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权重上调,释放哪些信号?| 北京观察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董会完成了五年一次的特别提款权(SDR)定值审查,执董会一致决定,将人民币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升幅1.36个百分点。
此外,执董会决定维持现有SDR篮子货币构成不变,即仍由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构成,并将人民币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将美元权重由41.73%上调至43.38%,同时将欧元、日元和英镑权重分别由30.93%、8.33%和8.09%下调至29.31%、7.59%和7.44%。
特别提款权(SDR),是IMF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是该组织会员国使用资金的一种权利,当这些会员国国际收支“入不敷出”,就可以利用SDR向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也可以和黄金一样充当国际储备。
因此,国家的货币SDR权重越高,其权利也就越大,同时也反映该国经济综合实力更强。
人民币“入篮”后的首次审查 权重上升代表国际化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注意到,SDR 定值审查五年一次 ,这也是自2016年人民币“入篮”后的首次定值审查。可以看出,IMF作为重大国际金融机构,对各国经济的比较和衡量十分慎重。官方发布的声明中,除了“出口标准和自由使用的标准”这两项估值,潜在的经济分裂及高通胀等都被纳入SDR的估值框架。
在这一背景下,人民币顺利通过审查且权重上升。而值得一提的是,IMF官方声明中特地指出,董事们普遍承认中国在金融市场改革方面取得的进展。
这一点也与近年来中国出口稳步增长、人民币在储备货币中占比提升以及人民币外汇交易增加相匹配。中国的国际贸易地位不断上升,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打好了基础。根据WTO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贸易总额突破6万亿美元大关,增幅接近30%,占全球贸易市场份额13.51%;此外,各国央行逐渐对官方储备货币进行多元化管理,提升人民币在国际储备中的比重。当前,全球已有超70个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志勤向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分析道,此次审查可以说是我国自2016年人民币正式“入篮”以来的一次“考试”。中国通过了这次“考试”,也代表着国际社会进一步肯定了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正确,认可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此举也可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也会有所增强。
美元不降反升 依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强势地位
上调后人民币权重仍保持第三位,次于美元、欧元。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审查中,美元权重上升1.68个百分点。刘志勤指出,受益于美国长期以来形成的金融市场和美债的安全资产属性,美元依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强势地位。
要指出的是,目前国际货币体系趋于多元化,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职能逐渐减弱。据IMF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调查显示,自2015年起,各国央行持有的美元储备逐渐减少。2021年四季度,美元在各国外汇储备的比重降至58.8%,创2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IMF进行审查的5年间,不乏有美国对华贸易战、前任总统特朗普的扩张美工业、美国内部党政对立、新冠疫情等等影响,都使得让美元霸权的实体商品支点濒临崩塌。在今年,由于俄乌冲突引发美国对俄金融制裁,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美元的公信力。而在此背景下,美元不降反升,就很耐人寻味。
究其原因,有分析认为,IMF的做法有可能是在为美联储的加息操作造势。美元作为当前全球持有最多的货币,美联储以降息操作向全球输出美元,以加息操作回收美元。美国便在这种“美元的凭空升值”间,实现了对全球购买力的劫掠。与此同时,在当前国际形势严峻,经济形势面临的高度不确定性下,国际市场对美元需求增加,进一步推动了美元资产的保值作用。
美元权重上调的背后,则是欧元、日元的下降。某种程度上,美元在本就主导国际货币市场的基础上又一次权重上调,体现了美国为维护其霸权地位的又一做法。
专家:人民币与美元欧元差距将逐步减少 最终齐头并进
那么,若抛开美元的霸权地位,人民币是否能超越当前排名第二的欧元呢
在刘志勤看来,欧元的背后是将近三十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因此其实力强于中国、日本,位居第二是符合经济发展逻辑的。不过,当前欧洲过多依赖美国市场,此举会进一步削弱欧元的国际化进程。而随着我国的金融市场不断改革开放,人民币跟欧元、美元当前存在的差距将会逐步减少,最终能齐头并进,达成三角关系。
事实上,这两年在疫情的冲击下,我国出口仍然保持高增长,已彰显出我国经济的韧性。近期,人民币汇率出现阶段性贬值行情,波动幅度明显放大,备受外界关注。而在此时,IMF将人民币在SDR的权重提升,也向市场传递出积极信号。
近日,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表示,“下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加强存款利率监管,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发挥LPR改革效能,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此外,在今天(17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下一阶段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金融市场改革开放,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投资的程序,丰富可投资的资产准备,完善数据披露,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延长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时间,不断提升投资中国市场的便利性,为境外投资者和国际投资机构投资中国市场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从内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从外不断提升中国市场投资环境。这一系列信号中不难看出,中国将继续提升自我,开放发展,以最好姿态迎接好下一个五年的“大考”。
作者丨王贝妮,深圳卫视直新闻驻京记者

