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苦心不苦

  有一次,佛陀住在摩揭陀國王舍城郊外的一處山中,腳被飛來的碎石片刺傷流血,引起生理上極大的疼痛。但佛陀心中持續保持正知正念,默默地承受身體的痛苦,不起煩惱。
      
  有一次,佛陀遊化到恆河下游北岸的跋耆國,住在設首婆羅山一處有野鹿出沒的樹林中。

  那天,在佛陀的住處,來了一位一百二十歲的老居士,名叫那拘羅。老居士向佛陀頂禮問訊後,對佛陀說:

  「世尊!我年紀大了,常常為衰弱與多病的身體所苦,行動也很吃力的,每次要來見世尊與幾位我一向敬重的善知識比丘,都很勉強,所以,每一次能見到世尊,對我來說都很不容易呢!但願世尊為我說法,讓我長久獲益,永遠安樂。」

  「善哉!老居士!正如你所說的,上了年紀的人,身體必然多病痛,哪還能期盼有個健康強壯的身體可以依靠呢?除非是個愚癡的人,否則,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所以,老居士!你應當這樣學:我的身體雖然病了,但是我的心不病,老居士!你應當這樣學!」

  那拘羅老居士聽了佛陀的教導,覺得很歡喜,禮謝了佛陀後就離開了。

  那時,尊者舍利弗,正坐在離佛陀不遠處的樹下。

  那拘羅老居士辭別佛陀,愉快地來見尊者舍利弗。

  尊者舍利弗看見泛出愉悅神態的那拘羅老居士,就問他說:

  「老居士!你今天容光煥發,神情愉悅,莫非在世尊那兒聽到什麼深妙的法嗎?」

  「怎麼能不容光煥發呢,尊者舍利弗!剛剛世尊才以甘露法,灌溉滋潤我的身心呢!」

  「世尊用了什麼甘露法,灌溉滋潤你呢?老居士!」

  於是,那拘羅老居士就將佛陀的教導轉述了一遍。

  尊者舍利弗聽了之後,問老居士說:

  「那拘羅!你何不繼續問佛陀,什麼情況是心隨著身體生病而生病?什麼情況是心不隨著身體生病而生病?」

  「大德!我沒有能力深入細問,但願尊者為我詳加解說。」

  「善哉!老居士!請你仔細聽,我來為你說明:

  什麼情況是心隨著身體生病而生病?

  不曾聽聞正法的愚癡凡夫,對自己色身的生起、消失、味著、禍患、出離不能如實知;不如實知的緣故,對色身產生了貪愛樂著,以致於以為這是生命主體的『我』,要不,就以色身是『我』所有的而執著它。所以,當色身發生變化敗壞了,心就隨著受到牽動,而生起憂、悲、惱、苦、恐怖、顧念、不捨、障礙了。

  同樣的道理,對自己的感受、想像、意志、識別等也一樣,一旦以為其中哪一個是生命主體的『我』,或者為『我』所擁有,或者在『我』之中,或者其中有『我』,只要以為生命中有一個不變的『我』為生命的主體,其結果就必然是:色身有苦時,心也跟著苦。

  什麼情況是心不隨著身體生病而生病?

  多聽聞正法的聖者弟子,對色身的生起、消失、味著、禍患、出離如實了知;如實了知的緣故,對色身不會貪愛樂著,不會以為這色身是我生命的主體『我』,也不會以為生命中另有主體,色身是屬於那個主體『我』的,所以,當色身發生變化敗壞了,心不會隨著受到牽動,就不會有憂、悲、惱、苦、恐怖、顧念、不捨、障礙了。

  同樣的道理,對感受、想像、意志、識別等生命的其他組成也一樣,不認為其中有生命不變的主體『我』,所以,當色身有苦時,心不會跟著苦。」

  聽了尊者舍利弗這一番解說,那拘羅老居士有深徹的理解與體悟,當下證得法眼淨:見法、得法、知法、入法,不再需要靠別人而能解決自己的疑惑,於正法中,心不再畏懼。就從座位上站起來,整理好衣服,恭敬地合掌,對尊者舍利弗說:

