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章三十八章上德不德
自三十八章開始,是《老子》下篇,又名“下經”,整個連起來,上經講“道”,勉強給它一個範圍,是講“道之體”,講“道”的根本。下經講“德”,“德”是講用,在古代文學上解釋“德”為“得”,好像一個東西得到手裡,所以是“德者得也”。現代的名詞是說其成果、效用。

下經開始講“德”,就是講“道”的用,以及它的現象。下面很多的話,看起來是一樣,仔細研究起來,有很大的差別。因為上經講“體”,下經講“用”。舊的觀念說,上經講“道”,下經講“德”。所以,同樣的字句,從“道”的角度看,與“德”的角度看是不同的。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礼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上德下德 上仁上義上礼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真正上品的道德,以現在觀念而言,就是說一個真正有道德的人,一個大善人,並不以為善是了不起的好事,他做善事,只是他的普通行為,表面看不出是在做善事。如果讓人看得出他是“善人”,是在做道德的事,這已經差太遠了。

上古的文化,對於道德的行為,始終注重四個字,就是“陰功積德”。主張做好事要“陰”的一面,不是“陽”的一面,要使人看不見;為別人做了好事,別人並不知道,幫助了別人,受幫助的人也不知道。這就是陰德,這也就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以老子的觀念來看,所謂 “下德”,是不上品的道德。“不失德”就是已經被人看出來 的德行,那是著了相,所以是“下德”。依佛家來講,“著 相”就不高明了,《金剛經》也是叫我們不著相。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這句話是解釋上品的道德行為,是說做了善事,看不出來他在做善事。“上德無為”是說上 德的作用,是合於形而上的道體;“而無以為”是說他在作 用的時候,是自然的,不會給人看出來,沒有一個目標,也是很輕松地把一件事做了。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等而下的“下德”,就差一點了,是有所作而有所為的,看起來孜孜為善,人人知道他是好人,又做好事。這是劃分“上德”與“下德”的原則標準。

下面解釋“德”字的無為,繼續說到“仁”。“上仁為之而無以為”,這個“仁”字的說法,與“德”字一樣,如果重複起來,亦有四句,這就不重複了。“仁”字之後就是“義”,“上義為之,而有以為”,解釋這句話,與前面相同:上品的仁義,是看不出仁義,看得出來所做是仁義的事,已經差得多了,所以那是假貨,伪造的假藥。

“上礼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仁”、“義”過了就是“礼”,真正的“礼”並不是代表礼貌,礼貌是中國文化“礼”的一種,“礼”字是我們國家民族文化的根本之一。中華民族被稱為“礼義之邦”,並不是說中國人看到人就作揖叩頭才叫作礼,那只是礼仪、礼貌。真正的“礼”是高度的文化,以現在的觀念而言,文化包括一切精神文明、物質文明、歷史文化,乃至個人做人做事的原則規律等等,所謂政治、軍事、教育、經濟、社會等等一切都包括在內,這都是“礼”。

老子說,“上礼為之”,真正的“大礼”,所注重的文化究竟是什麼?那是形而上的基礎,那個最高處“而莫之應”,那是看不出形態的。所以,我們中國自己認為文化衰微的時候,會給自己粉飾門面,去把老子這句話解釋成我們的文化沒有衰微,“莫之應”,只是你們看不出來而已!

其實,真正的“礼”,看不出“礼”的作用,普通的人更是不懂,所以“攘臂而扔之”,膀子一舉就把它丟掉了。大礼看起來好像是礼一樣,其實真正的礼貌,在鄉下偏僻的地方可以看到,人們表示歡迎的方法,不懂得叩頭作揖,更不懂得握手鞠躬,只要一看到人就叫:“哦!客人來了!”這就是礼。可是我們都市中講究礼貌的人,看到這種礼“攘臂而扔之”,揮手丟之,認為鄉下人沒有受過教育,不懂礼貌。其實,那才是對的,那是至誠自然的礼。甚至他只說一聲:“嘿!你來了!”真不曉得有多麼親切!那是真正的礼。只不過我們在都市社會搞慣了,看到這個情境“攘臂而扔之”,覺得自己倒霉,碰到這個沒有教養的人。這都是因為我們不真正懂得礼的原故。

