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从三摩地得无生忍
(第一百零五段)
【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宝叠华,缉绩成巾,虽本一体,如我思维,如来一绾,得一结名;若百绾成,终名百结。何况此巾,祇有六结,终不至七,亦不停五,云何如来,只许初时,第二、第三,不名为结?佛告阿难:此宝华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条,我六绾时,名有六结。汝审观察,巾体是同,因结有异?于意云何?初绾结成,名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结生,吾今欲将第六结名,成第一不?不也,世尊!六结若成,斯第六名,终非第一。纵我历生,尽其明辨,如何令是,六结乱名?佛言:如是!六结不同,循顾本因,一巾所造,令其杂乱,终不得成。则汝六根,亦复如是,毕竟同中,生毕竟异。
佛告阿难:汝必嫌此,六结不成,愿乐一成,复云何得?阿难言:此结若成,是非锋起,于中自生,此结非彼,彼结非此。如来今日,若总解除,结若不生,则无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 佛言:六解一亡,亦复如是。由汝无始,心性狂乱,知见妄发,发妄不息,劳见发尘。如劳目睛,则有狂华,于湛精明,无因乱起。一切世间,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劳,颠倒华相。 阿难言:此劳同结,云何解除?如来以手,将所结巾,偏牵其左,问阿难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旋复以手,偏牵右边,又问阿难:如是解不?不也、世尊!佛告阿难:吾今以手,左右各牵,竟不能解。汝设方便,云何解成?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于结心,解即分散。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若欲除结,当于结心。阿难!我说佛法,从因缘生,非取世间和合粗相,如来发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随所缘出。如是乃至,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头数,现前种种,松直棘曲,鹄白乌玄,皆了元由。是故阿难,随汝心中,选择六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妄销亡,不真何待?阿难!吾今问汝:此劫波罗巾,六结现前,同时解萦,得同除不?不也,世尊!是结本以次第绾生,今日当须次第而解,六结同体,结不同时,则结解时,云何同除?佛言:六根解除,亦复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解脱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得无生忍。】
这篇佛继续用打结的比喻开示“六解一亡”的道理。阿难对佛说:世尊!这条由七宝镶叠的华、织成为巾,就成了一个整体,就是一条华巾了,我的看法是,如来在这华巾上绾一个结、就有一个结的名称;若绾一百个结、就有一百个结的名称。何况这华巾上只有六个结,始终不能称它为七个或五个吧!那么为什么如来说最初的那个是结,后来的第二个、第三个又不称为结呢?
佛告诉阿难说:你知道这七宝华巾原本只有一条,我共绾了六次,名六个结。你再仔细观察,巾体是同,同就是一条,因为有了结就现出了异相,你认为如何?初绾成结时,称名为第一个结,一直到绾成第六个结后,你能不能将这第六的个结,称为是第一的个结?
阿难说:世尊!我不会这样称,六个结依次成后,第六是不可能成为第一的,即使是穷尽我历生以来的聪明才辨,也不可能让这一至六的名称颠倒、或乱起名。
佛说:你说得对!六结形成的秩序不同,就不能颠倒名称,但究其根源,这六个结出于一条巾上,即然有了六个结,秩序就不能杂乱,杂乱了、理就乱了,是不行的。其实你这色身六根和这个道理是一样的,在毕竟相同的妙明自性里,其体是一个,六根就是从自性本体里生出来的异相。
佛告诉阿难说:你明白了这个道理,必然会心生嫌弃,就不会再喜欢这六个结,而愿意回到是一的自性本体上去。那么你认为怎样才能回到自性本体上去呢?
