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大的线性文化遗存,丝绸之路上分布有多少世界文化遗产?它们记录了什么样的历史与环境的变迁?对当今世界和平和人类未来发展有什么启示意义?又该如何活化、利用其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   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西安地图出版社最新联合研究编制出版的《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赋存环境图》(简称丝路世遗地图)中,这些问题或许能找到思路和答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副主任、丝路世遗地图主编、中科院空天院王心源研究员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表示,丝路世遗地图呈现的既不是一般的遗产地分布图,也不是单纯的专题图,而是希望把亚、欧、非等大洲的世界文化遗产,在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整体格局和历史框架里,与赋存的环境联系起来、展现出来、活化起来。   丝绸之路究竟是条什么样的路?   “世界上没有一条路能够与丝绸之路相媲美。”王心源指出,丝绸之路是古老的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构成的路网系统,是当时世界物流系统的“动脉血管系统”、信息传递的“中枢神经系统”。丝绸之路也是古人披荆斩棘、劈波斩浪的交往之路、求索之路、信仰之路、发展之路,它交流了货物、沟通了文化、发展了经济、促进了繁荣。   这条伟大而厚重的人类文明之路,沟通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印度河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埃及文明等交往,把诸多民族、众多地区联系在一起,连接成为人类千百年来重要发展时期的国际经济贸易、科技文化交流与宗教信仰传播的骨干通道。   王心源介绍说,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著作《中国》中提出“丝绸之路”的概念,将中国长安与中亚之间的贸易交通往来路线称为“丝绸之路”。其后,德国学者赫尔曼将丝绸之路的终点延伸到叙利亚,并进一步拓展“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1913年,法国东方学家沙畹把中国古代与外国的海上贸易与交流通道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如今,“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东西方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通道(线路)的代称广为中外学者所接受,也逐渐为社会大众所熟悉。   王心源表示,最新出版的丝路世遗地图是对丝绸之路的活化与展现,时间上没有区分历史上那些一段段不同时间的线路,空间上也不局限于李希霍芬定义的丝绸之路,而是涵盖数千年来亚、欧、非等大洲的先民在生产、生活中关于物质、文化与精神等长距离交流形成的通道与路网,它包括约3.38万公里的草原丝绸之路、约8.53万公里的沙漠或绿洲丝绸之路、约1.07万公里的南方丝绸之路和约5.46万公里的海上丝绸之路,总长度超过18万公里。   为什么要研究编制丝路世遗地图?   王心源指出,今天在地表,实际很难见到或者识别过去的丝绸之路,这个历史的遗存,过去作为交通曾产生巨大的价值,“今天我们重新提出来、画出来,是要继承其精神价值,促进世界和平以及各国人民和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   通过丝绸之路,亚、欧、非等大洲先民很早就在远近不同的距离展开贸易、文化、科技等交流。现有考古资料表明,草原民族借助马匹早在数万年前就开始进行较长距离的交往,宁夏水洞沟遗址就发现4万年前来自北方草原文化特征的器物。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外考古更是发现大量关于陆上与海上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证据。   宁夏水洞沟遗址。水洞沟是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被誉为“东方史前考古的摇篮”。中新社发 朱鸿山 摄   他表示,丝绸之路见证了亚、欧、非等大洲人类历史上彼此从相互孤立隔绝到交流、汇合、发展的过程,沿线的文化遗存承载着东西方物质、文化和精神交流的记忆。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存总量大、类型全、等级高,具有多样化特点和多元化内涵。正如世界遗产委员会所言: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近两千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心源强调,存在数千年的丝绸之路不只是让不同地方的货物在流通,更使得不同地区的人们思想与智慧在交流。保护这份地球上最宏大的陆上与海上人类文化遗存,不仅要保护其本体,还要保护与之紧密相关的赋存环境,才能更好地理解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提出更有效的保护措施与方法。   他认为,在数千年历史中,丝绸之路为人类社会留下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研究编制丝路世遗地图,深入挖掘其中的历史、文化价值,启迪人们的思考,对凝聚我们共同的智慧、治理我们共同的家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丝路世遗地图如何凸显赋存环境?   王心源解释称,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的“赋存环境”,是指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产生、维持运行以及今天遗存存在所依托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及人文环境。特定自然环境孕育了相适应的人类生产活动,某种生产活动形成相对应的人类生活方式。丝绸之路的顺畅运行和千百年的延续与发展,就有赖于其自然与人文的赋存环境。   丝路世遗地图按照世界遗产本体与赋存环境共同保护的新理念编制,把文化遗产本体与赋存环境相结合呈现,集中反映丝绸之路线路与自然及人文赋存环境背景的叠加内涵信息,突出丝绸之路关键要素与衍生要素的时空展布及其接触关系,进而引发思考丝路世遗面临的潜在风险,为其保护提供新的视角。   他介绍说,丝路世遗地图包括主图和副图,编图范围主要包含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图由1个基础底图和4个专题图层构成。基础底图由卫星遥感影像与DEM(数字高程模型)影像融合而成,表现不同尺度的自然环境特征。4个专题图层包括遗产点图层、路网图层、农业生产区图层和其他人文要素图层。   遗产点图层以点状要素标注截至2020年的775项世界文化遗产地与混合遗产地,展示当今世界文化分布与不同区域背景;路网图层包括草原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些路网系统中的节点往往是当时重要的城镇或港口;农业生产区图层以面状要素标注种植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区,意在表达与该区域范围内文化遗存相关联的主要生产与生活方式的特性;其他人文要素图层选择与丝绸之路相关的文化区、长城、大运河甚至当今的亚欧大陆桥作为人文背景要素进行标注,表达丝绸之路不断交融、传承、演替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副图“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直接采用遥感图像作为底图,展示节点间以及遗产本体与环境间的紧密关系,特别是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的丝绸之路沙漠段等关键地段线路,在长城军事防御系统的保护下,沿线设置城镇、驿站、关口以确保商旅行人的给养供应与人货安全,从而实现跨越洲际的整个丝路交通线路贯通和顺畅运行。   王心源表示,如今,“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纽带、桥梁与基石”,丝路世遗地图对历经数千年形成的宏伟路网系统,在一个时空框架下“整合”展现,将促进进一步挖掘古丝绸之路的历史内涵与现实意义,推动全世界携手解决共同面临的气候变化、疫病流行等诸多挑战。同时,对开展“一带一路”历史对比研究、创建空间考古学和数字遗产保护学科、开展丝绸之路国际交流等,也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北海# 【“文化北海”优秀文化作品展播】文学节目:《追寻海丝路》
“文化北海”优秀文化作品展播
请听文学节目《追寻海丝路》
寻找“海丝路”

