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面临形势与未来方向
一、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物流大国。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快递等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吞吐量、包裹量位居世界前列。

物流基础设施取得重大成就,物流服务网络不断扩展。形成了以"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为主骨架的综合交通网,"四纵四横"为主骨架的高铁网络,"首都连接省会、省会彼此相通,连接主要地市、覆盖重要县市"的国家高速公路网络,"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为主体的内河航道体系。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里程均位居世界第一,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基本实现了"县县通"。邮政基础网络实现"乡乡设所、村村通邮"。

物流装备与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物流技术装备的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柔性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例如,数字化技术大大推进了智能物流发展,大数据智能分单、分仓,库存前置,末端配送,及时送达、定时送达、智能终端服务等越来越普及,差错率越来越少,消费者体验不断提升。

物流市场不断扩大,市场主体日趋多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也是最重要的物流市场之一。国内物流市场主体众多。有一批大型骨干物流企业集团、大量中小物流企业。有国有、民营、外资物流企业。民营物流企业富有活力、大量涌现。国内物流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不断细分,新增需求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中国是物流模式创新最活跃国家。电商物流、快递、配送、平台物流、末端物流等发展迅速。

物流与产业、地区联动程度更为明显。物流融入农业、工业、服务业,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供需对接能力。物流增强了地区与外部市场连接能力,改善着地区发展环境,为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创造了条件。

物流深度融进供应链体系。物流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耦合加强,物流与生产、流通、消费合作加深。

二、中国物流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与短板

主要表现为:粗放式发展特征明显,结构性矛盾突出,全球连接能力不强,应急物流薄弱,供应链发展滞后。

市场集中度低。企业多小散,行业利润率低。

集约化水平不高。互联互通、社会协同、组织化程度、综合性系统性有待提升,全社会物流成本偏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多式联运、综合物流等发展滞后。

结构性矛盾突出。铁路物流、航空物流、冷链物流发展严重滞后。物流基础设施结构性短缺,如货运机场至今仍为空白。农村、西部地区物流发展滞后。、服务质量不理想,质量体系、标准体系、物流大数据平台等建设有待加强。

国际竞争力弱。全球连接能力、国际资源整合能力弱,难以提供高水平全球物流服务,物流的国际化能力亟待提升。

应急物流薄弱。应急物资保障效果不理想。难以实现第一时间把正确数量、质量的应急物资以正确的方式送达目的地。

不可持续问题。如安全、环境污染问题凸现。

供应链发展滞后。供应链体系的韧性不足。关键环节的控制力、管理水平、供应链创新等存在明显短板。供应链运作效率低、缺乏链主企业、缺乏备链计划,供应链敏捷化、数字化、生态化、绿色化、安全化、平台化水平不高。

三、中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十四五"及未来更长一段时期,中国的工业化、数字化、市场化、城镇化、国际化、绿色化、多元化将持续推进,物流业发展的需求、技术供给、制度、资源环境均会发生重大变化。工业化全方位、立体式推进,从工业2.0迈向工业3.0、4.0和5.0,驱动以往单一、各自发展的物流业态向联接、联合、联动、共利、共赢、共享的综合物流与一体化物流转变;

新产业革命推动着中国从消费互联网大国向产业互联网大国迈进,加之消费升级和市场细分,电子商务物流、数字物流、智能物流、平台物流、协同物流、共享物流、末端物流、快递、配送等会快速发展,数据驱动将成为物流发展的新模式。市场体系完善与政府职能转变,市场将在更广领域配置资源,充分竞争的市场将提高物流产业集中度;要素成本上涨、土地、资源环境、安全约束加强,对精益物流、绿色物流提出迫切要求;迈向高收入国家,要求加快发展更好服务于民、方便于民、受益于民的民生物流;中国推动着东西方互动的全球化,以"一带一路"物流为突破口的全球物流和供应链服务体系建设将深入推进。受新冠疫情的冲击,全球物流与供应链格局将发生重大调整,全球物流与供应链体系、结构与空间分布会有很大变化,供应链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中国物流业正处在国内外深刻变革的进程,物流业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改善物流绩效,增强物流流能力,推动物流业由大变强,是应对全球变革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国家竞争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繁荣市场、推进国际化、保障民生与供应链安全,均有重大的意义。

