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学典:《论语.宪问》14.45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君子:在上位者的君子之道。《解义》:“君子之所以为君子者,以敬修其身而已,身修而后德成矣。诚能修己以敬,则正己而物正,可以推之而安百姓矣。”
▲修己以敬:用敬来修为自己。即立己、成己,都可以看做修身的意思。钱穆:“修己以礼也。礼在外,敬其內心。”《四书绍闻编》:“有物必有则,惟敬则得之,不敬则失之,故曰‘敬用五事’,即修己以敬之旨也。”
▲修己以安人:安,使……安。人,指九族、朋友、同事。安人,同时也含有齐家的意思。《注疏》:“言当修己,又以恩惠安于亲族也。”钱穆:“人与人相处,己不修,如何安人?就一家言,一己不修,一家为之不安;就一国与天下言,在上者不修己,即在下者无得安。”或曰:“使上层人物安乐。”此处的“人”并不是指“上层人物”,在经典中,“人”是从人和动物区别的角度来说的。
▲修己以安百姓:使百姓安乐,这是治国平天下的意思。钱穆曰:“安人之‘人’,指政府百官与己接触者言。百姓,指社会群众与己不相接触者言。一己不修,即政府群僚皆为之不安,连及于天下众庶亦为之不安。”《正义》:“修己”者,修身也;“安人”者,齐家也;“安百姓”,则治国平天下也。”
▲尧、舜其犹病诸:尧舜:圣君贤王的代表。郭象:“今尧舜非修之也,万物自无为而治,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明,云行雨施而已,故能夷畅条达,曲成不遗而无病也。”病:如同“难”。苦其不足。诸:“之乎”的兼词。之,指“修己以安百姓”。张栻:“又曰‘尧舜其犹病诸’,欲子路之毋忽于斯也。凡覆载之内,尧舜固欲己之泽,均被之也,有未能焉,是尧舜之所病也。此修己以敬无穷意。” 郑汝谐曰:“尧舜何病于此也?一夫之不得其所,一事之累吾仁,尧舜之所忧也。三苗逆命,未免徂征,尧舜岂不以为病乎?”(三苗逆命:禹治理水患成功后,只有三苗负隅顽抗不肯接受工作任务,还要发动叛乱,舜为这事感到很忧虑。于是舜就派遣禹带兵讨伐三苗。后采用了伯益的建议,以德归化三苗。)

■现代翻译:子路向孔子请教在上位者怎样行君子之道。孔子说:“用敬来修身。”子路说:“像这样就可以了吗?”孔子说:“修己来安顿九族朋友。”子路说:“像这样就可以了吗?”孔子说:“修己来安顿百姓,家齐国治天下平。修己来齐家治国平天下,尧舜都很难做到啊!”

●何晏等《论语集解》:孔安国曰:“敬其身。人,谓朋友九族。病,犹难也。”

●皇侃《论语义疏》:子路问为君子之法也。子日:身正则民从,故君子自修己身,而自敬也。子路嫌其少,故重更咨问孔子如此而己乎。答子路:当能先自修敬己,而后安人也。子路又嫌少也。又答曰:先修敬己身,然后乃安于百姓也。先能内自修己,而外安百姓,此事为大难也。尧舜之至圣犹患此事难。卫瓘曰:“此难事,而子路狭掠之,再云如斯而已乎。故云:过此则尧舜所病也。”郭象曰:夫君子者不能索足,故修己者索己。故修己者仅可以内敬其身,外安同己之人耳,岂足安百姓哉?百姓百品,万国殊风,以不治治之,乃得其极。若欲修己以治之,虽尧舜必病,况君子乎?今尧舜非修之也,万物自无为而治。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明,云行雨施而已。故能夷畅(平和通达)条达,曲成不遗而无病也。

●刑昺《论语注疏》:此章论君子之道也。子路问于孔子,为行何如可谓之君子也。子曰:君子当敬其身也。又以恩惠安于亲族也。又当修己以安天下之众人也。孔子恐其未已,故又说:修已以安百姓之事,虽尧、舜之圣,其犹难之,况君子乎!

