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教授发声:农村没有李子柒,却是无数孤单老人的家园。
注:以下皆来自教授刘守英文章。

我已经有好几年没回(湖北洪湖市的老家)去了。一般家里有事我肯定回去,没事很少回。因为,回去会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老家的很多事,包括市里的一些难处、镇上的难处、村里的难处、周边老乡的难处,他们自己找不到解法,指望我去解决,实际上很多我也解决不了。

我这次回去,一个很直观的感觉是,农民的整个状态,主要是物质状况,比想象的好。

我八十年代初离开我们村的时候,挺悲观的,农民的辛劳程度太高,面朝黄土背朝天。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就是这个状况。那个时候,农民的问题,一是辛苦,二是收入来源少,穷。

现在,第一,老百姓平均寿命变长了。我这次回去看到,老人活到七八十岁很正常。八九十年代,一个村,人能够活到70岁以上,都很稀罕了。老年人的面容也比原来要好,脸上有光,不像原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那种劳累对生命的打击、受压。能看出来,劳累程度降低了。

第二,农民的收入跟原来有很大变化。原来没有现金收入来源、没有活钱,极端的贫困;现在收入还是过得去、不是太大的问题。只要家里有人在外面做工,稍微勤快一点,怎么都能挣到一些收入。

养老是很大的一件事,但对老人,现在也不是钱的事——他的儿子、儿媳妇或者姑娘出去打工,一年怎么都得给他留一点钱;他自己的养老金(一个月几百块)基本不会给子女,都在自己的账户上,一年去取几次(我问过他们)。老人手上有自己可以拽着的钱,他在家就不会那么受歧视。

第三,农民的住房改善明显。这些年,农民出去打工(包括有一些在乡村干活的),他整个资本积累、经济改善的状况基本都体现在他的房子上。八十年代,农村住房很差,你进到一个村,是破败的;现在,一个村一整条路两边都是农民盖的房子。

第四,农村的公共设施比原来明显进步。从县城到我们村,路挺畅通的,而且两边的景观也挺漂亮,显示出乡村摆脱贫困以后的景象。我离开村里的时候,都是土路;现在,大的路都畅通了。村内的路,取决于这个地方的慈善状况——有出去做公务员的,找一些钱,有一些小老板挣钱后捐一些。

第五,乡村的分化很严重。村里大部分农户的状况,无非是好一点差一点——有的可能出去干的不错、已经能做企业;出去打工中比较勤快的,尽管比第一类差一点,也还不错。但确实有极少部分农户,状况很不好,有的是因为生病、家庭遇到不测,还有一些是家庭能力问题。

这是我从外表上看到的乡村变化的状况。

所有这些变化,实际上都是农民出村带来的。他的收入来源是出村带来的,住房是出村挣的收入带来的。收入改善导致的农民精神状态变化,也是因为出村带来的。

 

当然,农民的这些变化,也配合有一定的公共服务——路、用水、养老。

 

总之,农民出村带来的变化是本质性的,而政府公共政策、公共品的提供,总体来讲是到位的,对于改变过去乡村没着没落的状况,还是有贡献。

 
农民出村是一件大事。如果没有农民的出村,乡村的状况跟我八十年代走的时候,应该是差不多的。

我们看到了乡村的进步——最大的进步就是收入增加了、钱的来路增加了。那么,问题在哪儿?令人担忧的地方在哪儿?

对现在的乡村来讲,令人担忧的是下面几个问题。

01

第一个问题:“人”

乡村的老人是“人”的最大的问题。最代表中国农业和农民的是40、50和60后,这拨人是真正搞农业的,爱土地,乡土情结很重,而且也不会离开村庄——他们也有出去的,但回来了,有在外面干的,也会回来。他们是以乡村为归依的,以土地作为主要生活来源,以农业作为主要职业。这批人现在的问题是绝望。这种绝望,不是因为他没钱,而是整个社会大变革带来的。传统的中国乡村,是一家一户、一代一代在一起;现在,老人身边常年没人。

以前,家里年轻一辈出去打工,孩子还留在农村,最起码老人还给孙子、孙女做饭,他还有存在感;现在这拨出去打工的年轻父母,小孩小的时候就带在身边,到小孩上初中时,有一个人回来陪读,初中在镇上、高中在县城。这样基本把老人跟传统的血缘关系、情感联系切断了。这些切断以后,老人不是穷,而是极其孤单。

我问过我们村的老人,他们到这个年纪,也没有什么农活。这些人一辈子干农活,当农活停掉以后,依托就没了。他的存在感、价值就没了,他就非常绝望。比如我们村,老人要么是打麻将,要么就是聚在一起,到村部听碟子。