  「大德!我已經證悟,得到超越與度脫。現在,我歸依佛、法、僧眾,為佛弟子,請當我的見證人。從現在起,我終身歸依三寶。」

按語:
  一、本則故事前段取材自《相應部第一相應第三八經》、《雜阿含第一二八九經》、《別譯雜阿含第二八七經》,後段取材自《相應部第二二相應第一經》、《雜阿含第一0七經》、《增壹阿含第一三品第四經》。

  二、為了方便說明,佛陀將人的組成,歸類為物質的色身、感受、想像、意志、識別等五種,經典中常簡為「色、受、想、行、識」,並稱之為「五蘊」、「五陰」。又,為了表示人們對此的強烈執著慣性,也稱為「五取蘊」、「五受陰」(參考《雜阿含第五八經》)。

  三、在印度傳統的文化與宗教思想中,認為生命中應有一個不變的主體:在個人,稱之為「我」;在宇宙中,稱之為「梵」。這種思想,除了佛教之外,也普遍存在世界其它的宗教文化中,可以說是人性中的共通執著。佛陀從他的證悟中,指出「我」的想法,是一種根本不存在的錯誤,執著這種錯誤,成為眾生流轉生死,煩惱痛苦的關鍵。所以,破除「我」,就成了佛陀所教導的核心修行科目了。而從五蘊中,觀察、體證其中不存在任何形式的「我」,是破除「我」的修行方法之一。

  四、生起、消失、味著、禍患、出離,原經文中作:集、滅、味、患、離。其完整的內容,應當是「苦、集、滅、道、味、患、離」,也就是《雜阿含第四二經》所說的「七處善」。這是以苦、集、滅、道「四聖諦」為核心的開展。

  五、生理上的衰弱與病痛,老年人是更有機會,也更能深刻體會的。那拘羅老居士能很快地在尊者舍利弗的解說下證悟,佛陀的應機說法,是個重要的因素。

  六、痛苦,是一種不舒服的感受,經文作「苦受」。生理的痛,為身體非自主神經的一種警示機制,是難以避免的,佛陀也不例外。心理的苦,主要是源於「我」的錯誤見解與執著。例如:希望「我所擁有的」周遭一切,包括肉體與精神,自身與他人,都要依著我的意思來運作,十足展現了貪愛的特性。這是可以經由修學來止息與超越的,一旦超越了,就做得到「身苦心不苦」了。

  七、就如故事第二九〈就像接連中了兩支毒箭〉裡的譬喻:身苦,就像中了第一支毒箭,如果身苦時心也苦,那就像又接著中了第二支毒箭,苦上加苦。所以,當有病痛時,我們要這樣想:中了一支毒箭已經很不幸了,還要再繼續中第二支嗎?怎能不「身苦心不苦」呢!

  八、有時,看到一些學佛的朋友,報告他們「身苦心不苦」的心得,所用的方法,是將身體病痛部分,假想成第二者或第三者來觀察。如胃痛,就假想將胃獨立出去,不將之當成是自己的一部分,擬成「你這個胃」來觀察,看「你」要怎麼痛,與他客氣對話。這樣的方法,似乎也能達到不錯的對治效果。不過,使用這假想法觀察時,應當要注意不要讓那「觀察者」,在不知不覺中,又成為「我」的另一種變型才好,因為,只要執著於任何型態的「我」,痛苦煩惱與執著,就又會換個面貌悄悄地跟上來。

——选自《阿含经 故事选》
编著:庄春江
禮敬彼世尊、 阿罗漢 、正等正觉者!

会者定离,一期一祈。内心依然是无尽的怀念,和很多人都是见了最后一面,唯独忘不了的还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时间终究还是过去了。也许这不过是生命里的插曲。但我多希望他就是生命里的主旋律或者伴奏。有他总会开心一点。再怎么掩饰,还是活在分离的悲伤底色中,一切都好像变成了灰色。我要继续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但是无论怎么样,还是感觉到空虚和悲伤。多想知道那个爱猫的少年如今在哪座城市经历属于他的风风雨雨,是否还和认识的那样,桀骜张扬又不失温柔。想必这样的男孩子也不缺女孩子的喜欢与追捧。既然这样,那就随他去吧,默默祝福即可。不再奢求更多。

