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而陶聊茶:三十四.三红七绿为青茶 (8.工夫茶始闵老子)
总体来说,泡茶的器具是随着泡茶的形式而演变的。唐煎、宋点时期,饮茶器通常是容量较大的碗、盏。从实物上看,在唐代茶碗的口径一般在14厘米-17厘米。陆羽《茶经•四之器》说:“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唐代的一升约合咱们现在的600毫升,半升,就是300毫升,比现在用的茶杯大太多了。宋代,茶盏的口径通常在10厘米-16厘米。元代,揉捻工艺的出现,加快了散茶瀹泡的历史进程。明、清散茶瀹泡,客观上就会要求不必使用容量较大的茶器。到了明代中晚期,茶壶、茶杯成了茶桌上的主要器皿。

1595年前后成书的明代张源《茶录》里已经明确记载了壶泡的方法:“泡法,探汤纯熟便取起,先注少许壶中,祛荡冷气,倾出,然后投茶。茶多寡宜酌,不可过中失正。茶重则味苦香沉,水胜则色清气寡。两壶后,又用冷水荡涤,使壶凉洁。不则减茶香矣。确熟,则茶神不健,壶清,则水性常灵。稍俟茶水冲和,然后分酾布饮。酾不宜早,饮不宜迟。早则茶神未发,迟则妙馥先消。”。张源记载的这个壶泡法已经跟咱们现在的壶泡法没啥区别了,就是洗壶、投茶、注水、分茶、品饮。

1623年前后,明人冯可宾在他的《岕茶笺.论茶具》里说:“…或问茶壶毕竟宜大宜小,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阁;况茶中香味,不先不后,只有一时。太早则未足,太迟则已过,的见得恰好,一泻而尽。”。可见,当时的小茶壶已经在文人的茶桌上居于了主要地位。

茶壶变小,饮茶器相应的也会变小。对于饮茶器皿的选用,1609年明代罗廪在其《茶解》中说:“瓯,以小为佳,不必求古,只宣、成、靖窑足矣。”

有明一朝,纵观许多茶画,如具代表性的明代画家丁云鹏 (1547年—1628年)的《卢仝煮茶图》、《煮茶图》,常可见到一些撇口、弧体、圈足或高足的饮茶器。这些茶器在清代宫廷器型制度上,口径9-10厘米的称为“茶钟”,口径12厘米的叫“茶碗”。另外清宫还把口径13.5厘米的叫“汤碗”,口径15厘米的叫“膳碗”。明代茶事绘画中的饮茶生活场景,使我们知道其时饮茶所用器具的体型虽然较现代的茶杯大,但是对比唐、宋器具还是小了不少。

从文字资料上看,历史上第一个把“茶杯”两个字写到茶书里边的人,就是前面提到的明朝人冯可宾。在他的《岕茶笺.论茶具》里还有如下文字:“茶壶,窑器为上,锡次之。茶杯,汝、官、哥、定如未可多得,则适意者为佳耳。”。1623年前后,冯可宾的茶书中出现了“茶杯”二字,这个字眼决不是偶然的出现。要知道,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会有它的底层逻辑来做支点。那么“茶杯”出现的底层逻辑支点在哪儿呢?

支点有二。

其一,高度蒸馏白酒的出现。我们先来明确一个常识,高度蒸馏白酒的出现是在元朝。在这之前,人们所饮用的酒度数低,使的那些酒杯或者酒盏,都是体型较大的东西。妇孺皆知的山东好汉武松“三碗不过岗”的故事就很能说明问题。在景阳冈前的酒肆里,武二郎连喝十八碗,要是二锅头的话,早成醉猫了,施耐庵老先生的《水浒传》里也就不会有“景阳冈武松打虎”这样精彩的章节。

元朝末年,李昱的《戏柬池莘仲》诗写道:“少年一饮轻千钟,力微难染桃花容。年深始作汗酒法,以一当十味且浓。王君亲传坎离鼎,出瓮鹅黄煮秋影。檀心味烈九酝同,醉倒伯伦呼不醒。”。一句“以一当十”明确地点出了蒸馏酒的度数要远远高于其它类型的酒。高度白酒的出现与普及在客观上必然会促使饮酒所用器皿的体型变小即容积减小。

