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聚会天,同窗好友们再次相聚好开心!虽然同在罗马但是见面一次也不容易呀,我们专业八个姑娘来了六个,我是其中唯一的老外[偷笑],一堆人从学校出来后开始傻乎乎的巡街,像过去的时光一样,雨太大走不了就躲在流浪汉栖息的屋檐下侃大山呀,嘻嘻哈哈嘿嘿嘿,爱你们❤️爱这些年轻美好的时光❤️。#校园生活# https://t.cn/RU1yE2j

「今日份」图/文 BY 三楼
我不善言辞,不喜欢和陌生人搭话,也可以说根本就不知道说什么。
我好像有很多朋友,我是他们的倾听者,她们却不是我的倾诉者,因为我并不知道说什么。
我能和在身边的朋友嘻嘻哈哈,侃天侃地侃大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和异地的朋友联系像是成为了一种任务。
不是生疏,不是变淡,但是真的很排斥联系,我能清楚的感受到我的变化,让我恐慌。

做父母的最高境界,就这两个字

夜听 昨天

秋葵妈妈



做父母,总是不愿放手

心理学博士西尔维娅·克莱尔说: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道理大家都懂,可真到了实践中,还是有无尽的“舍不得”、“不放心”。

上周去给女儿开家长会,老师给每个家长发了一张纸,然后让家长写下,现阶段最希望孩子改变的一点。

家长们的答案五花八门:希望孩子能不再挑食,希望孩子能自己定闹钟起床,希望孩子能自己写作业,希望孩子能学会尊敬长辈……

教室里的家长,一边写,一边摇着头,叹着气,仿佛这些是孩子的“疑难杂症”。



老师又问了一个问题:“如果你觉得,其实你的孩子,已经具备了这项能力,只是还做不好,请举手。”

有一半的家长,犹豫着举起了右手。

“如果你觉得,三年后,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了,请举手。”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举起了手。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原来,孩子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不行”。

孩子在成长,即使生活技能不能那么娴熟;

孩子会变好,即使成长的速度没有我们期待的快。

我们总觉得,孩子还小,不敢放手。

事实上,很多事情,孩子已经有能力做,只不过做得没有那么好。

允许孩子从笨拙开始成长。



不相信孩子,他们会怎么想?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中提出,人的一生,就是在回答三个问题:

我是谁?

世界是怎样的?

为了生存和发展,我要做什么?

这三个问题,看起来是高深莫测的哲学问题。可实际上,这是每个人的一生,都在回答的问题。

即使我们是父母,也不能替孩子回答这样的问题。

一个孩子,自我成长能力越好,越能独立地步入社会。

一个在父母的庇佑下,永远是由父母给他回答“我是谁”、“世界怎么样”的孩子, 很难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王霄老师在《遇见孩子,看见更好的自己》中,用一个熟悉的场景,向我们描述了,妈妈替孩子成长时,孩子的心理。

有一个孩子,他每天都是在睡梦中,任由妈妈帮他把衣服穿好,可是他每天还是会迟到。

这个场景在我们的家里每天都发生,可我们却没考虑过孩子的想法。

那么,这个孩子,在被睡梦中被穿衣服,每天上学迟到的时候,他的心理是什么,他是怎么回答那三个问题的?

“我每天都起不来,我不能自己穿衣服,我是不行的;”

“世界太不友好了,每天迟到同学们看我的眼神都很尴尬;”

“我只能靠妈妈来帮我,我才能勉强在社会生存。”

为人父母,我们总怕孩子走弯路,怕孩子被世界所伤害。

可我们却忘记了,有些路孩子必须要自己走,有些伤害经历过才能成长。

当孩子已经具备自理能力,妈妈还是选择包办的时候,对孩子深深的不信任,会让孩子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没有你,我做不好”的依赖感和自我否定感。

就像王霄老师说的,只有一个孩子认为自己有能力,并且世界是安全的,他才会充满信心的面对世界。



永远比孩子强,是糟糕的教育

《金牌调解》中,有过一对因为儿子养狗来调解的母子。

儿子在自己住的地方,养了一条狗,跟狗同吃同住,感觉很开心。可是,妈妈却觉得看不过去了。

因为她比儿子经验丰富,她比儿子懂职场,懂人情世故。

她认为: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出门带着一身狗毛,一身狗臭味,怎么找工作,怎么找对象?

儿子把狗送到朋友家寄养,她说:“不可以,狗乱叫会让你朋友的邻居报警。”

后来,妈妈借机说服儿子,把狗送到她那里寄养。过了没几天,她跟儿子轻描淡写地说狗狗走丢了。



从头到尾,妈妈表面上,在跟儿子就养狗这件事上作斗争。可实际上,她是在争夺一个决策权,她在告诉儿子:我就是比你说得对,你就是要听我的。

调解的最后,儿子同意不再养狗。说完那句“同意”,一个二十多岁的男人,在镜头面前痛哭流涕。

他对妈妈说:“我们可能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走一些弯路。但如果在你的庇护下,我们一直走正确的路,那我们怎么知道,这条路是哪里错了呢?”

