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没有善知识的引导,学佛你什么都不要谈!

学佛法难,遇到大善知识更难,能有幸碰到一个圣者或一个正知正见的大和尚也是多生累积的福报。

善知识有八种德相,你都知道吗?

《瑜伽师地论》中讲,善知识有八种德相。“何等为八?谓如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闻,能有所证,性多哀愍,心无厌倦,善能堪忍,无有怖畏,语具圆满。”



八种德相里的第一种叫安住禁戒,如论中解释:“云何名为安住禁戒?谓安住具戒,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如前广说。乐沙门性,乐婆罗门性,为自调伏,为自寂静,为自涅盘修行正行,如是名为安住禁戒。”安住禁戒也就是能够守护别解脱律仪,只要是出家人就要守戒,身语意三业对戒律没有亏损,要持戒清净。因为戒是一切功德的根本,如《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卷上)说:“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戒的内涵是调伏烦恼,作为师长要调伏弟子,首先,自己必须能够调伏,自己都没有调伏而去调伏他人是不可能的事情。如《华严经》说:“如佛所说,自不持戒令他持戒,自未调伏令他调伏,无有是处。 ”(卷第三十三)

第二种功德是具足多闻,如论中解释:“云何名为具足多闻?谓若有法宣说开示,初中后善,文义巧妙,独一圆满,清白梵行,于如是类众多妙法能善受持,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如是名为具足多闻。”多闻就是对很多的佛法都能够通达,能够受持。因为要教别人的话,跟单单自修不一样,自修只要摸清楚修行的 路就可以了,要想教别人的话,就要广泛地了解所教的对象,要博通三藏,对佛道次第的总相、别相要有清楚的把握,那时候才能帮助别人。



第三种功德是能有所证,如论中解释:“云何名为能有所证?谓能证得胜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厌逆食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有过患想、断想、离想、灭想、死想、不净想、青瘀想、脓烂想、破坏想、胖胀想、啖食想、血涂想、离散想、骨锁想、观察空想,复能证得最初静虑、第二静虑、第三静虑、第四静虑、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最后非想非非想处,又能证得慈悲喜舍,或预流果,或一来果,或不还果,或神境通,或宿住通,或天耳通,或死生通,或心差别通,或阿罗汉,具八解脱静虑等定,有大堪能,具大势力,能善为他现三神变教授教诫。三神变者:一、神力神变,二、记说神变,三、教导神变。如是名为能有所 证。”就是在佛法上,特别是在禅定、智慧上面,要有一定的证量,这样才能深入地引导别人。

第四种功德是性多哀悯,如论中解释:“云何名为性多哀愍?谓于他所常起悲怜,乐与其义,乐与其利,乐与其乐,乐与猗触,乐与安隐,如是名为性多哀愍。”就是对众生常常起悲悯心,有悲悯心才会去帮助众生、救度众生。如果没有悲悯心,就不会愿意管别人。

第五个德相是心无厌倦,如论中解释:“云何名为心无厌倦?谓善能示现,善能教导,善能赞励,善能庆慰,处于四众宣说正法不辞劳倦,翘勤无堕,起发圆满,为性好乐发勤精进,如是名为心无厌倦。”就是对弟子们的教导不怕麻烦,不辞辛苦,能够善于引导、鼓励,宣说正法,内心里面从来都没有舍弃过弟子,没有厌倦。一般人,学修佛法也好,做事做人也好,常常会犯厌倦的毛病。如果我们做一做就觉得辛苦了,不想做了,学一学就不想学了,修一修就不想修了,这就是厌倦。做为善知识要教导弟子,对弟子的法身慧命负责任,就不能有厌倦心。



第六个德相是善能堪忍,如论中解释:“云何名为善能堪忍?谓骂不报骂、瞋不报瞋,打不报打、弄不报弄,堪耐椎杵,于诸逼迫、缚录、禁闭、捶打、毁辱、迫胁、斫截众苦事中,自推己过,以业异熟为所依趣,终不于他发 生愤恚,亦不怀恨随眠不舍。如是虽遭轻陵毁辱,而其本性都无变改,唯常于彼思为义利。又能堪忍寒热、饥渴、蚊虻、风日、蛇蝎恶触,他所干犯碜毒语言,身内所生猛利坚劲,辛楚切心夺命苦受,为性堪忍,能有容纳,如是名为善能堪忍。”只有善能堪忍才能做到瞋不报瞋、打不报打、骂不报骂。人家骂你,你不还口,人 家打你,你也不还手。《梵网经》里面讲难忍能忍,也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所遇到的种种苦难事、麻烦事,都能够想到是自己的业力所感,不去责怪别人,只有这样才能度众生。因为度众生要度六道有情,豺狼虎豹等等都要度,那些暴恶的有情要把你吃掉时,你不仅不恨它,还想着要度它,这才是菩提心的体现。

第七个德相是无有怖畏,如论中解释:“云何名为无有怖畏?谓处大众说正法时,心无怯劣,声无战掉,辩无误失,终不由彼怯惧因缘,为诸怖畏之所逼切,腋不流汗,身毛不竖,如是名为无有怖畏。”无有怖畏是指宣说正法的时候内心没有怯劣,因为这是为了弘法,弘法为家务,利生是事业。