●陈祥道《论语全解》:《书》称尧之德(《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始于钦明(敬肃明察。马融曰:“威仪表备谓之钦,照临四方谓之明。”后遂以“钦明”为对君主的颂词。),中于平(pián)章(辨别彰明。或曰天下太平,政绩彰明。),卒于于变(变革、革命、创新。《周易.系辞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处于穷尽局面须变革,变革后才会通达,通达就能长久。)。钦明者修己以敬也,平章者安人也,于变者安百姓也。老子言修之身,而其终至于天下修;《礼》言“毋不敬”,而其效至于安民。与此同意。修己以敬,自爱也;修己以安百姓,博爱也。夫正者未必安,而安者必以正。孟子以正己而物正,为大人之事;则修己以安百姓者,圣人之事也。尧舜于此可以不修,而犹病之者,以其不免有窜(流放)殛(jí,杀戮)之刑故也。《书》曰:“安民则恵,惟帝其难之。”此之谓欤!《孝经》言“得人之欢心”,又言“得百姓之欢心”,是人不及百姓之众也。

●朱熹《论语集注》:修己以敬,夫子之言至矣尽矣。而子路少之,故再以其充积之盛,自然及物者告之,无他道也。人者,对己而言。百姓,则尽乎人矣。尧舜犹病,言不可以有加于此。以抑子路,使反求诸近也。盖圣人之心无穷,世虽极治,然岂能必知四海之内,果无一物不得其所哉?故尧舜犹以安百姓为病。若曰吾治已足,则非所以为圣人矣。程子曰:“君子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惟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而四灵毕至矣。此体信达顺之道,聪明睿知皆由是出,以此事天飨帝。”程子曰:“敬胜百邪,古来无偷惰放逸的学问,故下一敬字摄入诸义。就中大题目,只是克己复礼、忠恕一贯、择善固执、慎独、求放心。”(求放心: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人路:人的大道。放:放任,失去。学问之道不过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罢了。)

●张栻《癸巳论语解》:修已之道,不越乎敬而已。敬道之尽,则所为修已者亦无不尽,而所以安人安百姓者皆在其中矣。盖一于笃敬,则其推之家,以及于国以及于天下,皆是理也。极其至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兆民虽众,其有不得其所安者乎?是则修已以敬,一语理亦无不尽者。子路疑其未足也。则告之以修已以安人,安人是已之所推而已。又疑其未足也。则告之以安百姓,安百姓是安人之备者而已。又曰“尧舜其犹病诸”,欲子路之毋忽于斯也。凡覆载之内,尧舜固欲已之泽,均被之也,有未能焉,是尧舜之所病也。此修己以敬无穷意。

●清《四书解义》:此一章书是言修己治人之要也。子路问为君子之道当如何?孔子曰:君子之所以为君子者,以敬修其身而已。盖无事则收敛身心,使天理常存,有事则几检言行,使人欲不作如此,则身修而徳成矣。岂不可为君子乎?子路又问君子之道甚大,岂但如此而已乎?孔子曰:敬者人己合一之理,诚能修己以敬,则此感而彼通,可以推之而安人矣。又问君子之道甚大,岂但如此而已乎?孔子曰:敬者天下为公之理,诚能修己以敬,则正己而物正,可以推之而安百姓矣。夫修己以安百姓,其学问至精,其功用至大,虽尧舜之圣,其心犹歉然不敢自以为足也,而谓未足以尽君子乎。盖敬为修己治人之要,而亦学问彻始彻终之道,千圣相传不外乎此。近而公私邪正,远而废兴存亡,皆于一念敬肆之几决之,君天下者诚不可以不审也。

●刘宝楠《论语正义》:凡安人、安百姓,皆本于修己以敬,故曰“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钱穆《论语新解》:人道莫大于能相安,而其端自安己始。安己自修敬始。孔门本人道论政事,本人心论人道,此亦一以贯之,亦古今通义。《论语》又云:“君子笃恭而天下平。(或曰语出《中庸》)”笃恭即修己以敬,天下平即百姓安。今试问一人笃恭,遂可以平天下乎?故曰:“尧、舜其犹病诸。” 尧、舜尚嫌有不能,自尧、舜以下,能笃恭,能修己以敬,岂遂能使百姓安而天下平?子路屡问:“如斯而已乎?”正疑仅此之不足。然世固无己不安而能安人者,亦无己不敬而能敬人者。在己不安,对人不敬,而高踞人上,斯难为之下矣。孔子所言,悬之千百世之后,将仍见其无以易,此所以为圣人之言。故欲求百姓安,天下平,惟有从“修己以敬”始。至于百姓之不尽安,天下之不尽平,尧、舜犹以此为病。孔子盛推尧、舜,而《论语》言“尧、舜其犹病诸”者凡二见,(另一处见《雍也》6.30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则人力有限,所以君子又贵乎知命。

●南怀瑾《论语别裁》:“君子”为学问道德到了相当标准的人。能以非常严肃、庄重、恭敬的态度,修正自己心里的思想,和外表的行为,这就是君子。你自己的修养做好了,随时能够庄严、恭敬以后,进一步要利人、利社会;还要利天下、利百姓。就在尧舜做起来,也不能说完全没有缺憾,总难做到十全十美的,何况我们?!

