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里不能日久生情吗#美国一头牛逃出屠宰场,警察追捕8个月,结果整个小镇都爱上它了

2020年8月,美国康涅狄格州Plymouth小镇的警方突然接到好几个报警电话:

“有头牛从屠宰场逃出来了!!”

“它现在在路上闲逛,你们赶紧来!!”

但当警方赶到现场,牛已经躲进了茂密的树丛。

“没事,肯定很快就能抓到,到时候,就送还给牛主人。”

Ed是当地的警长,处理过各种棘手的案子,刚接到牛越狱案时,他也信心满满。

这是一头北美野牛和普通牛的混血,

2020年8月3日,它和其他牛一起被运到当地一家屠宰场。

到了屠宰场门口,其他牛都乖乖下车被赶进门,

但只有它似乎意识到了危险,不甘就这么变成汉堡肉。

下车途中,它见两边人链有空隙,立马疯了一样的冲了出去,头也不回地奔向了自由。

死里逃生后,它来到附近的小山上,自己游游荡荡找吃的。

它体型巨大,大概有454公斤。

有时也会来到路上,或者去居民家的后院偷吃苹果。

当地人很害怕,

有的怕它伤人,也有的怕它被车撞到,被猎人射杀。

所以,警方还是得赶紧将它捉拿归案。

可是抓捕它的行动完全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

牛平时躲藏的山上树木繁茂,它本身又很警觉。

警方为了抓它,

无人机,

热成像照片,

夜视镜,

各种手段都用上了...

但统统以失败告终。

后来,一个叫Nate的大叔提供了一条线索:牛曾经出现在他家后院。

于是,警长和大叔想了个引诱法。

在一块空地,他们用一辆拖车和围栏围成一个圈,

在里面放上食物,围栏开一个小门,门上系着绳子,

他们想着,等牛进入其中后,他们在旁边车里用绳子拉门,把牛困在里面。

最后等它进入拖车,把拖车门关上就好了。

有一天,牛果然来了。

大叔立刻拉绳子。

牛又一次感觉到了死亡的恐惧,它疯狂冲击围栏,没用几秒就逃走了。

“我忘不了它的眼神,它眼里充满恐惧,它很怕我。”

那次的眼神接触,突然让大叔心碎了。

从此之后,他对牛多了一份感情。

不光是大叔如此,警长Ed,以及全小镇的人都在抓捕过程中对这头牛有了特殊的感情。

他们给牛取了个名字叫Buddy。

每天上当地警局的脸书账号查看Buddy的最新动态。

因为小镇只有12000人,疫情期间也没啥新闻,

Buddy就成了当地人最关心的事。

小镇餐馆吧台,人们聚集讨论Buddy。

见到警察就问:嘿,Buddy咋样了。

如果路上偶遇它,更是会毫不犹豫发图炫耀。

甚至登上新闻:

“Pam说她男友周六时见到了Buddy”

“如果你和一个动物24小时待在一起,你就会跟它产生感情。你会发现,每个动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身体语言。”