第八个德相是语具圆满,如论中解释:“云何名为语具圆满?谓彼成就最上首语、极美妙语、甚显了语、易悟解语、乐欲闻语、无违逆语、无所依语、无边际语,如是名为语具圆满。”

老子的智慧:道的形象是什么样?
《道德经》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意思是:道冲虚,而它的实用从未盈满。渊深啊,好像是万物的宗主。虚灵啊,好像是无却实有。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的,似乎是出现在上帝之先。
这章讲的是道体与道用。道的冲虚,说的是道的体;而用之不盈,则是道的实用。

这种关系,其实涉及两种情形,一是一般意义上的体用关系,如物体之体、物体之用;二是本体的体,本体的用。虽然都可以体用来说,但意义迥然相异。

在第一种情形下,凡是物体、器物,皆有其功用,如第十一章所说的“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陶质的器皿、开门户的房屋,都算是器物、实物,这是它们的实体;而这器物、实体的空虚之处,就是它们的功用。所以说,凡有一物之体,就有这物的功用。但是,作为道的本体,和它的用,则抽象玄妙,它的体是冲虚不实的,它的用则是实在的,之所以“用之不盈”,就因为它的体是冲虚的,似乎任凭你往里面填东西,永远也不会盈满。

这里当然是比喻的方式,也如同说,道能生万物,也就能容得下万物。“渊兮,似万物之宗”,是在描述道与物的关系。渊之深,足以生养、包纳万物,好像它就是万物的宗主。

在描述道与物的关系的时候,也就表达了道是一个境域、境界,在这个境域、境界里面,没有什么不接受道的长养的。“湛兮,似或存”,是描述道的存在样式或状态,似乎是虚无,其实是实有,虚无是表达无所不在、无所不入,实有是表达它是真实的存在,只是看不见而已。这也如同第一章讲的那样,无与有,其实都是玄,都是道的存在方式。

由于老子所描述的道具有这两个方面,故而后人在理解“道”的时候,容易各执一端,有的人从实有方面(如元气),有的人从虚无与抽象方面。“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这是从时间关系上描述道。“谁之子”,有两种理解,一是把“子”理解为“似”,也就是说,我不知道这个道似谁;

二是我不知道“道”是怎么产生的,依照常识,什么事物都是有生有灭,都是产生出来的,那么道呢?“象帝之先”,“象”在这里也是“似”的意思,与“似万物之宗”、“似或存”相近。“帝”,古今多理解为“天帝”。依老子的意思,这个道似乎在天帝之先就存在了。老子这里既设问、又自答的方式值得玩味。

依照常识设问,回答却是非常识的,常识的要求是无论什么都有生灭,都是某人、某物之“子”,但“道”却存在于生灭之外,它在天帝之前就存在了。

为何要用“似”、“似或”、“象”呢?这种语气表达的是不甚肯定的意思,老子是否不肯定?其实是肯定的,只是两个因素使老子采取了这种语气:一是表达的对象是“道”,而非具体的物,所以不能够用“是”、“乃”等直言判断句式,而只能采用描述的语言,而描述就只能用“似”、“或”和“象”了;

二是老子把自己摆在一个“道”的描述者的身份,他只是述道者,并没有说“我”、“吾”就是道,这与《老子想尔注》把“我”、“吾”理解为道的态度是不同的。

道体与道用的关系,以描述的语言表达虽然不够清晰准确,但符合对象以及这种关系的实际。由此也滋生了对这种关系的无限想象和推测。在这段话里,道既是“用之而不盈”,那么道应当是一种境域与境界;道既是“万物之宗”,那么道应当是万物的生成者;

道既是“似或存”,那么道既是有,也是无;道既是“象帝之先”,那么它应当是一个久远的存在,它与万物之间有时间关系。

这些关系,说到底,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生成关系,一个是体现关系。对于前一个关系,老子说得比较透彻;对于第二个关系,庄子说得透彻一些。

如《齐物论》里说“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天地》里说“夫道渊乎其居也,漻乎其清也”;
《天道》里说“广广乎其无不容也,渊渊乎其不可测也”;《知北游》里面有一段东郭子与庄子的一场对话,更清楚而形象地表达了道的普遍存在。东郭子向庄子请教:

“人们平常所说的‘道’,在哪里啊?”

庄子回答:“无所不在。”

“请说说在哪里。”

东郭子想要庄子说的具体些。庄子说:“在蝼蚁那里。”

东郭子感到困惑,又问:“为什么那么低下?”

庄子则不理会东郭子,继续说:“在稊稗那里。”

“为什么更低下了?”

