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九十六)

《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序

饮食之道,体现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饮食文化遗存,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它的源远流长,回望这浩荡的文化源流,可以领悟到中华文明雄厚根基之所在。

探讨整理我国饮食文化的宝贵遗产,以服务于人民的健康事业,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时代前进的要求。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有这样一位饮食服务业的专家,穷20余年之功力,矢志不移,孜孜不倦,为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推动中国餐饮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就是《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主编,我的好朋友关伟雄先生。

读《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人们不但能够尽情地领略1万年的华夏文明,还可以见证中华民族77万年的烹饪历程,探索1800万年的自然酿饮之源,追寻4500万年的人类

足迹……

《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中有1500多幅珍贵图片和翔实的文字说明,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而独到的专业理论,再现了人类进化、烹饪演进、饮食文化发展的简明过程。图书视角独特,以炊具的更新和演进为分期依据,将中华饮食文化的历史进程形象地

概括为八个阶段——

第1个阶段:从距今约4500万年前山西“世纪署猿”的出现到77万年前“北京人”学会用火熟食为“烹前时期”。如:170万年前云南元谋人或115万年前陕西蓝田人,他们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过着未开化的“茹毛饮血,生吞活嚼”之饮食生活,完全不识“熟”滋味。

第2个阶段:中国烹饪诞生的时间约公元前77万年至公元前3万年为“无炊具烹时期”。如:北京周口店猿人洞遗址,发现人类用火遗迹,中国考古学家据此做出“北京人”发明用火熟食论断,证明这里就是中国烹饪发源地,距今约77万年的历史。以前教科书上老写“北京人”生活约50万年前,2009年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冠军等人采用最新考古方法“铝铍埋藏测年法”重新测定了“北京人”遗址和用火遗迹,认为这些远古人类生活在77万年前。烹饪诞生的伟大意义就是人类从此与动物划清界线走向文明。

第3个阶段:历史上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3万年—公元前1万年)为“石烹时期”。如:山顶洞人发现烤肉时,小块原料偶然落在石头上面,肉很快成熟,又不会烤糊,于是利用石块烹制食物,从而诞生石烹。

第4个阶段: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2600年)则为“陶烹时期”。如:1962年在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出土中国最早的陶器,随后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中国烹饪进入“陶烹时期”。

第5个阶段:青铜食器得到广泛应用的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475年为“铜烹时期”。如:马家窑文化遗址发现青铜器, 随着青铜炊具、食具逐渐出现,中国烹饪进入“铜烹时期”。

第6个阶段:根据河北平山县出土战国时期的铁釜后,铁制炊具逐渐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的公元前475年至公元1911年为“铁烹时期”。因为中国历史上的战国到清朝有两千多年,所以又分为:战秦汉魏晋南北朝为铁烹早期,隋唐宋为铁烹中期,元明清为铁烹近期。

第7个阶段:公元1911年至2006年,随着电器炊具的逐渐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为“电器烹时期”。

第8个阶段:公元2006年,国外出现分子烹饪 并被国内餐厅引进制作,中国烹饪开始进入“分子烹时期”。

这一崭新的提法在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史上可谓独树一帜,首开先河,使读者对中华饮食文化有了更为系统而明晰的理解。

关伟雄为编著《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一书进行了漫长而艰辛的探索。他一头扎进77万年中华饮食文明的海洋里,查阅图书、收集资料、寻访专家、考察全国各地省市级博物馆、古迹遗址……20多年里,没有谁能统计出关伟雄啃过多少本晦涩难懂的饮食典籍,做过多少万字的读书笔记,没有人会知道他在考证饮食文化遗址的漫漫旅程中洒下了多少汗水,付出了多少心血!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艰辛的付出必然会获得相应的回报,经过长时间的研究考证,反复修改,关伟雄终于编著成稿《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这本书不仅唤醒了人们沉睡已久的饮食文化情节,而且为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提出了具有创见性的诠释。特别是在饮食文化的研究理论上,他不仅系统、全面、深入地将中国饮食文化进行了归纳、整理,而且独辟蹊径,结出了丰硕的新的理论成果,具有宝贵的原创性。

我深信《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必将受到大众的欢迎与喜爱,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让我们共同期待它的早日出版。我坚信:“甄能煮、你也能煮”,成功无它,用心而已!

