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美食# 豆腐以及各种豆制食品可能是中国人对世界饮食最大的贡献了。就像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擅长将最原始的奶制作成各类奶制品,农耕几千年的中国人也在这个过程中想尽办法将黄豆这种农作物的价值挖掘出来。

在成都郊外的新津,我在那里喝到了这些年来最香醇的豆浆,它不像都市里早餐店的豆浆那般轻薄寡淡,口感异常醇厚,带着点黄色的乳白色液体流向口中的速度好像都变慢了。喝完后,我忍不住用舌头舔了舔嘴唇,竟发现有黏稠的感觉。

而这般口感其实只是当地人李萍在制作四川小吃豆花的过程中顺手在煮沸的大锅里舀出来的,只在里面加了一点白砂糖。每天早上,李萍和年逾八旬的母亲都会雷打不动地将十四五斤黄豆制作成豆花,因为他们一家在成都绕城高速旁的自家农田边经营着一家农家乐,从父亲传至李萍的手中,已有31年了。而店名里就有他们的拿手绝活——李豆花。

李萍家豆花制作的工艺并无特殊之处,按她的话说,当地很多家庭都会做豆花,只是他们家这些年一直坚持用传统方法手工制作,“这需要耐心”。

豆子选用自家和附近村民们种的当地黄豆,前一天晚上泡在水里,第二天早上,用磨浆机将泡发的豆子加水打碎(最近三五年才开始用磨浆机,因为“量越来越大,搞不过来咯,之前一直用的是石磨”),然后放到柴火灶台上的大铁锅里慢慢熬。“不是说烧开就行了,”李萍在这里对我强调说,“要控制火候,慢慢熬到豆子的浓香味出来了才行。”半个小时后,整个屋子里已弥漫着豆子的香味,他们开始将熬好的豆浆舀到纱布中包起来,把它放在一口大锅上方的木架子上,李萍和儿子站在两端用几根小腿粗的竹棒反复按压,这下就得到了过滤后的豆浆。

过滤后的豆浆还不能立刻倒回刚才的大锅中烧开,李萍说,这个过程中最麻烦的一步其实是刷锅。原来就在她和儿子挤压纱布里的豆浆时,李萍的母亲在旁边一直在用竹刷子反复清洗刚才煮豆浆的大锅。“因为刚才煮豆浆的时候温度很高,它肯定会有一点点扒锅,如果刷不干净,到时候煮出来的豆花贴着锅的那面就变坏了,所以必须要把锅刷得非常干净。”刷了十几分钟,终于把黑水彻底刷没了。他们再将滤好的豆浆返回锅中再次烧开,用石膏水点制而成。

那天上午,李萍他们一共做了8斤豆子,花了将近两个小时。这样做出来的豆花自然豆香味十足,不过李萍让我一定要尝尝他们家的豆花蘸料。在四川吃豆花不存在甜咸之争,大家既不放糖也不像北方吃豆腐脑用香菇、黄花菜做卤子,四川人仍然钟爱他们的红油蘸料。

李萍说,她家的蘸料用的是自家种的二荆条辣椒,蘸干后捣成面做成红油,再和同样是自家做的豆瓣和花椒面调在一起,撒上葱花,就成了一份香气四溢的豆花搭档。学当地人用筷子颤颤巍巍地从碗里夹起一块豆花,放到蘸碟里打个滚,然后再颤颤巍巍地夹起来送入口中,果然是麻辣鲜香嫩滑,不配米饭也让我吃掉了一碗。倒不是说她家豆花的味道有多么出神入化,只是入口能清晰察觉到豆花有豆花的香味,蘸料有辣油的香气,这样就足够好吃了。

可能是因为外形洁白如玉,有关豆腐烹饪方法的记载在善于托物言志的中国文人间就极为常见,恐怕甚于其他任何一种食材。比如宋代的林洪就在《山家清供》中记载了豆腐的一种做法:“豆腐、葱油煎,用研榧子一二十枚,和酱料同煮。又方:纯以酒煮,俱有益也。”这种看上去类似红烧的做法已十分符合今人的口味。

