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G官网】大boss

“对于巴黎圣日耳曼和法国足球来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赢得第十个冠军是特别重要的,是对我们11年来所做工作的巨大回报。法甲联赛竞争激烈,赢得比赛是我们的关键目标之一。我们正在书写俱乐部的历史。我为我们自2011年以来表现出的最高水平感到自豪。我要祝贺教练组和球员们,也要祝贺俱乐部所有的员工。我们共同努力,使巴黎圣日耳曼成为法国最成功的俱乐部,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俱乐部之一。我们期待着一个强大的下赛季,因为我们开始追求新的奖杯和第11个联赛冠军。这是俱乐部的基因。这里是巴黎!”

#巴黎圣日耳曼# ❤️

#喜迎二十大 辽宁在行动# #美好辽宁欢迎您# #文明抚顺# #点亮东洲 创城有我##魅力东洲# 东洲区:真抓实干上项目 奏响发展“春之歌”

东洲大地,春潮涌动。连日来,记者走进东洲区,机关、企业、项目现场,不同的风景,却是同样的忙碌场面;主要负责同志、普通工作人员,不同的岗位,却是同样的无悔付出;年轻人、老同志,不同的年华,却是同样书写奉献情怀。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就加强安全生产、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城区品质等方面的工作提出要求。东洲区以上率下抓落实,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立即行动起来,掀起“转作风、优环境、抓落实”热潮,坚持“三区”战略,聚焦“四路两河”,打造“四个”东洲,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抢抓机遇、苦干实干。一季度,东洲区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3.6亿元,同比增长92%,产业类项目预计完成投资2.9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80.56%;全区预计开复工500万元以上项目71个,其中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14个;3月完成新入统计项目15个,总投资7.02亿元。高质量发展的“春之歌”已经奏响。

园区是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3月4日,区委书记张玉良在高新区召开调度会议,抓紧推进兰山乡城中村土地动迁工作。“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增强园区项目承载力和吸引力,需要土地资源有力支撑,我们要依法依规做好前期工作,按照轻重缓急一体推进。”张玉良告诉记者,目前,由东洲区和高新区主要领导组成的推进专班正在有序开展相关工作,区级领导对六个片区分组包片,力争最大限度实现高新区土地资源高效优配,为谋划新增更多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项目,建设千亿级国家新型石化产业转型引领区、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标杆区奠定基础。

辽宁鑫星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5.5万吨特种蜡项目的生产原料主要依靠石化公司,去年冬天,企业克服了暴雪带来的施工困难,如今迎来了项目建设新进展。“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土建主体、道路排水等,设备安装也接近尾声,正在进行设备调试,预计4月试生产。”项目负责人张广威告诉记者,项目进度是在市、区领导和高新区管委会的支持下赶出来的,“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经常深入企业、召开协调会议,随时随地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我们对下步生产很有信心。”

东洲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今年确定了86个重点项目,15个强力推进项目。区长赵效飞利用每个周末时间召开项目调度会议,直奔项目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研究解决办法。15个强力推进项目均设立了项目专班,86个项目都由副区级以上领导带头包保,并在企业设立管家和企业秘书配套服务制度。

记者走进区发改局局长边春生的办公室,1至2月份项目建设分析报告、重点项目推进清单等材料铺满了桌面,边春生和副局长王聪敏还在核对着每个经济指标和项目进展情况。他们介绍,东洲区在优化产业结构上做文章,聚焦补齐产业短板,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当前,紫花岭景区升级改造工程已完成开发立项,正在修改设计报告;通航机场项目成立了推进专班,已完成编制选址报告、选址阶段飞行程序、飞机性能报告的招投标工作,东洲区项目发展将更有后劲,更可持续。

