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品味与文化修养 444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人类“苦”西久矣,因为西方“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造就了当今世界的唯利是图,物欲横流与品味低下。

圣洁的生命不应随波逐流,而应蕴涵品味,道法自然。人生品位源于何来?这需要长期的文化修养与灵魂磨练,包括成长过程的优良家风熏陶。一个人的品位高度就是这个人的灵魂高度,它主要由文化修养、人格魅力、社会责任和爱的奉献四部分组成。

小时候我们都会立志,"孩子们长大了想做什么?"有的回答是企业家,有的是科学家,有的想做政治家,唯独没有人回答做一个平凡淡泊、品味非凡之人。人近天命之年,当初那铿锵有力的回答历历在目如似眼前,但多数人到此终生已定,其实环顾周围,我们大都过着平淡朴素且默默无闻的生活。当然,如果今天继续让我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的理想是什么?"我会坚定地选择"做一个高品位高素养之人",让自己的一生放射着品德魅力的光环,这魅力的基础不是权势、财富、身貌等可变因素而是品质修养的浓缩。
        道德经曰:“万众芸芸,复归其根。”生命历经沧桑与浪漫,在兴衰循环中一切一切都将离去,然而"品位"这样东西却在生命历程中陪伴灵魂走向高尚。一个有品位的人,首先是道德高尚的人,一个道德高尚之人首先是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也一定是个内圣外王之人。文化是什么?文就是文以载道,化就是以文中之道来感化、教化、升华我们的灵魂。文化修养就是通过文字中所包含的宇宙道理、正确思想、价值理念、真挚情感等影响到我们的灵魂塑造,以达到修炼灵魂高度甚至提高思想深度的目的。
       人类文明脱胎换骨于宇宙自然,人类社会永远摆脱不了自然大道对我们的束缚,所以道法自然是最高的品味修养。一切品味应当摆脱物欲的桎梏,因为品位是精神涵养的基础,一个有品位的人,也必然是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人。

什么是人格魅力?人格魅力就是一个人的外现气质,是一个人的影响力、感染力、亲和力的来源。古人言"腹有诗书气自华",这里的"腹有诗书"就是文化修养,而"气自华"就是人格魅力的品质外现。文化修养是人格魅力的前提基础,人格魅力是文化修养的外在透现,两者实为一体内外之两面。做人极易,而做个品位之人却是难上又难,普通人只需满足基本衣食住行就能生存,芸芸颐众,品位之阶需要层层修炼而逐次提高,最终鹤立鸡群。

《大学》将人生的修炼层次分为八个阶段分别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能够修到最高境界并用以治国平天下的人物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能做到修身齐家已是难能可贵了。其实对人生"品位"层次的几个要素的概纳,来自对《大学》中八个阶段的升化。而幸福之人生实则为品位彬彬且风格高尚之人生。
        品味是什么?品位是社会责任的基础。一个有品位的人,必须是个有责任的人。责任!不仅包括家庭责任,也有社会责任,甚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国家责任。责任是什么?是我们应承担的家庭义务、社会义务、法律义务、国家义务、历史义务等等的综合。享受权利承担义务是作为公民之必备要件,然而,今天的人却大都喜欢享受各种权利,拖延、拒绝甚至远离各项义务,其人生之品位自此失色。
       品味是什么?品位又是人间大爱的基础。一个有品位的人,一定是个具有爱心的人。爱!不是狭义的男女之间的情感私爱,而是大爱、博爱、泛爱、慈爱等等。孟子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此类之爱。从自利到互利,从互利至共赢,从迷茫到清晰,从低级趣味到高风亮节,人类灵魂在互爱中饱满起来,这样的一生也才是有品位的一生。茫茫人生我们也许做不到品味高雅,做不到道德崇高,做不到先人后己,做不到胸装世界、放眼未来。但至少做一个自我欣赏的人,自感良好的人,自信肯定的人。如果我们由于自身追逐低级趣味从而丧失尊严与高贵,这就是灵魂敢于自我堕落。品位是什么?品味代表一个人灵魂层级,品位体现一个人的生命格调,品位表达一个人的魅力源泉,品位评价着一个人的修养含量,品味反映着一个人的品质高低。真正的品位用金钱买不到,用权力贪不到,用情感换不到,它是一个人知识、信念、形象、能力、健康、道德以及当下生命状度的综合评判,得到它没有其他路径捷径可达,唯有从点滴修养中得来。
        品味是什么?品位是我们气质与风骨的内敛,品位体现出一种人生风格成熟淡泊,张弛有度又超然世外。品位是完善自己又影响他人的尺度,品位是脚踏实地却从容不迫的风彩,品位是丰富斑斓又不嗜一物的修为,品味是涵养深厚又仁智慈和的胸怀。所以品味属于精神层面,其之追求如幸福般永无止境,所以品位的人生一定是在体验着幸福的人生,这是社会永恒之定理,故人生魅力非自物欲之上,而是品高魅显,福至心灵。 

