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教授发声:农村没有李子柒,却是无数孤单老人的家园。
注:以下皆来自教授刘守英文章。

我已经有好几年没回(湖北洪湖市的老家)去了。一般家里有事我肯定回去,没事很少回。因为,回去会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老家的很多事,包括市里的一些难处、镇上的难处、村里的难处、周边老乡的难处,他们自己找不到解法,指望我去解决,实际上很多我也解决不了。

我这次回去,一个很直观的感觉是,农民的整个状态,主要是物质状况,比想象的好。

我八十年代初离开我们村的时候,挺悲观的,农民的辛劳程度太高,面朝黄土背朝天。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就是这个状况。那个时候,农民的问题,一是辛苦,二是收入来源少,穷。

现在,第一,老百姓平均寿命变长了。我这次回去看到,老人活到七八十岁很正常。八九十年代,一个村,人能够活到70岁以上,都很稀罕了。老年人的面容也比原来要好,脸上有光,不像原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那种劳累对生命的打击、受压。能看出来,劳累程度降低了。

第二,农民的收入跟原来有很大变化。原来没有现金收入来源、没有活钱,极端的贫困;现在收入还是过得去、不是太大的问题。只要家里有人在外面做工,稍微勤快一点,怎么都能挣到一些收入。

养老是很大的一件事,但对老人,现在也不是钱的事——他的儿子、儿媳妇或者姑娘出去打工,一年怎么都得给他留一点钱;他自己的养老金(一个月几百块)基本不会给子女,都在自己的账户上,一年去取几次(我问过他们)。老人手上有自己可以拽着的钱,他在家就不会那么受歧视。

第三,农民的住房改善明显。这些年,农民出去打工(包括有一些在乡村干活的),他整个资本积累、经济改善的状况基本都体现在他的房子上。八十年代,农村住房很差,你进到一个村,是破败的;现在,一个村一整条路两边都是农民盖的房子。

第四,农村的公共设施比原来明显进步。从县城到我们村,路挺畅通的,而且两边的景观也挺漂亮,显示出乡村摆脱贫困以后的景象。我离开村里的时候,都是土路;现在,大的路都畅通了。村内的路,取决于这个地方的慈善状况——有出去做公务员的,找一些钱,有一些小老板挣钱后捐一些。

第五,乡村的分化很严重。村里大部分农户的状况,无非是好一点差一点——有的可能出去干的不错、已经能做企业;出去打工中比较勤快的,尽管比第一类差一点,也还不错。但确实有极少部分农户,状况很不好,有的是因为生病、家庭遇到不测,还有一些是家庭能力问题。

这是我从外表上看到的乡村变化的状况。

所有这些变化,实际上都是农民出村带来的。他的收入来源是出村带来的,住房是出村挣的收入带来的。收入改善导致的农民精神状态变化,也是因为出村带来的。

 

当然,农民的这些变化,也配合有一定的公共服务——路、用水、养老。

 

总之,农民出村带来的变化是本质性的,而政府公共政策、公共品的提供,总体来讲是到位的,对于改变过去乡村没着没落的状况,还是有贡献。

 
农民出村是一件大事。如果没有农民的出村,乡村的状况跟我八十年代走的时候,应该是差不多的。

我们看到了乡村的进步——最大的进步就是收入增加了、钱的来路增加了。那么,问题在哪儿?令人担忧的地方在哪儿?

对现在的乡村来讲,令人担忧的是下面几个问题。

01

第一个问题:“人”

乡村的老人是“人”的最大的问题。最代表中国农业和农民的是40、50和60后,这拨人是真正搞农业的,爱土地,乡土情结很重,而且也不会离开村庄——他们也有出去的,但回来了,有在外面干的,也会回来。他们是以乡村为归依的,以土地作为主要生活来源,以农业作为主要职业。这批人现在的问题是绝望。这种绝望,不是因为他没钱,而是整个社会大变革带来的。传统的中国乡村,是一家一户、一代一代在一起;现在,老人身边常年没人。

以前,家里年轻一辈出去打工,孩子还留在农村,最起码老人还给孙子、孙女做饭,他还有存在感;现在这拨出去打工的年轻父母,小孩小的时候就带在身边,到小孩上初中时,有一个人回来陪读,初中在镇上、高中在县城。这样基本把老人跟传统的血缘关系、情感联系切断了。这些切断以后,老人不是穷,而是极其孤单。

我问过我们村的老人,他们到这个年纪,也没有什么农活。这些人一辈子干农活,当农活停掉以后,依托就没了。他的存在感、价值就没了,他就非常绝望。比如我们村,老人要么是打麻将,要么就是聚在一起,到村部听碟子。

