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梦笔记 022:行为艺术团》

我是很少看电视连续剧的,尤其剧情纠缠个不清的连续剧,矫揉造作,冗长拖沓,其中又特别不喜欢清宫戏,源于对慈禧太后的不佳印象。可是昨晚居然梦见自己出演一大户人家的丫鬟,着的正是清朝装束,一众人等,俱在戏台上演戏。

我先是一直在后台呆着,等着被叫名字。台上正在表演的是大小姐的戏份,大小姐和一老妈子(奶娘)正在花园里聊天。突然冲进来一名男子,与大小姐激烈争吵,老妈子在旁劝架无效,急得手足无措直跺脚。男子越来越激动,冲过去要打大小姐,这时,剧组在后台叫了:“丫鬟上场,丫鬟上场!”我一听,一溜儿小跑上台去救大小姐,还没跑到大小姐身边,不知从哪儿发过来一枚暗器,又或是一记冷枪,“噗”地一声就把我放倒在地。出师未捷身先死,我大概是中的是麻醉弹,躺在地上,真的是一动也不能动弹了。

于是我眼睁睁看着一群人在台上打打闹闹。大幕徐徐拉上,开启第二个场景:大小姐与男子吵到了高堂之上,长辈们坐在太师椅上,眉头紧蹙,竖起耳朵听他俩争论。这俩人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连珠炮似的,都不想给对方争辩的机会,太师椅上的长辈一筹莫展,看来,确实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啊!

接着又更换了好几个场景,我仍然躺在地上不能动弹。这时有个剧组管事的人猫着腰走过来,拉扯我的腿,一边拉一边低声骂道:“你还赖在这里干嘛?到后面找团长去!”

从他的声音中我听到了怒气,心想,完了,团长肯定要对我发飙了,这口饭碗怕是保不住了!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你要炒我鱿鱼,不如我先炒你鱿鱼,还能留点心理上的优势和自我满足。

这么想着我的手脚又能动弹了,起身走到戏台后面的仓库,那里堆着参差不齐的共享单车,我骑上一辆单车,潇洒地离开了剧院。

炒了老板鱿鱼,等于炒了自己鱿鱼,没了收入,怎么活?终究还是要去找工作的。我漫无目的地溜达着,遇到一个路边卖艺的小团队。他们打扮成各种名人造型,面前放一盒子或帽子,方便人们投入零钱,美其名曰“行为艺术团”。其实就是一个乞丐团,武侠小说里说的“丐帮”。

我便跟丐帮头头毛遂自荐。听说我是剧团里出来的,头头上下打量了我一番说:“正好,我们现在缺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角色,就由你来扮演吧!”我连忙点头。丐帮帮主又说,化妆和道具等成本要我自己出,客人给的钱,扣除成本后上交一半给团体。我想了想,觉得这个合作方案还算合理,并没有霸王条款,何况几盒火柴也不算什么大投入,完全可以承担得起。另外,我私下里还怀着一个奇怪的念头:如果真的有魔法,当我划亮火柴后,我应该可以看到奶奶了。那么这个奶奶,到底是卖火柴小女孩的奶奶,还是我自己的奶奶呢?如果是我自己的奶奶,那这一次尝试,也太值了吧!

按着童话故事里的剧情,我一根接一根地划火柴,一边划,一边朗诵台词,划到手都酸了,也没出现奶奶或者其他幻象。“这是一次失败的表演”,观众们唉声叹气、失望地散去,只有一些心地善良的观众,扔下零钱,算是对我刚才努力表演的肯定。我拿起盒子里的零钱整理好,除去道具成本和需要上交的利润,刚刚可以买个一荤二素的快餐,心中窃喜:第一次营业居然还不错,饿不死。

丐帮头头对我的第一次营业成绩不置可否,既没有批评,也没有表扬,但我感觉出他心里是不满意的,当初听说我是剧团里出来的人,他大概是怀了不小的希望,以为我能给他带来不菲的新增收入。

帮主最后还是决定给我机会。第二次给我的任务是扮演关公。他再三叮嘱说,这次一定要演得像,人们肯定会多掏钱,因为大家把关帝爷当成庇佑他们的保护神,这种心理暗示很有用的。我一听,帮主的话似乎极有道理。但关公有青龙偃月刀和赤兔马,这投入也太大了。帮主见我面有难色,开导道:“不见兔子不撒鹰,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不投入,哪有产出?你该试试大一些的操作,不要小里小气的!”

