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起来 干起来 走在前# 杨伟东: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执法#云上伊金霍洛#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经济社会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由互联网衍生的问题成为政府监管的重要对象。与此同时,互联网提供的便利也成为政府监管应当充分利用的资源和优势,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执法,不断提高政府监管和执法水平,成为数字政府建设和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任务。

“互联网+”监管执法的发展

现代社会,政府监管与执法是行政机关对具有社会价值的活动进行相应的管理和调节,通过矫正违法行为,促进和鼓励良好行为方式,达到良好社会和经济秩序的目的。虽然一些监管和执法方式有其通用性,但由于时代生存、活动环境的不同,会产生带有时代特点的活动方式和组织方式,因而必然形成与时代相适应的新的监管手段和执法方式。

近年来,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深度融入我国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极大地影响、改变了经济和社会的运行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而深刻地影响着政府的监管和执法工作。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对政府监管和执法工作的影响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网络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产生了新的监管和执法领域,需要政府跟进和介入;二是网络的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和生活方式,政府的监管和执法需要做出相应调整或改变;三是网络的发展和应用促进了技术创新,为政府提供了更有效的监管和执法手段。正是源于互联网产生的影响,使得“互联网+”率先成为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发展要求,努力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各领域进行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在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后,“互联网+”监管执法逐步上升为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旨在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带来的正向作用和价值,提高政府监管和执法的能力和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抓手,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把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作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环节。2018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把建设“互联网+”监管系统,促进政府监管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作为重要要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把大力推行“互联网+”监管,提升监管能力作为重点工作。2021年8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以下简称《纲要》)完善和提高了法治政府的标准要求,将已有的“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标准,升级为“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标准。新标准除了突出人民性外,也彰显了智能性的要求,将“智能高效”作为应对、响应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发展对法治政府的新要求。在此基础上,《纲要》明确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从而将“互联网+”监管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018年9月9日,北京互联网法院挂牌成立。集中管辖全市辖区内特定类型涉互联网第一审案件,探索建立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审判模式,推动起诉、调解、立案、庭审、判决、执行等诉讼环节全程网络化。

“互联网+”监管执法的内涵

“互联网+”监管执法是依托互联网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监管执法信息的整合共享和新的监管手段的使用,推动监管过程全记录、监管联动、监管数据可分析,提升事中事后监管规范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实现智慧监管执法。因此,“互联网+”监管执法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意蕴,它不仅是一种新的监管和执法方式,更是一种新的平台、新的机制。

新的监管执法方式。“互联网+”监管执法提供了新的监管和执法方式,借助技术手段可以实施违法线索自动发现、远程取证固定证据等远程监管;运用业务信息系统和执法检查移动端等信息化工具可以实施移动监管、预警防控等非现场监管。这些已在实践中开展以及在未来不断探索的新的监管方式,不仅可以为行政执法提供直观、可靠的证据和支撑,而且有助于解决行政执法监管人员“人少事多”等难题。

新的监管执法支持。“互联网+”监管执法为行政机关和执法人员提供了新的监管执法支持。通过信息化技术、装备配置和应用,行政机关和执法人员可以通过移动行政执法终端、执法记录仪、全网通对讲机等让行政监管执法更智慧、更便捷,有利于提高监管执法的效率,确保公平公正、廉洁执法。

新的监管执法机制。“互联网+”监管执法旨在推进全国统一的“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实现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监管执法平台数据的联通汇聚,从而实现执法基础数据、执法程序流转、执法信息公开等汇聚一体。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监管执法为打破行政监管和执法地域、领域、部门等阻隔创造了条件,为监管和执法实现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奠定了坚实基础,从而减少多头执法、重复检查、推诿扯皮等问题,还有利于推动部门、地域之间的有效合作和深度融合。

新的监管执法平台。“互联网+”监管执法旨在打造覆盖行政监管和执法的系统,涵盖行政监管执法可视化、综合统计分析、监管事件跟踪分析、监管效能评估等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最大限度满足各级行政机关对行政监管执法决策的使用需求,提升行政监管执法的决策分析水平。

为“互联网+”监管执法创造条件

近年来,在中央和国家层面的重视和推动下,不少地方和部门在“互联网+”监管执法方面进行了许多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大进展,对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和数字政府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互联网+”监管执法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持续工程,需要不断更新理念,加强组织保障,提供技术、法律和政策支撑。

