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盛宴,绽放山东“智造”之光】2月4日,农历正月初四,北京冬奥会正式开幕。一系列来自山东的科技元素融入场馆建设、运动训练、赛事保障、冰雪产业。这其中,有不少项自主创新的“首创”技术和应用,彰显着山东“智造”的智慧和力量,助力北京冬奥盛会凸显“科技范儿”。
科技“智造”——
多项“首创”技术亮相冬奥
  在北京冬奥会的冰雪竞技场上,中国设计、中国智造大显身手,其中“山东造”雪蜡车更是一颗闪亮的“星”。
  在冬奥会众多雪上项目中,运动员比赛和训练用的雪板需要打蜡保养,这对于加快雪板速度、提升运动成绩十分重要。冰雪运动发达的国家,基本都有自己的雪蜡车。而我国冰雪运动队在过去参赛时,大多是租用外国的车辆。
  山东制造的第一辆国产雪蜡车,填补了这一空白。这个延展面积达92.5平方米的“大块头”,集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化装备和环保科技,是目前世界上单层厢体面积最大的雪蜡车,也是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发、拥有完整知识产权的雪蜡车,申报包括21项发明专利在内的81项专利、24项技术突破。
  海尔空调为雪蜡车提供的健康空气解决方案,应用已有发明专利11项、申请专利6项,解决了低温热启动、安装环境狭窄、在低温环境下运动员随时上下车的过程中保持车内温度、湿度及新风的内循环等多个问题。
  在环保节能方面,“山东造”雪蜡车采用了氢燃料电池牵引头,全新定制开发了车载光伏发电系统。其中,作为氢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之一,烟台东德实业有限公司研发的氢气循环泵,实现了全工况下高效率与大压升合理匹配。该循环泵首次开发了除水、破冰技术,还开发了双唇结构的油封、气封,避免了轴封泄漏。
  在冬奥会赛场,还有更多来自山东的“首创”技术。
  为了确保运动员的训练强度,国家体育总局在崇礼赛区建设了室内U槽场馆。深耕制冷技术的澳柯玛,首创国内全季候条件下即环温35℃以内实现造雪功能的技术和设备,为场馆提供造雪、制冷、除湿、新风等解决方案。
  不仅赛场需要低温,超低温冷疗也是一项让冬奥会运动员快速恢复的“黑科技”。澳柯玛成功研发并生产了移动冷疗设备、便携式深低温冷疗舱,让运动员在-80℃至-140℃的舱体内迅速恢复肌体功能,全方位为运动员保驾护航。
  冬奥会开赛之后,当更多的观众通过央视收看比赛盛况时,浪潮集团将以8K超高清核心技术产品助力重大赛事8K超高清节目的直播、时移、回看,同时,这也是海信自主研发的55英寸图像监视器大显身手的时刻。
  据了解,浪潮艰苦攻关,对软硬件参数进行上千次调优,最终突破8K超高清直播技术瓶颈,将向冬奥赛事提供8K超高清解码器和超高清视频服务系统,全程支持冬奥赛场大屏、公共场所及重要场馆的赛事直播工作,满足观众线上观赛的需求。
  海信是国家“科技冬奥”研发计划的重要参与者。冬奥会赛事项目多具有速度快、观赏度高的特点,对节目转播的硬件设备提出很高要求。海信监视器凭借极具竞争力的性能指标在央视冬奥会转播车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
  为做好北京冬奥会备战工作,山东启动实施了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科技冬奥项目,防切割滑冰服(即防切割短道速滑运动服)便是其中一项。作为全国手套生产的领军企业,山东建华中兴手套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创新团队,专门研发了一种轻薄的防切割复合材料:超高分子聚乙烯和氨纶混纺材料,可以制造防切割滑冰服。
  “运用这种技术打造的防切割短道速滑服与国际一流冰雪运动装备丝毫不差,成本却降到了对方的一半以下。”山东建华中兴手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华说。
“智慧”设备——
数字化赋能让“压雪”更精准
  随着冬奥会开幕,各项比赛也已相继展开。其中,云顶滑雪公园将举办U型场地技巧、坡面障碍技巧、雪上技巧等项目比赛,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将在这里的6条赛道上展开精彩角逐。
