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棒喝 ( 061 - 080 )

61.

问:有位法师说,妇女怀孕诵楞严咒会流产,是否可信?

上人:胡说八道。

62.

问:佛教是超乎物外,宇宙性之真理,为何却拘泥于男女的问题而不能超脱?

上人:刚才罗杰士神父已提出,修行人欲持戒清净,不仅要持身,就算在心里也不能存淫秽的妄想。我们现在都是凡夫,尚未成佛,谁敢说自己是真正超脱了呢?你还不是需要吃饭,需要穿衣,需要睡觉?既然还需要吃饭、穿衣、睡觉,你究竟超脱了什么?

63.

问:我听上人屡次说自己很愚痴,大概这是一种自谦的美德。可是,假如说得太多了,却反映出上人缺乏自信心,犹疑不决,又怎么样能主持大局呢?所谓“愚痴”,究竟是什么意思?

上人:假如我不是愚痴,怎么叫蚊虫不要咬旁人,只咬我就好?假如我不是愚痴,为什么我不贪更多的钱?假如我不是愚痴,为什么人人所好的享受,我都不要?这不是愚痴,还叫什么?

64.

问:现在的报纸上,常见有“供养婴灵”的广告,婴灵是可以供养的吗?

上人:这事不能谈“供养”,因为它不是三宝﹝佛、法、僧﹞;若说是“供养”,就落入邪见。应该讲做“超度”,但是此冤甚深,很难超度。因为夺命债,就需以夺命还。但是如遇到不贪财的真修行者,可以有机会超度他们的。

65.

问:有许多人付钱供养婴灵,能解冤吗?

上人:不能解。

66.

问:现在有很多人藉婴灵敛财,有些佛教人士颇不以为然。请问师父您的观点如何?婴灵是否会造成当事者身体不健康,或带来其他方面的困扰?让一些堕胎的当事者因畏惧、害怕,结果花钱为婴灵买牌位。请问师父您对这方面的看法如何?婴灵是否会作怪?又该如何去调伏?才能够让婴灵安心?

上人:弄个牌位,不如没有位。什么叫没有位呢?根本就是不该去堕胎;不堕胎,就不杀生;不杀生,就免得多此一举。至于给婴灵弄个牌位,这叫舍本逐末、掩耳盗铃。能不能超度?是否可以解开这个冤债?是不一定的。所以,与其后悔之于后,不如防之于前;在未婚前,不要吃避孕药,也不要发生男女的关系,为什么等不了呢?为什么要那么着急呢?为什么要那么馋?这就是因为自己太无耻了。

67.

问:佛说,佛法不离世间法,请问如何能让佛法圆满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上人: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

68.

问:有人说,每日持诵大悲咒一百零八遍,连续三年必有成就。但是我工作较忙,无法每日花一个多小时,一次持诵大悲咒一百零八遍,如果我每天分数次完成这一百零八次的持诵,可不可以?

上人:只要有诚,一切OK。

69.

问:蟑螂、蚊蝇,是六道中的一道,它们是属于害虫,我们是否可以消灭它们?

上人:我不是蟑螂,我是小蚊虫。你们要消灭小蚊虫,就要先消灭我。

70.

问:听说比丘有权举出比丘尼之过失,但比丘尼却不能提出比丘之过失,这不是男人压迫女人吗?

上人:“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在佛教里不分高低,一视同仁。在这里比丘若有过失,比丘尼随时可以提出;比丘尼有过失,比丘也随时可以提出。并不是男人压迫女人,或女人压迫男人。虽然男女界分开工作,各不相扰,此乃本于互相尊重,而不是互相压迫。假如我有过错,旁人随时都可以提出来。

71.

问:我本人在养鸡场工作,一时之间无法换工作,我如何才能学地藏菩萨的精神,将养鸡场变做道场,超度它们?

上人:这是个进退维谷的难题,最好的方法,是你不要去养鸡,而去养人。

72.

问:请问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就是我们所住的这个世界?还是另有一个空间存在?

上人:你想要知道,可以自己去看一看。

73.

问:信佛四、五年了,为何还有邪魔鬼怪缠身?

