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正确的八种发心

[ 然心愿差别,
其相乃多,
若不指陈,
如何趋向。

今为大众,
略而言之。

相有其八,
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

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

世有行人,
一向修行,
不究自心,
但知外务。

或求利养,
或好名闻,
或贪现世欲乐,
或望未来果报。

如是发心,
名之为邪。

既不求利养名闻,
又不贪欲乐果报,
唯为生死,
为菩提。

如是发心,
名之为正。] ---

《 劝发菩提心文 》
  
大安法师讲解 :
  
好,
请看这一段。

上面把发菩提心立坚固愿的重要性作过阐释,
下面就从发心立愿的差别形相,
来标显出一个大乘行人修行的标准。

这一段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常常谈发心,
发心的内涵非常广,
世间上也讲发心,

发求名的心,
求利的心,
求当官的心,
求做善事的心。

它也由这个心,
立种种的目标,
种种的愿。

即使修行也有种种不同的动机,
所以发心立愿的相状是很多的。
  
那么到底一个大乘的行人,

正确的发心和立愿是什么呢?

这就需要善知识给我们特别地开示出来,
才能令我们的发心趋向正确的目标。

否则我们对自己修行的这一念动机常常会迷惑颠倒,
常常会把错误的发心认为是正确的,

或者把正确的认为是不正确的,
迷惑颠倒。

所以省庵大师就特别地谈到这一点,
他了解到众生发心立愿的差别相很多,

如果不在这里加以指点,
陈述出来,
行人就不知道如何去趋向正确的发心。
  
所以就
“ 今为大众,
略而言之。

相有其八,
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

就是现在在这里,
概略地陈述八种发心立愿的形相。

这就归纳为四对范畴 :

邪和正是一对,
真伪是一对,
大小是一对,
偏圆是一对。

在这四对中,
邪正和真伪这两对是对世间凡夫的发心而言,

大小和偏圆是对出世间圣贤的发心而言,

其目的都是为凡夫圣贤修行人指示发心修行的标准。
  
“ 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

这就来设问,
有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
来为下面阐述这八种发心的内涵作一个铺垫。

说明这八种发心哪些是正确的,
哪些是不正确的。

正确的我们可以选择采取,
不正确的我们就得放弃。

这就是取舍。
  
下面就具体的对这八种发心,
四对范畴作一个非常精练的概述。

这种概述一方面是来自于佛典里面,

释迦牟尼佛对阎浮提众生的心理、
种性和好乐的把握,

另一方面也包含着省庵大师对那个时代我们中国众生的一些状况的把握。

这两种把握都对于我们众生有普遍的描述和指导意义,

乃至于现在我们看来都没有越出这八种发心的范围之外。
  
好,
我们来看第一种,

什么叫邪?

发邪心,
立邪愿的相状 :

“ 世有行人,
一向修行,
不究自心,
但知外务。

或求利养,
或好名闻,
或贪现世欲乐,
或望未来果报。

如是发心,
名之为邪。”

这是第一种。

我们读这些文句,
都要把它作为一面镜子,
来照照自己,
我们自己的发心在这八种里面对号入座,

属于哪一类?

那么这第一种是邪心邪愿的相状。

世间有一类修行人,
他也知道修行很可贵,
也想走修行的道路,
所以他也发心修行。

但是他发心修行,

一向以来的修行是什么?

不了解佛法的真理。
  
佛法的修行就是修心,
要究明自心,
我们自心真如自性,
具足一切功德。

一切圣贤的学问都是在自心上,
在销归自性上下功夫。

儒家的学说如孔子也说 :

“ 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

古代的学人,
都是为己,

为己不是说自己的己,
这个己就是自性的明德,

都是为了明明德,
做这样的学问。

孟子也讲做学问是
“ 求其放心 ”,

把放在外面的心求回来,
这是在做学问。

“ 学问之道无他,
求其放心而已矣。”