中国几千年来追求的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现在一下子没人了,传统的代际情感纽带断了。所以,他们主要是精神的、心灵的孤单。

我们村十几个老人,我问他们,平常讨论最多的问题是什么。他们说,讨论最多的是怎么死。生病的,一是没人管、没人照顾,二是大笔开销,他怕给后人留麻烦,也没有那么大开销的能力。他们觉得自己没用了,对儿女也没什么用了。一些老人,当他身体状况不好的时候,还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至于心理的疾病,就更没人知道了。

40、50、60后这些人,基本以乡村为归依。未来,他们的养老会成为非常大的问题。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年轻人一年就回来几天,怎么可能养儿防老?

接着是70、80后。假设他们也跟之前的人一样,归宿也还是回到乡村,但他们没怎么从事过农业,至少参与不多,这些人未来回到村里,他不从事农业,他做什么?

很有可能,这些人回来以后,就在镇上或县城买个房子,买个门面,开个小卖店——回乡,但不落村,也不落业。为什么这几年县城的房地产那么活跃,是跟这个相关。这样的话,70、80后,会跟乡村、乡土更加疏离或断根,甚至处于一种阻断的状态——阻断的状态就麻烦了。

还有一类人:小孩。上一代人出去打工,孩子丢在家里,老人看着。但这一代人出去打工,是把孩子带在身边,但他不可能有精力管孩子。所以,农二代的孩子,在城市事故率极高。

再就是孩子的心灵。原来是留守的孤独,但现在他从小在城市看到、接触的是城市对他们的不平等,从而带来心理问题——越是农村的孩子,越在意穿着、收入、是否被人家欺负。

所以,看上去是把孩子带在身边,实际上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小孩上初中,家长最起码得有一个人回来陪读。现在很多农二代,实际是被孩子的教育拖回来的。这实际上阻断了这个家庭进入城市的进程,教育本身阻断了他们城市化的进程。

02

第二个问题:“业”、产业

整个乡村,年轻人只会出,不会进。大量的人走了以后,整个乡村就没有什么人了,“业”就起不来。人都走空了,谁来做“业”?乡村振兴,怎么振兴?

现在整个农村,你看到的是产业的凋敝。原来农民都在农村,当他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在农村,他会在乡村找很多办法:怎么样把农业搞得更精细一些、产量更高一点、卖的钱更多一点;多养几头猪、多养几头牛,增加一点副业收入;再不行,去做点买卖,把这个地方的东西倒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卖,我帮你做点事,你帮我做点事……农村是靠这些。但这些东西的寄托,是人在乡村。现在,大家的收入主要是在城市挣来的,已经不指望在农村搞收入。

在农村,找不到“业”的发展出路,这是非常要命的一件事。“业”就变的越来越单一。家里年轻人出去了,土地就交给年老的人——农民还是不轻易把地荒废掉;隔壁的几家人再走,走到家里老人都没了,这些地就交给邻居、亲戚来种……基本整个农村的“业”,就只是一个以土地为生的农业了。

这是当前农业的第一个问题:乡村的经济活动更加单一化。

这个“业”的问题在哪儿?当少数人从事的农业扩大规模以后,尽管有机械辅助,但这些人的劳累程度非常之高——这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规模扩大以后,规模效益没有出来。比如,规模可能扩大到50亩,但这个农民为了使他经营的土地一年能够多留一些收入,他尽量少雇工、少用机械。这个“业”实际上成了留在农村的这些农民的内卷。他更密集地使用自己的劳动,更辛勤地去从事耕作、从事农业经营活动,以使一年下来留在自己口袋里的现金收入多一点。

最后就变成,土地是规模了,农业是机械化了,但留下来的这些农村人因为农业收入低,他付出的辛劳程度更多。二三十亩地,一年收入也就几万块钱,如果全部雇工、机械化,就剩不下来什么钱,所以他就把很多环节自己去辛苦。

现在有些人说,扩大规模,一家经营扩大到200亩,就可以增加多少收入。但是扩到200亩,农业要素组合的匹配度要求更高,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的耕种,各个环节成本的节约,需要更好的要素匹配来实现,一般农民做不到。做不到的话,规模越大,成本越高,农民为了节约成本,就更辛劳,也不可能做更大的经营规模。

所以,农业的第二个问题是:这个产业本身在不断内卷,变成少部分人靠更辛劳的经济活动留下更多现金收入,而不是想象的更加现代化、机械化、规模化。很多时候,不到农村,就容易想当然。

农业的第三个问题是:期望乡村的产业更加多样化——比如三产融合、乡村旅游等,来支撑乡村更活、更复杂的业态,但问题是,需求在哪儿?

