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两三小时睡眠、一天上百个电话……三位浙江“女汉子”的守“沪”日常】她是前线医护人员的“粮草官”,她是上海基地的“大管家”,她是湖州基地的“多面手”。相隔100多公里,浙江省人民医院的这三位“女汉子”却做着同样的事情,默默地成为援沪人员们最坚强的后盾。

后方每天运送一个集装箱的物资
到总部所在的酒店

“今天晚上有大暴雨,你们物资存放是不是安全?”
“收到,马上处理!”挂了电话,浙江省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总院)保障组——医疗、生活物资保障小组组长蔡文君匆匆向方舱赶去,“下午送来的7500件防护服和3000件隔离衣得赶紧安置。”
为了防止宝贵的防护物资被淋湿,蔡文君带领所有物资管理员用了不到2个小时,就把所需的物资全部搬进各个医疗队的库房。最后一箱物资安置妥当时,大家身上的衣服都已被汗水湿透,掌心里、手臂上都是箱子压出来的一条条深红色印记。
果不出所料,当晚大雨倾盆,蔡文君接到汇报说,13号板房里有好几个地方在漏水,她赶紧和值班的同事把库里的物资一箱一箱搬运到14号板房,两个人抢救了70多箱防护用品。
蔡文君主要负责临港方舱医院内医疗器械的配备、生活物资的落实、通讯物资的申领、采样物资的发放以及舱内舱外办公用品的供给。
作为浙江省人民医院疼痛科护士长,蔡文君根据多年的科室管理经验以及援鄂经验,在方舱设立了一个物资总库和10个分库,制定了方舱物资管理员工作职责,并进行了合理排班。总库由8名物资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轮流值守,负责物资的接收、分配、申领和统筹协调工作。10个分库分别由十支医疗队的物资管理员进行管理,主要负责保障各自医疗队防护用品的需求,及时填补损耗,有序规划整理各自的库房。
医疗队防护服的日消耗量在1300套左右,除了口罩、帽子、靴套、鞋套、手套等防护物资外,每个队的消杀物资例如消毒湿巾、手消液、泡腾片、紫外线灯、酒精等的需求量都非常大。后方每天都会运送一个集装箱的物资到总部所在的酒店,这一集装箱的物资在蔡文君的统筹协调下,需要大家一箱一箱从集装箱上卸下来,按照每个队每日申请的需求配送到13家不同的酒店。
一开始受交通限制,配送车辆较少,一般配送完最后一家酒店的物资都要到凌晨一两点钟。结束后蔡文君还要坐在电脑前梳理汇总各医疗队提出的次日物资需求并反馈到后方,再整理出当日出入库的台账。
工作理顺后,蔡文君敏锐地发现了提高效率的办法。总部的防护物资直接配送给方舱,直接发放给每个医疗队。这样既减少了中转过程中所需的劳动力,也方便了队员。
“前线物资每日需求量很大,从最初的一天要打三四百个电话到现在能够有条不紊地运行,这是所有队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前线的同志放心,我们一定会管好‘粮草’,共同迎接抗疫的胜利!”工作渐入佳境,蔡文君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在有限的休息时间里还主动承担起了为队员理发的工作,连着为好几位有需要的队员理过发后,蔡文君的手艺越发娴熟,还能做个简单的造型。“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就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一天接上百个电话
回复数百条信息