四、物流强国建设需实施"七大战略"

物流业战略是国家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强国战略的制定,要有全球视角、战略思维、紧扣国情,把物流业发展放到整个人类的文明进程中加以考虑。中国物流业应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国际国内,统筹城乡,紧紧把握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机遇,以"完善体系,优化网络,调整结构、价值创造、整合资源、联动发展、一体化运作、节能环保、惠及民生"为着力点,以更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为保障,构筑起面向未来的物流和供应链服务体系。

到2035年,中国要成为世界物流强国。物流服务体系全面完善,物流网络省际互通、市县互达、城乡兼顾,乡乡有网点,村村有物流。物流结构全面优化,物流服务功能和水平全面提高,物流资源全面协同,物流与制造业、商贸流通、电子商务和农业全面联动,物流业与互联网、物联网全面融合,物流数字化、智能化程度全面实现,物流国际竞争力全面增强,物流创新全面突破,物流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改善,物流现代化全面推进,物流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全面体现。全社会物流费用占GDP比重约为8%,拥有5-8家国际竞争力很强的跨国物流企业集团和全球供应链服务企业集团,拥有大量专业化、精细化和特色化中小物流企业群体。到2050年,中国要成为世界领先的物流强国,引领全球物流业发展。

为此,需实施"七大战略":

网络化战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完善和优化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组织网络、运营网络和信息网络,构筑统筹国际国内、东中西、沿海和内地、城市与农村、省市县乡、社会化与自营的不同层级、不同功能、有效衔接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精细化战略。满足不断分层化、分散化和精细化的市场,紧扣用户体验、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的需求,使物流服务精准定位、精细服务、精细管理、精确评价,精益求精、止于至善。

智能化战略。把握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应用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实现物流资源的全方位连接和安全、高效、灵敏、实时、可控、人性的智能物流服务。

联动战略。着眼于物流业服务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内在要求, 加强物流资源和供应链整合,提升物流服务和供应链管理能力,推动物流业与各次产业、地区经济互动协同发展,充分发挥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桥梁、纽带、助推器、总调度等作用。

全球化战略。把握全球化和国际格局变化的新特点,本着"利他共生,共创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深化国际合作,打造全球物流和供应链体系,主动参与国际分工,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影响力,提升全球连接、全球服务、提供全球解决方案的能力。

可持续战略。着眼于生态文明、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和安全等,实现土地、能源、资源的集约和节约,减少污染、降低排放,最大程度减少物流活动的负面影响。

创新战略。通过理念、制度、服务、商业模式、组织、流程、管理、品牌、渠道和技术等方面创新,使物流业创造更多价值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五、国家要抓好三大战略工程

建设物流强国是一项系统工程,有诸多重大任务,但关键的任务是:构建强大、智能、绿色的国家物流系统;打造连接世界的全球物流体系;推进物流现代化。

国家物流系统是从总体和长远的角度,着眼于国民经济总效率总效益,根据物流活动的时空范围、物流业务间的内在联系、物流发展规律,通过市场和政府力量的有机结合,优化配置物流资源,形成一个涵盖交通运输、邮政、快递、配送、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等在内的跨行业、跨地区、多层次、全方位联接的综合物流系统,具有"互联互通、社会协同、全方位集成、大规模定制"等功能特征。强大、智能、绿色国家物流系统的构建,有利于消除 "孤岛"效应,提升全社会物流资源互联互通与综合协同的能力,有利于为生产、流通、消费、各次产业、人民生活提供更优的物流服务,有利于为用户创造价值、为企业提升能力、为社会节约资源、为国家赢得竞争优势,为经济、社会、生态乃至军事提供强大的物流保障。

全球物流体系是中国连接各国各地区的物流服务体系,服务于中国的全球生产网络和贸易网络及世界各国的发展。全球物流体系由 "四梁""八柱"构成,"八柱",即国际铁路运输网络、国际公路运输网络、国际航空运输网络、国际海运网络、国际管道网络、国际快递网络、国际仓储网络和国际配送网络;"四梁",即全球物流信息系统、全球物流标准体系、全球物流政策体系和全球物流运营体系。全球物流体系的建设,将大大增强中国连接世界的能力,支撑中国实现"全球买、全球卖、全球造、全球运、全球递",也为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安全提供重要支撑。

