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充分释放发展动能】
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岗位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到15.5万户,比2016年增长30.3%。”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蓬勃发展的市场主体,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韧性和底气。
市场主体有活力,高质量发展才有源头活水。近日,我市印发《通化市开展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三年行动(2022—2024年)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到2024年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目标、重点任务及政策措施,进一步彰显了市委、市政府着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推动市场主体多生成、快成长、早做强的决心。
实施方案提出,未来三年力争新登记市场主体6万户以上,其中新登记企业1.4万户以上,到2024年,全市市场主体力争达到20.7万户以上,实现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150户以上。同时,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支持一批上市挂牌企业、增加一批成长入规企业、创建一批知名品牌企业,推动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枝繁叶茂”,形成量质双升发展格局。
聚焦市场主体多生成、快成长、早做强,我市强化顶层设计,高位推进,着力实施“十大培育提升行动”,为市场主体提供充足的“阳光雨露”,让市场主体层出不穷、生机勃勃。
科技型企业培育提升行动
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培育壮大一批;支持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众创空间建设,加快孵化生成一批;推动传统工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力度,加快改造提升一批;瞄准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引进落地一批。到2024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由33户力争提升至50户(次),年增速在15%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由65户力争发展到90户,年增速在15%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力争达到50户。
“四上企业”培育提升行动
按照企业入库标准,实施清单管理,全程跟踪监测,加强综合施策,确保达标企业(项目)及时入库入统。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预计逐年递增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三年培育20户,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三年培育15户,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三年新增60户,到2024年分别达到70户、222户、194户、260户。
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培育提升行动
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推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积极推进企业降本减负,持续推动“个转企”。到2024年,全市个体工商户达到16.3万户,小微企业达到3万户,“个转企”达到1600户。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提升行动
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2024年,市级以上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发展到165户,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力争发展到45户。规范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质量,到2024年,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力争占县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5%以上,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力争占县级示范性家庭农场20%以上。培育肉牛产业市场主体,到2024年,培育千万元以上肉牛产业化龙头企业,肉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争达到10户。深入推进“吉农码”应用,到2024年,力争各类群体“吉农码”注册人数达5万人以上。发展农村数字产业主体,到2024年,培训农村网络主播1000人,农村电商服务站441个,培育2户以上乡村新业态市场主体。
汽车企业培育提升行动
落实《通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通化市支持一汽暨红旗新能源汽车推广工作方案的通知》,重点推动出租车、公务车等公共领域率先应用一汽红旗新能源换电车型,加快换电站选址和建设工作,持续推动汽车产业发展。
新材料企业培育提升行动
实施新材料产业深度开发工程,推动年产300万吨环保新材料产业基地、兴达选矿万吨石墨烯生产线等项目建设,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协同创新体,深度开发玄武岩应用技术,支持重点企业发展壮大,培育和发展一批优势企业,构建新材料产业发展新格局。
医药产业企业培育提升行动
培育和扶持生物企业发展,打造百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抢抓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改革机遇,加快推进优质医药研究成果落地转化,支持龙头企业成立医药集团、实施园区式发展,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进行生产技术升级改造,不断延伸产业链、强化供应链,优化集群发展产业生态,着力构建“一区七基地”产业发展格局。
文旅康养产业市场主体培育提升行动
实施文化产业发展工程,到2024年,文化创意优质企业达到5户。实施旅游融合发展工程,到2024年,全市A级旅游景区数量达到50家,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数量达到35家。实施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工程,建设区域康养中心城市。
商贸流通业市场主体培育提升行动
强化商贸消费升级,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外贸企业做大做强,实施孵化外贸企业“破零倍增”计划,每年培训外贸企业100户以上。实施“电商通化”建设工程,推动互联网企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电商通化”品牌,到2024年,培育市级直播电商示范基地1—2个、示范企业4户,力争全市网络销售额达到70亿元。
金融企业培育提升行动
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吉林股交所通化分公司和深交所通化基地作用,推动“8+10”拟上市培育计划,发展投融资对接、理财规划等专业金融服务业态,建设通化“金谷”。到2024年,上市挂牌企业力争达到40户,撬动社会资本和域外资金突破15亿元。
同时,我市通过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招大引强、双创服务、要素保障、品牌培育、减负助力、市场环境净化、企业家素质提升等“八大服务保障工程”,全力下好援企惠企“先手棋”,打好政策帮扶“组合拳”,纾难解困、扶小做优、培大育强,多措并举帮市场主体稳起来,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和强劲动力。
千方百计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不断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通化的发展就会拥有源源不断的澎湃动能,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将走得更加坚定有力。
记者:王远洋(通化日报)

