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育“新麦”,“新麦”破魔咒】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
  6月1日上午,在位于延津县司寨乡平陵村的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新乡综合试验站、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300亩“新麦26”示范基地,来自河南省种子站、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市农业农村局、新乡市农科院的专家站在“新麦26”300亩示范基地地头,共同见证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测产结果——

  依据国家原农业部小麦高产创建验收办法,专家组在“新麦26”示范基地随机选择了10个样点,根据调查的亩穗数、穗粒数和“新麦26”常年千粒重等指标计算,“新麦26”亩产量达到765.26公斤!

  当专家验收组组长、河南科技学院教授、小麦育种专家茹振钢高声宣布这一结果后,现场响起一片欢呼和掌声。

牛!“新麦”让“中国碗”盛更多“优质河南粮”

《河南日报》6月10日版样

优质 细数“新麦26”究竟有多牛

  由新乡市农科院培育的“新麦26”,是2019年农业农村部评定的国内仅有的4个超强筋小麦品种之一,也是我国黄淮南部麦区唯一的超强筋小麦品种。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消费水平提高和食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适合生产优质面包粉、优质饺子粉、优质拉面粉、优质面条专用粉的优质强筋小麦市场需求迫切,而我国优质专用小麦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从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进口。

  黄淮南部麦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小麦调出区和优质强筋小麦适宜生态区。在国家生物育种能力建设与产业化专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项目的资助下,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经过多年攻关,突破关键技术,选育出的强筋小麦品种“新麦26”于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解决了优质强筋品种品质指标不高、品质稳定性较差且产量水平普遍较低的“卡脖子”难题。

牛!“新麦”让“中国碗”盛更多“优质河南粮”

2019年6月7日,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在辉县冀屯镇麻小营村进行“新麦26”实打验收

  据介绍,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评定标准中有个重要指标,看面团稳定时间。一般超过10分钟就被认定为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而“新麦26”可达20至50分钟,堪称“超强筋”。2019年9月,“新麦26”被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全国首届黄淮麦区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质量鉴评会评定为“超强筋、面包、面条”兼用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有效缓解了我国优质强筋小麦长期依赖进口、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局面。

  自2010年审定以来,“新麦26”目前已推广了12年。据2021年在济南召开的全国种交会上公布的数据:“新麦26”被列为全国推广面积十大品种,“新麦26”排第7位,而在强筋品种中推广面积最大,全国排名第1位。在黄淮海地区累计推广面积达6891万亩。

  由于“新麦26”突出的优质强筋特性和优良的综合性状,被国内众多育种单位作为骨干亲本,已育成新品种17个,新品系33个,形成了家族庞大的“新麦超级群”。特别是“新麦45”,高强筋、综合抗病性好,矮秆抗倒、高产稳产,为我国优质小麦生产提供了新的科技支撑。

高产 打破“魔咒”鱼和熊掌能兼得

  小麦育种长期以来有个“魔咒”,即优质不高产,高产不优质,似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而“新麦26”却做到不仅优质,还高产稳产。

  “没想到去年晚播半个月,今年产量还能这么高!‘新麦26’每公斤比普通小麦高0.3元,一亩地高出近200元,我这300亩地增收6万元不是问题!”平陵村“新麦26”示范基地种植户马富国高兴地说,2019年,他试种了200亩“新麦26”,收获时发现不仅产量高,还能卖上高价。如今,他将流转的600亩地全种上了“新麦26”。

  “通常规律是优质品种不高产,但‘新麦26’产量却不低,与普通小麦品种产量相当,每亩基本稳定在1200斤至1500斤之间。”在新乡县大召营镇李唐马村“新麦26”种植示范基地,河南九圣禾新科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志军,结合自己多年种植推广“新麦26”的体会说,到目前为止,所有审定和推广的强筋小麦品种,没有任何品种能在综合品质方面超越“新麦26”。

牛!“新麦”让“中国碗”盛更多“优质河南粮”

今年3月,新乡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蒋志凯(左二)和科技人员在新乡县茁壮种业“新麦26”种植基地指导农户进行春季麦田管理