阿难说:如一条华巾上有六个结的存在,就会有是非锋然而起,就会有人将第一个结说成是第二、或第四、或第六的,或认为此结非彼结、彼结非此结,由此而争论不休。如来今天,若能将手中华巾的六个结全都解开,不再在这条巾上打结了,没有结的存在了,所有说彼说此的一切是非,自然就没有了,于是一个结都没有了,那六个结的说法又怎能成立呢?也就没有人再会给这六个结乱取名了。
佛说:六解一亡,六根解脱,一根也没有,与你阿难说“结”的道理是一样的。但由于你们自无始劫来,心性狂乱,由知见而发生妄想,妄想在尘劳里又生种种烦恼,生生不息。如瞪视虚空,久而致眼目疲劳,就会看见空中狂乱地生出花来,你那湛然精明的自性本体和这个道理一样,眼前这无因乱起的一切世间现象、山河大地等,乃至生死涅槃,都是你心性狂乱,妄想所生的颠倒华相。颠倒华相即认幻相为真相之意,故名颠倒华相。
阿难说:六根妄相和华巾上所打的结是一个道理,但怎样才能解除这些结呢?这时如来用手将有结之巾牵移至桌的左边,问阿难说:这样解了吗?阿难说:没有,世尊!你这样移动一下,当然没有解。佛又将有结之巾牵移至右边,又问阿难说:像这样解了没有?阿难说:没有,世尊!这样和刚才只是换了个方向,同样是解不了的。
佛告诉阿难说:我今天以手左右各牵动,竟然都不能解开这些结,那么你再设想个什么方法,怎样才能将这些结解开呢?阿难对佛说:世尊!应该用手在结心处将其散开,结就解了。
佛告诉阿难说:是的、是的!要想解结,必须在结心处解才行。阿难!我说佛法从因缘生,不是说从世间和合的粗因缘相所生,如来宣说世间法和出世法,是知道它们根本原因的,世间法是以第八识之有漏业种为因,缘于所造之业随色尘而生;出世法是以清净无漏的自性为因,次第修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等清净法为缘,随所修之缘而出离世间,了脱生死。
佛说:如来早已了脱生死,有通达出世法和世间法的大智慧,有能力知道恒河沙那么多的世界之外,由某一个世界的一滴雨而知其雨的数量有多少,以至现前的种种物象,如松树为什么是直的?荆棘为什么是弯的?鹄鸟为什么是白色的?乌鸦为什么是黑色的等等?都能知道它们是怎样形成的缘由。
佛说:是这样的,阿难!你要想得到如来的这些智慧德能,你可在六根中随意选择一根予以修证,六根就是障碍你智慧德能的心结,若能将这心里的根结解开,虚幻的色尘外相自然就消灭了,于是所有的幻相也都消亡了,剩下的那个不就是你的自性本真了吗?
佛说:阿难!我今天问你,此劫波罗天所织的华巾,这上面的六个结,能不能同时解?能不能同时都解除?阿难说:不可能、世尊!这些结都是依秩序一个一个绾成的,现在要解,也得一个一个的解,六结虽然同体,也就是在同一条华巾上,但结不是同时绾成的,这怎么可能解一个结,所有的结都同时解了呢?
佛对阿难说:你说得对!这六根解脱,和这个道理一样,也需要按次第修证,先从一根解脱,证得人空,亲见本体空性圆明,再成就法解脱,法解脱后,亲见诸法实相,实相即是无相,如此人法俱空,不见一法生、不见一法灭,于是获得菩萨正等正觉,入住清净无染的“三摩地”、得“无生法忍”。
这里说的“三摩地”是甚深禅定,是菩萨精进修行所证得的实报庄严土;“无生法忍”是在证得不退转菩萨位后,以自相空,观一切法,已入菩萨正性离生,完全舍断了六道轮回的异生性,不见法之生灭,更无一法可得,以不可得而无所造作、以无所造作而一切法不生、以一切法不生,名无生法忍。这是菩萨观诸法空,入见道初地,见无生法忍,如此就决定能成佛了。
以上所有篇幅,都是佛用种种比喻、种种方便善巧法,彻底说明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道理,在懂得这些道理后,就应当通过法门来实践印证这些道理的真实性,下面佛将介绍本经行门中最精彩的实证法,即二十五位菩萨修证圆通法。

《楞严经卷第六·四种决定清净明诲》原文

开经偈

无上甚深唯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楞严经卷第六·四种决定清净明诲》原文

 

  唐天竺沙门般刺密谛译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沙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沙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己得上人法。詃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地,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燃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詈,同于称赞。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三苦海,不成三昧。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圆觉经》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第七段)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贤汝当知,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犹如虚空华,依空而有相,空华若复灭,虚空本不动。幻从诸觉生,幻灭觉圆满,觉心不动故。若彼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常应远离幻,诸幻悉皆离,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觉则无渐次,方便亦如是。】
佛对普贤菩萨说:善男子!一切修学小乘、二乘、大乘的菩萨及末法时期的所有众生,要想求得真实圆觉之道,就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那么,哪些是属于幻化虚妄境界呢?总的来说,构成身心世界的五阴十八界二十五有、及三界内十二类众生等现象,都属于幻化虚妄境界,为什么都属于幻化虚妄境界呢?