【#31省2021年常住人口大数据#:16省常住人口负增长】在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人口数据后,各地也陆续发布了当地数据。

第一财经梳理发现,截至目前,31个省份已全部发布了2021年常住人口数据,31个省份中,有16个省份常住人口出现下降,15个省份常住人口增长,其中浙江、广东和湖北增量位居前三。同时,截至目前,有27个省份公布了2021年出生人口数据,广东自2018年开始已连续多年出生人口最多。此外,还有11个省份人口出现自然负增长。

16个省份常住人口负增长

数据显示,31个省份中,共有15个省份2021年常住人口实现增长,这其中,位居前5的是浙江、广东、湖北、江苏和福建,包括了东南沿海四个经济发达省份和疫情后全面复苏的中部省份湖北。

这其中,浙江以72万人的增量位居第一。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即人口净流入)。按照自然增长率计算,去年浙江的自然增长人口仅有6.5万,也就是说去年浙江新增净流入人口达65.5万人。

杭州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汤海孺对第一财经分析,人口增加跟区域的产业发展紧密相关,产业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像杭州、宁波这些大城市的创新动力强,在产业转型方面做得比较好,所以吸引更多的人群进入。

浙江之后,广东以60万的增量位居第二。不过,与浙江不同的是,广东2021年的增量高主要是因为出生率较高。数据显示,广东的出生率达到了9.35‰,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4.52‰,去年广东自然增长人口部分达到了57.19万人,而新增的省外净流入人口只有2.81万人。从城市来看,过去曾多年位居城市人口增量榜前三的深圳和广州,去年常住人口增量只有4.78万和7.03万人,两城都未进入到城市人口增量前20。

广东之后,湖北以54.7万人的增量位居前三。其主要原因在于,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有一些人口在外边,没有纳入统计,疫情过后,随着湖北经济全面恢复,很多人回到湖北。

江苏和福建增量都超过了20万,分列4、5位。广西增量为18万人,位列第六。海南、安徽、山东和宁夏增量分列7到10位,不过这几个省份的增量都不多。总体来说,常住人口增长的省份主要来自人口流入较多的东南沿海地区,以及部分出生率较高的省份和中部的湖北。

相比之下,有16个省份常住人口出现下降,占比超过一半。其中有10个省份减少的数量超过10万人,河南、黑龙江和云南减少数量位居前三,辽宁、吉林、湖南减少数量也都超过了20万人。总体来说,人口下降的省份主要来自东北、华北、西北和中部地区。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对第一财经分析,未来常住人口负增长的省份可能还会继续增加。目前我国人口的空间优化布局仍在继续,城乡人口布局、区域性的人口布局仍在变化,一些经济发达、经济高地会集聚更多的人口,这些地方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会越来越高。一方面,人口仍在向东南沿海地区集聚;另一方面,一些省份虽总人口在下降,但省会城市人口仍在增加。

以河南为例,去年该省常住人口减少了58万人,省会郑州增加了12.2万人;湖南常住人口减少了23.39万人,但省会长沙增加了17.13万人;山西常住人口减少了10.02万人,但省会太原增加了7.25万人。

27省出生人口数据:广东出生人口第一,多省创新低

相比常住人口数据,目前只有27个省份发布了2021年的出生人口相关数据,其中广东自2018年以来已连续多年坐稳第一生育大省位置。与此同时,有11个省份人口出现自然负增长。