每天早上七点不到就醒来,凌晨两点多入睡,这是浙江省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一队队员陈圻红工作的日常作息。根据上级指示,陈圻红在来到上海的第3天,被调到浙江医疗队总部物资管理处负责1500余名浙江援沪医疗队员的物资管理工作。物资涵盖医疗防护物资、生活物资、药品等多个方面,需求从大到小,因人而异。
从这天起,每天接收来自杭州大后方的一卡车物资,清点库房数十种货品,查收并整合来自十个医疗分队十余家酒店的订单需求,根据各个订单配货,联系车辆配送至各个酒店,盘库存并向后方采购报送每日需求订单,便成了陈圻红每天的工作日常。
一天接上百个电话,回复数百条消息,陈圻红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关关难过关关过。每天醒来,陈圻红都会使劲拍几下自己的脸,强制自己清醒。匆匆吃过早饭就铆足了劲与时间赛跑。
近20天的时间里,陈圻红从一个物资管理的门外汉变成了医疗队员们贴心的大管家,从一个言笑晏晏的柔弱女生变成了做事雷厉风行的女汉子,从一开始的忙乱不堪、无所适从到如今的得心应手、有条不紊。
因为岗位的特殊性,陈圻红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各个医疗队的物资组长、希望捐赠物资的企业家、送货的卡车司机、沟通物资事宜的社区工作者等。
有一天晚上九点多,陈圻红正在仓库整理订单,一位社区工作者前来对接工作。陈圻红看他很匆忙也很疲惫,随口一问得知还没来得及吃饭。陈圻红赶紧送上盒饭让他先吃几口。这让陈圻红的内心深受触动,上海本地人民在为了疫情能够早日退散忙碌着、坚守着。
这样的人,还有很多。许多企业非常关心援沪医疗队的生活,捐赠各类物资,让大家有充足的体力在方舱医院更好地服务患者;往返于上海和杭州的卡车司机已经连续二十天,每天孤独地奔走在高速公路上。有了他,前方的物资才能得以保障,医疗队的工作才能正常进行;后方的医院采购中心,联合医务部、护理部、财务部、信息中心、临工部、药学部、工会等多部门成立物资保障小组,分工合作,联系采购、配货、装车,为全省几十支医疗队提供物资保障。

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
经手分发物资150多吨

在100多公里外的浙江援沪医疗队驻地酒店的仓库里,几乎每晚都会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她是来自浙江省人民医院的马爽。作为浙江省援沪核酸采样支援队的一员,她还肩负着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协助保障援沪采样队湖州基地3000多人的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的整理发放。自接手以来,马爽累计收发物资三十余次,共计一百五十余吨。
凌晨三点,伴随着采样队的集结令,马爽便出现在酒店门口,与湖州当地指挥部一起协调医疗队100余辆大巴车的顺畅通行。七点左右,一线队员在上海多地开展核酸采样的同时,身在湖州的她正在事无巨细地进行物资统计和准备工作,并及时与后方协调,确保14支医疗队每一位队员的需求都得到满足。
在物资保障过程中,最困难的是物资到达时间不可控。她多次同医疗队员一起在现场登记整理,搬卸发放物资,常常忙到夜里十二点多。
队里的男同事偶尔打趣她:“你现在就像个女汉子。”物资入库清点分发完成后,她回到房间还要根据库存整理次日的物资需求汇总,入睡时往往已经是后半夜。
“援沪采样队湖州基地物资保障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很辛苦,无论物资运送货车几点到达、每天到达几批次,小组成员都会及时高效地将满足3000多采样队员的物资搬卸整理入库。刚接手的时候还是有些不熟悉,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充分做到了高效保障每一位队员的物资需求。”她说,经常半夜一点还在接不同医疗队联络员的电话,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反而成为常态。
除了物资管理,有着丰富临床护理经验的她还是个采样能手。在此次援沪之前,马爽就参加过省内多地的核酸采样工作,“专业”“高效”是同事们对她的评价。“凌晨四点从杭州出发的那天,我也在浦东参与了核酸采样工作,但后来组织选中我、队员信任我,我留在驻地酒店为每一位前线作战的兄弟姐妹做好物资保障工作。”
连续多日的高强度工作,马爽的喉咙哑了,皮肤晒黑了,鼻梁也被防护口罩勒出血印,但在她眼里,这些都不及采样队员的辛苦。远在山东的父母,若不是接到了医院工会的慰问电话,还不知道女儿参加了援沪任务,她笑着表示:“离家的游子都是报喜不报忧,不告诉他们是怕父母担心,作为医务工作者,我只是在做我的本职工作。”(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林杨青 杨陶玉 记者 吴朝香)