警长Ed对Buddy的感情,逐渐从执行公务,变成担心。

每天一有空就看森林摄像头捕捉到的Buddy影像,看着它形单影只的背影,他会担心它会不会孤单,会不会挨饿。

整个小镇几乎心照不宣地达成了共识:Buddy被捕后,也不要把它送回屠宰场。

通过多方搜索,警长发现佛罗里达有个风景优美的动物收容所,

这里有占地100英亩,动物们可以在草地上自由奔跑。

而且里面救助了很多其他牛,Buddy也有个伴儿。

选好收容所,

警局在gofundme上发起为牛筹款的活动。

不到24小时,小镇居民就凑够了救援Buddy的所有费用。一共8500多美元。

包括送牛去兽医诊所的检查费,运输费,从原主人手里买下它的费用,全部凑齐。

去处找好了,钱也够了,剩下的就是抓住Buddy了。

但警长Ed还是低估了抓到它的难度。

每天5点下班,Ed回家匆匆吃几口饭就会前往引诱点等待Buddy。

他和大叔Nate会在引诱点内放上干草,谷物,玉米和两大桶水,以及若干苹果。

为了不吓到Buddy,他会躺在拖车里,手上抓着绳子,随时准备着等Buddy进门。

有时,他最长会等6小时。

然而,耐心地等待并没有换来Buddy的放松警惕。

Buddy非常聪明,后来的监控显示,它总会等Ed离开几小时后才进入引诱圈吃东西。

就算Ed终于等到它进圈套,但它动作非常快,还没等Ed反应过来拉绳,它已经跑走了。

一天又一天的蹲点,

到了第五个月,Buddy还没被抓到。

后来,当地下起大雪,Buddy失去了其他食物来源,出现时,总是浑身是雪,一脸的孤单无助。

这个时候,警长和大叔决定先暂时把抓捕模式调整到养活模式。

让Buddy安全度过这个冬天再说。

大叔主动自己掏钱,每天给它准备一大包干草,20加仑水,4.5公斤的谷物。

“就跟养了只大狗狗一样,就是它粑粑有点多。”

冬天那阵子,大叔每天都准时放食物,Buddy也每天都会来吃。

不过,它来去无踪,又十分敏捷。

大叔以为,大概是永远都抓不到它了。

但在Buddy逃亡的第8个月,

有一天,大叔发现,Buddy昨晚没来吃饭。

也是在那天,警长接到了当地一个农户的电话:

“Ed,我抓到它了。”

可能是因为太孤单,Buddy跳进了一家农场的围栏,想要跟其他牛交朋友。

农户听过Buddy的大名,一发现它进来了,立马控制了它。

就这样,逃亡了8个月的Buddy被警方成功抓捕。

被抓到后,警长带Buddy去兽医诊所做了检查。

然后把它送到了佛州的收容所。

Buddy在那里隔离了四周后解封。

现在,Buddy每天悠闲地在草地上散步。

交了两个女朋友。

每天一起吃草,

一起晒太阳。

蹭树挠痒痒,

它的眼里不再有恐惧。

Buddy安顿下来后,警长受全镇所托又坐飞机去佛州看它。

一名没有孩子的女警察把Buddy当自己的孙子,出发前,她拿了一张支票给Ed让他带过去:“我的孙子可不能受委屈。”

Ed来到佛州,见它现在交了新朋友,日子过得很滋润。

心里的大石头终于可以放下了。

现在,收容所的主人也经常会让他和Buddy视频。

这头死里逃生的牛,可以在这里安全度过一生了。

南京为何被戏称为“安徽省会”?安徽跟南京过去到底是啥关系?

南京是中国的极有韵味的一座城市,当游客乘一游船荡漾在秦淮河间,会感到一阵时空的错乱,六朝古都的风采在那时候尽数显现。这一个沉淀了千年的古城,城市之中的每一处都有着它独特的风韵,都篆刻着历史的痕迹。像一个阅尽天下事的女子,成熟而内敛,满腹经纶气自华。

可这样一个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独特韵味山水风光的城市却在他本来的省会中认同度不高。很多人知道南京,但不知道南京是江苏省的南京,反而认为它是旁边安徽省的南京,这个梗的背后又折射出怎样的故事呢?

江苏安徽本为一体

江苏省是中国东部的一沿海的大省,可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让这一个省极其的"散装",因此总有各种段子调侃江苏的这种"散装"现象。一个拥有十三个市的大省,行动起来却像十三个省,各有各的主张,谁也不服谁。

其根本原因是江苏省的十三个市经济都相对发达,每个市都有自己的特色的风格,光是文化中心就划分了三个大版块,而江苏内部各个市之间有自己的"鄙视链",仅仅是因为喜吃甜还是更爱辣都能让江苏人争得不可开交。

也是因为江苏这谁也管不着谁的样子,造成了今年年初驰援武汉时,江苏省是以市甚至是以区以县为单位出发驰援,好一个"内斗"大省。也是因为如此它才获得了"散装江苏"的称号。

其中南京作为其省会,更是被着重调侃的对象。而网上"安徽省会南京"的梗,也再次被翻出来。

这种说法与古代历史颇有关系。

中国的行省制度初见于元代,当时元朝的地理位置辽阔,为了便于管理,便以山河为界限划分各个区域,制定中国现代省级的划分也有当时划分的影子。

到了明朝,整体上延续了元代的行省制度,划分的区域位置没有多大的改变,只是变了一些称呼,明朝时候的南京被定为其首都。

那时南京的权利范围包括江苏和安徽两省,彼时的南京还被叫做南直隶,名字简单明了跟字面上的意思相差无几,南方的"直隶"也就是都城的意思。

正是因为其作为明朝的首都,经济繁荣人口众多,且文化多元,得天独厚的优势富甲一方。其周边的城市也因为与首都紧邻,且自身的地理位置优越,各种贸易航运往来不绝,相继地发展起来,为现代该地经济繁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时的南京与如今的北京地位相当,正是因为其独特的地位,致使它坐拥整个国家最多的财富和最多元的文化,而江苏和安徽当时只能算是它手下的小弟,但由此可见,安徽和南京的历史渊源颇为深厚。

