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必须经历的三次跃升

博读 2022-05-22 07:00 




成大事者,在成长历程中,有三次极其重要的跃升。

如果跨不上去,你的高度,基本就很难往上了。

— 1 —

从个人贡献者,到人员管理者

第一次跃升,是从个人贡献者,到人员管理者。 

这个跃升,是从依靠自己,变为依靠别人。 

千万不要小看自己第一次带人,这是对你整个能力系统的彻底重构。 

当你只是个人贡献者时,你的能力系统是: 

有问题 -> 动手 -> 解决。 

而你一旦成为人员管理者,你的能力系统就要重构为: 

有问题 -> 抽象化问题的目标和指标 -> 传达要求 -> 看着被人完成 -> 解决。 

那么,如何重构能力系统呢? 

你必须做到四个重要的升级。 

第一个,叫做责任升级。

你要从对任务负责,变为对目标负责。 

什么意思? 

员工,是对任务负责的。 

你交给我一项具体的任务,最好能明确告诉我,完成这个任务的指标是什么? 

我把指标做到,这个任务就算完成了。 

而经理,是对目标负责的。 

假如老板问经理,这事儿怎么干成这样了? 

经理说,老板,这事不是我干的,是我的下属干的,我跟他说过好多次,他就是做不好…… 

经理觉得,谁做这件事,就是谁的错,所以特别委屈。 

这个时候你就知道,他只能完成具体的任务,但承担不了经理的责任。 

经理,需要对目标负责。 

就算是底下的员工没有做好,经理也要负全责。 

经理的存在,就是不管发生什么情况,都要解决一切问题,达成最终的目标。 

第二个,叫做沟通升级。 

你要从用自己的手,到用别人的脑。 

什么意思? 

很多公司,都是将一个部门专业能力最强的人提拔为经理。 

作为经理,你看到下属做得不如你好,常常会忍不住说“放着我来”。 

这是刚成为管理者的人,经常会犯的一个错误。 

作为管理者,你需要从依靠自己,变为依靠别人,这是一次巨大的沟通升级。 

当你只是个人贡献者时,你的决策者是你的大脑,你的执行者是你的双手。 

你的大脑想到什么决策,双手马上就能干起来了。 

决策者和执行者之间的沟通,是没有任何损耗的。 

但是,当你成为一个管理者时,情况就复杂多了。 

你的执行者不再是你自己的双手,而是下属的双手。 

你需要把自己的想法,变成下属的行动。 

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把你的决策,同步到你下属的大脑中。 

你不仅要跟你的下属沟通清楚,你到底想要什么,你还要沟通清楚,你为什么要让他这么做。 

你得让你的下属发自内心地理解你的想法,这样他才会完整地执行,而不是简单地糊弄。 

第三个,叫做关系升级。 

你和下属之间的关系,需要从左右的伙伴,变为上下的战友。 

什么意思? 

上个星期你们还在一起骂老板,结果,这个星期,你就直接变成他老板了。 

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 

我们之前关系那么好,现在应该怎么处理呢? 

我是应该把他当作血浓于水的家人,还是无话不谈的朋友,或者是并肩作战的合作伙伴呢? 

管理者和下属,只有一种关系,叫做合作伙伴。 

你们因为有共同的目标,所以交换彼此的价值。 

你可以把感情当作纽带,但本质上,你们的关系,是合作伙伴,是并肩作战的战友。 

第四个,叫做自我升级。 

你的追求要从小我的满足,变成大我的成就。 

什么叫小我的满足? 

我们每一个人,都喜欢被别人表扬。 

你这件事情做得特别漂亮,你好厉害。 

你居然能谈下来这么大的客户,我太佩服你了。

…… 

我们都喜欢听到这样的表扬。

但是,如果我们需要通过这些表扬来获得满足的话,我们的团队就很难做大。

为什么? 

因为当你特别在乎别人对你本人的表扬时,你就很难接受别人对你下属的表扬。 

当你有一个下属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被越来越多人认可的时候,你会是什么感觉? 