★此章言君子修身之体用也。《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敬者,圣学终始之要,修己正心之法也。“修己以敬”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凡安人、安百姓,在修己中实有是事,非意之外者也。惟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则无为而治也。尧、舜犹以此为病者,尧舜之至圣犹患修己事难,至于“安家人”则不能无遗憾,泽均被之也有未能焉。 https://t.cn/RxRVHIh

张锡纯:山萸肉解

山萸肉味酸性温,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因得木气最厚,收涩之中兼具条畅之性,故又通利九窍,流通血脉,治肝虚自汗,肝虚胁疼腰疼,肝虚内风萌动。且敛正气而不敛邪气,与他酸敛之药不同,是以《本经》谓其逐寒湿痹也。其核与肉之性相反,用时务须将核去净,近阅医报有言核味涩,性亦主收敛,服之恒使小便不利,椎破尝之,果有有涩味者,其说或可信。

附案:友人毛仙阁之哲嗣印棠,年二十余。于孟冬得伤寒证,调治十余日,表里皆解。忽遍身发热,顿饭顷,汗出淋漓热顿解,须臾又热又汗,若是两昼夜,势近垂危。仓猝迎愚诊治,及至见汗出,浑身如洗,目上窜不露黑睛,左脉微细模糊,按之即无,此肝胆虚极,而元气欲脱也。盖肝胆虚者,其病象为寒热往来,此证之忽热忽汗,亦即寒热往来之意。急用净萸肉二两煎服,热与汗均愈其半,遂为疏方用净萸肉二两,生龙骨、生牡蛎各一两,生杭芍六钱,野台参四钱,炙甘草二钱(此方名来复汤),连服两剂病若失。

  一人年四十余,外感痰喘,愚为治愈。但脉浮力微,按之即无。迟半日忽发喘逆,又似无气以息,汗出遍体,四肢逆冷,身躯后挺,危在顷刻。急用净萸肉四两,爆火煎一沸则饮下,汗与喘皆微止。又添水再煎数沸饮下,病又见愈。复添水将原渣煎透饮下,遂汗止喘定,四肢之厥逆亦回。邻村李子勋,年五旬,言前月有病服药已愈,近觉身体清爽,未知脉象何如。诊之,其脉尺部无根,寸部摇摇有将脱之势,因其自谓病愈,若遽悚以危语,彼必不信,姑以脉象平和答之。遂秘谓其侄日:“令叔之脉甚危险,当服补敛之药,以防元气之暴脱。”其侄向彼述之,果不相信。后二日,忽遣人迎愚,言其骤然眩晕不起,求为诊治。既至见其周身颤动,头上汗出,言语错乱,自言心怔忡不能支持,其脉上盛下虚之象较前益甚,急投以净萸肉两半,生龙骨、生牡蛎、野台参、生赭石各五钱,一剂即愈。继将萸肉改用一两,加生山药八钱,连服数剂,脉亦复常。

按:此方赭石之分量,宜稍重于参。

邻村李志绾,年二十余,素伤烟色,偶感风寒,医者用表散药数剂治愈。间日,忽遍身冷汗,心怔仲异常,自言气息将断,急求为调治。诊其脉浮弱无根,左右皆然。愚日:“此证虽危易治,得萸肉数两,可保无虞。”时当霖雨,药坊隔五里许,遣快骑冒雨急取净萸肉四两,人参五钱。先用萸肉二两煎数沸,急服之,心定汗止,气亦接续,又将人参切作小块,用所余萸肉煎浓汤送下,病若失。邑许孝子庄赵叟,年六十三岁,于仲冬得伤寒证,痰喘甚剧。其脉浮而弱,不任循按,问其平素,言有劳病,冬日恒发喘嗽。再三筹思,强治以小青龙汤去麻黄,加杏仁、生石膏,为其脉弱,俾预购补药数种备用。服药后喘稍愈,再诊其脉微弱益甚,遂急用净萸肉一两,生龙骨、生牡蛎各六钱,野台参四钱,生杭芍三钱为方,皆所素购也。煎汤甫成,此时病人呼吸俱微,自觉气息不续,急将药饮下,气息遂能接续。

