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的脆弱和不稳定,原因是人格的自我核心中大量缺乏自我肯定来做连接、支撑和保护。自我肯定从哪里来?当然来源于自我参与,也就是自由选择参与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谓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自我参与少,或是参与的活动常半途而废而不等得出真知确见就终止,那么自我肯定的成熟果实自然就少,后者不仅少,而且负面的自我否定(不成熟的果实)还会多,甚至带来人格分裂的风险。#心理学##心理咨询##长沙#

强势的父母过分介入孩子的成长活动,可能严重阻挡孩子个人自由意志正常发挥,为孩子终身人格问题埋下祸根。

人性最最最最最根本的根基是 自由意志。失去自由意志,就是失去了人性。每次为孩子做主,孩子就失了一次自由选择,人格就失去了一次成长机会。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7岁大脑基本成熟,一生的经验知识已经基本装完,后续,主要只剩下整合调整装载挪腾连接机会了,人格既已定型,就不要期望再有大的变化。

这几天不想发微博一是狗跑了,狗跑狐悲一下。二是抖音、微博都是矩阵化经营了,后面全是MCN和团队运作几十、几百个号,推的基本全是同质化鸡汤类东西了。没有失了真正的人设和自我的个性。微博失去个性独立的复杂的人性在知乎化,抖音失去了娱乐性的功能在拼多多化。所有平台都在成了一个互联互通的电视购物平台化。所以我微信朋友圈早已不发且设置为三日可见了,等于当电话使用,抖音也不发了,剩下个微博玩玩。

五台山善住寺(龍王廟)文殊讲堂:一起学《坛经》:般若品(六)​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般若品·第二卷(第六段)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自己是一本无字天书  修多罗是印度音,就是“经”的意思。六祖这里说一切的佛经,不论大乘小乘,不论在十二种体裁的经中怎样说,都是因为有了众生,才可能建立起来的;如果没有了众生,那么一切万法都失去了作用,何况佛法。因为有了不同根器的众生,佛才分别说了十二门的法。为什么“智慧性方能建立呢”?一是佛能说,二是众生能听懂——因为众生本具佛性智慧嘛,不然,佛说这些法有什么意义呢?古今一切万法,都是来自人的认识,都是人与环境的矛盾的产物。如果没有人的认识,哪里去找这些法呢?三是因为人世间的众生有那么多的烦恼,陷在生老病死之中不得解脱,佛才相应地说了那么多的法。有一个烦恼,就有一个相应的法,两者是相依互存的,关系是可以转变的。烦恼可以转为菩提,愚人可以转为智者,凡夫可以转为佛。六祖巴不得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自己本来就是佛,所以一再把话挑明:“不悟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以自心顿见真如本性。”
  老修行中常有这么一句话:自己就是一本无字的天书,里面什么法都有。但一般人不知道翻自己这本书,老是在外面求秘方、求口诀、求密传。六祖在这里处处强调这点。“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自心内有知识自悟”,所以,一定要认识自己就是一本天书,要在自己身上用功夫。有的人读经读迂了。看到六祖说:“不悟佛是众生”就火冒三丈,佛还会迷吗?还会不悟吗?当然佛是不可能迷的,六祖这里用的是反语,让众生增强信心,从而强调了“自性”、“自悟”这一关键问题,把话也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但真正要众生悟入也不是容易的,你说祖师们急不急呢?唐代道吾禅师看见老师药山禅师接引两个师弟,其中一个师弟老是上不了手,回答不出,道吾在一旁急得把自己的手指都咬烂了,他在想,这么简单明白的事,你为什么还不能懂呢?你为什么不能在心中顿见真如本性呢?你就是真如,为什么不能直下便是呢?
