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世界气象日#特别报道:一条预警信息 如何成功挽救九个人的生命?[话筒]】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早预警 早行动”。一条预警信息如何及时发出、有效送达,又如何能够有效减轻灾害损失甚至挽救生命?让我们从一个发生在湖南的真实案例说起。#一条预警如何拯救九个生命#

[话筒]湖南湘西:一条预警信息 挽救了九个人的生命

“真的太险了!幸亏预警信息来得及时,如果再晚个几分钟,可就出大事了!”2021年6月29日19时37分,湖南省湘西州保靖县迁陵镇哪洞村的村民罗景华看着被大块山石砸毁的家,心有余悸地说道。

时间调回到6月29日下午16时左右,湘西州气象台预报员朱国光正在表情严肃地盯着面前的电脑。屏幕上,一大片红色雷达回波正在向湘西州保靖县逼近,这意味着当地即将遭遇一场狂风暴雨。

16时27分,湘西州气象台针对保靖县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17时左右,随着雷达回波的靠近,保靖县开始出现降雨。

18时04分,湘西州气象台将保靖县的暴雨预警升级为红色:预计保靖县3小时降水量将达100毫米以上。这条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向红色预警区域的所有手机用户发布,通过电视台插播以及微信公众号、防汛群、应急联络员群等方式对外发布,并经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终端服务矩阵全网发布。

6分钟之后,也就是18时10分,罗景华的手机收到了暴雨红色预警信号,但此时的他正忙着招呼客人,家人也在忙着做晚饭,谁都没有注意到手机里收到的预警信号,也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在一步步靠近。

18时17分,雨势越来越大,一直关注着降雨进程的保靖县气象台台长周延洲,在保靖防汛抗旱工作群里发出了一条特别提示:“阳朝、迁陵、长潭河、水田河乡镇上空雷达回波很强,有大范围的大暴雨天气,请加强防范!”收到信息后,迁陵镇党委迅速做出反应,组织干部和气象信息员分组对辖区内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展开全面巡查,转移危险地带的群众。

18时50分左右,哪洞村村干部和气象信息员在巡查到罗景华家时,发现他家房屋后面有山石滑落的迹象,于是迅速带领他们一家五口和四位乡亲转移到安全地带。十分钟之后,伴随着一声巨响,巨石夹杂着泥沙、植被冲进了罗景华的家。九个人与危险“擦肩而过”,成功避险。

[话筒]早预警 如何做到?

此次强降水过程中,湖南省、州、县三级气象部门共同开展递进式气象服务,处处都体现了一个“早”字。

早在6月25日,湘西州气象台就通过与湖南省气象台会商,对此次天气过程作出了准确预报,指出“自27日开始,全州将出现今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暴雨过程”,提醒各级政府部门提前进行工作部署。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湘西州气象台每天多次滚动发布预报,进一步细化强降水发生的时段和落区。同时与湘西州自然资源部门联合发布定位定点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提醒市县安排防汛值班值守和隐患排查。

在强降雨来临时,各级气象部门提早预警,及时针对红色预警区域发布靶向预警信号24万余条;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乡镇强降雨警报、地质灾害风险临近预警122期;覆盖人数达5万余人次。接到预报预警信息后,仅保靖县就紧急转移隐患点群众195人,有力减轻了灾害性天气造成的生命伤亡和财产损失。

成功的“早预警”,离不开准确的气象预报。预报报得准,气象防灾减灾才能有的放矢,为各级政府正确决策提供科学客观的支撑。近年来,我国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一直在稳步提升。目前,我国已建成由近7万个地面气象观测站、224部天气雷达、6颗风云气象卫星组成的立体综合观测体系,为提高预报准确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来自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90%,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至40分钟,均创历史新高;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为77公里,稳居国际先进行列。

成功的“早预警”,同样离不开畅通的预警发布通道。在国家层面,我国已建成多部门共享共用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终端服务矩阵,汇集了13个部门81类预警信息,可在3至8分钟内到达应急责任人,公众覆盖率已达92.7%,预警信息发布“高速公路”初见成效。而在地方层面,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已经初步实现。例如湖南基于通信大数据,开展精准靶向发布提醒,对划定的电子围栏内的所有社会公众发布高影响级别的预警信号和临灾警报,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精确发送到相关区域内的每一个人,为转移避险赢得宝贵的时间。

[话筒]早行动 谁在行动?