目前,第十六届“三木秉凤”杯征文比赛正在进行。

一、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必须是原创首发,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六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征文时间:

本届全国大型征文自2022年元月1日起至 2022年5月15日底截稿。

投稿处:主编,希望之梦,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二十四史》经典佳句30则

1、义感君子,利动小人。 《晋书·符登传》

译文: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2、太刚则折,至察无徒。《晋书·周岂页》

译文:过于刚直就会折断,极其明察就没有门徒。

3、浊其源而望其流,曲其形而欲其直,不可得也。《后汉书·刘般传》

译文:希望从浑浊的源头流出清澈的泉水,希望扭曲的形体有笔直的影子,这都是不可能的。

4、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后汉书·杨震传》

译文: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

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译文: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

6、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译文:应该像面临着深渊和在薄冰上行走一样提心吊胆,害怕得发抖,一天比一天更加谨慎。

7、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宋书·江夷传》

译文: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给民以食物不如给民以信义,做人首先要讲诚信,才可以饰之以文。

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史记·滑稽列传》

译文: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10、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人生一世,无非是在追求名利),天下熙熙,都是为利而来;天下攘攘,都是为利而往。

11、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汉书·高帝纪上》

译文:顺应道德的人才会昌盛,不遵从道德的人必然灭亡。

12、农,天下之大本,民所恃以生也。《汉书·文帝纪》

译文: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是百姓赖以生存的衣食来源。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汉书·成帝纪》

译文:有了过错,而不悔改,这才叫过错。

14、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汉书·食货志》

译文:在寒冷的天气,人们不会去等待狐裘或丝绵做的轻暖的冬衣(寒不择衣);人在饥饿的时候,不会去等待甜美的食物(饥不择食);人在饥寒交迫之时,也就不会考虑到廉耻之心了。

15、书籍之事,患人不好,好之无伤也。《三国志》·《吴书三·三嗣主传》

译文:对于读书这件事,担心的是人们不喜欢它,喜欢它是没有什么伤害的。

16、成败相因,理不常泰。《南史·宋本纪》

译文:成功与失败互为因果关系,世事不会永远太平安宁。

17、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南史·徐勉传》

译文:把清清白白做人的品质留给后代子孙,不也是很厚重的一笔财富吗?

18、负薪救火,扬汤止沸,以暴易暴,与乱同道,莫可测也,后嗣何观!《旧唐书·魏征传》

译文:背着木柴去救火,扬起沸水来止沸,用残暴来代替残暴,与原来的混乱同出一辙,其后果之严重是很难测的,这样下去,继前朝而为君的,给后代还有什么可显示的呢?

19、居官当廉正自守,毋黩货以丧身败家。《元史·刘斌传》

译文:当官的人应该廉洁公正,坚持自己的操守,不要因为贪财而丧身败家。

20、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明史·汤和传》

译文:有长远打算的人不应为眼前的一点怨言而担忧,做大事的人不必顾及一些细微琐事。

21、聚如丘山,散如风雨,迅如雷电,捷如鹰鹘。《元史·郝经传》

译文:(用兵之道在出奇制胜):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如同山丘一样不可震撼,分散的时候又如风雨一样无处不在,行动可以像闪电一样迅速,动作可以像鹰鹘一样凶猛。

22、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籍传》

译文:先出击就能制服敌人,随后应战只会被控制

23、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三国志·魏书二十八·钟会传》

译文: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

24、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三国志·魏书二十七·王昶传》

译文:担心的是人们知道前进却不知道后退,知道索取却不知道满足,所以才会有受困窘侮辱的过错,才会有产生悔恨的过失。

25、朝廷行事苟不自正,何以正天下?《金史·世宗上》

译文:朝廷里的人自己行事都不正,怎么要求天下的人行为端正呢?

