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朗达吉尊者:完全离开五欲有一定的困难,但相续中要有正知正念:外在的诱惑所带来的,到底是解脱还是束缚

全知无垢光尊者用非常易懂的比喻来形容三界众生的痛苦。

“如火”,就像一群人被熊熊烈火包围一样。大家都知道,发生火灾时困在火海里面的人会多么恐怖,有多么可怜!

“猛兽”,被老虎、野狗或野猪等猛兽包围,也是极其恐怖的!前段时间的新闻中说,有三只老虎吃了一个人,非常可怕。

“野人”,古代历史上有许多凶恶野人的记载,只要落入他们的群体中就不会有解脱之日,这也相当可怕。

“陷入国王囹圄众,”入于国王监狱的人们也非常痛苦。现在有些人从监狱里出来才知道:原来外面的世界是那么快乐!

如火猛兽野人中,陷入国王囹圄众,
连续不断受痛苦,仍无解脱时增忧。

我那天说,有一个人在监狱里待了十个月,当时他住的牢房有十二个人,其中一个人特别野蛮,几乎每天都把其他人的午饭全部吃完,谁抢他就会被打得很惨,所以大家都怕他,把他当“s师”一样主动供养所有食物。那个从监狱里出来的人特别怕他,现在还经常梦到他。所以在监狱里,除了监狱长,犯人内部也有这么厉害的人,跟这种人关在一起也是非常痛苦的。

“连续不断受痛苦,”身陷囹圄的人不仅暂时不能解脱,而且连续不断感受痛苦的折磨。《正法念处经》中说:“如是诸法中,求乐不可得。”在世间的一切法当中,很难以得到真正的快乐。

“仍无解脱时增忧。”总之,无论是落入恐怖的猛兽群、野人群中,还是沦落到无有自在的监狱中,或者陷入熊熊燃烧的火坑中,都是非常痛苦的。同样,六道众生在没有获得解脱之前,在三界轮回当中也有如是的痛苦。

在生死轮回当中,怨恨的敌人可能变成亲友,亲友也会变成怨恨的敌人。

多生累世每有情,皆成亲怨与中等,

苦乐利害不可数,父转成母母成妹,

妹成自子皆不定,亲友成怨亦无穷。

“多生累世每有情,皆成亲怨与中等,苦乐利害不可数,”在漫长的轮回中,每一个多生累劫不断流转的众生都当过自己的亲人、怨敌或者不亲不怨的中等人。他们每一次转生,都曾给自己带来无量无边的快乐或痛苦、利益或损害。

“父转成母母成妹,妹成自子皆不定,亲友成怨亦无穷。”轮回中,有时父亲转成母亲,母亲转成姊妹,姊妹又变成自己的孩子;或者亲人变成怨敌,怨敌变成亲人——不仅这一世是这样,无始以来都如此。

佛教经常讲:无始以来,所有众生都当过自己的父母。那么,是否所有众生也都当过自己的怨敌呢?是当过。这时,有些人可能会问:“众生都当过父母的话,我们要向他们报恩;如果众生也都当过怨敌,那要不要向他们报仇呢?”实际上这是不需要的,因为报仇是不合理的行为,也不符合我们的光明心,也就是慈悲心。

从这个颂词当中,我们可以发现,亲怨确实是不定的。《前行》中引用的嘎达亚那尊者的公案,以及《入行论》中的一些公案,都说明了这一点。

《法句譬喻经》中说,有一个人非常吝啬,每次吃饭时就把门紧紧关上。有一次,他杀了一只鸡,让妻子做好后,一家人开始吃饭。佛陀观察度化他的因缘已经成熟,就幻化成一个沙门进入他紧闭的屋室中。他见了特别生气,就开始骂他:“我都已经关门了,你这个无有惭愧的出家人怎么还进来?”

幻化沙门说:“你才是无有惭愧的无耻之人。”这个人说:“我怎么无耻?”沙门说:“你杀了自己的父亲,娶了自己的母亲,培养怨恨的敌人,这难道不是无耻吗?”