北海市园博园内,大型舞台剧《碧海丝路》正在大剧场上映。大剧院外观设计形似海洋生物——海胆,“海胆”内座无虚席,散场很久,观众的目光仍然注视着灯光璀璨的舞台,沉浸在扣人心弦的表演中。
中国作协会员,北海作家庞华坚:“感觉特别亲切,很熟悉,就像看到小时候的一些场面,看到南流江上的那些船,那些人,看到他们开船出发,又看到他们开船回家。 ”

2014年,北海市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之一,与泉州、扬州、宁波、广州等市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事实上,早在2004年,北海就已经开始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申遗工作。当年,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北海,就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背景、历史价值及其深远意义展开广泛的研究和讨论。作为工作人员之一,我参与了整个研讨会,由此对我的家乡产生了新的认识:活力无限,风景明媚只是北海的外在形象,而它的魂,却是那么深邃、厚重。
《碧海丝路》于我,不仅是一部舞剧,更是一份对城市脉络的梳理、回望与感知。悠长的海上丝绸之路,不知承载了多少时空的烟云,又回荡着多少动人的故事。这部舞剧以风格独特的音乐与风情无限的舞姿,在舞台复活了一段荡气回肠的汉代传奇。舞剧由 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执行总导演、中国舞协第十届副主席陈维亚担任总编导,冯双白、卞留念、郑冰等名家参与编剧、作曲,具有51年创团历史的北海歌舞剧院担纲演出。