這一篇文字雖然很淺,意義卻頗深,因為老子講到了道、德、仁、義、礼等五個階段。上經已經講過了“道”,這裡不再講了。這一篇他究竟說些什麼呢?這與《易經》的《係傳》一樣,就是一篇人類文化進化史的描述,也可以說是對人類文化進化史的感叹。嚴格地說,他是感叹人類文化的退步。站在東方道德文化的立場來看,乃至以西方宗教文化的道德角度來看,人類沒有進步,只有退步;也就是,物質文明是越來越進步,精神道德的文明越來越退步,越衰弱。假使我們不仔細留意去讀,會覺得老子這些文章沒有什麼道理,何必啰唆!實際上,這裡《老子》所說的,等於《礼運·大同篇》孔子感叹人類文明的退化一樣。

德仁義礼失後該若何
“故失道而後德”,上古的人個個有道,只要講到道,大家都是有道之士。時代嚮前,“道”漸行消失,才產生了“德”,用“德”作為行為的標準。“失德而後仁”,時代更嚮前走,到孔子的階段,拼命提倡“仁”。到了孟子戰國時代,“仁”又靠不住了,又提倡“義”。每個時代產生的思想主張,所表達、號召的都不同,所以說,“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礼”。到了“礼”這個階段,包括有了法制,“礼”與“法”是連在一起的,因為社會人心壞了,所以在文化教養方面,希望個個有“礼”。

“礼”是屬於教化方面的,教育亦難成功,人長大後進入社會,競爭使彼此相互傷害。所以,只好構成法律,就是“礼”而後有“法”,“法”沒有效用之後而有“刑”,不守法的人,只好把他抓來用刑了。若連刑都不起警嚇作用時,那就無法講了。所以說,老子這裡是一種感叹。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在老子的時代,社會已經退步到提倡“礼”的階段。我們要如何讀老子的書呢?我們看人類社會,整個世界科學文明的發展,在工商業發達的國家,教育跟著也普及了。照說,教育越普及,人應該越好啊!可是,事實上天下思想反而越亂,社會的犯罪行為越多。反轉來看鄉野的地方,鄉野之人沒有受過教育,他卻不敢犯罪,行為比較朴實。所以說,人類缺乏忠信才需要“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一生從事教育的,深深感覺到所謂教育,不知究竟是過還是功,教育的確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人讀書是為了多得知識,不過,是有知識好呢?還是沒有知識好?在我個人來說,現在深深感到,當年如果不讀書,現在不曉得多舒服!很後悔自己年少的時候,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不去學耕田?春天種田多舒服啊!知識越多痛苦越深,學問越渊博煩恼越大。所以很多人對道德學問的觀念極為擔忧,不但忧國忧民,學了佛的人,還要擔忧眾生。你說,這個知識對我們有好處嗎?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前識”就是預知,等於西方宗教說的“先知”,東方稱之謂“神通”,也就是未卜先知。一個人坐在那裡打坐,希望能曉得明天的事,曉得前世的事,可是老子說:“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有了神通的人,最後家也丟了,都變成了精神病。不要以為有神通就有好處,其實有了神通,智慧越大,痛苦越大;沒有智慧的人,還只是擔忧明天怎麼吃飯;有了智慧的人,要擔忧未來的世界怎麼變,又要忧愁社會怎麼變,也就是擔心這芸芸眾生要怎麼變。自己肚子都度不了,還要度眾生,這就是“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從老子這個論點看來,他好像是一個笨人,而且越來越笨。但是,不必驟下斷語,再看他下面的說法。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老子說真正的大丈夫,走實在的路子,只有修道。道是什麼?無為。依照佛家來講,就是“萬缘放下”,大丈夫不走微末的路子,要走實在的路子。“道”就是把所有的知識,一切統統丟開了,聪明智慧都丟掉,回歸到朴實無華。“去彼取此”,去掉那些外表的華丽知識,找回自己生命本來的朴實。老子的榜樣是什麼呢?就是“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回歸到在媽媽懷抱時期那個狀態,什麼都不知道。你罵他時是笑笑,那多好啊!罵與贊揚都差不多,沒有分別。牛奶與剩菜混在一起,他也不分別,那都是“朴”,回到那個朴實的身心。

什么是真念〈大悲咒〉?