他说:“我怎么会做这些事?”幻化沙门说:“你杀的鸡实际上是你前世的父亲,他因为特别吝啬,死后转生为你家的一只鸡,你今天已经把它杀了;你母亲以前特别疼爱你,以此贪心转生女人成为你的妻子;你前世被罗刹杀掉,那个罗刹因为仇怨变成了你的儿子。所以,你现在把父亲杀了,把母亲当妻子,天天供奉怨恨的敌人。难道这些不是你做的吗?”

这时他依靠佛禅定力的加持,回忆起了前世的所有经历,于是非常后悔和伤心,就在佛陀面前忏悔,后来获得了须陀洹果位。(佛经公案中,一般在家人得须陀洹果,出家之后得阿罗汉果位。)

从这个公案中也可看出,今生的父母亲友与自己有着不同的前世因缘。表面看来,这一世的亲怨是固定且分明的——这是我的亲戚,那是我的敌人,那是我的恩人。但实际上,不说前世如何,即使今生当中也很难确定亲与怨。比如大城市里,很多人因为一点小事就马上离婚,很多亲密的家人、朋友之间也会瞬间反目成仇、互相杀害,甚至父母和孩子之间也会如此,而怨恨的敌人又会变成最亲密的朋友。

所以,在轮回中人们之间的感情和关系,确实像佛陀讲的那样不确定。因缘聚合时,他会变成你的亲友;因缘散去后,他就会变成你的仇人。所以,说“永远恨他”也不一定,“永远爱他”也不一定。因为在我们的心中有很多致使轮回变化不定的因缘。

因此,我们既要思考无始以来人们之间的因缘,也要思维即生当中亲友、仇人之间微妙关系

以闻思树立正见

以前没有信仰的人,听到“人身难得”、“寿命无常”时可能比较容易接受,但听到“轮回痛苦”、“业因果”时,就可能心生怀疑和邪见。这跟从小接受的教育、成长环境以及父母的见解有关。所以他们经常对真理产生怀疑,也是正常现象。

对治五欲的窍诀

当然,完全离开五欲也有一定的困难。就像《入行论》中所说:“何需足量革,尽覆此大地,片革垫靴底,即同覆大地。”同样,抹杀所有妙色,隔离所有妙香,确实难以做到,但相续中要有正知正念,要知道外在的诱惑所带来的,到底是解脱还是束缚。

佛陀在《百喻经》中讲过一个很好的比喻。一个人走路时特别干渴。他遇到一眼甘泉,畅饮之后准备离开,但看到泉水还在不断涌出,就再再制止它说:“我已经喝完了,你不要再出水了!”(《百喻经》的很多比喻跟愚笨者有关。)这时,有人说:“你无法制止它,还是让它自然流淌吧!你也不必待在这里,还是离开吧。”

佛陀以此来比喻修行中对治五欲的方法。五欲好比自然涌出的泉水,愚人无法阻塞泉水涌出,就像人们无法完全遮止五欲产生一样;但如果运用调心方法,或离开特定的环境,就跟五欲自然停止没有什么差别。所以,修行人会想方设法摄持自己的根门。https://t.cn/A6XkEUDW

#古老的祛病导引法#,治疗二十种急慢性病!
《道枢》卷二十八《太清养生下篇》之开篇就阐述了包括导引术在内的一些道术的治病机理,还列有20种病症的以导引为主体的治疗方法。
导引术不仅可以用于日常的养生保健,而且还有一定的疾病治疗功能。
对此,《道枢》卷二十八《太清养生下篇》之开篇就阐述了包括导引术在内的一些道术的治病机理:“人之身,十二大节,三百六十小骨,孔孔相对,脉脉相通,新气与故气交错其间。新气或顿阻,或循行;故气或流通,或壅滞,或俱塞,或并驰。盖壅滞者,阳气之聚而为块瘕者也;顿阻者,而为肿为疡者也。气既能蓄聚,则亦有分散之理矣。凡患之所在,可用导引以散之,和气以攻之,时意以送之,清气以润之,咽津以补之。”这里显然是把人体内“气”的运行作为人生命活力依存的基础或表征。

虽然在现代人体解剖学中始终很难找到与“气”完全对应的物质实体,但我们不能就此完全否认这种认识所暗含的科学因素。这里所说的“气”,大概是囊括现代人体生理学所讲的血液、体液的流通和神经的传导等生理现象在内的综合物。

