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白衣执甲逆风行

  这是以生命赴使命的热血担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4.2万名白衣天使奔赴荆楚,各地医务工作者同心聚力,在同病魔的较量中立下头功。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白衣天使一次次同时间赛跑,一次次从死亡线上挽回生命,不愧是最美的天使、真正的英雄,不愧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日夜守护重症患者,只为了一个个生命

  “没有他们不分昼夜地守,就没有我们的命!”现已脱离危险期的陈先生和王先生都已撤掉呼吸机,对日夜守护他们的程医生、林医生充满感激。

  他们口中的这两位医生,就是武汉市第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医院)的林杰和程波。

  1月19日,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正在武汉协和医院进修的林杰作为市六医院第一梯队“参战人员”进入医院隔离病区。

  “兄弟回来了,我必须助他一臂之力!”就在林杰上前线的第二天,医院综合三科医生程波也紧随其后,在第一线并肩作战。

  隔离病区并不嘈杂,却充满着危险,这里没有硝烟,却是与死神搏斗的前线。

  1月21日晚11点,外科12楼隔离病区7床陈先生的监护仪报警。此时,他高烧一周未退,呼吸困难、嘴唇发紫、血氧饱和度只有80,情况十分危急。

  “马上上呼吸机,加大氧流量……”正在病区值守的程波迅速决断,立即抢救。

  这边患者还没有脱离危险,另一边病房里28岁的王先生也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林杰发现后,马上实施无创呼吸机等措施迅疾抢救,并密切盯守着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不敢放松。

  直到凌晨4点,看着两位患者血氧饱和度上升到90,两人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整整两个多月,医院外科12楼就是两人的阵地。他们不言辛苦、并肩战斗,坚守在隔离病区,连医院大门都没有出过。

  “守在患者身边,我才感觉踏实!”林杰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却让人闻之泪目。

  在武汉抗击疫情前线,还有很多临时组队的“抗疫组合”,杨建中和周晨亮的“黄金搭档”就是其中一组。

  “9mm,大瞳孔,生命濒危,如轰塌的大厦,快得让人混沌哀嚎,来不及反应或者思索,此时,真想让生命多留一会儿……”3月16日,44岁的杨建中在微信朋友圈写下《9mm》这首小诗。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是收治重症患者的定点医院,10多支外省份医疗队在这里日夜奋战。其中,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救创伤中心急诊内科主任杨建中带领的“重症小分队”,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重症医学科主任周晨亮团队协同作战、挽救生命。《9mm》诗中所述情形,就是他们在战斗中惊心动魄的一次。

  “那天查房的时候,我把手搭在病人脚背上测脉搏,发现上面已布满紫癜,经快速评估后,认为虽然患者血压正常,但实际上已经处于休克状态。在立即给予液体复苏等积极治疗后,30分钟后病人突然心率下降、血压下降、瞳孔扩散,我当时量了一下,9毫米,散到边了。”

  杨建中说,这在临床医学上非常罕见,好在病人心跳还在。经过长达5个多小时的抢救,患者的血压总算稳住了。

  自那一天开始之后的半个月时间,这对“抗疫组合”带领着两个团队,日夜守候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救治方案。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患者病情稳定中好转,但新的问题出现了,患者需要气管切开。医院“气切小分队”随即赶来实施手术,杨建中在一旁协同配合。“我和周晨亮主任达成了默契,插管、气切这类高危操作,尽可能不是我上就是他上,我们要保护年轻医生。”杨建中说。

  手术后,病人病情仍然凶险。为了确保患者及时得到救治,那段时间里,杨建中和周晨亮这对“黄金搭档”及其团队成员,轮流守在病人身边,盯着监护仪器上患者生命体征的细微变化,一点点调着参数,硬是把病人的命“守了回来”。