理念转变。行政监管执法需要与时俱进。与技术转型升级、经济社会活动变迁等监管和执法领域、对象的发展相比,行政监管和执法有相对的延后性,这符合行政监管和执法的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行政监管和执法是消极的。由于监管和执法领域的扩展、新问题的出现和新技术的运用,行政监管和执法必然要予以回应。因而,行政监管和执法不能固守传统的监管和执法理念、方式方法,而需要根据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发展采取回应性的举措,及时采用新型的监管和执法方式。

技术支持。“互联网+”监管执法的实现需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联通各地区各部门监管系统,因此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不仅意味着要将既有技术创新成果在行政监管和执法中进行运用,而且要实现技术标准的统一和融合。目前,“互联网+”监管执法的障碍是行政监管数据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意愿不高、推进力度不足导致程度较低,进而影响了“互联网+”监管执法的推进。因此,“互联网+”监管执法平台和系统的建设需要进行统一且系统的规划,并要进行充分、有机对接和融合。

安全保障。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引入、广泛运用以及其积极作用的发挥,是以确保安全为前提的。由于新技术、新应用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网络安全环境,或带来全新的问题和挑战,因而,“互联网+”监管执法必须关注和防范可能引发的风险,注重在新的环境下各类主体的合法权利的保护,充分保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法律支撑。“互联网+”监管执法的运用和发展,不可避免地涉及许多监管和执法要素、法律关系等的改变,既涉及行政系统关系和运行的调整,也涉及与被监管和执法对象关系的调整,需要最终在立法层面加以确认,方能为监管和执法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撑。
来源:中国网信杂志

【陕西:推动“秦创原”平台建设 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引擎】

2022年5月19日,秦创原·西安知识产权运营转化系列对接活动正式启动,同日,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暨第二届陕西秦创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开始报名;5月20日,秦创原·西安航天产业链对接会在西咸新区举行。短短两天,一系列与秦创原建设相关活动密集推进,陕西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热情被加速激发。

2021年,陕西高新技术企业增长35.48%,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38.67%,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3.23%……而这一系列数据,亦得益于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推动。

秦创原是什么?

“秦”,陕西的简称,代表老秦人干事创业的“拧劲儿”;“创”,是创新、创业、创造、创优;“原”,是要追根溯源进行研究,打造创新驱动高原高地,让创新成果源源不断走向全省、走向全国。

陕西省是科教大省,但从“科教大省”升华成“科技强省”却面临着基础研究薄弱、科技成果转化不够等挑战。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全力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力求把秦创原打造成为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总源头和总平台,其总窗口设在西安西咸新区和西部创新港,各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各市都可以参与其中,各得其所、各取所需,共同建设科技创新高地、创新驱动发展总源头。

“1+N”政策体系初步形成

4月25日,陕西西图数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图数联”)总经理刘洋一行,与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简称“西发公司”)就智能终端装备、3D人脸识别、视觉算法、智慧工厂4个要点进行了技术交流。最近刘洋正忙着与西发公司推进制作智能工具柜具体事宜。

西图数联是秦创原第一批入驻企业,主要依托于西安交通大学数学统计学院,主攻3D人脸识别以及计算机视觉在工业和能源方面的应用技术。

刘洋介绍说:“我们已经研发出来的技术可以说是‘过剩’的,但是将科技型成果转化为成熟的产品并推广往往比较难。幸运的是,自秦创原建设启动以来,除了奖补政策,西图数联在融资对接、人才政策、宣传推广等方面都享受到了一系列政策红利。”

“西咸新区给我们提供了三年免租的政策,在金融扶持上面给我们落地补贴,在企业产业发展方面,新区帮助我们推广产品……这些都是能给西图数联带来实际红利的帮扶。”刘洋说。

借助秦创原的惠企政策“组合拳”,西图数联驶入了发展快车道。

据了解,西图数联现已自主研发了2D人脸识别系列产品、2D+3D人脸识别系列产品以及真3D人脸识别系列产品,2021年实现营收426万元,预计今年营收将突破3000万元,未来五年公司年营收将达到5亿元以上,实现科创板挂牌上市。

西图数联的快速发展,是陕西抓好要素投入和服务保障,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培育更多科创项目、科创企业的一个缩影。

秦创原总窗口西咸新区一年多来,已通过秦创原“1+N”政策体系为千余家企业累计兑现政策资金3.05亿元;设立总规模近80亿元的15支基金,形成涵盖从种子期到成长期的企业全链条全周期的投资体系,西安市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一总两带”也已正式接入服务平台。