“青龙偃月刀可以试试,赤兔马也太夸张了吧!关帝庙里的关公都是坐着的,并未在马上,我们可否将赤兔马省略掉?”我跟帮主商量道。

帮主盯着我看了半天,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好吧好吧,就把马给省了!”最终他还是答应了我的要求。

我扮成关公站了三天三夜,并没有发现人们对关公表现出特别崇拜,这才意识到,这是一个很新潮的城市,年轻人大多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还有不少海归,他们怎么可能会崇拜关公呢?只有在农村,而且是相对落后的农村里,年长人群中还存在着类似的关帝爷情结。这次扮演关公,投入超过产出,把我原本的积蓄也赔了进去。

这真是让人骑虎难下了。到底还要不要留在这个团里?明显,丐帮头头已经很不高兴了。撇开情绪方面不讲,人要吃饭活命,那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帮主又派给我第三个任务,这次是扮演哪吒。帮主的意思不言而喻,他看出我投不起成本,哪吒这个角色,光胳膊光腿,只需穿个小肚兜,找两个铁圈圈儿当所谓的风火轮,几乎没什么成本和投入。而且,哪吒还是个讨喜的角色,尤其小朋友们,见到哪吒时他们也会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起来,代入感很强。帮主这么做也确实是为我考虑了,我心里顿时一阵感激。

结果那天我光着身子,穿个小肚兜,在初冬的冷风里站了一天,当晚就咳嗽打喷嚏感冒了。

“这事不好办了”,第二天帮主过来对我说,“现在防疫管控得严,你这又感冒又发烧的,还得去做核酸检测。咱们团里后面的活动,就不安排你了哈!你这个样子,还是先去做检测,前面的工资就给你结了,身体要紧。”

古人说端茶送客,现在是要我拿钱走人了。这也不能怨他们,毕竟都是身不由己吧!不给团里创收,还拖累他们,帮主就是不说出来,我自己也会过意不去。

我在城市的江滨走着,双手插在裤兜里,头缩在领子里,也挡不住冷风灌进脖子。真冷啊!又饿又冷。江对岸正在播放迷人又壮观的灯光秀,岸上的霓虹,水中的倒影,组成了迷幻的对称图景,他们逐渐放大并旋转,最终填满了我的整个瞳孔。

【云端原创】

#二次元创作营##梦境[超话]##梦[超话]##领航计划##潮能二次元##新星v计划##晚安故事#

(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野餐的幻想和现实》文 | 读者:苔女士

每次在社交软件上刷到野餐内容的时候,我都特别羡慕,那些图片总是那么美好又浪漫:鲜绿色的草坪上铺着白色的野餐垫,随意摆放着莓果、酒、奶酪、法棍,三五好友慵懒地享受阳光,开怀大笑……隔着屏幕,我仿佛都能感受到暖风、芳香和快乐。

我一直想去野餐,但这个想法从来没有实现过。一是因为我之前的工作是996制,周末没有太多精力来折腾。二是因为我凑不齐一起野餐的人,我的朋友要么怕晒,要么怕虫,而且工作大多都很忙。三是来自于我内心的压力,我总是觉得一个完美的野餐需要大费心思地筹备,要准备很多东西,付出时间和金钱,导致我有多期待它,就有多害怕搞砸它。于是,野餐的这个念头就在每年春天强烈萌发,又年复一年地被我推迟,最终沦为了心愿单上的“总有一天要做的事”。

今年春天,我终于辞掉了996的工作,从北京来到了南方。在江南度过的第一个春天,我终于体会到了《桃花源记》里所写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种“高浓度”的春天景观是我之前从未见过的。再加上在后疫情时代,我愈发意识到“想做什么现在就要去做”的重要性,所以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在今年春天野餐一次,并邀请了几个新认识的朋友同我一起。