物流现代化是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未来物流转变的过程,是物流业全面、持续升级的方向。要加快推进物流业发展理念与模式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要素与技术装备现代化、组织运营现代化、绿色化以及制度现代化。

六、物流企业要提升六大能力

对于物流企业而言,面对变化的形势,面对增加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挑战与机遇并存。物流企业需持续推动升级、提升能力与质量水平,构建起面向未来、更具韧性、竞争力、持续发展能力的物流服务体系,为新一轮产业变革做好准备。

提升连接能力:包括物流网络连接、信息连接、数据连接、客户连接等。

提升响应能力:能够对市场做出灵敏反应,灵活变化。

提升定制能力:能够满足市场日益细分与个性化需求。

提升增值能力:能够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提升安全保障能力:能够守住安全底线,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提升绿色发展能力:秉承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理念,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

#碳中和##碳达峰##双碳目标##能源数字化#
【能源数字化是碳中和的助推引擎 应抓好数据治理】

目前,我国年碳排放量在100亿吨左右,按照“3060”战略部署,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时,我国碳排放量将控制在116亿吨左右,此后碳排放量逐年下降,到2060年左右与碳吸收量相等,从而实现碳中和。

当前我国碳吸收量为12亿~14亿吨,净排放接近90亿吨。由于自然界中碳吸收主要靠植物光合作用,也就是生态碳汇,其总量受国土资源禀赋制约较大,增长潜力很小。若工业级碳吸收(工业碳汇)技术不实现大突破,尤其是技术经济性不实现大突破,则只能依靠减少碳排放量来实现碳中和。由于碳排放量与工业生产规模、效率强相关,需要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减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说实现碳中和的任务极为艰巨。

能源行业是碳中和的关键

从行业来看,我国碳排放来源占比分别为:火电45%;重、化工35%;交通1.5%以及其他5%。不难看出,在我国碳排放总量中,几乎所有的碳排放都与能源有关,都产生于能源的生产、储运和使用环节。因此可以认为,碳中和问题本质上就是能源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就是减少能源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碳排放。目前主要可以从两方面实现,一是调整能源结构,二是节能。

先来看调整能源结构。首先应该考虑提高非化石能源生产端的比例。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目前我国非化石能源年产量折合标准煤7.3亿吨左右,占全部一次能源生产的18%,年发电量为2万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28%左右。我国二次能源(主要是电能和成品油气)的生产中,煤电年发电量约5.2万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69%左右,能源生产的整体结构与前述碳排放结构是吻合的。因此,未来几年我国将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生产,除了发展集中式的大规模风电、光伏、光热、生物质等非化石能源之外,也鼓励发展新能源为主的分布式能源,形成“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其次,应该考虑在用能侧发展电气化,逐步实现在交通、餐饮、家庭等领域的电能替代。当然,电能替代应该与生产侧的非化石能源替代步调保持一致,在能源生产结构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用能侧的电能替代不能真正起到降低碳排放的作用。

再来看节能。限于我国的资源禀赋现状,无论是降低火电比重,还是提高生态碳汇能力,在现实经济环境下都难度较大,因此通过采取节能措施,降低能源消耗,降低能耗强度,从而降低碳排放强度,就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另一个关键。

按照国务院在2021年10月26日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我国的目标是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这样的目标如果能实现的话,将是全世界范围内有史以来碳排放强度的最大降幅。

国家能源系统是一个复杂体系,不管是调整能源结构还是节能减排,都需要抓住这个复杂体系的核心环节,实现以点带面,推动“双碳”战略的落实。2021年3月15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从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看,要想实现电源结构向新能源转变、输电网向可调节负荷能源互联网转变、负荷特性向柔性和生产消费兼具性转变、运行特性向更加智能的平衡与协同优化方式转变,仅仅依靠传统的能源技术是不可能的,必须引入数字技术,通过传统能源技术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实现能源系统的整体数字化转型。

