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宫“尚食”的几个事 #尚食# #尚食[超话]#

本文首发于《扬子晚报》,作者胡丹(皇帝不称朕)

尚者,上也(如尚方宝剑又名上方宝剑),尚又有掌管之义(如尚书),则“尚食”既指上方之食、御食,也可以是掌领上食之机构。总归“尚食”不是民间能用的词,它是皇家的专属;说白了,尚食就是管皇帝一家子吃饭的。

一、明宫确曾有过“尚食”

“尚食”是明代内廷机构,这在《明太祖实录》里有明确记载:1365年七月,当时还是吴王的朱元璋宫里,“置尚食、尚醴二局,设大使、副使各一人”。顾名思义,尚食管饭,尚醴管酒,有酒有饭,就可以饱醉了,看起来吴王的日子很有些好过了!

开设专门的“尚食局”埋锅造饭,这是朱家王朝兴旺发达的一个微小信息;不到三年,朱元璋果然登基坐殿,当上了大明皇帝。而这个开国前设立的尚食局,很可能是明宫最早的宦官衙门。

明朝首次“定内侍诸司官制”,是在洪武二年(1369),这时尚食局不见了,而在近侍内臣60人中,有“执膳”4人,专管皇上吃饭——《皇明祖训录》记:“执膳奉御,掌监造御膳供进。”

老朱家的生活越过越好,尤其是建国后,添丁加口的速度加快,朱元璋大小老婆四十多位,皇子公主合起来也有四十多,一旦开起家宴来,坐满十桌不止,光靠4个内臣执膳,肯定兜不住。不知后宫是搭伙吃饭,一齐吃集体食堂,还是各宫自开小灶,各顾各的?

洪武五年(1372),内廷始设“六局一司”,尚食局又来了!但它作为“六尚女官”之一,由宦官衙门变成了“女官之职”。朱元璋对设立女官这事儿很重视,专门派了两名宦官前往苏、杭二州,在民间选择能写会算、愿意入宫的妇女,一共44位,送到南京,其中14人授职任事,其他人因未满二十,赐银遣送回家。尚食局既然由妇女管理,理应专门照顾妃嫔和幼年皇子女的饮食。

皇明的后宫,规模不断扩大,尚食局也随之扩编,到洪武末年,尚食局的女官首领“尚食”增为二人,正五品,下设司膳司,“掌割烹煎和之事”,而且,“凡进食先尝之”——由这个情节来看,司膳司也供办御膳。但尚食局管的事,已不止主家的饮食,它下面还设司酝、司乐、司饎三司,分掌舆辇伞扇、园苑蔬果和灯烛膏火之事,相当于宫廷的总务科,而不止“膳食科”了。同时内官衙门里增设了四品尚膳监,掌管御膳与宫中筵宴及食用之物。

明朝的内廷,从主上到大小宫奴,总在两万人上下,一到饭点儿,这么多人一起突突地开火造饭,顿时炊烟四起,可不称盛景乎?大概京人都会指皇城说,万岁爷开饭了!

皇家的后厨,如上所言,包括尚食局与尚膳监两大系统,各自服务于不同的对象。吃饭的人太多,对宫廷后勤,是很大的考验。

在这些人中,自然皇帝的吃饭问题,最为重要。而皇帝对“饭口”的重视,不妨从朱元璋对厨子的特别态度说起——

二、朱元璋父子与厨子

洪武十一年,诸皇子中,前面几个儿郎已长成大小伙子,朱元璋迫不及待地打发他们到各自的封国去,好亲自掌领他老朱家的军马。几个王子上路了,忽一日,朱元璋接到密报,说第二子秦王朱樉,在到西安就藩的路上,因为一点小不如意,鞭打了厨子。而另一路到山西太原就藩的三王子晋王朱棡,也因小事笞辱了膳夫。

厨子、膳夫,打不得!

朱元璋竟然大起惶恐,立马点灯铺纸,亲笔写了一份敕谕,令人急送至儿前,谆谆告诫小子们,侮辱“造膳者”,有多危险!

他说:“膳,立命也,非操膳其事者不得其精”。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朱元璋却上升到“立命”的高度。他告诫秦王:你的吃食,掌于厨子之手,你不把厨子当人,“将操膳者视以寻常,是不可也”。为何不可?不是怕他勺子一颠,饭菜分量不够,而是“(你)若频加棰楚,不测之祸,恐生于此”!直白说,就是你把他打狠了,他在你食物中下毒,你小命不保!