上人:拜佛拜得不真,错因果了,所以才受果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你就是信佛,错因果一样要受报应,所以邪魔外道也就来教训你。

74.

问:高雄地区的弟子,很需要上人的教导,可否请上人在高雄建道场?

上人:我没有能力建道场,你们要是有人能建道场的,我可以做个工人。

75.

问:有人说,持诵楞严咒一定要在清晨五点前最好,是否如此?

上人:只要你随时持诵,随时都是清晨五点钟。

76.

问:请开示悟佛之见?

上人:悟佛之见,就是明白佛是怎么成的,有佛的智慧。这没什么玄妙的,像佛一样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就是悟佛之见了嘛!

77.

问:不久前,我家中有亲人去世,我想为他超度,使之往生,应该怎么做?

上人:我最近看到一则新闻,在泰国有一位上校,曾经死了三次又活了过来。据他的经验说:供养三宝的功德是无量的,也可以超度六亲眷属。所以,自己先要诸恶不做,众善奉行,这就是超度六亲眷属唯一的方法。

78.

问:如何断除人世间的名利和欲望?

上人:死了之后便断了。

79.

问: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那么什么是无为法?

上人:详细想知无为法有六个,可查《百法明门论》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个心所法,二十四个不相应,六个无为成百法。

80.

问:如何修持才可以了生脱死?

上人:吃饭、穿衣、睡觉。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 道教真正的食养之法
道教的营养观是一种,重外养,更重“内养”:“养德”、“养气”、“养精”和“养神”的整体营养观。《长生诠经》:“去暴怒以养性,少思虑以养神,省言语以养气,絶嗜欲以养精。”去除狂暴愤怒可以修养心性,不过妄的思虑可以修养心神,简练语言可以修养心气,杜绝过度的嗜好和欲望可以修养精神。只有内外养结合,我们才能身心通泰,祛病延年。

饮食的利弊
俗语:“药补不如食补。”饮食营养是身健体康的根本,所以我们道教在养生方面认为人的机体需要得到补益、精气需要获得充实。
蒲虔贯《保生要录》说:“饮食者,所以资养人之血气。血则荣华形体,气则卫护四肢。精华者,为髓、为精;其次者,为肌、为肉。”饮食是人们生活中的营养的来源,可以滋养我们的血气,血可以滋养我们的形体,气可以护卫我们的四肢;髓和精是人体中的精华,其次是人体中的肌肉。孙思邈在《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七十九《食治》篇记载:“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饮食是安顿身体的根本,不知道如何适宜地饮食的人,是不足以合理的养生的。此外,孙思邈还认为食物带来的营养能够排邪、安腑脏、悦性爽志、调理气血,具有不可替代的治病功能。
另一方面,道教对不合理的饮食所带来的损害,也具有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痛陈:“百病横夭,多由饮食。饮食之患,过于声色。声色可绝之踰年,饮食不可废之一日,为益亦多,为患亦切。”人们得得各种疾病,大多是由饮食不合理引起的,不合理的饮食所带来的危害,远远超过了纵情声色所带来的危害;人们到了一定的年纪,对声色的欲望会降低,但饮食确实每天都需要的;饮食合理的话,久而久之,会带来很大的好处,不合理的话,日积月累就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具体而言,饮食损害功能的产生有以下几个原因:
1.饮食导致丹田元气的散失。《云笈七签》:“始生之后则饮食。饮食之后即腑脏实。腑脏实即诸脏相隔。诸脏相隔即丹田气亡其本也。”人出生之后需要开始饮食,但饮食也会致使腑脏充塞,丹田之气仅在脏腑和心胸之间短短几寸的狭窄空间往来运行,这样一来,人不可避免地因元气的不足而加速衰老。
2.饮食滋养人的同时也在滋养体内的“三尸九虫”。“三尸九虫”有人认为是指体内的各种寄生虫,也有人认为是指人体内的各种,导致人走向毁灭的负面因素,包括贪欲、邪淫、不良的情绪等等。《云笈七签》称:“贪于饮食,尸(指三尸)乃千变万化,随欲而归,令人世患日深,多愚早亡。”对饮食有过多贪欲的人,身体内的三尸会跟随人们的各种欲望而千变万化,危害人们的健康,让人们的各种祸患日益加深,让人愚钝,甚至过早的死亡。