“在瓦甓那里。”

“为什么越来越低下了?”东郭子更不解了。“在屎溺那里。”
东郭子不再问下去,干脆不吭声了。看到东郭子这样子,庄子这才回过头来对他说:“先生刚才问道,没有问到实质。主管市场的官员‘正获’向负责屠宰的吏卒问如何才知道猪的肥瘦,吏卒用脚踩了踩猪的腿就知道了,
说什么‘越是下部越知猪的肥瘦’。您只是不要说一定有某种东西是逃于道的。至道是这样的,至道之言也是这样的。周、遍、咸,这三者名称相异,其实相同,指的是同一个东西。”

庄子之所以在回答东郭子的问道时,把道的存在往低贱的东西上说,就是想表明,既然道存在于蝼蚁、稊稗、瓦甓、屎溺当中,那就没有什么东西道不存在其中了,这正好体现了道的周延、普遍与圆成。

《劝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夜读) https://t.cn/RU9j9dd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Can't Find Love (Digitally Remastered)[音乐]# 자기야!자기야!자기야!아이돌! 안녕하세요?나는 지금 아주 좋다
  • 黑眼圈填一次就没有啦!今天咨询的客人说她问好多家机构都很肯定的说黑眼圈填一次就没有啦!但是老于很诚实的告诉她,这个是不可能。最多只能改善黑眼圈。她给的评价:老于
  • 自然大事记系列纪录片之大潮汐 南非海岸沿线独有的现象,沙丁鱼的年度大迁徙。海陆空的捕食奇观也随之出现。 沙丁鱼们的大迁徙,取决于海水的温度。当涌向岸边的海水温度
  • #五四青年节# 今天是万众瞩目的五四青年节,大家纷纷在各平台表达了自己的美好心愿。我的心愿就是可以可以在下一个礼拜成功瘦到100斤从110斤轻松的掉下来,减肥
  • #阴阳师手游[超话]# 【投稿】#暖风春穗# [泪]我来投稿 以后千万不要在交易猫和淘手游买渠道服的了 找回,坐标暖风春穗,uid:1847536 id:唯阿离
  • 夜与昼是相互交替的,不是相互交换。当夜的尽头,迎来昼时,我们知道,夜,也在期盼着昼,孕育着昼。就像落叶,是舞榭楼台的谢幕,也是崭新舞池的搭建,一场新的生命的开始
  • 【杭州一家族式涉黑案14人被判刑,最高判处20年!】 4月28日上午,杭州萧山孙某某家族式涉黑犯罪案在杭经开法院开庭审理。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孙某某等同胞四兄
  • 做人,不要期望人人都理解你。你做的再好,也不一定人人都喜欢你,你做的再多,不一定人人都说好,一样的嘴,不一样的说法;一样的眼睛,不一样的看法;一样的心,不一样的
  • 明明很缺觉 还是满脑子罗女士睡不着 她真的是越了解越喜欢得紧的类型啊 所以发现她更多隐藏的面貌时会更加惊讶和神奇 是有着致命吸引力的性格 永远认真做自己该做的
  • 我今天狠狠地凶了女儿,因为我哄了她两个小时还不肯睡。明明困到睁不开眼睛还是要拱来拱去,明明睡着了还要不停换姿势。 其实我很内疚,但是我忍不住。 很多育儿知识都说
  • #AB6IX[超话]##田雄[超话]# ✨#才气加码AB6IX# [AB6IX_MEMBERS官推更新/田雄] 幸福的 【一周年小码火锅店】 【不运回—奇
  •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
  • #这个夏天怎么活# 酷热天气当然要选择室内活动啦~沃德斯登庄园的酒窖目前已经收藏了15000多瓶珍贵的陈年#葡萄酒#,欢迎各位小伙伴来探索世界上最大的#罗斯柴尔
  • 有的时候觉得像是漂泊在海里好不容易抓到一根浮木,觉得它也许会把你带到岸上,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浮木上,就这么牢牢的抓着在海上漂,当远远看到岸时觉得终于得救了,这时
  • Day76 1.pump it up2004 1h17min 2.林芊妤瘦小腹8min 3.林芊妤大腿前侧拉伸10min 4.臀桥✖️100 5.韩小四瘦手臂8
  • 转眼就是夏天了,野蔷薇快要绿叶满枝,遮掩了它周身的棘刺;苦尽之后会有甘来。(莎士比亚《终成眷属》)晚安,各位。假期已过4天,对于死宅兔来说,只能呆在家里也完全不
  • #TheBest圣白▪️款式推荐# 裸粉轻纱的 N 种表现形式 ▫️纤细的温柔‮礼的‬服在不经意‮动的‬作从风飘舞,‮绕缭‬的纱纱左右‮横交‬。她灵动‮
  • DAY2⃣️7⃣️ 早餐一个鸡蛋四个饺子半碗汤 午餐光明正大的吃了嫩牛五方可是突然不觉得那么好吃了 晚上妈妈烙的羊肉馅饼,我不爱吃羊肉的人竟然真香了!吃了整整一
  • 敬请阅读夫妻能反省自己,家庭就能和乐 蔡礼旭老师 (来源:传统文化扎根网) 蔡礼旭老师主讲 夫妻当中要忍让,不可以争。孔老夫子有一句话,“躬自厚而薄责
  • 杨旭,于汉超犯法在先,人家没喊冤没叫苦,证明他已经默认了,不接受也得接受! 杨旭帮腔在后,错误时间说了错误言论。哥们义气也好,鸣不平也罢,再怎么说也是犯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