不是所有的村庄都能通过城乡互动来实现产业多样化。我们不能把极少数村庄由城乡互动带来的变化,想当然地拓展为大多数农区都能实现这样的。

大多数传统农区乡村产业的多样化,是农工互补、农副互补,是农民靠着农业做点生计,靠一些副业、手工活动,来增加收入,跟现在很多人讲的城乡互动带来的乡村产业的多样化、产业融合,完全是两个概念。大多数村庄是实现不了城乡互动的产业多样化的。

03

第三个问题:住

住房基本反映了农民经济状况的变化,我们确实看到了农民住房状况的改善——进到乡村以后,农民相互之间比来比去,张家盖了两层楼,李家一定要想办法盖得比他高一点。

住房条件的改善,是改革以来乡村面貌最大的改变。包产到户的时候,农民有钱就盖房子,后来农民出去打工,有钱了,回来还是盖房子。这是农民基本的行为模式。它的好处是,带来整个乡村面貌的改变。问题是,乡村盖的这些房子,利用率极低。

我这次回去,是晚上十点多进的村,整个100多户的村,差不多就只有五六户亮着灯。老人不在的,年轻人出去了,这家就锁着门,常年是黑的。

这意味着,整个城市化以来,农民积累的大量资本,不是用于进一步扩大城市的资本形成,而是积累在他未来落叶归根的这些村落——回到乡村盖房、装修,不断添加房子里的东西,目的是备着他以后回来。但这些资本的利用率非常之低,几近闲置。

04

第四个问题:占地

现在农民盖房子,已经不在原来村落里盖,都盖在公路边。农民的住房从传统村落到路边,实际上是一场重大的村落改变。传统村落,是依水、依地而形成的,是为了农业经济活动的方便。现在农民为什么整体往公路边盖?这是一个人口迁移社会的表现:交通出行方便。从原来农耕社会村落的布局、空间形态,转变为迁移社会的形态。

现在,我们把去农村看到的景象整个构图起来,你看到的乡村是:第一,人——老人的绝望,农二代的归属不定,留守儿童心灵创伤;第二,农村经济活动越来越单一、农业越来越内卷;第三,农民的住房明显改善,但占了大量农民在城市积累的资本,没有进一步在城市形成更大的资本积累,而变成在乡村闲置的要素;第四,大量耕地的占用——住房的占用。

这样看来,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人大教授发声:农村没有李子柒,却是无数孤单老人的家园。
注:以下皆来自教授刘守英文章。

我已经有好几年没回(湖北洪湖市的老家)去了。一般家里有事我肯定回去,没事很少回。因为,回去会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老家的很多事,包括市里的一些难处、镇上的难处、村里的难处、周边老乡的难处,他们自己找不到解法,指望我去解决,实际上很多我也解决不了。

我这次回去,一个很直观的感觉是,农民的整个状态,主要是物质状况,比想象的好。

我八十年代初离开我们村的时候,挺悲观的,农民的辛劳程度太高,面朝黄土背朝天。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就是这个状况。那个时候,农民的问题,一是辛苦,二是收入来源少,穷。

现在,第一,老百姓平均寿命变长了。我这次回去看到,老人活到七八十岁很正常。八九十年代,一个村,人能够活到70岁以上,都很稀罕了。老年人的面容也比原来要好,脸上有光,不像原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那种劳累对生命的打击、受压。能看出来,劳累程度降低了。

第二,农民的收入跟原来有很大变化。原来没有现金收入来源、没有活钱,极端的贫困;现在收入还是过得去、不是太大的问题。只要家里有人在外面做工,稍微勤快一点,怎么都能挣到一些收入。

养老是很大的一件事,但对老人,现在也不是钱的事——他的儿子、儿媳妇或者姑娘出去打工,一年怎么都得给他留一点钱;他自己的养老金(一个月几百块)基本不会给子女,都在自己的账户上,一年去取几次(我问过他们)。老人手上有自己可以拽着的钱,他在家就不会那么受歧视。

第三,农民的住房改善明显。这些年,农民出去打工(包括有一些在乡村干活的),他整个资本积累、经济改善的状况基本都体现在他的房子上。八十年代,农村住房很差,你进到一个村,是破败的;现在,一个村一整条路两边都是农民盖的房子。