如果你感觉被威胁,你觉得你的位置不保了。 

那你可能就只能做现在这么大的事。 

你要知道,你代表的就是你的整个团队。 

你下属的成功,就是你的成功;你下属受到的认可,就是你的认可。 

你作为一个管理者,你的心有多宽广,你就能带多大的团队。 

责任升级,沟通升级,关系升级,自我升级。 

完成了这四次升级,你就会从个人贡献者,成为一个真正的管理者。 

这是我们人生中第一次重要的跃升。

— 2 —

从人员管理者,到团队领导者

第二次跃升,是从人员管理者,到团队领导者。 

这次跃升,是从一个将才,成为一个帅才。 

什么是将才? 

战必胜,攻必克,使命必达。 

将才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赢下一场战役。 

如何领兵打仗,如何排兵布阵。 

如何运用兵力,发挥最大价值,甚至以弱胜强。 

岳飞就是典型的将才。 

什么是帅才?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帅才要做的,就是做好战略部署。 

与谁结盟,和谁为敌? 

先攻哪座城,后取哪座池? 

哪场战役可以放弃,哪场战役必须胜利? 

只有做好战略部署,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取得终局的胜利。 

秦皇就是典型的帅才。 

那如何才能从将才,变成帅才? 

你要完成两次重要的升级。 

第一个,叫做战略升级。 

你要从“把事情做对”(do things right),到“做对的事情”(do right things) 。 

人员管理者,是“把事情做对”。 

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带领下属更快、更好地达成公司的战略目标。 

而团队领导者,是“做对的事情”。 

最重要的职责,是制定公司的战略目标。 

要达成什么业绩? 

要进入哪些市场? 

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和对方合作? 

未来3年、5年,我们要做什么? 

团队领导者,考虑的是战略问题,是经营问题,需要基于更高的维度,做出正确的决策。 

而人员管理者,是在决策之下,把它更有效率地完成。 

“做对的事情”,是在选赛道。

一旦选错了赛道,就算你开宝马,也只能眼睁睁被吉利超过。 

而“把事情做对”,是在赛道上奔跑。 

用正确的方法,更快地达成目标。 

一旦成为一个团队领导者,你必须拥有全局的、更高维度的、动态的眼光。 

你看见的不再是一棵树,而是一整片森林。 

你影响的不再仅仅是自己的公司,而是整个生态网络。 

你在乎的不再是眼前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未来终局的胜利。 

你考虑的不再是今天、明天,而是以后的五年、十年。 

第二个,叫做影响力升级。 

从人员管理者,到团队领导者,你管理团队的工具,要从赏罚力,变为影响力。 

什么是赏罚力? 

你做得好,我可以给你发奖金,发股票。 

你做得不好,我可以给你扣奖金,甚至把你开除。 

这就是赏罚力。 

什么是影响力? 

影响力,来自于对各方诉求的协同,来自于团队对你价值观的认同,也来自于你个人的魅力。 

你要什么?我要什么?他要什么?我们协作在一起,能分别得到什么? 

我们能帮助到多少人?我们在创造什么价值? 

这些,都是影响力。 

影响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武器。

一旦拥有了影响力,团队对你的追随,就不再来自于对赏罚的服从,而来自于发自内心的敬重。 

你可以通过树立愿景、价值观,并以身作则,让团队成员彼此激励,产生巨大的凝聚力。

— 3 —

从单点成功,到全面开花

第三次跃升,是从企业的单点成功,到全面开花。 

你开了一家店很成功,如果再开一家,能不能继续做大? 

你做了一个app很厉害,如果再做一个,能不能持续成功? 

你在这个城市称霸市场,如果去下一个城市,能不能延续辉煌? 

这就是从单点成功,到全面开花。 

这次跃升,是从依靠经验、努力、热情、鞠躬尽瘁、“兄弟们跟我上”,变为依靠系统。 

这是系统性思维的更重大的跃升。 

单点成功时,你的成功模型是: 

有目标 -> 一路往前冲 ->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 达成目标。 

如果想要全面开花,你就要把成功模型重构为: 

有目标 -> 抽象化曾经实现目标的能力内核 -> 复制能力内核 -> 依靠系统 -> 达成目标。 

这其中的关键,是找到坚实可复制的能力内核。 

什么是可复制的能力内核? 

我举个例子。 

你做饭非常好吃,开了一家中餐厅,生意很好。

“做饭非常好吃”,这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可是,它可以复制吗? 

