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利率下调20个基点,有望受益于政策调整的个股一览(附表)
来源:数据宝
央行、银保监会下调全国首套房贷利率;本周61股面临解禁,解禁市值近1126亿元。
央行银保监会联手
首套房贷利率下调20个基点
5月15日,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
一、对于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按现行规定执行。
二、在全国统一的贷款利率下限基础上,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各派出机构按照“因城施策”的原则,指导各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根据辖区内各城市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及城市政府调控要求,自主确定辖区内各城市首套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加点下限。
《通知》的出台背景是当前国内房地产交易市场持续低迷。
根据央行数据,4月住房贷款减少605亿元,同比少增4022亿元;需求加速下滑,4月60城新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57%,5月1日至12日同比下降61%。
2021年开始“因城施策”宽松叠加房贷利率下调,但市场恢复明显低于预期。此时央行、银保监会宣布对房贷政策进行调整,凸显呵护市场之意。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自2021年11月起,全国房贷利率已连续6个月下滑,且逐渐加速。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调整,将强化房贷利率下行趋势。
关于《通知》对于A股市场的影响,华泰证券认为,《通知》进一步释放行业托底信号,自上而下政策端进一步改善的定调,房贷额度和利率、需求端政策的持续改善,有望使得地产基本面加速企稳。
证券时报·数据宝整理了部分或将受益于房贷政策调整的个股,供读者参考。业绩方面,建发股份、华发股份、招商积余一季度净利润增速较高,幅度均在20%以上。
房地产行业较为看重资产负债率。一季度,申万房地产指数资产负债率为79.11%,除去招商积余、新大正两家物管公司以及转型房企华联控股,保利发展、金地集团、华发股份、招商蛇口4股资产负债率低于行业数值。
本周61股面临解禁
解禁市值合计1125.68亿元
本周A股解禁压力在一千亿元以上。数据宝统计,除去即将上市新股,5月16日至20日,市场将有61股面临解禁。以个股最新收盘价计算,61股解禁市值合计1125.68亿元。
细分至个股,东方盛虹、顺丰控股解禁市值居于前列,依次为364.85亿元、174.19亿元;鸿远电子、三角防务分列三四名,市值均在90亿元以上。
从股份类型来看,东方盛虹、顺丰控股解禁股主要为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鸿远电子和三角防务则主要为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
解禁市值最大的东方盛虹为A股EVA龙头,解禁股全部来自于控股股东江苏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批股份在2018年8月定增时,发行价为4.53元。截至目前,该股最新价为13.18元。在计算期间分红后,解禁收益率达到204.15%,合计浮盈约244.89亿元。
东方盛虹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53.72%,业绩表现不佳主要系子公司斯尔邦自2021年12月31日起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公司对2020年相关财务报表数据进行追溯调整所致。
第二位的“快递茅”顺丰控股则套牢了近26亿元的浮亏。解禁股源自于2021年11月的定增,发行对象共计22名,涉及130个股东证券账户。
彼时顺丰融资200亿,获得一众机构热捧;然而发行价57.18元,最新价49.8元,跌破定增价12.91%;虽然浮亏幅度不算大,但不低的发行价叠加3.5亿股的认购量,浮亏绝对金额仍高达25.81亿元。
业绩方面,去年一季度顺丰大幅亏损9.89亿元;今年一季度顺丰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0.22亿元。但经营状况向好却未能止住股价持续下跌。今年以来,公司股价累计下跌27.74%。截至一季度末,顺丰控股股东户数为22.02万户。
28股解禁压力较小
解禁市值均不足亿元
数据宝统计,有友食品、华培动力、华兰生物、联合光电、美迪西等5股解禁市值低于一千万元,类型均为股权激励限售/一般股份。
相较于解禁市值,解禁比例(解禁股数量占总股本比例)更能解释解禁对于股价的冲击。数据宝统计,12股解禁比例超过20%。
其中,新城市解禁比例居首,高达53.9%;三角防务、东方盛虹、诺泰生物、睿昂基因等4股解禁比例在45%左右。
解禁股5月集体上涨
9股一季度业绩翻倍
5月至今,上证指数收涨1.22%,期间解禁股集体大涨。数据宝统计,61股平均涨幅达到6.2%,仅3股累计小幅下跌。10股涨逾10%,鹏辉能源、新城市涨幅居前,依次为32.06%、22.33%。
机构关注度方面,顺丰控股、博腾股份、诺唯赞评级机构家数在20家以上。其后盛美上海、金博股份、鸿远电子、北京君正、东方盛虹获15家以上机构评级。
9股一季度业绩翻倍。其中,安旭生物、亚辉龙分别实现净利润30倍以上、10倍以上高增长,两家均为新冠概念上市公司。
安旭生物表示,新冠产品市场销售规模增大致使公司净利润快速增长。
亚辉龙称,业绩高增长主要系公司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海外销售大幅增长所致。
此外,星期六一季度净利润增长824%;博腾股份和明德生物净利润增幅双双超过300%。
声明:数据宝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警惕!核酸检测机构发国难财搞“假阳性”,人民生命不容儿戏!