儒家的圣人都把学问放在自心上。

那么佛法更是心法,
如果不在心地上下功夫,
就偏离了佛法修行的轨道。
  
我们大小乘经典,
千经万论,

都是在
“ 悉明唯心 ”,
都是在究明我们的心地。

现在很多学佛人很可怜,
他都不了解自己的心,

自心是什么状况,
每天心猿意马,
没有办法去控制。

自己每天打的什么妄想,
一概不知道,
没有在心性上下过功夫。

为什么我们要大家念佛,
念佛就是在究明自心。

我们的自心无形无相,
但如何了解我们的心 ——
你去念佛。
  
佛号就是实相,
借托万德洪名,
来显我们的自性,
单刀直入,

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开佛知见,
这就在究明自心。

但你如果不在心性上下功夫,
就凭着与生俱来的我执,
去追逐外界的事情。

我们的心无量劫以来都是奔驰在外面的五欲六尘上的,

我们没有一刻的回光返照,
安住在我们的自性里面。

所以有这么一种修行人,
他不在心性上下功夫,

只知道驰骋在外面,
跟没有学佛的人没有多少差别。
  
所以
“ 但知外务。”

外务有几种呢?

这里列出了四个对象 :

第一是
“ 或求利养 ”,
财利的供养。

一切众生都以财物作为他的外务,
这是众生贪欲的一个重要的对象 ——
财色名食睡。

他虽修行,
但他还贪这些利养。

我们也看到,
很多修行人,
包括由修行人所组成的所谓的机构,

大多在开庙店,
一进去,
商业气氛很浓,

烧支高香要多少钱?

抽个签要多少钱?

开个光要多少钱?

他整个的就是求利养。

这样就使佛门的形象受到很大的伤害。
  
要知道一个真正的修行人,
尤其是出家比丘,

如果他真心办道,
一定不会饿死的,
佛菩萨会给他四事供养的,

一切有信心的信众,
四众弟子,
居士会给他供养的。

然而他对这些信不及,
他一定要自己去求供养。

当他的心去求供养的时候,
他就不能究明心地,
不能安心在道业上,

那整个的他就成了一个公司的职员、
老板,

是这样的状态。

在南方的一些寺院,
称寺院的负责人就叫老板,
成了一家公司性质的。

这是
“ 或求利养 ”。
  
第二种是
“ 或好名闻 ”,

好是好乐,
他还离不开虚荣。

希望到处都知道他的名声,
要知名度。

这都是虚荣心在作怪。

于是他就会搞一些新闻炒作,
让很多报纸刊物来登自己的光辉形象,
谈自己做了什么什么事。

做点小事,
都要登报。

这都是
“ 或好名闻 ”。

有的修行人可能不好利,
但是好名。

利放下了,
对名的渴望就更大。
  
第三种
“ 或贪现世欲乐 ”,
贪现世五欲的快乐。

要知道五欲 :

财色名食睡,
地狱五条根啊!

色声香味触,
都是我们轮回的根本。

他看不破这些,
放不下这些,

而且挂着修行人的名义,
还要去贪这些世间的快乐。

有的人就更讲排场了,
出门都要坐名牌的车,

如果不坐宝马车,
都丢不起这个脸。

这是贪世间的快乐,
不能淡泊明志啊!

他因贪这些,
不能淡泊明志,
不能少欲知足,
他那颗心就安定不下来。

世间五欲快乐的滋味很浓,
但是他的道味就没有了。

第四个
“ 或望未来果报 ”,

他修行是想得到来世的人天福报,
或者下辈子做人,
能做大官发大财;

或者修行想得到上天堂的快乐。
  
这些都是邪的发心。

当我们看到这些文句的时候,
真的有点感慨啊。

现在很多学佛的人,
可不就没有摆脱

“ 或求利养,
或好名闻,
或贪现世欲乐,
或望未来果报 ”的范围。

很多到寺院去的,
到佛教团体去的,

你去问问,
有几个真的是为了求解脱,
求了生脱死成就佛果而来寺院的。

很多人都是求福报,
求保佑自己。

甚至还有一种观念,
认为学佛了,

怎么才能表明你学佛得到利益了呢?