对于我的第一次野餐,我的期望值是很高的,在我的脑海中有一个接近完美的幻想——我希望它舒适、休闲、愉快,同时又要浪漫、美丽,符合我这个“颜控”的要求。怀着满腔热情,我在网上参考海内外各种野餐灵感图,还研读了许多野餐攻略。

经过一番研究,我注意到了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很多人的野餐道具并不适合野餐这个场景的真正特点。比如,户外蚊虫多,食物敞开放着会容易进虫,但根据我看到的图片,很多人都是把食物放在碟子里的。诚然,精致的碟子确实比呆板的密封食品盒要有情调,但我实在不想自己精心准备的食物都献给了虫子,那样就太浪费了。

还有,在很多野餐图中,女生都是穿着美丽的小裙子的,在照片里,她们的姿势大多像电影《洛丽塔》里的少女一样趴着,或者就是优雅地躺着,用一本书或太阳帽放在脸上,既能遮阳,也能凹造型。但我想野餐时最常见的的姿势应该还是坐着吧,穿裙子会很不方便。

再比如,泡泡机也是很多网红图片中的高频道具。肥皂泡在半明半暗的春光里飘动,确实很浪漫,但是我实在不希望泡泡接触到食物或衣服上。

研究了各种常见野餐物品的利弊之后,我暗下决心,我的第一次野餐一定要是真正的享受,而不是为了拍出好看照片的表演。于是,我排除了所有虽然热门但经我评估后认定为华而不实的道具,比如:不带盖子的野餐篮、碟子、外文报纸、气球、泡泡机等。我带上了一些虽然外表朴实无华但特别实用的物品:黑色手提垃圾袋、密封玻璃食品盒、保温杯、含酒精的湿巾纸等等。为了追求干净卫生,我甚至不打算带任何现做的食物,想着就买点零食薯片,再准备一些单独包装的面包就行了。

第一波物品准备好了之后,我一个个翻阅、检查,想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遗漏的。然而,面对着眼前这一大堆超市食品和日用品,我突然感觉这不像野餐,而像在行军路上停下来进食补给,有点过于实用了,缺乏了我想象中应有的浪漫。

我决定还是折衷一下,既要实用,也要浪漫。于是我又做了一盒午餐肉饭团,榨了新鲜的橙汁,还做了一束可以吃的“花束”——把水果插在竹签上,用烘焙纸包装起来,做成花束的模样,非常符合春天的意趣。

当一切都就绪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和朋友们出发去了公园。我们背着装得满满当当的双肩包,顶着明晃晃的太阳,在公园里汗流浃背地走了十分钟,终于找到了一块漂亮的草坪,旁边都是开得正好的绣球花和樱花。

卸下身上的包袱,我们把厚厚的防潮垫取出来垫上,又铺上了有着流苏的白色野餐布,脱鞋坐了上去,还来不及感叹一声岁月静好,就看到几只巨大的蚂蚁爬上了野餐布,我们又跳了起来,赶紧把蚂蚁赶下去,又对着周围喷了一圈防虫喷雾。

午后的太阳着实强烈,我们几个一时竟有一种在烈日下军训的感觉。但置身于春意盎然的大自然中,大家还是兴奋大过于疲惫,又把水果零食从包里一个个掏出来摆好。我拿起手机,对着野餐垫从各个角度拍了一些照片。后续发朋友圈的素材收集完成,我打算开始真正享受我的第一次野餐了。

然而,我并没有意料到的是,气氛比我想象的要冷。几个新朋友的性格都比较腼腆和被动,又没有什么特定的活动来热场,大家一时都不怎么说话,却也不好意思拿出自己的手机来玩,只好左顾右盼,作出着意于欣赏自然美景的样子。我最怕冷场,赶快找一些话题来说,一会儿感叹这花开得真好,一会儿又说晚点就不会那么晒了,一会儿又热情招呼大家吃东西。大家也都接话附和几句,但是我们的对话就像是勉强的包办婚姻,没有自发延续的动力。于是一个诡异的场景出现了——几个年轻人坐在繁华盛开的春林中,却彼此相顾无言,空气中除了鸟叫声就只有吃东西的声音,显得格外安静。