  “新麦26”如何打破优质不高产的魔咒?新乡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蒋志凯说,该所采用“确保群体,增加粒数,提高库容、协调源库关系”综合选择技术,实现高产稳产,破解了“新麦26”选育的高产难题。同时,利用常规育种与生化、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现代育种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新麦26”的超强筋品质特性,解决了小麦品质和产量难以协同改良的重大技术难题。

  据新乡市农科院院长杨海峰介绍,近年来,该院建立“科研单位+种子企业+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粮食收储加工企业”多主体合作的一体化推广模式,拉动了优质小麦的产业化发展,缓解了我国优质强筋小麦长期依赖进口、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局面,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高效 大户“马百万”大赞农科院

  5月31日,在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粮食生产提质增效专项——“新麦”系列优质强筋品种观摩现场,省、市农科院专家和当地小麦示范县相关技术人员、种粮大户、企业负责人,参观了新乡县任小营“新麦45”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后,种粮大户马有永成了被追捧的“明星”,大家纷纷加他微信。因为种粮年收入几百万元,马有永也被大家开玩笑称为“马百万”。

  “省、市农科院就是我的贵人!我要跟农科院长期合作,我愿意尝试种植农科院所有的新品种。”马有永激动地说:“从新麦9号到‘新麦45’,我跟新乡市农科院已经合作18年。‘新麦26’和‘新麦45’的商品粮价格每斤要比普通麦高0.1到0.15元。我有5000亩地,每年可生产300万公斤麦种,今年每斤价格比普通小麦高0.2元,仅此我就能多收入100多万元!”

  据国内面粉加工企业反映,在普通中筋小麦中搭配10%~20%的“新麦26”或“新麦45”,就可生产出优质烩面粉、拉面粉等;在普通中筋品种中搭配40%~70%的“新麦26”或“新麦45”,则可生产出中高档面包粉。蒋志凯说,为显著提高制粉企业的产品附加值,该院还专门研究集成了“新麦26”“新麦45”配麦配粉技术规程。

牛!“新麦”让“中国碗”盛更多“优质河南粮”

“新麦26”丰收,种植户史建保笑开颜

  “作为国内最大的专业面粉生产企业,我们对小麦的品质十分挑剔。过去所需的优质小麦只能依靠进口,自从用了新麦系列品种后,不仅完全取代了进口,而且各项主要品质指标都优于进口小麦。”五得利集团新乡面粉有限公司行政管理部经理于涛说,尽管“新麦”品种每公斤比其他普通中筋品种价格高出约0.3元,但该企业需求量逐年递增,去年购进“新麦26”5.5万吨,今年准备再“抢购”6万吨。

  如今,新麦系列已成为五得利、中粮、益海嘉里、香港南顺(山东)、陕西老牛、河北金沙河等大型制粉企业高端面包粉生产的理想原料和增筋增效、配麦配粉的骨干供给品种,促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粮食优质化。

新观|让“中国碗”盛更多“河南优质粮”

  “新麦26”的最新测产结果令人振奋。振奋不仅仅因为它的高产稳产,还因为它的出身——“级别”较低的地市级农科院;还因为它的主要品质指标都优于进口品种,结束了我国优质强筋小麦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强筋当中谁最强?“新麦26”是“标杆”。

  民以食为天。国人餐桌上,除了馒头面条,也要有饺子面包。“中国碗”不仅要盛满“中国粮”,还要多盛品质高的中国粮!

牛!“新麦”让“中国碗”盛更多“优质河南粮”

封丘黄河滩区,母亲河畔麦浪金黄

  如何确保小麦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企业效益更好、粮食安全更稳,希望在科技,出路在科技。粮食科技的“芯片”是良种。被誉为豫北粮仓的新乡,盛产“中国第一麦”,还育出了“百农”“新麦”等一系列在国内叫得响的知名小麦品种。

  尤其是“中原农谷”加持,聚焦国家种业、粮食安全重大需求,必将为河南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是粮安天下中原担当的重要举措。

  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大批农业科研人员的坚守和耕耘,我们的“中国碗”里一定能装更多“河南优质粮”。

强筋当中谁最强 “新麦26”是“标杆”

  “‘新麦26’是公认的强筋小麦‘标杆’‘试金石’!今天(6月1日)的测产既刷新了‘新麦26’的高产纪录,也引领了中原、黄淮优质强筋小麦的高产稳产纪录。在去年受汛情影响、新乡小麦普遍晚播的不利影响下,人努力、天帮忙,通过科技加持,‘新麦26’实现了超常丰收!”