一定要身体比别人更健康,
钱要比别人挣得多,
官要比别人当得大,
才说明你学佛就有利益了。

这些观念还很有市场。
  
于是很多人就振振有词 :

我要积极勇猛地得到这些东西,
我考上博士了,
当上部长了,

证明我学佛有贡献,
有利益了,
别人就会来学佛了。

他要做表范。

甚至得了病,
我一学佛就必须好,
这才能说明我学佛很有利益了。

我们听到这些都胆战心惊,
这可是指错了方向,

发错了心,
这些都是邪的东西啊。

佛教对世间这些五欲的快乐,
来世的福报,

怎么去看待它?

佛教对我们人生当中,

遇到种种的逆境、
障碍,

怎么去看待它?

这要用智慧,
用佛的知见去看待。
  
《 净土十要 》里面
有一篇文稿
《 念佛直指 》,
是元代的妙叶大师写的。

《 念佛直指 》中的
第十七章就讲的是
“ 十大碍行 ”。

妙叶大师非常慈悲,
他知道末法时期的行人,

一学佛法,
他的魔障就会起来。

魔障起来时,
往往透不过这个逆境魔障,

就会退失自己的道心,
使无上甚深的佛法在他身上得不到利益。
  
所以出于这样的一念悲心,
他就写出十大碍行来,
让一切行人先把自己放在一个障碍逆境里面,

使这个障碍逆境成为修行道业、
得到解脱的逆增上缘,

这样障碍反而容易得到通过。

如果障碍得到通过,
这就是以八苦为师,

就能够使一切障碍逆境都增强念佛的信心,
使净土的莲华更为光明灿烂。

如果不能把握这一点,
即使你在一个顺境当中,
也会退堕。

他这个十大碍行充满着辩证法,
真是把众生的状况描述得非常的确切。

这十大碍行也不是妙叶大师自己创立的,
他也是依据佛经里面来的。
  
我们来给大家介绍其中几个碍行,
看他是怎么阐释的。

比如对生病的问题,
他说
“ 念身不求无病 ”。

我们修行人不要求无病,
有病是好事啊。

为什么呢?

“ 身无病则贪欲乃生 ”。

你身体没有病,
非常强壮,
这时候你的贪欲就上来了。

大家想一想,
自己生病的时候,
是不是贪欲就会下降。
  
如果身体营养非常丰富的时候,
你什么都来了,
要干这个事业,
要得那个享乐,
贪欲乃生。

特别对比丘来说,
你不要身体太强壮了。

古人说 :
比丘常带三分病。

如果他强壮得像蓝球运动员一样的,
道心又上不来,
那就麻烦了。

下面就是
“ 贪欲生必破戒退道 ”。

这个贪欲心上来了,
他降伏不了,
他就会破戒。

一破戒,
他就成了佛法戒海的一个死尸,

就会被抛弃,
他就会退失他的道业。

所以,
一个修行人要用智慧观照这个病,
病的性是空的,
知病性空,
于是这个疾病就不能对自己产生恼害。

不产生恼害,
这样的疾病正好就是我们修行道业的良药,
“ 以病苦为良药 ”。

所以还要去求无病吗?

有点病是好事啊!
  