内养的重要性
龚廷贤在《寿世保元·饮食》里说:“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者以恬脏腑,调顺血脉,使一身之流行冲和,百病不作。养外者恣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虽肌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蚀脏腑,精神虚矣。安能保全太和,以臻遐龄。”擅长养生的人以“养内”为主,不擅长养生的人则以滋养形体为主;“养内”的人擅长使各脏腑大道和谐,使血脉顺畅,让一身的卫气营血的流行自然和谐,依此能百病不生。只知道“养外”的人,其实难免只是纵口腹之欲,贪恋各种滋味,追求饮食带来的身体愉悦;这样虽然能使得肌肤、形体丰腴,脸色光润、悦泽,其实在身体里面,酷烈之气灼伤、侵蚀着人的脏腑,使其精神虚弱。这样的情况是不能保全人们本来的和谐状态的,又何谈祛病延年呢。
“外养”和“内养”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外养”主要滋养肌和肉,不合理地偏重外形的滋养;“内养”则主要是填精补髓,使五脏盈溢,髓实血满,万神具足。

道教饮食“内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养德
首先,道教的饮食不能伤害其他生命,强调“养德”。所以道教的饮食也是遵循着慈心于物、积善立功的教导的。《太极真人说二十四门戒经》说:“第一诫者,不得杀生,割断他命,煎煮美味,以饶一身。”第一条诫命是,不得故意追求美味去杀生,去割断其它动物的生命,用各种方式来烹煮成美味,来满足自己对味道的贪求。《抱朴子·内篇》说:“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追求长生久视的人,必须要有志于积善立功,要能慈心爱物,宽以待人,保护生态和谐。
其次,道教还主张少食为佳,强调“养气”、“养精”和“养神”。司马承祯在《坐忘论》里也说:“蔬食弊衣,足养性命,岂待酒肉罗绮,然后生全哉!是故于生无所要用者,并须去之;于生虽用有余者,亦须舍之。”

《云笈七签》中说:“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矣”,意思是说,人的情性形命出自元气,元气是人生命的源泉和根本。所以,修炼培养元气,就是道教养生的基本理念和实践方法。
道教所说的“气”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它的理论直接源自于博大精深的“精气”学说:首先是指呼吸自然界的空气,这称为“清气”;其次是指先天父母雄精时的元气,这称为“先天之精气”;其三是指通过饮食物质所产生的能够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后天之精气”。在道教看来,人的活力源泉在于体内之气,因此,通过保持和充实体内元气的“养气之道”,就能达到祛病延年、长生久视的目的。

养精
《随机应化录》记载:“养精者,少淫寡听”,保养精气,需要减少不合适的欲望,降低不合适的声音的影响。
《云笈七签》记载:“含气养精,血脉丰盈,骨濡筋强,润滋皮肤”,涵养精气,可以使得血脉丰盈,胫骨强劲,皮肤细腻滋润。

养神
《淮南子》:“心者,神之主也,而神者心之宝也! 形劳而不休则蹶,精用而不已则竭。是故圣人贵而尊之,不敢越也!”心是精神的主宰,精神是心的,形体长时间的劳作而不休息,则会枯竭,精神长久的消耗而不停止则会竭尽,对作为生命之根的精神,不要让其过度劳碌,不过度劳碌的最好方法就是节制嗜欲,清静无过分的作为,克制欲念,只有这种以中致外的内修的养生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

道教饮食思想的基本理论
饮食自然
道教思想家并不是局限于人类自身的生存活动境域中来谈“饮食”,而是把它归置在一个整体的自然、社会生态系统中来加以审视和认识。

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少胜于多:这是道教对饮食的量的基本规定。所谓“少胜于多”,并非是禁欲式的节制饮食,而是“节量饮食”,要求人们根据自身生命活动的能量需求状况,按一定的量和程序来合理地摄取饮食。
2.熟胜于生: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指出:“凡食皆熟,胜于生”,这里的“熟”,可能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食物本身要烹制成熟;二是指作为食物的动植物资源,应是已经“成熟”的个体。
3、素胜于荤:总体来说,道教提倡以素食为主,慎用荤腥食物。道教对于饮食结构选择的倾向性:一是尽量降低自身的能量需求,从而减低饮食用量;二是在饮食过程中,尽量不伤及其他生命。
根据自然饮食的观念,道教饮食还提倡“三因制宜”,即因事因地因人制宜。