到了近现代,梁实秋和汪曾祺这样的资深饕客都曾在文章中介绍了许多豆腐的做法,常见的有小葱或香椿拌豆腐、烧豆腐(放不放猪肉均可)、锅塌豆腐、麻婆豆腐等等。不过无论是梁先生还是汪先生,在他们妙笔下涉及的若干豆腐做法中,反而是一种大道至简的做法最令我向往。仅以梁先生在《雅舍谈吃》中的描述为例:“沿街担贩有卖‘老豆腐’者。担子一边是锅灶,煮着一锅豆腐,久煮成蜂窝状,另一边是碗匙佐料如酱油、醋、韭菜末、芝麻酱、辣椒油之类。”梁先生没有描写他吃到这种豆腐时的感受,不过每读至此,我似乎都能想象到那种豆香与酱油的香气、韭菜花的咸鲜调和出来的复合香味充斥口腔,忍不住咽一下口水。

这种在旧社会极为常见却成为富裕生活下难得一见的粗犷吃法,好像特别能让被精致生活浸润太久的城市人有所感。当然,这种越简单的做法对食材的要求也就越高,如果豆腐本身选用的豆子不好,或是点豆腐时没点好,或者搭配的酱油质量不佳,则不仅吃不到食材的香味,反而连被调味料遮掩一下的资格都没有了。

在中国,自称“豆腐之乡”的地方有很多,比如贵州大方、湖北石牌,以及安徽淮南。相比其余几地,淮南的名气相对更大一些,因而被称为“淮南王”的刘安其封地就在淮南寿县,我选择到安徽来探访也是因为听说这里的豆制品很出名,豆腐宴更是令人期待。不过就像清汤豆腐饺和炸豆腐排不如老豆腐和豆花动人一样,很多豆腐宴上的名菜形式更甚于内容。

事实上,除了淮南,整个安徽地区都是吃豆大省,从南至北几乎每个地方都能说出一两个豆类名吃。但到底该去哪里,安徽画家同时也是美食爱好者的高军向我推荐了一个地方,即九华山脚下的陵阳镇。他说,安徽当地以前有“风流谢家村,富贵陵阳镇”之说,这是因为以前徽商行走各地做生意时,位于山下江边的陵阳镇是一个很重要的落脚点,而这里也因此流传下来了两种很有名的食物,即陵阳豆腐干和陵阳一品锅。

因为还保留着不少徽派老建筑,陵阳镇现在是一个摄影爱好者聚集的地方。随意打听一下,美食的目标都指向了陵阳老街。老街仍然保留着大部分原貌,石板路和粉壁黛瓦的老房子让人的脚步不自觉慢了下来。在蜿蜒曲折的小路上走了不多久,就看到了一间门头上写着“老街豆腐店”的小作坊,走近一看,里面正有一对夫妻在忙碌着。只见男主人将一整块刚刚做好的豆腐放到台面上,然后一手拿起一根半圆半方的木棍,一手拿着铁尺,分横竖两个方向将整块豆腐划成一个个小方块,然后把每一小块豆腐放入旁边模具中的一个个小格子里,再把整个模具用纱布包起来放到千斤顶下压上。

看着这一套流程下来,我心想原来豆腐干就是这样做成的。男主人甘卫红见我们对豆腐干很好奇,手里一边忙活着一边和我们聊了起来。他告诉我们,陵阳镇以前有非常多做豆腐和豆腐干的师傅,30多年前,他跟着一位师傅学会了这门手艺,就在老街上开了一间自己的店,一直干到了现在。现在镇上做豆腐干的人家相比过去少了许多,因为太费工夫。甘卫红说,他们夫妻俩每天凌晨3点多就要起床,从磨豆子开始,一路再到煮豆浆、点豆腐、切块压出豆干,最后再用自己做的黄豆酱煮成酱干子,晾干后5点多就要送上第一批前往县城的货车。