  从“辨证施治”到“一人一方”,尽全力治愈患者

  8个软抄本,6个病区,200多个名字,症状、用药、检查报告……在湖北省黄石有色医院,这些持续更新的软抄本记录着江苏对口支援黄石医疗队3名队员对患者的用心。

  “这个病人是7楼37床”“该患者77岁,因为没有人陪护入院后一直情绪低落”“这位男患者因为床睡着不舒服给他换了病房”……说起每名患者姓名和情况,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副主任魏瑜清清楚楚。

  记住所有患者名字和情况,靠的不是“最强大脑”,而是无数次的接触、沟通。

  2月11日起,魏瑜和扬州大学附属医院主治医师李晔、江苏省中医院主管护师高娟一道,在战“疫”一线奋战,每天工作超8小时。

  刚来时,面对近190名在院患者,三人花了三天时间对所有患者情况进行梳理,每名患者情况记在本上、烂熟于心。不仅如此,他们还将几例有转为重症苗头的患者及时转院。“绝不能让病人任何症状变化从眼皮子底下溜走。”魏瑜说。

  在这家医院的确诊患者均为轻症和普通型,三人分工合作,对重点病人采取中医辨证施治——魏瑜问询病人症状,高娟仔细记录,李晔为病人舌苔拍照。根据患者的不同病症,治疗小组尽可能地对所有病人采取“一人一方”。

  打开李晔手机里的图库,满屏都是病人的舌苔照。“一个病人不止一张”,李晔说,多拍几张,是因为戴着护目镜常常有水汽,怕看不清病人的舌苔,而舌苔的特征对医生对症开方非常重要。

  不仅医病,同时“疗心”。一位女患者5次胸部CT都显示肺部炎症基本吸收,却总是持续低烧。问诊发现,因为挂念家中孩子,病人心情着急烦闷。医生在积极开导的同时,在中药里添加疏肝解郁药,经过几天治疗,患者情况明显好转。

  “从医20年,黄石的工作经历注定难忘。第一次穿上厚重的防护服、第一次戴着3层医用手套号脉……看着患者的病情不断缓解直至康复,真的很欣慰!”魏瑜说。

  坚持到胜利那天,摘下口罩定格最美笑容

  2月5日早上,武汉街头,刚刚值完12小时夜班的武汉市肺科医院ICU护士张美玲突然眼前一黑,倒在了回酒店的路上。

  等她转醒时,鼻梁一阵剧痛。拍了CT确诊是骨折,但由于医院上下都扑在抗击疫情上,一时无法手术的她,只得咬牙坚持。

  这坚持意味着什么?每次进病房戴护目镜,都有如刀割在鼻子上那般难受,但她并没有提出撤下火线。2月15日,在医院的多方协调下,张美玲接受了矫正手术。

  手术之后,张美玲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能戴护目镜了吗?”医生嘱咐说,戴口罩一定要小心,护目镜暂时肯定不能戴,最好休息。

  但就在第二天,张美玲又出现在科室。“不能戴护目镜,不能进隔离病区,但我可以戴口罩在科室外围,去配药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我想跟大家一起战斗。”

  张美玲的鼻子还有些淤青,但得知鼻子外形和呼吸不会受到影响,她已经很开心了。

  “我还没有去看过武大的樱花。等这场战‘疫’胜利后,我最想和同事们相约看樱花。到时在樱花树下,大家一起摘下口罩,定格我们的最美笑容。”张美玲说。

  3月18日上午,刚结束第二次医学隔离观察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濮家源回到家中,见到阔别近两月的家人,脸上绽放出欣慰的笑容。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濮家源第一时间请缨,作为医院发热门诊第一批医护人员,在1月22日率先投入战斗。

  医院发热门诊设立之初接诊量大,濮家源有时一忙就是10多个小时。对于疑似患者,濮家源会拿一根棉签棒,小心翼翼贴到患者咽后壁采集咽拭子,做病毒核酸检测。

  这项工作往往伴随着风险。一次,患者张口接受采集时突然咳嗽,濮家源虽然内心也担心被感染,但仍继续稳定双手,确保采集动作干脆利索。

  鏖战坚守14个昼夜后,濮家源随第一批医护人员进行隔离。就在隔离观察结束前,濮家源考虑到自己积累了一些经验,再次请战,毅然重回发热门诊。

  日复一日,脸上每天都会留下口罩勒痕,濮家源把它看作刻在脸上的勋章。

  虽然工作有苦有泪,但濮家源始终铭记:救治患者是医生的天职,“当我看见全国疫情数字不断下降的时候,我知道,胜利一定会到来。”