这其中,广东、河南和山东出生人口数量位居第三。数据显示,2021年,广东出生人口为118.31万人,连续两年成为唯一一个超过百万大关的省份。自2018年超越山东成为第一生育大省后,广东已连续多年出生人口位居第一。

出生人口多,一方面跟广东流入人口中以年轻人口为主有关,由于处于育龄阶段的人口多,出生率也较高。另一方面也跟潮汕、湛江等地的生育文化较浓、生育意愿较高有关。这其中,去年汕头人口出生率13.2‰,人口自然增长率8.0‰。湛江去年出生率达到12‰,自然增长率为8.12‰。珠三角的东莞,户籍人口出生率为12.0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95‰。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5月1日起,《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生育登记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办法》明确了生育子女无须再审批,实行全口径生育登记制度,并在登记流程、办理材料和办理时限等方面更加优化、更加便民。

人口专家、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教授对第一财经分析,明确“生育子女无需再审批”,简化生育登记手续,释放了最重要的信号,就是鼓励生育、积极生育、适龄生育、优生优育。

广东之后,另外两个亿级人口大省河南和山东2021年出生人口分别为79.3万人和75.04万人,分列二、三位。这其中,河南2021年出生人口创下了1978年以来的新低,继2020年首度跌破100万大关后,2021年再度跌破了80万大关。

包括河南在内,多个省份2021年出生人口创下了数十年来的新低。江西省统计局的分析指出,2021年全省出生人口较快下降,2021年全省出生人口比2020年减少5.04万人,出生人口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首次低于40万人。出生人口下降主要受婚育年龄推迟、“二孩政策”效应减弱等因素影响。

在江苏,2021年江苏出生人口数约为47.98万人。第一财经结合《江苏统计年鉴2021》数据梳理发现,这也是1978年以来(该年鉴公布有1978年以来的数据)首次跌破50万大关。在湖南,2021年出生人口为近60年来首次低于50万。

我国11省份人口出现自然负增长,5省首次转负

在出生率方面,已公布数据的27个省份中,共有4个省份超过了1%即千分之十,分别是西藏、贵州、宁夏和青海,均来自西部地区。另外,广西、甘肃、广东和云南超过了千分之九。江西、福建、河南出生率达到或超过了千分之八。

通常来说,人口出生率较高的地方,往往是城镇化率较低的地方。比如西部地区和中部的江西、河南。不过,有两个省是例外,即来自东南沿海的广东和福建,整体出生率也较高,这其中主要原因是广东的潮汕、福建的闽南等地区受传统的宗族文化因素影响,生育文化意识较浓,生育意愿较高。

相比之下,出生率较低的地方,主要来自东北、华北、长三角以及城镇化率较高的重庆等地。其中,上海、江苏和东北的吉林、辽宁、黑龙江出生率均已低于千分之六。

从人口自然增长率来看,26个省份中,共有11个省份人口出现自然负增长,分别是黑龙江、吉林、辽宁、重庆、内蒙古、湖南、江苏、上海、湖北、河北和山西。其中,江苏、湖北、湖南、内蒙古和山西均是近几十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转负。

这其中,东北的黑龙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1‰,同期辽宁为-4.18‰,吉林为-3.38‰。其中,吉林自2018年开始连续多年人口出现自然负增长,黑龙江则已经连续7年人口出现自然负增长。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衣保中对第一财经分析,东北的出生率低,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产业结构因素。由于老工业基地衰退,产业比较老旧,加之产业结构以重资本型的重化工业为主,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差,所以导致年轻人口外流。年轻人外流后,出生率也会下降。另一方面,也与历史惯性、人口结构有关。东北工业化和城镇化早,计划生育执行严格,独生子女占比大,这批独生子女现在是东北生育的主体,因此出生率也会较低。

衣保中说,要提升东北的出生率,核心还是产业发展,关键还是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吸纳就业的机会。比如东北的高教资源实力雄厚,但这些高教资源优势并没有充分转化为科创优势,未来要通过科技创新才能形成内生动力,形成新的增长点。