实际上,根据现代病理知识,这段话的主要问题在于没有揭示出造成人体之“气”壅滞、顿阻等病患的诸如病毒、病菌之类更深层的致病因素,而且在治疗方法上也仅指出了一些不用任何药物的诸如“导引以散之,和气以攻之,时意以送之,清气以润之,咽津以补之”之类的治疗方法。对于某些病症,这些治疗方法当然是有效的,但也不是万能的。

在上述导引治病机理之后,《太清养生下篇》中还列有20种病症的以导引为主体的治疗方法。若从现代医学角度考量,其对每种疾病的记述,实际上主要包含了疾病名称、生病机理和治疗方法三方面的内容。鉴于该篇中所述导引法所具有的鲜明的治病特色,我们暂且将其命名为“太清祛病导引法”。现整理如下。

一、病名:霍乱
病理:本乎冷气所散,其腠理乍通乍塞,其气道忽留忽行,或气应行阴乃复行阳,或气应行阳乃复行阴。

治法:于密室厚衣。大坐,以左右手据二膝上,向左力回六十过,右亦如之,左右迭为之,满三百六十之数,乃长呼者七,既已则长吹,长嘘,长呵,长咽,长唏者各七,则愈矣。或疾甚,不可导引,则使人掣左手,次之右手,次之左足,次之右足,各三百六十过,兼以沸汤浸手至肘,浸足至膝,冷则易之,至愈而止。此何也?以外气引内气者也,亦足以治尸蹙焉。

二、病名:癞
病理:太阳之病也,阳为阴所排,而沉于骨髓,积久则新气不达,故气不通,壅瘀郁热而生虫。于是为癞焉。
治法:密室静居,食不厌少,情不厌闲。大坐,放纵其体,以左右手据二膝上,以首及身向左力回十过,右亦如之,左右迭为之,满三百六十之数。如此则关节、血脉,腠理、毛孔尽开。乃长呼,长吹,长嘘,长呵,长咽,长唏者各五。
然后以清气攻之者有六焉。其一,则大坐,放纵其体,鼻徐徐长取其清气,兼以意想使清气周达于骨髓,然后口徐徐长呼以出之,既已,漱津以咽之,如是者六十过;其二,则以吹出之;其三,则以嘘出之;其四,则以呵出之;其五,则以咽出之;其六,则以唏出之(并与呼法同)。

然后,鼻徐徐长取其清气,兼以意想使清气周达于骨髓,口长吐以出之,漱津以咽之者六十过,于是阳虫为阴所击当自毙矣。必以卯午酉子之时,为之可也(忌食面及羊肉)。

三、病名:半身不遂
病理:阳气蓄聚,为外寒所蔽,或因阴气所卫,其脉虽通,而内无所达也。
治法:大坐,以左右手据二膝上,向左力回十过,右亦如之,左右迭两相合者,满三百六十之数。即使人力掣,手足不随者,各三百六十过,复以左右手向下;将手足不随者,亦三百六十过。既已,乃纵放其体,以鼻徐徐长取其清气,然后口徐徐长呼出之,当呼之时,以意送其气入于所患手足之中,又咽津,随之者六十过,吹、嘘、呵、咽、唏,皆如之。病甚者,不堪导引,则使人力掣。手足不遂者,以意送其气亦可。

四、病名:周身肿
病理:阳气促于五藏,出于皮肤而不散也。
治法:大坐,以左右手据膝上,左右力回者各十过,一易。于是,两相合者三百六十过。以鼻长取清气,使周达于五藏,口长呼以出之,漱津以咽之者六十过,吹、嘘、呵、咽、唏,亦如之。
热之盛者,其口无津,则惟导引以鼻取其清,口吐其浊,亦可也(此亦治疮病)。热气所冲,屯聚不散而为肿者,则以口长吹于肿之上,十四过,以冷手宽按之,以口长呵于肿之上,十四过,复搓左右手,使热,宽按之。如此迭为焉,至愈而止。