而这种酱香味就是陵阳豆腐干有别于其他地区豆腐干的最主要区别。这里的豆腐干都呈酱红色,薄薄两三毫米一片看上去味道很重,但我尝了后发现其实并不太咸,扎实的口感下酱香味浓郁。若说有什么秘诀,可能就是一直沿用着老手艺,除了磨豆子变成了磨豆机,其余的基本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手艺,连压豆腐用的都是他自己找人切出来的大石头。而上面提到的他用来划分豆腐的“半圆半方”的木棍其实本来是一根四四方方的方形木棍,甘卫红说那根木棍的年龄比我都大,每天都要在豆腐块上滚来滚去,就磨成了半圆半方。

至于味道,甘卫红说,这是因为他们家的黄豆酱都是自己做的,“我们把黄豆煮烂后就放面粉进去拌在一起,然后放在房间里让它发霉,霉过之后再放盐,然后就放在太阳底下晒,晒到一定程度就好了。”因为这些手艺都是自己的,甘卫红对自己做的酱干子非常自信,他告诉我说,他们做的这种是酱干子,直接吃或者切片炒着吃都可以;但如果是黄山地区那种茶干子,因为里面放了比较多的调味料,只有当零食吃比较好,但是炒菜吃就不好吃,“因为它改变了菜的那种香味”。

那桌菜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那道陵阳一品锅,尤其是其中的豆腐干、干豆角和粉丝。所谓一品锅其实就是猪肉炒香后烹入酱油等调味料,加入豆腐、黄花菜、陵阳豆腐干、山芋粉丝、干豆角、干竹笋、米粉丸子等当地特色食材炖在一锅中,上桌时还要继续加热,一桌人围在一起热热乎乎吃个痛快,颇有些东北人的豪爽劲儿。

和东北的酸菜白肉一样,别看里面放了猪肉,但香味的精华大多被那些素的食材都吸走了。这桌菜里用的豆腐干就是甘卫红做的,刚刚还很扎实的酱干子在肉汤里炖过后已软嫩了不少,双重酱香堆叠在一起,嚼起来味道不逊于猪肉。而旁边的干豆角和粉丝等干货在泡开后也很适合在这种炖制的环境中吸收汤汁的香气,我边吃边想,怪不得这里既产豆腐干又出现了这道菜,原来这样的搭配才能实现食材口味的最大化。