其二,茶人的倡导。在明代,周亮工跟张岱都把“茶杯”的另一底层逻辑支点直接指向了“瞿瞿一老”闵汶水。从文字资料上看,正是明末的闵汶水首开把酒杯当做茶杯使用的先河。作为统御明末饮茶风流的闵汶水不可能不知“茶壶以小为贵…方为得趣”、“瓯,以小为佳,不必求古,只宣、成、靖窑足矣”的道理。桃叶渡斗法时,他给张岱沏茶用的是皆精绝的成宣小酒盏且“持一壶满斟”。周亮工去桃叶渡拜访闵汶水品尝“闵茶”的时候,周记录说:“歙人闵汶水居桃叶渡上,予往品茶其家,见水火皆自任,以小酒盏酌客,颇极烹饮态。”。

明窗净几、荆溪壶、成宣小酒盏、刚柔燥湿必亲身、水火皆自任、颇极烹饮态,在周亮工跟张岱的笔下,一副活脱的沏茶画面越纸而出,老天,这不就是历史上最早的工夫茶泡法吗?

有关工夫茶,能见到最早的文字资料是《梦厂杂著·潮嘉风月》,作者是清乾嘉时的俞蛟。他说:“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形如截筒,高经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窑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咀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许。杯盘则花瓷居多,内外写山水人物,极工致。类非近代物,然无款志,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炉及壶、盘各一,惟杯之数,则视客之多寡,杯小而盘如满月。此外尚有瓦铛、棕垫、纸扇、竹夹,制皆朴雅。壶、盘与杯,旧而佳者,贵如拱璧,寻常舟中,不易得也。先将泉水贮铛,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闽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

闵汶水这位“细细钻研七十年”的“水厄”在茶史上首开把小酒盏当做茶杯的用法,于无声中创立了后世的工夫茶雏形。自此,作为品茶的器具盏、瓯开始朝着小型化演进,其后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工夫茶杯-若琛杯。

后文我们就要聊到清初的武夷茶正是借鉴了松萝茶的制法而使得一个崭新茶类-青茶诞生。那么,左右明末茶界风流的闵汶水首创的松萝茶的工夫茶泡法,必然会对因松萝技法而生的武夷乌龙茶的品饮产生深刻影响。这也导致了后世“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的工夫茶在福建、广东、台湾等乌龙茶生产地区相继传播。

版权声明:本文为新浪微博认证美食博主"耕而陶一茶"原创撰写,欢迎博友在微博上转发,交流茶知识。但,任何单位、媒体、个人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违者必究。