又其族弟某,年四十八,大汗淋漓,数日不止,衾褥皆湿,势近垂危,询方于愚。俾用净萸肉二两,煎汤饮之,其汗遂止。翌晨迎愚诊视,其脉沉迟细弱,而右部之沉细尤甚,虽无大汗,遍体犹湿。疑其胸中大气下陷,询之果觉胸中气不上升,有类巨石相压,乃恍悟前次之大汗淋漓,实系大气陷后,卫气无所统摄而外泄也。遂用生黄耆一两,萸肉、知母各三钱,一剂胸次豁然,汗亦尽止,又服数剂以善其后。

按:此证若非胸中大气虚陷,致外卫之气无所统摄而出汗者,投以生黄耆一两,其汗出必愈甚,即重用炙黄耆汗出亦必愈甚也。然此中理蕴甚深,拙著升陷汤后发明大气之作用,大气下陷之病状,及黄耆所以能止汗之理,约数千言,兹不胜录也。

一妊妇得霍乱证,吐泻约一昼夜,病稍退,胎忽滑下。觉神气顿散,心摇摇似不能支持,迎愚诊视。既至则病势大革,殓服在身,将舁诸床,病家欲竟不诊视。愚日:“一息犹存,即可挽回。”诊之脉若有若无,气息奄奄,呼之不应,取药无及。其东邻为愚表兄刘玉珍,家有购药二剂未服,亦系愚方,共有萸肉六钱,急拣出煎汤灌下,气息稍大,呼之能应。又购取净萸肉、生山药各二两,煎汤一大碗,徐徐饮下,精神顿复。

邻村黄龙井庄周某,年三十许。当大怒之后,渐觉腿疼,日甚一日,两月之后,卧床不能转侧。医者因其得之恼怒之余,皆用舒肝理气之药,病转加剧。诊其脉左部微弱异常,自言凡疼甚之处皆热,恍悟《内经》谓过怒则伤肝,所谓伤肝者,乃伤肝经之气血,非必郁肝经之气血也。气血伤则虚弱随之,故其脉象如是也。其所以腿疼且觉热者,因肝主疏泄,中藏相火,肝虚不能疏泄,相火即不能逍遥流行于周身,以致郁于经络之间,与气血凝滞而作热作疼,所以热剧之处疼亦剧也。投以净萸肉一两,知母六钱,当归、丹参、乳香、没药各三钱(方名曲直汤),连服十剂,热消疼止,步履如常。

邑友人丁翊仙之令堂,年近七旬,陡然腿疼,不能行动,夜间疼不能寐。翊仙驱车迎愚,且谓脉象有力,当是火郁作痛。及诊其脉,大而且弦,问其心中,亦无热意。愚日:“此脉非有火之象,其大也乃脾胃过虚,真气外泄也;其弦也肝胆失和,木盛侮土也。”为疏方用净萸肉、白术各六钱,人参、白芍各三钱,当归、陈皮各二钱,厚朴、乳香、没药各钱半,煎服数剂全愈。

邑六间房村王某,年二十余,资禀羸弱,又耽烟色,于秋初病虐,两旬始愈。一日大便滑泻数次,头面汗出如洗,精神颓废,昏昏似睡,其脉上盛下虚,两寸摇摇,两尺无根,数至七至,延医二人,皆不疏方。愚后至,为拟方:净萸肉、大熟地各一两,生山药、生龙骨、生牡蛎各六钱,茯苓、生杭芍各三钱,乌附子一钱(方名既济汤),服一剂而醒,又服两剂遂复初。

沧州友人张寿田,曾治一少年,素患心疼,发时昼夜号呼。医者屡用药开通,致大便滑泻,虚气连连下泄,汗出如洗,目睛上泛,心神惊悸,周身嗣动,须人手按,而心疼如故。延医数人,皆不疏方。寿田投以前方,将萸肉倍作二两,连进两剂,诸病皆愈,心疼竟从此除根。

寿田之侄甲升,从愚学医。曾治一人,年三十余,于季冬负重贸易,日行百里,歇息时又屡坐寒地,后觉腿疼不能行步,浸至卧床不能转侧,周身筋骨似皆痿废,延医调治罔效。甲升治以曲直汤,方中当归、丹参、乳香、没药皆改用四钱,去知母,加黄耆一两,服至五剂后,腿即不疼,又服十余剂全愈。

奉天开原友人,田聘卿之夫人,年五十余,素有心疼证,屡服理气活血之药,未能除根。一日反复甚剧,服药数剂,病未轻减。聘卿见拙著既济汤后,载有张寿田所治心疼医案,心有会悟,遂用其方加没药、五灵脂各数钱,连服数剂全愈,至此二年,未尝反复。由是观之,萸肉诚得木气最厚,故味虽酸敛,而性仍条畅,凡肝气因虚不能条畅而作疼者,服之皆可奏效也。