  在长达10多天的比赛里,如何确保竞技赛道统一标准,让每个运动员高水平稳定发挥?这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青岛海克斯康测量系统研发的徕卡3D压雪车引导系统直面这一棘手的难题。
  “我们将比赛场地的原始地形数据及赛道的设计模型导入控制面板,完成压雪车机械尺寸校准后,借助于‘北斗’等卫星导航技术,通过三维空间信息数据收集,实现自动测量压雪车履带及推铲下的雪厚度,特别是在U型场地等滑雪公园和雪道的建设维护作业上更简单、更精确、更高效。”海克斯康测量系统HCMC部经理刘鹏说,该系统的“加持”,为压雪车的机械化工作进行了数字化的赋能,操作员只需根据显示器上的提示来调整铲刀,就能完成赛道的精确塑形。
  刘鹏说,徕卡3D压雪车引导系统已经为全球成百上千的滑雪场用户提供了服务,而此次助力北京冬奥会,是该系统在国内的“首秀”。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比赛将在相距较远的三大赛区举行,如何保障交通服务?为此,京张高铁每日将开行40对冬奥列车,在开、闭幕式期间还增开冬奥专列。
  在冬奥会基础配套工程京张高铁施工中,总部位于济南的中铁十四局BIM、可视化、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一批高科技和新技术得到普遍应用。而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为冬奥列车提供了旅客信息系统、车钩缓冲系统、撒砂装置和碳纤维司机台等多项核心系统装备。这些技术可以保障列车迎接天气挑战,甚至可以抵抗-40℃的低温。
  “坐在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上,抬头就能看到4K超高清电视直播,这是我们为京张高铁冬奥专列量身打造的。”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的工程师表示,世界首个高铁5G超高清奥运演播室的落地,正是得益于“山东造”智能化旅客信息系统的强力支撑。
  而在延庆赛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11条索道中有6条由来自泰安的泰建集团索道安装公司架设,它们承担起运送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的重任。索道建在小海坨山深处,上下站垂直高差600米以上,最大坡度接近70度,无法全线修建施工道路。索道建设者克服山地运输困难,建设一系列专用货运索道,提前一年多完成任务,并一次性通过验收。
  “一场一策,一项一策”,北京冬奥会对于气象保障的要求在时间上精确到分钟级,在空间上精准到百米级。严苛要求的背后,是中国科技的自信。据青岛镭测创芯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王琪超介绍,公司将为赛场提供精准天气预报。
  同样,在北京冬奥会重点场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冰球馆以及冬奥会交通保障工程京张高铁各站点,随处可见北极星智能时钟的身影。这些时钟由烟台钟表研究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不仅设计独特、美观大方,还蕴含着最尖端的时间科技,将为本届冬奥会提供重要的计时保障。
  与夏季奥运会不同,冬奥会对用血保障也有特殊要求。由于比赛场地普遍距离市中心血站较远,如何为冬奥会做好足量的用血保障,又不浪费现有血库的资源成为本次用血保障的重要课题。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将在青岛率先落地的城市血液网解决方案复制到冬奥会现场,用数字化支撑赛事用血保障,实现了血液分布式血库的建设,依托物联网制冷设备将分布式血库前移至赛场,备血全程在冷链环境下可追溯,最大限度保障用血安全。
“绿色”保障——
二氧化碳制冰使碳排放趋近于零