五、病名:目赤而干痛
病理:为肝热之所冲也。
治法:左右导引三百六十过,然后鼻徐徐长取其清气,而想其清气上射于目,则热气为清气冲之,自然热气退从口出,可以呵而吐之,满三百六十之数,则愈矣。呵者,主于心,故出于本气者也。

六、病名:耳聋
肾中之热气冲于耳,复为阴气逆闭之也。
病理:肾中之热气冲于耳,复为阴气逆闭之也。

治法:左右导引三百六十过,既已,以手力挽左右耳四十九过;然后以鼻徐徐长取其清气,兼以意想其清气使达于肾中,则以口徐徐哂而出之。如此者,满三百六十之数。咽者,主于肾;挽耳者,去其阴也。昼夜二时为之,则愈矣。

七、病名:上气咳嗽
病理:阳气在于藏,奔上而欲出,其阴气复入而相逢于颡中,阴阳之气渐盛,则嗽弥甚矣。譬如以气吹火焉:气,冷也;火,热也。然,吹则火盛矣。

治法:大坐,左右导引各二百四十过;以二肘向后,以臂向前,力努之。既已,复以左右手委于二肘向前力以相近;既立已,复立左右膝,以二手在二髀之下,又以二髀向外力捅二肘,各十四过;然后以首左倾,以肩力承之,其右亦然,迭为之各十六过,向上长引其颈四过,乃长呼,长吹,长嘘,长呵,长咽,长唏,各七过。日三时为之,疾则愈矣。兼于鼻徐徐取其清气,口徐徐长呼以出之,漱津以咽之,吹、嘘、呵、咽、唏者,二十过。其效则加速焉。凡上气者,其行之之时,始举足,以足向前力踏之胫后着地,斯为佳矣。

八、病名:劳复
病理:其阳虚损,或因饱气其气乍闭乍冲,或投热食以致之也。
治法:大坐,徐徐导引左右各四十九过,鼻徐徐长取其清气,口徐徐长吐之,吐则咽其津,满一百二十过,有馀力则进而至于二百四十、三百六十之数,尤佳也。然后舒左足,以左手按其足上,以其足左右转之四十九过,其右易然,日再为之则愈矣。故彭祖日:内外转其二足,各十过,可以止诸劳。盖为此也。

九、病名:温疫
病理:阳气也。聚于诸藏,入于诸脉,及于腠理也。
治法:大坐,左右导引三百六十过(歧伯日:导引者,挽仰屈伸也。甘始日:又手项上左右捩,不息也。又云:率以汗出为度,汗则粉身)。然后立右膝,以左足向前蹋之,立左膝,以右足蹋之,各四十九过(卧而为之亦可)。鼻纳之口吐之者,二百四十过,进至于三百六十之数,尤佳也。彭祖日:亦可以已疟。

十、病名:疟
病理:阳在于隔之下,奔上而欲出;阴在于隔之上,为阴所闭,其阳漏而泻出。其发有时者,盖阴阳所竞,各有节候也。
治法:于欲发之时,左右导引各三百六十过,然后立右膝舒左足,蹋之四十九过。其右亦然。于是鼻纳之,口吐之,其呼、嘘各二十一过,则愈矣。

十一、病名:鼻衂血、口唾血
病理:中焦热炽,饮水则变为血,故中焦之气上冲于肺,肺复冲鼻,则为纫血,中焦之气下注于脾,脾复冲口则为唾血。凡病此者,前溲少矣。

治法:左右导引三百六十过,既已,以手力挽左右耳四十九过;然后以鼻徐徐长取其清气,兼以意想其清气使达于肾中,则以口徐徐哂而出之。如此者,满三百六十之数。咽者,主于肾;挽耳者,去其阴也。昼夜二时为之,则愈矣。

治法:大坐,导引左右各三百六十过,然后舒左右足,以左手提右足五指七过,右亦如之;纫血,则咽津焉,鼻纳之,口吐嘘出之;唾血亦咽津焉,而咽出之,各三百六十过。旦暮为之则愈矣。甚者,三时为之可也。

十二、病名:赤下
病理:下焦热炽而复饮水,其阴阳相竞,荡于下焦,不得依道而行,时有冷气击之,则痛矣。
治法:左右导引各三百六十过。既已,则咽津焉。鼻纳之,口吐之,与夫呼、嘘、呵、哂、唏各六十过,又咽津焉。日四、五为之则愈矣。