预警信息发出之后,如何有效传达到基层公众手中,又如何成功转化为切实的防灾减灾措施,这是一项需要更多部门参与的行动。

对于气象部门来说,气象信息员是基层防灾减灾的一支生力军。在我国,70余万名气象信息员活跃在防灾减灾的第一线,覆盖了全国99.7%的村屯。他们承担着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和传播工作,肩负着打通预警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重任。

但由于气象灾害影响范围大、涉及领域多、应急处置关联性强、社会公众关注度高,因此更需要完善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间共建共享和预报预警联动机制,协同组织、共同防御,才能有效应对。目前,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已经连接了国家、省、市、县四级政府部门以及各级应急管理、国土、水利、海洋等相关部门,直接对接的应急负责人达到111.5万名。

除此之外,如何提高社会公众的主动防范意识,让更多的人关注预警、预知风险,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这次灾情以后,迁陵镇干部对哪洞村全体村民进行了汛期防范意识方面的培训,村民们都表示,以后再遇到暴雨天,一定会注意查收气象部门的预警信息,主动避险。

[话筒]更精准 更精细 预警信息助力防灾减灾

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等因素影响,我国气象灾害种类之多、分布地域之广、发生频率之高、造成损失之重,超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为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我国各级气象部门不断提高预报预警能力,完善预警信息的发布平台和机制,打通预警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来自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0年,我国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均呈现出下降趋势。

如今,气象预警信息不仅更及时,也更精准了。2020年以来,在农业三夏关键时期,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与农业农村部农机司合作,推出“三夏”重点地区预报预警服务产品,为农机调度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撑,为9万余名一线跨区作业农机手提供服务保障;2020年4月,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与国家邮政局联合推出定制化气象预警服务,精准服务全国150余万一线快递从业人员……

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明显增多、强度明显增强,气象灾害的多发性、突发性、极端性日益突出。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筑牢气象防灾减灾防线,保证预警信息能够飞越“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米”,实现“到村、到户、到人”,依然任重而道远。(策划/张方丽 通讯员/戴帅汝 刘玥 朱国光 周延洲 专家支持/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首席 陈瑾)

【#323世界气象日#特别报道:一条预警信息 如何成功挽救九个人的生命?[话筒]】中国天气网讯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早预警 早行动”。一条预警信息如何及时发出、有效送达,又如何能够有效减轻灾害损失甚至挽救生命?让我们从一个发生在湖南的真实案例说起。#一条预警如何拯救九个生命#

[话筒]湖南湘西:一条预警信息 挽救了九个人的生命

“真的太险了!幸亏预警信息来得及时,如果再晚个几分钟,可就出大事了!”2021年6月29日19时37分,湖南省湘西州保靖县迁陵镇哪洞村的村民罗景华看着被大块山石砸毁的家,心有余悸地说道。

时间调回到6月29日下午16时左右,湘西州气象台预报员朱国光正在表情严肃地盯着面前的电脑。屏幕上,一大片红色雷达回波正在向湘西州保靖县逼近,这意味着当地即将遭遇一场狂风暴雨。

16时27分,湘西州气象台针对保靖县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17时左右,随着雷达回波的靠近,保靖县开始出现降雨。

18时04分,湘西州气象台将保靖县的暴雨预警升级为红色:预计保靖县3小时降水量将达100毫米以上。这条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向红色预警区域的所有手机用户发布,通过电视台插播以及微信公众号、防汛群、应急联络员群等方式对外发布,并经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终端服务矩阵全网发布。

6分钟之后,也就是18时10分,罗景华的手机收到了暴雨红色预警信号,但此时的他正忙着招呼客人,家人也在忙着做晚饭,谁都没有注意到手机里收到的预警信号,也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在一步步靠近。

18时17分,雨势越来越大,一直关注着降雨进程的保靖县气象台台长周延洲,在保靖防汛抗旱工作群里发出了一条特别提示:“阳朝、迁陵、长潭河、水田河乡镇上空雷达回波很强,有大范围的大暴雨天气,请加强防范!”收到信息后,迁陵镇党委迅速做出反应,组织干部和气象信息员分组对辖区内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展开全面巡查,转移危险地带的群众。

18时50分左右,哪洞村村干部和气象信息员在巡查到罗景华家时,发现他家房屋后面有山石滑落的迹象,于是迅速带领他们一家五口和四位乡亲转移到安全地带。十分钟之后,伴随着一声巨响,巨石夹杂着泥沙、植被冲进了罗景华的家。九个人与危险“擦肩而过”,成功避险。

[话筒]早预警 如何做到?