再看下面 :
“ 处世不求无难 ”。

你处在这个世间不要求没有苦难,
没有厄难。

如果在世间你没有一切厄难,
你骄傲的心,
奢侈的心就会起来。

太顺利了,
那你就像独生子女一样,
象骄傲的公主一样,
你骄奢的心就会起来,

你就会欺负人,
居高临下,
就必然会欺压其他人,
欺压一切。

所以要体会到人生的苦难,
苦难的本性也是虚妄业力产生出来的,

叫作
“ 体难本妄 ”。
  
所以这苦难也伤害不到我们。

你知道它是虚妄的,
就不会被这个虚妄的苦难所伤害。

就像梦中你遭遇水难火难,
你知道水火灾难很痛苦,

但你知道是梦中的水火灾难,
也不会伤害到你。

“ 难亦奚伤 ”。

所以以患难为解脱,
这患难正好就是你解脱的增上缘。

你在这种患难里面,
正好是
“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

你在患难当中修行,
你将死在安乐当中啊。
  
再看下面 :
“ 谋事不求易成 ”。

你做某件事业不要去求很容易成功,
如果事情太容易成功,
你心里就会生轻慢的心。

轻慢的心上来,
你必定会想
“ 我多有能耐,
多有能力 ”,
这个傲慢的心就会起来。

我们要用智慧观照,
一种事业是不是能成功,
是成功还是失败,

这完全是我们宿世的业力所决定的,
并不取决于你有没有能力。

世界上有能力的人多的是,
为什么他做不成。

赚钱的人都想赚钱,

为什么只有少部分人能赚到钱呢?

所以事情成功,
不是因你的能耐。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淨法師:真正不可思議的境界-第631集~第640集|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淨法師:真正不可思議的境界-第631集
淨法師:什麼是真正的大慈大悲-第632集
淨法師:不肯放下是什麼原因-第633集
淨法師:七情五欲都是煩惱、都是枷鎖-第634集
淨法師:虛偽高下是妄心不是真心-第635集
淨法師:一切諸佛世尊為什麼出現在世間-第636集
淨法師:淨宗完全靠阿彌陀佛威神加持-第637集
淨法師:阿彌陀佛的法門就是一切法門-第638集
淨法師: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是念佛的祕訣-第639集
淨法師:佛法承傳不是知識是智慧-第640集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淨法師:淨宗完全靠阿彌陀佛威神加持-第637集

最基本的,讀經、讀註解,所謂「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我們希望《無量壽經》能念三千遍,三千遍能背誦了,念老的註解至少要看三十遍,這分量很大。 三十遍能幫助你斷疑惑,微細的疑惑都斷掉了,你信心堅定,不會再改變。 世出世法你都能應付得了,你能夠聽一切經,能夠學一切法,不為它干擾。那就是什麼?決定不干擾、不破壞我念佛求生淨土這一門。 看得多,愈多堅定自己的信心,為什麼?你看所有的法門都要很長的時間修學,靠自力,沒有人能幫助你。 淨宗完全靠阿彌陀佛威神加持,自己只要具足信、願、念佛。易行道,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漏。 漏掉的是什麼?不相信,信心動搖。學什麼我都可以學,信心不動搖,然後你所學的幫助你信心更堅定。 這個就是古人所說的,廣學為的是什麼?為了專攻。 廣學不是說你學一門就想修一門,不可能的事情。學盡無量法門了,還是我這門好,我這門什麼?我肯定有把握做到,我決定能往生。 往生到極樂世界,無量無邊諸佛之法你全得到了,圓滿證得。 這就是一門即是多門,多門即是一門,歸到這個信願持名;信願持名展開,就是八萬四千法門、就是無量法門。 你要認識,你不認識就壞了。