在抚顺高新区中间相沥青碳纤维材料产业创新创业平台的纺丝车间里,一束束被称为“黑色黄金”的碳纤维从喷丝板挤出,纤柔的纤维被拉伸到百米长,汇聚到一起,比钢铁力度还强。春节前,记者到这里采访时,平台还在开展高导热纤维生产装置建设工作。“如今我们已打通全流程工艺,正在进行高导热纤维生产线试运行。我们通过结构表征、工艺改造等一系列技术工作的实施,使产品导热、导电、模量等性能进一步提升,并开发出多种形态产品。”复合材料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姚远介绍,近期,高新区经发局、科技局等部门来到诺科公司,了解公司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项目研发建设等进展情况,并在相关产业及行业政策上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对下步工作充满期待。

打造优质软环境,才能铸就发展硬实力。在东洲区机关1号楼的LED电子屏幕上,滚动的大字赫然入目:“全力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宽松透明的政策环境……”时刻提醒着经过这里的东洲人每天该做什么。

记者于3月11日中午走进东洲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大厅,一楼二楼都有许多没午休的工作人员正在办理业务。“一二月份,东洲区新增市场主体201户,目前,我们严格执行一日办理、首问负责、计时办理制度,已经实现了百分百电子化审批。”东洲区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窗口负责人李立新说。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营商环境整体水平,今年以来,张玉良对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大厅的所有负责人、部门领导进行约谈,就进一步提升办事效率、业务水平、服务态度等问题提出要求,并随时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服务中心大厅。

营商环境建设局局长赵玉睿介绍,近期,服务中心大厅的审批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他们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和“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进一步完善“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还将设立“局长接待日”,加速推进政府服务大厅升级改造和乡街政务服务大厅、村(社区)便民综合服务站建设,逐步构建“横向整合、纵向到底、上下联动、运行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全程代办、异地办理新模式,最终实现“办千件事、进一扇门”。

上级有号令,东洲有行动。高新区壮大完善应急队伍工作正在推进中,将在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应对处置各类隐患事故等方面工作上深下功夫;东洲区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主要领导齐抓共管、协同发力,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深入一线调研,解决制约企业和项目发展的实际问题,目前,东洲区企业复工率达95.7%。

基础设施、环境整治是老城区的短板和难点,带着如何加强环境整治、因地制宜做好留白留璞增绿、提升城区品质问题,记者来到区城乡建设管理局,副局长杨恭敬与地质单位忙完佳源桥、佳源路的钻探工作后,才匆匆赶回来。“为了缓解东洲大街交通压力,方便百姓出行,东洲区政府预计投资2000万元,建设佳源桥、佳源路,目前正在同步开展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制定和设计工作,力争今年启动建设工作。”杨恭敬介绍,东洲区投入29.8万元购买的1000个新垃圾桶已分布在城区的大街小巷、计划投资2600万元的湿地公园景观绿化提升改造计划将于今年6月竣工。他们将在留白留璞增绿上下功夫,本着“勤俭节约、适地适树、能补尽补、见缝插绿”的原则,加强闲置裸露土地治理、提升城市绿化管护水准,营造良好生态环境,营造张弛有度的植物空间,让城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青”。

其身正,不令则行。在东洲区于3月5日启动的“点亮东洲 文明行动”活动中,张玉良、赵效飞等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走上河口桥等,擦拭栏杆、清理环境卫生,广大机关干部、“百姓雷锋”、“东洲榜样”、各行业典型、志愿服务团队、少先队员代表纷纷表示要以文明行为来引领和推动东洲区文明风尚。

每一名东洲干部都拼在一线、干在一线,东洲区从上到下、干事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杨恭敬今年59岁,自参加工作以来几乎没休过假,他语重心长地对记者说,东洲人在干、要干的事儿太多了,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善作善成、久久为功,以行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靠实干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

【开局十四五】黑龙江:北国仓廪端稳“中国饭碗” 共和国工业摇篮拥抱数字浪潮

编者按: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回望2021年,走进2022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十四五”开局的首考,中国各地交出怎样的答卷?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有何亮点?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有哪些结构性、局部性的问题需要关注?各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哪些新招硬招实招?央广网特推出“开局十四五”系列报道,观路径,看成效,多角度聚焦开局之年新气象、新思考。