此次强降水过程中,湖南省、州、县三级气象部门共同开展递进式气象服务,处处都体现了一个“早”字。

早在6月25日,湘西州气象台就通过与湖南省气象台会商,对此次天气过程作出了准确预报,指出“自27日开始,全州将出现今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暴雨过程”,提醒各级政府部门提前进行工作部署。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湘西州气象台每天多次滚动发布预报,进一步细化强降水发生的时段和落区。同时与湘西州自然资源部门联合发布定位定点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提醒市县安排防汛值班值守和隐患排查。

在强降雨来临时,各级气象部门提早预警,及时针对红色预警区域发布靶向预警信号24万余条;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乡镇强降雨警报、地质灾害风险临近预警122期;覆盖人数达5万余人次。接到预报预警信息后,仅保靖县就紧急转移隐患点群众195人,有力减轻了灾害性天气造成的生命伤亡和财产损失。

成功的“早预警”,离不开准确的气象预报。预报报得准,气象防灾减灾才能有的放矢,为各级政府正确决策提供科学客观的支撑。近年来,我国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一直在稳步提升。目前,我国已建成由近7万个地面气象观测站、224部天气雷达、6颗风云气象卫星组成的立体综合观测体系,为提高预报准确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来自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90%,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至40分钟,均创历史新高;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为77公里,稳居国际先进行列。

成功的“早预警”,同样离不开畅通的预警发布通道。在国家层面,我国已建成多部门共享共用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终端服务矩阵,汇集了13个部门81类预警信息,可在3至8分钟内到达应急责任人,公众覆盖率已达92.7%,预警信息发布“高速公路”初见成效。而在地方层面,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已经初步实现。例如湖南基于通信大数据,开展精准靶向发布提醒,对划定的电子围栏内的所有社会公众发布高影响级别的预警信号和临灾警报,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精确发送到相关区域内的每一个人,为转移避险赢得宝贵的时间。

[话筒]早行动 谁在行动?

预警信息发出之后,如何有效传达到基层公众手中,又如何成功转化为切实的防灾减灾措施,这是一项需要更多部门参与的行动。

对于气象部门来说,气象信息员是基层防灾减灾的一支生力军。在我国,70余万名气象信息员活跃在防灾减灾的第一线,覆盖了全国99.7%的村屯。他们承担着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和传播工作,肩负着打通预警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重任。

但由于气象灾害影响范围大、涉及领域多、应急处置关联性强、社会公众关注度高,因此更需要完善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间共建共享和预报预警联动机制,协同组织、共同防御,才能有效应对。目前,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已经连接了国家、省、市、县四级政府部门以及各级应急管理、国土、水利、海洋等相关部门,直接对接的应急负责人达到111.5万名。

除此之外,如何提高社会公众的主动防范意识,让更多的人关注预警、预知风险,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这次灾情以后,迁陵镇干部对哪洞村全体村民进行了汛期防范意识方面的培训,村民们都表示,以后再遇到暴雨天,一定会注意查收气象部门的预警信息,主动避险。

[话筒]更精准 更精细 预警信息助力防灾减灾

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等因素影响,我国气象灾害种类之多、分布地域之广、发生频率之高、造成损失之重,超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为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我国各级气象部门不断提高预报预警能力,完善预警信息的发布平台和机制,打通预警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来自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0年,我国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均呈现出下降趋势。

如今,气象预警信息不仅更及时,也更精准了。2020年以来,在农业三夏关键时期,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与农业农村部农机司合作,推出“三夏”重点地区预报预警服务产品,为农机调度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撑,为9万余名一线跨区作业农机手提供服务保障;2020年4月,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与国家邮政局联合推出定制化气象预警服务,精准服务全国150余万一线快递从业人员……

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明显增多、强度明显增强,气象灾害的多发性、突发性、极端性日益突出。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筑牢气象防灾减灾防线,保证预警信息能够飞越“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米”,实现“到村、到户、到人”,依然任重而道远。(策划/张方丽 通讯员/戴帅汝 刘玥 朱国光 周延洲 专家支持/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首席 陈瑾)

【刚刚,许昌长葛发布17号通告!严格来(返)长人员管理!】

关于从严从紧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
(2022年17号)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在高位运行,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复杂,截至3月17日17时,全国现有23个高风险地区、369个中风险地区,长葛市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大。为做好复杂形势下疫情防控工作,现就做好疫情防控的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严格来(返)长人员管理