算法+数据,助力新型电力系统的平衡与优化

数字化是对传统信息化技术和工业技术(对能源行业而言,就是能源生产和运行技术)的发展、融合与创新。

对传统能源技术而言,它融合了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技术近年的进展,使能源系统能够产生和交换数据,能够跨时空互联互通,能够基于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和优化;对信息技术而言,它使信息系统能够突破人工录入数据、记录数据、统计和分析数据等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模式,成为与能源技术系统(包括自控系统)在网络上、功能上、数据上全面融合的能源数字系统。所以能源数字化是新一代的企业技术体系。

关于数字化,有三点需要指出:

第一,深度融合。数字化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两化深度融合,在未来的能源系统中,数字技术或者数字化子系统是能源系统不可分割的一个天然组成部分,就像如今的电力电子和自控系统是电力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样。

第二,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关系。有些观点把数字化与信息化对立起来,或者并列起来,认为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系统,这样的认识是不正确的。数字技术继承和发展了信息技术,从本质来讲,它是信息技术在新时代的一种表现形式。

第三,数据是核心资产。数字化时代,数据是核心,数据是数字化系统的源头,也是数字化系统的结果,只要抓住了数据,无论技术如何变化,供应商如何更替,企业都不会受到根本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数据也将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

除了数字化,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还有一个关键词——“平衡”。

其实,对能源行业而言“平衡”无处不在:在生产领域,追求的是投入的物料(原料、燃料)与产出物(电能、成品油)的平衡;在网络运行领域,追求的是输入的能源与输出负荷的平衡(对电网来说,就是电力电量平衡)。

可以说平衡就是能源系统在给定条件下的正常运行状态,也是系统运行的核心目标。当条件发生变化时,能源系统就会优化或劣化,直到系统被手动或自动调整适应新的条件,达到新的平衡。所以优化就是创造利于能源系统降本增效的运行条件与系统资源配置,使系统由一个较低的平衡态迁移到较高的平衡态的过程。

以新型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末端的区域综合能源智能化为例,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供能侧既有大电网供电,又有多种分布式能源、储能,电、热、冷、燃气、压缩空气储能等多种能源工质混杂;用能侧既要求安全、稳定、持续供能,又要求能够智慧用能,经济高效地对企业生产波动、能源市场波动、能源系统波动进行快速响应,实现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区域综合能源平衡相对于传统的配电网电力电量平衡,复杂程度要上升好几个数量级。单纯依靠传统的能源技术、电力电子与自控技术,已经很难实现整体上的平衡和优化,必须依靠数字化技术,利用数字技术与能源技术包括自控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区域能源系统的“安稳长满优”运行。

能源数字化应抓好数据治理

数据治理(Data Governance)是组织中涉及数据使用的一整套管理行为,由企业数据治理部门发起并推行,是关于如何制定和实施针对整个企业内部数据的商业应用和技术管理的一系列政策和流程。

不同的组织对数据治理有不同的定义,我国对数据治理的定义源于国资委在《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其中对数据治理的描述为“明确数据治理归口管理部门,加强数据标准化、元数据和主数据管理工作,定期评估数据治理能力成熟度。加强生产现场、服务过程等数据动态采集,建立覆盖全业务链条的数据采集、传输和汇聚体系。加快大数据平台建设,创新数据融合分析与共享交换机制。强化业务场景数据建模,深入挖掘数据价值,提升数据洞察能力”。

目前国内通常认为数据治理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了数据规划、组织、架构等管理以及数据工具与平台的集合,核心是对企业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的评估、指导和监督,通过一系列的组织、制度活动保障高质量的数据不断创新数据服务,从而实现数据资产价值最大化,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劲动力,为企业创造数字化价值。

数据治理为企业带来了广泛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改善数据质量、获得数据地图映射、改善数据管理,还可以降低企业运营风险、降低企业成本、更好地协调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作。