#经济[超话]##投资[超话]##股票[超话]#

广发宏观 | 财政收入和土地出让承压,支出进一步积极

和同期经济指标一致,3月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速3.4%,较1-2月的10.5%显著回落。其中中央财政与税收收入增速下滑尤为明显;但非税收入增速进一步走高,主要是部分地区多渠道盘活闲置资产,以及能源资源价格上涨带动专项收入。

3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速3.4%,较前值10.5%回落了7.1个百分点,未能延续今年开年财政收入的良好表现。结构方面,3月财政收入的下滑主要来自中央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的下滑。

具体来看,3月央地财政收入均呈一定程度的回落,其中中央收入下滑幅度较大;中央财政收入同比-4.1%(前值11.3%),存在一定高基数因素,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同比8.9%(前值9.8%)。而3月税收收入同比录得-0.2%(前值10.1%),较前期明显下滑,拉低3月财政收入0.1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则延续了上月的较高增速,同比增速进一步上行1.2个百分点至14.9%,拉高财政收入3.5个百分点。

我们在上篇报告中提到,因2020-2021年暂停了原本应纳入非税收入的特定国有金融机构上缴利润,故过去两年非税收入增速表现较为低迷。而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非税收入”大概率将恢复正常上缴活动,故今年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的盘活力度也有望恢复较高增速。从3月数据来看,本次非税收入的显著上行主要源自地方非税收入的上行,如部分地区多渠道盘活闲置资产,以及能源资源价格上涨带动石油特别收益金专项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等;未来中央非税收入科目有望进一步提高。

从收入进度来看,3月收入占比7.5%,与近年同期基本持平,第一季度收入进度达30%,为200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主要来自1-2月收入端表现良好。需要注意的是今年收入端的目标增速也偏谨慎。

从分税种的数据我们可以大致看到疫情影响下的微观经济表现。3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速由1-2月的10.1%回落至-0.2%。分税种来看,除企业所得税在低基数下增速回升之外,其余三大税种均映射出疫情影响下经济活跃度的下降:国内增值税与个人所得税进入负增长,国内消费税也表现平平。此外,进出口贸易相关税种与车辆购置税也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回落与下滑,与同期贸易、汽车等领域的表现一致。而契税在3月同比增速略高于1-2月,但依然为-17.3%的负增长。

3月税收收入的下滑导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较前期显著下行。

分税种来看,四大主要税种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趋势。其中的主要下拉力为国内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国内增值税当月同比下行10个百分点录得-4.0%,拉低财政收入1.2个百分点;个人所得税当月同比下行98个百分点录得-51.3%,拉低财政收入4.1个百分点,需要注意的是个人所得税的大幅下行大概率与1-2月的超季节性上行有关,故平滑1-3月个税综合来看,1-3月个人所得税累计同比16.5%,较去年仅小幅下行。

除增值税和个税外,国内消费税也表现较为平淡,仅企业所得税在低基数基础上有所回升。其中,3月国内消费税同比较前期下行10.1个百分点至8.6%,映射同期消费景气度有所下行。而企业所得税同比则较前期大幅上行40.3个百分点至45.7%,但存在一定低基数因素。

外贸环节相关税种中,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同比下行26.8个百分点至6.7%,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同比下行22.8个百分点至17.6%,关税同比下行22.6个百分点至-8.6%。由此可见,尽管进出口相关税收收入尽管仍为正增长,且出口环节退税增速不低,但仍较1-2月增速有所下行,反映同期进出口均现减速特征。

与进出口相反的是土地和地产相关税种,五项相关税收收入同比较前期回升14.4个百分点至10.6%,为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增速,各项税收收入均现不同幅度的回升态势。其中,房产税同比回升3.0个百分点至30.7%,契税同比降幅收窄8.5个百分点至-17.3%,土地增值税同比回升27.1个百分点至25.7%,城镇土地使用税同比回升18.6个百分点至31.8%,耕地占用税同比回升20.6个百分点至56.1%。但需要注意的是同期土地出让收入仍为负值,因此地产与土地市场的回升趋势还不明朗。

此外,3月车辆购置税同比增速在前期负增的背景下,依然大幅下行18.3个百分点至-32.6%,与同期汽车消费的显著回落互为印证,考虑到疫情影响主要落在4月,这一数据大概率将于4月继续下行。