淨法師:阿彌陀佛的法門就是一切法門-第638集

照見一切法門是什麼?《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我們用最簡單的話來解釋,六祖惠能大師的話,「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一就是能生的自性,一切就是所生的萬法。 一切即一,萬法就是自性,一切即一;一即一切,自性就是萬法。 這樣說大家能不能體會?一是能生,萬法是所生,一切是所生,能所是一不是二。這就是照見一切法門的智慧。 所以,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一切法門就是自性。 這個法門適合自己的根性、適合自己的程度,你修學就不難。 如果不適合,太難了,那修起來很費力氣,搞了多少年都搞不清楚,這個時候要覺悟,這法門不適合我修。 好像生病吃藥,吃了很久的時間不見效,趕快換個醫生,另外換一種處方。藥要對症了,一服藥就起作用,藥到病除,你病就好了。這是智慧! 我們自己沒有能力選擇法門,佛陀在世的時候,每個人見佛陀,佛陀教給他的法門馬上就見效。 為什麼?佛陀證圓滿的智慧,他能看出眾生根性,無量劫以來你曾經修過哪些法門。 對你過去所修很熟悉的法門傳給你,你就感到很容易,很有效果,道理在此地。 佛陀滅度之後,佛的這些弟子們,菩薩、聲聞、緣覺他們沒有佛那麼圓滿,但是他也有幾分,他也能幫助我們選擇,也選擇得很好。 現在是佛法末法時期,出家這些大眾沒有證阿羅漢果,剛才說了,連初果也沒證得,大乘,初信沒有證得;換句話說,都是凡夫。 凡夫選擇法門沒有把握,自己在摸索。 還好佛祖慈悲,知道我們沒有能力選擇法門,又找不到人幫助我們選擇法門,這個時候怎麼辦? 諸佛如來共同給我們選擇一個法門,這個法門就是念佛法門,求生淨土的法門,阿彌陀佛的法門。 這一個法門就是一切法門,一切法門能治的病,這個法門全能治。

淨法師: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是念佛的祕訣-第639集

我們只要抓住這個法門,你肯相信,你一生就成佛,真的,不是假的。你一生決定能證得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你能達到這個境界。 要多長的時間?一般人念到功夫成片,如果他真的不懷疑,真的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一天念十萬聲,萬緣放下,頂多三年,就成功了。 念佛好,別打妄想了,佛念不好,有妄想夾雜在裡頭。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的念佛方法,「不懷疑」,不懷疑是真信、真願,這不懷疑; 「不夾雜」,沒有妄念、沒有妄想,世出世間一切法完全放下,不夾雜;最後「不間斷」。 這念佛的祕訣,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三年功夫成片。 功夫成片,清淨心出來了,經題上的「清淨平等覺」,第一個得到了,這個清淨心就是小乘四果的心,大乘十信菩薩的心,很快成就。 得到這個成就,雖然還有壽命,不要了,求阿彌陀佛來接你往生,佛會來接你往生。 如果還在這個世間,不想往生,為什麼?在這個世間成佛快,比極樂世界快。極樂世界是風平浪靜,一帆風順; 這個地方是大風大浪,大風大浪你能夠通過,所以古德講的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抵得在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道理在此地。 惡緣太多,障礙太多,你都能夠通過,順利通過,不受干擾,這個功德了不起。

淨法師:佛法承傳不是知識是智慧-第640集

《會疏》裡頭說:「佛道正見,名為法眼。」佛道,成佛之道,正知正見,這叫法眼。 無論什麼法門,只要你持之以專、持之以恆,都有一定的成就。所以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 「《淨影疏》曰:智能照法,故名法眼。由上可見,法眼者,了達眾生種種根器,善知一切救度之法,應機施與,而度脫之。」 這後頭幾句話是黃念祖老居士說的,「由上可見」這些話下面的話都是念老的話。 了是明瞭,達是通達,眾生種種根器,現在眾生是什麼樣的根器,能接受什麼法。 所以要善知一切救度之法,法一定要應機,不應機,說了等於沒說,為什麼?他不得受用。 佛法承傳不是知識,是智慧,首先自己要認識自己,自己不能度脫,哪有能度人的道理! 度人一定先度自己,自己學佛得真實受用,說話就踏實,說話就肯定了,為什麼?沒有懷疑。 自己還沒有得度,半信半疑,你怎麼能教別人相信? 這是善知識難求,善知識很難遇到,遇到善知識是緣分。 我的這三個老師大緣分,少一個都不成功,我都不能成就。 方老師介紹我入佛門,我們誤會佛教是宗教、是迷信,從來都不碰它,沒有這個念頭說去碰碰佛教,沒有。 我跟方先生學哲學,老師跟我講一部哲學概論,最後的一個單元佛經哲學,我從這裡入門的。 老師教我,「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我們學哲學,「大乘經典是世界哲學的最高峰」,他這麼介紹給我, 「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入門跟別人不一樣。​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淨法師:真正不可思議的境界-第631集~第640集|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淨法師:真正不可思議的境界-第631集
淨法師:什麼是真正的大慈大悲-第632集
淨法師:不肯放下是什麼原因-第633集
淨法師:七情五欲都是煩惱、都是枷鎖-第634集
淨法師:虛偽高下是妄心不是真心-第635集
淨法師:一切諸佛世尊為什麼出現在世間-第636集
淨法師:淨宗完全靠阿彌陀佛威神加持-第637集
淨法師:阿彌陀佛的法門就是一切法門-第638集
淨法師: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是念佛的祕訣-第639集
淨法師:佛法承傳不是知識是智慧-第640集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淨法師:淨宗完全靠阿彌陀佛威神加持-第637集