央广网哈尔滨1月9日消息 这里,是北国仓廪,关乎天下乐安;这里,是共和国工业的摇篮,书写着新一轮振兴的光荣与梦想。

“十四五”开局之年,黑龙江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机遇开好局起好步,走创新路,闯改革关,在疫情“大考”下书写东北振兴新答卷。

环境就是民生 蓝天也是幸福

2021年,全省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4.7%,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2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比率0.6%,重污染天数同比降幅为58.3%。

黑龙江以大森林、大湿地、大界江、大湖泊著称(央广网发 于国军 摄)

这是自黑龙江省开展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以来空气质量最好的一年,也是老百姓看得到的民生答卷。

提到黑龙江,很多本地人会骄傲地向外地游客介绍“大”——大森林、大湿地、大界江、大湖泊。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更关心天蓝、水碧、土净。

眼下,北国风光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美如国画。一进入春天,黑土地的画风变了——水墨黑白的色彩渐渐消失,山林江河涂抹出浓淡相宜的花样色彩。

“这里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有惊喜!”在齐齐哈尔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吴先生总喜欢向他的朋友这样介绍自己的家乡,“四季景色不同,你们一定要常来。”

吴先生的邀约底气来自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这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共识。

来自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的消息,“十三五”以来,该省统筹推动蓝天、碧水、净土、美丽乡村、原生态五大保卫战,全省62个国考断面劣V类水体全部消除,125个县(市、区)全部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自然保护区“四类重点”问题整改完成率98.5%,退耕还湿面积2.3万公顷。

一项项久久为功的举措,让更多人关注生态黑龙江,也让更多的本地人幸福感满满。

“以前一到供暖季就能闻到呛鼻子的味道,家里老人孩子都要戴口罩出门。这几年不一样了,明显能感受到雾霾天每年都在减少,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好了。”越来越多的市民发现,小锅炉“下岗”了,蓝天变多了,雾霾减少了,游客增多了。

丹顶鹤恣意翱翔,引得游客纷纷拍照留念(央广网发 杨海全 摄)

美丽生态释放出巨大吸引力,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等生态旅游为载体,黑龙江旅游正在向生态体验和生态度假旅游转型,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到黑龙江探寻“夏季凉爽”“冬季冰爽”“四季清爽”的秘密。

好生态来自天赐,好环境来自守护。日前印发的《黑龙江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在肯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也清晰地指出当前面临的问题——作为老工业基地,生态环境问题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没有得到缓解,污染排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没有根本改变,生态环境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到来。

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十四五”开局亮出暖心成绩单后,2022年,黑龙江将聚焦群众所急、所盼,打响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治理群众反映突出问题三场战役,全力减少污染天气,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的蓝天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黑土加“油” 端牢“中国饭碗”

在黑龙江佳木斯市郊区长发镇正合村,村民崔巍在院子里的一张大案板上整整齐齐摆着切好的猪肉。“丰收了,大伙都高兴,杀头猪挨家送肉吃个喜儿。”岁末年初,谈起收成,崔巍合不拢嘴。

正合村是佳木斯市郊区第一个实现整村流转的村,有一定规模化经营基础。村里推荐崔巍作为带头人,成立了佳木斯兴家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村里的规模经营引上更科学、更高效的道路。

“说白了,土地托管就是村民拿钱,我们伺候地。”崔巍说,2021年合作社托管了村里25户农民的4500亩土地,今年还会扩大,预计托管面积将达到全村的90%。

近年来,黑龙江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央广网发 邵国良 摄)

土地“入托”,“明白人”种地,直接效益是增产。

“我们合作社通过土地托管规模经营土地1.04万亩。玉米亩产达到1500斤左右,实现了大丰收!”齐齐哈尔市拜泉县福顺现代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新生村党支部书记赵福德介绍,“这比农户自己种每亩增产200斤左右。我们粗略算了一下,光玉米就增收500吨。”

在桦川县玉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德山也正盘算着今年的收益。2021年,合作社种植绿色水稻16000亩、有机水稻2000亩,让合作社进账了400余万元。