财政支出端则呈现出仅次于2019年进度的积极姿态。3月公共财政支出同比为10.4%,在前期加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一季度的支出进度达24%。分结构来看,各支出分项中增速由高到低依次有科技、债务付息、农林水事务、文化旅游体育传媒、社保就业、卫生健康、教育、城乡社区事务、交通运输支出、环保。其中,今年以来科技支出始终处于增速较快的领跑水平,反映政策导向;债务付息支出是近年来支出增速较高的分项之一,但一季度-0.1%的增速意味着短期内偿债压力尚可。在“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引导下,3月基建三项同比增速录得9.5%,较前期进一步提升了1.6个百分点。

3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录得10.4%,在1-2月支出显著回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3.4个百分点。3月支出进度表现平稳,占比达9.5%,慢于2017-2019年,快于2020-2021年;但由于1-2月的较快支出,前三个月的支出累计进度达24%,为近年同期的次高水平,仅次于2019年,反映了财政支出节奏前置的特征。

分结构来看,3月同比增速由高到低的分项依次有科技(29.5%,前值15.5%)、债务付息(16.6%,前值-12.9%)、农林水事务(14.0%,前值4.5%)、文化旅游体育传媒(11.0%,前值5.7%)、社保就业(10.5%,前值4.8%)、卫生健康(9.1%,前值4.0%)、教育(7.6%,前值9.1%)、城乡社区事务(7.4%,前值7.6%)、交通运输支出(7.3%,前值14%)和环保(-1.3%,前值11.9%)。其中,基建三分项同比增速由1-2月的8.0%上行至9.5%,与同期新增专项债的发行速度依然稳定有关,但需要注意基建三项同期基数也较低。

此外,一季度以来科学技术支出增速保持领跑水平,中央财政对科技研发的支持亦是近年来的重点保障方向。而随着近年来地方债务存量规模的走高,债务付息支出也成为近年来支出增速较高的分项之一,但今年以来考虑到1-2月该项支出为负,故一季度债务付息整体增速依然较低,录得-0.1%的累计同比,总体来看一季度债务付息支出对其他支出的挤占较往年偏低,但该分项始终为刚性支出。

广义财政的情况类似,土地出让金对收入端形成拖累,但支出端表现积极。一季度土地出让金同比增长-27.4%,而去年三、四季度的同比分别为-9.6%、3.9%。从今年一季度地产相关指标的趋势来看,这一承压过程尚未结束。在土地出让金低增的影响下,3月政府基金预算收入同比增速只有-22.2%;但支出端则在前期同比高增27.9%的基础上进一步上行至69.1%,除去年财政后置所带来的低基数之外,它体现了今年积极的财政节奏,一是新增专项债的发行节奏进一步加快,二是发行到支出的时滞在稳增长诉求下和政策监管下进一步缩短。

土地出让收入是广义财政收入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3月以土地出让收入为主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较1-2月的-27.2%小幅回升至-22.2%,依然处于低位徘徊阶段。我们在前期报告中提到,根据过去几轮土地财政小周期的复盘预计本轮土地出让金增速低点预计将出现在一季末二季初,目前土地收入的拐点还未有出现迹象,仍需继续观察。此外,在报告《财政预算报告有哪些关键信息》中我们也特别指出,汇总央地预算后2022年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预计增长0.4%,与目前的累计增速-25.6%有较大距离。

支出方面则有所不同,3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在前期高增27.9%的基础上进一步高增至69.1%,一是今年以来新增专项债的发行节奏进一步加快;二是发行到支出的时滞在稳增长诉求下和政策监管下进一步缩短,“目前已经向项目单位拨付资金8528亿元,占发行额的68%”[1],叠加去年已发行但尚未使用的专项债,或能形成小部分资金支出;三是去年财政节奏过于后置导致的基数较低。

展望后续,二季度是开工与发债的传统高峰期,支出增加是大概率事件。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若各地政府能应要求于6月底前完成大部分新增专项债的发行工作,则二季度支出增速有望进一步提高[2]。

总体来看,3月财政收入呈现出三个特征:一是疫情影响之下的财政收入减少,二是稳增长诉求之下的财政支出积极,三是土地出让收入的降幅较大,对地方财政的平衡带来一定挑战。与此对应,后续一则是应关注稳增长的节奏,新增专项债的发行节奏是否会如期加快;二则是应关注狭广义赤字率的变化,我们在前期报告中对广义赤字率进行了简单测算,预计将较去年进一步提升至8.0%左右,在此基础上财政部亦表示“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调整赤字率、债务结构和支出政策,熨平短期经济波动”[3],未来财政政策也可能在预算报告之外更加灵活;三则应关注地产政策,从经济平衡和财政平衡的角度来说,地产领域如何演进会是关键的影响线索之一。