《楞严经》第三卷【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第四十八段)#眼入虚妄#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即彼目睛,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相,名为见性。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若从根生,必无明、暗;如是见精,本无自性。若于空出,前瞻尘象,归当见根,又空自观,何关汝入?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楞严经》是集“教、理、行、证”于一体的一部大经,其理严密、其法精要,堪称大乘佛法最杰出的代表。学懂了《楞严经》,不须再从教下学起,可直接进入实证。《楞严经》犹如一盏法海明灯,为正法修行人,指明方向,是一部外道学不进、邪魔最害怕的佛学宝典。能修学《楞严经》,即是修学如来正法,在修证上一定会是一天一个样、天天有进步。以上佛为我们开示了五阴皆幻,说明五阴不是因缘所生、也不属于自然的道理,很重要,认识清楚了,才能灭幻证真,树立起如来正知正见。
世尊接着为我们开示构成身心世界的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的道理,进一步说明六根如同五阴一样,都是如来藏因无明所生之幻相,不可执以为实,但可借幻修真。这篇讲的是眼根,眼根产生视觉。具有视觉的“眼”能见虚空日月、山河大地等一切物象,以能对一切物象而生眼识,故称为眼根。
佛接着说:阿难!什么叫“六入”,本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呢”?“六入”:指的是六种体相、即: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识;“入”指眼耳鼻舌身意有吸入尘境,即吸入色、声、香、味、触、法的功能和作用,故名六入、又名六根;六根又作六情,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六根构成身心世界:其中“眼耳鼻舌身”构成身世界、“意”构成心世界。
“如来藏”:又称为藏识、真如等。它具有常住、妙明、不动、周圆、神妙真如之性质。“常住”是不去不来、“不动”是不生不灭、“妙明”是寂而常照、“周圆”是周遍圆满,无所不包。如来藏又称为佛性、佛性即“如来藏”,众生皆有,法法平等,因此,正如世尊成道时所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能成佛、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只因妄想执着而未能证得。”如果我们能够按佛说的道理去做,放下一切妄想执着,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佛。
如来藏一词在释迦牟尼佛讲说大乘经典中就有开示,在《楞严经》、《楞伽经》、《大般涅槃经》、《大乘起信论》等诸多著作中都已广泛提及。后唯实宗将原始佛教一心六个识增至八个识,以第八识为生命的主体,通常称被无明所染的如来藏为阿赖耶识,此识为一切众生之本源。阿赖耶识与如来藏是第八识的一体两面,区别在于前者含无明、故属“识”;而后者不含无明、故属“智”。所以,如来藏又称为大圆镜智。
如来藏含藏宇宙一切善、恶、不善不恶等诸多“种子”,种子就是业因,有了因、就必有果;有了果、就必有因。因果形成的种子,寄存于如来藏中,如来藏犹如一个大仓库,具有“能藏”等诸多功能。当众生除尽一切无明,转识成智之时,如来藏即转变为“法身”,并因此而成就“大圆镜智”。
如来藏实为众生生命之本源,具妙真如的“空性”及“虚妄有”之性质。“空”意为不可言说,“虚妄有”指万物虽然非实,但却有形有相。这虚妄有依空性而生,空生有、有显空,如此形成空有不二之真理,与外道的神我永久是完全不同的。外道之大梵、神我皆认定是“自然”所生,与妙真如性不同。
如来藏体无生灭,众生轮回只是无明而生之虚妄有,这与外道“神我”参与轮回也不相同。我们见到的一切尘相都不是真“因缘”或“自然”生灭,而是如来藏的功用,由如来藏“如幻”而生、“如幻”而灭。其它的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一切相皆是如此。而“妙真如性”能生万法,其性能生一切妙有,故名“妙真如性”。
佛说:阿难!若人用眼睛看一样东西,时间看久了就会出现眼疲劳而发生眼花,名“瞪发劳者”。“瞪”是不眨眼的直视、“发”是发生、“劳”是疲劳。这种状况,称为“瞪发劳者”。这眼睛所产生的疲劳,会看到一些幻相,但都同是“菩提瞪发劳相”。“菩提”即如来藏。“瞪发”同前义、意为无明;“劳相”指的是因无明所生的一切妄相,这眼根和劳相都是如来藏因无明所生。


佛说:由于有光明和黑暗这两种妄相尘境,能识别光明和黑暗的“能见”,却不在光明这一边、也不在黑暗那一边,由此而发现这个“见”是居于中间,正因为它居于中间,所以能吸入光明和黑暗这两种相反的尘相,也就是即能看见光明、也能看见黑暗,这种状态称名“见性”,就是有见不同物象的能见性质,但不是明心见性的见性,这里一定要分清楚。
如果这个“见”离开了光明与黑暗这二种尘相,就失去了觉知性,就什么作用也没有了,因它毕竟无体,只是自性的一个功能,一旦离开自性,就没有自己单独的自性,没有单独自性的眼根就如同于没有。
佛说:是这样的,阿难!应当知道这个“见”,即不是从光明中来、也不是从黑暗中来、也不是从眼根出、也不是从虚空中生。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个“见”如果是从光明中来,黑暗随即就消失了,就应该看不见黑暗;如果是从黑暗中来,光明即当消失,就应该看不见光明,而事实是这个“见”既能见光明、也能见黑暗,那么说“见”是因光明或因黑暗而生就是不对的。
如果是从眼根生出,眼根是没有自性的,没有自性就一定不会有光明和黑暗这两种现象,因“见精”的本身也是没有自性的。这里说的“见精”指的是依附五蕴身的能见功能,没有自性的“见精”就会失去能见的功能,就看不见有明暗二种现象的产生。
如果是从虚空而生,那么眼前所看见的尘境现象,就应是虚空看见的,眼根也应归于虚空,眼根归于虚空后,也就没有眼根了。又如这虚空能自己观见的话,就不关眼根和能见的事了。
所以应当知道,这眼根和能所二见,是自性所生的一个幻有功能,那么眼根和能见的本身及所见的一切现象,一旦离开自性,都是空无所有的、都是虚妄不实的,这种虚幻本是如来藏因无明所生,不是因缘所生、也不属于自然,是本非因缘、非自然性的。