《一颗黄豆,中国人把滋味发掘得淋漓尽致》文 | 王梓辉

#给一年级小朋友讲绘本故事《大卫,不可以》

《大卫,不可以》讲述了母亲和儿子大卫的故事。每一个看过《大卫,不可以》的孩子都非常喜欢他,这个天真无邪、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的小男孩,让他们觉得又开心又释怀,世界上哪一个孩子不渴望像大卫一样随心所欲地在墙壁上乱写乱画、把浴室变成一个沼泽地、头戴铁锅敲得叮当乱响…… 大卫·香农,是美国知名的图画书作家,也是各种重要奖项的获得者。他最钟爱的《大卫,不可以》曾获得美国凯迪克图画书银牌奖。
这么有趣的一个调皮男孩,但是整个绘本故事就只有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如果就简单的说一说:大卫踩着凳子够高高的糖果罐,做了危险事,妈妈对他说:“大卫,不可以。”他把浑身弄得脏脏的,妈妈对他说:“大卫不可以。”……
一定会枯燥乏味[可爱][可爱][可爱]
我悄悄的把这个绘本故事改了一下(请作者不要怪我哟),孩子们特别感兴趣哦。
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
1.孩子们想听故事吗?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一个绘本故事,他的名字叫做《大卫不可以》。
2.来跟老师读一遍题目。(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加上动作再读一读--加上表情再读一读)
二、讲绘本故事。
1.孩子们,你们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话呢?(××不可以!)
2.你们猜一猜大卫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孩?
3.想听来自幼儿园的这个小朋友的故事吗?
师逐图讲故事
a.做危险的事
大卫今天在幼儿园里表现非常的棒,老师奖励了他一颗小星星。妈妈为了奖励他,为他准备了他平时最喜欢吃的炸鸡翅、炸薯条,还有喷香的烤鹅……厨房里传出来的阵阵香味,引得大卫直流口水,肚子越发的饿了。可是烹饪食物是需要时间的,他隔一会儿就进厨房看一下[流泪]可惜美味佳肴还没好。于是他想到了爸爸买的太妃糖。[舔屏][舔屏]那牛奶巧克力的醇香味儿,早已在大卫的脑海中飘荡。想吃的欲望越发浓厚[爱慕]。于是他决定去客厅里拿糖吃。谁知妈妈为了让他不长蛀牙,把太妃糖放在了柜子的最高一层。怎么办呢?(看图)是啊,即使踩在了高高的板凳上就能够到太妃糖吗?(不可以,因为他的脚已经踮到脚尖了,手也伸得最长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儿呢?(他会摔跤……)多危险啊,如果你是大卫的妈妈,看到了这样危险的一幕会说~~(生:比出妈妈叉腰的动作说:“大卫不可以!”)
b.浑身是泥
(出示图)大卫这是怎么了?(生猜)想听听怎么回事儿吗?
大卫家的花园里养了一只白白胖胖又可爱的小猪。这只小猪最喜欢干的一件事,就是在泥巴水里打滚。有一次,大卫看到小猪在泥水里翻过来翻过去,开心极了,时而扑腾两只小耳朵,时而朝着他欢呼。大卫心想:有这么好玩吗?我也来试试。于是他兴奋的往泥水里一跳……[求抱抱][求抱抱]好玩吗?(生:不好玩,泥水里有脏脏的泥巴和臭臭的猪屎。)[屎]于是他爬了出来,浑身上下就成这个样子了。(指图)从花园到客厅到处都沾满了泥水和猪粪。[尬笑][尬笑]妈妈看到了这一幕会说?
c.快乐洗澡图。
浑身上下这么脏,该去洗澡了。可是洗澡时他也没能安静下来。看(图)妈妈为他放好了半缸水给他洗澡。他把家里的玩具放到了水里,有?(生说师指)他头上还带了海盗帽子,把自己装扮成了一个大海盗。你们发现他犯的什么错吗?(生:他让水龙头开得大大的,一直在流水,水已经从浴缸里溢出卫生间了,而且水已经很深了。)是啊,水就这样一直流呀流呀,流到了客厅,淹坏了沙发、家具;流到了卧室,淹坏了睡觉的床;流到了……(生说)
此时此刻妈妈看见了会[震惊][震惊][震惊][发怒][发怒][发怒]
…………
(省略中间故事)
h.棒球砸了花瓶
今天幼儿园学了一个有趣的运动。(打棒球)你们知道打棒球是一项什么运动吗?(生说或师介绍)很好的一项体育运动。可是如果在家里客厅里玩的话(生:会砸碎家里的玻璃或花瓶。)是啊,你们猜一猜大卫砸破了什么?
这可是一只非常漂亮又昂贵的花瓶,妈妈最喜欢上面的马图案。可是被硬硬的棒球砸成了这个样子。(图)零碎的瓷片散落了一地,漂亮的花耷拉着落在地上了。[泣不成声]妈妈非常的生气,让大卫坐在墙角边面壁思过。(示范如何面壁思过)犯了这么多错误,被妈妈惩罚了,你说大卫心情会怎么样呢?是啊,肯定会非常的难过。
你们说妈妈会原谅他吗?(出示下图)即使他犯了很多很多的错误,但是他能够知错就改及时悔改,妈妈和老师依然会很爱很爱他的。(学着最后两幅图比出大大的拥抱。)
三、联系生活教育学生。
孩子们让我们来数一数大卫,犯了几次错吧。你们犯过这么多错误吗?谁来说说你曾经犯过的错?妈妈和老师是怎么对你的?最后原谅你了吗?
是啊,只要你们能够知错就改,我们永远爱你们。