国际烹饪大师甄文达

连载(九十二)

《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序

饮食之道,体现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饮食文化遗存,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它的源远流长,回望这浩荡的文化源流,可以领悟到中华文明雄厚根基之所在。

探讨整理我国饮食文化的宝贵遗产,以服务于人民的健康事业,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时代前进的要求。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有这样一位饮食服务业的专家,穷20余年之功力,矢志不移,孜孜不倦,为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推动中国餐饮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就是《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主编,我的好朋友关伟雄先生。

读《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人们不但能够尽情地领略1万年的华夏文明,还可以见证中华民族77万年的烹饪历程,探索1800万年的自然酿饮之源,追寻4500万年的人类

足迹……

《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中有1500多幅珍贵图片和翔实的文字说明,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而独到的专业理论,再现了人类进化、烹饪演进、饮食文化发展的简明过程。图书视角独特,以炊具的更新和演进为分期依据,将中华饮食文化的历史进程形象地

概括为八个阶段——

第1个阶段:从距今约4500万年前山西“世纪署猿”的出现到77万年前“北京人”学会用火熟食为“烹前时期”。如:170万年前云南元谋人或115万年前陕西蓝田人,他们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过着未开化的“茹毛饮血,生吞活嚼”之饮食生活,完全不识“熟”滋味。

第2个阶段:中国烹饪诞生的时间约公元前77万年至公元前3万年为“无炊具烹时期”。如:北京周口店猿人洞遗址,发现人类用火遗迹,中国考古学家据此做出“北京人”发明用火熟食论断,证明这里就是中国烹饪发源地,距今约77万年的历史。以前教科书上老写“北京人”生活约50万年前,2009年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冠军等人采用最新考古方法“铝铍埋藏测年法”重新测定了“北京人”遗址和用火遗迹,认为这些远古人类生活在77万年前。烹饪诞生的伟大意义就是人类从此与动物划清界线走向文明。

第3个阶段:历史上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3万年—公元前1万年)为“石烹时期”。如:山顶洞人发现烤肉时,小块原料偶然落在石头上面,肉很快成熟,又不会烤糊,于是利用石块烹制食物,从而诞生石烹。

第4个阶段: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2600年)则为“陶烹时期”。如:1962年在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出土中国最早的陶器,随后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中国烹饪进入“陶烹时期”。

第5个阶段:青铜食器得到广泛应用的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475年为“铜烹时期”。如:马家窑文化遗址发现青铜器, 随着青铜炊具、食具逐渐出现,中国烹饪进入“铜烹时期”。

第6个阶段:根据河北平山县出土战国时期的铁釜后,铁制炊具逐渐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的公元前475年至公元1911年为“铁烹时期”。因为中国历史上的战国到清朝有两千多年,所以又分为:战秦汉魏晋南北朝为铁烹早期,隋唐宋为铁烹中期,元明清为铁烹近期。

第7个阶段:公元1911年至2006年,随着电器炊具的逐渐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为“电器烹时期”。

第8个阶段:公元2006年,国外出现分子烹饪 并被国内餐厅引进制作,中国烹饪开始进入“分子烹时期”。

这一崭新的提法在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史上可谓独树一帜,首开先河,使读者对中华饮食文化有了更为系统而明晰的理解。

关伟雄为编著《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一书进行了漫长而艰辛的探索。他一头扎进77万年中华饮食文明的海洋里,查阅图书、收集资料、寻访专家、考察全国各地省市级博物馆、古迹遗址……20多年里,没有谁能统计出关伟雄啃过多少本晦涩难懂的饮食典籍,做过多少万字的读书笔记,没有人会知道他在考证饮食文化遗址的漫漫旅程中洒下了多少汗水,付出了多少心血!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艰辛的付出必然会获得相应的回报,经过长时间的研究考证,反复修改,关伟雄终于编著成稿《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这本书不仅唤醒了人们沉睡已久的饮食文化情节,而且为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提出了具有创见性的诠释。特别是在饮食文化的研究理论上,他不仅系统、全面、深入地将中国饮食文化进行了归纳、整理,而且独辟蹊径,结出了丰硕的新的理论成果,具有宝贵的原创性。

我深信《图说中国77万年饮食文化史》必将受到大众的欢迎与喜爱,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让我们共同期待它的早日出版。我坚信:“甄能煮、你也能煮”,成功无它,用心而已!