孩子是需要在磕磕碰碰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的。

只不过大多数时候,家长没有给孩子这个机会



也许我们嘴上在说,希望孩子比我们优秀。

可实际上,我们却不断地用行动证明:没有我,你什么都不行。

我们总是忘了,他们也许已经长大。不把他们当孩子,他们才能更好地成长。

终有一天,我们要懂得并学会接受,孩子会变得比我们优秀,比我们更有决策的能力。



教育最高境界,是培养一个独立的人

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80后、90后长大的孩子,好像没有人管,就长得挺好。

而现在的孩子,万千宠爱与一身,反而问题频出。

除了不同年代的孩子,有不同特征以外,我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也许孩子没那么需要父母去“管”他们。

孩子自己跌跌撞撞选择的路,可能比我们给他们铺平的要好。

教育的终极目的,未必是培养一个出色成功的人,而是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有用的人。

怎样才是一个独立有用的人呢?



相信自己有能力,承认世界的美好与残酷,并且愿意去面对一切的成功与失败。

随着孩子越来越大,父母终究会有些方面不如孩子。

没必要一直比孩子强,孩子需要的是可以依靠的大山,而不是压在他们头顶上的大山。

允许孩子自己选择对的或者错的,在那些我们承担得起的“小错误”中,该放手时就放手吧。

与所有家长共勉。

作者简介:妙黛,中科院心理学研究生,一手抱娃,一手工作,还有一颗心写作的职场妈妈,一个集正经与逗比,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90后姑娘。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这初夏是最美的季节,学府涵青幼儿园的孩子们来到了上海大学进行了远足社会实践活动。 行走在林荫道间,看着图书馆、体育场,即将毕业的孩子们激动不已,憧憬着、诉说着
  • #滨5楼群事件有感# 匿名真的是人性丑恶的面具 匿名之后大家能够肆无忌惮地口出恶言 对事情一知半解的人最容易被煽动 其实事情一开始并不是往这个走向 但是感觉
  • #李振宁[超话]# 昨天在微博上看到那个vlog的视频片段,觉得心疼。 今天考完试有休息的时间了,就抽空看了下完整版的,一直拉进度条,拉到深深那里,谁知道,他
  • #重庆线雕#每天都有无数人问我线雕到底好不好?其实线雕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线雕是一种比较方便的美容方法,线条就是将可吸收的线植入到皮下脂肪的浅层或者是深层对皮肤
  • 净空老法师开示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人心好,神保佑。我们起心动念是为社会安定、世界和平着想,这是好事情。希望宗教回归教育,西方社会就安定了。东方要恢复传统,中国
  • 【新书速递】《#传学:中国文学讲记#》(上、下册)顾随 讲 叶嘉莹 笔记,叶嘉莹记录的顾随讲解中国古诗文的全部笔记六十年首度全部问世。一是国学大师,一是中国古诗
  • 【“退休的是岗位,不休的是党性”——老党员夏全道热心为村民服务的故事】家住横梁街道王子庙社区的老党员夏全道,退休后义务给社区干部、街坊邻里等上党课。他把党的大政
  • 枭杰工控CPU长卡SBC-945BF-R10 ★CPU:板载 Intel Core 2 Duo、Pentium 4/D、Celeron D 533/800/1
  • #父亲节# 看山是你,看水是你,感谢一路有你!牛牛携手@荟萃楼珠宝 送福利! 转发此微博,参与#荟萃楼珠宝#话题讨论,一起聊聊父亲做过哪件最让你感动的事!6月1
  • 守着,真诚和质朴,过简单的日子,其实幸福,一直都在。突然之间,我失去了方向。我发现 百度云链接月亮在我眼睛里,闭上眼,幸福就是赠人的一朵花,眼前的一粥一饭,还有
  • 武汉公立大医院首推网约护士 本报记者随访从用户下单到护士上门服务全过程 □楚天都市报记者 李曼英 陈媛 通讯员 马遥遥 李蓓 史威韡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 萧颢
  • 修上師瑜伽時,觀想自己的凡夫心和上師的智慧心合而為一,有些人這時的問題是不知上師心在哪裡,自己心在哪裡,又如何做到無二無別。如果知道上師是以我們的信心、福德和智
  • 关于我哥的演唱会票票 我想记录一下#许嵩[超话]# 我四月份刚开始卖票的时候就找了票务 人家上来就问是不是要林俊杰的 还有的黄牛根本没许嵩的票 业务一点不靠谱
  • 文言文打卡day 7#语文##文言文# 桃花源记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
  • #电商# #拼多多# 《拼多多最新平台趋势打法!教你如何提升近50%流量!》 一、拼多多趋势 (1)先说一下,拼多多的平台趋势,我们发现现在拼多多是能
  • 昨天晚上刚通宵完 上午好不容易把病理考完 又要连轴看微免 现在只能把音乐音量开到轰耳朵才能没睡意 这次的考试月为了节省吃饭浪费的时间每天至少一杯奶茶当饭
  • 我家楼下捡的一只狮子猫,除了刚养时办猫证、体检、驱虫、打疫苗、绝育、置办猫猫用品花的大几千和每年驱虫疫苗的一千,每个月平均花费也就在一百多。 猫粮是我精挑细
  • 高效率的人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找东西上,所以整理周围环境,形成秩序,是提高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做为一门风靡全球的身心整理术,断舍离在中国有很多追随者。
  • " @生活艺术家委圆会 #日常[超话]#ᴅᴀɪʟʏ ʟɪғᴇ ▹ 上班第一周是迷茫的不知所措我基本没干啥多数时间是玩手机玩到手干擦护手霜以后不能在
  • (以为自己会随意看一看的一部剧,居然较真了(期待后续…时隔三个月再见马尼拉湾的日落#对马尼拉最深刻的印象,都寄存在这轮日落里三个月前我一个人在这边,路边一群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