十三、病名:前后溲不通
病理:阳气在于下部而逆据也。
治法:导引左右各三百六十过。既已,以左右手向背之后相叉,以左手向右,以右手力挽之,十四过,其右亦然。复舒左手,以右手力举左肩十四过,其右亦然。然后咽津焉,与夫吐纳:呼、吹、呵、咽、唏,各六十过,日再为之,则愈矣。故宁先生曰:“平坐,伸左手以右手指肩挽之,治前溲不通;以左右手交于背后,名日带缚,治后溲不通。”盖谓此也。

十四、 病名:淋
病理:水道热炽,干涩而不下,时漏而出也。
治法:导引左右各三百六十过,然后立左右足,以左右手从髀之下入,左手总把左足之五指,以右手总把右足之五指,俱向内力挽之,十四过。既已,则咽津焉,鼻徐取其清气,以口咽吐出之,三百六十过。日三作之,弥佳也。

十五、病名:㽷
病理:阴也。本于虚假或病之后诸藏冷气,加以饮水。阴气既入则长所积之水矣;阳气既纳则不通所积之阴矣。水气渐盛至于皮肤而为焉。

症候:左右目脸上起色如老蚕,二胁转侧有水声也。

治法:左右导引各三百六十过。既已,鼻纳之,口吐之,次则嘘、呵、咽、唏,各六十过,及想其气周于一身,昼夜三时为之,久则愈矣(忌食成,宜啖小豆汁,或煮小豆浸左右足为佳)。

十六、病名:反胃
病理:积日受冷,于是阴气渐下屯于腹口,热食头之,为阴气逆据,反而出之也。
治法:常虚腹导引各三百六十过。以左右手相叉,以左右足力蹋二手四十九过,以左手背委于左腋之下,用右手攀左肘七过,其右亦然,即咽津焉。鼻徐徐短取其气,口呵以出之,一百二十过,复咽津焉。次则咽、吹、唏亦如之,三时作之则愈矣(力不堪者二时不可)。

十七、病名:心腹坚痛
病理:阴冷之气屯于心腹,积聚而不散,虽复厚衣以阳击之,阴阳相竞则阴弥甚矣。
治法:左右导引合于三百六十过,则咽津焉。鼻徐徐取其清气,口徐徐呼而出之,当以暖气排其积聚,凡吐咽者,满二百八十之数,呼嘘亦如之。昼夜二时为之则愈矣。

十八、病名:胸胁结癖
病理:阴也。冷气偏屯于胸胁,或因食久,而不散也。
治法:清旦,仰眠,立左右足,使人以手揣取癖根,渐入手于癣根之下,稍举之,起始则痛,后则可忍焉。然后力举之,一百二十过。二三日之后,进而至于二百四十之数,可矣。五日之后,进而至于二百四十之数,可矣。既已,导引三百六十过,然后咽津焉。鼻纳之,口呵之,以意送其气于病之所在,使下部出之,满一百二十之数,渐至于二百四十。以致三百六十弥佳也。昼夜二时为之,即愈矣。

十九、病名:心腹卒满

病理:阴气在于藏,起则冲于心也。

治法:导引左右合于三百六十过,咽津纳气,而口呼之,使气出于下部,满三百六十之数,则愈矣。

二十、病名:目赤而泪出
病理:肝之阴气冲于目也。
治法:如前导引,既已,咽津焉。瞑目,以鼻纳其清气,开目,以口呵出其浊气,满于三百六十之数,昼夜二时为之,则愈矣。

综观此“太清祛病导引法”,其对疾病的名称多以其症状名之,对疾病的病理分析则皆以阴阳为纲纪,而对疾病的处方则以导引为主,兼及行气、起居、饮食等多种疗法。

这些表现都与中国传统医学的特征相吻合。当然,与现代医学相比,该篇对这20种疾病,尤其是在病理分析上,还只是一种大概的、粗线条的把握,尚欠缺必要的科学精度。
若追溯“太清祛病导引法”之渊源,早在曾懂之前,医学界已有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或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可作参考,道教中也有诸如《太清导引养生经》之类的导引经典可作范本。