玉溪人的传家手艺 | 这些缤纷的糖果里 藏着通海人的甜蜜记忆

  一个阴雨绵绵的冬日早晨,通海古城一条名叫财神街的小巷子里,人来人往,街两边的地摊、小店分别摆放着蔬菜水果、花花草草和生活用品。记者在一家名叫“老字号建兴店”前驻足,只见柜台上摆放着数十个品种的通海传统糖果糕点,有豆末糖、兰花根、鸡骨糖、沙琪玛、剪子糖、香橼丝等,各种各样的糕点糖果,吸引了来来往往的人。

 “老字号建兴店”的柜台上,有数十种通海糖。

  记者在店前逗留半小时的时间里,已有数十位客人前来光顾。或是赶早市的老人买上二十块钱的剪子糖,或是上班路上的年轻人买上二两香橼丝,或是到通海的游客前来买上几盒豆末糖、绿豆糕做伴手礼。客人们或是拿一块豆末糖尝尝,或是拈一根香橼丝嚼嚼,离去的时候,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笑容。这家“老字号建兴店”的老板告诉记者,这就是通海糖的魅力。

诞生于清朝的通海糖

  时常为“老字号建兴店”供货的姚天顺,是做通海传统糖果糕点的一把好手。今年57岁的姚天顺,从15岁开始就跟着他的父亲做糖,还在通海县糕点厂工作20余年。据他介绍,他的爷爷、大伯、父亲都曾经是做糖的,这手艺也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他告诉记者,这门手艺传到他这里的时候,已经传了好几代了,但具体是几代,他自己也说不清。
  姚天顺介绍,这里说的糖,是一个泛称,若是细分的话,通海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糖果,也称为硬糖;另一类是糕点。糖果类包括豆末糖、兰花根、花生糖、米花糖、芙蓉片、鸡骨糖等,糕点类包括绿豆糕、鸡蛋糕、大荞饼等。其实最开始的时候,通海有名的糖只有豆末糖而已,并没有那么多品种,随着时间的推移,才慢慢有了其他的糖。

  记者查阅《通海县志》后得知,清代光绪初年,河西县城(今河西镇)饶四家制作的豆末糖已小有名气。通海孔宪瑜于饶四家学会豆末糖制作工艺后,在通海县城做豆末糖出售。民国初年,通海、河西两县做豆末糖的已有5家,产品多在县内销售,不时也有人带往昆明、贵州、上海、香港馈赠亲友。此外,清末、民国时期,通海、河西两县经营糖果糕点业的有30余户,经营的产品以香橼丝和用冬瓜、南瓜、沙参、枣、梅等做成的蜜饯最为驰名,多以马帮运往思茅(今普洱)、景洪一带销售,深受欢迎。由此可知,清朝至民国时期,通海就已经有了做糖的工艺,做出来的糖更是远销全国。

香橼丝

  20世纪初,通海各大商户售卖的糖大多是由家庭手工作坊生产的,姚天顺的爷爷、大伯、父亲三人就有一个家庭小作坊。姚天顺告诉记者:

“我小的时候,父亲就总跟我讲他们以前卖糖的事,他们每天都是下半夜起床做糖,天亮开始出摊,大伯一个人在县城附近的集市上摆摊,爷爷就带着父亲到各个乡镇去赶街,卖完就收摊回家,天天如此。”