精盐少许,这点可以复制吗?多“少许”,叫做少许?

油八分热的时候下锅,多少度叫做八分热?

色泽金黄时起锅。多么金、多么黄,才叫做金黄? 

这些都无法量化、不可复制。 

很多人说,泱泱美食大国,居然被洋快餐肯德基、麦当劳占领市场。 

肯德基在中国开了4000家,就是因为他们炸薯条时,不是用“色泽金黄”做标准,而是在华氏350度的油里,炸2:45秒准时起锅。 

而美食大国中国自己,能把餐厅开出这么多家的,少之又少。 

连锁餐厅中,开得相对多的,可能就是火锅了。 

那是因为火锅的“能力内核”,“独家秘方”的锅底,已经可以在工厂批量生产了。 

成功,是结果;能力内核,是成功的原因。 

成功,不可复制,但能力内核可以。 

所以,想要复制做大,全面开花,你首先要从你的成功经验中,像化学家一样,提取出可量化、可复制的“能力内核”。 

记住: 

好产品不是能力内核,做好产品的流程才是。 

好员工不是能力内核,产生好员工的制度才是。 

好用户不是能力内核,获得好用户的方法才是。 

一旦找到了能力内核,你就可以运用各种资源、杠杆去复制它,然后做强做大。 

从单点成功,到全面开花,这是一次极其重要的跃升。 

完成了这次跃升,你以后的成功就不再只是靠运气,而是靠系统。

最后的话

从个人贡献者,到人员管理者。

从人员管理者,到团队领导者。

从单点成功,到全面开花。

这是每一个成大事者,都必须经历的三次跃升。

第一次跃升,是从使用自然动力,到烧煤的蒸汽机的跃升。

第二次跃升,是从烧煤的蒸汽机,到烧汽油的内燃机的跃升。

第三次跃升,是从烧汽油的内燃机,到核反应堆的跃升。

每一次跃升,都是对你之前世界的颠覆。

这三次跃升,是你在商业世界里,必须刻苦修炼,必须通关的十八铜人阵。

有一次不彻底,一辈子难成大事。

【知网登门道歉?赵德馨教授夫妇论文有望重新上架】
#中国知网向赵德馨教授夫妇登门道歉#
中国科学报:5月13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发布通知称,在前期核查的基础上,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随后知网发布公告回应被调查,表示将全力配合、深刻自省、彻底整改。

提起知网的纷纷扰扰,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起那位“撬动”知网的老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

5月13日,《中国科学报》从赵德馨教授处获悉,知网于12日下午登门道歉,表达了重新上架他与妻子周秀鸾论文作品的意愿。

赵德馨告诉《中国科学报》,在他们夫妻起诉知网侵权后,后者不仅下架了他们的涉案作品,连同没有涉及诉讼的作品也都悉数下架。

他曾主动向知网提出希望恢复这些作品,但对方一直置之不理。直到妻子胜诉后,近几天才得到他们的回应。

“他们希望我们这边先出具作品上架的授权书。但根据律师建议,我们将经过慎重思考,在双方都有足够诚意的前提下,再签订相关协议。”赵德馨表示。

约一周前,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10份由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做出的,对《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即知网主办单位)与周秀鸾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的二审民事判决书。法院判定知网对周秀鸾所著4篇学术论文构成侵权,向周秀鸾赔偿相应经济损失,并驳回了知网的全部上诉。

一口气赢下10桩诉讼案的周秀鸾,正是去年凭一己之力将知网推进舆论漩涡的“硬核老人”——赵德馨的妻子。据悉,这对学术伉俪均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今年90岁,周秀鸾93岁。

2021年末,赵德馨起诉知网侵权事件引发轩然大波。他控诉知网在未经本人授权的情况下,擅自转载其100余篇论文,且从未支付任何稿费,甚至作者下载自己的论文还需要付费。最终,法院判定赵德馨胜诉,依法获赔经济损失共计70余万元。但在两位老人胜诉后,知网却分别下架了他们的全部署名论文。

近日,知网态度似乎有所变化,派工作人员登门致歉,并声称希望尽快得到二老的合法授权书,以便将他们的署名论文重新上架。

因周秀鸾教授听力下降,所以由赵德馨教授代表夫妇二人就此事接受了《中国科学报》的采访。

《中国科学报》:中国裁判文书网上近日公布的判决书中,一批涉案论文是赵德馨和周秀鸾两位教授合作完成的。为何在这次诉讼中,您选择放弃主张作品的一系列实体权利,以周老师的名义来起诉呢?