中国几千年来追求的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现在一下子没人了,传统的代际情感纽带断了。所以,他们主要是精神的、心灵的孤单。

我们村十几个老人,我问他们,平常讨论最多的问题是什么。他们说,讨论最多的是怎么死。生病的,一是没人管、没人照顾,二是大笔开销,他怕给后人留麻烦,也没有那么大开销的能力。他们觉得自己没用了,对儿女也没什么用了。一些老人,当他身体状况不好的时候,还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至于心理的疾病,就更没人知道了。

40、50、60后这些人,基本以乡村为归依。未来,他们的养老会成为非常大的问题。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年轻人一年就回来几天,怎么可能养儿防老?

接着是70、80后。假设他们也跟之前的人一样,归宿也还是回到乡村,但他们没怎么从事过农业,至少参与不多,这些人未来回到村里,他不从事农业,他做什么?

很有可能,这些人回来以后,就在镇上或县城买个房子,买个门面,开个小卖店——回乡,但不落村,也不落业。为什么这几年县城的房地产那么活跃,是跟这个相关。这样的话,70、80后,会跟乡村、乡土更加疏离或断根,甚至处于一种阻断的状态——阻断的状态就麻烦了。

还有一类人:小孩。上一代人出去打工,孩子丢在家里,老人看着。但这一代人出去打工,是把孩子带在身边,但他不可能有精力管孩子。所以,农二代的孩子,在城市事故率极高。

再就是孩子的心灵。原来是留守的孤独,但现在他从小在城市看到、接触的是城市对他们的不平等,从而带来心理问题——越是农村的孩子,越在意穿着、收入、是否被人家欺负。

所以,看上去是把孩子带在身边,实际上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小孩上初中,家长最起码得有一个人回来陪读。现在很多农二代,实际是被孩子的教育拖回来的。这实际上阻断了这个家庭进入城市的进程,教育本身阻断了他们城市化的进程。

02

第二个问题:“业”、产业

整个乡村,年轻人只会出,不会进。大量的人走了以后,整个乡村就没有什么人了,“业”就起不来。人都走空了,谁来做“业”?乡村振兴,怎么振兴?

现在整个农村,你看到的是产业的凋敝。原来农民都在农村,当他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在农村,他会在乡村找很多办法:怎么样把农业搞得更精细一些、产量更高一点、卖的钱更多一点;多养几头猪、多养几头牛,增加一点副业收入;再不行,去做点买卖,把这个地方的东西倒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卖,我帮你做点事,你帮我做点事……农村是靠这些。但这些东西的寄托,是人在乡村。现在,大家的收入主要是在城市挣来的,已经不指望在农村搞收入。

在农村,找不到“业”的发展出路,这是非常要命的一件事。“业”就变的越来越单一。家里年轻人出去了,土地就交给年老的人——农民还是不轻易把地荒废掉;隔壁的几家人再走,走到家里老人都没了,这些地就交给邻居、亲戚来种……基本整个农村的“业”,就只是一个以土地为生的农业了。

这是当前农业的第一个问题:乡村的经济活动更加单一化。

这个“业”的问题在哪儿?当少数人从事的农业扩大规模以后,尽管有机械辅助,但这些人的劳累程度非常之高——这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规模扩大以后,规模效益没有出来。比如,规模可能扩大到50亩,但这个农民为了使他经营的土地一年能够多留一些收入,他尽量少雇工、少用机械。这个“业”实际上成了留在农村的这些农民的内卷。他更密集地使用自己的劳动,更辛勤地去从事耕作、从事农业经营活动,以使一年下来留在自己口袋里的现金收入多一点。

最后就变成,土地是规模了,农业是机械化了,但留下来的这些农村人因为农业收入低,他付出的辛劳程度更多。二三十亩地,一年收入也就几万块钱,如果全部雇工、机械化,就剩不下来什么钱,所以他就把很多环节自己去辛苦。

现在有些人说,扩大规模,一家经营扩大到200亩,就可以增加多少收入。但是扩到200亩,农业要素组合的匹配度要求更高,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的耕种,各个环节成本的节约,需要更好的要素匹配来实现,一般农民做不到。做不到的话,规模越大,成本越高,农民为了节约成本,就更辛劳,也不可能做更大的经营规模。

所以,农业的第二个问题是:这个产业本身在不断内卷,变成少部分人靠更辛劳的经济活动留下更多现金收入,而不是想象的更加现代化、机械化、规模化。很多时候,不到农村,就容易想当然。

农业的第三个问题是:期望乡村的产业更加多样化——比如三产融合、乡村旅游等,来支撑乡村更活、更复杂的业态,但问题是,需求在哪儿?