国际烹饪大师甄文达

笔阵图(卫夫人)

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昔秦丞相斯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蔡尚书邕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故知达其源者少,闇于理者多。近代以来,殊不师古,而缘情弃道,才记姓名,或学不该赡,闻见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虚费精神。自非通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矣!今删李斯《笔妙》,更加润色,总七条,并作其形容,列事如左,贻诸子孙,永为模范,庶将来君子,时复览焉。

笔要取崇山绝仞中兔毫,八九月收之,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其砚取煎涸新石,润涩相兼,浮津耀墨者。其墨取庐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角胶,十年以上,强如石者为之。纸取东阳鱼卵,虚柔滑净者。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一一从其消息而用之。

一“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丿“撇”如陆断犀象。

乙“折”如百钧弩发。

∣ “竖”如万岁枯藤。

㇏ “捺”如崩浪雷奔。

勹“横折钩”如劲弩筋节。

右七条笔阵出入斩斫图。执笔有七种。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又有六种用笔:结构圆奋如篆法,飘风洒落如章草,凶险可畏如八分,窈窕出入如飞白,耿介特立如鹤头,郁拔纵横如古隶。然心存委曲,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

永和四年,上虞制记。

收起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三端:在古代文化中指文士的笔端、武士的锋端、辩士的舌端。

银钩:本指书法中的“钩”这种基本笔画,因优美的笔画能表达出婉媚有力,故谓之“银钩”。在本文中指代书法艺术本身,即古代“六艺”中之“书”也。

2、周穆王:西周国王,昭王之子,姓姬名满。

3、鸿都:东汉时的皇家藏书之所。

碣:石碑圆顶者谓之碣,此特指碑碣文字。

十旬:指一百天。

4、达:通达。

达其源:通达文字产生发展的源流。

暗于理:不懂书法的道理。

5、殊:此作副词,有竟然之意。

师古:即师法于古人。

缘情:抒发感情,此理解为凭兴趣。

弃道:背弃书道。

该赡:渊博丰赡,此“该”通于“赅”。

6、通灵感物:指通于神灵,并且能感化他物。

7、更加润色:再加以修饰文字以使其具有光彩。

总:概括、归纳或谓总结。

列事:指陈述事情。

贻:遗留。

庶:希望、但愿。

8、崇山绝仞:指高山最高的地方。

锋齐:锋毫要齐。

腰强:“腰”指笔毫的中部,此即谓笔毫中部要有强 度、有弹力。

9、煎涸:通翦涸,指浅黑干涸。

润涩:此为一对反义词,即指润滑和不润滑。

浮津耀墨:浮耀墨汁的光泽。

10、鹿角胶:由鹿角熬制成的胶。

11、东阳鱼卵:一种产于东阳的鱼卵纸,东阳在今天安徽省天长县。

12、真书:魏晋之后对正体的一种称呼,也称作楷书。

行草书:又称草行,一种比较流动而近于草书的书体。

13、点画:文字点与横竖笔画的总称。

波撇:指磔和掠,即捺和撇。

屈曲:弯曲、曲折。

14、大书:写大的字。

从小:指写小字。

15、鉴:鉴别、鉴赏。

16、筋书:瘦劲有力的书

墨猪:笔画肥而无力的书。

圣:超凡、卓越。

17、消息:奥妙、真谛。

18、笔阵:将书法比喻为作战行阵。

执笔急:指执笔松。

19、执笔近:指执笔处离笔毫近。执笔近不能很好的运腕行笔,执笔不紧,运笔则无力。

20、结构圆备:指字的点画安排和形势布置完备。

篆法:此为大小篆的总称。

21、飘扬洒落:指章草自由奔放洒脱的笔势。

22、八分:东汉后期的准隶书书体,传自王次仲始,尽其笔势,舒展波撇,其势凶险可畏。

23、飞白:相传为蔡邕所创之体,此之“窃窕出入”喻其笔势在那丝丝露白处的入与出,显得娴静优美。

24、耿介:指高耸突兀貌。

25、古隶:指西汉至东汉前期通行的隶书,尚带有篆书意味,无明显的波挑,无篆书的圆润之态,其笔画尤

显纵横,粗壮朴拙而厚实。

26、心存委曲:谓作书前思考要透彻详细。

27、永和四年,上虞 制记:此二句为作者写作之

行款,永和即东晋穆帝之年号,上虞在今天浙江上虞县之西。

展开全部

白话译文

古代三端的妙用,没有先于用笔的;而六艺的奥妙,没有重于书法的。昔日秦丞相李斯见到周穆王的书法,感叹了七天之久,不满意他的书法缺乏笔力。蔡邕到鸿都观看碑碣,一百天了还不忍返回,不停的称赞那些超群出众的碑碣,所以知道通达书之源流的少,不懂得书法道理的多。近代以来竟而不师法古人,只凭兴趣背离书道,只记得姓名,有的学识并不渊博丰赡,见识又少,致使没有成就,空费了精神。于是,不是通于神灵,能感化他人的人,便不足以与其谈论此道。现今删改李斯的《笔妙》,再加以修饰的文字使其完整,总括起来有七条,并且予以说明,把对其所作的形容列在左边,遗留于子孙,永为楷模,希望将来的学书者,能有时间看看。