当下,能源企业对这些数据治理的实践主要集中在结构化数据方面,通常分为以下三种流派:第一,分析域数据治理,也称“元数据治理”。其以元数据为核心,目标是理顺数据分析建模过程,提高数据质量,为构建分析型数据应用提供保障。而元数据主要解决所谓的 “数据四问”,即我是谁?我在哪里?我从哪里来?我往何处去?第二,事务域数据治理,也称“主数据治理”。其以主数据为核心,目标是确保业务应用及其集成与交互的顺畅,提高数据质量,降低业务风险。第三,数据质量驱动的数据治理,即对业务应用、分析应用在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建模、利用过程中涉及的数据,针对其技术上的唯一性、一致性、完整性等质量特性,以及业务上的准确性、标准化、全面性等质量特性,进行梳理、清洗、检验、维护等治理工作。

从能源行业现状看,三种数据治理在实践过程中相互有一定的交叉,但目前还没有很好地融合三种数据治理实践,也没有出现对非结构化数据尤其是以时序数据为代表的能源大数据进行治理的典型案例,希望这一局面能够尽快得到改变。未来,建议能源企业多从泛在感知、贴源数据、高效优化、全面智能、仿真与全真等方面入手,设计和落实企业未来架构。

与能源技术本身以及信息化的发展历史一样,能源数字化其实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议能源企业能够加深认识,抓住重点,搞好顶层设计,逐步建成理想的数字化体系。

【“城市新纽带” 塑造区域发展新格局!贵阳市域环城快铁全面开通展望】交通起,则城市繁兴。对于一座城市来说,交通是命脉,牵引着城市发展的新方向。

贵阳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实施轨道交通和骨干路网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贵阳外环建设,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把城市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生活空间,为“强省会”提供快速便捷的交通支撑。

市域环城快铁的建设,承载着民生、串联着人们的生活圈,使贵阳市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不断“扩容”,形成了贵阳贵安半小时通勤圈。这条“米”字形加环形的铁路网,让市区外围组团与中心城区融为一体,成为贵阳贵安经济社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新引擎。

带动物流升级 注入发展动力

“听说市域环城快铁就要开通营运了,要经过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双龙南站就位于物流3号路西侧,这里紧邻贵都高速和龙洞堡站、石板寨。双龙有国际机场和长途客车站,这次又有了环城快铁,这必将给双龙带来人气和商机,以后货物运输也更便捷,这对我们企业的发展可是锦上添花呀。”贵州冶诚物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蔡明说。

市域环城快铁的建设,撬动了双龙区域的发展。以双龙南站为例,该站处于双龙-改貌物流枢纽经济区结合部。双龙围绕市域快铁初步的土地利用规划显示,规划区域范围东至贵龙大道、南至物流外环、西接龙水路、北至建设大道。周边区域主要有马寨组团、站前广场、双龙现代物流园三个区域,布局主要围绕工业和物流。

其中,现代物流园位于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南部、贵龙大道北侧,规划用地面积约5000亩。该区域将进一步依托航空、公路、铁路“三位一体”的多式联运交通格局,构建多元化物流产业体系。据悉,目前物流园内已落地贵州博凯医药物流园、贵阳丰泰(顺丰)电商产业园、车夫网-国际空港物流中心等一批优质物流项目。

而位于贵安新区的湖潮东站和芦官站,可为贵安新区高新数字与智慧物流产业园提供服务,为贵安新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市交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域环城快铁是贵阳在“强省会”行动中进一步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有力举措。而打造其沿线经济走廊,可为“强省会”行动注入强劲动力,构建生产、生活、生态和谐统一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增强城市竞争力。

按照贵阳市的总体规划思路,将按照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规划理念,依托市域环城快铁站点大力发展城市配套服务,通过功能的高度复合化与文化设施导入等方式,提升城市魅力,创造繁华街区,提供停留空间及文化生活服务功能的各种设施,创造适宜工作生活的城区,带动周边旅游业、商贸物流业快速发展,促进贵阳贵安高质量融合发展。

吸引客流聚集 促进旅游发展

家住花溪区的田女士得知市域环城快铁即将开通的消息,非常开心:“花溪的景点多,青岩古镇、天河潭、花溪湿地公园、花溪公园、黄金大道、花溪石板镇、车田河旅游景区等,都是周末休闲的好去处。等市域环城快铁开通后,来花溪的游客肯定增加,到时候会变得更热闹。”