  1月22日上午10时许,满载消毒物资的运输车,从位于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的山东消博士消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驶出,4个小时后抵达北京。
  消博士公司成立于2011年,专注高端消毒产品制造,是集研发、生产、销售、消毒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目前已研发高端消毒制品百余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67件。”公司副总经理蒋媛媛说,公司从众多同类竞标企业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北京冬奥会卫生防疫物资供应商,主要供应手卫生消毒、物体表面消毒、低温消毒系列等3类消毒产品,每款产品都对标最高行业标准,满足冬奥场馆高寒特点和绿色环保要求,用高标准的消毒灭菌功效,为冬奥会助力。
  蒋媛媛说,针对冬奥会这种特殊的环境,此次供应的低温消毒剂,其最大特点是在-23℃到-40℃的环境下不结冰,并且能最大程度保证消毒效果。
  与此同时,齐河县齐鲁高新技术开发区山东威阳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内,装载着防护眼镜、防护面屏的平板运输车正陆续驶出大门,专线运输至北京。
  威阳医疗器械成立于2007年,主要生产国家一类、二类医疗器械。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初期,企业负责人看到“抗疫”一线护士脸上的勒痕和红肿双眼后,对材料进行多次试验改良,最终研究出一种更适用于长时间佩戴的医用防护眼镜。近两年又不断进行改良,这小小的防护镜和面屏上已有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同样助力北京冬奥会防疫的还有来自淄博的新华医疗集团。凭借出众的产品质量,公司最终中标了冬奥会比赛场馆疫情物资免洗手消毒液6万余瓶和配套自动出液装置。“我们手消产品里的酒精达到了特级食用级别。”山东新华莎罗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鹏章介绍说。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新建、改建了7座冰上场馆、共9块冰面。其中,5块冰面使用了二氧化碳(R744)跨临界直接制冷系统,这在冬奥会历史上尚属首次。其中,北京冬奥会主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二氧化碳直冷制冰项目就是由青岛海尔开利冷冻设备有限公司负责提供解决方案的。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首要的优点就是环保。有关专家介绍,过去冬奥会制冰都是用氟利昂或氨等制冷剂,但氟利昂容易造成臭氧层破坏、地球暖化,氨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而使用二氧化碳制冰,不仅使场馆碳排放趋近于零,还可以将场地冰面温差控制在0.5℃以内。
  助力绿色冬奥,冬奥会后勤保障客车,也有山东元素。2021年9月,服务冬奥会的中通氢燃料客车,通过了包括高压附件低温试验、底盘附件低温检查试验、低温冷启动试验、车辆加热性能试验在内的各项测试,可实现-35℃正常启动、运行,车内温度可保持在15℃。
  “我们分批出发,21名技术保障人员1月10日前全部到位。”首批出发的队员赵振杰介绍,此次参与冬奥会后勤保障的40辆中通12米新N系氢燃料电池客车,行驶路线主要是奥运村到崇礼南。“中通客车在低温冷启动、暖风效果等可靠性、舒适性方面都赢得了奥组委青睐。”
  作为北京冬奥会官方赞助商,青岛啤酒为冬奥会量身定制的“冬奥冰雪罐”,成为向大众普及冬奥项目的创新手段。“我们量身定制了二维码,能够快速追溯每一罐啤酒从麦芽到成品的全过程数据,从而确保了冬奥冰雪罐的金牌品质。还可以通过诊断系统,实时获取生产线的运行状态,工厂的能源消耗也在持续下降,耗电量下降了19%,耗水量下降了5%,把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冬奥冰雪罐’的制造全过程中。”青岛啤酒厂包装部部长黄幸说。(大众日报)