解决产业链“痛点” 打通创新链“堵点”

5月13日,西咸新区西部云谷三期——陕西高端机床创新研究院里,一台数控滚齿机正在运转实验中。技术人员在控制面板按下几个操作键,一会儿功夫,一件无暗纹的齿轮零件加工完成。

这是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赵万华教授团队与秦川集团、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依托多年研究成果在秦创原落地转化的重点项目。2021年3月,陕西高端机床创新研究院成为秦创原首批签约的创新研发平台之一,打响了陕西机床产业突破技术“卡口”的“第一枪”。

“现有磨齿机床虽然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近七成,但跟国际上一些品牌相比,产品性能、寿命还存在不小差距。”秦川高端齿轮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瑞亮说,“这次和赵万华教授合作不到半年时间,已经对原本的磨齿机床进行了改良,齿轮表面暗纹问题已基本解决,进入实验阶段,研发成功后该产品性能将进一步提升,可解决车辆变速时的噪音问题。”

在李瑞亮看来,如果单靠企业自身来研发项目,创新能力不足、科研投入分散、科研成本高昂都是巨大的短板,“我们只能通过大量的实验去模拟,没有理论研究为支撑,很难突破技术瓶颈。”

目前,秦川机床与赵万华教授团队计划合作研发新一代磨齿机床。“我们称之为惊艳市场的一台样机。”李瑞亮表示,“从前几十年的技术发展来看,国内工业母机研发基本都是对标国外技术,这次合作将抛开原有设计思路,不参照原有模型,打造一台全新样机,引领整个技术领域。”

这是陕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一个生动缩影。要解决产业链上的实际问题,就要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产业和产品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加速赋能。

2021年11月8日,秦创原秦川集团高档工业母机创新基地项目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签约落地。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集科技研发、产业化和孵化于一体的数控机床产业集群即将形成,这不仅将解决高档数控机床的“卡脖子”问题,还将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秦创原,从而推动数控机床产业链聚集发展。

自2021年3月陕西启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以来,陕西明确23条重点产业链,重点支持转型升级、成果转化、产业培育和科技型企业落地,新建2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9个创新联合体;建设19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0余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84个“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两链”融合已初见成效。

西安邮电大学教授、陕西信息产业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冯晓莉认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推进创新“三器”(即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两链”融合促进器)平台建设,可以满足创新企业各阶段发展的要求,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投资机构共聘科技经纪人,有助于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同时依托秦川高端机床研究院等组建8支共50人的“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及以创新项目和关键技术链接企业和科研机构,有助于实现产业发展需求和创新技术的对接。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高校到企业,打造创新驱动高地,秦创原为创新主体和产业主体提供全方位的资源供应。让科研成果不只停留在试验台,让企业获得技术攻关的外部“智库”,秦创原正在开辟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活力更强的发展新路。

秦创原在三秦大地开花结果

5月16日下午,在西安市经开区的西安中车永电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永电公司”)风电电机定子生产车间里,几位工人正在认真地进行嵌线绝缘包扎工作。该机组采用集成设计,在保证电机可靠性的同时降低了机组成本。

西安经开区作为西安工业经济的主战场和顶梁柱,肩负着引领打造秦创原先进制造业示范带的重要使命。此前,西安经开区12个首批秦创原创新、研发、展示中心已成功创建并挂牌。

自2021年3月以来,陕西举全省之力加速推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除了西咸新区总窗口,陕西其他市区也纷纷积极响应,各得其所,各取所需,秦创原建设成效显著。

一年多来,作为陕西改革创新的前沿阵地,西安高新区在推进秦创原建设成为陕西科技创新高地方面表现亮眼:

从整体布局来看,西安高新区目前建设有秦创原·西安高新区高能级创新平台、秦创原·西安高新区产业孵化转化平台和秦创原·西安高新区服务支撑平台。

其中,已建成的秦创原·西安高新区服务支撑平台之一的秦创原西安科创基金园(丝路西安前海园),已完成了29家企业注册,前海金控西安分公司、世纪证券陕西公司、西高投等9家机构已入驻园区。

2022年,西安高新区将全面推进182个秦创原重点项目建设,年度投资900亿元以上。

2月23日,西安市发布首批秦创原“三器”示范平台,雁塔人工智能创新基地成为入选的30个平台之一,雁塔区成为获批成果转化“加速器”平台的唯一区县。

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助力下,宝鸡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4户、科技型中小企业360户,分别同比增长40%、22%,并与西咸新区、西安交通大学签署《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校地合作框架协议》,创新创业活力进一步迸发。