阴性变阳性,阳性是阴性。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恐怕能载入核酸检测史上一次重大事故了吧?

近期,魔都黄浦区融创滨江壹号院小区,一天之内测出13个新.冠核酸“阳性”案例,可他们无一例外的在随后的方舱或者医院复核中成为“阴性”。

这个检测出“假阳性”的机构是谁呢?

资料显示,该小区5月5日、6日的核酸检测分别由上.海中科润达气膜实验室(黄浦)和上.海中科润达医学检验实验室(异地)完成。

这个上.海中科润达气膜实验室(黄浦),居然是在不久前才刚刚搭建完成投入使用的。媒体为此还做了正能量报道,宣传其为接下来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了保障。

如今看,这是假保障,真坑人啊?

除了黄浦区,中科润达还布局了魔都各区政.府及街道筹建全市常态化核酸采样点,首批就有近300个“核酸检测便民采样点,这布局着实够大,背后的大资本润达医疗恐怕能捞不少钱吧?

不过此事一出,润达医疗的股价就在此前3日连续涨停的情况下跌停了。

要不说股市是个晴雨表呢。

说起疫.情,普通老百姓唯恐避之不及,可对于那些嗅觉敏锐的医疗资本来说,心里想的恐怕是“这下能大发一笔横财了”。

2020年核酸检测刚出来时,最初定价是200元/人份,之后随着更多合格企业获得资质、产能持续提升,国家医保局多次发布全国调价通知,单人单检的每人份价格从180元、80元、60元一路降至目前的28元,多人混检的政.府指导价更是下调至每人份不高于8元。

最近,多地核酸检测费用再次下调,单人单采最高限价调整为每人份19.7元,混合检测的最高限价为每人份3.4元。

核酸检测的降价幅度之大令人震惊,这些医疗资本躺赚了多少钱啊!

其实核酸检测试剂的平均生产成本压根就不高,也就是3-5元之间(经研究人员测算),这之中的高额利润差价使得两三年之间迅速崛起了一批医药企业。

2020年初疫.情初始,国内很快紧急批准了六家企业的核酸检测试剂上市销售,分别是之江生物、圣湘生物、捷诺生物、伯杰医疗、达安基因和华大集团。

这批“首吃螃蟹者”过去两年业绩爆表,其背后的资本家也纷纷身价暴涨。

疫.情七个月后,圣湘生物作为“抗.疫第一股”挂牌科创板,董事长戴立忠的财富市值超过150亿元,跻身亿万富豪队列。

之江生物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暴增1708.96%,2021年之江生物登上上交所科创板;华大基因2020年净利润翻超6倍……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在2021年四季度的统计,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最高的五家上市检测公司分别是迪安诊断、金域医学、达安基因,圣湘生物、迈克生物。