《楞严经》虚空大地真心中物
(第二十八段)
【阿难即从座起,礼佛合掌,长跪白佛:世尊!若见此闻,必不生灭,云何世尊、云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愿兴慈悲,洗我尘垢。即时如来,垂金色臂,轮手下指,示阿难言:汝今见我母陀罗手为正为倒?阿难言:世间众生,以此为倒,而我不知,是正是倒?佛告阿难:若世间人以此为倒,即世间人将何为正?阿难言:如来竖臂,兜罗棉手,上指于空,则名为正。佛即竖臂,告阿难言:若此颠倒,首尾相换,诸世间人,一倍瞻视!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随汝谛观,汝身佛身,称颠倒者,名字何处,号为颠倒?
于时阿难,与诸大众,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颠倒何在。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这时阿难,从自己的座位上起立,“礼佛合掌”,“长跪”而对佛说:世尊!如你以上所说的见闻之性“心”,必定没有生灭,为什么世尊说我们遗失了“真性”(“真性”即真如实性的缩称),“颠倒”行事呢?
“礼佛合掌”之“礼佛”:就是向佛礼拜,低头鞠躬,跪拜等,忏悔所造之业,可灭障消灾增加福慧。“合掌”就是肃立、两脚呈外八字平立合掌。合掌的式样有很多种,一般都是以两手的掌指伸直,掌背微躬、掌心略弯,举至心口处轻合,不可过紧,宜如塔形。
依《兜率天赞叹经三修道根本常演中道修法妙语明灯经注》中说:“外道合掌,紧闭掌心,将来必堕生於无佛之地,以如是合掌,不得真空之理,执着成性故也”。“长跪”是诸多礼仪之一,此礼首先是合掌,然后右膝为先,双膝下跪,臀部不可置于脚跟,伸直身体。以示恭敬。
“颠倒”指凡夫、二乘所迷执之八种颠倒,略称八倒。即凡夫执有为生灭之法为常、乐、我、净;二乘行者执无为涅槃之法为非常、非乐、非我、非净,故又称为凡小八倒。凡夫的颠倒不能脱离六道轮回、二乘人的颠倒不能证大涅槃。
阿难对佛说:请世尊再慈悲开示,洗去我们认识误区中的“尘垢”。“尘垢”指“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对心灵造成的污染,使人迷失自性,名“尘垢”。这时如来将金色手臂下垂,五轮手下指,示现给阿难说:你见我“母陀罗手”是倒还是正?“母陀罗手”意为“印契”:指以手结成的各种印形、是佛的三十二大人相之一。阿难说:依世间人的看法是倒,而我不知道,这是正还是倒?开了悟的阿难回答问题是不一样了,为避免答错而闪烁其词。
佛告诉阿难说:如世间人以此为倒,又以何为正呢?阿难说:如来将手臂竖起,将洁白细软好似云状般的“兜罗棉手”上指虚空,就是正。佛立即将手臂竖起,告诉阿难说:如以此颠倒,上下首尾一换,世间人就认为这是颠倒,其实这都是妄心分别的作用,“一倍瞻视”。
“一倍”即加倍、“瞻视”是观看。意为众生观看如来将手上下首尾一换,就产生了分别心,以分别心认手的上下颠倒就成为世间人对问题认识的加倍颠倒。为什么是加倍的颠倒呢?因为分别心是假、手的上下颠倒是幻象,也是假,用假的“心”去认知“假”的事物,自然就成了加倍的颠倒。
佛说:你阿难知道你的身体如果与众多如来的清净“法身”相比,就会发现如来之身名“正遍知”。这里说的“法身”是佛的三身之一,三身分别是:法身、梵语“毗卢遮那佛”;报身、梵语“卢舍那佛”;化身、梵语“释迦牟尼佛”。法身佛就是中道理体,因为佛以法为身,故称法身。法身居于常寂光净土,其实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共同一法身,法身表示世间宇宙的一切法皆由此出。