北海歌舞剧院院长宋亚平:“海上丝绸之路,千秋万代,连绵不断,这就是我们创编大型历史舞剧《碧海丝路》的初衷和它的艺术定位。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继续将其世世代代传播下去,并且发扬光大。”

全剧由“使命”“婚礼”“海路”“感恩”“守望”“归来”“红帆”一共七幕组成。年轻船长大浦出使海外,临行前与渔家姑娘阿斑结婚,在海路上救起已程不国(今 斯里兰卡)公主梅丽莎并俘获其芳心,然而大浦仍不为所动,只顾完成使命。而大海的另一边,在漫长的等候中,阿斑在海边石化了。“归来”一幕,终于交付国书完成出使回到了合浦的大浦,拥抱着阿斑,于是奇迹发生了……
2016年春天,我们跟随中国作协会员,北海作家庞华坚来到他的家乡:合浦县乾江镇采风。修于道光年间的《廉州府志》称:“由乾体过大观港、乌雷岭便到越南”;《合浦县志》称“乾体港‘扼江海之交,为合浦门户’”,在汉代即为中国与东南亚交通贸易的重要口岸。

庞华坚:“这里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乾江,舞剧中的船长大浦船长,就是从这里扬帆起航去到世界各地的。”
散文 《从汉朝走过》
作者:庞华坚

我老家乾江紧挨禁山,地处合浦县城廉州南郊。小时候,我们捡树枝、砍柴、扒柴草,一般会穿过禁山、杨家山,去中站。那里树林茂密。有非常多的小山丘。

我们知道,那些小山丘叫汉墓,埋着两千年前汉朝的人。传说能把坟墓建得这么高大,埋的都是当时的大官,大官墓里自然有金银珠宝,越高大的墓,陪葬的金银珠宝越多。平时也听大人讲过不少哪个村子的人盗墓发了大财,哪个村子的人盗墓遇上不干净的东西疯了,哪个村子的人盗墓被抓了被判被枪毙了的事。

按说小孩子应该恐惧坟墓,其实不然,我们只是对那些新坟害怕,在树林里不小心看到,会远远绕开。但是汉朝那些小山丘上,是我们攀高、爬低、耙草、砍柴、玩耍的好场所。碰到一些因雨水浇淋暴露出来的宽大墓室,忍不住好奇地探头探脑。汉墓里,白骨之类是见不到的,顶多只能看到一些破罐残砖。小孩子不懂事,见没什么好玩,也不刺激,一声“撤——”,便离开了。

长大之后才知道,那些“破罐残砖”,都是两千年前烧制的物品,是考古工作者视为宝贝的东西。我去过一些博物馆,曾看见玻璃柜里垫着厚厚的绸缎,陈列着很多“破罐残砖”,就禁不住笑自己:说不定哪一件就是我小时候见过并戏笑为“废品”的呢!

小时候玩耍的那些小山丘,就是大名鼎鼎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浦汉墓群。

合浦汉墓群,经勘探造册编号的封土堆有1200座,而专家分析,地下的汉墓估计在10000座左右。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出土文物逾万件,陶器、青铜器、铁器,玻璃器、玉石器等不计其数,“不少文物的精美程度,全国罕见。”

合浦的汉墓里为什么藏有那么多的文物?据史书记载,汉墓陪葬品多,是汉继秦风之故。奇怪的是,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相对于中原而言,北部湾畔的合浦,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天边了。那么遥远的地方,竟然留下如此众多的汉墓,不能不让人惊叹和好奇。

合浦先秦属百越中的骆越,秦代为象郡辖地。汉元鼎六年,也就是公元前111年始设合浦郡。合浦,意为江河汇集于海之地。汉朝时期,尤其是在东汉,由于匈奴占领了河西走廊大部分地区,经西域与外国贸易的丝绸之路不畅,南方的通商海路就显得尤其重要。从合浦港出海南下,可抵达越南、缅甸、印度、马来半岛、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这是一条从中原出发,去东南亚诸国最便捷的通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使合浦成为汉代一个重要的地域性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

中心既成,达官显贵、富商巨贾云集,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于是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无数让人惊叹的汉墓,而汉代的气息,以“南珠”、“马援”、“铜凤灯”的名义,在这块土地上经久不息。