我坐立难安,为了逃避尴尬,找借口说自己要去拍远处的竹子,起身独自往草坪旁边的竹林走去。一路上有好多野餐的人,我偷偷观察别人都在做什么,发现很多人都躺在野餐布上刷短视频、打游戏或是打盹儿。原来别人也并不是都在聊天,而是都在放松自己,我一下子豁然开朗了,野餐不是什么力求完美的社交活动,平时自己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吧,无需刻意追求谈笑风生,根据自身性格自然处之即可。

可能是因为之前在网上看到的野餐图片都太用心,我形成了一个“野餐就是要精心准备”的认知,但一路观察下来,发现很多人野餐的方式其实很简单朴素。比如有一个野餐布上只放着零星几包薯片和一瓶可乐,感觉对方像是花五分钟去旁边的小卖部买了点吃的就来了。还有一户人家使用的野餐布和我家的桌布一模一样,让我不得不怀疑他们是不是直接把家里的桌布拿来用了。还有人压根就不用野餐布,直接躺在最普通的那种防潮垫上,却也睡得很香。这些人野餐的方式非常省事,看起来毫不费劲,简直把野餐变成了像出门买菜一样的小事。

但也有一些一看就是精心准备的、非常有仪式感的野餐。我看到有三个大学生模样的女孩,几乎带上了所有我认为不实用的野餐器具,一个女孩拿着一束郁金香在摆造型,一个在吹肥皂泡,另一个在拍照,三个人时不时爆发出一阵大笑,那种活泼的少女气息随着春日的暖风来到我耳边,让我的心情也不由自主地轻快起来。还有五六个年轻人围成一圈在玩桌游,自带的小音响里放着清新的民谣,一只小狗在他们身旁跑来跑去,好不快活。

经过一群群野餐的人,看到他们不同的状态之后,我明白了:野餐是人们逃离日常生活的一个出口,每个人野餐的方式不同,但都殊途同归,在大自然的治愈下找到心灵的平静。有的人选择把野餐当成平淡生活中的一个小高潮,用心准备,尽情享受,即使准备过程很辛苦,但这种仪式感带来的满足也是值得的,或许那个春天的午后所带来的浪漫足以让自己抵御生活的许多琐屑。

也有人选择把野餐作为自己的“能量充电桩”,不想花费精力去准备,只想简单舒服地躺在草坪上,把工作的烦心事抛开,不去想家长里短和人情世故,全然地放空自己,对着天空中飞舞的风筝发呆,或是在阳光下睡一个暖洋洋的好觉,偷得浮生半日闲。

绕了一圈后,我也回到我的野餐布上躺下了。闭上眼睛,感受春风拂过自己脸颊的温度,我知道,这个春天只是我的野餐生涯的开始。

(本刊系读者投稿,不代表本刊立场)

#三联美食# 富阳一带摆在乡下的宴席里,有一道菜我极热衷,每逢宴席,我都专等这道菜。也是需要等的,因为它总是在宴席尾声时才会上场,有时席吃得太长,一桌人走掉了几个的情况也经常发生,我总是乐得有人走掉。这个菜叫“肉夹馒头”,为何不是“馒头夹肉”?道理应当和西安“肉夹馍”是一样的。

肉做法是红烧,部位应当是五花肉,不过宴席都是按整头猪购买,所以一盘肉,总要混进来一些猪腿上的或其他部位的瘦肉。它的精彩之处在于要切得够大够豪爽,乡下做席大师傅,不会拘泥于形状,也不会像家中做红烧肉那样将它炖到那么烂,仿佛刻意保留肥肉里的油脂。总之这样一盘端上时,不免要在心里惊叹一声,它们实在块头大,铿锵有力,于别处见不着。