依照这十种心

节选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宣化上人 讲述

【尔时。大梵天王从座而起。整理衣服。合掌恭敬。白观世音菩萨言。善哉大士。我从昔来。经无量佛会。闻种种法。种种陀罗尼。未曾闻说如此无碍大悲心大悲陀罗尼神妙章句。惟愿大士。为我说此陀罗尼形貌状相。我等大众。愿乐欲闻。】

“尔时”:当尔之时,“大梵天王”:你们都知道大梵天王。他有三个眼睛,手持白拂,骑着一头牛,在牛身上又打坐、又睡觉、又禅定,觉得很自在、很好玩的。他就认为他最自在,所以叫大自在天;他就在色界天最高的地方住。

他“从座而起”:从他座位站起来,“整理衣服”:他把无缝的天衣舒展舒展。“合掌恭敬”:合起掌来,恭恭敬敬,“白观世音菩萨言”,“善哉大士”:你这个大菩萨啊,是真是最好的大菩萨!“我从昔来”:我从很久以前到现在,“经无量佛会”:我所经过的佛会,有无量无边,数不过来那么多,“闻种种法、种种陀罗尼”,我听见种种的佛法、种种的总持,“未曾闻说如此无碍大悲心大悲陀罗尼神妙章句”:我就没有能听见现在所听见〈无碍大悲心大悲陀罗尼神妙章句〉这么妙的咒。

“惟愿大士”:我现在惟独愿意大士你,“为我说此陀罗尼形貌状相”:为我说一说这总持咒的形貌状相是什么样子?“我等大众愿乐欲闻”:我们现在在法会的大众,都是欢喜听的。

【观世音菩萨告梵王言。汝为方便利益一切众生故。作如是问。汝今善听。吾为汝等略说少耳。】

“观世音菩萨告梵王言”:观世音菩萨就告诉大梵天王说,“汝为方便利益一切众生故”:你是为了方便而利益一切众生的缘故,所以你现在才来听法。“作如是问”:你设出来像这样的问答。“汝今善听”:大梵王啊!你现在好好听着,“吾为汝等略说少耳”:我现在给你们大众,略略说一个少分的道理。

【观世音菩萨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着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是。无见取心是。无上菩提心是。当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汝当依此而修行之。大梵王言。我等大众。今始识此陀罗尼相貌。从今受持。不敢忘失。】

“观世音菩萨言”:观世音菩萨就对大梵天王说,什么叫大悲心陀罗尼呢?我告诉你,“大慈悲心是”:大慈悲心,就是大悲心陀罗尼。慈能予乐,悲能拔苦;你若存着大慈悲心,这就是〈大悲咒〉。听见了吗?大悲心就是〈大悲咒〉,〈大悲咒〉就是大悲心。

你有大悲心,就是念〈大悲咒〉;你没有大悲心,就是没有念〈大悲咒〉。你天天念〈大悲咒〉:“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一天从早晨念到晚;你若没有大慈悲心哪,那就不是念〈大悲咒〉;你就是没有念〈大悲咒〉,你尽存着大慈悲心,那也就是念〈大悲咒〉。明白了吗?所以念咒,你若存慈悲心,才是真念咒呢!

“平等心是”:什么是〈大悲咒〉啊?最平等心、没有分别心。平等,就是无党无偏;这种心就是〈大悲咒〉。

你念〈大悲咒〉,若尽存着一个私人结党的心:“这个人是我的兄弟,我就和他近一点;那个人是我的朋友,我就和他亲一点;哦!那个人我不认识他,我就和他远一点。”这就不平等。平等,兄弟也是平等,不是兄弟也是平等;朋友、兄弟、一切一切人,都是平等待遇,都一样的。我对我兄弟好,我对一切人,都当我兄弟这么看,这就是平等心。我对我父母孝顺,我拿一切老人都当着我父母那么样看,那么样观想,都要对他们孝顺,这也就是平等心。这平等心呢?总而言之,就无党──没有个党派,无偏──不偏私的平等心。你有了平等心,这就是念〈大悲咒〉;你没有平等心,就是没有念〈大悲咒〉。

“无为心是”:无为,是无为什么?叫你无为那些邪事、那些邪念、那些邪知邪见;叫你不要做那些坏事,这叫无为心。你不要做坏事,就是念〈大悲咒〉;你要是一边念〈大悲咒〉,一边还做坏事,那就不是无为心,也是没有念〈大悲咒〉。

“无染着心是”:无染着心,就是心清清净净,没有一点杂念、妄想、邪念、欲念,尤其是淫欲的念头。你没有淫欲的念头,就是无染着心;你有淫欲的念头,就是有所染着;有所染着,就不是念〈大悲咒〉。现在你们会念〈大悲咒〉的人,对这一段经文,都要注意!