在给晋王的教训里,朱元璋还拿自己现身说法,他说:

“你老父我率领群雄平定祸乱,对人从未姑息过。唯独厨子徐兴祖,事我二十三年,我从未折辱过他。”

这位以屠戮功臣著名的开国皇帝,一生杀人无数,独独对一介“膳夫”坚持“群众路线”,紧密团结,不愿结怨。“怨不在大,小子识之!”他是这么总结的。

朱元璋对这些“小人”可真是好,不单常赐以白金、宝钞,还送大官给他们做。朱元璋的厨子徐兴祖、井泉,都做到光禄寺卿;剃头匠杜安道、洪尚观,做到太常寺卿,都是从三品的皇皇京卿(参见拙著《大明王朝家里事儿》)。

明初时,宫廷制度初建,宫里有一些外臣服务皇帝的饮食,是特例。后来内外隔绝,规矩大发了,就不大有外人能入宫操膳,皇家的炊事员,都是内臣。

三、大太监魏忠贤靠“办膳”起家

在《尚食》这部戏,似乎宫廷女子包揽了后宫美食。其实,做饭辛苦,对体力是不小的考验,在家里,多是妈妈下厨,女主人管起一家子吃喝。但是在以做饭为工作的岗位上,还是男子才能胜任,所以历代名厨,多为须眉。

在我所能记忆的明代史料里,反映宫女与宫廷饮食关系的材料极少,很难展开了讲,或许只有这样,才给艺术创作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吧。看美女颠勺,总强似看那太监!然而,事实上,在明宫把勺的,却都是阉宦。

宫闱深远讳密,是外人难以知悉宫廷生活的主要原因。明末太监刘若愚写了一部《酌中志》,专记宫廷之事,提供了不少珍稀材料。他在记载“圣驾御前”近侍机构时,记有御药房、御茶房,还有尚冠、尚衣、尚履、管净(出恭之事)等诸色内臣,却偏偏没有一个管皇帝吃饭的“御膳房”;倒是有一个“大庖厨”,虽然也名列“近侍”(即亲近内臣),却怎么听也像一个大厨房,可能管着皇上身边近侍的饮食,而非万岁爷的御膳。

关于御膳的情况,刘若愚也有宝贵的记载,他说:

“天启以前,凡圣驾每日所进之膳,俱司礼监掌印、秉笔、掌东厂者二、三人轮流办之。”

就是说,在熹宗天启年以前,万岁爷用膳,都是由名位最为尊显的几个大太监,即司礼监的掌印、秉笔太监和掌东厂太监轮流操办。

为万岁爷办膳,是身份的象征,虽说皇帝就一张嘴,他能吃多少?可到底是准备“天馔御食”,场面不得不大。刘若愚记道,天启年间,司礼太监王体乾、魏忠贤、李永贞连同皇帝乳母客氏四家轮流办膳,每家管事官数十员、造办酒醋酱料厨役数百人,这还是紫禁城之外的;皇上吃饭了,在乾清宫里领膳、请膳和管果酒的近侍,每家也在四、五十员以上。
皇上一顿饭,宫里宫外大几百人忙活,可见这一口饭的排场和铺张。

而皇帝是不出伙食钱的,所需费用全由办膳的大太监承担,说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也算是荣宠之累吧!崇祯帝即位后,革除前朝弊政,改由尚膳监负责御前饮食——“亦节省意”。替谁节省呢?其实受益的是那几个大老太监,他们开脱了。但据刘若愚说,崇祯十四年后,复令司礼监掌印、掌厂、秉笔太监“照先年例挨月轮流办膳,仍遵祖制也”。为什么突然又要“遵祖制”了呢?这时候明朝不行了,尤其是经费左支右绌,皇帝也穷啊!崇祯帝也在想辙开源节流,于是下令将老规矩恢复起来,让那几个大太监挨着月份,轮流办膳,管皇上吃喝,实际上是借着“遵祖制”,把饭钱甩锅给了太监,他自己倒省下啦!崇祯帝也够鸡贼的。但皇上把腰包捂紧了,可办膳太监不会自己白白往外掏钱,皇上的饭钱,归了拢齐还是要从公家抠出来。