要说当时的南京发展势头有多么迅猛,仅看文化一方面就可见一斑。以当时的科举为例,南直隶当时拥有的江南贡院,无论是办学规模还是其自身的占地面积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算是明朝文化教育的中心,而活跃在朝廷之中的官员也有接近一半是来自该书院。

现今江苏的文化总共有三种大文化组成,分别以徐州的中原文化、南京的江淮文化和苏州吴文化为中心,而南京地理位置上与安徽十分接近,还有明代的那一段历史,因此比起拥有三种主流文化的江苏,安徽与南京的文化更为相似。

宋朝的时候,将当时统一的汉地划分为了江南、两浙路、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江南包括苏南和浙北,两浙路的治所为越州,之后更改为杭州。

而南京正是江南东路的首府,掌管着宣州、徽州和池州等,虽然江南东路和西路管辖的州际频繁变化,但南京与安徽的关系的确紧密。当时的徽州和宣州成为了如今安徽省的一部分,因此调侃南京是安徽的省份还是有一定的历史依据的。

南京曾单独担任安徽省省会近百年

清朝的行政区划分比较混乱,但其延续了明朝的行政制度,只是将南直隶改为了江南省。

当时的清廷为了巩固自己来之不易的权利,防止明朝的残余势力奋起反抗,考虑到曾经的南直隶是全国的政治金融中心,导致江南省极为的发达,这里的汉人势力更加的活跃,其背后还靠有富商支持,活动经费充足,种种原因让清廷十分的忌惮。

当时的江南省的富裕跟现今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其涵盖有如今的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看这三省市如今的发展就可以想象当时是怎样的盛况。

那时仅江南省一个省交给皇帝的税收就占据了全国税收的近三分之一,而经济的发达也致使该地的政治特别的活跃,科考之时此地的考生能够占据榜上半数的名额。于是有了那句"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可以说当时清朝版图上难有能与之匹敌的省份。而这个明朝汉人盘踞多日的地带,有钱又有人,一旦被有心人所鼓动,清廷的政权恐怕会旁落。

为了防止"反清复明"的声音动摇清廷的根基,上位者决定将此地进行分割。在1661年江南省被分为江南左、右布政司,也就是从中心对开,一分为二,江苏和安徽成为了两个独立的省。

可不知道是清政府故意为之还是管理混乱,本应该各个省份的省会都是自己的省市,安徽偏偏当了个例外。一直从清朝建都以来,直到乾隆时期接近百年的时间,安徽的省会都不是自己的市,而是南京。南京当时被叫做江宁,也就是两江总督的所在之地。

当时安徽的学子参加需要在各省省府考试的乡试,都需要前往南京,这样一来就显得划分不是特别合理,乾隆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将安徽的省市迁回了安庆,从1677年到1760年,仅是清朝时期南京就担任安徽的省会近百年。

江苏和安徽曾"在一起"了三百年,而南京当安徽的省份也有近三百年(明朝两百多年加上清朝近百年),要说将安徽和南京两者硬生生分开来讲,摒弃两者的"前世渊源",倒显得有些残忍了。

毕竟历史上的安徽和南京,甚至安徽和江苏都是无法分割的,曾有一段共同的历史,总有些是一直传承下来的。

安徽南京"再续前缘"

如今大家调侃南京是安徽的省会,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南京对江苏的影响力还不如对安徽的影响力大,看起来南京倒不像是江苏的而是安徽的了。而有着三百多年"感情"的南京和安徽,曾经"被迫分离",如今又"再续前缘"。

他们"再续前缘"的契机就是"南京都市圈",这是新时代背景下为了各省市之间协调发展而建立起的以南京为中心的经济圈,旨在以南京为中心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

令人惊奇的是,这其中有一半安徽的城市,南京不仅成功与安徽"再续前缘",也成为了中国"最早" 的跨省经济圈。不怪网友们会调侃,南京是安徽的省市,因为他发展经济都不忘带上"老朋友"。