“现在种地可比过去轻松多了,我们合作社68台高速插秧机全部安装了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系统,比起传统插秧机,不仅节省了人工费还抢了农时,稻苗株距、行距更均匀,苗量更精准,让稻苗更粗壮、根系更发达。”赵德山用3年的时间把合作社的插秧机全部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尝到甜头的他说,下一步我们会将大马力拖拉机、收割机全部安装北斗导航系统。

如今,农民对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农业生产也变得越来越高产高效。田间地头“新玩意儿”“黑科技”大展身手。

田间“黑科技”越来越多,农民种地越来越省力(央广网发 邵国良 摄)

“我种的这500亩地,只要不是十分严重的自然灾害,都能做到高产、稳产、丰收!”大兴农场科技示范户胡春光侃侃而谈。春天插秧,他用的卫星辅助直行的变量侧深施肥插秧机;夏天水肥管理,他应用的是“浅、湿、干”循环交替灌溉法,施肥应用的是前氮后移技术和无人植保飞机喷施生物肥。

目前,黑龙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98%,建成40余个省级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十四五”期间,黑龙江将打造千公里高标准科技示范带,推行全程“机械化”。

农业提质增效,少不了科技赋能。目前,农民种植优质水稻和大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在农民增产增收的同时,黑龙江还不忘为黑土加“油”。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是黑龙江得天独厚的黑土资源的写照,但由于高强度利用、重用轻养、土壤侵蚀等原因,黑土地变得又“瘦”又“薄”,如何为黑土加“油”成为了黑龙江近年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喜迎丰收(央广网发 崔伦震 摄)

佳木斯市桦川县玉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自2015年起承担了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合作社负责人赵德山介绍,自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开始,农民通过秸秆翻埋,秸秆堆沤腐熟、测深施肥,有机肥施用,测土配方,黄腐酸等多种方法不断增加土壤有机质,修复黑土地。

“黑土层变厚了,地就有劲了,粮食质量上去了,收入就高了。”赵德山看着脚下的黑土地感叹说,我做过对比,参与黑土保护的地块和没参与的,产量和品质都明显不一样。

近年来,黑龙江省出台了保护黑土地的一系列政策,通过各项补贴,将“真金白银”发到了农户手里。

2021年富裕县作为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试点县,春季落实玉米免耕播种40余万亩,按照每亩补贴30元计算,就发放补贴资金1200余万元。

补贴到位了,老百姓保护黑土地的积极性更高了。但是在农业专家看来,土壤“病了”,就得治疗。“不能耽误也不能误诊,关键是要对症下药,还不能产生副作用。”黑龙江省农科院黑土保护团队负责人说。

来自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目前,全省平均耕地质量等级3.46等;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36.2克/千克。旱田耕层厚度均24厘米,其中,秸秆翻埋和深松整地均达到30厘米以上。

为确保“中国饭碗”装上更多绿色粮、优质粮,黑龙江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加强保护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全省累计落实黑土地保护示范区面积1000多万亩。

2021年,黑龙江粮食生产喜获“十八连丰”。数据显示,2021年黑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21826.95万亩,比2020年增加169.35万亩;粮食产量1573.54亿斤,比2020年增加65.34亿斤,占全国总产量的11.5%,连续十一年位居全国第一,国人每9碗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中华大粮仓”黑龙江再次交上一份丰收的答卷,稳稳地扛起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

经过多年的努力,黑龙江农业发展已经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

下一步,黑龙江省将向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要效益,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推广大马力高端智能农业机械,集成组装技术模式,不断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同时,为优化种植结构,增强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2022年将增加大豆种植面积1000万亩。

拥抱数字浪潮 激发振兴新动能

2021年12月6日,我国最东端高铁牡佳高铁正式“开跑”。线路全长372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网友直呼这才是“嗖嗖嗖”的高铁速度。

牡佳高铁开通运营,首批乘客用手机记录下难忘瞬间(央广网发 原勇 摄)