赵德馨:

我和周秀鸾教授是一对夫妻,同一个专业,长期在一个单位工作,所以很多学术成果是我们合作完成的。

我们决定以她的名义来起诉,一方面是体现我对她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有“技术”上的考虑。互联网法院规定每一次起诉不能超过4篇文章,我的文章比较多一点,她的文章比较少一点。为了把诉讼的流程缩短,就把我们两人合作的文章放在她那边去起诉了。

一开始周老师不是特别理解。劝我,说我们年龄都大了,也不缺钱,也担心我的身体。我跟她说,这不是钱的问题,是“权”的问题,是维护自己的权利。她懂了,后来就很支持我。

图2、3:周秀鸾教授在给《长江日报》记者的手写信中,阐述了自己维权的初衷

《中国科学报》:这种一旦涉及诉讼纠纷,就下架作者作品的行为,是否会阻碍很多人的维权脚步?

赵德馨:

是的。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我的很多文章是合作署名的,当时就有合作者表示不愿授权给我打官司,理由可以总结为“三怕”:第一,怕中国知网把他的文章下架了;第二,怕新发表的文章不被知网收录;第三,怕连期刊都不再收录他的文章。因为很多期刊和知网也有合作,我就接到过期刊总编的电话,他们希望我撤诉,不要告知网。

我们几个人都已经退休了,而且很多论文已经传播了数十年之久,同行知道去哪里获取这些作品。但对年轻的研究者来说,上述几个问题确实是不可忽视的。

《中国科学报》:目前两位老师在与知网的诉讼中,基本全部胜诉。你们还有其他诉讼在开展吗?

赵德馨:

我们跟知网的官司还没打完。而且除了论文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案子。

早在2006年,知网就跟我签订合同,把《中国经济史辞典》做成电子版,合同约定:如果有用户付费下载《词典》或其中的条目,就分一部分钱给我,每条大概是一块3毛钱左右。合同上清清楚楚地写明了一个收款账户,但在这个账户上,我一分钱都没有收到过。近期我们确认过,这个账户还是正常起作用的。

所以钱去哪里了呢?我专门去咨询这个问题,才得知,知网未经我的同意,冒用我的名字私立了一个银行账户,还假冒了我的签名。

这个事情已经触犯了刑法,我已经委托律师去打官司了。

《中国科学报》:目前你们夫妻二人胜诉知网获赔的金额有多少呢?

赵德馨:

我这边是70余万,周老师这边大概是不到10万。

《中国科学报》:你们是主要针对知网维权吗?还是其他学术网站和其他平台也有涉及?

赵德馨:

没有针对知网,我还起诉过北京万方等。大家都盯着知网的案子,也是因为知网影响力最大。

可以看出在国内,这种学术作品网络传播的侵权行为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中国科学报》:针对知网开展的这一系列维权工作,两位老师期待的最理想结果是什么?

赵德馨:

我们的愿望肯定不是让知网垮台,我是不希望出现这种学术期刊网站一家独大的局面,希望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来建设和管理知识平台。你利用了作者的文章,就该支付一定稿酬。相应的,有用户从你的网站下载文章,也应该支付一定费用。但平台获取的利润应当合乎国家政策,不应该出现当前的暴利、两头吃,还不断涨价的现象。

《中国科学报》:知网目前已经和两位老师重新商议了作品上架的事情,您对这个结果满意吗?

赵德馨:

知网工作人员告诉我,他们换了新的领导,我的感觉是新人新态度。但对方的诚意是否足够,我们还会谨慎观察。

知网败诉后下架论文的行为是否合法?这是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对此,《中国科学报》采访到了北京市伟博律师事务所主任李伟民律师,请他从法律角度进行解答。

《中国科学报》:判决书中所谓的“侵权行为”是指哪些行为?知网下架原告作品算不算进一步侵权?