  这里要谈一谈善知识的作用。六祖说:“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这里五祖是善知识,对六祖的大悟起到了重要的帮助。六祖悟后又干什么呢?是不是到山里去了,到净土里去享福呢?不,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还没有得度,怎么能不管呢?悟后的六祖又成了众生的善知识。要知道,大道无私,佛法无私,里面是没有什么秘密而言的。佛法是众生的法。没有众生,哪来的佛法?不度众生,就不是佛法。所以对世间的事,要积极去做,要多为众生着想。有的人关在家中修“报化”,不知为众生做事才是你修报身,化身的根本道场,自私自利的那个心,怎么修得来报化呢?六祖确实是明眼人,他处处为众生着想。对上根的人,六祖希望他们“各自观心,自见本性”,对下根的人,不能自悟的人,六祖希望他们“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所以,一般人能找得到“解最上乘法”的善知识依止,是有大福份的。佛教中常说:“人生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嘛,那解最上乘法者就更难遇到了。“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只有善知识才能帮助你把自己本来具有的菩提心发动出来。
  这里再强调一下自己的这本无字天书。六祖说:“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六祖这里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佛都可以从自己这部天书中产生出来啊!可惜一般人不能明白这个道理。但如果遇到了大善知识的开示,便能自见。大家可以反省一下,自己求道的心,求解脱的心,是否迫切而坚决呢?道不远人,而人自远之。我想,如果求道的心迫切,并持之以恒,那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必定会有花开见佛的日子,乃至“一悟即至佛地”。
  有人说只有上根利器的人、大知识分子才能学禅宗,下根的人就不能学。其实这是外行话,禅宗是三根普摄,对文化低的人更为适宜。你想,佛教中的其它宗派,如中观、唯识不知要读多少年的书才入得进去。玄奘大师在印度十六年,一部《瑜咖师地论》就学了整整三年。后来回到长安,介绍“一本十一论”,一本就是《瑜伽师地论》,因为其中的内容太多了,到了后来就有十一种“论”来帮助理解《瑜伽师地论》。要把这十一部论看完,就是大学者们,没有几年的时间,通看一遍都困难。再说《般若经》就有六百多卷,玄奘大师翻译完毕后累得要命,说:“唉!我终于把这部经译完了;这部经大概与东方人有缘,总算没有业障,还一口气把文翻译完了。”六百卷,通看一遍要多少年啊!所以中观、唯识才是上根利器之人搞的,他们聪明,记忆力又好,没有文化的人对这些哪里谈得上学呢?禅宗内没有别的,只有一部经,就是你自己,你认得你自己就了事了。这么直截了当,这么简便易行,与有无文化毫无关系。
  再说一下“无念”。一些修行的人不懂六祖这个“无念”的真意,很久以来,都以为般若三昧就是无念——就是没有任何念头。这种说法误人不浅,禅宗后来的衰微,也与这个错误的理解有关,所以有必要再次申说一下。其实六祖在《坛经》中涉及到“无念”的几个地方都是解释明白的。不知那些人为什么产生那样的误解。我认为,这是因为后人把“无念”两字执着了,不结合佛法作彻底的研究,认为只这两个字就够了,佛法也可以不讲了,祖师们的开示也不必听了;一说用功,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因为一想就“有念”嘛。于是经也不看,论也不看,戒律也不管,参话头也只参一个,等等等等。总之无事可作,无事可言,好事、坏事做不做都一样。这就把一个好端端学佛的人,变成了一个对社会毫无用处的废物,头脑也越来越简单。他们认为,因为“无念”嘛,就是要扫除一切思想内容。须知这种“无念”决不是六祖大师强调的那个“无念”。当然,在特定的条件下,不思不想对身心的调节也还是有益处的,如一些工作劳累下来,练练气功,扫除杂念,使自己的精神和身体放松,得到较好的休息和恢复是可以的。如果认为这就是道,就什么都可以不干了,什么都不想了,成年累月在那儿空坐,那就大错了。
  “念”在佛法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记忆,即以不忘失为性;二是指系念,即把某件事情放在心上。两者相近而不同,都是精神和思想的重要功能,没有这个功能,思想就没有积累和创造。修行的人,非但要用这个功能,还应把它锻炼得更加有用才行。所以,无念若理解为不思、不想、不忆、不系念,那就危险了。