(一)主动报备行程

1.许昌市域外来(返)长人员需提前 3 天向目的地社区(村)、单位或入住酒店报备。

2.请广大市民密切关注官方权威发布的国内各地疫情动态和病例的相关信息,近期有本土疫情地区旅居史,特别是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史或活动轨迹有交集的,第一时间向所在地社区(村)、单位或入住酒店报备,配合落实医学观察、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

(二)按要求落实健康管控措施

1.在口岸城市完成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境外归国人员,在第一入豫点闭环转运回我市集中隔离点,继续实施 7 天集中隔离和 7 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

2.国内中高风险区来(返)长人员,入长时需提供 48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长后实施 14 天集中隔离和 7 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

3.国内中高风险区所在地市来(返)长人员,入长时需提供48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长后实施 7 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

4.国内有本土疫情发生但尚未调整中高风险地区的地市中,非管控区域的人员入长时需提供 48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长后落实“三天两检”措施。

5.省外无疫情发生地市来(返)长人员、入长时需提供 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未持有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在就近核酸检测点进行检测,结果未明确前非必要不外出。

6.省内许昌市域外来(返)长人员抵长后,需加强自身健康监测,7 日内不聚餐、不聚会。

7.在长人员如接到流行病学调查,提示本人是密接、次密接或时空伴随者后,请立即停止参加人员聚集活动、立即停止前往人员密集场所,立即向本人所在地社区(村)、单位或入住酒店报告,做好个人防护,按照工作人员要求落实防控措施。

8.应提供 48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但未持有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上述入长人员,可就近在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高速路口等临时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

二、严格公共场所疫情防控管理

1.所有宾馆(酒店)、民宿或带有住宿功能的场所必须严格测量体温、查验“双码”等措施,并督促省外来(返)长人员尽快落实核酸检测和健康管控措施。

2.全市商场超市、餐饮机构、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严格落实测温扫码、通风消毒、佩戴口罩等措施。密闭公共场所设置流动监督员,监督、劝导人员科学规范佩戴口罩,经劝阻无效且影响公共秩序者,由公安机关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3.全市各旅游景区、影剧院和文化娱乐场所等公共场馆落实“预约、限流、错峰”要求,原则上室内接待人员上限不得超过容载量的50%,室外不超过容载量的75%。

4.各单位(场所)要认真落实法人主体责任,做到有防护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有防护物资设备、有应急预案、有应急处置场所;落实好员工行踪管理、健康监测等措施。密闭公共场所须在醒目位置摆放或悬挂疫情防控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公示牌,上岗员工必须完成疫苗全程接种。游艺娱乐场所和上网服务场所、洗浴中心等密闭公共场所需建立员工核酸检测台账,所有从业员工每7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三、加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

严格落实进机关、进企业、进单位“测温、扫码、戴口罩”措施。严格落实职工差旅管理,谁审批谁负责。加强员工健康监测,加强日常清洁消毒,一旦发现异常状况,立即向属地指挥部报告。

四、严格聚集性活动管理

1.非经贸类聚集性活动一律暂时停办。必须举办的经贸类活动要按照“非必要不举办”“谁举办、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实行“一事一报”,50人以内活动要制定防控方案,自觉严格执行防控措施;50人以上活动要至少在活动举办前10个工作日向属地疫情防控部门逐级申报。经同意举办的聚集性活动,要在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指导、监督下进行;未经审批的线下活动一律不得开展。

2.倡导市民减少家庭聚会,家庭聚餐聚会不超过10人。倡导“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

五、严格个人健康管理

1.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请时刻保持良好的个人防护意识,自觉遵守疫情防控措施,在商场、超市、酒店、影剧院、景区等公共场所,配合做好戴口罩、测温扫码、一米线等防控措施。非必要不邮购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的物品,收发邮件快递时,务必做好个人防护。选购、加工冷链食品时,应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避免用手直接接触,要生熟分开、煮熟煮透,并做好手部卫生。

2.时刻关注个人和家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等症状,请佩戴口罩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或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并如实告知个人旅居史、活动史和接触史,就医途中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鉴于当前疫情形势,请广大市民非必要不离长,禁止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发生本土疫情的城市,减少跨省、跨地区、跨市县等不必要的流动。如确须出行,需提前向所在社区(村)、单位报备,获得批准后方可前往,要提前了解当地疫情防控措施,及时关注自身健康码状态,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返长前主动报备,严格落实管控措施。

六、做好疫苗接种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请符合接种条件的居民尽快接种,已完成全程接种满6个月的,尽快接种加强针,做到“应接尽接”。60岁以上老人为易感人群,无明显接种禁忌的,应尽快接种。