  ——河南科技学院教授、小麦育种专家茹振钢

  “从现场验收情况来看,这个产量实现了‘新麦26’产量和品质的协同提高。”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晨阳

  “‘新麦26’品质稳定,不管是在河南省还是黄淮地区种植,品质都达到了优质强筋一级标准,是当前优质麦的标杆产品,为引领全国优质小麦育种发挥了主导作用。”

  ——省种子站研究员周继泽

  “‘新麦26’品质优良,产量突出,企业认可!下一步希望能通过品种引领、技术支撑,实现‘专种专收专储专用’四大目标,进一步带动农户增收,企业增效。”

  ——省农科院研究员李向东

  “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小麦品质提升和纹枯病抗性改良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

  2020年4月,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组织以赵振东院士为组长,张新友院士、许为钢研究员为副组长,郭天财、王清连、茹振钢、尹成华等专家为委员的评价委员会,对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主持完成的“优质超强筋高产小麦新品种‘新麦26’选育与应用”成果如是评价。

【6月6日和考后,考生必须参加核酸检测!沈阳市招考办发布重要提醒!】
2022年高考即将开始。为确保考生顺利平安,6月5日,沈阳市招考办发布2022年普通高考考前温馨提示。

一、关注疫情变化,做好个人防护
1.请考生及家长或其他共同居住人员在考前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跨区域流动、不到人群流动性较大场所、不前往中高风险等级地区等。

2.建议考生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考前保持居家或家校(单位)两点一线。

3.考生从考前14天须每日体温测量和健康状况监测,出现发热、咳嗽、咽痛、乏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的,要及时报告。

4. 6月6日,考生必须参加核酸检测。

(1)考区统一检测。为方便考生完成考前核酸检测,减少考生及家长负担,节约考试入场时间,考生可携带准考证到考区指定地点,参加为考生设立的统一核酸检测,同时上交考生考前14天《个人健康情况排查表》,完成考前健康筛查。参加统一核酸检测的考生,在考试期间不必再进行核酸检测,入场时只须核验准考证和身份证。

(2)社会常态化核酸检测。考生如果参加社会常态化核酸检测,6月7日进入考点时,须提交48小时内的纸质或电子版(须打印在A4纸上)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考前14天《个人健康情况排查表》,及准考证和身份证。

5.完成全部科目考试的考生要在考点设立的核酸检测点位完成考后核酸检测。

6.考生在知情同意自愿的前提下,应在考试前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做到“应接尽接”。符合接种条件的,建议接种“加强针”。

7.请考生赴考时,提前准备好口罩、手套、纸巾、速干手消毒剂等防护物资,做好个人防护。如考生乘坐出租车或网约车赴考点,提前预约车辆,乘坐时在后排落座并全程佩戴口罩,下车后应及时做好手卫生。如考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赴考点,全程佩戴口罩,可佩戴一次性手套,并做好手卫生。途中尽量避免用手接触其他物品,与周围乘客尽可能保持安全距离。如考生乘坐班车赴考点,宜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开窗通风、分散就座,途中避免在车上饮食和用手接触其他物品,下车后做好手卫生。

8.各位考生要通过主流媒体和官方渠道了解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常识,知晓防疫措施、健康状况监测和入场安检程序、个人防护注意事项等,严格遵守防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主动配合考点疫情防控相关要求,服从考试工作安排,在候考区保持空间间隔1米以上,避免扎堆、聚集、拥挤。

9.按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要求,考试时,低风险地区的考生在进入考场前要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可以自主决定是否佩戴;备用隔离考场和中高风险地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