#海南旅行[超话]##周末去哪儿# 【送你八张邀请券快来海口打卡这些古迹遗址吧!】
五公祠(地址:海口市琼山区海府路169号)
五公祠号称“海南第一楼”,清光绪十五年(1889),海南人民为纪念唐宋间被贬谪来海南岛的唐朝名臣卫国公李德裕,宋朝名臣忠定公李纲、忠简公赵鼎、庄简公李光、忠简公胡铨而建,遂有“五公祠”之称。
李德裕在唐代文宗和武宗时两度出任宰相,他内制宦官,外抑藩镇,为国家安定作出很大贡献,后因朋党之争被贬海南岛并死于此,李纲、赵鼎、胡铨和李光都是南宋时期的主战派。李纲和赵鼎都曾两度拜相,李光是宋高宗时的参知政事,胡铨任宋高宗时的枢密院偏修。李纲等4 人都是在金兵入侵的年代被秦桧等投降派迫害而贬到海南岛的。这5位精忠报国的名臣虽遭贬谪,但丹心不泯,在兴修地方公益事业、传播中原文化和培养人才方面,为当地人民做出不少贡献。
五公祠古迹紧连一片,雄伟壮观,历代骚人墨客多慕名到此一游,故自古有“琼台胜景”之称,今为海口八景之一——“圣祠叠翠”。

天后宫(地址:海口市龙华区中山路87号)
在独具特色的骑楼建筑中,有一座不甚显眼的仿古牌坊,这里就是海口天后宫,一处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古庙,俗称“妈祖庙”。它的门面有“富昌”“宝丰堂”“曾荣兴”三个商号,属于南洋建筑风格,院内殿堂则完全是中国南方传统抬梁式结构,古色古香、庄严威肃。廊宇分为前庭、正殿和两侧厢房,用料上乘,做工精细,是海口现存为数不多的古建筑之一。
海口天后宫内的天后祀奉等历史脉络、文化仿佛在诉说着妈祖文化在当时的盛行和辉煌。

海瑞墓(地址:海口市丘海大道39号)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青天”,一个是宋朝包拯“包青天”,另一个就是明朝海瑞“海青天”。海瑞,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人。嘉庆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乡试中举,后经两次会试未中而被派为福建南平县教谕。不久,又先后出任浙江淳安、江西兴国知县。任内,海瑞清丈田亩,均平徭役,平反冤狱,廉洁自恃,深得百姓拥戴。
海瑞墓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是万历皇帝亲自点派海瑞的学生兼同乡许子伟专程到海南监督修建的。悠悠400多年,海瑞墓经历了无数的历史风雨,但一直被他的家乡人很好地保护着。目前,经过几年改造的海瑞墓园修葺一新,正门石碑坊上的阴刻丹红大字“粤东正气”,在海南强烈的阳光里熠熠生辉。相信重新开门迎客的海瑞墓,会给游客带来更多新鲜的体验。

琼台书院(地址:海口琼山区府城中山路8号)
琼台书院(现为琼台师范学院)是海南一处著名的古迹景点,同时又是一所传道授业、培育人才的学校。清初康熙年间,陕西武功人焦映汉赴任雷琼兵备道,在当时海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琼州府创建琼台书院,历经漫漫历史沧桑,筑起了一道靓丽的历史文化风景线,积淀下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精髓。
琼台书院共有三进院落,整体结构窄而长。书院的主体建筑魁星楼是一座砖木结构建筑,魁星楼前有两座古铜色的人物塑像,两人皆为琼台书院历史上可大书特书的人物。其一为掌教张岳崧(1773年-1842年),他是科举时代海南第一名“探花”。另一人则是 《搜书院》故事中的掌教谢宝(1682年-1742年),为进士出身。
琼台书院会聚了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大多名士学者,为琼州学子考取功名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据目前资料显示,古代海南的书院有70多所,至今仍保留有书院讲学、藏书等主要功能的只有琼台书院。这也是我国极少有的仍以古代书院命名、在原地办学的高校。

琼台福地(地址:海口市琼山区文庄路关帝巷18号)
在海口府城文庄路关帝巷内的琼台福地,伴随着这片土地走过了1000 多年的历史,承载了宋元明清数个朝代的沧桑。
在关帝巷口就能看见一块牌坊,上边苍劲有力的写着“琼台福地”四个字。漫步巷中,两旁民宅高低错落,透过敞开的宅门,不时可以看见石磨,石水槽、古井等历史痕迹。走出小巷,左右两侧的百年古榕令人清凉拂面,抬头一看,便望见平地突起的一个山丘——抱珥山。山上古建筑群层阁复叠,雕梁画栋,这就是历史上的“琼台福地”。
古时,琼台也是海南的代名词。相传,由于海南岛地形像一直缩颈神龟,宋太祖担心它会伸出头来威胁皇朝,便将州城迁来神龟缩头处。1073 年,在琼台设立琼管安抚司统管全岛行政,借以镇住龟头,因此当时的人便称此为“琼台”。
公元1403年,海南卫指挥使杨义在山顶立“琼台福地”石碑坊一座,公元1488年,抱珥山被挖,建起关帝庙,1757年,巡道张介祺顺民意修复琼台福地,这里便成了文人墨客游览之地、平头百姓祈求安康之乡。