  (记者 陈聪 廖君 邱冰清 潘莹 梁军)(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抗“疫”有他——余竟成

云上黄石报道(记者 段捷 通讯员 曹祥瑞)庚子年初疫情来袭,一场疫情阻击战在全国打响。湖北做为这场战役的主战场,没有人能置身事外。“战疫”打响以来,黄石统计系统党员干部坚守岗位、带头冲锋,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为人民群众构筑起最坚实的防线。这是担当,更是责任。
余竟成是黄石市统计局驻阳新县八祥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余竟成是一名扶贫干部,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更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女儿4岁,小儿子不满2岁。春节假期,本应是他好好陪伴家人、陪伴两个孩子的时间。疫情爆发后,年初二一大早,他就主动联系村支书,想方设法回到了八祥村,走上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同村支书统筹安排全村防疫工作各项事宜,村组设卡,24小时卡点值班,志愿者招募,全民体温监测,生活物资采购,慢性病药物代购,全村无死角消毒,进组入户宣传,抓麻抓赌抓聚集,紧急送医通道及车辆安排,样样工作有他。

2月底,八祥村中一位心脏病患者找到工作队,说自己长期服用的三种药品马上就要断药了,焦虑不已。余队长第一时间委托镇驻村干部在大王镇上购买,但跑遍全镇所有药店,只购得其二,另外一种关键药物买不到;于是余队又联系患者的结对帮扶干部市局陈姓同事,说明厉害关系,陈姓同事在大冶药店购药无果;陈姓同事知道患者不能断药,他一边转托黄石居住的唐姓同事在黄石继续购药,一边联系自己医院上班的朋友求助,最终唐姓同事通过药店总部调货的方式拿到了药,陈姓同事通过医院也拿到了药。
八祥村某贫困户家有三个留守儿童,孩子父母早年离异,常年跟随爷爷奶奶生活,余队长担心学校延期开学,会误了他们功课,故及时送去了辅导书。孩子爷爷奶奶赞道:“余队是我们自己人,太贴心!”

疫情当前,八祥村村民生活依旧恬静美好,大王镇村民生活依旧有希望,因为有无数个余竟成这样的好党员好干部。有志者,事竟成。八祥村的油菜花开了,狙击八祥村疫情的战斗也快胜利了。

【女子车祸导致“头颈分离” 同济医生助其劫后重生 8人抬上手术台 失之毫厘即是生死之别】#致敬疫情前线医护人员# #疫情期间有哪些感人的事#
“只要不放弃,就会有希望”,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之下,骨科收治了一位车祸伤导致的“头颈分离”的罕见存活者,正是通过医生和自己的共同努力,获得新生。如今,她康复顺利,即将出院,成为众人眼中的奇迹。

九死一生的罕见病人:收还是不收?