26、馨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旧唐书·李密传》

译文: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笔)也写不完罪恶;放尽东海之水也无法流完恶行!(罪大恶极)

27、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后汉书·王符传》

译文:聪明人舍弃短处,发挥长处,以此来取得成功。

28、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隋书·文帝纪》

译文:君子在社会上立足成名,尽管需要修养的品行有很多方面,但只有诚和孝才是最重要的。

29、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传》

译文: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服和帽子;以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兴衰和更替;以人作镜子,可以明白得失。

30、居高而必危,每处满而防溢。 《北史·后妃列传》

译文:居高位一定要有危险意识,东西满了就要防止它溢出来。[心]
#传统文化#

老子章三十八章上德不德
自三十八章開始,是《老子》下篇,又名“下經”,整個連起來,上經講“道”,勉強給它一個範圍,是講“道之體”,講“道”的根本。下經講“德”,“德”是講用,在古代文學上解釋“德”為“得”,好像一個東西得到手裡,所以是“德者得也”。現代的名詞是說其成果、效用。

下經開始講“德”,就是講“道”的用,以及它的現象。下面很多的話,看起來是一樣,仔細研究起來,有很大的差別。因為上經講“體”,下經講“用”。舊的觀念說,上經講“道”,下經講“德”。所以,同樣的字句,從“道”的角度看,與“德”的角度看是不同的。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礼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上德下德 上仁上義上礼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真正上品的道德,以現在觀念而言,就是說一個真正有道德的人,一個大善人,並不以為善是了不起的好事,他做善事,只是他的普通行為,表面看不出是在做善事。如果讓人看得出他是“善人”,是在做道德的事,這已經差太遠了。

上古的文化,對於道德的行為,始終注重四個字,就是“陰功積德”。主張做好事要“陰”的一面,不是“陽”的一面,要使人看不見;為別人做了好事,別人並不知道,幫助了別人,受幫助的人也不知道。這就是陰德,這也就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以老子的觀念來看,所謂 “下德”,是不上品的道德。“不失德”就是已經被人看出來 的德行,那是著了相,所以是“下德”。依佛家來講,“著 相”就不高明了,《金剛經》也是叫我們不著相。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這句話是解釋上品的道德行為,是說做了善事,看不出來他在做善事。“上德無為”是說上 德的作用,是合於形而上的道體;“而無以為”是說他在作 用的時候,是自然的,不會給人看出來,沒有一個目標,也是很輕松地把一件事做了。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等而下的“下德”,就差一點了,是有所作而有所為的,看起來孜孜為善,人人知道他是好人,又做好事。這是劃分“上德”與“下德”的原則標準。

下面解釋“德”字的無為,繼續說到“仁”。“上仁為之而無以為”,這個“仁”字的說法,與“德”字一樣,如果重複起來,亦有四句,這就不重複了。“仁”字之後就是“義”,“上義為之,而有以為”,解釋這句話,與前面相同:上品的仁義,是看不出仁義,看得出來所做是仁義的事,已經差得多了,所以那是假貨,伪造的假藥。

“上礼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仁”、“義”過了就是“礼”,真正的“礼”並不是代表礼貌,礼貌是中國文化“礼”的一種,“礼”字是我們國家民族文化的根本之一。中華民族被稱為“礼義之邦”,並不是說中國人看到人就作揖叩頭才叫作礼,那只是礼仪、礼貌。真正的“礼”是高度的文化,以現在的觀念而言,文化包括一切精神文明、物質文明、歷史文化,乃至個人做人做事的原則規律等等,所謂政治、軍事、教育、經濟、社會等等一切都包括在內,這都是“礼”。

老子說,“上礼為之”,真正的“大礼”,所注重的文化究竟是什麼?那是形而上的基礎,那個最高處“而莫之應”,那是看不出形態的。所以,我們中國自己認為文化衰微的時候,會給自己粉飾門面,去把老子這句話解釋成我們的文化沒有衰微,“莫之應”,只是你們看不出來而已!

其實,真正的“礼”,看不出“礼”的作用,普通的人更是不懂,所以“攘臂而扔之”,膀子一舉就把它丟掉了。大礼看起來好像是礼一樣,其實真正的礼貌,在鄉下偏僻的地方可以看到,人們表示歡迎的方法,不懂得叩頭作揖,更不懂得握手鞠躬,只要一看到人就叫:“哦!客人來了!”這就是礼。可是我們都市中講究礼貌的人,看到這種礼“攘臂而扔之”,揮手丟之,認為鄉下人沒有受過教育,不懂礼貌。其實,那才是對的,那是至誠自然的礼。甚至他只說一聲:“嘿!你來了!”真不曉得有多麼親切!那是真正的礼。只不過我們在都市社會搞慣了,看到這個情境“攘臂而扔之”,覺得自己倒霉,碰到這個沒有教養的人。這都是因為我們不真正懂得礼的原故。