不是所有的村庄都能通过城乡互动来实现产业多样化。我们不能把极少数村庄由城乡互动带来的变化,想当然地拓展为大多数农区都能实现这样的。

大多数传统农区乡村产业的多样化,是农工互补、农副互补,是农民靠着农业做点生计,靠一些副业、手工活动,来增加收入,跟现在很多人讲的城乡互动带来的乡村产业的多样化、产业融合,完全是两个概念。大多数村庄是实现不了城乡互动的产业多样化的。

03

第三个问题:住

住房基本反映了农民经济状况的变化,我们确实看到了农民住房状况的改善——进到乡村以后,农民相互之间比来比去,张家盖了两层楼,李家一定要想办法盖得比他高一点。

住房条件的改善,是改革以来乡村面貌最大的改变。包产到户的时候,农民有钱就盖房子,后来农民出去打工,有钱了,回来还是盖房子。这是农民基本的行为模式。它的好处是,带来整个乡村面貌的改变。问题是,乡村盖的这些房子,利用率极低。

我这次回去,是晚上十点多进的村,整个100多户的村,差不多就只有五六户亮着灯。老人不在的,年轻人出去了,这家就锁着门,常年是黑的。

这意味着,整个城市化以来,农民积累的大量资本,不是用于进一步扩大城市的资本形成,而是积累在他未来落叶归根的这些村落——回到乡村盖房、装修,不断添加房子里的东西,目的是备着他以后回来。但这些资本的利用率非常之低,几近闲置。

04

第四个问题:占地

现在农民盖房子,已经不在原来村落里盖,都盖在公路边。农民的住房从传统村落到路边,实际上是一场重大的村落改变。传统村落,是依水、依地而形成的,是为了农业经济活动的方便。现在农民为什么整体往公路边盖?这是一个人口迁移社会的表现:交通出行方便。从原来农耕社会村落的布局、空间形态,转变为迁移社会的形态。

现在,我们把去农村看到的景象整个构图起来,你看到的乡村是:第一,人——老人的绝望,农二代的归属不定,留守儿童心灵创伤;第二,农村经济活动越来越单一、农业越来越内卷;第三,农民的住房明显改善,但占了大量农民在城市积累的资本,没有进一步在城市形成更大的资本积累,而变成在乡村闲置的要素;第四,大量耕地的占用——住房的占用。

这样看来,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人大教授发声:农村没有李子柒,却是无数孤单老人的家园。
注:以下皆来自教授刘守英文章。

我已经有好几年没回(湖北洪湖市的老家)去了。一般家里有事我肯定回去,没事很少回。因为,回去会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老家的很多事,包括市里的一些难处、镇上的难处、村里的难处、周边老乡的难处,他们自己找不到解法,指望我去解决,实际上很多我也解决不了。

我这次回去,一个很直观的感觉是,农民的整个状态,主要是物质状况,比想象的好。

我八十年代初离开我们村的时候,挺悲观的,农民的辛劳程度太高,面朝黄土背朝天。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就是这个状况。那个时候,农民的问题,一是辛苦,二是收入来源少,穷。

现在,第一,老百姓平均寿命变长了。我这次回去看到,老人活到七八十岁很正常。八九十年代,一个村,人能够活到70岁以上,都很稀罕了。老年人的面容也比原来要好,脸上有光,不像原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那种劳累对生命的打击、受压。能看出来,劳累程度降低了。

第二,农民的收入跟原来有很大变化。原来没有现金收入来源、没有活钱,极端的贫困;现在收入还是过得去、不是太大的问题。只要家里有人在外面做工,稍微勤快一点,怎么都能挣到一些收入。

养老是很大的一件事,但对老人,现在也不是钱的事——他的儿子、儿媳妇或者姑娘出去打工,一年怎么都得给他留一点钱;他自己的养老金(一个月几百块)基本不会给子女,都在自己的账户上,一年去取几次(我问过他们)。老人手上有自己可以拽着的钱,他在家就不会那么受歧视。

第三,农民的住房改善明显。这些年,农民出去打工(包括有一些在乡村干活的),他整个资本积累、经济改善的状况基本都体现在他的房子上。八十年代,农村住房很差,你进到一个村,是破败的;现在,一个村一整条路两边都是农民盖的房子。

第四,农村的公共设施比原来明显进步。从县城到我们村,路挺畅通的,而且两边的景观也挺漂亮,显示出乡村摆脱贫困以后的景象。我离开村里的时候,都是土路;现在,大的路都畅通了。村内的路,取决于这个地方的慈善状况——有出去做公务员的,找一些钱,有一些小老板挣钱后捐一些。