“空观心是”:你这个心啊,要做一种空观。你有空观,就不会执着一切,一切法你都观空。

“恭敬心是”:你要慈心下气,对一切都要恭敬。你看众生就是佛,所以要存恭敬心。

“卑下心是”:卑下心,就是自己总要对任何人都谦恭,不要有贡高我慢的心。

“无杂乱心是”:你心里不要有狂心野性,不要有杂乱的心。

“无见取心是”:见取,就是你见着,就有了惑;有见惑,就有所取。

“无上菩提心是”:你若发无上菩提道心,这就是〈大悲咒〉;你要是没有无上菩提道心,就是没有念〈大悲咒〉。

以上所说这十个心,就是〈大悲咒〉的相貌。

“当知如是等心”:你应该知道,像上边所说这十种的心,“即是陀罗尼相貌”:就是〈大悲陀罗尼〉的相貌。“汝当依此而修行之”:你们应该依照这十种心,来修行诵持〈大悲咒〉。

“大梵王言”:大梵王听说了之后,说“我等大众”:我们现在在法会的大众,“今始识此陀罗尼相貌”:现在听大士、大菩萨你这一讲,我们大家才认识这个总持法门的相貌。“从今受持,不敢忘失”:我们发愿从今天开始,要诵持〈大悲神咒〉──〈大悲心陀罗尼〉神妙章句──永远都不敢忘失。为什么呢?这种法啊!是“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也不容易遇;“我等见闻得受持”,我们现在见闻这个法,受持这个法,所以“愿解无上真实义”,愿解这个无上的法,这个真实的妙理,永远都不敢忘失。

大梵王那么大的本事,那么自在,听见〈大悲咒〉,他都说以后不敢忘失;你们若随随便便就不念,把〈大悲咒〉忘到九霄云外,忘到十万八千里那么远,你再去找去,恐怕也不容易找。

什么是真念〈大悲咒〉?

依照这十种心

节选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宣化上人 讲述

【尔时。大梵天王从座而起。整理衣服。合掌恭敬。白观世音菩萨言。善哉大士。我从昔来。经无量佛会。闻种种法。种种陀罗尼。未曾闻说如此无碍大悲心大悲陀罗尼神妙章句。惟愿大士。为我说此陀罗尼形貌状相。我等大众。愿乐欲闻。】

“尔时”:当尔之时,“大梵天王”:你们都知道大梵天王。他有三个眼睛,手持白拂,骑着一头牛,在牛身上又打坐、又睡觉、又禅定,觉得很自在、很好玩的。他就认为他最自在,所以叫大自在天;他就在色界天最高的地方住。

他“从座而起”:从他座位站起来,“整理衣服”:他把无缝的天衣舒展舒展。“合掌恭敬”:合起掌来,恭恭敬敬,“白观世音菩萨言”,“善哉大士”:你这个大菩萨啊,是真是最好的大菩萨!“我从昔来”:我从很久以前到现在,“经无量佛会”:我所经过的佛会,有无量无边,数不过来那么多,“闻种种法、种种陀罗尼”,我听见种种的佛法、种种的总持,“未曾闻说如此无碍大悲心大悲陀罗尼神妙章句”:我就没有能听见现在所听见〈无碍大悲心大悲陀罗尼神妙章句〉这么妙的咒。

“惟愿大士”:我现在惟独愿意大士你,“为我说此陀罗尼形貌状相”:为我说一说这总持咒的形貌状相是什么样子?“我等大众愿乐欲闻”:我们现在在法会的大众,都是欢喜听的。

【观世音菩萨告梵王言。汝为方便利益一切众生故。作如是问。汝今善听。吾为汝等略说少耳。】

“观世音菩萨告梵王言”:观世音菩萨就告诉大梵天王说,“汝为方便利益一切众生故”:你是为了方便而利益一切众生的缘故,所以你现在才来听法。“作如是问”:你设出来像这样的问答。“汝今善听”:大梵王啊!你现在好好听着,“吾为汝等略说少耳”:我现在给你们大众,略略说一个少分的道理。

【观世音菩萨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着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是。无见取心是。无上菩提心是。当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汝当依此而修行之。大梵王言。我等大众。今始识此陀罗尼相貌。从今受持。不敢忘失。】