2021年全年,金域医学的总营收为119.4亿,净利润为22.2亿元。全年的新冠检测收入共达到47亿元,占医学诊断服务营收比重超40%。

达安基因2021年核酸检测试剂盒带来的营业利润达到惊人的43.38亿元。

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已经完成约115亿人次的核酸检测,而这背后是37个已获批上市的核酸检测试剂,20多家公司。

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疫.情让无数普通人生活更加艰难,但核酸检测公司背后的资本却赚的盆满钵满。

有人担心此次“假阳性”事件是不是因为“核酸一再降价”后企业无利可图,所以不好好做了。说实在的,这种担心完全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事实上,从疫.情开始之初,便有核酸检测公司为了利润公然违法,并非是近期核酸检测进一步降价才开始。

早在2021年1月,济南华曦医学检验有限公司,在河北邢台市隆尧县第二轮核酸检测任务中,涉嫌谎报检测结果,被立案调查。

而一年后的几乎同一时间段,2022年1月,郑州金域在河南许昌的核酸检测任务中,区域负责人张某东涉嫌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被立案,即社会广泛关注的“金.域投.毒”事件。

资本对金钱的欲望、利润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正如马克思所说:

“如果有10%的利润,这个资本家就保证到处使用;如果有20%的利润,他就可以活跃起来;如果有50%的利润,他就铤而走险;如果有100%的利润,他就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有300%的利润,他就敢犯任何的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因此,我们小老百姓就不必为核酸检测降价,更不必为企业没钱赚而担忧了。

更何况,虽然政.府指导价不断下调,导致这些医药企业的单采利润率下降了,可伴随着多个城市已经开始实施核酸检测常态化举措,相信全中国一年几乎要达到十多亿人次或者几十亿人次的核酸检测量的市场规模,足以让他们继续“躺赚”。

那些市占率在10%以上的头部公司也会不断挤压尾部,最终形成行业垄断,为自己拿下这个大市场。

除了核酸检测产品,正在普及的抗原检测产品也能让医药企业不断吸金。

抗原检测试剂盒的生产要求和成本比核酸检测还要低,据预测,国内龙头企业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生产成本在2元/人份左右。

作为核酸检测的重要补充手段,抗原检测的市场空间可能达上千亿元。这么一块香饽饽已经为明德生物、万孚生物、东方生物等相关企业拉动了业绩。

资本永不眠,只要世界的运行依然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资本就会充斥在任何可以使其增值的地方。

对于我们来讲,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弥补大众对于核酸检测数据权威性的信任受损问题!

本次“假阳性”事故,对于“被阳性”的人来说,一是受到不小惊吓,不断被劝导转运,精神压力巨大;二是转运方舱检测阴性后又放回家,极为折腾人。

原本做核酸是为了及时查出阳性患者,进行针对性的隔离或治疗,可如今一个数据错误就很容易导致老百姓开始怀疑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发生感染后可能出现不愿接受,不愿隔离的情况,为后续的动态清零制造出更多矛盾冲突。

身处事件中心的上.海中科润达,其核酸检测的资质和能力是否达到要求也要画个问号。一次检测阳性,是否再次经过单人单检的复查,或者直接把数据上报?

出现“假阳性”,技术层面上原因有很多:样本污染,检测环境核酸片段污染,试剂纰漏等等都有可能,但如果发现阳性却不做复检,或者干脆数据造假,变阴性为阳性,那就真是拿人民的生命健康当儿戏了。

关于医疗,我个人向来认为是必须严谨再严谨的,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人的生命。

然而对那些医疗行业的大资本来说,老百姓的生命似乎算不得什么,即便是检测错了把你拉到方舱后真的感染了,又有谁会负责呢?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只要有利可图,哪怕饿殍遍野也会视而不见。