按:山茱萸酸敛之性,以之止汗固脱,犹在人意中,以之治心腹肢体疼痛,诚出人意外。然山茱萸主寒湿痹,《本经》原有明文,凡心腹肢体有所疼痛,皆其气血之痹而不行也。遵《本经》之旨以制方,而果能投之即效,读本草者,曷弗注意于《本经》哉。

山萸肉之性,又善治内部血管或肺络破裂,以致咳血、吐血久不愈者。曾治沧州路家庄马氏少妇,咳血三年,百药不效,即有愈时,旋复如故。后愚为诊视,其夜间多汗,遂用净萸肉、生龙骨、生牡蛎各一两,俾煎服,拟先止其汗,果一剂汗止,又服一剂咳血亦愈。盖从前之咳血久不愈者,因其肺中之络,或胃中血管有破裂处,萸肉与龙骨、牡蛎同用,以涩之敛之,故咳血亦随之愈也。又治本村表弟张权,年三十许,或旬日,或浃辰之间,必吐血数口,浸至每日必吐,亦屡治无效。其脉近和平,微有芤象,亦治以此方,三剂全愈。后又将此方加三七细末三钱,煎药汤送服,以治咳血、吐血之久不愈者,约皆随手奏效。因将其方登于三期二卷,名补络补管汤,若遇吐血之甚者,宜再加赭石五六钱,与前三味同煎汤,送服三七细末更效。

山萸肉之性,又善熄内风。族家嫂,产后十余日,周身汗出不止,且四肢发搐,此因汗出过多而内风动也。急用净萸肉、生山药各二两,俾煎汤服之,两剂愈。

至外感之邪不净而出汗者,亦可重用山萸肉以敛之。邑进士张日睿之公子,年十八九,因伤寒服表药太过,汗出不止,心中怔忡,脉洪数不实,大便数日未行。为疏方用净萸肉、生山药、生石膏各一两,知母、生龙骨、生牡蛎各六钱,甘草二钱,煎服两剂全愈。

门生万泽东,曾治一壮年男子,因屡经恼怒之余,腹中常常作疼。他医用通气、活血、消食、祛寒之药,皆不效。诊其脉左关微弱,知系怒久伤肝,肝虚不能疏泄也。遂用净萸肉二两,佐以当归、丹参、柏子仁各数钱,连服数剂,腹疼遂愈。后凡遇此等证,投以此方皆效。

上文转载于《医学衷中参西录》

#修行#


化 性 谈

—— 四 大 界

身界的人互相揭短,心界的人互相争理,意界的人互相容让,志界的人互相感恩。

佛界人不思而得,神界人思则得之,魔(心)界人“求”才能得,鬼(身)界人“争”才能得。

志有志的性,他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有意的性,是信着人的,遇着好事就愿意让给别人。心有心的性,他是贪而无厌,一心为己,总想占人的便宜。身有身的性,他是破坏成性的,人己两伤也不知悔。所以说,心身两界,绝不可叫他为主,只可叫他听命。 https://t.cn/RJLxrTB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贾跃亭被限制消费
  • 袁立获乐嘉力挺,娱乐圈有几个敢说真话的?
  • 莱昂纳德复出砍13+6 马刺遭小牛逆转结束四连胜
  • 小彬彬离婚 6年二婚情断被爆出轨
  • 柯洁重返世界第一 接下来要想稳住第一可不能再失误了
  • 砸7辆车偷了32元 年底车防偷最强攻略!
  • “中国媳妇”蔡琳产子,丈夫晒儿子初生小脚印超温馨!
  • 贾跃亭被限制消费,呵呵,够假!
  • 颖儿宣布怀孕,陈学冬发文调侃:我只有几条狗
  • 袁立获乐嘉力挺 喊话张国立:希望我的纪大人站出来
  • 梅西全家福被PS后放上国产剧 梅西为争夺肖像权打官司 好任性
  • 小彬彬离婚 6年二婚情断被爆出轨 原因竟是……
  • 完美发挥力克朴廷桓!柯洁重返世界第一
  • 小偷深夜连砸7辆车却只偷到32元现金!网友:又一个被杭州坑惨了的…
  • 文在寅抵京!访华前特别做了一件事......
  • 自如租房甲醛爆表 链家旗下自如被爆廉价装修即入住!
  • 老赖把房子设灵堂,还绑架买家?咋回事?
  • 大爷得知被骗身亡,这样的事件我真的不想再看到了!
  • 老师卧底揭校园贷 将经历拍成视频教育学生
  • 袁立晒聊天记录,网友不仅感叹《演员的诞生》黑幕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