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宵夜有感:这个研究生我读的可太开心了
三年下来不管是学术还是生活上都非常自由,想发文章的时候导就及时给了个项目(真的爱我导);
虽然与H继续异地恋,在踏入第八个年头的时候,我们对彼此的爱意仍分毫未减(当然,这一点也不妨碍吵架的时候我想锤他);
自给自足,读研期间没问家里要一分钱,过年过节还能按时给爸妈发红包,然后这几天盘算三年开支,竟然还存到了超乎我意外的(太为自己骄傲了)[污];
就业的时候,走了自己最想走的路;
能和18、呆呆常常逛吃,虽然我经常放鸽子。
三年下来,特别爱中南,特别爱长沙,我常说我骨子里流的是湘菜的汤。
在即将离开长沙的日子里,我早已经开始期待四五年后能有机会回长沙定居。

讲个昨天听来的好玩事儿
我有一个直系学妹(没见过,不认识)长得十分貌美,身上同时背着好几个男朋友。同院一男同学迷得七荤八素,踹了女朋友想和这海王妹妹在一起。结果相处间发现了真相,心有不甘,又想回去找前女友复合。前女友当然不肯,这位男同学几番纠缠未果,号称自己患上了急性抑郁症上了天台,说不复合就跳下去。前女友真为吾辈楷模,轻飘飘地说你跳就跳啊,关我屁事,就再不出现。于是众导员老师在天台上和他周旋了一晚,第二天呜啦呜啦给他拉精神病院去了。也不知道是演技逼真还是真有什么毛病,去了就留那儿了,捎带上几个老师苦哈哈地陪床。
我和朋友八卦了半夜,觉得丽嫔形容康禄海那句“太监都是没根儿的东西”形容他正合适。百度了一下急性抑郁症的病状,又好像和他不沾边。想来信心满满地拿性命相要,结果没半个人把他的贱命当一回事,眼下灰溜溜得不知道如何收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

我儿子。

产检的时候一直很顺利,每次B超、彩超,都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

在预产期前20多天,B超发现腹部有一肿块,大小41mm*38mm。

4*4CM,对于一个未出生的婴儿来说,是相当大一坨了。

对于这个突发情况,我感觉毫无真实感,甚至觉得是梦里的情景。毕竟长达10个月的孕检,啥问题都没有,最后半个月才出现这么大一块东西,实在是毫无心理准备。

最后半个月才讨论留不留,这个话题太沉重了!那已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了!全家人都倾向等孩子出生后再处理,大家都抱着最好的希望,孩子不会有事的。

十四天后,孩子出生了,3.3公斤,看上去非常可爱。

出生第三天就做了B超。

结果非常不理想。比预想中最坏的情况还要坏。

结果显示,孩子左下腹有一包块,实性大小约62mm*42mm*42mm,考虑为神经母细胞瘤,部分侵袭椎管内。

晴天霹雳。

那种心情我怎么能够写得出来?曾想过各种可能,设想就算是肿瘤,就算治疗费用昂贵,无论如何艰难,总能够拿掉的。但看到“侵袭椎管内”这几个字,即使没有专业医疗知识,我们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整个家庭像掉进冰水里了。

难以理解,命运为何如此不公?

为什么是我们?

为什么是我们?

为什么是我们?

哭,喊,嗟叹,各种哀嚎,这都默默地在我心中进行,并不能表现出来,不能让家里陷入更坏的情况。

家里没有出现任何埋怨,大家都很积极面对。照顾好产妇和BB,搜集各种医学资料,联系每个想到的能帮忙朋友亲戚,联系医院医生等等。都决心要打一场硬仗。

出生后20天做了第一次MR。

说起做MR,真没想到是这么难。因为机器太吵了,打桩机一样,小家伙不可能睡着静静地做检查,必须用镇静剂。刚出生十多天的孩子,早上5点多就从家里出发,去省城大医院排队,又吃镇静药又打镇静针,结果还是不肯乖乖睡好,第一次检查失败。排队一个星期后再去,这次一早就不让他睡,不让他吃,到了临做检查的时候才一次让他吃,吃饱好入睡,同时还要加镇静剂,想到都让人心疼。不管怎么样,第二次终于把检查做好了。耗时差不多一个小时,在外面等真是心焦,很担心门忽然打开护士出来说又失败了。