近期类似中科润达的事件频发,已经引起了了大众对于核酸检测数据真实性的质疑。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果断出击,对已经发生的恶性事件一查到底,对于核酸检测公司加强监管。唯有如此,才能守护好两年多以来,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抗.疫大局。

警惕!核酸检测机构发国难财搞“假阳性”,人民生命不容儿戏![吃惊][吃惊][吃惊]
原创 红色青年白依依 红色依依
阴性变阳性,阳性是阴性。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恐怕能载入核酸检测史上一次重大事故了吧?
近期,魔都黄浦区融创滨江壹号院小区,一天之内测出13个新.冠核酸“阳性”案例,可他们无一例外的在随后的方舱或者医院复核中成为“阴性”。
这个检测出“假阳性”的机构是谁呢?
资料显示,该小区5月5日、6日的核酸检测分别由上.海中科润达气膜实验室(黄浦)和上.海中科润达医学检验实验室(异地)完成。

这个上.海中科润达气膜实验室(黄浦),居然是在不久前才刚刚搭建完成投入使用的。媒体为此还做了正能量报道,宣传其为接下来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了保障。

如今看,这是假保障,真坑人啊?

除了黄浦区,中科润达还布局了魔都各区政.府及街道筹建全市常态化核酸采样点,首批就有近300个“核酸检测便民采样点,这布局着实够大,背后的大资本润达医疗恐怕能捞不少钱吧?

不过此事一出,润达医疗的股价就在此前3日连续涨停的情况下跌停了。

要不说股市是个晴雨表呢。

说起疫.情,普通老百姓唯恐避之不及,可对于那些嗅觉敏锐的医疗资本来说,心里想的恐怕是“这下能大发一笔横财了”。

2020年核酸检测刚出来时,最初定价是200元/人份,之后随着更多合格企业获得资质、产能持续提升,国家医保局多次发布全国调价通知,单人单检的每人份价格从180元、80元、60元一路降至目前的28元,多人混检的政.府指导价更是下调至每人份不高于8元。

最近,多地核酸检测费用再次下调,单人单采最高限价调整为每人份19.7元,混合检测的最高限价为每人份3.4元。

核酸检测的降价幅度之大令人震惊,这些医疗资本躺赚了多少钱啊!

其实核酸检测试剂的平均生产成本压根就不高,也就是3-5元之间(经研究人员测算),这之中的高额利润差价使得两三年之间迅速崛起了一批医药企业。

2020年初疫.情初始,国内很快紧急批准了六家企业的核酸检测试剂上市销售,分别是之江生物、圣湘生物、捷诺生物、伯杰医疗、达安基因和华大集团。

这批“首吃螃蟹者”过去两年业绩爆表,其背后的资本家也纷纷身价暴涨。

疫.情七个月后,圣湘生物作为“抗.疫第一股”挂牌科创板,董事长戴立忠的财富市值超过150亿元,跻身亿万富豪队列。

之江生物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暴增1708.96%,2021年之江生物登上上交所科创板;华大基因2020年净利润翻超6倍……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在2021年四季度的统计,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最高的五家上市检测公司分别是迪安诊断、金域医学、达安基因,圣湘生物、迈克生物。

2021年全年,金域医学的总营收为119.4亿,净利润为22.2亿元。全年的新冠检测收入共达到47亿元,占医学诊断服务营收比重超40%。

达安基因2021年核酸检测试剂盒带来的营业利润达到惊人的43.38亿元。

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已经完成约115亿人次的核酸检测,而这背后是37个已获批上市的核酸检测试剂,20多家公司。

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疫.情让无数普通人生活更加艰难,但核酸检测公司背后的资本却赚的盆满钵满。

有人担心此次“假阳性”事件是不是因为“核酸一再降价”后企业无利可图,所以不好好做了。说实在的,这种担心完全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事实上,从疫.情开始之初,便有核酸检测公司为了利润公然违法,并非是近期核酸检测进一步降价才开始。