一大盘红烧肉上桌后,没人会动筷子,直到几分钟后,跑堂的怀抱巨大的蒸笼出现。他会挨桌发馒头,走到你身边,打开蒸笼盖,叫你自己抓,我一抓就是——8个。我已经有好久没有吃到过它,当时就打定主意,不仅要吃,还要打包带走。富阳的馒头与北方有很大不同,它是所谓“酒酿馒头”,发挥威力的是糯米制成的酒酿酵。馒头松松软软,内里空间很大,撕开一个口子,夹肉一块,挑肥的夹,咬一大口,满嘴是油。馒头带着清甜,夹着那肥瘦相间的烧肉来吃正是妙不可言——经验之谈,倘若是瘦肉,则很有可能因为太干被噎到。

乡下办婚礼,至亲基本能连吃三天,我那次果真待足了三天,连吃三天馒头夹肉。第二天的早餐,都是将打包回家的馒头上锅蒸了两个吃,仿佛要把未来几年的配额都提前吃掉。记忆中不曾有吃得如此放肆和过瘾的时候。

我从北京出发,先到广州并佛山、顺德,再去汕头,然后从汕头到浙江东阳,最后到杭州。等我在行程的第10天左右到杭州时,过去一周多时间里,我逐渐意识到一件事:一座城市的美食,哪怕与古人再有渊源,都不如与现代社会中的个体关系来得大。苏东坡出生地四川眉山,这个地方大搞“东坡研究”,也有餐厅借大学士之名在全国多地开出连锁餐厅,以川菜馆的身份主打“东坡肉”,东坡肉与苏东坡的关系不免被过度商品化。东坡肉的做法,与苏东坡的关系何如?不再值得考究,反正我们已经吃了那么多年,弄清楚一件事即可:东坡肉不过是红烧肉的一种形态。

我发现对家乡美食的探寻有它非常可爱的一面,我回忆起很多小时候吃猪肉的经验,从记忆的犄角旮旯拽出一些落了灰的细节,好比突然打了一场羽毛球,动到了许多平常动不到的肌肉。

很多回忆牵连着食物,是味觉,味觉牵连着的是“菌群”。这是那日在陈立教授家中,他提到的理论。他认为,很多人怀念小时候的味道,是跟肠道中的菌群有关。它不是基因决定,而是由你出生之后,进入你系统的食物长期培养出来的菌落所决定。“无论你走多远,去了地球哪一端,最终有东西会把你拽回去,这东西不是你的潜意识,是你肠胃中的菌群。”

对记忆深处味道的眷恋——或者陈教授所说的“菌群的力量”——之强大,我在广州感受深刻。当时听说广州富力君悦酒店中餐厅的梁志坤师傅有一道菜不错,叫“红酒火焰黑豚肉”。若干种菌类与青红椒并洋葱大火爆炒,另用大火炒黑豚肉,合在一起焖煮,又加入一点黑胡椒,出来的是很淡的辣味。

再说红酒,红酒是起锅前加入,上菜时,再在餐桌上当着客人的面点火,这当然有它的表演性,但这一把火也有提香作用,受热后芳香物质挥发在餐桌上,倒是深谙消费心理。
图片

我们在厨房围观了全程,赞叹梁师傅的身手,一提一颠,都是大师风范。吃到嘴里当然是极嫩,酒香浓厚,除此之外,我却有雷声大雨点小的落差感,并未感到惊艳。我翻看菜单,发现有一道蒸肉饼,眼前一亮,这是多年没吃过的东西了,嘴于是比大脑先行一步,问梁师傅这个菜能否一尝。

不一会儿,蒸肉饼上桌。它的外表与做法都称得上平平无奇,不过就是将肉斩碎,略加酱油与料酒拌匀,上锅蒸。吃上一口却不由得感慨,鲜美无比,真是小时候的味道。我跟梁师傅坦白说,相比之下,我简直爱这蒸肉饼,多过刚才华丽繁复的火焰黑豚十倍。“没想到你也爱吃这个。”梁师傅感慨道,“我将这道菜加入菜单,也是因为自己喜欢,一碟肉饼,我能吃三碗饭。”