检查结果比原来的更坏了:“左中下腹膜后有一软组织肿块,大小约58mm×42mm×49 mm,考虑为恶性肿瘤,累及左侧腰部分椎间孔及沿扩大的椎间孔到达椎管硬膜外区,硬膜囊及左肾和左腰大肌明显受压移位。”

差不多一个月后,又在另一间医院做了一次MR,结果:“左侧脊柱旁及背部肌间隙内多发不规则肿块,最大约50mm×43mm,肿块部分经椎间孔进入椎管内,相应椎间孔扩大;左肾明显受压移位,且与肿块相贴;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髂内外动脉也相应移位并部分被包绕。结论考虑腹膜后神经源性恶性肿瘤性病变。”

坏消息真是一个接着一个,不过这时我们早有心理准备了,虽然很伤心,还是默默把眼泪往肚子里咽了。

拿着检查结果,把省里这方面有名气的医生都跑了遍,凌晨就起床去省里医院排队,围在病房门口等个把小时就为了和医生谈上几句话,100元挂一个专家号还得抢等等,都是常态。

然而每去一次医院,我们的心就变冷一点。

先简单说一下情况吧。

神经母细胞瘤是比较常见的婴儿肿瘤,在婴儿肿瘤致死原因排前几名。我孩子的情况除了肿瘤外,最麻烦的是肿瘤还入侵了椎管,包饶脊髓马尾丛,任由肿瘤继续增大或者处理不当,损伤了神经的话,瘫痪是分分钟的事。

全省最出名的两个医生,一个主攻手术,一个主攻化疗。

我们先去找主攻手术的,因为觉得化疗对这么小的孩子伤害太大了。

他看了结果,说非常难办,因为这个肿瘤不仅仅是肿瘤那么简单,入侵了椎管,就涉及到神经外科的事,他擅长儿科手术,但神经外科的事情要别的医生解决。在我们哀求下,他答应把我们排进每周一次的专家会诊。

苦等一个星期,终于到了专家会诊,一大早去到门口,已经聚了不少人。一群医生在一个小房间里拿着一堆案子在讨论,大家在外面眼巴巴地等,没人说一句话。

终于出来了,所有人争着挤过去,都想争取尽量多的时间跟医生交流,我们也一样,但听到的回复只有简单几句。

神经外专家说,这个孩子的脚现在应该已经不能动了。

我们的主治医生说,这个案子没有办法处理。没聊几句就阻止了我们的追问,因为还有很多人缠着他。

毫无道理!我的孩子的腿现在正常得很,一点瘫痪的迹象都没有!除了有时有点不自然的颤抖。

我们当然继续不停挂号,不停求他想办法。

他说,外面的肿瘤他可以处理,但你要先去找神经外的主任,问他能不能搞椎管里面的,可以我才能做外面的,只做外面不做里面没意义。

没办法,我们又排一个星期队去找神经外。神经外的主任说,要搞里面的,先叫儿科的把外面的清除掉,才能想办法。

后来他不忍心看我们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花了不少时间跟我们说明手术的难度。

首先处理腹腔内的肿瘤并不是特别难,但也是一台大型手术,这么小的孩子,风险已经非常大。

更麻烦的是椎管内的手术。这要把脊柱两块壁板切除,才能把工具伸进去很小心很小心地清理,这个过程风险很大,毕竟这么小的婴儿,一不小心伤到神经,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瘫痪,而且要把肿瘤清理干净,也是非常不容易。清理干净后,因为两块受力壁板已经去掉了,脊柱撑不起来,只能打钢钉。成人打钢钉还好,但婴儿是不断生长的,钢钉不会生长,很快就会把脊柱弄变形,只能每隔一段时间重新打一次,每次都是一个难度巨大的手术,这个过程一直维持到他长大。这两台手术做下来,不是一般人能撑得住的。