大家都知道,厨房管事是个肥差,因为做饭先得买菜,菜钱就是出油水的地方。刘若愚就记说,魏忠贤在给熹宗的妈王才人“办膳时,便渐充裕”。熹宗的爹,当了二十多年太子,不遭待见,自然“青宫凉薄”。熹宗他妈,又不遭太子爷待见,更是阔绰不起来,直到生下熹宗,才有专人办膳,魏忠贤就是抓住机会,夤缘入宫,为王才人母子办膳,以后才靠着这层关系发达起来。想当初,主子不富裕,魏忠贤都能“充裕”起来,说明宫廷菜钱里,油水还真是不少。据说崇祯帝一次想吃城里某家糕点铺的点心,派太监去买,普通人一两银子能吃饱,太监一经手,一百两银子不止,油水全被太监揩了。太监们还常以办膳为名,宫里宫外勒索食材,也是一宗发财之路。

从《酌中志》所记几个太监的“办膳处”来看,都比较分散。这就让我想到,今天我们去紫禁城参观,见明朝皇帝住的乾清宫,四下里似乎没一个厨房,宫里全是木头宫殿,防火关节重大,也不可随便搭灶开火。为皇上办膳的太监们各自找地方为皇上做饭,饭做得了,不可能打电话请皇上移驾过来吃,还得用笼屉装好了送去,路上一经风,菜凉了,还能好吃?说实话,我感觉皇帝在吃这一口上,未必是满意的,最大的不足,应该是没法像普通人那样,家里吃腻歪了,可以随时下馆子。

皇上家有庞大的班子造办御膳,想来真是人间珍馐,可是这就跟吃食堂一样,纵然花样很多,久之必然生厌。皇上念的不是龙肉凤胆,而是变个口味,吃点花样。我曾见一本明代笔记上说,成化年间,一个很有才名的翰林老先生,不仅一手文章铺排得好,还调得一手好羹肴,他有一道菜,皇帝特别喜欢吃,太监想学了来,方便做给皇帝吃,可是向翰林老先生讨教,他却死活不肯教。原来老先生是拿这道菜当作“勾引”皇帝的饵呢!皇帝想他的菜,必然想他这个做菜之人。这个事例说明,皇帝想尝鲜儿的欲望是很强烈的。主要还是宫里规矩太大,御厨做饭有板有眼,不容许自由创新,所以菜色虽然十分丰富,可皇帝每天吃着吃着,就把胃口吃败伤了。

#傳統文化#
【偉大的中華文化】夏(拾):帝禹贤臣

作为上古三代之发端的尧舜禹时代是一个贤人辈出的时代。稷、契、皋陶、伯益等,这些名字频频出现在与尧舜禹相关的史料记载中,这些上古大贤们不仅在当时辅佐天子立下大功,他们的后裔还分别建立了接续夏代文明的商朝、周朝和秦朝。

稷、契都是帝喾的儿子、帝尧的兄弟。史载帝喾高辛氏的正妃姜嫄在野外踏到了天帝的脚印而受孕,生下了周朝的始祖弃,又名稷;帝喾高辛氏的次妃简狄吞下玄鸟蛋而生下商朝的始祖契。稷与契共同辅佐了尧舜禹三位天子。

1. 作农官的后稷

稷被封于邰地,赐姓姬,为稷官,也就是农官,尊号为后稷。稷在稼穑方面的有着天赋的能力。史载他在儿时就好以种植麻菽等为游戏。成年的稷更是擅长农耕,因此帝尧命他作农师造福天下。

大禹奉尧舜之命治水时,稷也随同大禹奔走四方。稷在洪水退去的地方开垦耕地,教人民播种五谷。没有耕地的地方,傍水而居的人们用鱼盐特产来交换谷物,依山而居的人用林木特产来交换谷物。于是天下之人皆得食米。保证粮食的生产与供给则成为天下大政之根本。

尧帝驾崩后,舜帝即位,他褒美稷的功劳说:“弃!黎民遭受饥饿,你作为农官,教民播种百谷,使得民皆有食。”

帝禹即位后,仍以稷为农官。稷的后裔也都世代为农官。

2. 作司徒的契

家庭是社会的基础。一家之中的父、母、兄、弟、子之间有其尊卑秩序,古人称之为五品。家庭成员按五品不同各有其道德要求,所谓义、慈、友、恭、孝,古人称之为五常,能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教化,古人称之为五教。