但我们将此导引法与这些“前辈”文献相对照后发现,其中极少雷同之处。只有上面第8和第13种疾病导引法中所引用的彭祖和宁先生的话是与《太清导引养生经》中的大体相同。可见,此“太清祛病导引法”的创编的确参考了《太清导引养生经》。

若从每种疾病的具体导引方法分析,“太清祛病导引法”中还融进了一些呼、吹、嘘、呵、唏、咽之类的行外气之法,第2、3、5、6、18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中则运用了以意领气的行内气法,如第18种治疗方法中的“鼻纳之,口呵之,以意送其气于病之所在,使下部出之”,即包含了行内气和行外气两种气法。这一特征虽然在宋以前的很多导引法中已经存在,但不如此法中体现得鲜明。

《甲乙经》卷十一

【寒气客于经络之中发痈疽风成发厉浸淫第九】(下)

黄帝问曰:病之生时,有喜怒不测,饮食不节,阴气不足,阳气有余,营气不行,乃发为痈疽,阴阳气不通,而热相薄,乃化为脓,小针能取之乎?

岐伯对曰:夫致使身被痈疽之疾,脓血之聚者,不亦离道远乎。痈疽之生,脓血之成也,积聚之所生。故圣人自治于未形也,愚者遭其已成也。

其已有形,脓已成,为之奈何?

曰:脓已成十死一生。曰:其已成有脓血,可以少针治呼?

曰:以小治小者其功少,以大治大者其功大,以小治大者多害大,故其已成脓血者,其惟砭石䤵锋之所取也。

曰:多害者,其不可全乎?曰:在逆顺焉耳。曰:愿闻顺逆。曰:已为伤者,其白晴青黑,眼小是一逆也;内药而呕,是二逆也;腹痛渴甚,是三逆也;肩项中不便,是四逆也;音嘶色脱,是五逆也。除此五者为顺矣。

邪之入于身也深,其寒与热相摶,久留而内着,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为骨蚀。有所疾前,筋屈不得伸,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瘤也。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复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一本作疡)疽,留久者数岁乃成,以手按之柔。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为昔瘤,以手按之坚。有所结,气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息,日以益大,则为骨疽。有所结,气中于肉,宗气归之,邪留而不去,有热则化为脓,无热则为肉疽。凡此数气者,其发无常处而有常名。

曰:病痈肿,颈痛,胸满腹胀,此为何病?

曰:病名曰厥逆,灸之则瘖,石之则狂,须其气并,乃可治也,阳气重上(一本作止)有余于上,灸亡阳气入阴,入则瘖;石之阳气虚,虚则狂。须其气并而治之使愈。

曰;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以针灸治之,而皆已,其治何在?

曰:此同名而异等者也。夫痈气之息者,宜以针开除去之;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泻之。此所谓同病而异治者也。

曰:诸痈肿,筋挛骨痛,此皆安在?

曰:此皆寒气之肿也,八风之变也。


曰:治之奈何?

曰:此四时之病也,以其胜治其俞。

暴痈筋濡(一本作緛),随分而痛,魄汗不尽,胞气不足,治在其经俞。

腋痈大热,刺足少阳五,刺而热不止,刺手心主三,刺手太阴经络者,大骨之会各三。

痈疽,不得顷回。痈不知所,按之不应手,乍来乍已,刺手太阴傍三与缨脉各二。

治痈肿者,刺痈上。视痈大忄深浅刺之,刺大者多而深之,必端内针为故止也(《素问》云:刺大者多血,小者深之,必端内针为故止)。

项肿不可俯仰,颊肿引耳,完骨主之。咽肿难言,天柱主之。䪼肿唇痈,颧窌主之。颊肿痛,天窗主之。头项痈肿不能言,天容主之。身肿,关门主之。胸下满痛,膺肿,乳根主之。马刀肿瘘,渊腋、章门、支沟主之。面肿目痈,刺陷谷出血立已。犊鼻肿,可刺其上,坚勿攻,攻之者死。疽,窍阴主之。

厉风者,索刺其肿上,已刺以吮其处,按出其恶血,肿尽乃止,常食方食,无食他食,脉风成为厉。管疽发厉,窍阴主之。头大浸淫,间使主之。瘃蛘欲呕,大陵主之。痂疥,阳谿主之。

黄帝问曰:愿尽闻痈疽之形与忌日名?