第四,农村的公共设施比原来明显进步。从县城到我们村,路挺畅通的,而且两边的景观也挺漂亮,显示出乡村摆脱贫困以后的景象。我离开村里的时候,都是土路;现在,大的路都畅通了。村内的路,取决于这个地方的慈善状况——有出去做公务员的,找一些钱,有一些小老板挣钱后捐一些。

第五,乡村的分化很严重。村里大部分农户的状况,无非是好一点差一点——有的可能出去干的不错、已经能做企业;出去打工中比较勤快的,尽管比第一类差一点,也还不错。但确实有极少部分农户,状况很不好,有的是因为生病、家庭遇到不测,还有一些是家庭能力问题。

这是我从外表上看到的乡村变化的状况。

所有这些变化,实际上都是农民出村带来的。他的收入来源是出村带来的,住房是出村挣的收入带来的。收入改善导致的农民精神状态变化,也是因为出村带来的。

 

当然,农民的这些变化,也配合有一定的公共服务——路、用水、养老。

 

总之,农民出村带来的变化是本质性的,而政府公共政策、公共品的提供,总体来讲是到位的,对于改变过去乡村没着没落的状况,还是有贡献。

 
农民出村是一件大事。如果没有农民的出村,乡村的状况跟我八十年代走的时候,应该是差不多的。

我们看到了乡村的进步——最大的进步就是收入增加了、钱的来路增加了。那么,问题在哪儿?令人担忧的地方在哪儿?

对现在的乡村来讲,令人担忧的是下面几个问题。

01

第一个问题:“人”

乡村的老人是“人”的最大的问题。最代表中国农业和农民的是40、50和60后,这拨人是真正搞农业的,爱土地,乡土情结很重,而且也不会离开村庄——他们也有出去的,但回来了,有在外面干的,也会回来。他们是以乡村为归依的,以土地作为主要生活来源,以农业作为主要职业。这批人现在的问题是绝望。这种绝望,不是因为他没钱,而是整个社会大变革带来的。传统的中国乡村,是一家一户、一代一代在一起;现在,老人身边常年没人。

以前,家里年轻一辈出去打工,孩子还留在农村,最起码老人还给孙子、孙女做饭,他还有存在感;现在这拨出去打工的年轻父母,小孩小的时候就带在身边,到小孩上初中时,有一个人回来陪读,初中在镇上、高中在县城。这样基本把老人跟传统的血缘关系、情感联系切断了。这些切断以后,老人不是穷,而是极其孤单。

我问过我们村的老人,他们到这个年纪,也没有什么农活。这些人一辈子干农活,当农活停掉以后,依托就没了。他的存在感、价值就没了,他就非常绝望。比如我们村,老人要么是打麻将,要么就是聚在一起,到村部听碟子。

中国几千年来追求的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现在一下子没人了,传统的代际情感纽带断了。所以,他们主要是精神的、心灵的孤单。

我们村十几个老人,我问他们,平常讨论最多的问题是什么。他们说,讨论最多的是怎么死。生病的,一是没人管、没人照顾,二是大笔开销,他怕给后人留麻烦,也没有那么大开销的能力。他们觉得自己没用了,对儿女也没什么用了。一些老人,当他身体状况不好的时候,还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至于心理的疾病,就更没人知道了。

40、50、60后这些人,基本以乡村为归依。未来,他们的养老会成为非常大的问题。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年轻人一年就回来几天,怎么可能养儿防老?

接着是70、80后。假设他们也跟之前的人一样,归宿也还是回到乡村,但他们没怎么从事过农业,至少参与不多,这些人未来回到村里,他不从事农业,他做什么?

很有可能,这些人回来以后,就在镇上或县城买个房子,买个门面,开个小卖店——回乡,但不落村,也不落业。为什么这几年县城的房地产那么活跃,是跟这个相关。这样的话,70、80后,会跟乡村、乡土更加疏离或断根,甚至处于一种阻断的状态——阻断的状态就麻烦了。

还有一类人:小孩。上一代人出去打工,孩子丢在家里,老人看着。但这一代人出去打工,是把孩子带在身边,但他不可能有精力管孩子。所以,农二代的孩子,在城市事故率极高。

再就是孩子的心灵。原来是留守的孤独,但现在他从小在城市看到、接触的是城市对他们的不平等,从而带来心理问题——越是农村的孩子,越在意穿着、收入、是否被人家欺负。

所以,看上去是把孩子带在身边,实际上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小孩上初中,家长最起码得有一个人回来陪读。现在很多农二代,实际是被孩子的教育拖回来的。这实际上阻断了这个家庭进入城市的进程,教育本身阻断了他们城市化的进程。

02

第二个问题:“业”、产业

整个乡村,年轻人只会出,不会进。大量的人走了以后,整个乡村就没有什么人了,“业”就起不来。人都走空了,谁来做“业”?乡村振兴,怎么振兴?