阴阳五行思想
阴阳五行的观念也是我们道教饮食理论的渊源之一。
《保生要录》论述五行、五味、五脏六腑调和论:“天有五行,人有五藏,食有五味。故肝法木,心法火,脾法土,肺法金,肾法水,酸纳肝,苦纳心,甘纳脾,辛纳肺,咸纳肾。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制土,土制水,水制火,火制金,金制木。故四时无多食所王并所制之味,皆能伤所王之藏也。宜食相生之味,助王气也。”在挑选食物的时候应该多挑选与当时的季节的“五行”相生的属性的的食物,这样可以达到按时节养生的效果。为使阴阳平衡,则饮食上就需要“凡所好之物不可偏耽,偏耽则伤而生疾;所恶之味不可全弃,全弃则藏气不均。”自己喜欢的食物不能吃太多,不能太过偏食,否则会产生疾病;所讨厌的食物也不能全然的不吃,否则身体所藏的五行之气会配属不均匀。因此,在挑选食物的时候,除了要按照时节挑选之外,还需要注意营养的均衡搭配。

五脏学说
精气学说、四气五味学说、辨证论治、五脏六腑补养论,皆可从阴阳五行学说追溯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奠定的五脏六腑食疗理论主要包括:饮食偏倚害五脏与五脏所欲五味理论;五味各归所喜理论;生、克、制、化关系与对应的补、泄、散、收、软、缓等食疗法;五脏应四时、五方、五色、五谷、五畜、五果、五菜理论。我们在选择食物的配属的时候可以多参照这样的配属体系。
此外,孙思邀还系统地归纳了“五味动病法”、“五味所配法”等有关饮食法则。各位在日常的食材挑选的过程中,也可以多加参照。
四气、五味与季节摄养论
四气(或四性)是指食物或药物的寒、热、温、凉,五味则是指辛、甘、酸、咸、苦。四气、五味搭配不同的季节,可以形成一个复杂的饮食养生系统,这样的摄养系统可以非常精致地知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食材的挑选,具体烹饪方法的择取,等等。
#崂山太清宫# #道教知识[超话]# #道教[超话]# #道教# #修行[超话]# #道家养生# #闻道行道# #道家# #崂山#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 #道教真正的食养之法#
整体营养观
道教的营养观是一种,重外养,更重“内养”:“养德”、“养气”、“养精”和“养神”的整体营养观。《长生诠经》:“去暴怒以养性,少思虑以养神,省言语以养气,絶嗜欲以养精。”去除狂暴愤怒可以修养心性,不过妄的思虑可以修养心神,简练语言可以修养心气,杜绝过度的嗜好和欲望可以修养精神。只有内外养结合,我们才能身心通泰,祛病延年。

饮食的利弊
俗语:“药补不如食补。”饮食营养是身健体康的根本,所以我们道教在养生方面认为人的机体需要得到补益、精气需要获得充实。
蒲虔贯《保生要录》说:“饮食者,所以资养人之血气。血则荣华形体,气则卫护四肢。精华者,为髓、为精;其次者,为肌、为肉。”

饮食是人们生活中的营养的来源,可以滋养我们的血气,血可以滋养我们的形体,气可以护卫我们的四肢;髓和精是人体中的精华,其次是人体中的肌肉。

孙思邈在《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七十九《食治》篇记载:“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
饮食是安顿身体的根本,不知道如何适宜地饮食的人,是不足以合理的养生的。此外,孙思邈还认为食物带来的营养能够排邪、安腑脏、悦性爽志、调理气血,具有不可替代的治病功能。

另一方面,道教对不合理的饮食所带来的损害,也具有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

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痛陈:“百病横夭,多由饮食。饮食之患,过于声色。声色可绝之踰年,饮食不可废之一日,为益亦多,为患亦切。”