這一篇文字雖然很淺,意義卻頗深,因為老子講到了道、德、仁、義、礼等五個階段。上經已經講過了“道”,這裡不再講了。這一篇他究竟說些什麼呢?這與《易經》的《係傳》一樣,就是一篇人類文化進化史的描述,也可以說是對人類文化進化史的感叹。嚴格地說,他是感叹人類文化的退步。站在東方道德文化的立場來看,乃至以西方宗教文化的道德角度來看,人類沒有進步,只有退步;也就是,物質文明是越來越進步,精神道德的文明越來越退步,越衰弱。假使我們不仔細留意去讀,會覺得老子這些文章沒有什麼道理,何必啰唆!實際上,這裡《老子》所說的,等於《礼運·大同篇》孔子感叹人類文明的退化一樣。

德仁義礼失後該若何
“故失道而後德”,上古的人個個有道,只要講到道,大家都是有道之士。時代嚮前,“道”漸行消失,才產生了“德”,用“德”作為行為的標準。“失德而後仁”,時代更嚮前走,到孔子的階段,拼命提倡“仁”。到了孟子戰國時代,“仁”又靠不住了,又提倡“義”。每個時代產生的思想主張,所表達、號召的都不同,所以說,“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礼”。到了“礼”這個階段,包括有了法制,“礼”與“法”是連在一起的,因為社會人心壞了,所以在文化教養方面,希望個個有“礼”。