现在整个农村,你看到的是产业的凋敝。原来农民都在农村,当他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在农村,他会在乡村找很多办法:怎么样把农业搞得更精细一些、产量更高一点、卖的钱更多一点;多养几头猪、多养几头牛,增加一点副业收入;再不行,去做点买卖,把这个地方的东西倒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卖,我帮你做点事,你帮我做点事……农村是靠这些。但这些东西的寄托,是人在乡村。现在,大家的收入主要是在城市挣来的,已经不指望在农村搞收入。

在农村,找不到“业”的发展出路,这是非常要命的一件事。“业”就变的越来越单一。家里年轻人出去了,土地就交给年老的人——农民还是不轻易把地荒废掉;隔壁的几家人再走,走到家里老人都没了,这些地就交给邻居、亲戚来种……基本整个农村的“业”,就只是一个以土地为生的农业了。

这是当前农业的第一个问题:乡村的经济活动更加单一化。

这个“业”的问题在哪儿?当少数人从事的农业扩大规模以后,尽管有机械辅助,但这些人的劳累程度非常之高——这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规模扩大以后,规模效益没有出来。比如,规模可能扩大到50亩,但这个农民为了使他经营的土地一年能够多留一些收入,他尽量少雇工、少用机械。这个“业”实际上成了留在农村的这些农民的内卷。他更密集地使用自己的劳动,更辛勤地去从事耕作、从事农业经营活动,以使一年下来留在自己口袋里的现金收入多一点。

最后就变成,土地是规模了,农业是机械化了,但留下来的这些农村人因为农业收入低,他付出的辛劳程度更多。二三十亩地,一年收入也就几万块钱,如果全部雇工、机械化,就剩不下来什么钱,所以他就把很多环节自己去辛苦。

现在有些人说,扩大规模,一家经营扩大到200亩,就可以增加多少收入。但是扩到200亩,农业要素组合的匹配度要求更高,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的耕种,各个环节成本的节约,需要更好的要素匹配来实现,一般农民做不到。做不到的话,规模越大,成本越高,农民为了节约成本,就更辛劳,也不可能做更大的经营规模。

所以,农业的第二个问题是:这个产业本身在不断内卷,变成少部分人靠更辛劳的经济活动留下更多现金收入,而不是想象的更加现代化、机械化、规模化。很多时候,不到农村,就容易想当然。

农业的第三个问题是:期望乡村的产业更加多样化——比如三产融合、乡村旅游等,来支撑乡村更活、更复杂的业态,但问题是,需求在哪儿?

不是所有的村庄都能通过城乡互动来实现产业多样化。我们不能把极少数村庄由城乡互动带来的变化,想当然地拓展为大多数农区都能实现这样的。

大多数传统农区乡村产业的多样化,是农工互补、农副互补,是农民靠着农业做点生计,靠一些副业、手工活动,来增加收入,跟现在很多人讲的城乡互动带来的乡村产业的多样化、产业融合,完全是两个概念。大多数村庄是实现不了城乡互动的产业多样化的。

03

第三个问题:住

住房基本反映了农民经济状况的变化,我们确实看到了农民住房状况的改善——进到乡村以后,农民相互之间比来比去,张家盖了两层楼,李家一定要想办法盖得比他高一点。

住房条件的改善,是改革以来乡村面貌最大的改变。包产到户的时候,农民有钱就盖房子,后来农民出去打工,有钱了,回来还是盖房子。这是农民基本的行为模式。它的好处是,带来整个乡村面貌的改变。问题是,乡村盖的这些房子,利用率极低。

我这次回去,是晚上十点多进的村,整个100多户的村,差不多就只有五六户亮着灯。老人不在的,年轻人出去了,这家就锁着门,常年是黑的。

这意味着,整个城市化以来,农民积累的大量资本,不是用于进一步扩大城市的资本形成,而是积累在他未来落叶归根的这些村落——回到乡村盖房、装修,不断添加房子里的东西,目的是备着他以后回来。但这些资本的利用率非常之低,几近闲置。

04

第四个问题:占地

现在农民盖房子,已经不在原来村落里盖,都盖在公路边。农民的住房从传统村落到路边,实际上是一场重大的村落改变。传统村落,是依水、依地而形成的,是为了农业经济活动的方便。现在农民为什么整体往公路边盖?这是一个人口迁移社会的表现:交通出行方便。从原来农耕社会村落的布局、空间形态,转变为迁移社会的形态。