我无法去判断那些从汉墓里出土的诸如“铜凤灯”、“铜仓”之类文物的价值。对我而言,生活在这样一块土地上,即使回老家,也必须穿过那些高高低低的土丘。在那些小山丘走过时,我有走进遥远的汉代的感觉,好像看到一些穿着汉服的人依然平静地过着他们的生活。我们和他们,似乎是同一类人,似乎又不是同一类人。他们并不因为我们的惊扰而错乱了生活的节奏,也不因为我们的好奇而回避其大气象和雍容华贵。

我们更像一群无知者,无措地站在他们身边。

海浩淼兮汩洪溶,流蕴蕴兮涛汹汹。

沧海浩茫,不停翻卷的滔滔白浪,无声地讲述着北海充满浓郁人文气息的历史故事。

站在乾江,一幅幅画面在我眼前浮动:

太阳在绿如草原的北部湾海面上升起,通体红亮。东北风吹得海面波光粼粼,像抖动的丝绸,海鸟在起伏不定的绸面上翩跹。

艳阳初升,风顺浪平,这是一个好日子,船长大浦率领的一列船队出发了!

楼船上载着一匹匹与黄金同价的丝绸,还有瓷器和珍珠。船上的黄门、驿长、商人以及水手们在向岸上的人们告别、挥手;岸上锣鼓喧天,号角声声,旌旗猎猎,送行的人们依依不舍……

这是一个根据古籍想像出来的起航场景。而这一幕的时间距今已经有两千余年。

那些古远痕迹被岁月之尘掩埋,又再次被时光之手拂开。

我相信,大浦船长带上船去的,除了丝绸、瓷器,一定还有我们合浦的南珠。

关于南珠,有许多历史故事和传说。如成语故事“珠还合浦”,就是以南珠之乡——合浦为背景,讲述了清廉勤政的孟尝君兴利除弊,去珠复还的故事。

北海作家段扬:“自古以来,合浦就出产世界上最好的海水珍珠,把地名和特产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成语,在成语大词典里边,不说是绝无仅有,那也是凤毛麟角。”

不过,以珍珠为线索,串起的最有情味的故事,莫过于明代作家冯梦龙“三言两拍”里的一章《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故事的主人公蒋兴哥是一位湖广襄阳府的生意人,从广东合浦一代贩卖珍珠、玳瑁等到苏州枫桥。故事一波三折,内有乾坤。

故事:《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年轻商人蒋兴哥与妻子王三巧是一对恩爱夫妻。蒋兴哥去广东做生意,中途生病延误了归期。三巧在商人陈大郎的挑逗下与之产生私情,并将丈夫祖传的珍珠衫相赠。陈大郎在行商途中与蒋兴哥相识,在陈大郎的细心照料下,蒋兴哥的病终于好了,说起要返乡一事。陈大郎不知内情,把珍珠衫拿给蒋兴哥看,还托他带情信和礼物给三巧。

得知真相的蒋兴哥回家后,对妻子一句重话也没有,只责怪自己不该抛下年青的妻子独守空房。他平静地附上休书送三巧回了娘家,又把妻子的衣服首饰物品封成了十六个箱子。只因兴哥夫妇本是十二分相爱的,“虽则一时休了,心中好生痛切,见物思人,何忍开看。”

三巧被休后,试图自杀被父母救起,后嫁给吴进士做妾,随夫上任。临行时蒋兴哥将十六个箱子做为前妻的陪嫁送上。大家有说兴哥忠厚,有说兴哥痴呆的,兴哥并不理会。

多年后,蒋兴哥再次出门做生意,在合浦县无意中打死了一个老人,审理的官员正是三巧的老公吴进士。三巧得讯后连哭带求,假称蒋是过继给他人的亲哥哥,吴进士只好特别替蒋兴哥开脱掉了这场官司。