舜帝即位后,褒美契的功劳说,“过去天下百姓不相亲睦,家内尊卑五品不能和顺。你作为司徒之官,能够以五常之教来教化万民,使得五品和顺,这是你的功劳啊。”

3. 作虞官的益

最初帝禹将帝位禅让给皋陶,由于皋陶早逝,大禹将帝位禅让给了皋陶的长子伯益。伯益也叫伯翳,也叫大费。

大禹治水的时候,稷教民播种五谷,为人们提供了粮食补给;伯益则从山林中捕获鸟兽,从江河中捕获鱼鳖,为人们提供了新鲜的肉食补给。

此外,伯益追随大禹治水时,大禹访问山川神明,了解各处土地里数、山川地貌、金玉矿藏、鸟兽昆虫、八方民俗、异域殊国,根据这些信息来治理水患,而伯益则将这些内容一一记录,整理而成《山海经》。

治水成功后,舜帝赐给大禹玄圭。大禹对舜帝说:“治水不是我一个人所能成功的,还因得到了大费的帮助。”于是舜帝对伯益说:“你佐禹成功,我赐给你一面黑色旌旗。你的后人还将有大的作为。”舜帝将姚姓之女赐给伯益为妻。

伯益通晓鸟兽之语,帝舜命伯益为虞官,负责掌管山林川泽、草木鸟兽。伯益调驯鸟兽,鸟兽都会驯服,舜帝褒奖伯益,于是赐姓嬴氏。伯益的后人费昌、仲衍、造父、处父都以善于驯服鸟兽而闻名。《史记》有载,秦之先人为帝颛顼之后裔,传至伯益时,舜帝赐姓为赢,伯益之后建立秦国,所以秦始皇嬴姓之发源始于伯益。

大水退下,江河湖海之水各归其位,伯益又开凿水井,为人们提供了日常饮用的水源。人们有了新的水源,即使在远离江河的地方生活也能方便取水。不仅生活上得到了方便,也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洪水之患。所以人们将伯益尊为井神。

《淮南子‧本经训》把伯益造井与仓颉造字相提并论,“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伯益作井,而龙登玄云,神栖昆仑。”记述的正是伯益造井成功后,有龙乘玄云而升飞去昆仑之山的异象奇观。

4. 作士官的皋陶

帝舜年老时,选定大禹代自己摄政,大禹却竭力向帝舜推荐当时的士官皋陶。后来大禹即位为天子,欲将天下禅让于皋陶,但因皋陶早逝,所以才另择其人。能够被帝禹如此看重,皋陶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

帝舜即位后,曾如此褒美皋陶的功劳:“过去蛮夷戎狄祸乱华夏,又有强寇劫贼内外为奸,为害甚大。你作为主察狱讼之事的士官,能够以五刑施之远近,使得蛮夷猾夏皆能信服,这是你的功劳啊。”皋陶用五刑来辅助五教,施用刑罚的目的是为了使人们有所畏惧,从而避免犯罪。

《尚书》记载,大禹治水成功后,皋陶“方施象刑”,这个“象刑”也称“象以典刑”。《易‧系辞》云“天垂象,圣人则之”。“象”是指效法天道;“典刑”,即是常法、常刑之意;“象以典刑”就是刑法的制定要效法天道,即以宽仁为本依法用刑,不能滥施刑罚。

此外所谓“象刑”还有一层意思。彼时道德高尚,人们觉悟亦高。大禹铸鼎象物,人见之即可知神奸。体现在刑罚上,亦可“画衣冠”,使人见之足以引以为戒。如《史记》所载,五帝之世即有“画衣冠则民知禁”的记录。按罪行不同,犯人穿着颜色款式特殊的衣服,以此作为处罚。在民风淳朴的上古之世,这样的处罚足以为惩戒之效。

相传皋陶有一头神兽,叫做獬。讼狱难辨的时候,这头神兽会牢牢抵住有罪的人,从而帮助皋陶断案。皋陶治狱功绩甚大,影响及于后世,所以汉代衙门常供奉皋陶像、饰獬豸图,尊皋陶为“狱神”。

图1: 《帝王道统万年图》中的后稷

图2: 皋陶像

(待续)

从格的综合看法

古书所列的从格都是一些很有成就的人,而这些有成就者大体均有很好的用神或调候神,若是用神无力或不见调候神,特别格局往往比普通格局的命更差,所以,千万不要误认为从格就一定很有成就。