“观世音菩萨言”:观世音菩萨就对大梵天王说,什么叫大悲心陀罗尼呢?我告诉你,“大慈悲心是”:大慈悲心,就是大悲心陀罗尼。慈能予乐,悲能拔苦;你若存着大慈悲心,这就是〈大悲咒〉。听见了吗?大悲心就是〈大悲咒〉,〈大悲咒〉就是大悲心。

你有大悲心,就是念〈大悲咒〉;你没有大悲心,就是没有念〈大悲咒〉。你天天念〈大悲咒〉:“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一天从早晨念到晚;你若没有大慈悲心哪,那就不是念〈大悲咒〉;你就是没有念〈大悲咒〉,你尽存着大慈悲心,那也就是念〈大悲咒〉。明白了吗?所以念咒,你若存慈悲心,才是真念咒呢!

“平等心是”:什么是〈大悲咒〉啊?最平等心、没有分别心。平等,就是无党无偏;这种心就是〈大悲咒〉。

你念〈大悲咒〉,若尽存着一个私人结党的心:“这个人是我的兄弟,我就和他近一点;那个人是我的朋友,我就和他亲一点;哦!那个人我不认识他,我就和他远一点。”这就不平等。平等,兄弟也是平等,不是兄弟也是平等;朋友、兄弟、一切一切人,都是平等待遇,都一样的。我对我兄弟好,我对一切人,都当我兄弟这么看,这就是平等心。我对我父母孝顺,我拿一切老人都当着我父母那么样看,那么样观想,都要对他们孝顺,这也就是平等心。这平等心呢?总而言之,就无党──没有个党派,无偏──不偏私的平等心。你有了平等心,这就是念〈大悲咒〉;你没有平等心,就是没有念〈大悲咒〉。

“无为心是”:无为,是无为什么?叫你无为那些邪事、那些邪念、那些邪知邪见;叫你不要做那些坏事,这叫无为心。你不要做坏事,就是念〈大悲咒〉;你要是一边念〈大悲咒〉,一边还做坏事,那就不是无为心,也是没有念〈大悲咒〉。

“无染着心是”:无染着心,就是心清清净净,没有一点杂念、妄想、邪念、欲念,尤其是淫欲的念头。你没有淫欲的念头,就是无染着心;你有淫欲的念头,就是有所染着;有所染着,就不是念〈大悲咒〉。现在你们会念〈大悲咒〉的人,对这一段经文,都要注意!

“空观心是”:你这个心啊,要做一种空观。你有空观,就不会执着一切,一切法你都观空。

“恭敬心是”:你要慈心下气,对一切都要恭敬。你看众生就是佛,所以要存恭敬心。

“卑下心是”:卑下心,就是自己总要对任何人都谦恭,不要有贡高我慢的心。

“无杂乱心是”:你心里不要有狂心野性,不要有杂乱的心。

“无见取心是”:见取,就是你见着,就有了惑;有见惑,就有所取。

“无上菩提心是”:你若发无上菩提道心,这就是〈大悲咒〉;你要是没有无上菩提道心,就是没有念〈大悲咒〉。

以上所说这十个心,就是〈大悲咒〉的相貌。

“当知如是等心”:你应该知道,像上边所说这十种的心,“即是陀罗尼相貌”:就是〈大悲陀罗尼〉的相貌。“汝当依此而修行之”:你们应该依照这十种心,来修行诵持〈大悲咒〉。

“大梵王言”:大梵王听说了之后,说“我等大众”:我们现在在法会的大众,“今始识此陀罗尼相貌”:现在听大士、大菩萨你这一讲,我们大家才认识这个总持法门的相貌。“从今受持,不敢忘失”:我们发愿从今天开始,要诵持〈大悲神咒〉──〈大悲心陀罗尼〉神妙章句──永远都不敢忘失。为什么呢?这种法啊!是“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也不容易遇;“我等见闻得受持”,我们现在见闻这个法,受持这个法,所以“愿解无上真实义”,愿解这个无上的法,这个真实的妙理,永远都不敢忘失。