市域环城快铁17个站点中,花溪区共有花溪南站、孟关站、花溪西站、天河潭站。花溪区提供的初步规划内容显示,市域环城快铁作为支撑花溪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交通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就是通过以上4个站点为核心枢纽,再利用其他交通方式实现无缝衔接后,形成对周边旅游资源的辐射和拉动作用。

以天河潭站为例,该站点与天河潭景区距离约3公里。据市交委相关人员介绍,设置这个站点,主要是为景区人流集散与周边居民出行提供服务,重点打通对外交通联系通道。而花溪西站距离贵安、石板、清镇较近,这些区域生态环境较好。花溪南站将与轨道交通3号线形成换乘,辐射花溪老城、青岩古镇等区域。这些站点都将极大带动周边旅游业发展。

据悉,花溪区还将借助天河潭站点带来的发展机遇,推动会议会展产业等发展。此外,将发挥天河潭站集散功能,以旅游产业化推动城市品牌打造,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南向为大学城拓展区、北向为高端装备产业园提供交通集散支撑。

目前,市交委与贵阳公交集团针对17个站点的交通接驳问题,不断实地勘察研究,已形成大概方案,沿线站点按照“零换乘”的理念布局公共交通,打造一体化交通换乘体系,缩短市域环城快铁站点与轨道交通、公交的换乘距离,并布局“P+R”停车场,在方便周边居民出行的同时,可引入大量客流,促进旅游业发展。

拉近时空距离 提升生活品质

随着贵阳市域环城快铁的建成,区域间生活圈也串联起来,让同城生活“触手可及”,推动贵阳贵安各区域的共同发展。

以白云区域为例,该区域将充分利用市域环城快铁带来的利好推动发展。白云北站和白云西站是市域环城快铁经白云辖区范围涉及的两个站点,白云区坚持环线以内主抓城市商圈、环线以外主抓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白云北站周边涉及白云区生活圈,白云西站则服务于麦架生活圈。

“市域环城快铁开通后,肯定能节约我们到其他地方的时间成本,方便附近居民出行。”家住北尚华城的李华盼着市域环城快铁开通。

而在双龙区域,双龙南站商业配套用地位于站前广场西侧,规划为商业综合体,计划今年下半年启动建设,远期规划商业用地位于双龙南站的东侧,结合双龙-改貌物流枢纽经济区发展适时启动商业配套建设。

据悉,双龙的城市商务商贸带将以机场路、龙水路和贵龙大道为交通依托,经砂之船奧特莱斯、天河中心、多彩贵州城等,融合会展贸易、商务办公、高端购物、文化旅游、温泉康养、国际生活等,成为城市高端消费与品质居住发展带。临空国际生活休闲区将围绕大地村、中铁生态城板块,依托良好的生态条件,重点发展温泉康养、健康养老、田园休闲等产业,打造成为贵阳品质生活的示范区。

市域环城快铁与公交、轨道交通的无缝接驳,也让城市区域间的交通变得更加便捷。例如,位于观山湖区商城东路旁的金阳南站,通过公交接驳,线路覆盖了贵阳中心城区、白云区、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以及花果园、未来方舟等区域;位于林城西路的金阳站,通过公交接驳,覆盖了世纪城、万科城、金关、后坝等片区;位于花溪区产业大道旁的党武站,通过公交接驳,线网覆盖了贵安新区、花溪区和花果园等区域……

