在普陀山的那个海边,常常示现海潮音。

娑婆众生缘最深:我们这个堪忍娑婆世界的众生,和观世音菩萨的缘是特别深的!

千手护持有情者:观音菩萨常常用他的千手,来护持一切的众生。

慧眼照见不幸人:他的智慧之眼,谁是一个不幸的人,他都常常看得见的。

苦海波涛望永息:他希望五浊恶世这个苦海,里头烦烦恼恼的这些波涛,永远都平息了。

地狱痛楚愿填平:地狱那个所有的痛苦,和一切很忍受不了的那些刑罚,他以愿力都把它填平了。

称名能解一切难:你能称念观世音菩萨这个名号,一切的灾难,都可以解除了!

礼拜自获福慧臻:你若能顶礼观世音菩萨,你也就是福慧都会圆满了!

【编注】恭录自《万佛城金刚菩提海》月刊(第422期)

恭迎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 救七难、解三毒、应二求
宣化上人

过去成佛 号正法明如来
现在示现 观世音菩萨

开示于一九八六年十月三日

观自在菩萨,在无量劫前,已成佛果,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倒驾慈航,重返娑婆,寻声救苦,所谓“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 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愿,故能救七难,解三毒,应二求。

菩萨在初地(欢喜地)时,遇千光王静住如来 ,传授大悲神咒,紫金光手摩顶,顿超八地(不动地),踊跃欢喜,而发誓言:“若我未来能利益众生,令我即生千手千眼。”

誓毕,大地六种震动,十方诸佛放光照触其身,千手千眼俱生。乃对佛言:“若众生诵持大悲神咒者,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名为大悲心陀罗尼也。”

五代后梁时,日僧请大士铜像回国供奉,船至普陀山,驻锡该山, 有种种灵异,常常示现,成为佛教圣地。联曰:“观音菩萨何倒坐?皆因众生不回头。”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众生为何不回头,被名利与情爱所迷,若 能看破放下,即获自在。

▲ 万佛城供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宣化上人讲解:

怎么叫大悲观世音菩萨呢?他是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悲能拔苦,就是众生所欢喜的他能帮助你成就。

“观自在菩萨”:《心经》上不是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吗?你要“观自在”,不要观他在。你自己常常能不打妄想那就是观自在,你要尽打妄想那就是观不自在。

“在无量劫前”,在很久、很久以前啊!数不出来多少时候以前,“已成佛果”,他已经证成佛果了,“号正法明如来”,那一位佛的名字叫正法明佛。

“大悲愿力”:他又因为发这个大悲的愿力,“倒驾慈航”:就是隐大示小,他本来已经成佛了,现在又示现菩萨身,化身来做观世音菩萨。“重返娑婆”:又到这最苦的五浊世界,堪忍的娑婆这个地方来了。

“寻声救苦”,无论谁有什么痛苦,你称念大悲观世音菩萨,他听见你的声音,就来解除你的痛苦。“所谓‘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无论什么地方有人求他,有人念观世音菩萨,他都一定来救度。

苦海常作渡人舟,他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苦海里头,常常就好像度人的一只船似的。“虔诚称名即得救”:你要很虔诚地,很专一地念他的名号,不说信者得救吗?这也就是信者得救了。

济“救七难”:七难就是火难、水难、罗剎难、刀杖难、鬼难、枷锁难、冤贼难、风难、王难、瘟疫流行难啊……总而言之,不只七样。还有一切的撞车呀!现在常常有人来告诉我说,他常念观世音菩萨,车子都撞碎了,可是人没受伤,有很多这种奇迹。

所以“解三毒”:能解除人的三毒,三毒就是贪瞋痴。说是若人多贪,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贪。若人多瞋,脾气很大,你能常常称念观世音菩萨,常常恭敬观世音菩萨,你这脾气也就减小了,你这脾气也就没有了。若人多愚痴,你若很愚痴的,也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就得离痴。

“应二求”:二求就是求男、求女,你要是愿意求个男孩子,就得一个端正有相的男孩子。你愿意求个女孩子,就得一个聪明有智慧的,很庄严的女孩子,所以叫应二求。

“菩萨在初地时”:初地就是十地之中的第一地(欢喜地)。那个时候,他“遇千光王静住如来”:千光王静住佛对他很慈悲,就“传授大悲神咒”给他,“紫金光手摩顶”:佛又用紫磨金光的手摩他顶。