因为“五阴”是“圆觉心”因无明所生之幻相,认识“五阴”的目的是为了灭除这些幻相,从而回归“圆觉心”。“五阴”指的是:一、色阴;二、受阴;三、想阴;四、行阴;五、识阴。这是依次立名而有利于辨别,是迷者重名相才取的五阴。大圣教门开名则为四心,对色合为五。此五通称为阴,阴与阳相对,以阴覆为义,能盖覆出世真明之慧,而增长生死,集散不绝,故通名为“阴”。
十八界是指构成人身的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及构成外境的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这六根六尘,共计十二处。十二处再加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合称为十八界。此五阴十八界构成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这两大世界都是因缘和合,虚妄而生;这虚妄而生的和合法,一旦因缘离散,所有的虚妄现象都将随因缘的离散而尽皆灭尽。
所谓二十五有是在十八界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精神和物质世界所形成的七大种性即:地、火、水、风、空、觉、识。与十八界合计共称为二十五有,有就是有为法,为圆觉所生之幻法,认识二十五有的目的是帮助我们了解虚空宇宙形成的奥秘,从而建立正确的佛教人生观,悟明二十五有皆幻、万法俱空,由此而悟入本性涅槃之真如实地。而十二类众生是指:
1、卵生类众生:是六道中三恶道之一。指飞禽、海洋生物、两栖类、爬行类、鬼道阿修罗等。
2、胎生类众生:指哺乳类动物,如:人、畜生、仙、龙、人道阿修罗等。
3、湿生类众生:是六道中三恶道之一。湿生属微生物类,如:细菌、病毒、蚊蝇、蛆虫,畜生道阿修罗等。
4、化生类众生:含蠢蠕动类。如:飞蛾、蚊蚰、蠓蚋、麻生虫。也指:天人、地狱、饿鬼、天道阿修罗类众生。
5、有色类众生:有色相的如萤火虫、珠蚌等。或为日月精华、星辰之明耀。
6、无色相类众生:这类众生修四禅八定、充塞于无色界天,即充塞于: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已灭了身相,另有舜若多神“虚空神”、旋风魃鬼等也无身相,名无色众生。
7、有想类众生:指有心想、而无色相,如:神鬼精灵。“神鬼”如岳渎城隍、魑魅魍魉;“精灵”如山海风精、祠庙土地等。
8、无想类众生:指灭思想、而有影像的。如:修无想定之人类、神类、鬼类、精灵类。
9、非有色众生:指精神极度痴呆化为“土、木、金、石”无情识类。
10、非无色类众生:指本不是有色、借物以成色。如水母等以虾为眼目,还有依草附木之鬼神,寄生人身的蛲蛔虫等。
11、非有想类众生:指不像胎卵类之有想、而是非有想。如桑虫本非有想,但想成为细腰蜂“蒲卢”之子,蒲卢作蜂房时顺便背负桑虫纳于其中,念咒诅说:“类我类我!”七日后果然化为其子,将别人的儿子变化成自己的儿子,名非有想类。
12、非无想类众生:如蒲卢类,蒲卢即果蠃,又名细腰蜂。《诗经》说:“螟蛉有子,蜾嬴负之。”螟蛉即桑虫,蒲卢取桑虫之子去而变化之,以成为己子。这类众生不是没有思想,而是思想不正常。如猫头鹰“枭鸟”附土块为儿、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后父母遭子鸟所食,此类名为非无想类众生。