第五,乡村的分化很严重。村里大部分农户的状况,无非是好一点差一点——有的可能出去干的不错、已经能做企业;出去打工中比较勤快的,尽管比第一类差一点,也还不错。但确实有极少部分农户,状况很不好,有的是因为生病、家庭遇到不测,还有一些是家庭能力问题。

这是我从外表上看到的乡村变化的状况。

所有这些变化,实际上都是农民出村带来的。他的收入来源是出村带来的,住房是出村挣的收入带来的。收入改善导致的农民精神状态变化,也是因为出村带来的。

 

当然,农民的这些变化,也配合有一定的公共服务——路、用水、养老。

 

总之,农民出村带来的变化是本质性的,而政府公共政策、公共品的提供,总体来讲是到位的,对于改变过去乡村没着没落的状况,还是有贡献。

 
农民出村是一件大事。如果没有农民的出村,乡村的状况跟我八十年代走的时候,应该是差不多的。

我们看到了乡村的进步——最大的进步就是收入增加了、钱的来路增加了。那么,问题在哪儿?令人担忧的地方在哪儿?

对现在的乡村来讲,令人担忧的是下面几个问题。

01

第一个问题:“人”

乡村的老人是“人”的最大的问题。最代表中国农业和农民的是40、50和60后,这拨人是真正搞农业的,爱土地,乡土情结很重,而且也不会离开村庄——他们也有出去的,但回来了,有在外面干的,也会回来。他们是以乡村为归依的,以土地作为主要生活来源,以农业作为主要职业。这批人现在的问题是绝望。这种绝望,不是因为他没钱,而是整个社会大变革带来的。传统的中国乡村,是一家一户、一代一代在一起;现在,老人身边常年没人。

以前,家里年轻一辈出去打工,孩子还留在农村,最起码老人还给孙子、孙女做饭,他还有存在感;现在这拨出去打工的年轻父母,小孩小的时候就带在身边,到小孩上初中时,有一个人回来陪读,初中在镇上、高中在县城。这样基本把老人跟传统的血缘关系、情感联系切断了。这些切断以后,老人不是穷,而是极其孤单。

我问过我们村的老人,他们到这个年纪,也没有什么农活。这些人一辈子干农活,当农活停掉以后,依托就没了。他的存在感、价值就没了,他就非常绝望。比如我们村,老人要么是打麻将,要么就是聚在一起,到村部听碟子。

中国几千年来追求的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现在一下子没人了,传统的代际情感纽带断了。所以,他们主要是精神的、心灵的孤单。

我们村十几个老人,我问他们,平常讨论最多的问题是什么。他们说,讨论最多的是怎么死。生病的,一是没人管、没人照顾,二是大笔开销,他怕给后人留麻烦,也没有那么大开销的能力。他们觉得自己没用了,对儿女也没什么用了。一些老人,当他身体状况不好的时候,还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至于心理的疾病,就更没人知道了。

40、50、60后这些人,基本以乡村为归依。未来,他们的养老会成为非常大的问题。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年轻人一年就回来几天,怎么可能养儿防老?

接着是70、80后。假设他们也跟之前的人一样,归宿也还是回到乡村,但他们没怎么从事过农业,至少参与不多,这些人未来回到村里,他不从事农业,他做什么?

很有可能,这些人回来以后,就在镇上或县城买个房子,买个门面,开个小卖店——回乡,但不落村,也不落业。为什么这几年县城的房地产那么活跃,是跟这个相关。这样的话,70、80后,会跟乡村、乡土更加疏离或断根,甚至处于一种阻断的状态——阻断的状态就麻烦了。

还有一类人:小孩。上一代人出去打工,孩子丢在家里,老人看着。但这一代人出去打工,是把孩子带在身边,但他不可能有精力管孩子。所以,农二代的孩子,在城市事故率极高。

再就是孩子的心灵。原来是留守的孤独,但现在他从小在城市看到、接触的是城市对他们的不平等,从而带来心理问题——越是农村的孩子,越在意穿着、收入、是否被人家欺负。

所以,看上去是把孩子带在身边,实际上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小孩上初中,家长最起码得有一个人回来陪读。现在很多农二代,实际是被孩子的教育拖回来的。这实际上阻断了这个家庭进入城市的进程,教育本身阻断了他们城市化的进程。

02

第二个问题:“业”、产业

整个乡村,年轻人只会出,不会进。大量的人走了以后,整个乡村就没有什么人了,“业”就起不来。人都走空了,谁来做“业”?乡村振兴,怎么振兴?