咸阳高新区也紧抓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机遇,打造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形成了“筑梦·创享空间”“筑梦·创智空间”“咸阳高新锐境国际创新中心”等六大双创平台,不断提升承载能力。

2021年全年咸阳高新区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家,市级瞪羚企业3家,省级瞪羚企业2家。

据了解,今年陕西省还将开展多项任务推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8%左右,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500亿元;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认定瞪羚企业200家以上,遴选入库培育30家拟上市后备科技企业。

时下,秦创原给三秦大地注入了科技创新的强大发展动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科创平台相继落地,科创资源加速聚集,作为陕西最大的科技孵化器和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秦创原成为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已经成为陕西创新发展的一张新名片。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在创新机制上走出了一条新路,比如可以通过深化与陕西省直部门工作协同等机制,加强与各地市的对接合作,完善全省协同创新机制,发挥好总窗口作用。通过春种基金,助推陕西高校探索创新成果转化批量授权模式,实现实验室成果的市场培育和转化。”西安邮电大学教授、陕西信息产业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冯晓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科研工作者、创新创业者、政府服务者……点点滴滴的创新资源,正通过秦创原这个创新驱动总平台,汇聚成一股股科创洪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两链”深度融合,赋能陕西高质量发展。

【水电生产稳居全国首位 四川能源清洁低碳高质量发展】水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8947.0万千瓦、规上企业新能源发电合计197.7亿千瓦时……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四川凝心聚力、砥砺奋进,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能源生产水平大幅跃升、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利用效率稳步提高,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能源保障,为谱写美丽四川新篇章奠定了坚实生态基础!四川,用实实在在的成绩,交出了一份治蜀兴川的答卷。
四川水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8947.0万千瓦
五年来,全省持续深化能源供给改革,积极发挥比较优势,顺应绿色发展大势,能源生产规模快速扩大,产品结构不断向清洁化、低碳化迈进,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水电生产稳居全国首位。全省坚持以水电为主的能源开发方针,重点推进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江”水电基地建设,优先建设龙头水库电站,鼓励发展具有季以上调节能力的水库电站,乌东德、白鹤滩、两河口、长河坝等一大批大型水电项目相继投产发电,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三峡电站,水力发电能力显著提升。2021年末,四川水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8947.0万千瓦、较2016年末增长26.1%,规上企业水力发电量3531.4亿千瓦时、增长29.7%,占全省发电量的81.6%、高于全国67个百分点,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稳居全国第1位。
天然气的开发显著提速。大力推进川中、川西、川东北常规天然气开发和川南页岩气资源开发,安岳、长宁、威远等地天然气产能加速释放,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建设成效初显。2021年,四川规上企业天然气产量达到522.2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25.2%、居全国第1位,年均增长12%、高于全国平均增速3.3个百分点;页岩气产量143.4亿立方米,较2016年增长3.1倍,占天然气的比重为27.5%、提高15.8个百分点,为全国经济建设注入了源源低碳动力。
新能源呈现爆发式增长。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大力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持续优化风电开发布局,重点推进凉山州风电基地建设,2021年末,全省风电装机达到527.3万千瓦、较2016年末增长3.2倍,占发电装机容量4.6%,规上企业风力发电量达106.2亿千瓦时、增长了4.9倍。大力推进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攀枝花市“三州一市”光伏发电基地建设,2021年末,光伏装机达195.9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1.7%,规上企业光伏发电量28.8亿千瓦时、增长了6倍。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成都、内江、资阳等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加速建成投产,规上企业生物质发电62.7亿千瓦时、增长4.1倍,其中垃圾焚烧发电49.6亿千瓦时、增长3.6倍。全省规上企业新能源发电合计197.7亿千瓦时、增长4.8倍,占规上发电量的4.6%、提高了3.5个百分点。