从格的本质是日主无依要从一种势,所从的是越大越好,越纯越好,而不是日主越衰越好。日主无根无生扶者从。日主有根无生扶,但根被坏掉者从。日主无根但有印,印也无根者从。何为根被坏掉?其根要么被强有力的邻支冲掉,要么其根通过合会局转化,失去原性。再者根近差别很大,年支最远,月支略近,日支最近,时支次近。根远者日主无法依托,往往会从。看从格有两种错误的认识,一种说法是讲从弱格,即所谓日主越弱越好,不管日主从什么;另一种说法是讲从格的还原,是另一种思路。

所谓从格:日元失令,出生之月支,不是印星或比劫,而且八字里面不见比劫印星等来助日元,假使有一颗助星(比劫或印星),亦须受到克制,且须阳克去阳或阴克去阴,(若阴克去阳是,则难以尽弃,不以从格论,须论用神无力,非假从,似此类型之八字,其命格皆极差)才能算是从格,假若八字里面,若有二颗生助星,即是无比劫印者,不管其是否受到牵制,克住,都须以正格看用神忌神。

不管是从杀格、从财格、还是从儿格(从食伤),实际上就是弃命从势的格局,即顺从命中旺强之神。这种人多数是为人精明能干,善于顺应潮流,善于抓住机会,对于各种复杂的环境适应力很强,也容易受到贵人或上司的提拔而平步青云。另一方面,日主弱极,命主一般大都不很安定,如一叶孤舟,在波涛汹涌的诡谲人潮里,随波逐流;外表时常强颜欢笑,而内心却有难言之委曲;虽容易得到富贵,但是福份很难齐全,必有某些方面缺欠,如六亲、健康、寿命等。

真从格,格局纯粹,大多生于富贵之家,若行运生扶四柱中旺神,命主多数能飞黄腾达。即使遇到逆运,只要不是太过旺强,命主也能履险如夷。

从格不真的命局,逢岁运时易起变化。假从格格局不纯粹,命局中日主所从之旺神,被其它五行干支克耗泄,这种人多生于普通家庭。日主虽然假从,一旦行到真从之运,其行运五行生扶命局中的旺神,日主也可以发富发贵。可惜这种富贵相对来讲比较短暂,其运程一过,命主很可能一落千丈,或遇凶祸病伤或回复原来的地位。假从格虽然较普通格局易于发富发贵,但所遇的困难、所冒的风险也比较多。一般来讲从旺格成功,喜行扶助旺神的岁运,忌见克耗旺神的岁运

乾造:庚辰 戊寅 丁亥 戊申   丁火生寅月,伤官与财星偏旺,看似要取火作用神,实际因亥水合寅,亥将寅中之火合灭,湿木无法生火,日主极衰无依,此命必从,要么从伤官,要么从官星,因寅亥之合将亥水合去,故不会从官。从与不从要看日主之意向,月令被坏不能生日主,再见满盘克泄自然会从,当然阴日干也是从的一个重要原因。五阳从气不从势,五阴从势无情义。阴日主若有强旺的外势,会不顾生身之印绶而从。

真从与假从:专旺格有真专旺格与假专旺格之分,从格也是命局里除日主外还有一粒是自党(主气)。基本规律是:①天干只见一粒自党而虚浮。②地支只见一粒自党而不透。③月提(主气)绝对不能是自党,若被夹克,又有可能成为假从势格。④还有,例如命局出现两粒自党,其一又被合化为异党(即只余一粒自党)等等。

标准的从财格,是除日主外,命局全是财才,但是这种命局很少。其次的命局除日主外,其他干支的主气全是异党,但以财为主,即财星秉令透干而不被克。若月支不是财星,但与邻支合化成财,会成财局亦可。若财星秉令透干,而命局出现一粒自党,这一粒自党又能合化为异党者,亦算是真从财格。若财星秉令透干,天干有一粒自党而虚浮,即不通根于地支任何一支主气,则为假从财格。若命局有两三粒自党,不管位居天干还是地支主气,即使是财星秉令,透干多朋,也不能入从财格,连假从财格都不入。天干只有一粒印,而直坐官杀者,亦不能从财。虽然天干只有一粒虚浮的自党,但地支自党余气太多者,亦不能从财。月支坐劫比,或日支坐劫比,绝对不能从财。日支坐印,印可生日主,本不能从。但若印星被二财夹克,则又可从。从财格当然最喜财星,财者钱也,行财运便有钱来,但不论什么格局,都怕喜神孤露。喜神孤露,命局富贵层次就降低了。以从财格为例,怕天干只见财星不见官杀;或只见财不见伤食。因为财才怕劫比,若无官杀克住劫比,护住财星,一行劫比大运,便克破财星。有财无官,则要伤食。有伤食通关,则劫比不克财才,方能安全。