现今该都市圈拥有江苏省的四个城市,还包括了安徽的四个城市,并且城市还在不断增加中。这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跨省都市圈,且他们到南京也就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现在都市圈有六万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三千六百多万,生产总值达到三亿,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了带动南京周边城市发展的一大"发动机"。

所以南京被戏称"徽京"不仅有历史原因,还与当代有着巨大的联系。其实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南京这座六朝古都的城市影响力巨大,对周边省市的辐射强,这对南京今后的发展肯定是利大于弊的。

但同时安徽的市级单位也不应该仅是"愤怒",而应该积极发展自身的经济势力,稳扎稳打求发展。

合作共赢,南京与安徽的故事未完待续

现今的社会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社会,固步自封绝不能前进,合作共赢才是新的趋势。南京的实力是由六朝古都的历史而积攒起来的,但现今南京本土的发展已经趋近于饱和,这时候利用其自身的优势,积极动员身边的"伙伴"加入到发展中的队伍中来,南京才有可能走向更高的平台。

南京与安徽的渊源有着深厚的历史原因,而这种历史不应该成为两座城市发展的包袱,而应该成为助推力,利用这一本是同源的文化优势,地方交流的畅达,积极合作携手共进。

就跟现今的重庆与四川一样,虽然重庆独立成为了一个直辖市,从政治的角度看,它跟四川省的地位相同,但从历史的角度看,重庆一直是四川下属的市,但两地的交通已经日趋完善,经济交流频繁,相互影响带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南京如今带动安徽的小伙伴在一个都市圈,续写着南京和安徽的故事,期待未来的安徽能和江苏一起比肩!#垂直领域点亮计划#

倪光南院士被联想扫地出门过程!如今80余岁仍从未放弃
学术派 2021-12-01 23:05

学术派
与学术前沿同步,做最具创新的学问人。致力于推动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着力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共同体。学术派创建于2015年6月,至今运营已6年有余,2021年6月进行了认证迁移。本号“专注为学者服务”的初心从未改变!
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学问之家
致力于做具有时代和民族担当的知识分子,独立思维,理性批判,高瞻远瞩,兼容并包,不人云亦云,不空穴来风,不偏执,做思想和时代的引领者,为祖国发展、社会进步、人类文明不懈奋斗。
公众号

1995年6月30日,联想集团的会议室内,倪光南和柳传志分别坐在第一排的两边。联想中层以上的干部,20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虽然大家都感觉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但是都保持沉默,不敢妄议。随即,联想董事会宣布:解除倪光南总工程师和董事职务。柳传志起身发言,声泪俱下。他表示: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不会忘记科教兴国——这样一个大目标,而内心感到全心全意为了这样一个大目标工作,永远是最幸福的人。被解除职务的倪光南院士坐在台下,镇定自若。会议散场,倪光南和柳传志各自默默离开。十年时间,他们从风雨同舟变成了背道而驰。

01
1939年8月1日,倪光南出生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时值抗战,从小就听父母讲述逃难的经历,他对“国弱被人欺”有着切肤之痛。倪光南从那时起就明白,国家应该富强起来,才不会被人欺负。1961年7月,倪光南以5年全5分的成绩学从南京工学院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1981年8月,倪光南应邀到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工作,他当时在国外的年薪是国内工资的70倍。然而仅仅两年之后,他就毅然回国,并且自掏腰包,购买了足够研制几台汉字微机样机的关键器材,带回国内。他说:“如果我不回来,我此后所做的一切,不会对中国制造有所帮助。”在倪光南的心中,有一个科技产业的兴国梦。柳传志在1970年进入计算所,相对于默默无闻的柳传志,倪光南是“明星科学家”,柳传志对他钦佩不已。1984年,计算所发起成立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前身),给了20万的启动资金,柳传志被选为主管日常经营工作的副经理。但是公司业务还没开展起来,就被人骗走了14万。柳传志、王树和、张祖祥三人一筹莫展。冥思苦想之后,三个人一合计,想到了一个人——倪光南。为什么是倪光南呢?那时候,计算机已经进入中国市场,但是因为无法处理汉字,没法推广普及。怎么办?只能研发出具备汉字处理功能的“汉字处理产品”。倪光南自掏腰包从国外买回来的关键器材,起了大作用。倪光南主持研发的第二项汉字处理的产品取得成功,技术转让给4家企业,一共生产了600台。在此基础上,倪光南课题组将LX-80移植到PC,继续推动联想式汉卡的开发工作。