现在整个农村,你看到的是产业的凋敝。原来农民都在农村,当他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在农村,他会在乡村找很多办法:怎么样把农业搞得更精细一些、产量更高一点、卖的钱更多一点;多养几头猪、多养几头牛,增加一点副业收入;再不行,去做点买卖,把这个地方的东西倒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卖,我帮你做点事,你帮我做点事……农村是靠这些。但这些东西的寄托,是人在乡村。现在,大家的收入主要是在城市挣来的,已经不指望在农村搞收入。

在农村,找不到“业”的发展出路,这是非常要命的一件事。“业”就变的越来越单一。家里年轻人出去了,土地就交给年老的人——农民还是不轻易把地荒废掉;隔壁的几家人再走,走到家里老人都没了,这些地就交给邻居、亲戚来种……基本整个农村的“业”,就只是一个以土地为生的农业了。

这是当前农业的第一个问题:乡村的经济活动更加单一化。

这个“业”的问题在哪儿?当少数人从事的农业扩大规模以后,尽管有机械辅助,但这些人的劳累程度非常之高——这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规模扩大以后,规模效益没有出来。比如,规模可能扩大到50亩,但这个农民为了使他经营的土地一年能够多留一些收入,他尽量少雇工、少用机械。这个“业”实际上成了留在农村的这些农民的内卷。他更密集地使用自己的劳动,更辛勤地去从事耕作、从事农业经营活动,以使一年下来留在自己口袋里的现金收入多一点。

最后就变成,土地是规模了,农业是机械化了,但留下来的这些农村人因为农业收入低,他付出的辛劳程度更多。二三十亩地,一年收入也就几万块钱,如果全部雇工、机械化,就剩不下来什么钱,所以他就把很多环节自己去辛苦。

现在有些人说,扩大规模,一家经营扩大到200亩,就可以增加多少收入。但是扩到200亩,农业要素组合的匹配度要求更高,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的耕种,各个环节成本的节约,需要更好的要素匹配来实现,一般农民做不到。做不到的话,规模越大,成本越高,农民为了节约成本,就更辛劳,也不可能做更大的经营规模。

所以,农业的第二个问题是:这个产业本身在不断内卷,变成少部分人靠更辛劳的经济活动留下更多现金收入,而不是想象的更加现代化、机械化、规模化。很多时候,不到农村,就容易想当然。

农业的第三个问题是:期望乡村的产业更加多样化——比如三产融合、乡村旅游等,来支撑乡村更活、更复杂的业态,但问题是,需求在哪儿?

不是所有的村庄都能通过城乡互动来实现产业多样化。我们不能把极少数村庄由城乡互动带来的变化,想当然地拓展为大多数农区都能实现这样的。

大多数传统农区乡村产业的多样化,是农工互补、农副互补,是农民靠着农业做点生计,靠一些副业、手工活动,来增加收入,跟现在很多人讲的城乡互动带来的乡村产业的多样化、产业融合,完全是两个概念。大多数村庄是实现不了城乡互动的产业多样化的。

03

第三个问题:住

住房基本反映了农民经济状况的变化,我们确实看到了农民住房状况的改善——进到乡村以后,农民相互之间比来比去,张家盖了两层楼,李家一定要想办法盖得比他高一点。

住房条件的改善,是改革以来乡村面貌最大的改变。包产到户的时候,农民有钱就盖房子,后来农民出去打工,有钱了,回来还是盖房子。这是农民基本的行为模式。它的好处是,带来整个乡村面貌的改变。问题是,乡村盖的这些房子,利用率极低。

我这次回去,是晚上十点多进的村,整个100多户的村,差不多就只有五六户亮着灯。老人不在的,年轻人出去了,这家就锁着门,常年是黑的。

这意味着,整个城市化以来,农民积累的大量资本,不是用于进一步扩大城市的资本形成,而是积累在他未来落叶归根的这些村落——回到乡村盖房、装修,不断添加房子里的东西,目的是备着他以后回来。但这些资本的利用率非常之低,几近闲置。

04

第四个问题:占地

现在农民盖房子,已经不在原来村落里盖,都盖在公路边。农民的住房从传统村落到路边,实际上是一场重大的村落改变。传统村落,是依水、依地而形成的,是为了农业经济活动的方便。现在农民为什么整体往公路边盖?这是一个人口迁移社会的表现:交通出行方便。从原来农耕社会村落的布局、空间形态,转变为迁移社会的形态。