市交委初步拟定的公交化运营计划提出,市域环城快铁高峰时段20至30分钟发车,平峰时期40至60分钟发车,可解决中心城区、白云区、观山湖区、贵安新区、花溪区等各组团的快速互联互通需求。这意味着,新的都市生活圈将形成。(贵阳发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P/M)8/9:超广角及放大细节对比,这里不排除右图手抖,但前者锐化更明显,两者颜色还原也不同。(M/P)6/7:主摄红绿色调及放大细节对比,左图锐化更多,右
  • 10.28昨天的梦估计是今天早上的梦周冬雨来我家做客说我的书包好看倒出东西来给了她送她回去问她打车还是公交跟着送她看到一装甲卡车年轻男女孩穿着迷彩服开车人等她有
  • 还有些忘不掉的你说那就记得吧不放下也许是最好的放下曾经给过的牵挂你说还依然牵挂只不过已不需要回答来回争吵过多少啊反复试探了多久啦你说何必浪费最宝贵的年华有些缘分
  • /图片来源/:zajadam.pl啊1.1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打死我都不会去吃了盖浇面就是那种普通的面条上面加点青椒和鸡蛋,面一点颜色都没有[拜拜]就是白水煮,
  • 记录下这些很美好的瞬间,希望自己发脾气的时候拿出来看一看,什么事都不到这么生气的地步,感谢你爱着我的这些点滴[心]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哎,也说博肖是我对爱情最高
  • 酥兴小票屋 关于内容:我能做的就是对得起大家对我的信任,只为让广大小姐妹们可以快乐追星,同时生活是高于追星的哦~所有都是正规的,纸质的都是会寄到你的小手中
  • #分手后怎么挽回怎么复合# 很多人在断联一阵子之后找到我”老师,我断联了一个月,我去找他,我发现他反而更加冷漠了,并没有你说的断联是可以让时间去消除他对我的负
  • 」甄珍想不到與前夫相隔那麼多年後重逢,問的竟是這一句,嚇得不知如何回應,氣氛緩和過來後,謝賢更捉住她的手說:「我係你嘅初戀,我係你第一任老公。」當告訴他眼前人是
  • 人死应该有三道告别程序,第一道是肉体死了只剩下灵魂的时候,世人对我永远与他们切断联系的告别。不选择重生的灵魂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所有人遗忘了,还是当人好,鬼太孤独了
  • 他的勇敢执着与坚韧不懈是人格魅力的表现,成功的背后都是努力与汗水,他的自律勤奋更是被粉丝称道与喜爱的方面,内外兼具的王一博,怎能不爱他! 让自己越来越优秀的办法
  • 而有时候,你会很艰难才学到。去见你喜欢的人,去做你想做的事,就把这些当成你青春里最后的任性。
  • [星星][太阳][女孩儿]友友们帮我理智分析一下:之前我接到一份新的工作任务(时间紧任务重那种,没有明确给我涨工资)也是我太好心,领导安排就接下了说的招到人立马
  • #比利时球迷俱乐部[超话]# ​ ​​​ 2018年5大射手王 ​​​打开支付宝首页搜“511657688”领红包,领到大红包的小伙伴赶紧使用哦! ​​​
  • 所以,对不可能的事或者情感,心存有希望和期待,那么面对的失望就会越大,心理落差更加大,像被挖了一个窟窿一样,填不满,空落落的。被偏爱的永远都在有恃无恐,得不到的
  • #祺轩没he过[超话]#哦豁~我发现了一个宝藏耶[送花花],一代也就是我们的祖师爷(注:感谢祖师爷的友情出场[爱你])14年还在楼里,那时候祖师爷的CP凯源在1
  • 这或许就是孔苏选择Marc不选择Steven的原因吧,因为Marc足够冷血、下得去手,不像Steven一样有很高的道德底线。(可是一季才六集,能讲完一个阶段的故
  • 技术要求:1.英雄联盟手游国际服钻二以上分段;2.决战平安京前100胜率60以上;3.王者荣耀玩家巅峰赛历史2300分以上;联系邮箱:736883261@qq.
  • 喜新厌旧的双子,面对其他的异性可能很快就会乏味,但对方若是可爱善良的男生,便能够牢牢的抓住她们的心,因为这类的男生最容易让她们产生共鸣。金牛座:大方贵公子金牛座
  • (这个是重点)还有说Taylor Swift 在自己国家特别火,专辑销量非常高,流媒爆炸......#超能新星汇# #霉霉官宣演唱会#小羽毛球啊啊啊啊啊啊啊小羽
  • ”曾为航天事业深耕内蒙古的高崇武院长看完电影更是感怀万千:“应该说,电影里的情节基本上都是真实的,包括献出生命的战友们。活动以一场电影人与航天人的“促膝长谈”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