人们得得各种疾病,大多是由饮食不合理引起的,不合理的饮食所带来的危害,远远超过了纵情声色所带来的危害;人们到了一定的年纪,对声色的欲望会降低,但饮食确实每天都需要的;饮食合理的话,久而久之,会带来很大的好处,不合理的话,日积月累就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具体而言,饮食损害功能的产生有以下几个原因:
1.饮食导致丹田元气的散失。《云笈七签》:“始生之后则饮食。饮食之后即腑脏实。腑脏实即诸脏相隔。诸脏相隔即丹田气亡其本也。”人出生之后需要开始饮食,但饮食也会致使腑脏充塞,丹田之气仅在脏腑和心胸之间短短几寸的狭窄空间往来运行,这样一来,人不可避免地因元气的不足而加速衰老。

2.饮食滋养人的同时也在滋养体内的“三尸九虫”。“三尸九虫”有人认为是指体内的各种寄生虫,也有人认为是指人体内的各种,导致人走向毁灭的负面因素,包括贪欲、邪淫、不良的情绪等等。《云笈七签》称:“贪于饮食,尸(指三尸)乃千变万化,随欲而归,令人世患日深,多愚早亡。”对饮食有过多贪欲的人,身体内的三尸会跟随人们的各种欲望而千变万化,危害人们的健康,让人们的各种祸患日益加深,让人愚钝,甚至过早的死亡。

内养的重要性
龚廷贤在《寿世保元·饮食》里说:“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者以恬脏腑,调顺血脉,使一身之流行冲和,百病不作。养外者恣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虽肌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蚀脏腑,精神虚矣。安能保全太和,以臻遐龄。”擅长养生的人以“养内”为主,不擅长养生的人则以滋养形体为主;“养内”的人擅长使各脏腑大道和谐,使血脉顺畅,让一身的卫气营血的流行自然和谐,依此能百病不生。只知道“养外”的人,其实难免只是纵口腹之欲,贪恋各种滋味,追求饮食带来的身体愉悦;这样虽然能使得肌肤、形体丰腴,脸色光润、悦泽,其实在身体里面,酷烈之气灼伤、侵蚀着人的脏腑,使其精神虚弱。这样的情况是不能保全人们本来的和谐状态的,又何谈祛病延年呢。

“外养”和“内养”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外养”主要滋养肌和肉,不合理地偏重外形的滋养;“内养”则主要是填精补髓,使五脏盈溢,髓实血满,万神具足。

道教饮食“内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养德
首先,道教的饮食不能伤害其他生命,强调“养德”。所以道教的饮食也是遵循着慈心于物、积善立功的教导的。《太极真人说二十四门戒经》说:“第一诫者,不得杀生,割断他命,煎煮美味,以饶一身。”第一条诫命是,不得故意追求美味去杀生,去割断其它动物的生命,用各种方式来烹煮成美味,来满足自己对味道的贪求。《抱朴子·内篇》说:“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追求长生久视的人,必须要有志于积善立功,要能慈心爱物,宽以待人,保护生态和谐。其次,道教还主张少食为佳,强调“养气”、“养精”和“养神”。司马承祯在《坐忘论》里也说:“蔬食弊衣,足养性命,岂待酒肉罗绮,然后生全哉!是故于生无所要用者,并须去之;于生虽用有余者,亦须舍之。”

养气
《云笈七签》中说:“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矣”,意思是说,人的情性形命出自元气,元气是人生命的源泉和根本。所以,修炼培养元气,就是道教养生的基本理念和实践方法。道教所说的“气”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它的理论直接源自于博大精深的“精气”学说:首先是指呼吸自然界的空气,这称为“清气”;其次是指先天父母雄精时的元气,这称为“先天之精气”;其三是指通过饮食物质所产生的能够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后天之精气”。在道教看来,人的活力源泉在于体内之气,因此,通过保持和充实体内元气的“养气之道”,就能达到祛病延年、长生久视的目的。