现在,我们把去农村看到的景象整个构图起来,你看到的乡村是:第一,人——老人的绝望,农二代的归属不定,留守儿童心灵创伤;第二,农村经济活动越来越单一、农业越来越内卷;第三,农民的住房明显改善,但占了大量农民在城市积累的资本,没有进一步在城市形成更大的资本积累,而变成在乡村闲置的要素;第四,大量耕地的占用——住房的占用。

这样看来,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三亚:国庆景区景点产品层出不穷 “旅游+免税”再注充沛活力】今年国庆期间,三亚天气先晴后雨,鹿城游人热情不减。经历了春节就地过年、暑期出行受阻后,国庆长假迎来“补偿式”出游人潮高峰。10月8日,记者从市旅文局获悉,国庆7天假期,三亚景区景点接待游客57.52万人次。盘点黄金周三亚旅游市场,景区景点丰富的文旅产品供给层出不穷,高端酒店继续领跑,红色游、周边游走俏,离岛免税购物“热”不可挡,旅游市场安全有序。

  景区景点热

  主题活动丰富,自驾游延续火热

  海南TOP10景区三亚占九席

  去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呼吸新鲜空气,到蜈支洲岛潜水体验种植珊瑚苗,去西岛同升一面旗礼赞新中国,到三亚·亚特兰蒂斯水世界观看水上飞人秀、大型美人鱼水下表演,穿汉服去三亚海昌梦幻海洋不夜城,免费打卡三亚之眼摩天轮、参与国潮剧本杀……国庆假期期间,三亚各大景区景点不断创新旅游产品,推出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刺激游客出游热情高涨。

  10月7日,据携程发布《2021年国庆假期出游总结报告》显示,海南省TOP10热门景区为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蜈支洲岛、南山文化旅游区、三亚·亚特兰蒂斯水世界、三亚·亚特兰蒂斯失落的空间水族馆、三亚海昌梦幻海洋不夜城、天涯海角、鹿回头风景区、三亚千古情、分界洲岛,十席中三亚占据九席。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短途周边和省内长线游热度提升迅速,自驾游、周边游、本地游成为主流。国庆假期,自驾游散客成为三亚景区游的一大亮点。作为热门的景点打卡地,假期里,每天有众多自驾游车辆开进南山景区。

  此外,同一报告显示,三亚位居榜首成为最受自驾人群喜爱目的地,延续去年国庆火热趋势。

  高端酒店热

  领跑住宿业态,品质型度假成三亚“刚需”

  亚龙湾海棠湾旅游饭店开房率八成上下

  与今年以来“宅度假”不断风靡的趋势一致,高星酒店延续火热态势。携程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国庆期间,高星酒店均价达到945元,环比节前一周提升超80%。

  以全国头部热门酒店来看,酒店即为度假目的地的趋势凸显,在酒店观海洋动物、住在森林秘境间、和小动物近距离互动、在山林温泉中休闲放松、在乐园中狂欢整天,成为年轻化游客之选,同时也带动亲子、情侣、家庭度假预订提升。

  国庆黄金周期间,作为中高端品质型酒店的聚集带,海棠湾和亚龙湾在假日领跑全市住宿业态,显示出品质度假已成为三亚名片与大部分游客的刚需。

  假日期间,多家酒店针对亲子市场、宅酒店市场,进行重点内容营销。例如,三亚·亚特兰蒂斯策划了多项特别活动丰富假期旅游市场,为家庭出游打造多样化的假期体验。三亚天域度假酒店特邀《红色娘子军》演艺团队进行快闪表演,连续3天为祖国庆生。国庆期间,住店小朋友还可以选择多样方式甜蜜告白祖国;DIY国庆贺卡、小红军人偶,手动表白祖国。三亚海棠湾仁恒皇冠假日度假酒店内琳琅满目的漫威手办、舞台形式的A字形美陈、真人比例的钢铁侠模型,成为酒店的网红打卡点,吸引着众多亲子游客拍照……

  据市旅文局抽样调查数据显示,7天假期,全市旅游饭店平均开房率为66.70%。其中,亚龙湾旅游饭店客房开房率81.09%,海棠湾旅游饭店客房开房率为79.04%,两大湾区继续领跑黄金周三亚旅游住宿市场。

  “红色游”热

  满城尽是“中国红”

  提前布局,市场知名度引来客流

  国庆期间,红色线路和红色景区等主题热度再攀新高,趁着假期带娃探访红色旧址、重温红色历史,成为不少家长的选择。携程平台显示,红色景区亲子游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30%。