陈女士今年49岁,黄冈人。2019年12月8日,她不幸遭遇车祸后昏迷不醒,被立即送往医院。当地医院诊断为寰枕关节脱位,脑外伤,下颌骨骨折,舌骨骨折,肋骨骨折,肺挫裂伤等。经过治疗,陈女士慢慢清醒,已经可以不依赖呼吸机进行自主呼吸。但若不及时开展手术,陈女士就只能卧床,连翻身都不行,而且病情随时可能加重。
由于当地医院条件有限,无法开展手术。1月4日,家人带着她的资料来到了同济医院。接诊的骨科关邯峰副教授了解患者情况后,大吃一惊,不禁被陈女士顽强的生命力震撼。
关邯峰介绍,寰椎,取自希腊神话中背负着地球的泰坦巨神阿特拉斯。寰椎(泰坦巨神)与头颅(地球)上的枕骨构成寰枕关节,我们人类硕大的脑袋就是依靠这小小的关节跟颈椎相连的。
陈女士的情况,通俗来说,就是外伤导致了关节的分离,头部和颈部仅靠软组织保持着连接。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少,在颈椎外伤导致死亡的病例中,有大概1/3都是因为寰枕关节的脱位导致的。但是这种外伤,对医生来说却是非常罕见的,即便世界范围内也是如此。因为寰枕关节脱位很不稳定,绝大多数这类病人,或者是受伤当场死亡,或者在搬运过程中,关节发生进一步错动,对脊髓中的生命中枢产生压迫和拉扯,导致呼吸停止而死亡,正所谓生命中无法承受的“分离”。
因此陈女士能实现自主呼吸实属不易,相当于从鬼门关走了一遭。
“如果不手术,陈女士可能挨不过多少日子。”关邯峰几乎毫不犹豫地就答应将其收治入院。

急转直下后又看见曙光

就这样,第二天下午5点陈女士从黄冈转到了同济医院骨科病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6%左右。
“当时病人呼吸功能受损,四肢已经瘫痪,躺在病床上只能轻微动弹手脚,由于做了气管切开,患者无法说话。”但入院后两个小时,陈女士情况稳定,大家却一刻都不敢放松。
“血氧饱和度下降到80%左右”,7点左右,陈女士开始变得呼吸困难。
“血氧饱和度已经到了75%左右……”,9点半,情况继续恶化。
“立即转到ICU!”关邯峰当机立断。凭经验,他估计是病人转运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作为一个颈椎外伤的患者,陈女士如果无法自主呼吸,很可能难以恢复,所以大家心里也做了最坏的打算。
当晚,关邯峰彻夜难眠,“我当时甚至后悔为什么把她转过来,至少她在当地,还能躺着……”
第二天,抱着一丝希望,关邯峰来到ICU病房。让他想不到的是,陈女士竟然清醒过来,因为用了呼吸机,血氧饱和度也好了。
“当我说眨眼的时候,她能配合我的话,手脚也可以轻微动一下,这简直又是一个奇迹”,关邯峰回忆起那天的情形,依旧激动不已。
当时陈女士的四肢肌力大概为1+,如果能尽快手术神经功能的恢复理论上还是有希望的,而且肌力就算只是部分恢复,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患者发烧,我们该手术吗?
可是,手术风险不言而喻。
从理论上来说,陈女士的手术方案是寰枕关节复位+枕颈融合,也就是按照解剖结构将头部和颈椎的关节进行复位。但是对这样的病人,几乎所有的骨科医生都只是听说,很少有人遇见过。
国外有过这种病例的报道,但是具体细节不得而知:手术前如何翻身、手术中会否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国外文献也语焉不详,患者的恢复也有好有坏。
手术团队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老天放了她一马,接下来我们能赌赢这艰难的一局,帮助陈女士化险为夷吗?
患者如何上手术台,避免搬运过程中出现关节错位是最难的问题。
“可否定制一个保护性的支具?通过现场快速成型,可以贴合、固定陈女士的头部和上半身,起到基础性的保护作用?”骨科熊伟教授向康复科支具室的专家提出了难题。
手术时间定在1月10日,康复科关云飞老师将工作室“搬到了“ICU”,花了一上午的时间,在床边为陈女士专门制作出了专用支具,大家都严阵以待。
可是当天,陈女士就发烧到38度。而此时,新冠肺炎已经在武汉张开魔爪。
大家的担忧可想而知:患者气管切开后卧床已经一个月了,肺部感染在所难免。病人此时发烧,是否也有可能感染上新冠肺炎?
无奈之下,当天手术取消。