“能看得到我吧?看看这速度有多快!”牡佳高铁首批旅客黄雪松一边与女朋友视频,一边感慨着高铁速度。结束视频后,他又对车厢和窗外拍个不停,给家人发送了几条微信视频,分享此刻的心情。

牡佳高铁网络连接顺畅,让旅客彻底摆脱靠甩手机“摇信号”。与“不卡顿”的上网速度相匹配的是黑龙江5G建设的速度。截至2021年10月末,新建5G基站1.22万个,累计建成3.1万个。

2021年,“十四五”开新局,数字经济火了:出台《推动“数字龙江”建设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数字经济20条”),切实拿出真金白银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智慧矿山、数据金融、远程医疗、政务“一朵云”蓬勃兴起。

“发展数字经济,我省大有可为、必有可为、必须为之。”黑龙江省工信厅厅长张显丰说,黑龙江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拥有大量的数据资源、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需求。

发展数字经济是黑龙江产业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张显丰介绍,黑龙江先后成立以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数字龙江建设领导小组和大数据产业领导小组。相继出台“数字龙江”建设指导意见、发展规划以及“数字经济20条”政策措施。这20条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推动发展数字经济的决心和力度,旨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哈尔滨新区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央广网发 资料图)

“真金白银、条条干货!”业内人士用这两个词来点评20条政策。“数字经济20条”提出的目标更让人对黑龙江未来充满希冀:力争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的大型制造企业比例达到60%左右、规模以上企业比例达到40%左右,数字经济发展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黑龙江数字经济规模约3831亿元,全国排名24位,占GDP比重28%。

如何实现新目标?张显丰在黑龙江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新闻发布会如此表述:要以打造“质量龙江”为引领,以打造“数字龙江”为先导,聚焦做好“三篇大文章”、抓好“五头五尾”,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培育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引擎。

面对这数字经济新蓝海,下一步黑龙江将在思想思路破题上发力、在科学规划引领上发力、在配套政策跟进上发力、在聚焦优势扬长上发力、在激发活力补短上发力,全面推动“数字龙江”建设,让龙江的产业拥抱数字浪潮,全面智能升级。

昔日北大荒,今日中华大粮仓。走进新时代的黑龙江,不仅牢牢端稳“中国饭碗”,让中国人的饭碗更多装上“中国粮”,更用心、用情、用力保护脚下的黑土地、头顶的那片蓝天,以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

稳步开局“十四五”,龙江未来可期!
https://t.cn/A6JUDTUQ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三星会长涉嫌逃税被韩国警方立案!以72名高层名义开设260个账户,儿子关了一年刚刚获释!
  • 互动 | 台花莲地震已致11死,3危楼今拆除
  • 奚梦瑶晒健身视频引网友热议
  • 妻管严败光年货钱谎称被抢 还捅自己刀丰富剧情
  • 七旬老父替女还钱,训诫子孙堂堂正正做人
  • 英国战机吓坏动物 也是很奇葩的母鸡被惊吓不下蛋现获赔200万镑
  • 户外大事件 | 祁连山系首组雪豹“靓照”发布
  • 西成高铁,开出首张吸烟罚单!
  • 平昌冬奥会今天开幕, 你应该知道这10件事!
  • 印频发抢新郎事件 新郎在婚礼上号啕大哭
  • 韩一流酒店被曝“高大脏”
  • 卡时代带你看辅警徒手接坠楼女,受伤住院,女子安然无恙
  • 9日视频直播 独行侠vs勇士 四巨头能否横扫对手
  • 马思纯宋茜合体拍写真 甜蜜可爱元气满满
  • 白宫回应道指再度暴跌千点,专门来打脸的吗?
  • 花滑团体赛启幕平昌冬奥 5项比赛中国冲击2金
  • 苹果耳机冒出浓烟 ,正在使用AirPods的用户注意了!!!
  • 俩山羊在万尺悬崖搏斗,稍有不慎粉身碎骨
  • 杜海涛直播口误,盘点直播中发生的尴尬事件
  • 政法周榜:杭州纵火案保姆会被判死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