二、记牢关键时间,做好考前准备

1.考生可于6月1日至6月10日登录辽宁招生考试之窗(https://t.cn/A6qKXceu),根据提示自行打印准考证。

2.请考生要注意道路交通信息,合理安排出行路线,避免发生拥堵,耽误考试。考生应在考前实地考察考点位置,确认考点地址与准考证地址信息一致。牢记考试时间,留足出行时间,提前抵达考点,确保按时参加考试。考前密切关注天气状况,特别是高温天气请预防中暑,做好物理防晒;雷雨天气备好雨具,提早做好出行安排。

3.请考生备齐证件和物品,不带禁带物品。考试当天出发前,请仔细检查是否带齐本人《准考证》《居民身份证》及考试必备用品(如考生未参加考区于6日统一组织的核酸检测,还需携带考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个人健康情况排查表》),除2B铅笔、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无封套橡皮等必需的考试用品外,其他任何物品不得带入考场。考生不得携带手机进入考点。

4.按准考证号进入考场,科目不同准考证号不同,考生须注意不要进错考场。

6月7日、8日考试,考生不换考点、不换考场。

6月9日考试(化学、地理、思想政治、生物学),考生不换考点,变换考场。务必核准考场信息。

5.考场内设置时钟,在不影响考试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为考生提供时间参考。考试时间以考点统一指令为准。

6.语文、汉语、数学、外语科目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每科考试结束前30分钟,物理、历史、化学、地理、思想政治、生物学科目不允许考生提前交卷离场。

7.外语科考试14∶45分后禁止进入考场;其他所有科目开考15分钟后禁止进入考点参加当时科目考试。

8.考生离场时要按监考员的指令有序离场,不得拥挤,保持间距。

三、掌握考试规则,谨防忙中出错
1.《准考证》会列出考生参加的每场考试科目名称、考试时间、考场号和座位号。考试期间,考点将公布每科目考场楼层分布示意图、楼层指示牌,考生要认真核准自己的考场信息,避免走错考场。

2.考生入场后,要对号入座,将《准考证》、二代居民身份证等证件放在桌子左上角以便核验。领到答题卡和试卷后,要认真检查试卷、答题卡,如果遇到试卷及答题卡字迹不清、重印、漏印或缺页等问题,要立即举手报告,由监考员更换。

3.答题卡和试卷检查无误后,考生应准确、清楚地填(涂)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个人信息。考生须在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草稿纸上或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答题,不得在答卷上做任何标记。

4.需涂点的选择题作答用2B铅笔;其他试题作答统一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5.作图时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及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不宜过轻、过细。

6.选择题修改选项须将原涂点用橡皮擦干净,并注意切勿污损答卷。保持答题卡整洁,禁止折叠和造成破损。禁止使用涂改液、胶带等。

四、遵守考场纪律,诚信参加考试

1.考生须主动配合入场安检,应避免穿、戴有金属的衣物或饰品,并须脱帽参加考试;考生应避免携带非考试物品参加考试,如已携带须主动放在指定位置;考生在考试期间不得相互传递文具等考试用品。建议考生参加考试时,将参加考试用的物品都放在一个透明的文具袋内携带。不得携带任何电子设备(手机、电子手环、电子手表等)。

2.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立即停笔,在监考员依序收齐答卷、试卷、草稿纸后,根据监考员指令依次退出考场。考生不准将试题、答题卡、草稿纸、垫纸板带出或传出考场。也不得将自己的答案写在准考证和所带物品上带出考场。

3.如不遵守考场规则,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有违规行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确定的程序和规定严肃处理,并将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涉嫌犯罪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规定,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4.考试期间,全部考点、考场将实行全时段、无死角监控录像,场外流动监考和网上视频监考员将动态巡视,考后省、市、县(市、区)三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将分别对考试监控录像回放审查,发现违纪、作弊、违法等行为,将按照有关规定或法律进行严肃处理。

5.考试期间,全部考点、考场将启用无线信号屏蔽器。无线电管理部门将派出无线电监测车,对作弊信号进行跟踪和阻断,全力维护公平公正、风清气正的考试环境。

五、明辨高考谣言,谨防上当受骗

每年高考前夕,总会有些不良机构或不法分子借高考之机炒作一些虚假信息,在网络平台或交流群中兜售所谓“作弊神器”、“高考真题”、“内部指标”等诈骗广告,诱骗广大考生和家长上当,谋取非法利益。市招考办在此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明辨网络谣言,谨防上当受骗。