  新中国成立后,因为公私合营,姚天顺的父亲到了公私合营糖果糕点厂(后改名豆末糖糕点厂)工作。1977年,初中毕业的姚天顺也开始到糕点厂帮忙。1979年,当了两年学徒的姚天顺正式进入糕点厂工作,跟着父亲及工厂师傅们学做豆末糖。直到2000年,因国家政策调整,做了20余年通海糖的姚天顺便买断工龄离开工厂。
  21世纪以来,虽然西式糖果糕点大量挤占市场,获得了很多人的喜爱,但通海糖在市场上依旧受欢迎,就像“老字号建兴店”一样,静静地立在老街上,不争不抢,却始终都有一席之地。

用心才能做出让人记得的味道

  姚天顺认为,通海糖让许多人忘不了,与它精细的工艺是分不开的。通海糖,每一种的制作工序都不一样,比如糖果就大多离不开熬制,糕点则大多需要烤制。最重要的就是必须选用好料,在每一道工序上用心,才能做出让人记得的味道。

鸡骨糖

  鸡骨糖是典型的硬糖,因为形状酷似鸡骨头而得名。制作鸡骨糖其实只需要白砂糖、水、熟粉(蒸熟的面粉)等几种原料而已,但是做起来一点儿都不简单。白砂糖加入水中,用中火熬煮,熬煮过程中不断搅拌,防止糖浆粘锅,待熬至糖浆抽丝时关火冷却。待糖浆冷却到手可以碰触的温度时便开始拉白成型,从大坨糖浆上抽出小条,边拉边包心,在糖浆中加入熟粉、白糖、玫瑰等,包过心的糖是空心的,吃起来一咬即碎。此外,拉白的时候还需在桌案边放上一盆炉火,以保证糖浆不会冷却得太硬拉不动。正宗的鸡骨糖吃起来口感香脆酥甜,可以说是一种老少皆宜的糖果。

花生糖

  花生糖想必是很多玉溪人都熟悉的食物,老人胃口不好时吃一块花生糖,精神会好上许多;小孩哭闹不乖时,捏一块小小的花生糖含进嘴里便乖极了;学生若要补充体力,也可以来一块花生糖……姚天顺表示,正宗通海花生糖做起来不算复杂,但也是一步都不能马虎的。与做鸡骨糖一样,首先还是要熬制糖浆,白水、白砂糖加麦芽糖用中火熬煮,糖浆煮开后把生花生米倒入糖浆里,慢慢搅拌使花生米均匀地与糖浆融在一起。等花生米炸开并散发出香味时熄火,把糖浆倒在桌台上冷却片刻后,用擀锤把糖浆擀得有一颗花生米那么厚再切片,切好后继续冷却,直至花生糖没有一丝热气,就可以食用了。

  姚天顺表示:

花生糖要做得甜、香、脆还不黏牙,最重要的就是火候,火太小糖会黏牙,火太大糖会有苦味,影响口感,所以做糖时要精力集中才行。

  看着一颗一颗花生米嵌在糖块上,真让人垂涎欲滴,装入纸袋里便是走亲访友的送礼佳品。

兰花根

  通海有一种糖,因形状酷似通海剑兰而得名,名叫兰花根。正宗的通海兰花根是要用糯米做的:

  糯米用水泡上一个小时后倒了水,用饭帕盖住收水分,第二天把泡开又没有太多水分的糯米用机器打成面。

 擀好的糯米面,要切成半指长的糯米条子再下油锅。

  把糯米面的一半用糖水煮熟,跟剩下的一半揉在一起,再用擀锤擀,擀的时候不断撒上熟粉,边撒边擀,待面团有半指厚的时候,切成半根手指长的条状倒入九成热的油锅炸,炸成金黄色时起锅。