#绵阳新闻# 【从三个维度看绵阳经济的“稳”与“进”】“十四五”开局之年,绵阳交出了怎样的一份成绩单?1月20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1年绵阳市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绵阳地区生产总值3350.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两年平均增长6.5%。

  透过数字看变化,透过速度看本质,方能洞察其中的发展趋势,读懂其中的内在逻辑。

  这份成色足、底色亮、势头强的“成绩单”,集中呈现了全市经济稳中加固、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透过数据看增速

  稳中加固 开局良好

  1月20日,在全市2021年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上,市统计局局长牟华佳介绍,2021年,国民经济总体保持持续恢复增长态势,为“十四五”绵阳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增长”一词,牟华佳在发布会上提了不下90次。如何读懂“增长”二字背后的深意?

  从3350.29亿元的体量看,稳的根基更加牢固。我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专注发展战略定力,统筹抓好各领域重点工作,有力应对疫情冲击,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7.32亿元,比上年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1352.65亿元,比上年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1620.32亿元,比上年增长9.3%。

  “判断经济运行是否平稳,关键看其是否处于合理区间,能否稳住经济基本盘。”牟华佳表示,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和多重困难叠加的风险挑战,全市上下承压奋进、攻坚克难,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保证了绵阳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和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从8.7%的增速看,进的态势更加凸显。从一季度同比增长17.0%,到半年同比增长13.1%,再到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0.1%,绵阳经济发展跑出了“加速度”。

  细数当前全市经济盘面的一个个新变化新亮点,经济增长的内涵,有了更多新意。

  坚持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传统动能改造升级加速推进、服务业蓬勃发展、绿色低碳扎实推进、发展后劲更加充足、民生保障更加有力……该提的提了上来,该减的减了下去,一项项具体指标、一个个鲜活数字,在不同维度上表征着绵阳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势能。

  成绩来之不易。牟华佳说,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市正确处理“稳”和“进”的关系,做好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准备,以稳求进、以进固稳,在战略上更加主动、在战术上更加精准。

  透过产业看质量

  稳中提质 活力迸发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服务业持续增长。”翻开2021年绵阳经济“成绩单”,牟华佳表示,三次产业的增长,成为绵阳GDP实现3350.29亿元的强力支撑。

  稳住农业这个“基本盘”,让人民的饭碗端得更牢,使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更足。2021年,全市农作物长势良好,全年粮食产量235.2万吨。生猪产能快速恢复,生猪出栏361.98万头,同比增长11.6%。

  工业挑大梁,制造业扛大旗。“可喜的是工业的比重在提高,工业里面制造业的比重在提高,这表明我们的实体经济在壮大,工业强市战略显成效,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牟华佳介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一位。

  从工业效益上看,在持续恢复。2021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251.74亿元,同比增长18.6%;实现利润总额151.32亿元,同比增长38.8%。

  从行业大类来看,36个行业中有31个行业实现产值增长,占比较大的行业稳步回升,尤其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大幅增长。

  增长动能的转换,带来的是经济发展“质”的稳步提升。

  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主力军。2021年,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1.5%,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高3.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企业产值增长41.3%,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高23.1个百分点。

  服务业持续发力,不断释放新活力,助力经济增长。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3%,两年平均增长6.8%。其中:批发和零售业比上年增长8.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同比增长9.6%;住宿和餐饮业同比增长18.2%。

  集中精力大抓工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绵阳经济已进入快速发展、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新阶段。

  透过战略看发展

  稳中向好 未来可期

  面对宏观形势深刻变化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去年10月召开的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了“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这一总体目标、远期目标,确定了实现目标任务需要坚定实施的创新引领、工业强市、县域崛起、交通先行“四大战略”。

  “四大战略”,既各有特色,又浑然一体,带来的是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创新能级更高,引领动力之变——去年,绵阳首次以市委全会的形式安排部署创新发展工作。核医疗健康产业基地、激光产业基地开工建设、中国(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

  ❖工业显著增强,撬动效能之变——去年10月,全市2021年第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集中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88个,总投资600.2亿元。

  ❖县域加速崛起,激发整体之变——2021年全国百强区榜单日前出炉,涪城区在其中位列第68位、较去年上升6位;江油市则入选省委、省政府“全国百强县”培育名单……

  ❖通道更加畅达,助推格局之变——去年11月,位于安州区高川乡的“超难隧道”跃龙门隧道左线成功贯通,预计2022年年底建成投运,届时绵阳与川西地区以及甘肃兰州等地联系更紧密、“血脉”更通畅。

  经济在提档振兴,市民获得感也增强。去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150元,比上年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40元,比上年增长10.5%。可以看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城乡收入差距在进一步缩小。

  “十四五”开局之年,绵阳经济走势稳中向好,复杂形势沉稳应对,科技优势充分彰显,2022年未来可期!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灵越 郭若雪 黄小芹/文 视觉绵阳资料图)

【圈态度】复盘2021:汽车后市场动荡中“进化”,展望2022年,方向逐渐清晰
天分享到:

时间飞快,2022年已过去了半月有余,圈姐在“圈里”这一年的时间,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简单地整理一下,让大家更清晰的认识到2021年的几大变化,更好地思考2022年要走的方向。