道教的“色”与“空”
《玄珠录》云:道体实是空,不与空同,空但能空,不能应物;道体虽空,空能应物。
“空”作为道体的真实本性,且“道体虽空”,但此“空”却能应物。王玄览还用了一个贴切的比喻来说明道体实“空”:“道体如镜,明不间色,亦不执色,其色变改去来而镜体不动”。
道体之“空”就像镜子照物一样。拿什么去照镜子,镜子便显现出什么模样,镜子不会执着于某种相貌,所以镜面所呈现的镜象是千变万化的,然而镜体本身却不会被改变。道体的“空”与此类似,道体能应物,却不为物累。

其后,王玄览又从不同角度来论证了道体之“空”,他说:
法体本来,体自空旷。空旷无有无见。空者,见色不住眼,对境不摇心。

“法体”本来“空旷”,“空旷”即“无有无见”。“眼色合,共生见”、“心本无知,合境为知”,那么“眼”“色”不合则见无所见,“心”“境”不合则知无所知,因此任何“色”“境”归根结底为一个“空”字。

“持一空符,以印诸有,有来随应,有去随亡。有若不来,还归空净。空中有分别,有分别亦空;空中无分别,无分别亦空。”

不论有分别无分别,最终都应归结于“空净”。真正的“空”,不偏“有”不落“无”,而这样非空非有的“空”才是道体实相。

“空法不空,不空法不空,有法不有,不有法不有,空法豁尔,不可言其空,若言空者,还成有相;不空而有,有则有碍。”

“空’“有”俱遣,而入空“空”之境,

“若住在色中,无空可对;若住于空中,无色而可对。既住而无对,无由辄唤空,若许辄唤者,唤空亦唤色;若也不许唤,无空亦无色。”

通过对“色”“空”两边的否定,来说明道体之空,即是空“空”。王玄览对于“空”不仅只有这般界定,他认为“空”也是无分别的,是一种没有差别的境界:

烦恼空,故不可得;至道空,故不可得。二和俱是空,空相无分别。以其迷见故,即为烦恼;以其悟见故,即为至道。烦恼不可得,还是烦恼空;至道不可得,还是至道空。二空不同名,名异体亦异,优劣亦尔。又言:对二有二故,所以言其异;若合二以为一,其一非道一,亦非烦恼一。

烦恼空与至道空一分为二时,文字义虽不同但有优劣之别,但如二合为一作中道观,实质是都一样的,此即“空相无分别”。真道自然的状态为“出则有二,入则无一,无入无出,则为实相”。

若因有,始无名,有即在无内。有若在无内,有即自妨无,其无无由名。有若在无外,有即无由名,若无有得有名,无由亦名无。有无一时俱有,既相违,同处则不可。

“有”与“无”的关系是微妙的,若“无”因“有”而得名,则此“有”当在“无”内。若此“有”在“无”内,则会妨碍“无”的成立,那么,此“无”也就不得其名,即“其无无由名”;若“有”在“无”之外,则此“有”又无从得名,“有”既不能成立,则与之相对待的“无”也就不能称之为“无”。而“有”与“无”是相对而起的一对矛盾,两者同时存在,却不能“同处”。

王玄览认为“有”与“无”的关系是虽有而非有,虽无而非无,“天下无穷法,莫过有与无。”一切法的内涵,不过是“有”与“无”的结合而已。王玄览又把“有无”这对范畴与“生灭”、“常断”等联系起来讨论:“一切有无中,不过生与灭。一切众生中,不过常与断。”王玄览推论:“一切有无中,不过生与灭”通过首先否定“生灭”,进而否定“常断”,以显示道体的空寂。
“有法、无法,有无法,非有法,非无法,非有无法。正性处之,实无所有。无时无有有,无法从何名?有时无无有,有法从何生?二法不同处,云何和合成?若有有无法,可许非有非无成。有无既也破,非有非无破。二法既也破,云何和合名?出诸名相而入真空,真空亦空而非无也。”

为此,王玄览又将“有无”与“空”联系起来进行讨论:

言空之时若有有。有不名空;言空之时若无有,有无空亦无,云何得名空?言有亦如此,有无是相因,有有则有无,有无是相违;无时无有有,有无无亦无,前后是相随。前言有分别,后说无分别。在无分别时,有分别己谢,是则前谢后亦谢。有无相因生,有有无亦有,无有有亦有,此名横相因;各于有无中,是有是非有,是无是非无,此是竖相因。以上三法为三事,三事有分别,离此三事即是空,空即无分别。