佛给他一摩顶,他即刻“顿超八地”:到八地(不动地)这个地位了,“踊跃欢喜”:于是乎他就很高兴啊!也很欢喜啦!那么“而发誓言”:在这个静住王佛的面前就发愿了。说:“若我未来能利益众生”的话,“令我即生千手千眼”:令我即刻就能生出千手千眼。

“誓毕,大地六变震动”:六种震动就是震、吼、击、动、涌、起。“十方诸佛放光照触其身,千手千眼俱生”:这个时候佛放光照他,使他就现生生出了千手千眼。

“乃对佛言”:对佛说了,“若众生诵持大悲神咒者”:有人能念〈大悲神咒〉这样的人,“于现在生中”:在他这一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他所求的什么愿,如果不满他的愿的话。

“不得名为大悲心陀罗尼也”:就不能叫〈大悲心陀罗尼〉,就不能叫作大悲心的总持神咒。他还发这个愿说,若有人诵持〈大悲神咒〉,不得成佛,他也不取正觉,观音菩萨也不成佛。

在“五代后梁时,日僧请大士铜像回国供奉”:日本一位和尚,请一尊观音菩萨的铜像准备回国供奉,“船至普陀山”:在这船到普陀山的时候,“驻锡该山”:于是在那儿停留,住到那个山上了。

“有种种灵异,常常示现”:常示现灵异!很多很多的时候示现种种的灵异,“成为佛教圣地”:所以普陀山是佛教的一个圣地。

▲ 普陀山圣地

联曰:

观音菩萨何倒坐?皆因众生不回头。

观音菩萨为什么他面北,倒的坐呢?在这个庙上他都面朝里坐着不朝外呢?就因为世间的人啊,不肯回头,不肯急流勇退,不肯返迷归觉。

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你若一回头,就到岸上了。“众生为何不回头,被名利与情爱所迷”:就因为有这个名利,被情爱所迷,所以就不回头。“若能看破放下,即获自在。”:你要能把情爱、名利这些东西看破,放下了,你就能得自在了。

赞曰: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切望众生,同登彼岸,
不辞跋涉,无处不现,
普度有情,摄受贵贱。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也大慈也大悲,又救苦又救难。“切望众生”:他是希望一切众生和他一起“同登彼岸”:登到彼岸,共同成佛。

“不辞跋涉”:观世音菩萨也是奋勉跋涉来救度众生,“无处不现”:没有哪一个地方他不示现的。“普度有情”:普度所有的蠢动含灵,“摄受贵贱”:上自公伯王侯,下至花儿乞丐,他都一样地度,他没有分别。

又说偈曰:

普陀常现海潮音,娑婆众生缘最深,
千手护持有情者,慧眼照见不幸人,
苦海波涛望永息,地狱痛楚愿填平,
称名能解一切难,礼拜自获福慧臻。

“普陀常现海潮音”:在普陀山的那个海中,常常示现海潮音,“娑婆众生缘最深”:在我们这个堪忍世界的众生,和观世音菩萨的缘是最深的。“千手护持有情者”:观音菩萨常常用他的千手来护持一切的众生。“慧眼照见不幸人”:他的智慧之眼啊!谁是一个不幸的人,他都常常看得见的。

“苦海波涛望永息” :他希望五浊恶世这个苦海里头,烦烦恼恼的波涛,永远都平息了。“地狱痛楚愿填平”:地狱那所有的痛苦,和一切忍受不了的那些个刑罚,他愿力都把它填平了。