自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一直未停住脚步,2021年仍然没有摆脱疫情的影响,但是整个汽车行业和后市场行业仍然顽强的向前迈进。回顾2021年车市,受缺芯的影响汽车厂商减产,科技公司看好汽车市场争相跨界造车,在多重挑战下努力让汽车市场实现恢复和增长。而汽车后市场也不平淡,表现为几个方面:第一,原材料价格几轮上涨;第二,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推进;第三,国家政策利好支持;第四,汽车后市场“国货”崛起。

因芯片短缺,汽车厂商减产、停产

2020年底开始爆发的“缺芯”潮至今还未平息,2021年由于“缺芯”,通用、福特、本田、丰田、长城等一线厂商受到缺芯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产,连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和理想也被波及。另外,还有多家车企,如吉利、比亚迪、长城等,走上自主“造芯”之路。

更是因为缺芯的情况导致价格暴涨,据资料显示,各类型芯片价格普遍上涨了5倍到20倍,但尽管如此,依然“一芯难求”,这种现象持续到2021年第四季度,得到一些缓解,汽车供给趋于稳定,市场表现略好于三季度。但是恢复节奏比较缓慢,终端还是受影响,销量呈下降的趋势。

根据AFS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约为1020万辆。亚洲地区的汽车工厂受到的冲击是所有地区中最大的,汽车减产量超过360万辆。其中,中国的减产量约为198万辆,约占全球汽车累计减产量的19%;亚洲其他地区的减产量约为174万辆。北美地区紧随其后,削减了约310万辆汽车的生产,而欧洲也损失了近300万辆汽车的产量。AFS预计,全球汽车行业在2022年可能会比2021年要顺利一些。

总结:2021年芯片短缺是国内车市发展这么多年以来从未遇到过的状况。根据2021年的表现,预计2022年受芯片影响会逐渐减弱,有助于提振车市,使整体的国内车市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

各种产品“涨”势惊人,轮胎、润滑油当属“明星”

2021年可以说是轰动的一年,年初全国各地建材、电子、消费、化工、汽车零部件等各行各业价格都出现了疯涨,从10%、20%、50%、100%一直到涨到1200%多,令人有些措手不及,成为行业焦点。

我们所在的汽车零部件行业,芯片、轮胎、轮毂、润滑油频频发布涨价新闻,表现最为“疯狂”的当属轮胎和润滑油。今年轮胎市场呈现多次涨价潮,年初受天然橡胶减产的影响,多家轮胎企业发布了涨价通知,如赛轮轮胎、玲珑轮胎、正新轮胎、三角轮胎等,除本土轮胎企业外,普利司通、固特异、韩泰等外资轮胎企业也纷纷涨价,各家累计涨价幅度均超5%;年中,在原材料及海运价格上涨的倒逼下,部分轮胎企业进行多次调价,有的甚至超过5次。年未,自10月份以来,轮胎行业再次呈现一轮涨价潮,据资料统计显示,先后发出近300张涨价函。

而作为关系到工业生产和普通消费者汽车生活的配套必需品,润滑油市场的涨价浪潮也是风雨欲来,因上游价格特别是国际原油、添加剂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推动润滑油价格,从年初一直持续到现在,虽然现在涨价的声浪逐渐退去,但润滑油企业仍然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总结:2021年以来轮胎行业、润滑油行业涨价主要是基于成本的上涨逻辑,都经历了多轮提价后,多数厂家谨慎控价,也是出于对新一年价格体系调整的需要。2022年是否会持续上演涨价潮,取决于上下游的相互博弈。

新能源汽车“风口”强劲,二三线市场成增量市场

今年虽然说整体市场压力比较大,但是新能源的需求非常旺盛,截至2021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784万辆,占汽车总量的2.60%,扣除报废注销量比2020年增加292万辆,增长59.25%。并且,伴随销量不断地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正加深,2021年全年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14.8%,较2020年5.8%的渗透率提升明显。

现在,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走势形成强烈的差异化特征,实现新能源车对燃油车市场的部分替代效应,通过用户的市场化选择证明了消费需求的变化,并拉动车市加速向新能源化转型的步伐。