对于柳传志抛出的橄榄枝,倪光南答应了,他相信柳传志能很好地推广他的科研成果。应邀出任公司的总工程师,倪光南提出了三个条件:一不做官,二不接受采访,三不出席宴请。他想一门心思搞研发,不被外界所打扰。倪光南的加入,将联想式汉卡的全部技术都带入了公司。1985年5月,公司推出了适用于PC机的第一型联想式汉卡,开始投放市场。首创在汉字输入中应用联想功能的倪光南,也由此和联想式汉卡连在了一起。联想式汉卡前后一共更新了8个型号,为公司创造了上亿的利润,并且带动了包括计算机产品在内的整体营销,最终“联想”也成了公司的新名字。1988年,在联想汉卡站稳脚跟后,倪光南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微机上,他带领团队研发成功了中国制造的联想主板和扩展卡。1990年,采用自主设计主板的联想微机在国内推出。联想式汉卡和联想微机,都曾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4年,倪光南也因此被遴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截止到1994年,联想的销售额达到了47.6亿元。这十年时间,是倪光南和柳传志合作亲密无间的十年。然而随着国外电脑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汉卡已经江河日下,联想要突破瓶颈,就必须寻求创新。此时,一个不畏艰难的科学家,和一个谨慎行事的企业家,互相之间出现了裂痕。他们,选择了截然相反的两条道路。

02技工贸,还是贸工技?是优先发展科学技术,还是紧跟市场先赚钱?倪光南和柳传志关于发展方向的争论,被当时的媒体称为“技术派”与“市场派”的一次决斗。倪光南坚定地认为,必须自主掌握核心技术,抢占制高点。他计划对标Intel,从芯片设计入手发展“中国芯”。1994年,倪光南与复旦大学、长江计算机公司达成合作意向,中科院承诺由联想牵头,组织有实力的计算机企业一起参与,制定一个国家投资计划。但在最后一刻,此前和倪光南步调一致的柳传志第一次说了“不”。柳传志的理由是,芯片项目投入和风险巨大,不是联想的实力可以支撑。倪光南是“技术至上,并不清楚整个市场是怎么回事”。柳传志的路径是先利用成本优势占领市场,做大做强,再做技术开发。科学家并不在乎失败多少次,因为只需要成功一次就够了。但是企业家不这么认为,因为一失足就可能成为千古恨。两人谁也无法说服对方,极度自信而又固执己见是他们的共同点,最终造成了水火不容的局面。每次开会,都成了两人的“争吵会”,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大半年。直到1995年6月的那次会议,倪光南被解除职务,被迫离开联想。倪光南离开后,其主持的理想ASIC芯片、程控交换机等项目被陆续终止。1996年的一次大会上,联想从提倡了十年的“技工贸”道路转向“贸工技”。倪柳之争,划上句号。中科院的一位前领导说:“和倪光南同等水平的科学家,人数多于和柳传志同等水平的企业家。在二选一时,只能选柳传志,企业家在中国是稀缺资源。”这段话,很好地解释了当时中国的现状,因为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但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尤其是中国科技公司被美屡次制裁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忍不住去想象:如果当时走倪光南的技术路线,今日的联想和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将会如何?
即便是在被解聘之后,倪光南院士还是向联想呼吁“请不要解聘我的工作成果”,“希望我的这些工作成果,不要受到牵连”,然而事与愿违。被免去总工程师职务的他,成了一个闲人,什么工作也不需要做。1999年,联想对外发布公告,正式解聘倪光南。作为联想的创始人之一,倪光南离开了工作15年的联想,没拿到半点股份。扫地出门,不过如此。他却坦言:“自己终于解脱了,获得了新生。”刚刚离开联想,一个叫李德磊的人就找上门来。倪光南回忆:“当时他非常急切地找到我,说日立美国突然哟啊停止外包给BBT(方舟科技前身)的一切项目,然后问我该怎么办。”李德磊在中科院计算所读研时与倪光南相识,BBT是他实际控制的一家公司。当时李德磊在日立美国半导体公司担任微处理器设计总监,BBT承担了日立芯片的外包业务。当时的中国芯片领域一片空白,BBT却磨练了一支CPU的技术队伍。这个技术团队,让倪光南眼前一亮。不谙世事的他,以为看到了重启“中国芯”的希望。他开始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李德磊找人、找钱、找资源,自己却分文未取。2001年4月,中国第一片自己设计的嵌入式芯片“方舟1号”诞生,备受瞩目。经过高级别专家鉴定会,“方舟1号”被推上技术神坛,国家陆续投入资金支持方舟科技。在众多部门的推动下,方舟科技顺利拿到巨额的政府采购。形势一片大好,倪光南以战略市场部副总裁的身份加盟公司。但是问题很快暴露出来,李德磊把“宝”都押在了政府采购上,拒绝为市场客户供货。这些客户都是倪光南以信誉拉来的,不得已之下,倪光南只得离开。方舟芯片同样遭遇困境,因为服务器端被Wintel联盟把持,人家根本不支持方舟的工具软件,这让用户叫苦不迭。2003年,随着政府采购的淡出,方舟芯片市场大幅下滑。作为一个商人,李德磊看不到利润,自然选择放弃。李德磊宣扬自研芯片没有市场,放弃了“方舟3号”的研发。这次芯片研发的夭折,受到了各界的关注。倪光南也为自己看错人而感到自责,2006年,他为当年请求国家支持方舟CPU研发,向科技部“负荆请罪”。