“称名能解一切难”:你能称念观世音菩萨这个名号,一切的灾难,都可以解除了!“礼拜自获福慧臻”:你要是能顶礼观世音菩萨,你也就福慧都能圆满了。

【编注】恭录自《万佛城金刚菩提海》月刊 第291、292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同时,结婚人数的下降也不利于出生人口的增长。”杨菊华告诉记者,1963年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生率最高的一个时期,到2023年这些人就将满60岁,正式进入老年人群体
  • 这么想的话,那么,一个量子不在观测时是一片概率云,可以解释为一次能量爆发后在量子海中形成的量子波打到一个面上的映射,其实没有什么波粒二象性,因为宇宙是片海。[二
  • 2022年的第7本书《细说宋朝》一个没有完成大一统 在政治与军备上表现稍弱却在文化科学民俗上璨若明珠的朝代纵观延续了319年的北宋与南宋 多少豪杰与污吏便浓缩在
  • 所以,在正片中,我们看到《天书奇谭》虽然视觉元素很中国,但它的剧情有西方色彩。#你都多大了还看动画# #小时候最喜欢的动画片# #那些国产动画的黄金岁月# #童
  • ► 本期短信主题[小小挑战][给你小心心]立即下载游戏:[心]加入官方社群,交流[湛蓝海岛]复刻活动:官方千人群:679120850官方千人群:93267202
  • 目前的汽车材料中新合金的开发是一门非常精确的科学,对熔体化学进行精确到ppm的分析是避免残留元素的关键,因为残留元素会影响合金的性能,也会影响材料安全。制造商正
  • #每日一善[超话]##日行一善# [心]#阳光信用##阳光信用#十五字互动,不要带链接,指路必回[给你小心心] 与人为善,于己为善;与人有路,于己有退。他人有过
  • 网友:毕竟是姐夫,说这样的话不好吧?网友:毕竟是姐夫,说这样的话不好吧?
  • 大家都好卷[抓狂][抓狂][抓狂][抓狂][抓狂][抓狂]不过 这次数学 我的优势科目 考的是我最差的一次 如果考好了就离重本很近了!#2022高考#好快,一年
  • 童生曰:这位先生莫惊莫疑,站在我旁边的是名闻宇宙的 济公活佛,在下乃南天直辖全真堂正鸾生奉 母娘懿 旨及 玉帝玉旨著作《因果游记》乙书,最后一篇能 访问到你,
  • 【不打工摸鱼套装】摸鱼攻略,帮你轻松摸鱼[举手]五月底了,还不抓紧时间摆烂?(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泪]马克图布 x @鳄里斯和鱼英俊摸鱼系列上线[开学季]卷6.
  •  时光的暗影里,锦瑟华年渐行渐远,繁华和寂寞,成功和失败,相聚和分离,都是人生舞台交替演奏的华章,最终也都会如烟消散,空余一声叹息。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不多说了请看图吧一天的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 我真的不知道我自己重感情这个性格于我人生事业这条路上究竟是好影响多一点还是坏影响多一些我倒不如自己就是个冷血动物 对任
  •  萨顶顶也说了:“如果没有到现场,没有到看到那些场景,或者说没有看到任嘉伦还有迪丽热巴的那个眼神我可能很难体会他们的情绪,所以说在刚刚在舞台上,我的演出基本上就
  • 而且这个张颖颖特别难缠,一副汪小菲不娶她她就跟对方鱼死网破的架势……汪小菲和张颖颖双方已经开始默认宣战了,他不会继续这样被动挨打,目前他已经花钱搞到了不少张颖颖
  • (藏挺深啊......不是别人告诉我,我都不知道)莫见藤丸来了,也没赶没打,而是非常儒雅地与藤丸聊了起来————以下为原文翻译————莫:“哦呀,这次是你来了啊
  • 如今面对价值数亿元的老玉兴矿玉石宝藏,已经73岁的赵云达回忆17年前第一炮,他说,是玉石和眼泪同时掉下来的……冰雪中修路进山寻玉石矿宝臧四季不知春夏,五更露宿深
  • 领618无门槛大额红包啦,淘宝 京东 NASA联名2022新款夏季卡通粉色小熊情侣纯棉T恤男女圆领短袖潮牌【包邮】 【券后价】 39.9 元 【优惠券】 10
  • 与多年好友;好哥哥、好姐姐、好妹妹、好弟弟共同录制苏州立天集团年会群星演唱会:著名影视歌三栖明星迟志强.著名影视演员沈保平.亚洲全能艺人张绍飞.著名影视演员博弘
  • 93年的双鱼,身高真实,长相不至于照骗,热爱生活,三观正常,情感经历相对简单,相信世界美好,烦请海王不要找我,烦请先看交友要求,谢谢。#成都相亲[超话]##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