一次能源结构大幅优化。统筹推进化石能源压减和非化石能源发展,能源生产结构持续优化。坚持“限小扶大、增优减劣”,培育扶持先进优质煤矿产能,保持合理有效产能规模,规上企业原煤产量从2016年的6076.2万吨下降至2021年的1907.2万吨、占一次能源产量6.8%,下降18.2个百分点。加速发展低碳化石能源,天然气占32.1%、提高11.3个百分点。积极发展壮大电力生产,规上企业发电量4329.5亿千瓦时、增长37.8%,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占61.1%、提高8.8个百分点,能源生产结构持续向清洁低碳化发展。
非化石能源消费量较2016年增长较37.3%
五年来,全省深入推进能源需求侧改革,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能源消费总量保持合理增长,消费产品不断向清洁化、低碳化转型,结构不断优化提升,重点能耗行业管控有力。
消费总量保持合理增长。坚定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严格落实能源消费总量管控制度,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加快构建节约高效、清洁低碳用能模式。2021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达2.3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长3.8%,低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3.3个百分点,总体保持合理增长。其中,工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2.9%,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1%、较2016年下降2.5个百分点;服务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1%,占18.9%、提高1.2个百分点;居民生活消费年均增长5.7%,占15.4%、提高1.4个百分点。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占比总体有所回落,城乡居民用能伴随生活水平提升比重快速提高。
消费品种转向清洁低碳。全省持续增强清洁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大力推进煤炭减量替代,鼓励燃煤锅炉、散煤消耗户等“煤改电”“煤改气”,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能源消费品种结构持续优化。据初步核算,2021年,煤品燃料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5.9%,较2016年下降8个百分点;油品燃料消费量占17%,下降2个百分点;天然气消费量占16.7%,提高2.3个百分点;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消费量占40.4%、提高7.7个百分点。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费量较2016年增长较37.3%,占39.5%、提高了7个百分点,比重超全国20个百分点以上,稳居全国前列。
高耗能行业能耗管控有力。2021年,四川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占规上工业比重达77.3%,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43.3%,是能源消费管控的“牛鼻子”。全省坚决防止“两高”项目盲目上马,持续推进高耗能产品结构调整优化,依托龙头企业不断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行动,持续提升产业附加值,降低单位产出能耗强度。五年来,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年均增长3.3%,低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4.5个百分点,低于全省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速0.5个百分点。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能耗年均增长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年均增长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年均增长1.1%,黑色金属冶炼和加工业年均增长1.5%,有力推动了产业绿色转型发展。
五年来累计节约用能约3800万吨标准煤
五年来,全省持续推进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不断提升能源效率,能源消费强度、重点产品单耗、加工转换效率、回收利用水平稳步向好。
能源消费强度实现持续下降。全省坚定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十三五”时期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部超额完成。2016年以来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强度保持连续下降,累计降低14.5%,年均降幅达3.1%,相当于累计节约用能约3800万吨标准煤。其中,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降低22.0%,年均下降4.9%,降幅高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1.8个百分点,有力地带动了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的“含绿量”持续增大加强。