除此之外,由于各地新能源牌照投放基本稳定,加之补贴正在缓慢退坡,新能源车的增量将主要来自于二、三线城市需求的释放。随着市场热度的不断提升,各大车企也相应推出了多款新能源车型,甚至有些车型出现了一车难求的局面。

总结:新能源汽车已然成为大势所趋,中国将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竞争市场,因此需要企业提前进入新的赛道,提前适应新的市场竞争环境。

实施多项利好政策,助力行业良性循环

2021年,“十四五”开局之年,“数智化”挺进之年,不论是政策利好还是供需变化,种种迹象表明,汽车后市场迎来了转型之年,一方面,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下,企业纷纷加紧脚步、追赶“列车”;另一方面,一系列利好频出,为后市场赛道上的“选手”们敞开了亮相的机会。

自2021年7月1日起,全市所有生产、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重型柴油车,须符合机动车排放标准6a阶段要求。相比国五标准,国六标准对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排放量有了更加严格的限制,这也给发动机与润滑油带来了新的挑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重型柴油车的国六排放标准实施之后,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限值将分别降低77%和67%,对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为了满足排放要求,车企纷纷对柴油发动机的后处理器进行了更新,包括DPF(尾气颗粒捕捉器)、SCR(氮化物处理器)、DOC(柴油氧化催化器)、EGR(废气再循环)等环保装置被安装在发动机上。为了让车辆动力增强,同时排放更低,发动机上还升级了诸如超高压共轨系统与燃油喷射(高温高压环境)、钢制活塞等技术应用。

由国家网信办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规定》强调,汽车数据处理者开展重要数据处理活动,应当遵守依法在境内存储的规定,加强重要数据安全保护;落实风险评估报告制度要求,积极防范数据安全风险;落实年度报告制度要求,按时主动报送年度汽车数据安全管理情况。因业务需要确需向境外提供重要数据的,汽车数据处理者应当落实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制度要求,不得超出出境安全评估结论违规向境外提供重要数据,并在年度报告中补充报告相关情况。

据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出台《规定》旨在规范汽车数据处理活动,保护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汽车数据合理开发利用。

总结:这是进步的力量,是时代的必然,在国家、企业多方努力下,助力企业稳步发展、促进市场良性循环。

后市场“民族品牌”崛起,打开消费增长新空间

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快速崛起,消费者的品牌偏好正在转变,尤其以Z世代为代表的新兴消费势力态度的转变,正驱动着中国本土品牌的成长。

查看数据资料显示,2021年乘用车轮胎、机油市场规模均超1000亿,蓄电池市场规模近300亿。机油更换率超过150%,机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空调滤清器更换率高于50%。2021年,机油、机油滤清器更换率超过100%。国产品牌配件市场份额正在提升,点火线圈、刹车盘、冷却液等品类已超外资品牌。

对比近两年1-9月份的配件销售数据可见,在多个品类上,国产品牌配件的市场份额正在提升。国产品牌减震器2021年市场份额达到38.52%,提升了13个百分点;在点火线圈、刹车盘、冷却液、控制臂、蓄电池、空调滤清器、空气滤清器这些品类上,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都达到50%以上,已赶超外资品牌。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深化,中国汽车制造业加快汽车制造与信息化的融合,中国自主品牌将在国内主流汽车市场中全面提升,销售占比2021年已超过40%。中国自主品牌销量增长迅速,其保有量占比也持续提升,国产配件需求增长较快。

点评:新经济发展加快行业发展步伐,汽车后市场企业线上线下齐发力,让本土品牌的路越走越宽,可见“国潮”品牌的兴起刚好满足新一代年轻人的需求。所以,企业只有认真打磨产品,专注品牌价值,用心聆听消费者心声,才能让本土品牌走得更长远。

如上所述,2021年的汽车后市场在存量时代中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无论市场如何变化,以消费者为核心,打造品牌价值、重视服务、结合新商业思维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相信2022年的汽车后市场将迎进一步的发展与突破,在2021年“活下去”的前提下去寻求新的创新路径。