六、调整个人状态,保持良好状态

夏季是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考生要重视身体护理,注意饮食卫生,关注天气变化,防止疾病发生。要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保持平常心态,轻松应考,轻装上阵。

我们为追求人生梦想而不懈努力的高考考生加油点赞!希望你们把握新时代赋予的际遇与机缘,用青春奋斗的蓬勃力量,交出未来人生的满意答卷!衷心祝愿全体考生取得理想成绩!
#沈阳##沈阳[超话]##沈阳身边事##高考##高考[超话]##高考加油##高考倒计时#

【沈阳发布2022年普通高考考前温馨提示 6月6日考生必须参加核酸检测】2022年高考即将开始。为确保考生顺利平安,6月5日,市招考办发布2022年普通高考考前温馨提示。
一、关注疫情变化,做好个人防护
1.请考生及家长或其他共同居住人员在考前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跨区域流动、不到人群流动性较大场所、不前往中高风险等级地区等。
2.建议考生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考前保持居家或家校(单位)两点一线。
3.考生从考前14天须每日体温测量和健康状况监测,出现发热、咳嗽、咽痛、乏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的,要及时报告。
4. 6月6日,考生必须参加核酸检测。
(1)考区统一检测。为方便考生完成考前核酸检测,减少考生及家长负担,节约考试入场时间,考生可携带准考证到考区指定地点,参加为考生设立的统一核酸检测,同时上交考生考前14天《个人健康情况排查表》,完成考前健康筛查。参加统一核酸检测的考生,在考试期间不必再进行核酸检测,入场时只须核验准考证和身份证。
(2)社会常态化核酸检测。考生如果参加社会常态化核酸检测,6月7日进入考点时,须提交48小时内的纸质或电子版(须打印在A4纸上)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考前14天《个人健康情况排查表》,及准考证和身份证。
5.完成全部科目考试的考生要在考点设立的核酸检测点位完成考后核酸检测。
6.考生在知情同意自愿的前提下,应在考试前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做到“应接尽接”。符合接种条件的,建议接种“加强针”。
7.请考生赴考时,提前准备好口罩、手套、纸巾、速干手消毒剂等防护物资,做好个人防护。如考生乘坐出租车或网约车赴考点,提前预约车辆,乘坐时在后排落座并全程佩戴口罩,下车后应及时做好手卫生。如考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赴考点,全程佩戴口罩,可佩戴一次性手套,并做好手卫生。途中尽量避免用手接触其他物品,与周围乘客尽可能保持安全距离。如考生乘坐班车赴考点,宜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开窗通风、分散就座,途中避免在车上饮食和用手接触其他物品,下车后做好手卫生。
8.各位考生要通过主流媒体和官方渠道了解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常识,知晓防疫措施、健康状况监测和入场安检程序、个人防护注意事项等,严格遵守防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主动配合考点疫情防控相关要求,服从考试工作安排,在候考区保持空间间隔1米以上,避免扎堆、聚集、拥挤。
9.按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要求,考试时,低风险地区的考生在进入考场前要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可以自主决定是否佩戴;备用隔离考场和中高风险地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
二、记牢关键时间,做好考前准备
1.考生可于6月1日至6月10日登录辽宁招生考试之窗(https://t.cn/A6qKXceu),根据提示自行打印准考证。
2.请考生要注意道路交通信息,合理安排出行路线,避免发生拥堵,耽误考试。考生应在考前实地考察考点位置,确认考点地址与准考证地址信息一致。牢记考试时间,留足出行时间,提前抵达考点,确保按时参加考试。考前密切关注天气状况,特别是高温天气请预防中暑,做好物理防晒;雷雨天气备好雨具,提早做好出行安排。