糯米条子用大火炸成金黄色便可以起锅了

  之后就是套糖了,把水、白砂糖、麦芽糖熬成的糖浆和炸好的糯米条一起倒进锅里,不断翻炒至所有的糯米条都裹上糖浆后起锅,再撒上一层白砂糖,就做成兰花根了。

裹好糖浆的糯米条子,还要再套一层白砂糖,兰花根才算是做成了。

  好糯米、好油、好糖浆做出来的兰花根吃起来香香脆脆的,是日常小零食的首选。

重油大荞饼

  糕点也是通海糖的重要组成部分,姚天顺认为,重油大荞饼是通海糖中最有特色的糕点。之所以叫重油大荞饼,是因为做的时候需要加好几次猪油、香油。首先要用化了糖的水煮小苏打,煮开冷却后用来发荞面;再把麦面与猪油、香油一起裹在荞面里做成大饼的外层铺在桌案上,接着再撒上一层洗沙作为第二层,最里层则是白砂糖、熟面、玫瑰、猪油、香油混合做成的馅。这样铺好三层后,二层包三层,一层包二层,包圆了做成饼状就可以上炉子烤,烤上两个小时至大饼熟了便可出炉,最后再把烧至50度的油一勺一勺浇在大饼上,等冷却以后便可以食用了。这样一层层地把油加进去做出来的重油大荞饼,入口酥软香甜,是通海人最喜欢吃的糕点。

  以上几种都是通海糖的代表,但姚天顺认为,通海糖每一样都有各自的味道、特色,每一样的工艺都是最独特的。

传统糖果糕点依然受欢迎

  记者在“老字号建兴店”逗留不过半个小时左右,其间小店客人络绎不绝,半小时后,小店的柜台便空了大半。据小店的老板说,他们店里的糖时常都是下午不到就卖完了,像剪子糖这样的畅销品更是中午以后就买不到了。

剪子糖属于小店的畅销品,每天都是中午便卖完了。

  光顾“老字号建兴店”的大多都是常客,每天也有慕名而来的新面孔,老板说:

“有很多人是每天都来买的,十块钱的剪子糖,十块钱的香橼丝,哄小孩也好,当零食也好。此外,也有很多昆明、贵州、红河等地的客人,时常打电话订货。说起来,小店的生意是很好的。”

  虽然现在很多年轻人钟爱西式糖果糕点,但是好吃的通海糖,依然是有市场的。所以,姚天顺在“老字号建兴店”老板的劝说下便重拾手艺。其实自2000年姚天顺离开糕点厂后,十多年的时间里都很少做糖。近五六年来,姚天顺的手艺又有了施展的空间,他说道:

“老祖宗传承下来的手艺,随着社会的发展,开始慢慢地消失。每一项能够保存下来的传统技艺,都是非常珍贵的,所以我才重新拾起手艺,并想把它代代传承下去。”

  现如今,姚天顺也如当初父辈们那样,每天都坚持凌晨起床做糖。

剪子糖

  曾在糕点厂工作的姚天顺妻子,也有着做通海糖的好手艺,姚天顺在家做糖的时候,只要他妻子得空,便会在旁做帮手。姚天顺的女儿从小耳濡目染,现如今已经会做花生糖、绿豆糕这些相对简单的糖了,姚天顺表示,以后女儿想学的话,他会把各种做糖的手艺都教给她。
    姚天顺说:

“通海传统的糖果糕点不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文化。想学的人,我一定免费教,盼望着手艺能传下去。”