现在,我们把去农村看到的景象整个构图起来,你看到的乡村是:第一,人——老人的绝望,农二代的归属不定,留守儿童心灵创伤;第二,农村经济活动越来越单一、农业越来越内卷;第三,农民的住房明显改善,但占了大量农民在城市积累的资本,没有进一步在城市形成更大的资本积累,而变成在乡村闲置的要素;第四,大量耕地的占用——住房的占用。

这样看来,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本期上新主题是我们筹备了很久的瞒天过海美人计系列,还有几件软fufu的秋日少女款,总计十三款,这期款式不多,老规矩全文字,我尽量简略,麻烦大家辛苦对照下了,实在嫌太长可以按标序看自己想入的款,满减今晚结束嗷!
 
1.首先来本期我最爱—瞒天过海大女主黑裙!
灵感源于安妮海瑟薇的一条包身红裙,优点我说过无数次了,自己往前翻,实话说这条裙子更适合微胖或者胳膊有拜拜肉的女孩,上身秒瘦20斤,太瘦的姐妹穿着会薄得像纸片人,容易撑不起来。

裙子完全不挑人,有胸垫,胸垫有点聚拢效果,不用穿内衣,平胸自己加波波小姐,最完美的是直接藏副乳!大货额外加了后绑带,溜肩也不用担心掉,平肩可以不用系绑带,肩部有防滑条,肩膀要掉不掉也是欲语还休的美,小个子需要去自己改一下下摆长度,8cm内不会改变版型,其他真是没有任何缺点!值得人手一条!

上半身无弹性,臀围微弹,可拉伸5-8cm左右,所以非常适合梨形身材,根据腰围选码就行,强烈建议大家都买回去试穿一下,反正不满意可以退,这款上新当天就卖到500+了给我吓到赶紧去安排补单!所以小刘说款才晚了些,见谅!
 
2.Debbie款落雪繁星黑白混色马海毛大衣
和黑裙搭配一套的效果绝了!这个黑中夹白的面料是我们独家开发的,看起来像冬日黑夜里簌簌落下的雪花,特别浪漫,更有种“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酥未肯消”的味道

看有人说好看但是太贵,因为面料是全独家开发,面料单价也非常高,所以我们只定了几十件现货,我也不指望卖的好,高端线就是自己做着开心就好啦

3.Helena款银线鱼骨胸衣
维多利亚时代的胸衣结构,两侧拼接夜空黑醋酸,造成的视觉误差超显腰细!看起来腰围只有那么一丁点儿!肩带是自行绑带的蝴蝶结,可自行调节。可以打蝴蝶结也可以系成挂脖后绑带,鱼骨只做到了腰部的位置,腰下延长的部分只有一块软布片,不用担心坐下会戳到自己

前胸银线提花是进口面料,我们都包圆了,总计可以做五百来件,售完无补

4.复古年代黑半裙
非常适合秋冬的一款半裙,里面穿个羊毛袜就足够保暖。立体裁剪,腰线收的特别美,八个褶位更显蜂腰肥臀,小个子需要裁一下之外没有任何缺点~

5.探戈舞曲黑丝绒连衣裙
丝绒和小黑裙碰撞带来的复古氛围,谁穿都不会出错的一条裙子,穿上就想跳一首探戈舞曲,让我想起闻香识女人的那条挂脖小黑裙
版型收腰包臀,特别显瘦,有胸棉设计,不用穿内衣,桃心领不会太过暴露但也不会过于死板,闭眼入的一条小黑裙!

面料偏厚,现在这个季节穿正好,可以搭配黑丝袜,裙子弹性非常好,为了显瘦可以刻意选小一码

6.凯特款豹纹大衣
超喜欢的一件大衣,来自意大利RAFANNELLI原包进口的豹纹顺毛呢料,一般豹纹都太过狂野,但这款面料保留凯特同款的野性,豹纹图案在基础上增大 ,黑色所占的部分变多后,中和了豹纹的张扬,保留了原生态豹纹的野性美,却去除了黄色调带来的俗气,搭配瞒天过海大女主黑裙,张扬又肆意!敢驾驭的来

7.玫粉豹纹大衣
除了基础常规的咖色款,我们还添了一个玫色款,瞬间从豹纹的张扬转变成蛇蝎美人的调调,冷艳感十足!这个比较挑人,走冷艳野性风格的辣妹们来!