三巧要求与蒋兴哥见面。“他两个也不行礼,也不讲话,紧紧地你我相拥,放声大哭。就是哭爹哭娘,从没见这般哀惨”。这一哭,吴进士看出不对了,两人只好说了实话。

吴进士得知真相后,索性把三巧还给了蒋兴哥,连那十六箱财物也一并发还。

蒋兴哥从此与三巧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
在那样的封建时代,破镜还能重圆。在这篇小说里,少了仇恨和扭曲,多了宽容和善良,体现了人性的温暖。夏志清在他的《中国古典小说导论》中对此文做出了极高的评价:“中国古典小说充满了荒诞,而《珍珠衫》则是其中经过变异的独一无二的奇迹。”
沧海月明珠有泪。2016年5月,对南珠研究情有独钟的作家段扬罹患抑郁症,不幸离世,留给世人的是他的最新著作《珍珠故事》。

段扬:“在南珠之乡,南国珠城讲述珍珠的故事,展示珍珠文化,那真是如数家珍啊。足以令北海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能够激发我们更加地热爱家乡。”

斯人已逝,在他的笔下那些与珍珠有关的美与丑、善与恶、正与邪、忠与奸、廉洁与腐败、仁慈与残暴的故事,依然伴随阵阵涛声,娓娓地讲述着。

北宋文豪欧阳修在诗歌《鹦鹉螺》中曾经这样描述:

大哉沧海何茫茫,天地百宝皆中藏。

牙须甲角争光鋩,腥风怪雨洒幽荒。

珊瑚玲珑巧缀装,珠宫贝阙烂煌煌……

生活在陆地上的人,只能凭藉着想象来勾勒海上风光。隔着层峦叠嶂的波涛,隔着腥咸凌厉的海风,异域究竟是珠宫贝阙?还是弥漫着腥风怪雨的幽荒之地?

对“外世界”的向往和征服是从古至今深植于人们心底的一个勇者梦。

“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合浦汉代墓葬群和光彩夺目的南珠,这三样“标志性”地理要素见证着北海对外开放的滥觞。如今,始发港的遗址被淹没在合浦一片濡积平原之下;当年那些战风浪,扬国威,主动参与世界交往的黄门、船队官兵、商人,也已长眠于地下。远远看去,静默的封土堆和其上枝繁叶茂的树,仿佛一个个巨大的感叹号,在感叹那段历史的辉煌与神奇。海纳百川,扬帆济远。先辈们筚路蓝缕,百转千回,留下无数的珍贵文献,记载了独到而生动的体验,交流着新奇又珍贵的物品。

我用目光在地理与文物里,在史料与典籍里,在文学与艺术里,追随着先辈们的脚步,折服于他们的勇气与智慧。唯其开放的胸襟和视野,唯其勇敢无畏的探索精神,才让今天的我们领略到灿烂的西方文化,也让西方世界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璀璨的光华。
▍撰稿:路迪 庞华坚
▍播音:红叶 敦威
▍录音合成:叶清 覃斌