03
历经了联想和方舟的两次挫折之后,倪光南再也没有加入一家公司。但他一直致力于推广国产操作系统,芯片、软件和文档格式国家标准UOF等开放标准。倪光南院士看来,“中兴事件”的危机不仅在于供应链、技术和信息被对方钳制,更大的风险在于网络安全,“自主可控不等于安全,但不自主可控一定不安全”。这些年,国外血的教训不少。国外因操作系统被黑客攻击、信息存储系统被非法监听的案例不胜枚举。Intel、ABM和ARM的芯片架构更是被爆出,存在“熔断”和“幽灵”两个安全漏洞,能够让黑客远程控制机器,盗取数据信息。这几家公司的芯片,几乎应用于全球所有的桌面系统、电脑、智能手机及云计算服务器。但是刀砍不到自己身上,就感觉不到肉疼。直到“中兴事件”,中国IT界才感受到缺少自主可控核心技术的锥心之痛。倪光南说:“芯片事件给人的教育挺大,比我们讲一百遍都有用。”是啊,如今但凡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我们被国外的芯片技术“卡脖子”。再不寻求创新和突破,就成了别人“案板上的肉”。这也是为什么华为的强势崛起,让无数中国人为之欢呼,为之摇旗呐喊。世界上很多国家,虽然没有核心技术依然过得很好,但是中国不一样。大国崛起,中美之间势必要在方方面面,都进行多番较量。倪光南院士惋惜道:“直到今天,Wintel的核心技术,包括Windows OS和Intel CPU的知识产权,连美国最亲密的盟友也没有获得过,也就更不能设想,美国会把这些技术卖给或者换给中国。”