  但六祖大师这里的无念的真解是什么呢?就是六祖紧接着说的“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用即偏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其己灵不昧,神用无滞的感知能动;二是不染不著,不受拘系,超然于相对的自在。也是我们上面谈到的,是清净常流的一念,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一念。若在修行上达到了这种火候,当然就会“万法尽通”,“见诸佛境界”乃“至佛地位”。大家在修行中,一定要注意里面的尺度。阿弥陀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永远长不大的开心小孩啦,所以这一天都要过的开开心心的,不许伤心难过噢~当然也包括往后的每一天[心]。另外,距离高考还有一周吧哈哈,现在提起这个词
  • 以后,只要想起这次逛街的经历,我就仿佛看到了姐姐那温暖的微笑,感受到了姐姐无私的爱。和姐姐一起逛街的快乐体验,就像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我的心头展开。
  • 图片当劫财在男人命局中处于下列角色,劫财体现的主要还是它的正面心性:(一)身弱,劫财可以助身;(二)身旺,劫财直面官杀管控;(三)命局不畅,劫财担起了通关、调和
  • 日内下方先关注5、10日线78.3附近争夺,若能反复测试企稳,那么上方则重新再去关注80整数关口测试,交易方面,建议等待回落后做多,参考78附近入场,上方关注8
  • 靠谱的富人,他们的观念就是做大蛋糕,他们实际更关心女孩子未来能创造的财富、对家庭做出的贡献,而不是女孩子的陪嫁,特别是女孩子的那点陪嫁对他们来说压根不值一提的时
  • 2支仅需2618元,有需求的宝子直接冲!5000起 【塑形填充自选卡】=6支1、婕尔/莫娜丽莎婕尔/莫娜丽莎这两款都是韩国进口的口碑产品。所有满赠满返:5月24
  • 欢迎报名参加5月19日的纯公益讲座:诗歌创作与鉴赏厦门日报小记者团、海西晨报向日葵小记者团等参与主办。【4月以来厦门雨量比常年同期多一倍】气象专家介绍,最近偏南
  • 4. 同一个元素在感情流和剧情流中的不同侧重点:以“重生文”为例,感情流侧重于男女主的破镜重圆和治愈成长,而剧情流则侧重于女主的强大和不断获得爽点的剧情发展。④
  • 相信阿弥陀佛有力量救得了自己,你就有靠;自己愿意靠,你就有靠。如若真的想要个理由,想要个借口,假若真的给出了理由,得到了借口,那又能怎样,也许一切都不是自己真心
  • -底牌永远是真诚风可以吹起一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遇见艺术##绘画作品##绘画参考# 风景油画作为油画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历史
  • 1、打击歪曲事实造谣“外省人来广西偷小孩”案件今年3月,广西一热心群众主动送迷途女孩回家的事件得到群众广泛好评,然而网民钟某、余某等7人为博取关注,使用该事件的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志安告诉《热评》以批量方式曝光网络谣言典型案例,能够以正视听,让网友举一反三,起到警戒作用;对影响比较大的一些谣言,也能进行二次辟谣和澄清
  • 可是的更也許,我終將讓,這一幕的喧鬧繁華,是您必定會對我是,永遠的搖尾乞憐!更是不知道,原來哪,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是來要我性命攸關是一無所有的,赤裸裸的報復為,
  •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高清壁纸无水印ins手机壁纸简约可爱全屏无水印高清表情包##女生头像男生头像动漫头像情侣头像情头背景图可爱搞怪##京城大师赛[超
  • 慢悠悠的吃着鸡蛋,打算吃完早饭,也去看看秦无疏说的那个大集,要赶紧融入这个大环境中……第7章 这是你男人虞怜吃完早饭,简单收拾了下,拿了点粮票和钱锁了门直奔大
  • ”(记者 孙沐野)#四川凉山5级地震##任嘉伦[超话]# ❥——◡̈°ᙆᙆ [心]任嘉伦˗ˋˏ ✿ 看到你的一颦一笑,我仿佛感受到了一场心灵的地震,蝴蝶效应
  • (gf厂925一体机芯的质量如何)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手表来自gf厂家月相大师,对于这款手表也是业内比较火爆的,现在复制市场厂家也比较多,比如N厂手表,CL
  • 已经被大家催爆了前几天我又去做了光子和水光,效果依然是让我狠狠心动了,这次依然是和更美合作的,老朋友了,专业靠谱,全程一对一顾问,大家放心~其实对于日常保养无非
  • [心]——分享王小伟的作品《日常的 深处》[心]#每日一善[超话]# [心][心]#阳光信用# 青春是用来浪费用来做梦用来努力的,你应该用这样的时光做你想做的事
  • 人生这本书,你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都要非写不可,非读不可的,而且是非要写好,读好不可的;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坎坷,如果你选择面对,你就成功了;如果你选择回避,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