#信阳生活# 【“中国”之名 源于中原】中华文明是绵延五千年以上没有中断的伟大文明,“中国”之名的出现和形成,至少也有三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我们今天读到的“一体多元”的中华文明主要是在中原地区形成的,我们引为自豪的“中国”之名,也起源于中原。这是中原文明对中华文明的杰出贡献,是鼓舞今日中原奋勇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
“天地之中”——中原人的古老宇宙观
“中华文明”与“中国”以“中”命名,与中国“天地之中”古老宇宙观有关,而这个古老宇宙观是中原人创立的。
人类大约在五万年前后开始迈向现代人,活动范围由山区向平原扩展,游动居所开始趋向稳定房舍,在临近河湖的岗坡形成了居住的村落。以稳定居所为中心的生产、生活半径的扩展,使“时空”成为人们必须认识和掌握的概念,因此,几乎所有人类生活的地区都曾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探索。
中原地区在五万年前开始现代人类居住的历史,距今一万年前后已星罗棋布着人们生活的村落。为了生产和生活,人们很早就开始了对时空的探索。至迟从6000年前开始,中原人便发现,天有昼夜,气有寒暑,昼有移动的太阳,夜有盈亏的月亮,还有满天的星河,郑州大河村的人们将自己对太阳、月亮、彗星等天象的观察,彩绘在使用的陶器上,郑州青台、西山、双槐树的人们将观察到的北斗星系用陶罐摆出来祭拜,濮阳西水坡的人们将自己对北斗星系的理解带入了墓葬,书写了中国天文学的最早篇章。在对天象探索的过程中,郑州嵩山地区的人们观察到,头顶的天空像一个圆锅一样扣下来,而人们立足的大地则有前后左右,四四方方,人站立其中,位居中央。于是,最初的宇宙观在心中形成,他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而自己的所在则是天的中心和地的中心,他们将自己所在的地方称为“天地之中”,并且认为,“天地之中”是人们可以实现与天地对话的地方。他们又发现,树的影子会随着太阳的升起和落下发生移动,会随着天气的冷暖发生变化。于是,他们竖起了竿子,观测天象与立竿影子变化的关系。他们以正午时分太阳照射下立竿影子最短的那一天作为标志,进行周而复始的观察,于是,春夏秋冬有了概念,时令节气有了划分,具有嵩山地区浓厚天象色彩的二十四节气历法有了雏形,时空宇宙观在中原人的探索中产生了。
中原人的“天地之中”宇宙观是在当时认识自然能力有限条件下形成的,尽管有其局限性,但是,这是中国古代十分可贵地对人类生存环境——天与地真相和规律的探索,令人骄傲的是,在这一探索基础上,经过大量和艰苦的观察、记录和运用古代数学成就的测算,获取和留下了一系列精确的天文、历法数据,书写了人类天文学发展史的辉煌篇章。
为了验证“天地之中”,人们立竿测影发现和制定的二十四节气的准确性,西周的周公来了,他在这里建立八尺表,经过观察测量,确认二十四节气十分准确。唐代僧一行、南宫说来了,他们在周公当年测天量地的地方复制了八尺表,进行了复杂的天象观察,制定出了影响深远的《大衍历》。元代郭守敬来了,他继承了周公建圭立表的成就和经验,在这里建立观星台,以这里为中心在全国进行天文观测,制定出了《授时历》,以365.2425日为一岁,距近代观测值365.2422仅差25.92秒,比西方早了300多年,这是古代中国对世界天文学做出的伟大贡献。
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源自郑州嵩山的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内涵、表达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时间观念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此,在“天地之中”古老宇宙观背景下产生的中国古代历法价值得到全世界确认。
“中立天下”——中原概念的确立
郑州嵩山地区的人们以“天地之中”为基点形成的时节概念,大大领先于周边地区,对人们生活、生产活动极具指导性,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和实行。人们在接受这一历法概念的同时,也接受了“天地之中”宇宙观,嵩山地区开始被人们认为是天下之中。
在郑州嵩山人创造“天地之中”宇宙观的过程中,文明蓬勃发展,黄帝部落在嵩山地区崛起了,夏王朝在嵩山地区诞生了,商王朝在嵩山地区建立了,统治者为了自树正统的政治需要和全社会的跟进与推崇,特别强调自己位居中央、统治四方之威,从而进一步推广和强化了“天地之中”的概念。在距今5000年到3000年长达两千年的时间中,嵩山地区以强盛的文明中心巩固和定格了自己“中立天下”的地位,开始烙上“中土”、“中央”的印记,自此,“天地之中”宇宙观开始演变成为地理概念。