从财格的个性和六亲:从财格以财为用神。这种命造善经商、善销营,爱财如命。有时爱财胜于爱命,只要他认为有利可图,就可以不惜生命去博一博。财官并见,富贵双全。伤财并用,名利双收。命局从财,若大运尽是印劫比,即是说,此人只有大志,而无大本事。不但不能发财,还会志大财疏,因财闯祸。人际关系方面,因为印(母)劫比(兄弟朋友)均为忌神,必与财(妻)才(父)冲突,故弃命从财的人,优丧多早,雁侣必稀。商人重利轻别离,从财格的人每喜别井离乡、天涯飘零,常常因此忽略了家庭,忽略了人际关系。凡命局五行偏枯,个性方面,必定不能执中,心态上必定有所遗憾。故从格的人,即使发达,常常内心空虚,孤寂落寞。

标准的从杀格,是除日主外,命局全是官杀。其次是命局除日主外,其他干支的主气全是异党,但以官杀为主,即杀星秉令透干而不被冲克,若月提不是杀官,但与邻支合化成官或杀,或会成杀局亦可。若官杀秉令透干,命局出现一粒自党而虚浮或不透,这一粒自党又能合化为异党者,亦算是真从杀格。若官杀秉令透干,天干有一粒自党而虚浮,即不通根于地支任何一支主气,则为假从杀格。若命局有两粒自党,不管位居天干还是地支主气,即使官杀秉令,透干多朋,也不能入从杀格,连假从杀格都不入。天干只有一粒印,而直坐官杀者亦不能从杀。虽然天干只有一粒虚浮的自党,但地支自党余气太多者,亦不能从杀。月支坐劫比,或日支坐劫比,本不能从,但劫比被夹克,则又可作假从格论。从杀格是从官从杀的统称,所以命局如果只有官星而无杀星,只要坐月提透干而局中无自党的话,也叫从杀格,不叫从官格。

真假从杀格的喜忌:从杀格是弃命格中之一种,所以也是只喜异党,不喜自党。不过与从财格略有区别。从杀格最喜行官杀运,行运见官杀则贵,可掌大权,尤其是杀星。从杀见财,财生杀旺,富贵双全。从杀无财,运见伤食,喜神孤露,大凶。干支伤食同见,局破身亡。故从杀格仍以见财为佳。有财通关,伤不克官,食不制杀,伤食财才官杀皆可为用,即名誉财富权力集于一身,大富大贵之造也。运见劫比,泄官杀之气,仕途多舛,恐指挥不灵,或被部属高高架起,或虽居高位,并无实权。运见正偏印,亦泄官生日主,贵人变小人,提防有倒戈之事发生。凡特别格局,均怕月支逢克冲刑。从杀格而月柱逢冲刑,空易破局。若刑冲叠见,多死于兵刃之下。从杀无财,不能用印护杀以抵抗伤食。因为印为忌神,杀来生,杀本身也会由喜神变忌神,引起回克。这回是忌神回克食神,大凶。

标准的从儿格,是除日主外尽是伤食。其次是命局除日主外,基他干支的主气全是异党,但以伤食为主,即伤食秉令透干而不被冲克。若月提不是伤食,但与邻支合化成伤或食,或会成伤食局亦可。若伤食秉令透干,命局出现一粒甚或两粒自党而虚浮或藏支不透,而这些自党又能合化为异党者,亦算是真从儿格。若伤食透干,天干有一粒自党而虚浮,即不通根于地支任何一支主气,则为假从儿格。若命局有两粒自党,不管位居天干还是地支主气,即使伤食秉令,透干多朋,也不能入从儿格。天下只有一粒印,而直坐官杀,亦不能从儿。虽然天干只有一粒虚浮的自党,但地支自党余气太多者,亦不能从。月支或日支是印绝对不能从儿,因为伤食最怕印,故不能从儿。