3.请考生备齐证件和物品,不带禁带物品。考试当天出发前,请仔细检查是否带齐本人《准考证》《居民身份证》及考试必备用品(如考生未参加考区于6日统一组织的核酸检测,还需携带考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个人健康情况排查表》),除2B铅笔、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无封套橡皮等必需的考试用品外,其他任何物品不得带入考场。考生不得携带手机进入考点。
4.按准考证号进入考场,科目不同准考证号不同,考生须注意不要进错考场。
6月7日、8日考试,考生不换考点、不换考场。
6月9日考试(化学、地理、思想政治、生物学),考生不换考点,变换考场。务必核准考场信息。
5.考场内设置时钟,在不影响考试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为考生提供时间参考。考试时间以考点统一指令为准。
6.语文、汉语、数学、外语科目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每科考试结束前30分钟,物理、历史、化学、地理、思想政治、生物学科目不允许考生提前交卷离场。
7.外语科考试14∶45分后禁止进入考场;其他所有科目开考15分钟后禁止进入考点参加当时科目考试。
8.考生离场时要按监考员的指令有序离场,不得拥挤,保持间距。
三、掌握考试规则,谨防忙中出错
1.《准考证》会列出考生参加的每场考试科目名称、考试时间、考场号和座位号。考试期间,考点将公布每科目考场楼层分布示意图、楼层指示牌,考生要认真核准自己的考场信息,避免走错考场。
2.考生入场后,要对号入座,将《准考证》、二代居民身份证等证件放在桌子左上角以便核验。领到答题卡和试卷后,要认真检查试卷、答题卡,如果遇到试卷及答题卡字迹不清、重印、漏印或缺页等问题,要立即举手报告,由监考员更换。
3.答题卡和试卷检查无误后,考生应准确、清楚地填(涂)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个人信息。考生须在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草稿纸上或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答题,不得在答卷上做任何标记。
4.需涂点的选择题作答用2B铅笔;其他试题作答统一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5.作图时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及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不宜过轻、过细。
6.选择题修改选项须将原涂点用橡皮擦干净,并注意切勿污损答卷。保持答题卡整洁,禁止折叠和造成破损。禁止使用涂改液、胶带等。
四、遵守考场纪律,诚信参加考试
1.考生须主动配合入场安检,应避免穿、戴有金属的衣物或饰品,并须脱帽参加考试;考生应避免携带非考试物品参加考试,如已携带须主动放在指定位置;考生在考试期间不得相互传递文具等考试用品。建议考生参加考试时,将参加考试用的物品都放在一个透明的文具袋内携带。不得携带任何电子设备(手机、电子手环、电子手表等)。
2.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立即停笔,在监考员依序收齐答卷、试卷、草稿纸后,根据监考员指令依次退出考场。考生不准将试题、答题卡、草稿纸、垫纸板带出或传出考场。也不得将自己的答案写在准考证和所带物品上带出考场。
3.如不遵守考场规则,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有违规行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确定的程序和规定严肃处理,并将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涉嫌犯罪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规定,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4.考试期间,全部考点、考场将实行全时段、无死角监控录像,场外流动监考和网上视频监考员将动态巡视,考后省、市、县(市、区)三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将分别对考试监控录像回放审查,发现违纪、作弊、违法等行为,将按照有关规定或法律进行严肃处理。
5.考试期间,全部考点、考场将启用无线信号屏蔽器。无线电管理部门将派出无线电监测车,对作弊信号进行跟踪和阻断,全力维护公平公正、风清气正的考试环境。
五、明辨高考谣言,谨防上当受骗