  “十一”假期,三亚到处可见国旗飘扬,各景区景点举行特色庆祝活动,游客们通过红色旅游重温红色历史。打卡“红色”旅游点,参与礼赞新中国主题活动走俏。

  作为三亚市旅游推广局在2021“国庆小长假·三亚浪一下”的系列城市营销活动的重要宣传内容,三亚红色旅游在上海、杭州等主要客源市场高频露出,市场知名度进一步大幅提高。

  记者注意到,长假期间,三亚红色娘子军演艺公园以琼崖纵队事迹为故事原型创作的驻场演出《红色娘子军》每天上演,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重温红色经典的热闹场面。同时,也收获了CCTV13“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等央视栏目的高度关注,红色旅游热度持续走高。

  “玩海”热

  项目获青睐,游艇出海仍是热门

  前四天,游艇开航艘次及接待人数同比分别提升29.8%和17.5%

  伴随着新消费群体的崛起,年轻人不再追求走马观花的“打卡式旅游”,更愿意享受沉浸式的旅游体验。今年国庆期间,露营、冲浪、潜水等新兴小众游玩方式兴起。美团App搜索数据显示,露营搜索量同比去年国庆增长744%,冲浪搜索量同比增长188%,潜水搜索量同比增速为53%。

  作为热门的海岛型度假休闲目的地,近年来三亚的“玩海”项目持续走俏,不少“老景区”也推出了新玩法。黄金周期间,西部天涯俱乐部的海上项目走俏,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而在三亚游艇旅游中心和半山半岛帆船港,前来体验出海乐趣的游客络绎不绝。

  “虽然国内旅游受节前疫情影响,但今年国庆期间三亚海上旅游仍逆势增长,特别是游艇出海游的热度异常火爆。”三亚海事局数据显示,国庆黄金周前四天,三亚辖区游艇开航艘次及接待人数较去年同期分别提升29.8%和17.5%,其中游艇开航艘次接待人数峰值出现在10月4日,为923艘次;接待人数峰值出现在10月3日,为0.579万人次;均创近期新高。

  游艇出海游的火爆,也带动着“玩海”的玩法升级。三亚半山半岛帆船港企划部总监陈小雨注意到,“面上开花”的水上旅游项目中,尾波冲浪是其中最抢眼的一朵。因为尾波冲浪的兴起,过去属于“非主流”的造浪艇异军突起。这个“十一”假期,造浪艇忙进忙出,“相比往常,这两天我们码头出海的船挺多,造浪艇出海频率更高”。

  “旅游+免税”热

  创新升级,持续带热黄金周市场

  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43.3%的游客表示到免税店购物

  今年国庆假期期间,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持续火爆。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43.3%的游客表示此行必须要到免税店购物,“旅游+免税购物”已成三亚的新名片。假日期间,基于供给侧的持续发力,三亚各免税店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加多元、便利、精致的服务。

  黄金周期间,三亚国际免税城小程序上线+品牌店铺升级,为充分提升消费者免税购物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三亚国际免税城还特别推出了网上排队叫号系统,进店消费者可通过“预约免税”小程序进入所要排队的品牌店,充分释放了消费者购物选择的时间和精力;三亚海旅免税城举办了近30天的“三亚海旅免税城演歌赛”活动于10月5日落下帷幕,不仅为游客带来精彩绝伦的“文化饕餮盛宴”,更为三亚夜文化、旅游夜经济注入了充沛活力;中服三亚国际免税购物公园新形象在国庆节当天正式亮相,拥有近4万平方米营业面积,迎来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全新入驻,伴以多重优惠活动,在这个国庆假期为观光购物的游客提供更加优惠高质、丰富多样的免税购物选择。

  据海口海关统计,10月1日-7日,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4.7亿元,购物件数200万件,购物人数18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66.9%、136%和61.6%。据中免集团数据显示,国庆黄金周前三天,三亚国际免税城销售额同比增长52%,而其他免税店也销售火爆。

  安全保障热

  假期不放松,旅游市场整治“不打烊”

  涉旅单位24小时在线,确保沟通渠道畅通

  疫情防控仍是重中之重。为给广大游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三亚节前便对国庆假日旅游和文化市场疫情防控、综合监管和旅游旺季接待服务工作进行了精心的安排部署,市场安全有序。

  此外,旅游市场整治作为三亚一直关注的热点,尤其到重要节假日,各大旅游市场的安全保障更是重中之重。据了解,为做好国庆黄金周旅游市场监管和服务工作,三亚各涉旅部门成员单位、各旅游企业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领导干部坚持一线带班。12345、12301热线24小时在线,确保旅游投诉举报渠道畅通。三亚市旅文、综合执法、公安、交通、市场监管、海事、卫健、税务等部门每天安排领导带队进行市场巡查,保障国庆假日工作平稳有序。