秀英炮台(地址:海口市龙华区世贸南路5号)
秀英炮台与天津大沽口炮台、上海吴淞炮台、广东虎门炮台同为清代晚期闻名遐迩的海岸炮台,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海防屏障。2006年时,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0年,清政府为抵御法军入侵,命令各军严防沿海各口岸。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视察海口形势后,下令建造秀英炮台。炮台建筑在离海岸约200米的小山丘上,面向大海,居高临下,遥控着整个琼州海峡。秀英炮台是中华民族抗击侵略、不畏强暴的历史见证。如今,炮台周围高楼林立,唯独沉默的巨炮可以让人们忆及海口过去忧患沧桑的历史。

鼓楼(地址:海口市琼山区文庄路鼓楼街27号)
鼓楼,又叫谯楼,也叫文明楼,是一座土木结构、古朴大方的城楼。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是海南卫指挥使王友在已废元谯楼故址上修建,也是府城现存体积最大的古城建筑。鼓楼的作用在于保证安全,方便巡更查岗,如果遇到危险或是发现敌人可以迅速通报,有报警的功能。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鼓楼是清乾隆五十三年修缮过的,其报警的功能渐渐减弱,但由于地势高,成为许多文人墨客登高望远,感怀抒情的地方。有文人赞美登楼以观赏海天一色美景的诗句:“百尺危楼瞰大荒,万家烟火正微茫;浮图七级凌霄汉,荡海千帆破夕阳。”可见它自古就是旅游胜地。
鼓楼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楼下城庸宽厚,下临旷野,有石级拾登,直通城门。原楼高三层,现仅存二层,均受历代珍视,故屡毁屡建。从鼓楼碑文记录,可知它近500年来的兴替迁易。鼓楼自始建至今历尽沧桑,是海口为数不多保存下来的古建筑之一。

明昌塔(地址:海口市琼山区国兴大道与海府立交口东南侧)
据《琼山县志》记载:明朝万历年间,琼州知府涂文奎、给事中许子伟(海瑞的学生)为振兴海南文风,在塔光村(现为塔社区)、下窑村(现为夏瑶村)一带募建明昌塔,于1597年建成,该塔七层八角,塔高34米,是明代琼北最高的宝塔,与当时的五公祠遥遥相望,登塔便可举目望海,被誉为琼州第一塔。损毁后的明昌塔残骸遗迹仅存“观文成化”和“臣许子伟稽首敬祝”两块残碑,但相关历史材料和文学作品保存较完好。
2019年明昌塔重建完工,如今西处于风光旖旎的美舍河国兴大道段。
(来源:新海南)

【住在地铁“最后一站”的“蓉漂”

从地铁开始 “解锁”成都】提起成都,它的闲适“慢生活”与美食常常被人津津乐道。一句“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让成都成为无数年轻人心中向往的城市。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才选择留在成都,成都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约700万“蓉漂”在这里定居、发展。

对于不少刚到成都的“蓉漂”来说,住在地铁的起点站或终点站,是一个性价比较高的选择。住在看似远离中心城区的“最后一站”附近,既能享有较为舒适的生活,也能享受便捷的交通出行。

因此,这些“最后一站”,成为不少“蓉漂”在城市扎根的起点,也成为他们梦想启航的地方。

从犀浦出发,她“解锁”了成都

2020年9月,高中毕业的洪一一背着书包、拉着行李箱,踏出了她远离家乡的第一步。

西华大学——是洪一一梦想启航的地方,而成都地铁2号线的“最后一站”犀浦站,也成了她认识成都的第一站。

最初的一年,犀浦夜市、西华夜市成为她深入体验成都的美食、慢生活的首选。下午放学,相约同学,准时出现在各色美食前,听着地道的四川口音,感受着属于成都人的热情与悠闲。