最基本的,讀經、讀註解,所謂「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我們希望《無量壽經》能念三千遍,三千遍能背誦了,念老的註解至少要看三十遍,這分量很大。 三十遍能幫助你斷疑惑,微細的疑惑都斷掉了,你信心堅定,不會再改變。 世出世法你都能應付得了,你能夠聽一切經,能夠學一切法,不為它干擾。那就是什麼?決定不干擾、不破壞我念佛求生淨土這一門。 看得多,愈多堅定自己的信心,為什麼?你看所有的法門都要很長的時間修學,靠自力,沒有人能幫助你。 淨宗完全靠阿彌陀佛威神加持,自己只要具足信、願、念佛。易行道,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漏。 漏掉的是什麼?不相信,信心動搖。學什麼我都可以學,信心不動搖,然後你所學的幫助你信心更堅定。 這個就是古人所說的,廣學為的是什麼?為了專攻。 廣學不是說你學一門就想修一門,不可能的事情。學盡無量法門了,還是我這門好,我這門什麼?我肯定有把握做到,我決定能往生。 往生到極樂世界,無量無邊諸佛之法你全得到了,圓滿證得。 這就是一門即是多門,多門即是一門,歸到這個信願持名;信願持名展開,就是八萬四千法門、就是無量法門。 你要認識,你不認識就壞了。

淨法師:阿彌陀佛的法門就是一切法門-第638集

照見一切法門是什麼?《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我們用最簡單的話來解釋,六祖惠能大師的話,「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一就是能生的自性,一切就是所生的萬法。 一切即一,萬法就是自性,一切即一;一即一切,自性就是萬法。 這樣說大家能不能體會?一是能生,萬法是所生,一切是所生,能所是一不是二。這就是照見一切法門的智慧。 所以,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一切法門就是自性。 這個法門適合自己的根性、適合自己的程度,你修學就不難。 如果不適合,太難了,那修起來很費力氣,搞了多少年都搞不清楚,這個時候要覺悟,這法門不適合我修。 好像生病吃藥,吃了很久的時間不見效,趕快換個醫生,另外換一種處方。藥要對症了,一服藥就起作用,藥到病除,你病就好了。這是智慧! 我們自己沒有能力選擇法門,佛陀在世的時候,每個人見佛陀,佛陀教給他的法門馬上就見效。 為什麼?佛陀證圓滿的智慧,他能看出眾生根性,無量劫以來你曾經修過哪些法門。 對你過去所修很熟悉的法門傳給你,你就感到很容易,很有效果,道理在此地。 佛陀滅度之後,佛的這些弟子們,菩薩、聲聞、緣覺他們沒有佛那麼圓滿,但是他也有幾分,他也能幫助我們選擇,也選擇得很好。 現在是佛法末法時期,出家這些大眾沒有證阿羅漢果,剛才說了,連初果也沒證得,大乘,初信沒有證得;換句話說,都是凡夫。 凡夫選擇法門沒有把握,自己在摸索。 還好佛祖慈悲,知道我們沒有能力選擇法門,又找不到人幫助我們選擇法門,這個時候怎麼辦? 諸佛如來共同給我們選擇一個法門,這個法門就是念佛法門,求生淨土的法門,阿彌陀佛的法門。 這一個法門就是一切法門,一切法門能治的病,這個法門全能治。