真假从儿的喜忌:原则上也是只喜异党,不喜自党,不过与从财格、从杀格略有不同。从儿格最喜财才。因为从儿格的伤食本来已经很旺,伤食代表荣誉,若再见财,则伤食生财,因名得利,而且是大利。从儿格无财星,只见伤食,清贵而已。而且从儿格行伤食运的贵,主手握大权。但从儿格行伤食运的贵,只贵在名誉。从儿格命中伤(食)财(才)官(杀)俱见,大富大贵之造。伤食主名,财才主富,官杀主权,三者俱备,或富商巨卖,或仕途大器,总之必是社会的上层人物。从儿见官杀,只要有财通关,反而是大富大贵之造。若从儿无财而见官杀的确不好。从儿格最怕见正偏印。伤食逢偏印,叫做“枭神夺食”,轻者损誉破财,重者破局。若杀偏印同见,杀生偏印回克伤食更忌。若原局有财,克住印,使伤食得到保护,喜神得救,为害减轻。假从儿格行印运更忌。假从儿格因为命局已见印虚浮,或藏支不透,祸根暗伏,岁运再见印透干或补根,即使轻入命也作重入命论。从财从杀都不喜劫比,但从儿格则不太忌劫比。真从儿行劫比,无疑仍是穷运。但劫比可生伤食,对名誉有益。劫比加伤食,应该理解为虽穷却有名望,从儿格最怕杀印相生,伤食克官杀,官杀生印回克,损誉败名,官非讼狱难免了。凡特别格局,均怕月支逢克冲刑,从儿格亦无例外,月柱逢冲刑,容易破局。从儿格若原局无劫比,最怕印。运见枭夺食,就会损誉破财。或者是聪明一世,笨极一时,兴起贪念--贪财、贪色、好大喜功等等,做出违法乱纪的笨事来,以致后悔莫及。

有印星不被制死的不能入从格。日元弱地支有根,根不受伤不从弱。弃命从财要身弱,四柱中全无印绶,比肩扶助,天干透财,地支会财。如乙日,见辰戌丑未,天干透戊己,没有一点壬、癸、亥、子、甲、乙、寅、卯,才能弃命从财,从格的成立条件是很严格的。

例:戊子 庚申 乙酉 甲申  “乙庚化金格” 要生于庚辰时,柱无丙、丁、寅、巳,喜金、水、土。本造稍接近弃命从杀格,但其八字时干透甲木助乙,乙木阴柔之性变为阳性。阳干是从气的,只要有气就不能从,原造申中藏壬水,子中藏癸水,是木的印星,是绝处逢生,不能作从杀格,当身弱看。

从势格之六亲:多以日主转换看,原来的日干已变,以变化了的食财官中最旺的那种五行论日干,再以最旺的那种五行论六亲吉凶。

 从与不从的界限

从旺从强命格:干生于禄月,日柱中一片比劫印绶,毫无克泄耗日干的财官食伤,日干一定从旺从强。日干生于禄月、印绶、比劫禄刃在命局占两个以上,而财官食伤无气无根,日干一定从旺从强。日干生旺于月令,四柱中印比禄刃较多,虽有克泄耗日干的财官食伤,但均被冲克伤尽时,日干一定从旺从强。日干虽很旺,可四柱中有财官食伤通根有气或得生助,此时日干不能从旺从强。

