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钱也要赔。”湖北宜昌,堂兄未经堂妹允许,以遮挡了田地农作物生长,而砍了对方的竹子。堂妹说这竹子是父亲留下的,不能砍,于是将堂兄告上法院,要求赔礼道歉,并赔偿1元钱。

(来源:宜昌中院)

58岁的李秀与71岁的李清是堂兄妹关系。

因认为李秀的树木及竹林遮挡了田地种植物的生长、导致作物减产,李清在得到允许及李秀在场的情况下,砍伐了部分竹子。双方在现场因土地权属问题发生争议,李秀遂不允许李清继续砍伐,并向村干部反映调解未果。

法院审理认为,依据李秀的主张,被砍伐的竹子系其父亲生前所种,但其未提供证据证实该竹林承载何种人格权象征意义。

且在庭审过程中,李秀明确表示最初与李清达成一致意见,即允许李清砍伐竹子以便其田地上的种植物生长,后双方因自留地权属发生争议导致李秀反悔,拒绝李清继续砍伐。

李秀虽仅主张1元经济损失,但其未提供证据证实该1元经济损失的由来。

最后法院判决,驳回李秀的全部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250元,由李秀负担。

李秀对判决不服,提出上诉。理由是:

一、一审法院对基本事实认定错误。

1.一审法院关于李清在“原告李秀在场的情况下砍伐了部分竹子”的认定,有悖事实。一审庭审调查时,李清当庭明确表示其砍伐竹子时现场仅其一人,自己不在现场,这是本案双方当事人均无争议的事实。

2.一审法院关于李清砍伐竹子得到“原告李秀允许”的认定,不符合本案事实。自己最初确曾同意李清砍伐自留地里的少量竹子,但正如李清所述,自己在同意其砍伐竹子的次日早晨,明确告知不允许其砍伐竹子。

此后,李清偷砍了竹子。

以上事实表明,早在李清私自砍伐竹子前,因李清对我自留地的无理主张,我已不允许其砍伐竹子。

3.一审法院关于本案存在自留地权属争议的认定,与法庭已查明的事实完全相悖。

一审庭审时,法庭曾就案涉自留地的归属进行了调查,李清当庭承认该地是我的自留地,竹子也是我的。李清当庭陈述与其陈述砍伐竹子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陈述,均已证明涉案自留地的归属并不存在争议。

4.一审法院对李清先后二次偷砍竹子的事实未查明。李清擅自偷砍我自留地种植多年的竹子是本案有据为证的事实。李清明知我不允许其砍伐后,仍二次偷砍竹子,其砍伐行为侵犯了我的合法财产权益。

二、一审法院驳回李秀1元的赔偿请求错误。

众所周知,竹子具有经济价值,在社会经济、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利用,本案被砍伐的竹子仅李清自认应当赔偿的数量已达52棵之多。

根据常识,这些竹子的经济价值无疑远大于诉请赔偿1元的价值。但一审法院却以我未提供证据证实该1元经济损失的由来为由,驳回我1元的赔偿请求,实属处理不当且错误。

三、本案依法应当判令李清向李秀赔礼道歉。

李清擅自砍伐我自留地的竹林,是侵权行为。被砍伐的大量竹子是我父亲生前精心种植数十年之久的竹林,父亲去世后,该竹林在我等亲属的心中具有独特的纪念意义。

因李清大量砍伐致使竹林面目全非,且上述砍伐行为发生于老人去世不久,给我等近亲属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精神上的伤害。李秀为此诉请赔礼道歉,合法、合理、合情,依法应予支持。

李清辩称,因竹子的生长严重影响了自己田里的粮食生长,自己和李秀商量好后才砍伐了竹子。一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

二审审理查明,李清在诉讼中认可本次纠纷发生在李秀不同意其砍伐竹子后。

二审法院审理认为:

1、李清砍伐李秀父亲生前栽种的竹子,造成李秀财产损失。

虽然李清主张砍伐竹子前得到了李秀的同意,但其未提交证据予以证明。且李清在一审中陈述“第一次去砍的时候,李秀不让,就没有砍竹子。”“1月22日砍的时候没有其他人在场”。

二审中,李清亦陈述“我说竹子砍了之后,地是我的,以后竹子长出来之后我还是要砍的,李秀不同意,说要回家商量。后来他们商量之后,说竹子不能砍,地也不是我的。如果说竹子不砍,地我又无法种,所以后来我就把竹子砍了。”

李秀不同意砍竹子后,李清砍伐竹子的行为,侵犯了李秀的财产权利,应予以赔偿。

虽然李秀并未对所砍竹子的具体价值举证,但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无疑会超过1元,故本院对李秀的该项诉讼请求予以支持。

2、李秀称李清砍伐的竹子系其父亲生前栽种,但据此就认为竹子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明显不符合普通公众的一般认知。