岐伯对曰: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不急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其化为脓者,脓泻已,则合泵膏,冷食三日已。其状大而赤黑,不急治则热气下入渊腋,前伤任脉,内熏肝肺,熏则十余日死矣。阳气大发,消脑溜顶,名曰脑烁。其色不乐,脑项痛如刺以针,烦心者,死不治。

发于肩及臑,名曰疵疽,其状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脏,痈发四五日,逆焫之。

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疎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其痈坚而不溃者,为马刀挟瘿,以急治之。

发于胸,名曰井疽,其状如大豆,三四日起,不早治,下入腹,不治,七日死。

发于膺,名曰甘疽,色青。其状如谷实瓜萎,常苦寒热。急治之,去其寒热;不急治,十岁死,死后出脓。

痈发于胁,名曰败疵,此言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状大痈脓,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治之以䔖翘草根及赤松子根谷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令竭得三升,即强饮,厚衣坐于釜上,令汗至足已。

发于股胫(一作胻),名曰股胫疽,其状不甚变色,痈脓内薄于骨,急治之,不急治,四十日死。

发于尻,名曰锐疽,其状赤坚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发于股阴,名曰赤驰。不治,六十日死;在两股之内,不治,十日死。

发于膝,名曰疵疽,其状大痈,色不变,寒热而坚者,勿石,石之者即死;须其色异柔,乃石之者生。

诸痈之发于节而相应者不可治,发于阳者,百日死,发于阴者四十日死。

发于胫,名曰兔啮,其状如赤豆至骨,急治之,不急治杀人。

发于内踝,名曰走缓。其状痈,色不变,数石其俞而止其寒热,不死。

发于足上下,名曰四淫。其状大痈,不急治之,百日死。

发于足傍,名曰厉痈。其状不大,初从小指发,急治去之,其状黑者不可消,辄益不治,百日死。

发于足指,名曰脱疽。其状赤黑者,死不治;不赤黑者不死。治之不衰,急斩去之,不去则死矣。

黄帝问曰:何为痈?

岐伯对曰:营气积留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生归之,归而不通,拥遏而不得行,故曰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肌肤于骨髓,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名曰痈。

曰:何谓疽?

曰:热气纯盛,下陷肌肤筋髓骨肉,内连五脏,血气竭绝,其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名曰疽。疽者,其上皮夭瘀以坚,状如牛领皮;痈者,其皮上薄而以泽,此其候也。

曰:有疽死者奈何?

曰:身有五部:伏菟一,腨(《灵枢》作腓)二,背三,五脏之俞四,项五。此五部有疽死也。

曰:身形应九野奈何?

曰:请言身形之应九野也。左手(一作足)应立春,其日戊寅己丑;左胸(一作胁)应春分,其日乙卯;左足应立夏,其日戊辰己巳;膺喉头首应夏至,其日丙午;右手应立秋,其日戊申己未;右胸(一作胁)应秋分,其日辛酉;右足应立冬,其日戊戍己亥;腰尻下窍应冬至,其日壬子;六府及鬲下三脏应中州,其日大禁,太乙所在之日,及诸戊己。凡此九者,善候八正所在之处,主左右上下身体有痈肿者,欲治之,无以其所直之日溃治之,是谓尺忌日也。