大梵王那么大的本事,那么自在,听见〈大悲咒〉,他都说以后不敢忘失;你们若随随便便就不念,把〈大悲咒〉忘到九霄云外,忘到十万八千里那么远,你再去找去,恐怕也不容易找。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阳光信用[超话]#❤️#阳光信用#❤️#每日一善# [较好 指必hui]taghui快转 愿你放下执着,放下不甘心,从今以后,只负责精彩自己的人生。往事
  • #生田絵梨花# Sound Inn“S”▼生田絵梨花 演唱三首歌️ 今回のゲストは乃木坂46を卒業し、 新たな道を歩み始めた俳優・歌手の生田絵梨花が登場。 1曲
  • [星星][星星][星星][星星] #青海旅游#拍照圣地[给力] [2021]人生一定要走的一趟大西北旅行 青海敦煌大环线:[赞啊][赞啊][赞啊] 捡人
  • #每日宜善[超话]##阳光信用##森林驿站# 岁月间,那人,那情,根植于心中,总想永存;前行间,虔诚,善良,贯穿于胸间,总愿体现。生活中,我们就是这样依恋,诚
  • 倒叙一次出差。中午临近退房,终于有点自己的时间。花一个小时在独墅湖旁散步。天空雾蒙蒙的,马路上有干净的带着水汽的沥青。星湖街、启月街江南的街道有着好听的名字。
  • 想起二十多年前 我也曾趴在窗户门口看里面的学生上课 当时的村小 只有三年级 而且还是在一个山上 但是老师还是很热情 看到我趴在那 问我要不要去上学 到现在还记得
  • 2.24周四9点40开团#儿童牛仔裤# 外贸工厂订单,2022春季新款儿童牛仔裤,这条裤子单看版型就知道不一般。要知道一条儿童的牛仔裤其实比成人的莄加难做!宝宝
  • #任嘉伦[超话]##任嘉伦周生辰破次元同框# #任嘉伦唱如一梦回周生如故# #任嘉伦暮色心约# 衣渐宽 硝烟见悲欢 烛火摇 夜色铺张 人影单 风吹了 雨狂
  • 世界就像个巨大的马戏团,它让你兴奋,却让我惶恐,因为我知道散场永远是——有限温存,无限辛酸。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
  • 星期广播音乐会40年:让古典乐成为每个人都能拥有的美好“星期广播音乐会已经做了40年,希望我们能开启下一个40年。”2月23日,在星期广播音乐会40周年演出季发
  • #诗歌[超话]##诗歌[超话]##PoemsForYou[超话]##原创诗歌# 奈何桃花与明月不可兼得 清风携来了满庭繁华 月影又为屋檐镀上了银霜 我蹑手蹑脚
  • #如何能成为更好的人# 1、保持阳光般的心态,好事就会发生在你身上。种什么种子,结什么果子。 如果你总认为自己很不幸,就会接二连三地招来更多的不幸;如果你总觉得
  • 男人的嘴,骗人的鬼!戳破王嘉尔的“两大谎言”! 谎言一:喜欢皮肤黝黑、爱运动的女生 王嘉尔在参加综艺《roomate》时,表示喜欢皮肤黝黑、爱运动的女生,结
  • 【实拍】【工厂te价清仓~艾米/赛lin/nerdy卫衣卫裤】 团59~119包,晒反3 1️⃣ 艾米小爱心刺绣圆领卫衣 59包 简单款往往zui考
  • 【冰城的百姓生活 铸造了《人世间》的故事】#人世间# 记者 申志远 / 文 宋文勇 / 摄 央视黄金档热播的 58 集电视剧《人世间》即将迎来大结局,这部由梁晓
  • 最近疯狂迷恋这个造型——二巡18/7/14北京场 肤如凝脂说的就是你吧!真的不为过,衣领口露出那一小块肤色和衣服都快融为一体了,红火发色也太不羁了,哇你还在
  • ————————————————目青個人IG賬號:6.21_ ​​​#台湾##台北多谢##taibeitosia##目青##风光摄影##男子的日常生活##融资#
  • 境由心造,烦由心生,生命的质量,更多取决于我们的心态。歌德说:“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
  • 而八字中或者岁运中的夫妻宫在遇刑、冲、克、合,均表示会有来自外界的人或者事,阻扰或者破坏其本人的家庭的稳定,如果情形严重的,自然难有稳定的婚姻关系,两次以上的婚
  • 这里说的不止是只有日主应该顺行,其它的四柱中的干支也是一样。第一是老怕长生,老怕长生,一是说的人老了气血处在低效能低水平的运转中,再生它反而容易出问题,这是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