笔毫要取那高山绝壁中的兔毛,八九月间猎取,笔头要一寸,管长要五寸,锋毫要齐整,锋腰要有强度。砚台要选用浅黑干涸的新石,润滑与滞涩兼顾,能浮耀墨汁的光泽。至于墨要取庐山的松烟、代郡的鹿角胶,要十年以上,强硬如石的作为制造的原料。纸则要取东阳鱼卵纸,柔软滑净的。大凡学写字,先要学执笔之法,如果作真书,要执去笔头二寸一分处;如果是行草,要执去笔头三寸一分处。下笔点画波撇曲折,都要尽一身之力行笔。初学书者先学大字,不得从小字开始。善于鉴赏的不善于写,善于写的不善于鉴赏。善用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少肉者叫它“筋书”,多肉少骨的叫它“墨猪”,多力丰筋的是可取之法,无力无筋的为错误之法。要一一从其间吸取奥妙、体会真谛,并且合理地运用它。

横画,如同千里阵云,隐隐于天空,看似无形,实则有形。

点画,像高山坠石,磕然有声,如山裂石崩之响。

撇画:如利剑斩断犀牛角与象牙一样有力。

折画,如百钧之力发弩,强劲有力。

竖画,像万年枯藤一样苍劲雄强。

捺画,如崩浪奔雷,气势非凡。

横折钩,像强劲的弩,坚挺的竹。

右边是七条笔阵出入斩斫图。执笔有七种情形。有时候心情紧急而执笔却不紧,有时心情宽松执笔却很紧。如果执笔离笔头近而又不紧,意在笔先就会成功。于是又有六种用笔之法:

结构字体、布置形势完备的如篆法;

笔势飘逸洒脱而又自由奔放的有如章草;

波撇凶险可畏如八分书;

那笔法出入娴静优雅的好比作飞白书;

笔画高耸挺立如鹤头书;

纵横沉凝遒劲的如古隶。

然而还要用心思考,考虑详尽,再作一字,各象其形,这样才有可能臻于妙境,书道也只有在这时才算穷尽。岁在永和四年,上虞 制图并撰文。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卫铄(272年—349年),东晋女书法家,传为王右军(王羲之)之师。名铄,字茂漪,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汝阴太守李矩妻,卫恒从女,世称卫夫人。工书,楷书尤善,师钟繇,妙传其法。王羲之少时,曾从她学书。《笔阵图》一篇,旧题卫夫人撰,后众说纷纭,或疑为王羲之撰,或疑为六朝人伪托。因流传很广,此姑存其旧,仍列卫夫人后,参见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家学渊源(北派之祖卫瓘侄女、卫桓从的妹妹),有名当代。《书法要录》说她得笔法于钟繇,熔钟、卫之法于一炉。所着《笔阵图》中云:“横”如千里之阵云、“点”似高山之坠石、“撇”如陆断犀象之角、“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钧弩发、“钩”如劲弩筋节。有《名姬帖》、《卫氏和南帖》传世。其字形已由钟繇的扁方变为长方形,几条清秀平和,娴雅婉丽,去隶已远,说明当时楷书已经成熟而普遍。《书评》称之为“如插花少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海浮霞。”