【多措并举助推南阳建设省副中心城市】#南阳[超话]#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支持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给南阳的发展明确了定位、树立了目标、指明了路径,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要机遇,振奋人心。副中心城市是干出来的,拼出来的,南阳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气概,创造性推动省党代会精神在南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充分利用发展机遇,积极融入双循环格局。从发展潜力来看,南阳作为千万人口大市、经济大市、生态大市、农业农村大市,市场空间广阔、人力资源丰富、产业门类齐全、农产品供给能力突出、城镇化潜力巨大,“两山两源”生态优势不断厚植,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凸显,能够塑造人力资源、内需资本、流通经济、有效供给等新优势。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可以直接融入豫鄂陕省际区域经济循环,进而成为服务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链接。从发展路径来看:坚持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畅通供给与需求互促共进、投资与消费良性互动的高效循环。依托千万人口市场优势,加大促消费扩投资政策支持,充分释放需求潜力。依托产业门类齐全优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供给适配性,打通传统市场和网上市场通道,推动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依托区位交通优势,完善促进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引进和培育具有较强流通能力的市场主体,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把握好独特区位优势,全力推进省副中心城市建设。

织密区域交通之“网”,塑造发展引擎。加快构建“铁公机”国家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构建“十字架”高铁网络,超前谋划“米字形”高铁网络,全面融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络,加快“呼南高铁”建设。加快发展枢纽经济,依托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建设物流中心基地是发展枢纽经济的必然趋势要求,要积极构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同时,依托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带动大产业,建设大城市,发展枢纽经济,建设枢纽城市。谋划建设“南阳航空港经济示范区”。

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塑造水域靓城。南阳主城区坐落在独山脚下、白河两岸,“满城绿色半城水”是南阳独特风景线,南阳具备打造山水湿地城市独特资源优势条件。要建设“湿地新城、盆地水乡”,打造独特湿地自然风光。一要高标准规划建设白河国家湿地公园;二要优化生态水系规划建设,借鉴都江堰经验,在南阳北部白河上游引出东西两条环城运河,再在南阳东南部下游汇入白河,从而形成“中”字形的国家湿地公园河流水系结构;三要沿生态水系建设生态廊道;四要建设一系列生态文化主题公园;五要打造国际化的南阳新区,规划建设南阳新区白河新城,沿白河布局中央商务区、总部基地、会展中心、奥体中心、休闲度假、健康养生、文化创意、科创孵化、大学园区、战略新兴产业等亲水高端组团。

打好文旅康养之“牌”,塑造人文魅力。省副中心城市建设需要大文化支撑,副中心城市理应是文化高地。南阳是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区位优越、资源丰富、基础较好,以南诸葛、北张衡作为主打文旅品牌,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水平,规划建设世界级的南阳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打造南阳“湿地+人文”休闲度假城市,塑造独特的世俗人文性格魅力。要推进人文、生态与产业的融合发展、互动发展,充分发挥南阳中医药生态人文资源独特优势,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以中草药种植加工为基础,以健康养生休闲度假为先导,以名人名医名企名品为龙头,构建大健康产业链和生态圈,建设国家乃至全球中医药产业基地、贸易中心、大学中心、科创中心、文化中心。

紧跟新兴经济之潮,塑造增长之极。南阳拥有航空、普铁、高铁、干线公路等综合交通枢纽优势,这意味着南阳有条件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天然载体和孵化器。要对标雄安新区着力打造南阳新区。要聚焦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以绿色化、循环化、高端化为发展方向,以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为目标,以工程化、产业化为重点,着力构建“234”市域工业发展格局。突出县域“主新特”产业发展,立足县域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百亿级产业集群。大力招引优质项目,进一步完善落实合法、规范、可操作性强的招商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发挥好务工创业招商引智服务联络组作用。强力推动项目建设,支持服务实体经济,稳定扩大外贸。推动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的大台阶,为建设省副中心城市创造条件。