最早的史学著作《尚书》《史记》等记述了这一转变。黄帝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古国在嵩山东南的郑州新郑,《淮南子》在叙述黄帝所在时说:“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夏王朝在嵩山周围的郑州王城岗、新寨和洛阳二里头等地立都,《尚书》禹贡篇中说,“中邦锡土、姓”,“中邦锡土”即是“中土”。商王朝在嵩山东北的郑州等地建都,商人在甲骨文中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商”,《史记》说:“殷,中地。”随着嵩山地区“天地之中”地理区位的确立,以嵩山为核心的周边平原区域开始被人们称为“中原”。“中原”地理概念诞生了。
“中原”是一个历史发展概念,它最初的范围是在以嵩山为中心的“天地之中”区域,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扩大,先是今天的河南地区,后演变为以河南为中心的周边省区。因为嵩山地区是“中土”“中原”的原点,所以,在历史长河中,嵩山地区建起并留下了许多与“天地之中”有关的建筑等,这些建筑跨越两千年,以不同方式展示了“天地之中”的概念,成为中国关于“天地之中”强烈而持续的传统和文化的代表,成为今日人们了解中华独特宇宙观和审美观的载体,成为古老中原的历史地标。
2010年,世界遗产大会表决通过,将郑州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郑州登封“天地之中”概念得到世界确认。
“中央之国”——历史中国的奠基
在中华文明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许多地区都有过杰出的瞬间,但在文明的奠基和形成阶段,中原文明出类拔萃。
距今5000年前后,中国历史进入古国时期,在万邦林立中,崛起于中原的黄帝古国分外瞩目,史载,黄帝平定天下,实现了天下大同,创造了城池、住房、文字、青铜、音乐、医药、舟车等,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最初基业。黄帝部落被尊为天下邦国盟主,黄帝被后世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距今4100年前,夏王朝在中原建立,开启了南到江淮、北到太行、西到华岳、东到齐鲁广阔区域内“一呼百应”的新局面,这是一个重大开端,中国一统局面自此肇始。夏王朝建立了今天能够读到的最早国家形态、初步社会结构、能言文明之规,在中原文明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夏文明开始成为广阔区域的主导文明。
距今3600年前,商王朝在中原建立,其有效统治南部抵达湘赣,北部统领辽河,西部扩至甘青,东部影响海岱,将中国一统天下的区域发展到新阶段。社会发展也达到了新高度,文字在商代成熟,典册自商代书写,历法产生了闰月,数学有了十进位运算,等等。在夏文明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商文明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
距今3100年前,周王朝建立,不仅全盘继承夏、商文明,甚至连夏、商建国立都于“天地之中”理念也紧紧追随,在距嵩山“天地之中”西去70多公里的洛水之畔建立了她的东都洛阳,以此昭告,周王朝也居“天地之中”奉天行事。由此,周王朝摹画了中华文明的基本架构。
以夏、商、周为代表的王国文明作为跨越广袤地域的文化核心,使上古时代中国的文化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达到了新的高度,他们开创了中华文明,奠定了中国雏形,被尊为开天辟地之始祖三代。由于这些国家是在“天地之中”的中原地区立国的,位居天下中央,于是,当时的人们便将这些国家尊称为中土之国、中原之国、中央之国,也简称“中国”。地理上的“中国”由此诞生。
地理上的“中国”概念在3000年前已很清晰,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何尊”铭文就明确记述,人们把嵩山地区称为“中国”。战国时期,范雎在为秦王谋划兼并天下之策时说:“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其欲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韩国、魏国即今日郑州—开封一带。显然,这个时期人们不仅有了“中国”概念,而且,明确了其所在,即以今天郑州为中心、东起开封、西到洛阳的区域。“中国”一词既指建立在这个区域的某一个具体国家,也泛指建立在这里的其他国家。