淨法師: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是念佛的祕訣-第639集

我們只要抓住這個法門,你肯相信,你一生就成佛,真的,不是假的。你一生決定能證得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你能達到這個境界。 要多長的時間?一般人念到功夫成片,如果他真的不懷疑,真的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一天念十萬聲,萬緣放下,頂多三年,就成功了。 念佛好,別打妄想了,佛念不好,有妄想夾雜在裡頭。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的念佛方法,「不懷疑」,不懷疑是真信、真願,這不懷疑; 「不夾雜」,沒有妄念、沒有妄想,世出世間一切法完全放下,不夾雜;最後「不間斷」。 這念佛的祕訣,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三年功夫成片。 功夫成片,清淨心出來了,經題上的「清淨平等覺」,第一個得到了,這個清淨心就是小乘四果的心,大乘十信菩薩的心,很快成就。 得到這個成就,雖然還有壽命,不要了,求阿彌陀佛來接你往生,佛會來接你往生。 如果還在這個世間,不想往生,為什麼?在這個世間成佛快,比極樂世界快。極樂世界是風平浪靜,一帆風順; 這個地方是大風大浪,大風大浪你能夠通過,所以古德講的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抵得在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道理在此地。 惡緣太多,障礙太多,你都能夠通過,順利通過,不受干擾,這個功德了不起。