以上即是十二类众生形成的因缘,这十二类众生分别生存于三界内,由所造之业,流落于六道,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这十八界二十五有及十二类六道众生都是幻化虚妄境界,幻化出虚而不实、妄而不真的现象,其实这些世界和众生都是从圆觉心中流出,是圆觉心因无明而生的水中月、镜中花,并不真实,故名虚妄。
知道这一切都是虚妄后,就应当坚决执持远离心,但这个执持的远离心是因执着而生,仍在虚妄的五阴十八界里,依旧是幻心,对这种幻心,也要远离,如此能远离的这个心,还是幻心,也要远离,这能离远能离幻的心,都是幻心、都要远离,所谓能离之心和所离之心都统统远离后,得到的才是无所离、无所不离的心,这个心才是圆觉心,圆觉心显现,自然就除去了诸多的幻相。
这个道理,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比如钻火,两木相因,就是用两截木头作为取火之因即原材料,然后在木头上钻火,火钻出来了,木头就会被燃烧,木头被烧尽了,化成了灰,火烟也消失了,也就是灰飞烟灭了,灰飞烟灭就是“以幻修幻”的道理。
这说明火是幻、木头也是幻;身是幻、心也是幻;火与木头终归于灰飞烟灭;身与心终归于性空。虽然身心世界及一切现象都在性空中灭尽,但这不是“断灭”,也不会入断灭,因为断灭是一灭永灭,什么都没有;而这种一切现象归于性空,性空是不灭的,是什么都有的,因为性空就是圆觉心,圆觉心是永恒的,是在一切幻相灭尽后才显露出来的种种真实性。
佛对普贤菩萨说:“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也就是说:知道了身心世界及一切现象都是幻相的道理后,就应当果断地远离,这不需要去修什么小乘大乘之类的方便法,因为只要离开了一切幻相,就觉悟了,这种觉悟表明已见到了自己的圆觉心,也就是大彻大悟了,所以,这种大彻大悟不是靠修什么十七地或五十七个位次这些次第法所得到的,而是自性中本来就有的,这是个认识问题,不是修与不修的问题,只要认识清楚了,就开悟了。
以上所说就正如自己乘船已经到达了彼岸,上岸后就不再需要船的道理。这个道理是真正的顿悟,一切菩萨及末法时期的众生,若能依此顿悟法修行,就能永离诸多的幻相,不会再被一切幻相所迷。世尊作完这些开示后欲重宣以上所说之义,而说诗歌形式类的偈语如下:
佛说:普贤菩萨你应当知道,一切诸多的众生,自无始劫以来,都生活在幻相中,这些幻相都是无明所生,虽是无明所生,但这些幻相都是从诸多如来的圆觉心中所建立,这个道理就犹如虚空之花,依空而有其相,如果虚空之花灭除了,剩下的就是不动的虚空了。这说明一切幻相都从诸佛众生觉心所生,幻相灭除了,觉心就圆满了,圆满了的觉心,就像虚空一样如如不动。
如果诸多的菩萨及末法时期的一切众生,明白了以上所说的道理,就常应远离一切幻相,并将诸多的幻相统统远离,远离后的证境就犹如木中生火,木烧尽了,火也灭了。也就是一切幻相就像木与火一样都灭尽了,圆觉心就显现了。圆觉心即是如来心、也是众生心,是永恒不灭的常乐我净心,如此觉悟到的圆觉心不是渐次法和方便法修出来的,而是每一个众生本来就有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5.张凌赫手头的剧杀青,那边也是安排他去《狐妖小红娘》月红篇的客串了,现在也是有路透出来了。本周1.牛肉锅是必吃的2.天天喝茶也不行,偶尔喝点3.这个月饼盒有点
  • 与此同时,一旁的爱心献血车里,几名志愿者正在献血,用这种方式迎接“世界急救日”的到来。【志愿者街头服务迎佳节】为纪念第22个“世界急救日”9月11日上午,铜陵市
  • ”#苍兰诀#八月的尾巴与东方青苍告别我不否认我是喜欢王鹤棣的颜值但是其实我更爱的是他扮演的东方青苍世上本来就没有这样的人存在智者不入爱河但是世人都要相爱东方青苍