五子夜半

五丑鸡鸣

五寅平旦

五卯日出

五辰食时

五巳中五

午日㬂中

五未日昳

五申晡时

五酉日久

五戍黄昏

五亥入定

以上此时得疾者皆不起。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京沈高速铁路”消息:6月25日中国铁路将进行本年度第三次调图,京哈高铁在此次调图中变动非常大,涉及车次时间重排,增加大量图定车次等,其中将首次开行北京朝阳至
  • 凭借得天独厚的风土条件,迪庆人用智慧和汗水,让雪域高原昔日的荒坡变成了如今的“自然银行”孕育出世界一流的高原葡萄酒。[心]福建的冬天,是一首静美又婉转的诗,每一
  •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如果我不是你所在乎的,你就不是我会在乎的,让一切顺起自然,这一年我变了,也体会了,日久不一定生情,但一定能够见人心,更懂得没谁像
  • 与此同时,前三部在当年令人拍案叫绝的世界观设定,也在这一部得到了符合时代的拓展,和当下正热的元宇宙概念无缝衔接,扎克伯格也要直呼内行,库克看了反派分析师的人设恐
  • 哪怕最美的相遇总会路过谁的世界,别去谈什么来日方长,就算沧海桑田,不会感动天地的思念。天青色,等烟雨,后来啊,说再见的都是人走茶凉,还是忘了曾经如花如梦的流年吧
  • 奶一口,因为当初爆出立绘的三张图就只剩下一个没出来了,看着很像蛇,所以我奶一口Sp蛇#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 【佛坪多部门联动破解土蜂蜜滞销难题】近日,佛坪
  • ——沈暮蝉《思念太长,我们不等》22. 我想对着你碎碎念,分享我的各种无关紧要的小事,分享我昨天今天明天,让你知道我有多么牵挂你。2. 我喜欢的样子,你都有。
  • 只是因为捡起一片绿叶,就明白原来世界上所有的颜色都有自己的味道。老师傅就是老师傅,这手艺就是不一样,被雅诗兰黛收购以后,FM出品依旧还是有品质上的保障,从绿意这
  • 忙,能让你从痛点中恢复自信,在忧伤中找寻钥匙,在失败中尝试开拓! 忙碌的人是幸福的。
  • 书里借用尼采说的艺术有两种,一种是醉的产品,音乐和跳舞是最显著的例子;一种是梦的产品,一切造型的艺术如诗如雕刻都属这一类。这么看来,自然界的美和生活中的美,都不
  • #姜东昊[超话]##蜜嗓宝藏姜东昊#【相关更新】cr FB Hang Ten Korea[NU' HANG TEN]행텐X뉴이스트W ‘러브레터 From 행텐
  • 用平常心对待生命的每一天,用感恩心对待眼前的每一个人,幸福和快乐就会不请自来。用平常心对待生命的每一天,用感恩心对待眼前的每一个人,幸福和快乐就会不请自来。
  • #洪宗玄[超话]# 211022 Hjonghyun Ins 更新 What We Lost 전시의 두번째 이야기가 깨짐을 주제로 혜화에 위치한 한옥갤러
  • #中国近代史# 1﹐7(一一,一九)  (1)清第一軍總參贊官靳雲鵬自漢口到北京,謀聯合各軍,要求共和。#牡丹江师范学院[超话]##那年·今日# 1896年1月
  • 而且这是一款十分温和的物化结合型防晒霜,不仅可以防御紫外线全波段照射,能防紫外线UVA,又能防UVB,即能预防皮肤晒红也能防止晒黑,像过年期间有去海边度假的姐妹
  • 额头代表事业很家境,前额生的饱满、宽圆适中、无痣无纹的话,表示家境富裕,前途光明,属荣华富贵的好面相。额头代表事业很家境,前额生的饱满、宽圆适中、无痣无纹的话,
  • 嗯嗯嗯对的[微风]以后我有了自己的宝宝 宝宝长大了 我也要飞到天上去了[微风]明白没我点头如捣蒜:明白了明白了[微风]很高的为 你怕不怕高我想了一下:大概是不怕
  • 反正口嗨又不犯法,我也要乱讲我和别人在聊天,他:你知道吗,她在我们qg有一百多个男朋友,我当时还遇到其中一个,他一直问我她的消息,说这个渣女抛弃他了啊巴拉巴拉我
  • 问题来了,医疗板块也是机构重仓的品种,如果涨幅可观,不排除同样杀鸡取卵获取流动性,所以看起来强,实际上也有被砸风险,不建议因为市场上只有医疗走强就追涨医疗板块(
  •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当明确的一点是,劳动不仅是我们口头上的豪言壮语,也要真正体现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用朴实的行动来证明和体现,去真正的理解并实践劳动。一个懒惰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