养精
《随机应化录》记载:“养精者,少淫寡听”,保养精气,需要减少不合适的欲望,降低不合适的声音的影响。《云笈七签》记载:“含气养精,血脉丰盈,骨濡筋强,润滋皮肤”,涵养精气,可以使得血脉丰盈,胫骨强劲,皮肤细腻滋润。

养神
《淮南子》:“心者,神之主也,而神者心之宝也! 形劳而不休则蹶,精用而不已则竭。是故圣人贵而尊之,不敢越也!”心是精神的主宰,精神是心的,形体长时间的劳作而不休息,则会枯竭,精神长久的消耗而不停止则会竭尽,对作为生命之根的精神,不要让其过度劳碌,不过度劳碌的最好方法就是节制嗜欲,清静无过分的作为,克制欲念,只有这种以中致外的内修的养生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

道教饮食思想的基本理论
饮食自然
道教思想家并不是局限于人类自身的生存活动境域中来谈“饮食”,而是把它归置在一个整体的自然、社会生态系统中来加以审视和认识。

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少胜于多:这是道教对饮食的量的基本规定。所谓“少胜于多”,并非是禁欲式的节制饮食,而是“节量饮食”,要求人们根据自身生命活动的能量需求状况,按一定的量和程序来合理地摄取饮食。

2.熟胜于生: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指出:“凡食皆熟,胜于生”,这里的“熟”,可能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食物本身要烹制成熟;二是指作为食物的动植物资源,应是已经“成熟”的个体。

3、素胜于荤:总体来说,道教提倡以素食为主,慎用荤腥食物。道教对于饮食结构选择的倾向性:一是尽量降低自身的能量需求,从而减低饮食用量;二是在饮食过程中,尽量不伤及其他生命。
根据自然饮食的观念,道教饮食还提倡“三因制宜”,即因事因地因人制宜。

阴阳五行思想
阴阳五行的观念也是我们道教饮食理论的渊源之一。《保生要录》论述五行、五味、五脏六腑调和论:“天有五行,人有五藏,食有五味。故肝法木,心法火,脾法土,肺法金,肾法水,酸纳肝,苦纳心,甘纳脾,辛纳肺,咸纳肾。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制土,土制水,水制火,火制金,金制木。故四时无多食所王并所制之味,皆能伤所王之藏也。宜食相生之味,助王气也。”在挑选食物的时候应该多挑选与当时的季节的“五行”相生的属性的的食物,这样可以达到按时节养生的效果。为使阴阳平衡,则饮食上就需要“凡所好之物不可偏耽,偏耽则伤而生疾;所恶之味不可全弃,全弃则藏气不均。”自己喜欢的食物不能吃太多,不能太过偏食,否则会产生疾病;所讨厌的食物也不能全然的不吃,否则身体所藏的五行之气会配属不均匀。因此,在挑选食物的时候,除了要按照时节挑选之外,还需要注意营养的均衡搭配。

五脏学说
精气学说、四气五味学说、辨证论治、五脏六腑补养论,皆可从阴阳五行学说追溯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奠定的五脏六腑食疗理论主要包括:饮食偏倚害五脏与五脏所欲五味理论;五味各归所喜理论;生、克、制、化关系与对应的补、泄、散、收、软、缓等食疗法;五脏应四时、五方、五色、五谷、五畜、五果、五菜理论。我们在选择食物的配属的时候可以多参照这样的配属体系。
此外,孙思邀还系统地归纳了“五味动病法”、“五味所配法”等有关饮食法则。各位在日常的食材挑选的过程中,也可以多加参照。