  • 郑州大腿吸脂医院医生整理:【私聊可以免费在线咨询、分析和查询最近反馈好的医生】 郑州华领张涵,河南中医药第一附属医院江艳,郑州天后孔庆颂,郑州丽美罗明生,河南省
  • 闻遍世间天籁音 不及满堂欢笑声今晚是特别的一晚 从我的出生聊到现在要不是祖祖 我可能就没了 真的是个女强人 可这一场大火 什么照片都没了 还得想办法找到祖祖的照
  • #秦霄贤[超话]#qxx#秦霄贤你好星期六# qxx#秦霄贤全力以赴的行动派# qxx#秦霄贤粉墨江湖# qxx#秦霄贤未来可期#"你是我在极寒中仍留
  • 澳大利亚大堡礁由于受到气候变化影响,面临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但在澳方展开全球游说工作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下设世界遗产委员会23日商议后,同意
  • #文明星沙365行动# 时针拨回到6月23日16时10时许,林先生焦急地跑进泉塘派出所泉星警务站,向社区警务人员饶佳求助,称自己的小孩突然口吐白沫,晕倒在地,现
  • 柯希的母亲也来了,但是她什么都不敢说,不敢劝女儿,儿子,女儿都是她的心头肉,在这个艰难的选择,这个母亲只有痛苦的流泪。李丹知道,如果劝妻子不要放弃胎儿,假如柯旭
  • 设备被封禁,一般是永久封禁,封禁后,这部手机就不能登录抖音看抖音短视频了。向平台申诉一般不成功,难道就没有办法解封设备了吗?
  • 注意:1.作品须为原创 2.正向安利活动结束后萱萱会把优秀作品分享给大家欣赏✨鲨鲨们快来试试吧~@INTO1-刘宇#读书[超话]# 1.不喜欢你的人,你奉承不
  • 还有对待粉丝方面我看了些后记,虽然好像粉丝都调侃他铜墙铁壁不好撩,但这样严格的貂老师让我更感叹了,他选择以这样平等理智的方式面对粉丝,虽然可能不怎么会营业,圈饭
  • 随着新能源事业的大发展,对能源金属的需求是扩张的,当市场供给与需求进入弱平衡状态时,价格不再上升,但订单规模横向扩大,依旧是能够给相关企业带来高业绩回报的。以风
  • - 东钱湖市场停车场“僵尸车” 已超时38天未有回复5月28日,编号为“7779045”的网友反映:东钱湖市场地下停车场“僵尸车”太多,建议及时清理。7月16
  • 当下的生活让我们更懂得爱的前提先好好善待自己今天一早就收到大帅哥的红包忙完早上的养生一系列,再给自己做份❤️早餐,#热爱生活# 对自己好一点,是我这些年最大的感
  • 6⃣️长生面其实,自贡的美食也不光只有火辣。除了惊艳的花灯,自贡也是恐龙之乡;四川美食界顶端,最火爆的川味,也是出自于自贡。
  • 哎 感觉自己挺没同理心的项目没中,自己论文没改完,新的模型没提没写没收数据,书没写完,没做ppt,指导论文没修改完,合作项目数据没分析完,公众号没做,中澳合作没
  • 今天看见尹正文字有共情到~之前写他这两年水木年会比较辛苦些 尹正八字原局是典型的“枭神夺食”的味道,偏印和食神此消彼长,会带给日主一些情绪起伏,他比较容易陷入自
  • ”“香狸公主恐成吉思汗生气不好实说,便带着喘扯谎道:”太子要见主子,臣妾先来报知,不期在毡角上一踢,几乎倾跌,致有惊圣躬,是臣妾该死!他此时本是乱走,原本没有什
  • 争取六月内拿到户籍[拳头]#周冠宇F1首秀拿分#借着热爱好消息,在这个静谧闲适的夜里,为避免有啥漏洞和误会,把艺术全科这几个集中整理(对比家腐乳、我手真的很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