  姚天顺希望,通海这门自清朝起就有的做糖手艺,能一直往下传。

玉溪日报记者:何超

编辑:韩娅娇  审核:杨雪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夏天到各种水果看上去就好喜欢日本ins软萌可爱amuse仓鼠也来凑热闹情零售特价:28元一只:/¥56元两只/¥85元三只 送小精品一份这个是中号的/ 外区邮费
  • 我们一起挣钱[胜利][胜利][胜利] 会员兼职高佣金反馈话不多说,看图一单佣金40.20,15分分钟做一单,不限单数,不限时间166团赚钱小马达正式开启✔️我们
  • 宝宝打嗝时一般这样做:如果宝宝因吃奶后腹部胀气、放下平躺时会打嗝,这是因为奶瓶开口小,婴儿在吸奶的时候,因用力吸而吞入太多的空气,造成了胀气。喂一点温开水或以有
  • 《甘日我冷死噢》 “为什么今日?” “我想不到,如果只是老生废和生废,我根本不该你的影子,还有最逼。” “燕捡”我都觉得外又远。 “外,回去还
  • 会议主要围绕5月16日全市重大项目建设观摩活动,实地观摩各县(市、区)“三个一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情况,并进行排序评比、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剖析问题,部署当前
  • 7:熬过了所有的苦,就没有那么想和谁在一起了,年纪大了,只喜欢有结果的事和说话算话的人,8:中途下车的人有很多,你也不必,耿耿于怀。5:人望山,鱼窥荷,真正喜欢
  • 拍摄过程中几次遇险都是死而后生——跳海的镜头先是差点被洋流冲走,后有遇到超大个的水母,都知道这玩意儿是剧毒的,被它们给“亲密接触”了后果不堪设... Winne
  • ”#地铁上千万不能做的事#,荣昌大车驾校升车,必正立,执绥。#长相也是一种轮回##公务员#♀♠‿荣昌大车驾校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 ”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日子离我还是有些距离,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当一棵深山里的树。如今,高铁飞机已能载人“朝碧海而暮苍梧”谁曾想到疫情阻隔了人们的远行。
  • 其实贴睫毛也需要很细致的技巧,前两天就有博主发出了灵魂的质问,假睫毛到底要贴在哪一层图片来源:问号哥哥微博图片来源:问号哥哥微博单簇睫毛虽然妆效自然,但贴起来确
  • 2、景区有多个观猴点,具体方位会由景区工作人员带领 3、.非常时期,勤洗手、勤通风;若出门,记得佩戴口罩;咨询电话:0887—8756223:139887617
  • 虽然有时候生气起来我真的好害怕阿(瑟瑟发抖. jpg)但是也都知道是为了我好,希望小翟同学以后可以时刻警记教导,努力变得更好叭 #NFia[超话]#呜呜呜求一小
  • 洋甘菊的花不起眼,但是它的生长能力强,而且传说洋甘菊是贡献给太阳神的一种花,能治疗热病,古埃及人认为洋甘菊是月亮的药草,有抗忧郁、清凉温和的作用,洋甘菊能安抚情
  • #安德宴会设计婚礼作品预览#往后余生,春华秋实,一年四季,两人一屋余生,今生与来生与你,守你,等你优质合作伙伴:婚礼策划:AND WEDDING DESIGN婚
  • 6月11日晚,邓先生在他们自发组建的村镇银行储户沟通群中看到,一些储户因为扫了一个显示地址为“郑州车站西南出口”的场所码,结果健康码突然变红,好奇的邓先生也在家
  • 创新夜宵模式打造年轻人的美食新地标,营业到凌晨两点,晚九点‮后以‬进店点‮泼油‬辣子烤肉加上1元就送2瓶‮的制定‬精酿啤酒[啤酒],满足你凌晨时分想咥烤肉的渴望
  • #佘诗曼[超话]##佘诗曼she-power#人都说太年轻的时候不要遇到惊艳的人,所以就安排我在合适的年纪、合适的时间遇到你,于一场浪漫邂逅[鲜花]你的真诚、温
  • 真爱你的男人,不会把钱看得比你重要,手头再紧,也不会让你吃苦,自己再难,也不会让你为难。 女人花自己的钱是成就感但是花自己心爱男人的钱则是幸福感一个男人若爱一个
  • #你能接受另一半查岗吗# 像被另一半查手机这样的事情只怕每个人都遇见过,尤其是男人。我不相信男人比女人花心,这世上男人一半女人一半,如果仅仅是男人花心女人不花,
  • 这裙子的肩部设计很有特色,像是穿了一个马甲,让这条裙子有了一些古装的感觉。让这组照片有了一些白娘子在断桥上的意境,非常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