而“正遍知”是佛陀十号之一:梵语音译作三藐三佛陀,又称三耶三佛檀、正遍智等。指佛陀所证得的智慧正真而圆满,周遍含容,无所不包。知晓十法界,能正遍了知一切法,具一切智,于一切法无不了知,故号“正遍知”。
佛对阿难说:你们的肉身由于不知法性“真谛”(真理),以无常为常故名自性颠倒。你们再认真观想,你们本来和如来有一样的清净法身被称为颠倒,这颠倒之处在哪里?为什么会被称为颠倒?
这时阿难与诸多法会大众“瞪瞢瞻佛”。“瞪瞢”意为目瞪口呆、“瞻佛”是傻傻地目不转睛地看着佛。“目睛不瞬”:“目睛”即眼睛、“不瞬”即不眨眼。意为呆呆地盯着佛,眼睛都不眨一下,还真不知道自己身心颠倒之处。佛看着大家一片迷茫,于是又大发慈悲,哀愍阿难和诸大众,发出响亮的“海潮音”。“海潮音”是以海潮譬喻声音宏大:如海潮满时,所发出的音响,是极雄壮而澎湃的。此比喻佛说法的音声宏大而遍满一切处,令人振聋发聩。
佛以海潮音普遍告诉阿难和法会大众说:各位“善男子”(善男子指持戒修善的人),我常常说,身心所攀诸缘,都是妄心指使,这妄心攀缘的一切法,都是真心所显现。你这身、你这心,都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显现出来的物象。为什么你们失去了本属于自己的圆妙明心,宝明妙性,去认同本悟真心所生的迷妄现象,从真空因无明晦暗所生的虚空中,结无明晦暗为色蕴,色蕴物象又夹杂妄想,妄想与色质相合就形成了五蕴身,五蕴身被六识聚缘,在内心动摇不停。
前五识攀缘于五尘色相又令妄心在外境中奔流不息,将这些杂乱的昏扰扰相,认为是心性,其实这个心性就是妄想,一旦将此妄想认为是自己的“心”,就决定会产生迷惑,认为自己的“心”在色身之内。这种迷惑都是由于(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洎”ji:到、及之意。如成语:自古洎今、洎乎近世。这里的“洎”作“及”解。可读作:不知色身,外洎“及”山河。
世人所生之迷惑,正如以上所说,都是由于不知道自己的身体,以及山河大地、虚空宇宙,都是自己的心中之物。譬如澄清的百千个大海,弃而不认,唯认这百千个大海中的“一浮沤体”。“一浮沤体”指海水中起的一个水泡、意为只认这大海中起伏的一个水泡。“目为全潮”:“目”即“眼”、意为以“眼”见到的这个水泡,就认作是百千个大海所起的全部海潮。
“穷尽瀛渤(yíngbó”):“穷尽”意为“所有”,“瀛”译为“大海”、“渤“译为支海。“穷尽瀛渤”是指所有的大海和支海,意为迷者糊涂地认这个水泡就是所有的大海和支海。
佛说:你们的这些认识,不只是单一的迷惑,而是加倍的迷惑。就如我把手一垂,上下颠倒一下,这在自性中本无差别的现象在你们的妄心里就产生了分别相,就不知如来真实意了,如来说你们真是可怜悯者!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辜負了他,因為我不是官員,也不是商人,沒權也沒錢,只能靠參加全國比賽取得好成績報答他的知遇之恩……四年前,青年才俊朱文博,毅然從高校離職,創辦了至今享譽全國的
  • 她看着我长大,我也很感谢她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她小时候吃过很多苦,所以她现在再怎么幸福都不为过。她非常疼惜我,仿佛啥也不想我做,每次都很积极地给我拍照,那一天我开
  • 好甜好甜 好凉快好凉快最近爱上了葡萄干 可能是甜蜜的滋味难以抵挡紫皮腰果也还可以 就是皮太苦了只有我一个人的夜晚 来个燕窝粥暖暖身体味道不错 菜园小饼还可以 就