  良好的市场秩序,换来了游客的好口碑。“这次来三亚,明显感觉市场秩序井然,海鲜商家的操作规范很透明,各个景区的疫情防控也非常到位。” 10月3日,在三亚火车头海鲜广场品尝美味的湖南游客张森由衷地说道。(via.三亚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微信小程序查询流程:“社保卡亲情查”→制卡进度查询;微信公众号查询流程:“成都人社局”→微服务→新社保卡→制卡进度查询。微信小程序查询流程:“社保卡亲情查”→制
  • 要在这个世间生存、在单位工作、处理家庭事务等等,都得先修好身。在事业上,要对所有人恭敬,并抑制自己的欲望,不盲目求大,守住德,守住自己最擅长的专业,把手头的事做
  • 乌克兰内部也出现了严重的分裂,部分人希望继续战斗,部分人想要通过妥协获取和平,部分人则希望投靠俄罗斯放弃西方,而美英等西方国家也开始厌倦对乌克兰的支持。此前,美
  • 反之若是父母星虽为忌神,但受到压制,仍表示与父母有缘;又如父母星为喜用神,但力量相当薄弱,表示父母想帮己,不过由于没本身没啥能力,故有心无力。一食占有干头,众杀
  • 。。
  • ”“呵呵,很简单,娶一还送二了!”“呵呵,很简单,娶一还送二了!
  • 2022.5.18打卡20圈500*20,10K渐进无瑕疵呢[鼓掌][鼓掌][鼓掌]累死我了 极限了在小区跑无法加速 随时可能再拐弯碰到对面的人加上野猫泛滥我都
  • 我虽然早知道禄米仓胡同是因为粮仓而著名,但从不知道就在这条胡同内还“藏”着几座古老的粮仓。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粮仓建筑遭到破坏,其作
  • 而且我发现我真的是用爱做原驱动力的类型虽然就算我不喜欢的事情我也能做的还行中等偏上但是我喜欢的事情我能做的非常好虽然前十几年一直在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活着没有想过
  • 山里冬日的雨天夜幕来的早一些,天色虽晚,但进入到尧珈仲夏dream,也是很契合我对“野奢酒店”的想象。在森林里看到一朵蘑菇时,我们通常认为已经看到了全部,而实际
  • 谢肇淛那“读未曾见之书,历未曾到之山水,如获至宝,尝异味”的快乐,渊明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执着,早就如同那逝去的一纸风雅,蒙上了厚厚风
  • 幅広く社会貢献・支援活動を行うプロジェクトで、昨年は台風15号の被害に遭った千葉県館山市で所属タレントが炊き出しを行った。 支援のきっかけは、昨年7月に他界した
  • 但是看了猫的国服镜,我真的又被圈粉了,又跟着他练镜[泪][泪][泪]猫猫真的很有魅力,看他的直播我很快乐,也学到了很多[心]谢谢我的陈正正catgod,你要继续
  • 倘若你们正处在某段感情,亦或是暧昧的关系中,那么不要只想着单方面的付出,自我的牺牲,对于无法双向奔赴,甚至是在感情中不够专注的关系,还是需要现实一些,不要有太多
  • ” 张效诚:“那对啊,现在就是管道出了问题导致我们家被淹了呀,你物业不管了吗? 随后在给吴明霞打电话时,张效诚也是很温柔地说:“咱们小房出了点问题,没关系,我都
  • 不管是虚的,劳累的还是瘀的、堵塞的,丹参它都能补虚化瘀。中医学理论认为,汗是由津液所化生,而津液和血均由人体的精微物质同源化生而成,故有“津血同源”“血汗同源”
  • 蔡师傅从厨至今印象最深刻的一道料理是刚入门时学的炒饭,从淘米开始就得降级,必须把米粒外层的淀粉淘洗干净,再来是判断加多少水分煮饭、根据米饭的湿润程度决定放多
  • ”让巡查人员感到无奈的是,一旁“禁止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从事相关活动”的提示牌上,举报电话也再次被人涂掉。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董大水库管理处认真巡查,由联合工作
  • 轻症患者要注意心态调节,多看书、勤动脑,经常出去走动,参加集体活动,分散注意力,生活要规律,避免激动劳累,家人要多接触患者,满足他们精神上和生活上的一些需求。对
  • #成都随处可见的浪漫#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一束娇艳的鲜花、一个精致的蛋糕、一个温柔的拥抱、一次甜蜜的告白……你会用哪种方式表达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