即使这样,也没有人能保证,这个肿瘤不会复发。

最后他还说,每天那么多病人求医,儿科那边专家肯定找把握较大的来处理了,我们案子风险太大,没人想接的。

我不清楚他是不是在吓唬我,但他说的也是老实话,做手术的风险,我自己心里也有数,即使医生肯做,我也很纠结要不要冒险。

手术这条路走不通,我们就去了找做化疗的。

100块挂了个号,全过程不超过5分钟。医生说孩子太小了,不能化疗,去找做手术的吧。把我们赶了出来。

这……

叫我们怎么办?

唉……

继续去找名气没那么大的医院,也回到市里面的医院看,还有咨询了国外的医院,意见都一致。

名气没那么大的医生,反而跃跃欲试,化疗也可以,手术也可以,都有医院愿意做。但是,即使化疗了,也只是把肿瘤缩小,方便手术而已,手术一定不能免的。

这回轮到我们犹豫了,毕竟孩子只有几个月大。而且我担心,名气不大的医生需要争取经验和案例,积累自己的技术和声望,能力不知道达到水平没有。

治疗的风险比不治疗还要大啊……

于是到这个阶段,路基本上走绝了。

我们能做的,就是每个月坚持做B超,观察肿瘤的长势。

但是,观察又怎样?

从开始的4CM,3个月就长到了8CM。

8CM,一个成年人的拳头那么大,塞在一个3个月大的孩子肚里。这情形我都不敢想象。

不过到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忘记他这个病的存在了,每天给他开开心心的生活,和正常人一样。

与其冒巨大风险在可怕的手术下挣扎,苟延残喘,没有尊严地活着,不如面对现实,接纳肿瘤的存在。无论他生命长与短,都希望他过得快快乐乐。所以我给他起的名字,单名一个瑜字,意思是他出生就带着一块玉在肚子里,并且要接纳它的存在。希望他们能和睦相处,好好活下去。

然后,事情开始出现了转机。

8CM的下一个月,并没有长到9CM,而是变成了7CM!

再下一个月,7CM变成了6CM。

肿瘤的血流信号,从开始的丰富,到稍丰富,到稀疏。

到6个月大的时候,再做了一次MR,已经变成了39mm×30mm。此时肿瘤还有填充椎间孔,但椎管内已经看不到肿瘤了。

肿瘤在缩小!!

这种快乐同样不能用语言去表达,那么多的压力,那么多的焦虑,这个时候终于得到了一点点放松。拿到检查结果的这天正好是我生日,真是没有比这更好的生日礼物了!谢天谢地,更感谢小BB他自己,是他自己赢得了这场战斗,是他坚强地为自己争取到了人生。我真是感动得无法言语,是他给我们整个家庭重获新生。希望他以后能一路走好,坚强地活好自己的人生。

之后我们就放松了对肿瘤的监控,3个月才检查一次,每次检查我都感到很紧张,担心死灰复燃。幸好,肿瘤慢慢地消失了。一年后,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包括B超,验血,各种指标正常,B超反复扫描已经找不到一丝肿瘤的影子了。一个8CM大的包块,已经完完全全被他身体吸收了。医生说,神经母细胞瘤4S期是有自愈的可能性,是唯一一种可以出现自愈的肿瘤。文献记载几率大概为1%。但医生也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肿瘤也能够完全吸收。