  • 以上就是如何抢到满意火车票的具体内容啦,需要的宝宝们快去,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问我~-#火车票怎么买便宜##飞机上我女儿被空姐喂饭了##石家庄将打造中国摇滚之城#
  • 【深耕中国市场的芯片外企 #逐浪FPGA#】FPGA企业一直是追逐前沿技术脚步的芯片公司,在上个月举行的嵌入式电子展上,国际头部企业莱迪思带来了最新demo和解
  • 这部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让我更期待明天 很感谢这部剧,让我对青春有了更好的认知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现在友情出演也得单独一行了吗?
  • 但王一博似乎又做得举重若轻,回头看看,这种活泼也是王一博本博的一部分。他们理解的活泼非常表面,或是挤眉弄眼,一惊一乍;或是仿佛拿了女主剧本,眼波流转,矫揉做作;
  • 能在大家面前展示我们的首张专辑'YOUTH IN THE SHADE'和主打歌'In Bloom'我感到非常紧张和荣幸。切实感受到了全球的人气吗?
  • ■NOW部門のTOP5は 1位 目黒蓮 さん(Snow Man) 2位 八木勇征 さん(FANTASTICS) 3位 京本大我 さん (SixTONES)
  • 当一个人有了宽大的胸怀,有了可以容纳万物的心,才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才能够快乐而幸福的生活。提醒自己,记住自己的提醒,上进的你,快乐的你,健康的你,善良的你,一定
  • 让每一天充满善良,让每一刻保持智慧,人生只有好好觉知,活在当下,才不会虚度。就是刹不住车太上头很下饭,无奈太耐看刚刷完38集 [打call]​ 白鹿|张凌赫|王
  • 在松花江上游的白山湖畔椴树极为常见,7月初是椴树开花最旺盛的季节,方圆十几里都被椴树花酥香入骨的芳香所覆盖。张庆智告诉我说,这些小蜜蜂是野生的东北黑蜂,都是他从
  • #聪明边边的日记# 今天一大早去找小鱼了带了我真的很爱的碎冰蓝(虽然他已经不好看了)但是不妨碍他还是有点好看小鱼也给我买花了!超酷的好吧!
  • ”章姐洗了一些水果出来,听到我的自言自语后,无奈地说道,“哪有小孩子不需要爸爸的?厷終呺:→ 【神山文学】晚上在街上逛遇到一个穿搭特别惊艳的弟弟,估计是和爸爸妈
  • 爸爸还问我为什么这么突然要出门去 笑而不语就回答了 可能是太久没见了 小小的争端起又起 毕竟之前在msk也是天天见面的 自然别提有多想念了 p1 p2独自乘
  • [送花花][送花花][送花花] 早上不知道几点起来一次 说 我过生日了 睡意正浓 没人理他 于是他也睡了 第二次醒来又开心的说:天亮了 今天我过生日!我也不忘对
  • 还想补充一句,不管是不是真的,我哥一定会越来越好,有能力有底气拒绝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某就一直在忙忙碌碌找男人吧[全力以赴][全力以赴]#名侦探学院# #密室
  • .:*°❥❥#任嘉伦烈焰之武庚纪#°❥❥#任嘉伦无忧渡##任嘉伦[超话]#⁴ ☪︎* 。 @任嘉伦Allen .:*・° ✰.。
  • 每次看到它冲我摇头摆尾,我真难以判断它是可怜的还是幸福的,但至少它是安全的。很喜欢蔡康永的一段话:“看到别人做不好时,也许会暗爽在心,得到一种“我比他聪明”的优
  • 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