“在大学的两年,虽然没完全认识成都,但成都的大小景点我全逛了一遍。”洪一一说,每到周末时,她都会约三五个同学,一块儿到春熙路、宽窄巷子、武侯祠、杜甫草堂等成都市内景点游玩,从犀浦站出发,她和小伙伴渐渐“解锁”了成都。

除了地铁2号线,有轨电车也是她出行的重点选项。

大二开始,洪一一进入一家公司兼职,为了省钱、方便,她每天都要坐有轨电车到公司打卡。

和洪一一一样,在这个片区读书的学生,对于2号线和有轨电车都有着独特的感情。它们同其他成都轨道交通线路一起,承载着外地学子对成都、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也一次次载着他们驶向充满新奇的人生旅途。

2020年底,6号线和其他4条新线的开通,让洪一一的“解锁”计划有了更多选择。看着自己求学的城市交通更加便捷,生活更加舒适,她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生活在成都,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万盛,有她在成都的第一个家

对于28岁的静兰来说,成都地铁4号线的“最后一站”万盛,是她落地成都的第一个家。

2012年,憧憬着象牙塔中的生活,静兰从河北老家独自一人来到成都求学。静兰说,经过四年的大学生活,她彻底爱上了成都。于是,2016年大学毕业后的静兰,选择留在成都。

经历过刚毕业时找房的心酸,也感受过这座城市的善意。2019年,已经对成都“了如指掌”的静兰和老公结婚时,把选择婚房的目光锁定在万盛站附近。“最初考虑买房时,我们把目标瞄准了龙泉驿、双流、温江、新都等区域。”

经过综合对比和研判,他们选择在万盛站附近定居。静兰说,选择这边不仅看中地铁4号线的便捷,也看中位置靠近大学城,周边配套齐全,“生活在‘金温江’,下班后还能享受恬静的绿色生活,让工作之余还能有生活的气息。”

现在的静兰,上班地点在东门大桥附近,每天早晨6点40准时起床,洗漱、吃完早饭后,7点20分她准时出门赶地铁。静兰说,自己每天都会卡在刚好的时间,坐车、换乘,确保自己能准时到达公司。

当下的成都生活,对于静兰来说,一切都正如她所想,安家在成都温江,不仅环境优美,交通便捷,且周边发展迅速,对于未来她充满信心。

在韦家碾,找到老家的感觉

“比较有市井气息,生活氛围很浓厚,跟在老家的感觉很像。”今年35岁的智勇,最近刚刚从1号线韦家碾站附近搬离。近二十年的蓉漂生涯,让他见证了成都的发展,也让成都也见证了他的拼搏。

2008年,怀揣着对未来的期待,智勇从老家来到成都发展。彼时的成都三环外还能看见郁郁葱葱的田地,天府新区还是一片方兴未艾的沃土。“出行全靠公交车,不然就只能骑车。打车到三环路,师傅都要收空返费。”

智勇回忆起成都的变化,用“仿佛只在眨眼间”来形容。真的“仿佛只在眨眼间”,成都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轨道线路密集开通。

智勇还清晰地记得,2010年,成都迎来首条地铁线路的开通,电视里、广播里、人们兴奋的表情里,写满了这座城市对地铁开通的喜悦。

随后时间里,2号线、3号线等一条条线路陆续始发,成都的轨道交通线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成都的城市边界也由智勇印象中的二环路、三环路,变成了如今1号线科学城站、2号线龙泉驿站……

2021年,智勇因个人原因,离开成都,到沿海城市谋求新的发展。然而只呆了半年,他选择再次回到成都。智勇说,在成都,才能找到家的感觉。

如智勇所言,成都这座人口约2100万的城市,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成都轨道交通伴随城市共同成长,不仅为城市出行带来便利,守护市民安全出行,也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奔赴未来的旅途上,地铁时刻守护“蓉漂”安心出行,为每一个梦想护航。

乘坐着地铁奔驰的列车,我们终将到达幸福的终点!