王玄览认为,在讨论“空”的时候,对“有”“无”和“有无相因生”这“三事”作出执着,那就不能了证“空”的道理;只有否定了这三者,即“离此三事”,才谈得上是“空”。

(参考文献:王芙丽. 王玄览道教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 世界因爱而美好,因爱而有色彩。让人间每一个角落都有爱;让善良之爱在每个人心头长存,天地因为有爱才充满活力,善良是爱的气息、爱的
  • !#朴灿烈1127生日快乐#嗨 我亲爱的小王子20代的最后一个生日快乐在所有关于你的方面我都很感恩谢谢你好好的长大了 谢谢你这一路没有放弃谢谢能够让见证你成长的
  • #罗渽民一生ocean# [憧憬]#罗渽民一眼万年# NCT DREAM罗渽(zāi)民✨官方门面罗渽民✨爱豆评价队内【唯一】上榜✨男团个人品牌队内多次【第
  • 无论你去哪家公司,或者某人说她、他家开公司的,你直接问“公司叫什么名字”即可,我给你一个判断标准:2020年当下,一家企业注册之后,能够在第4年还继续运营的,1
  • 有很多店的小菜是咸蛋,还有什么萝卜酸,酸豆角等,而这家这个小菜,我叫不上名字,却是很好吃。豆浆免费喝,我这边每家早餐店必备了,不知道你们那是否这样。
  • @重庆金刀峡旅游【创新改革 闯关夺隘勇向前——“十三五”的绵阳答卷·重点领域改革】在今年6月举行的四川省服务业发展峰会上,有这样一个小细节。  “这是国家对
  • 最近大家经常在问:北京合生齿科、斯迈尔口腔哪家好?北京朝阳区牙齿天包地/轻度深覆合整牙/时代天使冠军版正畸预算多少钱合适?
  • 3 一个城市打造五个店为样品 4 加盟连锁到全国,收年度管理费 (收加盟费的时代过去了) 5 打造千城万店,卖文化卖故事 6 接下就是融资,把它卖了。(智通财
  • 刮目相看 这本专著名称涉及国家重器,一般很难出版。既出版,一是恰逢一个难得一遇的良机,二是专著水平在国内已属超一流。 年轻时一起北大考博的童鞋 这本
  • #江南百景图[超话]# 【感恩❤️评论区已解答】桃花坞探完了,但是这个废墟一直解锁不了,我的坑位都填完了啊[泪][泪][泪][泪][泪][泪][泪][泪]谁能帮
  • “向来缘浅,奈何情深”人世间的聚散离合,是最无奈的事情。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物非人也非。
  • 談到跟言承旭的交情,健志表示是李王羅介紹認識,言承旭還帶他們去健身,「他一個舉動嚇到我」。【News】优1周 U-Weekly fb:全新一期 优1周 登场,本
  • 公司力争通过强化开发体制,在日本市场扩大份额。公司力争通过强化开发体制,在日本市场扩大份额。
  • 3⃣️买鸡腿和玉米的时候叔叔阿姨都给我挑最好的,这也太让人开心了!可是还没完,熬夜选手遇到了对手,这玩意喵喵喵了一晚上[哆啦A梦害怕]每当我要睡着,就被他喵醒[
  • 毕竟学姐的游戏现在时不时还会继续。谁能想到我寡了一年多了,好吧,我能想到,毕竟老社恐了。
  • #这个冬天这么玩#乘着吉普车去雅拉公园体验原始丛林 雅拉国家公园是亚洲唯一的原始野生丛林公园,和肯尼亚国家公园一样可以体验丛林Safari,也是现在仅存的两座野
  • !你一定是上天曾经许诺给我的那个少年 你终于来了已经等你很久了来见我的路上一定很不容易吧没关系从今天开始有我一直陪伴着你Nice to meet you, Yo
  • 我们都在创造着自己想象中的世界,写的文字,画的画,弹的琴……懂一个人就是懂他的作品,如果他的作品让自己感觉陌生排斥,那么你们的内心世界一定无法互通。 如果我
  • 宫在渭水之滨,由于宫中悄然无人,故诗人经过,所见惟有落日,所闻惟有秋声(指被秋风吹动的一切东西所发生的音响)。宫在渭水之滨,由于宫中悄然无人,故诗人经过,所见惟
  • 当我来这里之后,我看到中国并不像我所认知的那样,中国有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大城市,每座城市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中国的生意人很有意思,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致富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