早在2021年1月,济南华曦医学检验有限公司,在河北邢台市隆尧县第二轮核酸检测任务中,涉嫌谎报检测结果,被立案调查。

而一年后的几乎同一时间段,2022年1月,郑州金域在河南许昌的核酸检测任务中,区域负责人张某东涉嫌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被立案,即社会广泛关注的“金.域投.毒”事件。

资本对金钱的欲望、利润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正如马克思所说:

“如果有10%的利润,这个资本家就保证到处使用;如果有20%的利润,他就可以活跃起来;如果有50%的利润,他就铤而走险;如果有100%的利润,他就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有300%的利润,他就敢犯任何的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因此,我们小老百姓就不必为核酸检测降价,更不必为企业没钱赚而担忧了。

更何况,虽然政.府指导价不断下调,导致这些医药企业的单采利润率下降了,可伴随着多个城市已经开始实施核酸检测常态化举措,相信全中国一年几乎要达到十多亿人次或者几十亿人次的核酸检测量的市场规模,足以让他们继续“躺赚”。

那些市占率在10%以上的头部公司也会不断挤压尾部,最终形成行业垄断,为自己拿下这个大市场。

除了核酸检测产品,正在普及的抗原检测产品也能让医药企业不断吸金。

抗原检测试剂盒的生产要求和成本比核酸检测还要低,据预测,国内龙头企业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生产成本在2元/人份左右。

作为核酸检测的重要补充手段,抗原检测的市场空间可能达上千亿元。这么一块香饽饽已经为明德生物、万孚生物、东方生物等相关企业拉动了业绩。

资本永不眠,只要世界的运行依然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资本就会充斥在任何可以使其增值的地方。

对于我们来讲,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弥补大众对于核酸检测数据权威性的信任受损问题!

本次“假阳性”事故,对于“被阳性”的人来说,一是受到不小惊吓,不断被劝导转运,精神压力巨大;二是转运方舱检测阴性后又放回家,极为折腾人。

原本做核酸是为了及时查出阳性患者,进行针对性的隔离或治疗,可如今一个数据错误就很容易导致老百姓开始怀疑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发生感染后可能出现不愿接受,不愿隔离的情况,为后续的动态清零制造出更多矛盾冲突。

身处事件中心的上.海中科润达,其核酸检测的资质和能力是否达到要求也要画个问号。一次检测阳性,是否再次经过单人单检的复查,或者直接把数据上报?

出现“假阳性”,技术层面上原因有很多:样本污染,检测环境核酸片段污染,试剂纰漏等等都有可能,但如果发现阳性却不做复检,或者干脆数据造假,变阴性为阳性,那就真是拿人民的生命健康当儿戏了。

关于医疗,我个人向来认为是必须严谨再严谨的,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人的生命。

然而对那些医疗行业的大资本来说,老百姓的生命似乎算不得什么,即便是检测错了把你拉到方舱后真的感染了,又有谁会负责呢?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只要有利可图,哪怕饿殍遍野也会视而不见。