这个事,本来不打算说出来让人知道,但还是写了这么多。

因为,我的孩子,他就是我的英雄。

知乎/danny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但能称其为老戏骨的,大多都在年轻的时候就有所成,演技可能青涩,但一直有磨练的机会,也能经得起冷落,一天天一年年坚持下来,然后成了老戏骨。 真实的状况是,有人老天
  • 参加活动的团员们纷纷表示,今后将继续把临沂39中志愿者团队的服务意识发扬光大,为社区提供更加有成效的社区服务活动。贩卖生活方式的创意市集,更像是年轻人自主选择
  • 日主为水命:辛金为印星,亥水为比劫,流年壬寅以印星生旺比劫在生食伤,所以明年食伤的力量是非常强的,那么对于身旺的八字来讲无疑是财运,事业都会双丰收。#起名##起
  • 有朋友仪式结束后开始清理,发烧排寒,今天去拍打了[允悲]还有朋友今天的一个通讯号被封,其实老天就是在帮助她清理,让她要下定决心断舍离了……同时,这次仪式也有朋友
  • 3.在松山区城区无合法固定房产的需提供:(1)松山区、红山区、元宝山区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需提供实际居住地所在的街道办事处出具的“实际居住证明”;非“三区”户籍的
  • 越来越觉得Ulike脱毛仪入股不亏 我闺蜜也盯了我好久 就等我开团准备入手啦自己用了一年多了 也在疯狂安利身边的人哈哈哈这个便宜大家一起抄起来[耶]就我身边的同
  • #阳光信用[超话]##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 【指路不吞hui 只hui较好及以上 勿带tag】心若似琉璃,岁月静好,听风吟,看雨落,一双望情的眸,将流年静
  • #张国荣[超话]#过几天就要回家了 今天来看看你 好挂住你 带来了粉玫瑰 我知道你喜欢百合的 但是我想每次都给你送不一样的花 百合总有其他荣迷给你送啦也给你买
  • ​​​#宝贝回家[超话]##荣发帮寻人[超话]#寻2016年生2019年7月10日失踪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容县石头镇的赖志祥(曾用名赖泳林,小名亚林或阿林,男
  • 同时它符合实践经验:“电动机的空载电流,不超过容量千瓦数便可使用”的原则(指检修后的旧式、小容量电动机)。中型、4或6极电动机的空载电流,就是电动机容量千瓦数的
  • 年中抢地盘抢市场❗️❗️接下来每个月都️大爆点恭喜品牌携手闪电强强联合双向奔赴战略联盟撬动行业引领新高度#闪电运营·直播流程策划##闪电运营 让品牌抢先一步 赢
  • 于是,憧憬变成失望,失望导致怨怼,但是我们都没有想明白的一个人生真相是———在这个娑婆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不完美。恭读了南无始祖报身佛法著《世法哲言》我懂得了——
  • 为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参观环境,进入景区时须出示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配合现场测温、健康宝和行程卡查验,全程正确佩戴口罩,文明有序观展。为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
  • 一定试试呀~ ❤️孩​子‎不‎爱​吃‎饭​的‎七个原‎因: 1.生​病滥​用‎药‎物​(如抗‎生素等​)损​害​脾‎胃​导致‎不‎爱​吃 2.零‎食​不​断‎,
  • ⸒⸒ 最近天气都很不错,有太阳有风,不算很热,下午还是挺舒服的,出去玩了一会,外带了mini养生壶试了试莓果乌龙茶~还玩了泡泡机,风太大泡泡一下就吹飞到老远…[
  • 总体上看,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我省省外输入疫情发现后都迅速处置,切断传播链条、“动态清零”速度快,60%以上的输入疫情未发生本地续发传播,超过九成的输入疫情感染者
  • 警方查明,王某佳(女,34岁,厦门人)在和朋友聊天时听闻相关艾滋病新闻,为博取关注,编造了“厦门某高校100多名学生HIV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等内容并在微信朋友
  • 不论生活给予什么,都坦然地接受吧,把这些垫在脚下,能够努力向前走,便是勇敢了。当你感觉舒服了,而那些生活中的苦难一点都没有少,在你自欺欺人的沉溺中,你只能把它从
  • [摊手]烦死了,白天忙考研,晚上还要补本科作业[怒] 写到手酸,最重要的是:写的啥自己都不知道[摊手]所谓的大学教育,唉...也许是我出身不好,好一点的学校就
  • 【福建美妈入住#美国月子中心#】月子中心今天迎来一位长居香港的福建美妈,美妈这次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到美国待产,妈妈总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心][心],此次到美国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