重点产品单位能耗稳步降低。在技术改造、生产工艺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等持续协同推动下,全省重点产品单耗持续降低,部分高耗能产品单耗降幅明显。据年耗能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耗能工业企业统计,全省炼焦工序单位综合能耗下降18.8%,原油加工单位综合能耗下降18.1%,吨钢单位综合能耗下降14.2%,电石生产单位综合能耗下降14.0%,电解铝单位综合能耗下降7.6%,水泥熟料单位综合能耗下降1.4%,电厂火力发电单位标准煤耗下降1.0%。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普遍提高。坚持完善能源技术创新体系和服务体系,推动能源科技产学研用融合发展,鼓励能源加工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和实证示范基地建设,促进先进能源技术成果向商业化应用转化,全省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均不同程度提高。规上工业原煤洗选效率达到92.1%、提高3.7个百分点;炼焦达到96.4%、提高2.5个百分点;供热达到72.5%、提高1.9个百分点;煤制品加工达到94.4%、提高1.8个百分点;天然气液化达到94.3%、提高1.6个百分点;火力发电达到37.4%、提高0.5个百分点。
能源回收利用水平不断提升。重点行业能源回收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余热、余压及放散气等能量回收利用进步明显,规上工业企业能源回收利用率达到4.2%,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能源回收利用率达19.5%、提高2.9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能源回收利用率5.5%、提高3.7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能源回收利用率1.3%、提高0.6个百分点。
来源:四川发布
原标题
数说四川这五年⑧ | 水电生产稳居全国首位!四川能源清洁低碳高质量发展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超时空罗曼史#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 #胡一天 超时空罗曼史# hyt #胡一天 向秦羽# 胡一天|向秦羽|超时空罗曼史|司
  • #伦敦大火#【伦敦一27层高楼被大火吞噬,居民高空跳楼求生】综合英国媒体报道,6月14日凌晨,伦敦一栋27层大楼发生火灾,火势猛烈,几乎蔓延到了所有楼层,着火的
  • 通灵看前世为龙宫财女神,查护法仙道行,查孩子自闭症原因,是命犯五鬼有冤亲债主干扰,查自己是不是精神疾病?各位带仙缘找立堂师的缘主们​在找人查事或者办理事情的时候
  • 看过金晨的其他综艺,都知道她中二美少女的名号不是一两天的了,吃吃喝喝最积极,中二逗逼第一名。如果宁静、张雨绮、万茜这几位人气高,但唱跳业务能力不高的姐姐,在女团
  • 第三层:灵上升到灵性境界,此阶段终于悟到:一切遇到的人和一切创造的事,一切经历的情,都是为了自己完成这一世的修行圆满,没有好与坏,没有对与错。​第三层:上升到灵
  • 他表示,相比于由政府实施所的社会医疗救助在救助人群、救标准等方面的严格要求,慈善医疗救助具有灵活性强的优势,在关注绝对困难人群的同时,也关注相对困难人群,可以针
  • #梦中的那片海[超话]#等待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是幸福,在阳光下和喜欢的人一起筑梦,是幸福,守着一段冷暖交织的光阴慢慢变老,亦是幸福。#电视剧梦中的那片海##肖
  • #暖心脱单[超话]# 1✪编号:62592✪姓名: 薇薇3✪性别:女4✪民族:汉5✪出生日期:94 08 166✪毕业院校:高中7✪学历(自考请标明):高中8✪
  • 14、永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非常清晰的目标,即使是迷惘的时刻也没有松懈过前进的步伐,永远的鸡血满满,还能鼓动身边的好友一起鸡血前进,结果大家都变成鸡血组合了哈哈
  • 以意识形态专家的后裔为一方,以国家统治者为另一方,双方终于携起手来,他们认为,考虑到权力手段是不稳定的、未经检验的,在本质上是不可靠的,那么,法律及其承担者的威
  • 有趣的卡通图案真的大小通吃,我家小朋友捏着不肯撒手,一直让我开给他吃[偷笑] 颜值果然是第一要义3️⃣独立包装:一般vc糖都是一个小圆柱,打开以后要是一阵不吃很
  • NO.7 酉鸡正财主事属鸡人今天还算顺利,和身边人相处友好,可是顺遂当中有些许困难出现,还需多加小心,遇事请教身边人。NO.9 丑牛正官主事,“红鸾”桃花入
  • "▫"我需要你也希望永远被你需要”▫“是朋友是好朋友是最好的朋友”▫“我们是24小时分享生活屁事的好朋友”▫“至死不渝的友谊永远不逊色于任何
  • 相比较而言算是比较稳妥的平台之一,但是因为有些平台的不法行为和国家机关强制关停的政策要求,这就意味着平台要进行投资者的清退工作。如果大家,对于资金兑付还不够清楚
  • 加大人岗对接力度,“十四五”期间,定期开展保用工促就业系列线上线下公益招聘活动,为县域内产业园区、重大工程项目、重点企业、新注册市场主体和重点群体及时提供供需对
  • 上午9:00,欢庆活动在开场舞《最美中国红》中拉开帷幕,千余家长、师幼欢聚一堂,用“体育+文艺+游戏”的形式庆祝小朋友们自己的节日。首先进行的是幼儿基本体操展
  •     那人看到自己的对手是江尘,先是一愣,旋即露出大喜之色:“哈哈,原来是你小子,登天梯你不知道用什么手段拿下第一,想不到你第二轮的运气这么差,上来就遇到了我
  • 马上加入QQ群,同学们一呼百应~官方群:1063879524快快下载《非人学园》一起游戏吧(╭ ̄3 ̄)╭下载地址: 2022阅读记之9⃣️……上次看到鸡皮疙瘩头
  • #时尚闺蜜#:初秋了,人人都该有一件长款大衣吧,大衣应该是秋冬的标配,这次#8秒##8seconds#出的几款#HUG ME#外套真的还蛮满意的,比如我穿的这件
  • 值得一提的是,帕萨特在车内乘员、车外行人、辅助安全的多项指标均为优秀(G),这也是帕萨特继今年4月在中汽研碰撞出五星成绩后再次碰撞出硬实力。值得一提的是,帕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