近期类似中科润达的事件频发,已经引起了了大众对于核酸检测数据真实性的质疑。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果断出击,对已经发生的恶性事件一查到底,对于核酸检测公司加强监管。唯有如此,才能守护好两年多以来,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抗.疫大局。
原文链接:https://t.cn/A6XVtOnS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记者从玉林福绵机场了解到,即日起,桂林航空“桂林=玉林月享卡”正式发售,售价仅为299元,可进入京东桂林航空旗舰店购买,购买后即可在有效期内无限次兑换桂林=玉林
  • 当时不肯认清现实,其实脑子清楚以后回想还是有后悔的,但一步一步走到现在都是自己选择的路,后悔毫无意义 该学会做一个为自己的行为决定负责的人了,别盲从别改变心意
  • #F1# 沃尔夫表示阿尔本加盟威廉姆斯的合同中有相关条款保护着梅赛德斯引擎的知识产权,沃尔夫:“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是,如果有一个来自其他动力单元制造商的车手加入
  • 凌晨两点接到朋友说要离婚的消息几年前一起喝茶时 我们都单身后来她结婚 生子 离婚 我还是单身这个轮回里 我们都在经历自己的迭代还记得她说丈夫和孩子给她支撑下去
  • 【“吃得放心”是底线 | #长江评论#】据报道,北京“胖哥俩肉蟹煲”门店被媒体曝光存在“过期食材继续用,隔夜蟹当活蟹卖”等问题后,企业负责人于昨日被约谈。这家拥
  • 记者从中了解到,在琼海武记农产品工贸有限公司新建办公楼项目的施工日常工作过程中,建设单位琼海武记农产品工贸有限公司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安全生产设施、场所投入不足,
  • 这次的客人kiki非常认真的总结了自己在北美选择购买柴犬的经历~希望可以作为大家的参考下面是东京购买柴犬走航空入境北美要求【冲绳那霸凯悦酒店〜六周年〜】上个月7
  • ——李白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铜匙。摄影:发掘每一个平凡人的美好 贴近生活的细腻光影 Mifengstudio&弥风有志向人生叫蓝图,无志向人生叫拼图;无
  • 实施主体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按《建筑法》、《特种设备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和电梯安装告知书,委托工程监理单位进行监理,实施主体
  • 我们解决支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在现代服务业招商、企业入驻标准化厂房等方面,也都有一系列优惠政策,诚挚地希望这次考察座谈能够成为双方合作的良好开端。会议听取各督查
  • !#懂懂日记##两性关系# 但是我研究过上千个名人和企业家的人生案例,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一凡是一方创业,另一方不参与置若罔闻等着收割现成的,一定会离婚。
  • 真正的“过山香”我以为绝种了,生长在蕉的故乡,我们4个都没吃过,今次被我们遇上,真的很幸运!午睡后,我们4个老阿姨在群里闲聊,齐同学说她今早砍的不是粉蕉,是“过
  • APP:开心0元购 **非指定渠道购买不参加本次打卡活动三、如何领取活动奖励用户完成打卡任务后,在活动页对应关卡根据提示完成个人领奖账户或账号信息录入绑定,并自
  • 【#各县区和部分乡镇天气预报#】【 #旅游景区天气预报#】 来看看#9月16日具体的天气预报#~~ [爱你] [爱你] 如需查询更多天气信息,可以微信关注公众号
  • 熊磊发文说,想笑着看每一个人哭,让许多人不舒服,有人说,无论怎样,熊磊是最应该哭的那一个,没有了丈夫,还有年幼的孩子,自己要给杜妈郭父养老被婉拒,说了杜妈许多的
  • 在消费升级、审美升级的体验经济时代,当注重功能的极简现代主义流行即将百年的今天,我们对优雅的感受、对人文与精神的追求愈来愈浓墨重彩。#家居装修# #禾木艺景#
  • 印象中的这张专是抒情的Melody和酷拽的黑色柳丁,后来去网上搜了以后才发现整张专辑的核心主题却是对于现实世界的恳切省思,为是了体现“关怀”。Ps:以上只是一个
  • 他们团结有爱、甘于奉献,把自己对生活的最大热情投入到志愿服务工作中来,为十四运会开幕式的成功举办贡献了青春力量。他们团结有爱、甘于奉献,把自己对生活的最大热情投
  • .✅这里被称为“亚洲最大的360度观景平台”最开始只是雅安市荥经县的一处铁矿,偶然间被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师吕玲珑发现,惊叹于中国还有如此遗世之景,所拍摄照片迅速在
  • 《华尔街日报》9日叙述道,尽管小布什的反恐行动最初获得广泛支持,但在接下来的7年时间里,他遭到民主党人和媒体的“厌恶”。美国虽然举行总统选举,但社会对选举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