发挥科技创新之力,塑造动力之源。要实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加快发展动能转换,培育创新主体,支持创新型企业做大做强。实施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工程,围绕我市优势主导产业,选择创新能力强、产业带动作用突出的企业,集聚创新资源予以倾斜扶持,形成一批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创新型企业。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建设研发中心,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向企业集聚,逐步实现科技型大中型企业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全覆盖。(市委党校 史可)#扎实开展“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奋力打造省副中心城市·笔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开跑车出现)晚上好我的漂亮姐姐,不知你有没有时间……(停错位置)(被交警拖走)(发送消息)头像是我……(消息发送失败)(遗憾离场)(压低了性感的嗓音)晚上好我
  • 第868章   “不必了,我们本来就不熟,有什么事直接电话里谈吧。 第868章   “不必了,我们本来就不熟,有什么事直接电话里谈吧。
  • 在专项治理期间,平台发现微短剧《黑莲花上位手册》渲染极端复仇、以暴制暴的不良价值观,混淆是非观念,破坏平台良好生态,平台已将该剧下架,现予以公示。【《黑莲花上位
  • 我好像只喜欢过两个人 一个三年和一年,但是我好像没有空窗期一直在路上 哪怕是不谈也会有下一个人陪着 我似乎不知道什么是爱 2021年的冬天好冷啊 那时候和谈了两
  • 【投稿】【求助】有四部电影想问问大家,第一部感觉是狂蟒之灾但不太确定,麻烦大家了[全力以赴][给力]1.​雨林巨蟒电影,印象最深刻的是主角提前在窗口中间紧紧架住
  • 又说今年的流行语,老师让我们投出自己的top3,我私心选了个「蛙化現象」很惊讶地发现选这个词的人竟然很多,大家基本上都是在chatGPT、Y2K和蛙化現象中选择
  • 部分艺术类专业不再组织专业考试此次艺考改革还体现了一个重要导向,无论是通过省级统考还是校考进行招生的院校,都提升了高考文化成绩的门槛,突出专业与文化并重。上海市
  • “公交供销铺”除了便民的优势外,还有来自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优势。与此同时,我们还坚持把市民需求放在第一位,市民想要什么,‘公交供销铺’就上架什么,市民需要什么,‘
  • 我向南区走,几步之后,我拿起电话“出来喝一杯吧”这一次我没有犹豫,她在电话另一头极不情愿,我说那好吧你在宿舍休息吧,她说你别生气啊我下去就是了,她总是这样,或者
  • 无题(因为没有故事) 老舍记忆中也有痛苦危险,可是希望会把过去的恐怖裹上一层糖衣,像看着一出悲剧似的,苦中有些甜美。柒 默默无闻的小事中,全是无私深沉的爱夜
  • 万某表示,除了当天在交警队看到肖某一面之后,到肖某出事前的一段时间,自己和家人也从没有跟肖某单独联系过。据肖某送货同事李某介绍,8月底,在一次送货途中,肖某不小
  • 全世界都觉得你们要解散要重组,但是你们真的不比任何人差,我恨你们巅峰期不在同一时刻,我恨你们为什么不能同时在线,当然我最恨的还是这个不肯花钱补强赛训打发其他教练
  • ༧ ལྷ་མོ་དོན་འགྲུབ་མཆོག་གིས། ང་ཚོས་ཚད་གཞི་ཇི་འདྲ་ཞིག་ལ་སྡུག་བསྔལ་མྱོང་མིན་ནི། གནས
  • ♡ ²⁰²³☼₁₁.₂₂⚘⋆◡̈° ☼⭐️ྀི⋆ᐝ  人的好运,从哪里来? 人的一生总有高光时刻,不过有些人来的早,有些人大器晚成。 那么,我们一直祈求
  • 6⃣️芒芒生打椰➕奶冻➕麻薯➕三分糖,椰香好浓,芒果控太爱了…比杨枝甘露好喝多了!4⃣️芋见抹茶➕芋泥➕五分糖➕正常冰,抹茶味很清新,每一口都能喝到芋泥…又美又
  • 电子竞技真的很残酷,结果总是那么不尽人意,当希望渺茫的时候,人们才后知后觉地想要抓住,你一次次向别人投去羡慕的眼光,一次次看着别人拿起奖杯,看着自己的目标距离自
  • 为微信、抖音和快手点赞,特别是一些有违价值观和低俗的短剧。为微信、抖音和快手点赞,特别是一些有违价值观和低俗的短剧。
  • 汤体稠蜜甘润,气韵舒泰……当然;不是每饼都滋味如一;它是古六单株综合体,因古六单株茶量稀少,有的单株茶量仅为200~300g,在这综合体里揉合度不比得圆满,这胜
  • 宝藏小说‼《林云汐傅珩》林云汐傅珩(全章节无弹窗)全文阅读林云汐 傅珩[泪][鼓掌]Mc{zI#s, [给力]书名:《林云汐傅珩》 [给力]主角:林云汐傅珩 全
  • 从没想过这成了五人组的最后一场比赛 充满遗憾的结局 gk还是没能等来他们的金色雨 自己仅存的最后一点精神状态也被彻底压垮了 gk对我而言承载了太多的回忆 有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