随着夏、商、周等中原王朝的强盛和一统天下,他们被尊为中央王朝,而他们在这里的连续建国,又强化了“天地之中”的中原文明的发展和传播,尽管在中国历史发展史上出现过其他地区无比灿烂的文明,但强势的中原文明愈来愈强,并不断吸收其他文明,在广阔的东亚地区形成以“天地之中”的中原文明为主要内涵和特征的中华文明体系。由于三代王国是从“天地之中”的中原地区源起的,主导的文明是以“天地之中”的中原文明为基础强大的,“天地之中”由地理概念再演变为政治概念,后世将继承三代王国衣钵的国家以“中”来命名,称为“中国”,将赓续三代王国文明的文明以“中”来命名,称为“中华文明”。历史中国就此形成。
(作者系郑州市文物局原局长)(河南日报客户端 阎铁成)https://t.cn/A6M9Qvdu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医院坚持以人文医院建设为理念,把医院文化建设作为推动医院持久发展的“软实力”将“厚德精医 仁爱创新”的院训精神始终贯穿于学科建设、医疗服务、人
  • 当然效果你看的到也会很开心希望以后这样的孩子给我多来一点 套路虽然老了点但是想象力与创造力是无穷的,超级超级有代入感,中间发现一点我认识的都激动的不行,西蓝花的
  • #夏之光炙热的我们#夏之光 郎艳独绝贵公子 可盐可甜反差萌 R1SE唯一主舞 衣服扣子崩开了 中国舞水幕秀惊艳游客 中国首位迪拜水幕秀 你挨打不要问为什么 我的
  • 交通方便,在滨江工作的话,是一个很经济划算的小区,小区不收停车费,地下停车位也很空,我不是中介。大家可以根据微博发布的投稿编号信息和程序名片信息进行相互了解,小
  • #历史上的今天#【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逝世】在56年前的今天,1964年5月14日(农历1964年4月3日),优秀的共产党员、党的好干部、中共河南省兰考
  • 工作后不想去的应酬多的是,既然加入社团组织还是去看看吧,兴许能碰上心仪对象呢27.双肩包(一个人去周遭城市走走的时候,上课的时候,容量大,而且方便,还有点小文艺
  • 现在晓得了,「即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这个心是真心,也是妄心,真妄和合,这叫阿赖耶,「非一非异,不前不后」它是一心。凡圣没差别,迷悟不同而已,悟了的人我们尊称
  • #新笑傲江湖手游[超话]# ⬆️之前一直呼声很大的双马尾终于被策划提上了行程…作为5当还是觉得比较️的… ⬆️衣服就不能出点元宝或者绑元羽毛的吗? ⬆️成男发
  • 你看~你看~Sodasne 不知道你懂没懂,反正我懂了人生没有了意义/还是很有意义的哈快来看这些傻子[二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手机是人类退步的电梯不要太晚睡
  • 因为友谊是梦的编者,它在人生中绽放亮丽的青春,释放迷人的芬芳。”那么,拈花浅笑间,你是否懂得生活理应如此这般的美好,一直微笑的模样是你我最好的年华呢?
  • ❝当一件事 不知如何下决定时,告诉自己 ‘我要选择神喜悦的 而非让自己满足的’当我们这样大声宣告也大胆向前,一直坚持到末了时,你会发现,你对祂超越一切的爱,使你
  • 2020.05.11周一低谷期,我不喜欢别人让我努力,如果我想做一只混吃等死的废物,那么我就可以做。】爱奇艺泡泡圈-刘雨昕 @爱奇艺泡泡 为什么宠物医院能把狗弄
  • [允悲][允悲][允悲]那天,和你去吃百信面,我和你都点了一份碗杂,不同的是,你总是三两,我总是二两。那男的听后很不服气,于是掏出了一百块钱,对我说道:“给你一
  • #独立游戏# 【国产FPS《寄生虫:末世危机》新演示 打击感是硬伤】最近国内独立游戏制作人像打了鸡血一样,许多精良的国产独立游戏井喷,现在国内玩家个人制作的FP
  • 为此,我测量了裤长,90CM,考虑面料的特性,88也不错,误差2-3都是正常)侧开拉链。其他:2020年探路者春夏轻薄款单层冲锋衣,中长款,腰部有抽绳,可以调节
  • 突然兴致勃勃(你滚这里其实是翻译错误啦qaq 田德望译本是“随后就使他和我合成了一捆”poi fece sì ch'un fascio era elli e i
  • 其实温温和和的表达观点也没人会注意到,也没什么好的渠道让别人注意到,只是要拿些引人注目的靶子祭天,施加各种冠冕堂皇的罪名,很多事自己心里也是知道欲加之罪,其实本
  • 话说,鸥的种类极多,但要看到这种鸥的几率极小,居然还可以数毛!有ETC的人就会说,为什么是快乐而不是痛喊?
  • 4月27日,辛巴发布视频公开喊话:“K手,我希望你们能把眼睛擦亮一点,我辛有志在大部分的类目当中,可以调动整个国内的资源,请运用好我身上的本事和资源…”也算是公
  • 最近经常有小仙女私聊我,让我推荐好穿的内衣给她,作为一个十分A的女生,设计太过繁琐的内衣pass,用料不舒服的内衣也不在考虑范围内,前段时间偶然发现了来自L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