今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长春、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建设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第22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求要努力把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成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验区、老工业基地和创新型城市转型示范区、创新创业生态标杆区、对俄及东北亚协同开放先导区。(第一财经)

【#31省2021年常住人口大数据#:16省常住人口负增长】在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人口数据后,各地也陆续发布了当地数据。

第一财经梳理发现,截至目前,31个省份已全部发布了2021年常住人口数据,31个省份中,有16个省份常住人口出现下降,15个省份常住人口增长,其中浙江、广东和湖北增量位居前三。同时,截至目前,有27个省份公布了2021年出生人口数据,广东自2018年开始已连续多年出生人口最多。此外,还有11个省份人口出现自然负增长。

16个省份常住人口负增长

数据显示,31个省份中,共有15个省份2021年常住人口实现增长,这其中,位居前5的是浙江、广东、湖北、江苏和福建,包括了东南沿海四个经济发达省份和疫情后全面复苏的中部省份湖北。

这其中,浙江以72万人的增量位居第一。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即人口净流入)。按照自然增长率计算,去年浙江的自然增长人口仅有6.5万,也就是说去年浙江新增净流入人口达65.5万人。

杭州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汤海孺对第一财经分析,人口增加跟区域的产业发展紧密相关,产业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像杭州、宁波这些大城市的创新动力强,在产业转型方面做得比较好,所以吸引更多的人群进入。

浙江之后,广东以60万的增量位居第二。不过,与浙江不同的是,广东2021年的增量高主要是因为出生率较高。数据显示,广东的出生率达到了9.35‰,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4.52‰,去年广东自然增长人口部分达到了57.19万人,而新增的省外净流入人口只有2.81万人。从城市来看,过去曾多年位居城市人口增量榜前三的深圳和广州,去年常住人口增量只有4.78万和7.03万人,两城都未进入到城市人口增量前20。

广东之后,湖北以54.7万人的增量位居前三。其主要原因在于,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有一些人口在外边,没有纳入统计,疫情过后,随着湖北经济全面恢复,很多人回到湖北。

江苏和福建增量都超过了20万,分列4、5位。广西增量为18万人,位列第六。海南、安徽、山东和宁夏增量分列7到10位,不过这几个省份的增量都不多。总体来说,常住人口增长的省份主要来自人口流入较多的东南沿海地区,以及部分出生率较高的省份和中部的湖北。

相比之下,有16个省份常住人口出现下降,占比超过一半。其中有10个省份减少的数量超过10万人,河南、黑龙江和云南减少数量位居前三,辽宁、吉林、湖南减少数量也都超过了20万人。总体来说,人口下降的省份主要来自东北、华北、西北和中部地区。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对第一财经分析,未来常住人口负增长的省份可能还会继续增加。目前我国人口的空间优化布局仍在继续,城乡人口布局、区域性的人口布局仍在变化,一些经济发达、经济高地会集聚更多的人口,这些地方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会越来越高。一方面,人口仍在向东南沿海地区集聚;另一方面,一些省份虽总人口在下降,但省会城市人口仍在增加。

以河南为例,去年该省常住人口减少了58万人,省会郑州增加了12.2万人;湖南常住人口减少了23.39万人,但省会长沙增加了17.13万人;山西常住人口减少了10.02万人,但省会太原增加了7.25万人。

27省出生人口数据:广东出生人口第一,多省创新低

相比常住人口数据,目前只有27个省份发布了2021年的出生人口相关数据,其中广东自2018年以来已连续多年坐稳第一生育大省位置。与此同时,有11个省份人口出现自然负增长。

这其中,广东、河南和山东出生人口数量位居第三。数据显示,2021年,广东出生人口为118.31万人,连续两年成为唯一一个超过百万大关的省份。自2018年超越山东成为第一生育大省后,广东已连续多年出生人口位居第一。