李伟民:

知网与相关杂志社之间的协议书等均不足以证明杂志社自作者处取得合法授权,亦不足以证明知网通过杂志社取得了作者的合法授权,也就是说,知网可能取得了杂志社的授权,但是未取得期刊中单篇文章作者的授权。

因此,知网在没有取得作者许可的背景下,在其经营的知网各个端口向不特定公众提供涉案作品的下载阅读服务,侵害了权利人对涉案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在实践中,一般网站一旦侵权行为成立,停止侵权下架是应有之义。但是知网具有特殊性。据其官网介绍,知网目前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7万家机构用户,年下载文献总量达到20亿篇次,用户涵盖高校科研、党政企及其智库、公检法军、医药卫生、中小学与农村,其中高校用户覆盖76%的世界前500强大学。已经形成了绝对的学术资源垄断地位。因此,从反垄断法角度出发,知网直接拒绝发生商业上的往来,败诉后下架作品,侵害了作者的权利。(观察者网)

【“知网未经我同意,冒用我名字私立了个银行账户,还假冒我签名”…】
#中国知网向赵德馨教授夫妇登门道歉#
中国科学报:5月13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发布通知称,在前期核查的基础上,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随后知网发布公告回应被调查,表示将全力配合、深刻自省、彻底整改。

提起知网的纷纷扰扰,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起那位“撬动”知网的老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

5月13日,《中国科学报》从赵德馨教授处获悉,知网于12日下午登门道歉,表达了重新上架他与妻子周秀鸾论文作品的意愿。

赵德馨告诉《中国科学报》,在他们夫妻起诉知网侵权后,后者不仅下架了他们的涉案作品,连同没有涉及诉讼的作品也都悉数下架。

他曾主动向知网提出希望恢复这些作品,但对方一直置之不理。直到妻子胜诉后,近几天才得到他们的回应。

“他们希望我们这边先出具作品上架的授权书。但根据律师建议,我们将经过慎重思考,在双方都有足够诚意的前提下,再签订相关协议。”赵德馨表示。

约一周前,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10份由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做出的,对《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即知网主办单位)与周秀鸾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的二审民事判决书。法院判定知网对周秀鸾所著4篇学术论文构成侵权,向周秀鸾赔偿相应经济损失,并驳回了知网的全部上诉。

一口气赢下10桩诉讼案的周秀鸾,正是去年凭一己之力将知网推进舆论漩涡的“硬核老人”——赵德馨的妻子。据悉,这对学术伉俪均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今年90岁,周秀鸾93岁。

2021年末,赵德馨起诉知网侵权事件引发轩然大波。他控诉知网在未经本人授权的情况下,擅自转载其100余篇论文,且从未支付任何稿费,甚至作者下载自己的论文还需要付费。最终,法院判定赵德馨胜诉,依法获赔经济损失共计70余万元。但在两位老人胜诉后,知网却分别下架了他们的全部署名论文。

近日,知网态度似乎有所变化,派工作人员登门致歉,并声称希望尽快得到二老的合法授权书,以便将他们的署名论文重新上架。

因周秀鸾教授听力下降,所以由赵德馨教授代表夫妇二人就此事接受了《中国科学报》的采访。

《中国科学报》:中国裁判文书网上近日公布的判决书中,一批涉案论文是赵德馨和周秀鸾两位教授合作完成的。为何在这次诉讼中,您选择放弃主张作品的一系列实体权利,以周老师的名义来起诉呢?

赵德馨:

我和周秀鸾教授是一对夫妻,同一个专业,长期在一个单位工作,所以很多学术成果是我们合作完成的。

我们决定以她的名义来起诉,一方面是体现我对她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有“技术”上的考虑。互联网法院规定每一次起诉不能超过4篇文章,我的文章比较多一点,她的文章比较少一点。为了把诉讼的流程缩短,就把我们两人合作的文章放在她那边去起诉了。

一开始周老师不是特别理解。劝我,说我们年龄都大了,也不缺钱,也担心我的身体。我跟她说,这不是钱的问题,是“权”的问题,是维护自己的权利。她懂了,后来就很支持我。

图2、3:周秀鸾教授在给《长江日报》记者的手写信中,阐述了自己维权的初衷

《中国科学报》:这种一旦涉及诉讼纠纷,就下架作者作品的行为,是否会阻碍很多人的维权脚步?