8.Debbie款香槟白金醋酸风衣
重磅醋酸缎,高贵又显贵,袖口的排褶绝了,一下子区别于普通款缎面风衣,华丽精致又充满女人味,又有点像年初刘诗诗穿的那款tods缎面风衣,喜欢XIAO LI高端款的客户必入

香槟白金这个色不多说,浓郁且迷人,优雅又矜贵,相比冰川蓝更加日常稳重,什么场合穿都不会出错,注意,最小码是按照160身高左右设置的小个子尺码,其他根据平时尺码选择即可

9.冰川蓝醋酸风衣
这个颜色,是让我直拍大腿的美丽绝妙,且无敌显白,有人问到底偏蓝还是偏绿,我只能说就是个显白的蓝绿色,穿上后脸唰的一下就亮了的那种!出片率简直了,穿上秒变清冷美人

10.雾紫晚霞仿真丝衬衣
粉丝点菜的款,衬衫的版型是偏宽松的,扎进半裙正式又通勤。而搭配银河裤就是偏休闲的感觉,不会那么板正。一开始衬衫只做了个雾紫色,拍照后感觉版型和拍出来的照片感觉都很不错,临时又加了个月光银灰,更日常百搭

11.月光银灰仿真丝衬衣
宽松款上衣,完全不挑身材!想让XIAO LI增加xl码和xxl码的可以入!不限三围,腰围90cm以内都能穿!

12.银河裤
跟月光灰衬衣是本期通勤款最佳拍档,腰部设计特别显腰臀比,也是我最近通勤最常穿的一条,上面搭配店里的银灰开衫!简单大方直筒裤型,超舒服,正适合广东现在的天气。压褶面料却能在视觉上很好的拉长腿型,走起路来英姿煞爽,而且银灰色比起黑色更多了复古感,所以只做了银灰色

裤长偏长一点,拍前注意尺码

13.粉花呢套装
穿上感觉自己心情的甜蜜值瞬间飙升的花呢套装,想立马去迪士尼与琳娜贝尔合照!和那套联名款薄荷巧克力不同,这套穿上仿佛周身都在冒着粉色泡泡,浪漫的多巴胺像是藏不住似的往外冒,变成了八音盒里的舞蹈小人儿,娇俏的迷人,忍不住唱歌跳舞转圈圈

裙子为了俏皮可爱的效果,做的偏短一点,但我168穿个打底裤就还好,天冷了可以搭配白色羊毛袜~

14.芍药粉紫连衣裙
莫兰迪色系的粉紫色,像茶园里盛开的芍药,高贵清冷又不喧宾夺主。实物比我拍得好看很多,容易偏光所以导致有色差,拍了很多图最终能用的只有几张。穿上后皮肤会瞬间白几个度,垂坠感十足的料子配上长裙的版型,整个人看起来特别有灵气儿,忍不住拎起裙摆跳芭蕾的的雀跃感,小助理都评价像是艺术学院的漂亮女生会穿的漂亮裙子!

裙子偏长,注意尺码,小个子不适合这个版型哦,以及更适合白皮,黄黑皮不建议购买
 
15.八音盒粉紫碎花连衣裙
水彩感氛围浓郁的连衣裙,设计部自行开发的印花,颜色浅淡就调了好几版,本来想八月底上,开发太慢才拖到现在,蜜桃粉掺入暖橘和浅紫,如水彩画一般,上身后特别仙气,宛如走出莫奈画作的油画少女,若即若离似真似幻地隐没在幽林晨雾中,所有元素的结合满足了一切对美好浪漫的想象

弹性超大,不挑身材,不限三围,对于这个季节来说是偏薄了一点,但适合穿在大衣里面,小个子需裁剪

16.三色针织套装
非常温暖保暖的三色针织套装,穿上后感觉自己像一只吃饱的可爱小熊。针织套装很容易显得臃肿,所以上衣做了大v领,露出大片锁骨,视觉上更显瘦,我喜欢扒拉下来当一字肩穿,针织的扭花织法不显单调,特别有法式浪漫的感觉!