淨法師:佛法承傳不是知識是智慧-第640集

《會疏》裡頭說:「佛道正見,名為法眼。」佛道,成佛之道,正知正見,這叫法眼。 無論什麼法門,只要你持之以專、持之以恆,都有一定的成就。所以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 「《淨影疏》曰:智能照法,故名法眼。由上可見,法眼者,了達眾生種種根器,善知一切救度之法,應機施與,而度脫之。」 這後頭幾句話是黃念祖老居士說的,「由上可見」這些話下面的話都是念老的話。 了是明瞭,達是通達,眾生種種根器,現在眾生是什麼樣的根器,能接受什麼法。 所以要善知一切救度之法,法一定要應機,不應機,說了等於沒說,為什麼?他不得受用。 佛法承傳不是知識,是智慧,首先自己要認識自己,自己不能度脫,哪有能度人的道理! 度人一定先度自己,自己學佛得真實受用,說話就踏實,說話就肯定了,為什麼?沒有懷疑。 自己還沒有得度,半信半疑,你怎麼能教別人相信? 這是善知識難求,善知識很難遇到,遇到善知識是緣分。 我的這三個老師大緣分,少一個都不成功,我都不能成就。 方老師介紹我入佛門,我們誤會佛教是宗教、是迷信,從來都不碰它,沒有這個念頭說去碰碰佛教,沒有。 我跟方先生學哲學,老師跟我講一部哲學概論,最後的一個單元佛經哲學,我從這裡入門的。 老師教我,「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我們學哲學,「大乘經典是世界哲學的最高峰」,他這麼介紹給我, 「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入門跟別人不一樣。​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政在读# “我们都在用力的活着,酸甜苦辣里醒过也醉过,也曾倔强脆弱,依然执着,相信花开以后会结果”今天分享的是矿工诗人陈年喜老师的《微尘》。他们虽历经生活的磨
  • 可以这样理解,门票和摊位费,在负担市集一部分收益的同时,也基本代表一场市集的水准和定位。”她解释,赚钱其实是次要的,主要还是通过一场市集加到多少消费者的微信,
  • 在成都生活了三年,成都给我的情绪好像没有重庆那么热烈,好像总是柔和平静的,但是在重庆的时候就很想奔跑,想听风从耳边呼啸而过,想去触碰黄桷树的树叶,想打着伞看屋檐
  • Purée j’savais pas du tout Qu’il y’a bcp de boutiques de vinyles près de la plac
  • 对高级餐厅而言,炖汤不是什么难事,把食材炖软炖酥炖至胶质四溢炖至喝一口嘴唇黏住都挺容易,难得的是调味精准新奇,令人击节。像牛腩、牛杂和大肠,另有一碟一碟的小食,
  • 朝阳区新增20例确诊主要风险点位公布新闻发布会上,朝阳区副区长杨蓓蓓介绍,截至4月25日16:00,朝阳区新增确诊病例20名,均已转入定点医院治疗,19人临床分
  • 但是也有网友表示看了节目之后发现张艺兴的直男属性真的挡都挡不住,30岁还单身完全靠的是实力呀!在和杨紫、彭昱畅、张子枫一起游船的时候,杨紫在船上问这一季没有别的
  •   烟雨涣散弥留之际,巧遇唯美如你,就那样静默的站立,站在了我的心里,春色已是昨日的寂,随风流逝,流逝在我碎落的记忆,无处可寻觅,唯有你,停留在了我的时光里。 
  • 正如白岩松说的那样:“打败一只狗并不光荣,但被狗咬到一口却很倒霉。正如白岩松说的那样:“打败一只狗并不光荣,但被狗咬到一口却很倒霉。
  • #日常[超话]# 今早 估摸是厨房在热牛奶时容器装过大蒜吧 我还放了包咖啡粉进去 今天是蒜味拿铁中午遵义菜 酸辣蹄花和糟辣儿肠属实 辣因为事情没办好被局长说了
  • 虽然童年不会再回来了,但是在记忆里的欢笑不会消散,偶尔变回当初那个童真的孩子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今天让ZACA娘陪你一起回归童年,找回最初的那份快乐吧φ(≧ω≦
  • 你还能以优惠价格额外单点甜品蛋糕哦~马上预定店铺地址:三层(Second Floor),#WestfieldStratfordCity#Vogue Café|品
  • 高级情绪文案 1. 等桃子腐烂 等天空变成克莱因蓝 等我变成21克 2. 电影会落幕 月亮会隐没 我会忘记你 3. 我不是神明 既救不了众生 也渡不了
  • 全国首创“微度假+”模式亲子拓展乐园,上班时改变不了工作的疲惫,下班了改变不了带娃的繁琐,是时候需要一个,大自然户外拓展乐园,让你可以暂时忘却生活的忙碌和焦躁
  • 4.王子Z单身至今的原因不是择偶要求高,而是因为取向小众化,他私下会和小鲜肉玩在一起,很舍得给他们砸钱。 3.厚嘴唇确实挺有手段的,她之前为了搭人脉陪过富婆,
  •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当地时间12日的讲话中表示,毫无疑问,俄罗斯在乌克兰开展的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和任务将得到实现。俄媒补充称,2月24日,俄罗斯发起了一项旨在达成乌
  • 今年春节档其实都挺想看的,本着初一不想太被赚眼泪的原则,选了支持我们威廉小哥哥开头就是可爱的镰鼬三连击,作为游戏改编这个2d特效真的诚意挺满了,式神和场景都不错
  • 重庆,是我生活的城市,不出意外的话,以后也会继续在这里待下去。 文案:串子美工:大夭浅发一下,明天再p图叭2022.3.6第一次she吻也是第二次接吻男孩子都这
  • 那是我童年时光快乐的回忆,是我下班回家打开电视那种魔力[打call]是我对于生活劳累的解压密码,因为你就是我的快乐源泉[心]2022年了,作为观众朋友谢谢你一直
  • #武汉健康码又有新变化#】这两天,打开武汉健康码,不少细心的市民又发现了两处小变化。#武汉健康码又有新变化#】这两天,打开武汉健康码,不少细心的市民又发现了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