赵德馨:

是的。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我的很多文章是合作署名的,当时就有合作者表示不愿授权给我打官司,理由可以总结为“三怕”:第一,怕中国知网把他的文章下架了;第二,怕新发表的文章不被知网收录;第三,怕连期刊都不再收录他的文章。因为很多期刊和知网也有合作,我就接到过期刊总编的电话,他们希望我撤诉,不要告知网。

我们几个人都已经退休了,而且很多论文已经传播了数十年之久,同行知道去哪里获取这些作品。但对年轻的研究者来说,上述几个问题确实是不可忽视的。

《中国科学报》:目前两位老师在与知网的诉讼中,基本全部胜诉。你们还有其他诉讼在开展吗?

赵德馨:

我们跟知网的官司还没打完。而且除了论文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案子。

早在2006年,知网就跟我签订合同,把《中国经济史辞典》做成电子版,合同约定:如果有用户付费下载《词典》或其中的条目,就分一部分钱给我,每条大概是一块3毛钱左右。合同上清清楚楚地写明了一个收款账户,但在这个账户上,我一分钱都没有收到过。近期我们确认过,这个账户还是正常起作用的。

所以钱去哪里了呢?我专门去咨询这个问题,才得知,知网未经我的同意,冒用我的名字私立了一个银行账户,还假冒了我的签名。

这个事情已经触犯了刑法,我已经委托律师去打官司了。

《中国科学报》:目前你们夫妻二人胜诉知网获赔的金额有多少呢?

赵德馨:

我这边是70余万,周老师这边大概是不到10万。

《中国科学报》:你们是主要针对知网维权吗?还是其他学术网站和其他平台也有涉及?

赵德馨:

没有针对知网,我还起诉过北京万方等。大家都盯着知网的案子,也是因为知网影响力最大。

可以看出在国内,这种学术作品网络传播的侵权行为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中国科学报》:针对知网开展的这一系列维权工作,两位老师期待的最理想结果是什么?

赵德馨:

我们的愿望肯定不是让知网垮台,我是不希望出现这种学术期刊网站一家独大的局面,希望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来建设和管理知识平台。你利用了作者的文章,就该支付一定稿酬。相应的,有用户从你的网站下载文章,也应该支付一定费用。但平台获取的利润应当合乎国家政策,不应该出现当前的暴利、两头吃,还不断涨价的现象。

《中国科学报》:知网目前已经和两位老师重新商议了作品上架的事情,您对这个结果满意吗?

赵德馨:

知网工作人员告诉我,他们换了新的领导,我的感觉是新人新态度。但对方的诚意是否足够,我们还会谨慎观察。

知网败诉后下架论文的行为是否合法?这是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对此,《中国科学报》采访到了北京市伟博律师事务所主任李伟民律师,请他从法律角度进行解答。

《中国科学报》:判决书中所谓的“侵权行为”是指哪些行为?知网下架原告作品算不算进一步侵权?

李伟民:

知网与相关杂志社之间的协议书等均不足以证明杂志社自作者处取得合法授权,亦不足以证明知网通过杂志社取得了作者的合法授权,也就是说,知网可能取得了杂志社的授权,但是未取得期刊中单篇文章作者的授权。