裙子包臀,和宽松的上衣下摆形成对比,注意!裙子是刻意做了毛绒绒的起球效果~

17. 一般马海毛都很扎,但这款含有软软的羊驼毛,所以我个人觉得不太扎,但敏感皮肤慎拍哦

18.浓郁的深墨绿是属于秋日的浪漫,上身非常显白,深色也耐脏,更适合大多数亚洲人

肉粉色像软糯的糖炒栗子,成熟温婉又带着点小俏皮

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法式莫奈灰,最温柔也是最挑人的一个色~大家根据喜好选择

祝大家购物愉快嗷! #小刘说款#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没有达到最坏的情况,就是本气处于休囚死绝的状态,只要四柱中有根,或者印绶有根,就算本气弱小,最后还是不能依从,气运适合生扶,所以说“从气不从势”。针对此节阴干阳
  • 最近听的最多的就是躺平和内卷。最近工作上猛的踩了油门,一切都在变得飞快,也知道年龄上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也想做好、做成一件事,虽然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产生了很多
  • ”(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杨洁规)【#株洲小伙拍视频时顺手救了个男孩#,原来他儿时溺水被救,苦练游泳就是为了帮助人】12月18日,株洲天元区某小区内,一名男童在
  • 【雄安多举措推进婚俗改革 为新人开启幸福之门】雄安新区推出多项举措,并结合当地实际和群众需求,作出多项尝试,如开展婚姻、离婚心理疏导咨询服务,化解家庭纠纷矛盾;
  • 但是我的这只小白[鲜花]真的好可爱好可爱啊ớ ₃ờ凤九好萌,我好爱[心]!感慨一下生活阿卉妹妹说:原来长大后大家过得都不是太好还是会担心你,担心你过得不好,不开
  • 曹操知道后大喜,一直在家中等候,结果却等来了开头的一幕……曹操对孔融道:“我弄死祢衡如同弄死一只老鼠,但他素有虚名,杀他会让天下人认为我不能容人,我要把他送给刘
  • 加油#2022考研党[超话]##考研调剂[超话]##考研[超话]#22考‮今研‬日有‮分部‬院校‮经已‬出分了,大‮跟家‬去年‮线的‬比就‮以可‬了,过了去‮的
  • 我从老公交的水电费里,一步步查出了小三
  • 什么叫徒步去西藏的车,笑死,我妈说,要是我给他买一个,他两年之内就能带车徒步去西藏,哈哈哈,笑死我 今天跟我妈剥花生,他在看快手直播唱歌,他说这个人唱的不好听,
  • 创始人是我的榜样如果不是做燕教授 我一辈子不会遇到这么大智慧的领导主要是她和很多品牌创始人不同她智慧 低调 格局大带领品牌做踏实专业的事教育我们的价值观 提升我
  • 【昨天阅读打卡】[小红花]《第一次坐飞机》、《海底100层房子》《长个不停的腿》超超小朋友昨天待在家,画画,看书唱歌看电视在楼下骑平衡车......生活是一件平
  • #泉州##泉州身边事##泉州生活##泉州美食##晋江##石狮##相亲[超话]# 【杭州号女嘉宾推荐#宝宝的少女心# 】活泼开朗,简单美好,爱笑的小姐姐,心动的
  • 在山东,一批在细分领域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和“配套专家”加速涌现:去年获评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7家,并获得中央财政资金3.86亿元
  • ③大场美奈:生日快乐☺️④藤田奈那:生日快乐爱你⑤熊崎晴香:欧珠理生日快乐☺️⑥惣田纱莉渚:珠理酱生快❤︎❤︎#松井珠理奈生誕祭2022#⑦井上瑠夏:生日快乐☺
  • 我为什么总能在公司太阳穴胀痛加想吐吐不出[拜拜][拜拜][拜拜]这是什么定律然后回家干到现在分享日常记录我的77881⃣️我去家吃饭,他爸把草莓屁股都摘掉了给我
  • 丈夫身为军人的好体力在驾车时格外突出,一万八千公里没让她插过手;而她也成了旅途中的好帮手,喂饭、导航、谈笑,比日常还要甜蜜。将物资捐赠给当地学校后,大家依然在旅
  • 换个新置顶最近光夜上头中,首页80%应该都是纸片人,其余废话,化了妆就会发美丽自拍。(5>7>1>60)立flag除了5不下池但是一直在被打破
  • 还没吃的话就让我用上周早餐的主题来馋馋你们吧[馋嘴]!所以说如今的张博依旧是单身,而马伊琍兜兜转转一大圈,最后还是和文章离婚了,实在是物是人非啊。
  • 去医院定期抽血看化验结果~​中午吃个焖肉奥灶面补补血【本来想吃虾仁鳝背浇头,但是要48块呢[苦涩][苦涩][苦涩]】~再拎个栗子蛋糕跑瑞幸泡一会新的樱花拿铁[偷
  • 一场黄又金色加白蓝黑银各种色调的华丽宝宝#百日宴#、#广州泡泡气球布置#为每个宝宝都布置一场华丽又不奢侈的宝宝宴、布置好了以后小孩和大人们都很喜欢[嘻嘻][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