疫情之下的手术,我们看见顽强的笑脸

幸运的是,通过床边胸片检查、抗生素控制感染,排除了陈女士患新冠肺炎的可能。1月15日,手术按照计划进行。
“1、2、3,起!”平时只需要两三个人配合的动作,这一次为了更稳地将病人转到手术床上,8个医务人员一齐上阵。因为寰枕关节平面椎管内是颈段脊髓起始部位,毗邻延髓呼吸中枢,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脊髓的二次损害。
更难的是——手术时,病人必须趴在手术床上,所以病人还必须要翻身。这意味着要移动并旋转头部180度,即使头和颈部在这个过程产生很小的水平或旋转移位,都可能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患者的康复,因此在转动头部时要非常轻柔,大家所有的步调都分毫不能差。
“她比普通高位截瘫患者更难的是,她还有恢复的可能。所以我们一刻都不敢放松。”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喻红辉说。
对主刀医生熊伟来说,枕颈融合其实是一个比较常规的手术。但是针对这类病人,没有提供成熟的手术技术细节。“这样一位经历了九死一生,还在与命运抗争的患者,不能因为我而功亏一篑。”加上手术预后具有不确定性,熊伟有着无形的责任和压力。
19:00,手术正式开始。
熊伟教授只能靠经验通过精细地操作进行复位固定。手术过程中多次出现生命体征的波动,无法判断原因,只能停下操作,等情况稳定后继续调整。
3个小时后,手术结束,病人自主呼吸逐渐恢复。所有人都长舒一口气。
1月16日上午,陈女士虽然依旧插满各种管子,全身还是瘫痪状态,虽然面部严重浮肿,但看到医生来查房,竟然绽放出一个顽强的笑脸。让一度后悔的医生们也似乎看到了希望。