“礼”是屬於教化方面的,教育亦難成功,人長大後進入社會,競爭使彼此相互傷害。所以,只好構成法律,就是“礼”而後有“法”,“法”沒有效用之後而有“刑”,不守法的人,只好把他抓來用刑了。若連刑都不起警嚇作用時,那就無法講了。所以說,老子這裡是一種感叹。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在老子的時代,社會已經退步到提倡“礼”的階段。我們要如何讀老子的書呢?我們看人類社會,整個世界科學文明的發展,在工商業發達的國家,教育跟著也普及了。照說,教育越普及,人應該越好啊!可是,事實上天下思想反而越亂,社會的犯罪行為越多。反轉來看鄉野的地方,鄉野之人沒有受過教育,他卻不敢犯罪,行為比較朴實。所以說,人類缺乏忠信才需要“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一生從事教育的,深深感覺到所謂教育,不知究竟是過還是功,教育的確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人讀書是為了多得知識,不過,是有知識好呢?還是沒有知識好?在我個人來說,現在深深感到,當年如果不讀書,現在不曉得多舒服!很後悔自己年少的時候,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不去學耕田?春天種田多舒服啊!知識越多痛苦越深,學問越渊博煩恼越大。所以很多人對道德學問的觀念極為擔忧,不但忧國忧民,學了佛的人,還要擔忧眾生。你說,這個知識對我們有好處嗎?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前識”就是預知,等於西方宗教說的“先知”,東方稱之謂“神通”,也就是未卜先知。一個人坐在那裡打坐,希望能曉得明天的事,曉得前世的事,可是老子說:“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有了神通的人,最後家也丟了,都變成了精神病。不要以為有神通就有好處,其實有了神通,智慧越大,痛苦越大;沒有智慧的人,還只是擔忧明天怎麼吃飯;有了智慧的人,要擔忧未來的世界怎麼變,又要忧愁社會怎麼變,也就是擔心這芸芸眾生要怎麼變。自己肚子都度不了,還要度眾生,這就是“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從老子這個論點看來,他好像是一個笨人,而且越來越笨。但是,不必驟下斷語,再看他下面的說法。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老子說真正的大丈夫,走實在的路子,只有修道。道是什麼?無為。依照佛家來講,就是“萬缘放下”,大丈夫不走微末的路子,要走實在的路子。“道”就是把所有的知識,一切統統丟開了,聪明智慧都丟掉,回歸到朴實無華。“去彼取此”,去掉那些外表的華丽知識,找回自己生命本來的朴實。老子的榜樣是什麼呢?就是“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回歸到在媽媽懷抱時期那個狀態,什麼都不知道。你罵他時是笑笑,那多好啊!罵與贊揚都差不多,沒有分別。牛奶與剩菜混在一起,他也不分別,那都是“朴”,回到那個朴實的身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阳光信用[超话]#[微风]#阳光信用# [微风]#每日一善# 别把人生当作一段物欲的盛宴,当你大肆咀嚼的时候,空耗的只是时光的流逝,其它什么也无法留下;人活一
  • 难忘当初夕阳下接近,投怀偎倚牵我心,红唇轻张难再让我深深吻,在我心中独自留痕。难忘当初夕阳下接近,投怀偎倚牵我心,红唇轻张难再让我轻轻吻,在我心中独自留痕。
  • 我们都想在山与海的恋歌里沉溺,你却只留下浪花的曾经。我生于光明,灵魂却栖于黑暗,直到你的惊鸿一瞥惊的我恍然,便再不愿在被凝视的深渊里多呆一秒,自此、黯然褪尽,阳
  • #奶盐酷盖张颜齐[超话]#4.19jf原创音乐人 张颜齐实力rapperfreestyle battle king✨硬照天才气质男模 字母站自带百万播放量✨出道
  • 226《奇妙能力歌》陈粒作曲:陈粒作词:陈粒我看过沙漠下暴雨,看过大海亲吻鲨鱼看过黄昏追逐黎明,没看过你我知道美丽会老去,生命之外还有生命我知道风里有诗句,不知
  • 【新西兰邮政关闭马纳瓦图邮件处理中心】#西邮物流# #西邮海外仓# 新西兰邮政计划明年年初关闭其在北帕默斯顿的马纳瓦图(Manawatū)邮件处理中心,预计将削
  • 有趣的是,为了对抗有闲阶级的这一转向,存在主义哲学家开始反对人的异化,呼吁人应当退回到他的内心,去发掘那个不被消费所侵染的“自我”。正因为深度无聊对应着“此在的
  • 70年代中苏交恶没有其他原因,就是因为两家分别是红色阵营的老大老二,就像一个局里的一二把手,意识形态再接近,关系也一定比价值观外面不同的两个不同局的局长关系差!
  • 家里有宝宝的,可以备两包,我给腾宝每天都在贴,不说别的,天气变冷以来,我家腾宝还就真没感过冒,小孩子吃 太困难,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她提高抵抗力,天气变冷,排湿排寒
  • #游戏宅豆# 《潜龙谍影2:自由之子》中,奥塔肯曾在油轮篇中通过无线电告诉固蛇,镇静剂除了能令射击时更稳定,还可以预防晕船,不过他随后承认,这样说只是希望能给固
  • 我想在这里生活的人应该会感到快乐吧,我在其中缓慢的行走,只闻到了草木的味道。走进店内,心便不自觉沉静下来,脑海中浮现被这些器具所装扮的自己的家。
  • 并且为了表示歉意,不管是下单还是抽奖都无敌大方了~除了666,这次准备的眼影是近期最爱的yes,please!最近大部分照片都是用的这盘,真的超美,给力的卷起来
  • 一部分是作者记录二舅的同时忽略了他的主体情绪,不时以时间的交替略过其中二舅挣扎的身体与思绪,更以娱乐化的口吻告诉读者这算什么,这点苦这样也就过去了,是不是有美化
  • (我一开始还以为是我听错了,但我后来想了想,“买喝的”应该是他为了哄骗我去吃饭的一种说法)最让我不舒服的是,在我已经明确表达了我不想吃东西的时候,他还说是为我点
  • 我真的觉得谈恋爱好难啊……老是对人很有防范之心而且在网上看多了惨剧之后就更只相信自己了在看到身边的朋友进度过快 就很担心毕竟每个人的恋爱都不一样只能尽力委婉一点
  • [单身狗]部分剧情会让我想起ドブ川这一本,同样是纯爱得一塌糊涂,音乐也是同一位负责,甚至结局都是类似的温柔。(但是最后的部分作为一个正在疼的悲惨人,看得很难受就
  • 可能是蠕形螨在眼睛作祟![单身狗]它们在眼部寄生的主要部位为眼睑缘以及眼睑皮肤,常引起的眼部疾病为蠕形螨睑缘炎,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烂眼边”。
  • 三年级开始,课外班只剩篮球了,大闺女对篮球还挺感兴趣,最近每天都要去上一个半小时的篮球,等三年级开始,希望每周能去上两次课,不知道能不能实现呢!克拉克斯顿说
  • 水瓶座开始一段感情很简单,他们有些颜控,只要不是讨厌的人追求他们,他们都愿意尝试一段感情。其实他们的爱很佛系,对于到来的爱情,他们的确很好奇,想要尝试,他们很少
  • 要好好珍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争取活到科学家们攻克难关,人类不再被绝症夺命,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延续更多的寿命,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我相信人类想做的事一定都会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