在五星级酒店的餐厅,这类朴素的肉类料理其实数量有限,“星级酒店,是要贵买贵卖的”。它是如此美味,以至于我回到北京后,惦记它的味道,尝试着自己做了一回,结果当然是大大的失败。想起当时梁师傅说,它味道鲜美,与食材本身有关。他们这道简单的蒸肉饼,用的也是西班牙黑豚肉,这种猪肉比我们在市场上买到的大多数猪肉都要紧致,肉也更香。

这道朴素的没有花哨浮华技巧的蒸肉饼,恰恰就要求肉质本身要好。“很多客人到这里就喜欢点这道肉饼,当然他该吃鲍鱼该吃辽参都去吃,但肉饼是他们怀旧的一样食物。”梁师傅的蒸肉饼,当然也更讲究一些。用的肉,不是多出来的碎肉,是将肥瘦均匀的肉切成肉粒,切到足够小,然后用手按顺时针方向去揉打,打出胶质,10分钟后,肉的胶质就融化在整一碟肉饼里了。这种人手与肉的脂肪产生的摩擦是机器无法替代的。

整整一盘蒸肉饼,都叫我一个人吃光了。我想起小时候,妈妈管这个菜叫“斩刀肉”,意思是这是斩出来的一个菜。买回来的肉最好是七分瘦三分肥,先切成块,当然是越细越好,然后是斩。我爱吃这个菜,通常切肉的时候就在厨房转悠了,妈妈有时候会将最后一步“斩”交给我。够不着桌上的案板,就将它放矮,放到方凳之上,任由我斩得惊天响。交给我后,我妈妈会去菜地摘青菜,有一回她摘完菜后跟什么人攀谈上了,回来发现我还在奋力地斩,急忙喊停——斩得太细可不是好事,蒸肉饼毕竟还讲究一点颗粒感,这也是现在机器打的肉馅做不出好吃的蒸肉饼的原因,太细太碎,口感就完全不对了。

此行还有一个惊喜。我在浙江东阳的菜市场,意外地吃到了多年没见的干菜烤饼。食物有时候也真是经不起惦记,就前几天在顺德,我们在一家乡野饭馆,吃到一种“鸡仔饼”。我从来没吃过这种零食似的小饼,第一口咬去半个,觉得很熟悉,剩余半个塞进嘴里,哦,想起来了,它的味道极像我从前很爱吃的干菜饼,只不过缺了干菜的香味。但那肥肉粒“嗞嗞”烤着,就与面的清甜味融合在一起,咬下去粘一点牙又满口甜香的感觉,简直与我记忆中的烤饼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东阳菜市场碰到的师傅守着一只筒状炭炉,他烤的饼子跟我记忆中的几乎一样美味。肥肉粒与梅干菜应当是事先炒过,拌匀成馅料。将它们包在面团里,然后捻平成一张大饼,直接贴到火炉壁子上去烤,烤出来香香脆脆一大张。好的师傅把饼子做得够薄,烤到火候,表面会鼓起包来,烤到再往下烤就要胀破的程度,取出来吃最好不过。我喜欢掰一大片塞进嘴里、面饼子碎在口腔的感觉,手里那剩下的大半张,往往馅料就裸露出来,一粒粒晶莹的肥肉粒相当可爱。