所以20多年来,无论多么艰难,倪光南都坚持做自主研发。他说:“有些事情,如果你觉得不可避免,那么早下决心比晚下决心要好。比如北斗,我们十几年前就下决心要搞,现在北斗很好用。”很可惜,智者的先见之明,抵不过企业家眼里的真金白银。2013年,倪光南发起成立了“中国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产业联盟”,希望统一标准,依靠应用商店模式建立一个软硬件生态系统。不过他也坦然表示,联盟的力量很有限,没资源也没钱,没人、没权、没用,只能表达愿望,他更希望在政府层面能够重视和引导。一位有良知的科学家,从未停止过奔忙呼号。要做中国自己的操作系统,要搞中国自己的芯片、半导体。可喜的是,如今从国家到企业终于决心要突破了。倪光南曾经的助手梁宁评价他:“世人眼中,他是一个堂吉诃德。为了梦想被一个又一个人利用,而他明知道自己在被人利用,还是宁可冒着一世英名赴水流的风险,还是继续尝试,继续努力。”不过对于名利,倪光南从没有放在心上。他不谙世事,也不会为这些世事所累。他自言道:“没做成事之前,可能会被当成堂吉诃德。但也不一定要自己成功,我做一段,人家接着做。从大局看,一个企业不行,还有更多企业出来,依托产业界发展一定是可以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知道那个织梦的少年,在肆意生长呀~赴那一场无垠的梦细腻 自由 美妙去感受世界的善意去想象热烈的希望我知道——你永远都愿做那个进击的小巨人尝试 突破 蜕变一步又
  • (4)八字中食伤可以生财的人八字中食神和伤官,都代表想法、愿望,因此八字中食伤可以生财的人,往往都会有很强的追求金钱的愿望。八字中日干强带七杀,七杀为喜用神者,
  • #阳光信用##每日一善# 不要因为没有阳光,而走不进春天不要因为没有歌声,而放弃自己的追求不要因为没有掌声,而丢掉自己的理想。无论遭受多少艰辛,无论经历多少苦难
  • 【ATP】中国网球公开赛:昨天结束的资格赛比赛,(WC)吴迪2-6 4-6拉约维奇[1],(WC)特日格乐1-6 2-6波斯皮希尔[7],(WC)张之臻3-6
  • 【中国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这十年,中国的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更好保障了儿童和青少年受教育机会,有效缓解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L
  • #郑州方特水上乐园# 2022年8月27日,星期六营业时间为10:00-18:30今日天气:小雨,东北风2级,湿度77%,19℃-25℃;1、已开放项目16个:
  • 昨天跟朋友聊天的时候她说 她觉得她一点都不自由 已经被卷进社会的洪流里了 做什么事都挺难的 我说 其实“自由”这种东西 是事情干成了才有 干不成就没有的 我们在
  • 1963年始即从事玻纤复合材料研究及科技普及工作,为建立我国玻璃钢管道与贮罐工业做了开创性的贡献。大型玻璃钢管道工程质量与安全评估方法报告摘要:一、问题提出二、
  • 十二星座心中一百分的对象白羊座:开朗活泼,玩得起金牛座:踏实稳重,不离不弃双子座:绅士品格,谦让巨蟹座:孝顺,对家人好狮子座:自信阳光爱笑的处女座:努力上进,长
  • 大小不同的黑白圆形墙饰,统一墙面色调白色的柜门,茶色玻璃,黑色的展示柜与大理石的台面共同构成整个电视墙面,在一片冰冷的颜色中,设计师用灯带与少量的木制格栅,温暖
  • ♡刚吃好馄饨几分钟就被肉拖去隔壁吃饭了我要减肥[泪]❤️臻吃客9.13❤️ #湖州美食探店 测评 推荐# #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让我养胖你吧# #我的美食日
  • 我的现在是我的过去、现在、未来如果我是一株草,如果我是我我是一刹从不敢标榜自己有多喜欢你,因为我似乎也不是一个长情的人,也会有怀疑自己是不是不爱的时候,每当这个
  • 诚然,自从在TVB颁奖礼上,陈自瑶对王浩信获奖时的冷脸表情出现后,关于两人感情破裂的传闻就不绝于耳,然而,听到离婚的消息,还是有些惊讶万分。诚然,自从在TVB颁
  • ‮活生‬不是只有温‮,暖‬人生的路不会​永远平坦‮但,‬只要你对自己有‮心信‬,知​道自‮的己‬价值,‮的懂‬珍惜自己,‮界世‬的​一切不完美,‮都你‬可以坦然
  • #洪知秀1230生日快乐# ♥ ♥ 多亏了你,每一年的结尾都可以有一个很美好的结束如果北风太过于寒冷,我想你的微笑是最温暖的存在由内到外像小森林里沾满魔法粉末的
  • 【狼队电竞之家】小程序9.12内容预告~1️⃣本期【星权益】部分即将上架一批AHAVA与狼队联名产品的权益卡,大家记得领取~2️⃣本期【星BUFF兑换商城】我们
  • 民众只是生产和战争的机器,所以“驭民五术”的统治之道,不仅是人性的魔鬼,也一定不能长久。然而本追剧人喜欢梁爽的个性,她永远知道自己要追求什么,不服输,跌倒了爬起
  • #南京身边事# 【明年春节前,鼓楼公园将免费对外开放】据@鼓楼微讯 鼓楼公园预计在明年春节前修缮完成,并免费开放[挤眼]修缮的外墙采用红土麻刀灰"古代
  • 马嘉祺:我是平平无奇马某人,队长马嘉祺丁程鑫:我是你的哥哥丁程鑫宋亚轩:我是游戏黑洞,不让我赢就会凶你的小宋老师刘耀文:我是前天跳舞跳到累瘫,明天唱歌唱到崩裂的
  • 这款采用 Monogram 帆布制成的alma手袋可轻松装纳钥匙、钱包、手机及唇膏等物品。这款采用 Monogram 帆布制成的alma手袋可轻松装纳钥匙、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