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视疫情防控形势适时调整。

许昌长葛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2022年3月17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开始有点惊,其实从一开 始吵架的时候我就该想到这胖子不是什么好东西了,因为他在张口闭口婊子长短,X你妈之类 的话,吼的满车都能听见,后来看动手了,那个女 孩体
  • 高晓松说,在我家硕士基本等同于文盲,在我家,只要他们谈不想我知道的事情全部讲德语!高晓松说,在我家硕士基本等同于文盲,在我家,只要他们谈不想我知道的事情全部讲德
  • 我才知道了自己是吃几碗饭的,平时还认为自己还能看点书讲点东西,那时我在中国佛学院讲净土宗我也已经讲了五年,我光讲净土宗就是五年,在这之后我觉得我还是水平很差。当
  • 因为,除了不用伪装,勉强,更不用勾心斗角,可以坦诚相待,做最真实的自己外,还有如下好处: 1,在一起轻松愜意,说话做事,不用谨言慎行,瞻前顾后,想说什么?
  • ” 林超民说,光禄在历史的长河中洗涤千年,创造了“九爽七公八宰相,三王一帝五封侯”“一门出五举,三步两道台”的政治文明传奇。 “建造光禄古镇的光禄中学时,出土了
  • ​​善行缘于善心,有着善的心灵就如同一股清泉,永不枯竭,清纯甘甜,发自内心的善才会有善行善举,唯善之心,处处欢声笑语,处处和气生财;与人为善,己亦为善;与人有
  • 这时,使者又出现了,对他们说:「你们有了曾经渴望的荣华富贵,却还是放不下一只普通的碗,可见贪婪和贫富没有什么关系,回到你们自己的家中去忏悔自己的罪过吧!」  外
  • 虽然我们暂时没有办法诸如卧底到真正开盘的菠菜公司深层,去亲眼见识一下开盘的实际过程,但不妨碍一个更现实的问题的提出:庄家的初盘为什么那么准?亦或是……这个问题其
  • 经讯问,2019年7月13日,犯罪嫌疑人张某军通过一微信群下载一段视频并保存于手机内,在未证实该视频真实性的情况下,于7月17日8时49分,将该视频随意编辑添加
  • 开开心心每一天呀 认认真真的呀 朱正廷航班 首尔北京 7.23北京成都 7.25成都长沙 王俊凯航班 曼谷长沙 7.23长沙北京️ 王源航班 7.21成都北京
  • 乱七八槽吃了一堆……两人吃完晚饭还很早,还一起去吃了糖水,开开心心的周五晚上!我最近也太爱吃糖水了吧[嘻嘻]回家我睡了一觉还起来运动,因为快撑死了胃不舒服,辛辛
  • 其创作的“山寨风情”系列作品多次在全国、省部级比赛中获奖,室内乐作品《山寨欢歌》《山村赋格》两次获文化部颁发的文华音乐创作奖;《边寨之夜》获第十一届全国高等学校
  • 广西疾控中心负责人表示,上述疫苗短缺是全国性的,主要原因是生产企业产能不足,从短时间内还看不到有供应改善的迹象。广西疾控中心负责人表示,上述疫苗短缺是全国性的,
  • #T-ara[超话]#她们在一起时,小明还是沙雕,夫人一如既往得优雅,恩静努力让自己表现的很软妹,崽子依然像10年前的在姐姐身边的小孩子。我们所有人都应该谢谢她
  • ……   只有少数的人觉察到在办公室中负担重任之人的工作,是怎样的令人疲劳。只有少数的人觉察到在办公室中负担重任之人的工作,是怎样的令人疲劳。
  • 起哄才是王道。。
  • 7月19日17:45左右,位于义马市的河南省煤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气化厂C套空分装置发生爆炸,义煤集团总医院等当地多家医疗机构第一时间参与抢救伤病员。发生爆炸
  • 我这无处安放的相聚的渴望,有谁能懂我心的所求?问尽苍天大地,一年又一年,我独独斟尽一杯杯岁月的酒。我无法逃离世俗,我融了这世俗的尘埃,纵横阡陌的心事,又频现,我
  • 如果见到杨佳或有杨佳出走后的相关线索,请速联系:65353000或电话联系杨佳的母亲:15987062443。据了解,在走失前的一个周末,杨佳和母亲起了一些争执
  • 除了一些龙虾迷和死忠粉外,很多人对于小龙虾的新鲜感已经渐渐退烧,这样就造成了市场看起来不如以往红火,加上今年的夏季既没有世界杯也没有奥运会,导致了小龙虾往年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