从弱命格:日干对于月令衰弱,财官食伤在四柱中占两者以上,扶助日干的印比禄刃无根无气,或有而受制服时,日干一定从弱。日干衰弱至极,逢生而不受生,日干一定从弱。天干虽有比勃,但比劫在地支无根气,此时比劫帮身无力,日干一定从弱。阴日干衰弱时极易从弱,可只要印星有根也不从弱。日干虽较衰弱,要印比禄刃通根有气或逢生时,日干不能从弱。日干虽很衰弱,但局中有羊刃,羊刃不受制或受制不严重时,日干不从弱。日干得自坐印星生助不受伤时,日干难从弱。日干自坐库根不受伤时,日干难从弱。对于从格,没有几个能富贵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一个小小的投递口,或许不仅仅是一个寻求帮助的窗口,更是一个秘密的,可以放心倾诉的深邃的树洞,把自己的忧愁困惑,自己的各种不想要被人发现的情感藏进去,那样,不管
  • ”有些人终究是会铸就我们一辈子的遗憾,在某个夏天,镌刻上你的痕迹。”有些人终究是会铸就我们一辈子的遗憾,在某个夏天,镌刻上你的痕迹。
  • ————黄‮宜坑‬泰———— ️6分钟‮达直‬飞来‮公湖‬园 距清新‮六第‬小学仅100米️74-110 m² 湖居首付8️⃣万起入‮六读‬小唯一在售新房‼️飞
  • ​”今天任性地一下午跑了两个地方去了小公园写日记放空,还有五角场逛街吃了心心念念的汉堡王冰激凌当公园的风景真实展现在我面前的时候,心里起了一种不可思议感。当你凑
  • 截止3月26日12点,应急处置指挥部累计出动搜救人员10723人次,尚未发现幸存者和第二个黑匣子,搜寻到飞机残骸和碎片累计24047件,并设立残骸仓库,以便后续
  • 千里迢迢给同事带的蒂兰圣雪,有点化了[doge],第二顿早点果然硬啊。看着别人都美美哒,没什么好夸的,大家说我青春活力[笑而不语]。
  • 就好似平日去食放題一樣, 出去自助區拎野食.咁中午打工仔LUNCH通常只有一個HOUR, 想食好D同多選擇自己夾, 半放題是個好建議。大晚上的某陌生学霸突然加微
  • 下午3时联系被骗人员,拉他进反诈群,宣传反诈知识,让他不要点陌生人发的链接,不要转款给陌生人,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预警。 #铁树社区# 工作日记:20
  • #走在前 开新局# 【“传统”与“创新”在孔孟之乡碰出亮眼火花】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回诞生于此,济宁拥有得天独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传统文化”也成为济宁的一
  • 晚饭去的老姐家吃饭,做的红烧鸡腿和青椒鸡肉,之前觉得老姐做饭可好吃了,可是最近可能因为天天吃好吃的,小宋他爸爸是厨师做饭也很好吃,也经常去饭店吃饭,就觉得老姐做
  • 或者这不是记性的问题,而是能成为朋友的原因,是因为她可以接纳你包容你,无论你是多么立体,重点是,你是她愿意去接纳的你。这种感动是什么呢,年少友谊的珍贵之处在于,
  • [单身狗] 这4张能看到吗[红灯笼] 诶——开心[单身狗] 在里面最喜欢的是这张[红灯笼] 诶 我也喜欢这张[单身狗] 这一张里不是有花儿吗 然后通常封面...
  • 1575完全陌生,面对着未知的旅程,拥抱即将到来的城市,假如你没有听过我的名字我的歌,今天过后就会完全不同。9.20(周三)20:30|《完全陌生》独立唱作人
  • 比如红衣骑马偷摸宫珺的手,在想啥?《随风去》如果,在未来的某一天我将会知道自己将会死去像凋零的玫瑰一样我会痛哭流涕么?
  • 看着奶奶依旧如同二十岁姑娘的脸庞挂满了泪水愤恨的说:“都怪我贪这人间繁华和这一时温暖,却不想,这人间险恶,人心难测。看着奶奶依旧如同二十岁姑娘的脸庞挂满了泪水愤
  • 31w+2饮食记录想了一礼拜的雪菜肉丝面终于吃到了,必须是鲜雪菜炒的,鲜内[嘻嘻]去的时候剩最后一点全刮给我了,g本来也想加这个,我说你加个别的别来跟我抢[挖鼻
  • #肖战##肖战加盟沸腾之夜#野餐赏花拍照穿搭道具攻略拍摄动作:1⃣️与各种美食互动,展示美食、吃东西、喝饮品2⃣️和小伙伴们互动起来,一起开心大笑,画面最生动3
  • 今天又收到新卡比啦,粉团团,再也不想提前绝经,这样就可以每个月收到一只粉团子[锦鲤附体][锦鲤附体]被爱的7月也很幸福《红太阳看见每一粒尘埃》(二首) 文:东海
  • ”3月,丹东市和北京市法庭分别不公开开庭审理斯帕弗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案,以及康明凯为境外刺探国家秘密、情报案,并将择期作出宣判。这是中国法院开始审理两
  •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考虑到被执行人刘某已74岁高龄,故先期对其进行了走访,耐心倾听刘某的诉求,并表示可以为其租赁过渡性住房,但刘某以生活困难且身患疾病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