出生人口多,一方面跟广东流入人口中以年轻人口为主有关,由于处于育龄阶段的人口多,出生率也较高。另一方面也跟潮汕、湛江等地的生育文化较浓、生育意愿较高有关。这其中,去年汕头人口出生率13.2‰,人口自然增长率8.0‰。湛江去年出生率达到12‰,自然增长率为8.12‰。珠三角的东莞,户籍人口出生率为12.0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95‰。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5月1日起,《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生育登记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办法》明确了生育子女无须再审批,实行全口径生育登记制度,并在登记流程、办理材料和办理时限等方面更加优化、更加便民。

人口专家、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教授对第一财经分析,明确“生育子女无需再审批”,简化生育登记手续,释放了最重要的信号,就是鼓励生育、积极生育、适龄生育、优生优育。

广东之后,另外两个亿级人口大省河南和山东2021年出生人口分别为79.3万人和75.04万人,分列二、三位。这其中,河南2021年出生人口创下了1978年以来的新低,继2020年首度跌破100万大关后,2021年再度跌破了80万大关。

包括河南在内,多个省份2021年出生人口创下了数十年来的新低。江西省统计局的分析指出,2021年全省出生人口较快下降,2021年全省出生人口比2020年减少5.04万人,出生人口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首次低于40万人。出生人口下降主要受婚育年龄推迟、“二孩政策”效应减弱等因素影响。

在江苏,2021年江苏出生人口数约为47.98万人。第一财经结合《江苏统计年鉴2021》数据梳理发现,这也是1978年以来(该年鉴公布有1978年以来的数据)首次跌破50万大关。在湖南,2021年出生人口为近60年来首次低于50万。

我国11省份人口出现自然负增长,5省首次转负

在出生率方面,已公布数据的27个省份中,共有4个省份超过了1%即千分之十,分别是西藏、贵州、宁夏和青海,均来自西部地区。另外,广西、甘肃、广东和云南超过了千分之九。江西、福建、河南出生率达到或超过了千分之八。

通常来说,人口出生率较高的地方,往往是城镇化率较低的地方。比如西部地区和中部的江西、河南。不过,有两个省是例外,即来自东南沿海的广东和福建,整体出生率也较高,这其中主要原因是广东的潮汕、福建的闽南等地区受传统的宗族文化因素影响,生育文化意识较浓,生育意愿较高。

相比之下,出生率较低的地方,主要来自东北、华北、长三角以及城镇化率较高的重庆等地。其中,上海、江苏和东北的吉林、辽宁、黑龙江出生率均已低于千分之六。

从人口自然增长率来看,26个省份中,共有11个省份人口出现自然负增长,分别是黑龙江、吉林、辽宁、重庆、内蒙古、湖南、江苏、上海、湖北、河北和山西。其中,江苏、湖北、湖南、内蒙古和山西均是近几十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转负。

这其中,东北的黑龙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1‰,同期辽宁为-4.18‰,吉林为-3.38‰。其中,吉林自2018年开始连续多年人口出现自然负增长,黑龙江则已经连续7年人口出现自然负增长。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衣保中对第一财经分析,东北的出生率低,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产业结构因素。由于老工业基地衰退,产业比较老旧,加之产业结构以重资本型的重化工业为主,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差,所以导致年轻人口外流。年轻人外流后,出生率也会下降。另一方面,也与历史惯性、人口结构有关。东北工业化和城镇化早,计划生育执行严格,独生子女占比大,这批独生子女现在是东北生育的主体,因此出生率也会较低。

衣保中说,要提升东北的出生率,核心还是产业发展,关键还是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吸纳就业的机会。比如东北的高教资源实力雄厚,但这些高教资源优势并没有充分转化为科创优势,未来要通过科技创新才能形成内生动力,形成新的增长点。