每年高考前夕,总会有些不良机构或不法分子借高考之机炒作一些虚假信息,在网络平台或交流群中兜售所谓“作弊神器”、“高考真题”、“内部指标”等诈骗广告,诱骗广大考生和家长上当,谋取非法利益。市招考办在此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明辨网络谣言,谨防上当受骗。
六、调整个人状态,保持良好状态
夏季是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考生要重视身体护理,注意饮食卫生,关注天气变化,防止疾病发生。要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保持平常心态,轻松应考,轻装上阵。
我们为追求人生梦想而不懈努力的高考考生加油点赞!希望你们把握新时代赋予的际遇与机缘,用青春奋斗的蓬勃力量,交出未来人生的满意答卷!衷心祝愿全体考生取得理想成绩!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当你离开这里,是为了前行的过程,你要爱自己。为了现在的位置,你要爱自己。
  • [鼓掌]】8月30日,作为2023碳达峰碳中和会议的6场专题会议中的重要内容,由烟台市人民政府、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指导,中国宝原投资有限公司主办,中核医疗产
  • #招财运##文明中国##情感语录# 好庆幸没有去澳门不是说不想去而是不想在难得相聚时光里匆匆忙忙跑几个城市累到彼此身体因为知道跟黄老师还有很多很多时间一起去外面
  • 這個週末,也就是9約23號,大村剛和他太太黑畑日佐代的聯合展在福和慧一樓舉行,距離上一次他的展,也有三年了⋯⋯​第一次購買大村剛的咖啡手衝壺是在2016的三月,
  • #偶像梦幻祭[超话]#推推pld大眼你别限了,我求你,我没惹tag:fine 菲涅 碱团 ALKALOID CRAZY.b 蜂团 园 eden UNDEAD
  • 一方の中居は「ヒロミさんとは、いつもスタジオやプライベートで遊んでる時には一緒にいるけども、さっき2人で横に並んでくっついてスチール写真を撮ってる時に『あっ、そ
  • 不能一起看到美丽景色去共情,不能互相拍到美美的游客照,不能一起八卦到凌晨,看到成双结对的人们会很羡慕,同时也很庆幸自己能够有这样一次经历,我不知道下一次再来成都
  • (来源:草原明珠锡林浩特)#辽阔草原锡林郭勒##体检报告上写智商偏低的医生已被停职#【空腹吃苹果有这么多“好处”, 坚持每天早上吃一个苹果】苹果中的维生素种类丰
  • 这个周末连加了2天班,而远在630km外的南京,五月天连开了3晚的演唱会,是那让人艳羡的130m超大屏幕,不久之前我是那么渴望看南京演唱会,不止是仅此一站的1
  • 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秋天,杨树叶子黄了,挂在树上,好像一朵朵黄色的小花;飘落在空中,像一只只黄色的蝴蝶;落在
  • 21年美网决赛后曾经在微博里写下,有一天想把他完完全全地还给小伊和孩子们,那么看到他在自己的生活和职业中平衡,作为球迷不能更理解这一份幸福。我知道这些年德约依旧
  • 生活不就是这样么,你厌恶自己的生活,然而有人在梦想着过你的生活,感情不是水龙头,不能说关就关,但可以像电池,慢慢的消耗,总有一天,会耗尽所有的念想!” 孟子义也
  • 终于8级了,发个帖子庆祝一下每天进出n遍八月真的嗑生嗑死 九月开始努力挣钱搞事业了没有那么疯癫了但是每天醒来睡前都会进来刷刷姐妹们的分析有压力的时候也会进来看
  • 昨晚的状态好到让我吃惊这还是那个在西安还要吸氧的主唱吗,这个快五十岁男人的自愈能力这么强吗,更不要说中间还去录了九天的跨年。有好处总是少不了她们,出了坏事她们总
  • 《易经》认为,“自然之道”和“人道”是一致的,都是阴阳相合的结果。《易经》道在于合,会用的人,百事可成《易经》的核心思想是“道”“道”是指宇宙万物变化的本源和规
  • 生活,需要一点阳光,生命,需要一些勇敢,纠结过去,担心未来,都不如抓住当下,过去是梦,未来是影,现在才是真真切切的人生。本以为要去医院手术呢,那样多折腾啊,不曾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磐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重新梳理此项业务的审批模式,通过提前介入、线上服务和数据共享三个环节,推动食品生产企业在办理延续、新办、变更、注销等事项时,实现“零跑动”。
  • 如果是像天津这种牛仔裤过一夜都能干的透透的北方,就不用发愁什么美妆蛋发霉的问题了。你恶心你老婆,你老婆也不会放过你[开学季]9.1716个月25天 晚上带大壮睡
  • ​简短有深意的文案/收集的朋友圈文案[心]1.“不说永远,在每个瞬间”2.“也许不同的季节会爱上不同的花”3.“永远没有定数”4.“都在权衡,都怕扑空”5.“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