李秀要求李清对砍伐竹子的行为赔礼道歉,没有事实依据与法律依据,不予支持。

最后二审法院判决,撤销一审判决,李清赔偿李秀财产损失1元,驳回李秀的其他诉讼请求。二审案件受理费500元,各负担250元。

堂兄妹关系,为了这点事情,虽说赔偿1块钱是小事,但闹上法院,你认为值得吗?难道真的是为了争一口气?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济南楼市快讯#【市场成交|2月27日济南市共网签商品房286套】 乐居买房讯 #每日成交#【2月27日济南市共网签商品房367套】根据济南住宅与房地
  • 这个憨憨的小伙子用三年参加了500次、今天得此纪念[强]持之以恒也是人的一种好的品质! 这个冬天真是冷、今早有阳光、有风,可还是冻得瑟瑟发抖,不得不每做三个动作
  • #孙滢皓[超话]#[航天员]#孙滢皓仙剑四开机路透照# 喜欢宝宝一年辣(昨天是365天整忘发了) 希望我的饱饱平安顺遂 希望你眼眸有星辰,心中有山海,从此以梦
  • #心语心恋心声[超话]# [心]每个人都有过去,不一定要忘掉过去,但一定要放下过去。沉溺在回忆中的人过不好现在,只盯着遗憾的人则看不到更美好的未来。这一路上,谁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善不可不弘,恶不可不去。 善心人人有,快乐你我他。 善念养善心,善心生善念。 德不积不厚,善
  • 收到很多私信在问几个短篇的出版,这里统一汇报一下: 1.短篇合集签在白马,合集里有:《扑火》《蝴蝶与鲸鱼》《守得云开见月明》和一篇独家,我争取三月能交稿(⁎⁍
  • 【东莞未来十天预报】预计我市19-21日受台风“查帕卡”影响,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降水过程,最高气温有所下降;22日降水减弱,多云间阴天 ,有雷阵雨,局部大
  • #丁程鑫[超话]##丁程鑫 二十成金筑梦鑫世界# TO:我最爱的阿程哥 二十了,感觉时间过得好快,认识你的时候你才16,都说追星最怕年龄相仿,但我喜欢的阿程
  • 【吕梁市妇联“幸福暖冬”活动暖了婴幼儿的心】 幸福暖冬,关爱同行。1月29日,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吕梁市妇联携手吕梁市久久爱心公益协会在乡村振兴帮扶点临县
  • 度过周末的新方式探索达成[春遊家族] 借着酒店的位置,对城市的另一处得以细细体会。 赢得虎年的第一盘国际象棋,在将杀的瞬间被刚巧路过的小女孩捕捉;在茶室敲击空
  • 美的 麦饭石不粘炒锅 30cm 返30元猫超卡后 到手价¥64元!需领取5元优惠券! 天猫超市129元,下单立减30元,可领5元券,下单后再返现30元猫超卡,
  • 民间相法 1、男人身体瘦削高大,但小腿无肉,主中年事业易遇波折,屁股无肉,代表有财无库,主守不住财。 2、男人肩宜平厚不宜斜垂,腰亦宜圆硬,主能担重担;如有腰无
  • 「安年推文」[心][心][心]#安年推文[超话]# 《美食外挂逼我狂撩大佬》作者:里木树 文案: 藏宝穿书后,捡到本奇葩的《美食教科书》 每做出一道顶级美
  • 175 ee: ほぼ刀と刀のバトル 乙骨は2人が見てるのに気づく できればリカと反転術式が使えるのを知られずにくろうるしを倒したい (リカはスタジアムを守ってる
  • #文化天津#【抓教育促发展 监督与服务并重 让网络文化市场“风清气朗”】近日,在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评选中,天津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网
  • 【#315曝光#|上汽大众途观L颗粒捕捉器问题 官方暂未回应】 “去年就让我去升级的,我不愿意去。”一位上汽大众2020款途观L 330车型的车主直言,别拿我来
  • 《道德经》中第四十二章有一句很著名的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首先,我们来看“道生一”,要想知道何为“一”,则需要先弄清楚何为“道”。 普
  • #高分综艺安利# 密室大逃脱是一档益智类实景解密真人秀。以最真实的状态逃脱解谜,逃出不同主题故事的密室。逃脱过程全未知、不限时,考验嘉宾的反应力、洞察力、协作力
  • 2022北京冬奥结束了,闭幕式的“折柳”道送别,中国结和雪花的交融,与08奥运五环的交相辉映,再一次完美地展示了中国独有的浪漫!之前开幕式看到有个网友说“08:
  • 一切法空。何以故? 有为及无为, 二法具无相; 以无有相故, 二法则皆空。 有为法不以相成。 问曰:“何等是有为相?” 答曰:“万物各有有为相,如牛,以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