(云上深夜快递记者:王文跃  编辑:王靖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当背包客这么多年,一直坐的是绿皮车,虽然,条件简陋一点,但是人气旺。去搬书还被之前那个朋友嘲笑身高,之前和我闹矛盾很严重(她的原因)的女生这周卫生扣了很多分
  • 基本繁殖率是讲病毒的毒株在没有免疫力、没有防控措施的人群里头,他能传染多少人,那有可能是高的,像奥密克戎的基本繁殖率可能达到8至10。第一先说传播率,首先,一个
  • - 我们从昨天开始,到今天一直在关注选举的筹备和进展情况。-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次选举对哈萨克斯坦人民很重要。
  • 所以,看完综艺以后,我最多的感觉是"庆幸"。#内娱不能没有丁禹兮# 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相遇了,应该依然会有说不完的话题吧,很开心能够在工作中遇见。
  •   近年来,全市强力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将得天独厚的崆峒美景、田园风光等自然资源,与崆峒山道教养生文化、皇甫谧中医针灸养生文化完美结合,打造出“问道崆峒
  • 我爸妈都已经是七十多岁的人啦,他们虽说养老金都不少,可我怎么能忍心要父母的钱呢,现在我住到父母家里已经快十天了,别说是老孙的人影居然连个电话都不给我打,这样绝情
  • 爱,都是开始很美,过程很累,结局很悲,清醒很难。一根冰棒,一颗糖果,藏在梨木妆台里的愿望,玻璃糖纸中的世界,象牙梳里的故事,都能让我偷笑。
  • 他顺利的在网易云上面出了一两首单曲,diss了一次自己的初恋女朋友,专辑封面是自己上课的时候摸鱼设计的签名儿,然后就觉得自己特别牛逼,觉得自己怪好不错的,觉得全
  • 我一直不知道为啥对这对cp敌意很大,gs刻意推是有点讨人厌,但是我作为一个三代某小孩的妈粉,我真的觉得他们两个的氛围我真的很喜欢,两个长得也都很好看,关键是组c
  •   30、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使我忘不了你容颜,你可知弦断的哀鸣?生活就如一本書,過程由自己一步一步的落墨,但首要磊落的做人,做事腳踏實地,行善念而不作
  • 下班等红绿灯的时候,看到天上的月亮还在感慨今天月亮真好看,谁知道在这样的月色下大家只能默默排队想着什么时候才能轮到自己,才能回去吃饭,在排队等的一小时里,旁边有
  • 【拟推荐新增2022年度省、市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候选名单公示】拟推荐新增2022年度省、市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候选名单公示根据省文明办《关
  • #文案##借势文案##感恩节# 万事万物均有缘份,一个人,一段关系,一本书,一首歌……都有时机,《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当它在2021年成为心理豆瓣榜首,9分以上
  • 北京卡地亚维修保养服务电话长期佩戴手表的情况下不可避免会有问题的产生,我们在佩戴手表时一定要多加重视,零件是非常多并且复杂的,手表表把是手表的一个重要组成零件,
  • 懂得欣赏,于尘烟中见月朗,在百花中寻芬芳,活得清澈,走的宽阔疏朗,它们不会把太多的人请进生命里,也不会负累前行,在内心修篱种菊,知足而平和,于简单中书写生命的最
  • 和田助孕因为这房子买的比较早,菏泽助孕正赶上那时候政府在提倡南通助孕搞楼顶绿化,所以在阳台靠湛江助孕墙的位置还给加装了一个不锈开封助孕钢架的楼梯,直通房顶。和田
  • 3月5日上午,在服饰城上班,后自感不适打车前往浙医一院庆春院区发热门诊就诊、检测、留观,直至被纳入管控。3月5日上午,在服饰城上班,后自感不适打车前往浙医一院庆
  • 眸若星河 容似桃花 山山水水不过如此心有所属的人眼神都是温柔的感谢时光 不偏不倚 躲过了风口浪尖 让我恰好遇见你小手一牵 我俩甜甜 小肩一搭 心里开花我大约真的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阳光信用#善是一种自然的流露,没有一点造作,没有一点企求,像水一样一往无前地流动,没有一点分别心,取舍心,无私地奉献一切,这样
  • 招牌炒饭这个炒饭里的大虾鲜甜,鱿鱼弹牙,肉片滑嫩,米饭颗粒分明,带有香喷喷的镬气,如果你想吃炒饭,这绝对是中国城能吃到最好吃的炒饭,fuiyoh~豉汁蒸排骨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