因此,知网在没有取得作者许可的背景下,在其经营的知网各个端口向不特定公众提供涉案作品的下载阅读服务,侵害了权利人对涉案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在实践中,一般网站一旦侵权行为成立,停止侵权下架是应有之义。但是知网具有特殊性。据其官网介绍,知网目前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7万家机构用户,年下载文献总量达到20亿篇次,用户涵盖高校科研、党政企及其智库、公检法军、医药卫生、中小学与农村,其中高校用户覆盖76%的世界前500强大学。已经形成了绝对的学术资源垄断地位。因此,从反垄断法角度出发,知网直接拒绝发生商业上的往来,败诉后下架作品,侵害了作者的权利。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是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但只要看她一眼万般柔情就涌上心头;是立如兰芝玉树,笑如朗月入怀,郎艳独绝,世无其二。会信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两小无猜;也信墙头马上遥
  • 西安本地朋友说要带我见识一下自助餐性价比天花板,他从小吃到大已经快20年了,第一次吃✨千家粗粮王✨赛格黑标店个人觉得确实️,200多种美食眼花缭乱,品质就是所见
  • #叶童[超话]#饭制动图1p[心]在b站看到的视频,画质不太好,但是里面的叶童姐姐太绚烂夺目了,港风十足,好美好美,分享一下~对姐姐了解不多,只看过新白(小时候
  • #张艺兴的时光街区#宝贝@张艺兴 给你讲一个笑话,你要是笑了呢就是真笑话,你要是没笑呢,就是冷笑话:银行的经理为了提升客户满意度,提议在大厅柜台上放一个客人意见
  • 人家花钱买B格,这叫一个愿打一个愿挨[doge][doge] #当代青年躺平的是极少数奋斗的是大多数#如果大家大家经常看短视频,那么肯定会很熟悉痞幼这个美女网红
  • 一、“宽信用”历史中的特征事实:其一,中长期贷款增速自底部回升的拐点往往比社融拐点滞后两到三个季度,它的起量往往意味着宽信用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的实效已现。我们发
  • [虎爪比心][虎爪比心]《火山口123》节目每天12:30(周日12:45)在海南卫视准时播出,海南卫视官方微博同步直播。[虎爪比心][虎爪比心][虎爪比心]《
  • #365日碎片[超话]##一日三餐[超话]##每日生活感[超话]# 460 ▪ ✧ ✦ ⋆ • ☁︎ ☾ ⋆ • ⋆ ✦ • ⋆ • ⋆ ● 早:骨
  • 火之为言化也,毁也,阳在上,阴在下;毁然盛而变化万物也。水流趋东以生木也;木上发而覆下,乃自然之质也。
  •   蒋秀娟坦言,来海南工作17年,作为一名高校英语教师,可以用自己的专业服务社会,用自己的学识助力乡村振兴,推广宣传美丽海南,她感到十分自豪。(记者 廖自如) 
  • 不得不强调的一点是,追星可以被理解,但是小编建议还是要保持足够理智的,特别是在这种关键时刻,还是尽量减少人员聚集的概率为好,如果确实有喜欢的明星艺人,那么大大方
  • 碎碎念——4.12就在刚刚,我舍友坐了我的凳子跟另一个舍友说话,我上厕所回来,然后还没上课,她就让出一点给我坐,然后我就很“戏精”的在演戏,我准备坐下去,我没想
  • 最终经过联系确认,老人在蔡牛镇西二村李树文家,他发现老人神志不清说不清家是哪的,第一时间将其收留,并在本村的微信群里发布了认人信息。 @四川公安 @宜宾公安 @
  • 没想到最后几分钟时,刘德华直接出现在了舞台上,郭富城抱着刘德华非常感动,说:真是好兄弟!就连好友周润发都忍不住感叹:“3点起床做饭,5点送女儿上学,华仔人生中最
  • 本 肖战粉丝 小飞侠 觉得 肖战好帅!期待肖战时影 肖战玉骨遥肖战肖春生 肖战梦中的那片海肖战顾魏 肖战余生请多指教肖战斗罗大陆 肖战唐三 肖战粉丝小飞
  • 每年4到6月,是平潭出现“蓝眼泪”的高峰期,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追泪”打卡。每年4到6月,是平潭出现“蓝眼泪”的高峰期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追泪”打卡。
  • iconz官推更新みなさんお元気ですか?今回ふたりで歌う楽曲があります✨嬉しい(*´꒳`*)そんな今日、偶然にも #アイシールド21 がトレンド入り⭐️米津玄师
  • 全世界最好的肖战[爱你]2022.4.20.12点中午好[鲜花][鲜花][鲜花]最近被《余生多指教》这部小甜剧给治愈了,春天果然是一个让人充满希望,且心情畅快的
  • 今天坐的地铁八号线可以回到我十年前的家在武清站看到的落日收到的第一个offer也希望后面的面试也顺顺利利永和大王的油条包麻糍肉酥饭团还有蛋饼都好好吃抹茶味和海盐
  • #币圈[超话]##区块链[超话]#今天给大家分享点干货,BOLL布林线指标icon,这样使用,无论研判股价趋势方向,还是研判股价的阻力位与支撑位,以及寻找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