劫后余生,却再三发烧

1月23日,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武汉封城。本准备在ICU病情稳定后转回当地医院的陈女士一家又陷入困境。为了避免ICU内的院内感染风险,骨科陈媛护士长亲自到ICU评估了陈女士的护理难度,将其转回了骨科病房,回骨科病房后陈女士的情况好转得比预期中还顺利。
谁知,2天后陈女士发烧到39.5度,这一次,大家的神经高度紧张起来了。此时新冠肺炎已经在医院内有传播,而病人由于气管切开,整个肺处于更加暴露的状态,比常人感染的风险要大很多。考虑到这些因素,病房将她单间治疗,医生很早就跟陪护家属强调,一定要呆在病房,不要离开病房,以免感染新冠肺炎。
而陈女士痰液非常多,护士每天都要不停地为她吸痰。吸痰时,病人刺激性咳嗽,气流喷薄而出,如果陈女士是新冠肺炎感染者,那么护士也很容易被感染。
但即便如此,相关的护理工作依旧在坚持着。医生对陈女士的治疗、关心和鼓励也一直没有间断。
所幸陈女士做了肺部CT,只是细菌感染,并没有发现有病毒肺炎的表现。这样的情况在后来的半个月又出现了两次,但每次检查,都不是新冠肺炎。
每一次医生们甚至比陈女士更开心。
现在,陈女士已经逐渐脱离危险,四肢肌力都达到了4+,气管切开的位置已经封闭,可以讲话了。“谢谢你们”,这是她这些天对医生护士说的最多的话。
尽管患者下颌骨骨折还亟待手术处理,以后康复的路还很长,但陈女士和家属一直在努力。
“过两天,她就可以开始走路了”,大家都庆幸自己当初的决定,他们也相信,疫情之下,只要坚持,大家的希望也都会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财星与印星是天然的一对敌人,此消彼长,此长彼消,身旺者用财为福,用财去印,不止母亲无事,反而财产丰富。还有的格局贪财坏印,印星受损,此人却也能当官,是因为行运中
  • 所以,当教育工作者遇到孩子情绪化的时候,多去了解孩子背后的家庭教育方式,用更科学的方式去解读和处理,会事半功倍#亲子教育[超话]#自以为自己教育很成功,却不被身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阳光信用# 痛苦只不过是人生的点缀,生命如日盈亏,只要你相信,前面就是阳光,希望的纤绳系着逆流而上的帆,每个人都无法逃脱。明天
  • 原先没有抱太大希望的我们,看到此刻的美景,每个人都顾不上寒冷,顶着寒风一阵狂拍,谁都不愿错过这稍纵即逝的美丽光影。走过冬日鄂伦春,我似乎对北国之冬,有了更深的认
  • #上海豆瓣租房[超话]##上海租房##上海租房找室友##上海一号线租房# 上海地铁1号线共富新村1.5公里找室友朝南带阳台超大卧室,民用水电,燃气做饭,电梯房,
  • —你的榜样哥哥—Cr.dkz_dy (再一次被汶益脑回路可爱到)明天是你的生日,提前一丢丢祝你生日快乐这是陪你度过的第二个生日,以后还会有第三个,第四个……
  • 因此,摆脱坏运气的关键是耐心,让时问成为我们的朋友。至于那25 天是什么时候,没有人会知道,聪明的投资人永远在股市上投资,而不是试图投机挑选最低点和最高点。
  • 因此,中医药既然是古代科学,必是本源先天德道,也就是说,本源先天德道才是真正的中医药,中为正、为本源,德为心为医,道为德之形、之行,道为药。此“人”者,是先天本
  • 人生本就是大海上孤独的行舟,你所遇到的人大多都和你隔着一层厚厚的云雾,不曾真正相见。《回忆鸭绿江》(1)非常奇怪,有的时候,经常会萌生一种冲动,总想独自一人背上
  • 一觉睡到自然醒,和亲人朋友快乐出游,更要与他一同消磨秋天的好时光[哇]小哥特别准备了这份假期日程供大家参考,如果它们在你的计划内,就在后方打钩吧!祝大家假期愉快
  • 《佛说无量寿经》:18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故知:但念弥陀,即已通 念诸大菩萨,观音势至,自在其中,不必改口
  • 信息来自:苏汉宗(成功大学 物理学系) 提供者: Neil Armstrong, Apollo 11, KSC,NASA[1998年05月03日]#NASA
  • #古建筑##古建筑[超话]##北京# 就在身边却鲜为人知的京城古迹 (52)丰盛胡同、西斜街和西斜街显应观(下)每一处古迹特别是古建筑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
  • 他的承诺会延后但是从不缺席,他的责任感很强,让人觉得很踏实,他的忍耐性很强(可以说是被我训出来的[破涕为笑])每一次的作都能够忍下,冷静后来哄我,他的心很软,每
  • 月亮与土星四分、对分,你和妈妈的关系是互相克制的,这很难受,因为在月亮的本质上,我们都是渴望和妈妈亲密无间的充满爱意的相拥的,而土星却并不允许亲密无间,甚至月土
  • 哈哈,考完试后的我们真的是解放天性了!我和麻麻的故事从这里开始啦……我️一个很爱我的麻麻 从她的眼神里都能读出来 因为她说她只要有我这个baby就够了 要把全部
  • 让飞累的鸟儿歇歇脚,筑巢安家这样,村庄才不会孤独和寂寞我植下的树,都已高过我的头甚至高过村庄它们替我在风口处活着每植下一棵树,心里就多一个春天我是一棵能分身的树
  • 如今,人空瘦,海棠落琼眸34、原文:我想你古文:所谓伊人,在水一方35、原文:我超级想你古风文:山河远阔,人间星河,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36、原文:我非常爱你古
  • #尹毓恪1002生日快乐#斑斓的少年啊,很好奇你平时都在想些什么?很期待长大一岁的你,又将会给我们呈现怎样的奇思妙想与新鲜色彩#凯爷的阳澄湖[超话]##王俊凯[
  • 四天假期这么快就结束了,时间都是在挤着用,一年多没回去见到了好多好久不见的人,下次见面没准就得给这俩姑娘准备份子钱了(谢谢大萍姐给我拌的黄瓜,井妹儿给做的卤肉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