卫铄认为,书法品位就高在“多力丰筋”,即筋劲,力强。多“肉”则是下品,是“墨猪”,臃肿无神气。魏晋人讲“风骨”,讲“清奇险峻”,所以以“瘦硬”为美。后代人或崇尚“丰腴”,或崇尚“肥劲”,对“筋”、“骨”、“肉”也就有了不同的理解。但“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能成书”(苏轼《东坡题跋》卷上)则是历代书家的共识。卫铄的贡献就在于她把“筋”、“骨”、“肉”之说引入书论,使之成为书法审美范畴,为后世的创作和欣赏开辟了新的思路。 https://t.cn/R2WxdDX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去出差,路过爸爸单位,一个年轻女人来开门,房间里还有我爸和她的婚纱照,我爸看到我大惊失色,我做了一件事,跟我爸说了几句话,又跟那女人说了几句话,第三者黯然离开
  • 最后我想说,亲爱的弟弟妹妹们,一次高考决定不了什么,你可能迷茫可能质疑,但是你的那每一个日日夜夜的努力会是你之后最大的收获,不管结果如何,都不辜负自己这些年的努
  • 还是那个熟悉的院子,却没有在门口迎接我的姥姥……走进屋,姥姥躺在床上,头发全白了,说话有点费劲,(回去之前老妈就说,这次姥姥是肺上不好,好像是肺衰竭……)姥姥看
  •   女人或男人是损害清净心最大的敌人,如果对异性生起了贪心,就要这样想:我是要保持清净的,而他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因为相续被染污了,不清净了。他内心当中就很不平衡
  • 看算命先生如何睁眼说瞎话,谈女命婚姻[笑cry] 女命: 辛酉 壬辰 丙辰 戊戌 任何八字一上手,第一看五行全不全,第二看地支刑冲合会,第三看日主喜忌和调候
  • 最后他还说,每天那么多病人求医,儿科那边专家肯定找把握较大的来处理了,我们案子风险太大,没人想接的。他说,外面的肿瘤他可以处理,但你要先去找神经外的主任,问他能
  • 】#父亲节##父亲节快乐##军人父亲# 转自 文丨浪淘沙有一种爸爸因为儿女是军人便注定了与其他爸爸有所不同这就是军人的爸爸有一种最帅爸爸叫军人的爸爸他很低调如大
  • 我开始了从深圳回来吃的第一碗米线那天天气很好[月亮]高铁南站,是大学城附近吧头天晚上我就盯上了这家贵州六盘水羊肉米线,其实烧烤闻起来也挺香的,不过没吃上,毕竟我
  • #诗歌#于亭中,安静如初,清淡始终,揽三分红霞沾染墨花,煮一杯淡茶入怀雅韵,轻淡若云,潇洒如风,静静的时光里,不争不闹,平和自在,拈花一色就是姹紫千红,采叶一树
  • 多少对,最初结合的构建的幸福之家,能坚持到最后。多少对,最初结合的构建的幸福之家,能坚持到最后。
  • [星星]618桃宝荭包来啦[星星]唯一入口: [星星]618狗东荭包来啦[星星]唯一入口: ¥16.91 植爱生活自热米饭3大盒 【凑单3盒到手才11.9!3
  • "老卖婆又去找着刘姑娘磨牙,说∶"我有个侄女,长得聪明伶俐,拾拾掇掇那是没说的,皆因她娘死的早,守在我脸前,我也没给她缠足,保管听你的吩咐。
  • 4 知止定律生活中,我们认为无足轻重的一些小事,或是一句话,一点欲念,些许越轨;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让我们一步步走向不归路。止行:不是不行,而是“三思而后行”不懂
  • [鲜花]五点被弄起来给姐妹化妆弄头发 真的是困死我了 白天又突然来了姨妈没有疼死我 秋老师一个劲在我边上来来回回 最后果然给我安排了一堆活 我又失去了实验自由[
  • 年初,成都环城生态公园一级绿道——100公里的成都绕城绿道全环贯通的时候,对人们的生活影响不算太大,直到“绕城骑行”成为潮流生活方式,无数本地人踊跃打卡,无数外
  • ”…………我们对新冠患者太不友好了,他们又不是故意感染的新冠,他们只是像绍兴人一样,为了维持柴米油盐的平凡生活,而出了一趟差,而进了一次货,而开了一趟车,而去了
  • 最近一年半时间里都没去看过橘洲焰火本来想今天去看看都找不到伴…[摊手]想想还是算了人山人海的 天公也不作美众里寻她千百度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能在暮然回首时看
  • 你跟一个人有没有未来,一开始你就清楚,你看那些想要嫁的好的姑娘,多数生活都还不错,因为她知道要什么,要配上什么,你得有拿得出手的什么,反而那些一味追求爱情的姑娘
  • 我公众号之前发了篇自己的爱情哲学,我怀疑这个人根本没看懂我写的内容,但是觉得我的话题是在写“爱情”就用米粒大的脑仁里存储的唯一一句关于爱情的土味情话来留言。[费
  • 6月19日,钟嘉欣在社交平台晒出三胎孕肚照片,并配文“我的肚子越来越大了。”照片中,钟嘉欣面带幸福笑容,身穿黑色套装出镜,孕肚比前些日子又大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