特别声明:本文系汽配圈微信公众号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作为女主的赵丽颖,身价也水涨船高,一个人越红就会被黑得越惨,因《楚乔传》受到更多关注的赵丽颖被爆出拍戏用替身高达32个,庞大的数量让人咋舌,有人说拍戏用替身是正
  • 曙光健士负责人表示,生态环境部门到企业开展指导帮扶,解除了绩效分级申报等政策上的困惑,对目前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英米家联合创始人兼CEO區文生在发布
  • 以道德为统领,指的是做事要按照自己的良知去做,即做事要讲良心,要把自己的良知推广到做具体事情上去,做每一件事情都是在良知规范的引导下,同时在做这个事的时候,获得
  • #每日一善[超话]# ❤#阳光信用# 人生的意义如果仅在于追求成功,真正带给你成就感的是成长。能够坦然面对自我的渺小,承认自己的能力够不上愿望,愿意把目标降低到
  • #東严香TONANSE##纯露##护肤#传统英式园林坚持以生态自然为理念,追求色彩的和谐以及植物的混合平衡,在设计中大量使用自然生长、无需精细修剪的花草。水是决
  • 各种原因,婚后白先生我俩都未回过老家工作日在我家,亲爸妈顾着,弟妹给做饭周末回了公公婆婆家,凡是我爱吃的果蔬周日一大早,公公就摘好全部分类装好净捡最大个儿的,向
  • 更有钻扣配饰穿戴于足腕之下晶莹动人,演绎经久不衰的法式幻想。”~4.佳璇送我去上课一直送到五楼~~~~~~5.贺总的choc不知道是该分完还是自己吃完~#LAN
  • 真的挺好吃的)图8-13哈哈哈哈哈笑死谁了死去的高中记忆突然攻击我们 后来发现大家手机里面怎么都有别人的黑历史图14-15同桌家的小仓鼠 图16 今天唯一一张合
  • 遇见了你,就是我生命中最美的际遇,因为有了你的爱,我将不会悲伤,我只愿和你琴瑟和鸣,只愿和你缠绵缱绻。眺望远方,眸子穿过春天的旖旎,只是仿若你的倩影,还在昨昔芳
  •   一旦资金和信贷增长被遏制,或者贷款标准提高,那么信贷和支出的增速就会放缓,偿债问题就会加速涌现,这时就接近债务周期的顶部。尽管决策者一般都想尽力妥善行事,但
  • 其实在酒桌之上,“开场白”不仅仅是一句话那么简单,它是酒局上的“纽带”一句好的开场白其实是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能让别人对自己有一个好的印象,但是酒局之上
  • 在27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专门就此事向外交部发言人陆慷提问,而陆慷则用一句话做出了“霸气回应”:“这种小伎俩你还认真对待啊?”《今日印度》是印度一
  • 但如果一个管理者、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失去了必要的刺激,处在一种安逸的工作氛围中而不自觉,那么等危机真正到来时,就来不及了。但如果一个管理者、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失
  • 步行11分钟抵达UCL管院,地铁30-35分钟抵达市中心大多高校UCL、KCL、LSE等 楼下就是伦敦最大中超 - 网红中超 天天超市,在Canary Wha
  • #足球#尤文绝不考虑出售德利赫特,即将再次开启续约谈判目前德利赫特与尤文的合同在2024年6月30日到期,尤文管理层会在近期与德利赫特代理人拉斐拉-皮米恩塔进行
  • 【黑河市爱辉区第196至第209例确诊病例轨迹公布!】 #黑河抗疫日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96:为全民核酸检测发现。现住黑河市爱辉区花园街道长海社区华寓小区。
  • 读书笔记:《道德经》 第四章 【王弼版本】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同56章)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
  • #北师大考研[超话]# 今年北师新传已高分上岸 现出自己呕心沥血整理的笔记:1.基础传播学笔记(笔记框架清晰,糅合几大重要参考书目 可能是最适合新传考研应试的一
  • 通知要求,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高校要面向本专科生开设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课,#中小学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校本课程#,同时注重安排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通
  • 虽然说有传闻要去美国建厂,但只是5纳米,他们的最新明珠是1纳米。#股票#2022-7-4 台积电在两岸关系中的作用这大概了解后产生的智慧,我们总笑台湾人不了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