想起这张饼子真是又要流口水,深觉自己可能一辈子都将是肥肉的俘虏。

《吃猪肉的十八般武艺》文 | 驳静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具体线路详见↓(大连市交通运输局)【保时捷「中国青年艺术家双年评选」获奖作品登陆 ART021】近日,由保时捷中国与上海市文社艺术基金会(Cc 基金会)共同主办
  • 还能和最爱的他,在火星表面打卡-乌兰哈达火山 还有更多好玩的景点,热水塘镇-黄岗梁-阿斯哈图石林-达里诺尔湖……等等哟!#内蒙自驾有什么好玩线路# 告别车水
  • 要以此次试点创建为契机,全面落实内蒙古自然教育的重点任务,探索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统一监管,绿色学校、环境教育基地、国际生态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多
  • 小廖同学一大早来我办公室,结果因为打卡的骚操作忘记了自己要说什么[允悲]。这只猪含义是笑出猪叫,我要被笑死哈哈哈哈哈哈,又年迈了一点啊,以后要每天早睡早起,我已
  • 今年过年我没有猫猫可以撸了,你为什么要这么突然地离开我们,你应该等到弟弟/妹妹到来,和他她一起长大的[泪]爱你想你,我最心爱的宝贝[心]要过得好好的[心]记录
  • #余生请多指教#天南海北我紫最美吾心向紫永不分离杨紫杨紫貌美如花你若毁紫我便毁你我行我素我紫最酷红海猖狂我紫为王一身险恶护紫一生丽藻春葩紫美如花时光轮回爱紫无悔
  • 雖然活得不咋樣(在我看來而已,她的標準很明顯又不一樣)也還是可以對人無害。人間關係確實很好很好,但我還是覺得有很多直接用而沒有進一步說下去的概念。
  • 萄保: 一位小女孩,躺在闷热的车间角落里,一块木板上睡着了,一个年轻男子看见后,做法让人暖心了。老板边说边陪着这位爸爸,将小女孩抱到了自己办公室的沙发上,担心
  • 不论是来自混沌的通牒,抑或是宣告灿烂千阳熄灭的令旨,又或者是震怒之日的神谕——昭告末日的…(奥兹)信里说:“小艾咪…生日快乐…”咳…咳咳。不论是来自混沌的通牒,
  • #日常[超话]# 1.入夏的时候买了一堆口罩链,发现用的都差不多了~现在发现,今年夏天过去了~2.因为三眼仔的坏了,迫不得已的换了耳机壳,其实三眼仔的耳机壳真的
  • 庆幸的是,香草社并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即使一次次跌倒,也并没有被消灭,在3A大作琳琅满目,日新月异的今天,也别忘了角落散发着"香草味"的冰淇
  • 你能不能感受一下恋爱的美好可以谈了 老爸很开明今天跟我发消息说:我刚刚和你妈聊了聊我觉得你现在也不用那么着急谈恋爱还早着呢(我:嗯嗯嗯)不是泰安的老爸也能接受
  • 但命运就是这么折磨人,周霞左挑右选,选到28岁还没出现那个能让她一眼万年的男子。”从那以后,周霞就更加对丈夫有了不同的看法,也放弃了想生个孩子的念头。
  • 风扇平面拍摄#电商产品摄影##模特拍摄##静物场景拍摄#摄艺是一家高端视觉拍摄公司,为千余家客户在天猫、淘宝、京东、阿里巴巴、唯品会店铺提供【平面拍摄】和【电商
  •   门将位置也许是美国竞争最激烈的,其中曾经的曼城二门斯蒂芬表现十分有限,而效力阿森纳的二门特纳比赛机会较少,此外英冠联赛的伊桑·霍瓦斯也有机会竞争首发,目前美
  • #in! art# 上海余德耀美术馆于近日宣布启动第二阶段的战略规划——“流动的美术馆(YUZ FLOW)”据悉,在未来十年间,美术馆将继续以余先生的核心理念为
  • 最近天气潮湿阴凉不起干,洗的衣服床单被罩迟迟不干,让人很烦,屋里湿度极高,85%+,我前几天跟他说我们要买抽湿机,一方面可以哄衣服,一方面等明年回南天也要用
  • Sunflower『我觉得我不会让大家失望的因为我是任嘉伦』我的光: ️:#奶茶的果茶# 心情树洞|不混粉⭕solo追星:所有的产出都二改快转|商用佛系产出|
  • 中信泰富馆 周一 A教室 12:20-13:20 形体 (午间课程) HENR【代课:李论】 16:40-18:00 LOCKING(入门) TOBY 18:
  • “那天我亲眼看见你俩在一起兔小姐啊,你以后可长点心吧!"兔小姐若有所思地离开了:怪不得每次有人的时候他都会躲起来,还有他那长长的大尾巴。狼先生在大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