今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长春、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建设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第22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求要努力把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成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验区、老工业基地和创新型城市转型示范区、创新创业生态标杆区、对俄及东北亚协同开放先导区。(第一财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整治后的南昌麦园垃圾填埋场破解异味扰民问题据悉,南昌麦园垃圾填埋场建于1997年,承载着南昌市的城市生活垃...#烟台买房#【快讯|烟台港产城融合发展对接会举行
  • 【皇儿宝】✨我卖的不是牌子‼️是质量..牌子也许不是某响当当的名牌..也许是你没有听过的品牌..但是我们唯一能保证的就是全芯体.超薄款..不起坨.不断层....
  • 厦门纠正牙齿医院推荐,隐形矫正医生推荐,门牙前突怎么做隐适美,厦门隐适美价格,戴牙套后注意事项,矫正牙齿多久有效果?#天津隐形矫正##天津牙套#分享自 @天津牙
  • 大红瓶保湿面霜50g,买就送新生面霜14g*3,下单备注“科学变美”加赠桃花乳20ml+新生面膜2片!大红瓶保湿面霜50g,买就送新生面霜14g*3,下单备注“
  • 每天都会分享投资干货,记得点赞、关注我不迷路。每天都会分享投资干货,记得点赞、关注我不迷路。
  • 我朋友圈里包括网上也仍然有很多男生也在为这件事发声,我以为作为一个人看到一个人被欺负成那个样子,都会有心疼,不知道有多少人自动把自己代入人渣的地位,至少我还是看
  • 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关于重组绝不是抽象的无事找事,为重组而重组,一定是问题导向的,围绕着解决某个问题而去重组,而问题有五种性质,这五种性质问题碰上了你就要启动
  • 就这样吧,希望今天的社展圆满结束,也希望自己一觉醒来能够调整好状态[悲伤]睡觉了,好累啊,心累,最近……和世界交手的7670天,迎来了自己的21岁生日(先悄咪咪
  • 我想我应该很爱你,即使爱不会带人通往美与幻境,也不会开启新的藩篱,但哪怕是一个朴素的黑盒,也能唤醒人们内在固有的天真。但在第一次十指紧扣时我猛然醒悟,它一直本分
  • 九年前,李玟下嫁富商乐裕民轰动一时,当时大家都想不明白,事业有成的“流行天后”为何要找一个比自己大16岁的老外? 据港媒透露,原来乐裕民不是普通人,他家世清白
  • 空山夜雨 在将暮时,天边生了些云翳,随后是风,接着是雨。 山间有一竹屋,那是我的住处。屋子略高于地面,所以随意堆砌了两节阶梯。上有雨檐,也只一步之宽。与之一比,
  • 原本并不熟悉的同事们,相处在文汇大厦5楼那个只有一室半的小屋里,却有那么和谐、互助和温暖的工作氛围,我们坦然地交流着每周的采访选题,井然有序地分工,从成立伊
  • TOP1: Asai的针织鞋追求与众不同的“小作精”看过来,Asai秀场推出了一系列厚重的编织单品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又暖又刷眼球。小众,文艺,设计感十足,让
  • ”扫码入群一看,男女比例3:1[吃惊]从小到大都是在男女比例1:8的环境里,确确实实在现单位看到了最多的男人,以及稀奇古怪的程序猿/攻城狮,以及一万张相亲帖…[
  • “可正经看过,快抬去卧房,传太医……”“真的无碍了,乐嫣,你看这是谁?看了海上日落希望明天不要太热端午节安康[微风] 又一次走在死亡的悬崖边上,我突然发现,死亡
  • 不到5个月,瘦了44.9斤的毕业证来啦[哇]夏阳是这个月新入的木婉清全系列年卡代理,她是2022年1月1日开始减肥的,第一个月瘦了16.5斤,开心的吖。吃嗨了,
  • 然后是姐姐线里我觉得有很大问题的地方:中期剧情里男主与姐姐的感情到达一个高点之后,两人的恋爱剧情就突然停止了,反而安排反派角色与吉说了一堆我知道但不想在黄油里再
  • #文轩[超话]#之前都是给爱豆打榜做数据,对于反黑真的一点也不会,昨晚用小号逛超话,看到了很多反黑的帖子,看的实在着急就自己学着尝试着去反黑,然后就慢慢学会了,
  • !!
  • #羽生结弦[超话]#为了4A二次购入的苍炎到了[哇]tb的两个霓虹北奥杂志也终于要到了[送花花][送花花][送花花]虽然2️下单的日亚发货还是遥遥无期[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