四气、五味与季节摄养论
四气(或四性)是指食物或药物的寒、热、温、凉,五味则是指辛、甘、酸、咸、苦。四气、五味搭配不同的季节,可以形成一个复杂的饮食养生系统,这样的摄养系统可以非常精致地知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食材的挑选,具体烹饪方法的择取,等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关于学位? 哲学博士 (Doctor of Philosophy,简称 Ph.D. 或 D.Phil.),高级学衔之一,通常是学历架构中最高级的学衔。拥有人一
  • 北京正宗的巴基斯坦餐厅 #美食# 来尝尝正宗的巴基斯坦美食[馋嘴]感觉是可以常来的店[憧憬] 黄油馕Butter Nan、牛肉馅馕Keema Nan、Chic
  • 灰太狼那句“我一定会回来的!”深深印在小朋友的心里,《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也“腾空出世”了,几乎打败了所有的动画片,成为了国产动画片的“翘楚”,但是自从20
  • 泽泻 【别名】 水泻、芒芋、鹄泻(《本经》),泽芝(《典术》),及泻(《别录》),天鹅蛋、天秃(《药材资料汇编》)。 【性味归经】 性味甘,寒。 ①《本经》:"
  • #文明聚焦海南# 【海南多所高中为高三学生举行成人礼仪式 感师恩 担责任 追梦想】2月27日,在明媚的春光中,海口多所高中举行18岁学生成人礼仪式。现场,高三的
  • 聚赛龙值得申购吗? 第一,加分项:发行价30元,发行市盈率25.3倍。发行价和发行市盈率尚能接受。 第二,减分项:业绩起伏剧烈。公司自2015年以来每股收益
  • 《假如我一般穿越成百里二郎》51: “枉我在不良井出生长大,却从不知不良井里有通往外面的地下暗河。”高秉烛看着百里二郎带来的神都舆图感慨着。丑叔也探头看着那张
  • 周四早安[羞嗒嗒]今天吃红豆沙斑斓米|贝贝南瓜燕麦粥 自己熬的红豆沙,放了黄油和代糖口感超级绵密!贝贝南瓜粥上面撒了坚果燕麦片,这款燕麦片里面加了大块的冻干草
  • #阳光信用[超话]#愿你沉淀又执着,对每件热爱的事物,都全力以赴又满载而归,变成一个美好的人,做美好的事。向善是一种文明,也是一种光明。善良之举,需要人人拥有;
  • 曾饰演“周芷若”的她,素颜看上去还很年轻,但现今仍单身在早些年,大家都是热衷于金庸的一些作品,不管是还是影视剧,尤其是年轻人,对其特别的痴迷。相信有不少的人甚至
  • 03月02日讯 湖人104-109主场不敌独行侠,遭遇三连败。赛后,湖人前锋勒布朗-詹姆斯接受了采访。 当被问到他能做什么才能让队友拉塞尔-威斯布鲁克找到比赛
  • d 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访记 弯下身子帮助他人站起来,这是对心灵很好的锻炼。 除了爱以外,世界上最美丽的动词是帮助。 与人为善,乐于助人乃举手之劳,无
  • #太阳星[超话]##Sunne杨芸晴怦然心动二十岁##杨芸晴太阳星聚会演唱会##Live女王Sunnee杨芸晴# 【Sunnee杨芸晴 夏日Party】【Sun
  • 加送52ml,相当于1送1⚡ @微博抽奖平台 揪一姐妹送天然水晶项坠 【359】菲洛嘉 十全大补面膜 到手50ml➕52ml,共102ml➕面膜刷一支,叠加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聚焦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丨向着复兴梦想的新跨越——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述评 开栏的话: 历史
  • 生命中的遇见, 从来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 举手投足间的欣赏,无言胜有声的默契, 心与心的碰撞,灵魂与灵魂的懂得。 这样的相伴,在深深浅浅的时光中, 带着阳光和微
  • #云南最新资讯#【在滇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取得成效 打造职业培训体系 助力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很高兴看到我们提出的建议得到了国家相
  • 我也冲向袁记云饺啦! 在清远路上 中国黄金旁边 绿不拉几的那家 店面不大 两层 楼上是厨房 做好会通过升降机运下来 一楼还隔了一小部分做透明厨房 所以坐的位置
  • 星云大师《我不是“呷教”的和尚》,呷教,就是靠佛教吃饭。70年前(1949),尘空法师从浙江普陀山托煮云法师带给我一封信,上面写着:“现在我们佛教青年,要让‘佛
  • 今天突然看见一个文案:佛不要你皈依,佛要你欢喜。 去年在广州的时候,沙面岛的一个寺庙,里面可以听到诵经的声音。 你说世人都在祈求什么,敬山水为慈,敬草木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