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的那些#
【剪头发】

接到通知说6月12日小区大筛查,要封闭一天。吸取上次莫名其妙被封控两个月的教训,利索地带着顶着被我和儿子各一刀剪出来的狗啃式刘海,两侧侧头发已长到遮掉一半耳朵的儿子去剪头发了。

到了店门口,儿子一看里面除了老板和老板娘之外,还有三个顾客,他说要等顾客全走了才进去。解封之后的理发店生意是接连不断的,老板娘在里面喊着:“你在不来,一会预约的其他人来了,你就不能剪了。”在我温和的交涉下,儿子同意进去剪头发了,但是并不是最情愿的。

果然,刚坐下,就开始提要求:“不能剪短,只能剪五刀,就可以了。”“五刀要怎么剪啊?”老板问道。

“这里一刀,这里一刀,上面两刀,后面一刀。”儿子一边指着头,一边现场教学怎么剪头发。老板说:“那你这样剪出来要难看死了。”“就不能多剪。”儿子抗议到。无奈的老板开始了“五刀之旅”。然而,曲折刚刚开始。

“不能剪了....”

“你别动啊...”

“不行!”

“你要固定头啊,等下难看死了,你看看边上叔叔的头发就是这么短的啊!”

“不行,这边不能再短了。”儿子捂住一侧头发不给减了。

(旁白有位阿姨开始在笑)“我不要来这里剪头发了,”我听到他小小的不开心,我低下头对他说:“叔叔剪头发是有程序的,你要配合,这样很快就能剪好了。”显然这句话他没有听进去,又开始各种这里不能剪,那里要给他拍照看头发长度。我知道他因为去年暑假的时候,在我没和他充分沟通的情况下,头发被剪了太短了,从那之后,每次剪头发都很没安全感,所以现在每次剪头发之前我都会给他先做脱敏沟通。但是,这次有些过了,影响后面顾客排队。

于是,我严厉地对他说:“LZM,我们不能一直影响叔叔剪头发,这样会影响后面客人的时间。如果你能接受现在这样的发型状态,那么就这样。要么,你就听叔叔的,不要动,按照你的要求,很快就修剪好了。”

正当儿子在思考我还要不要继续剪的时候,老板娘助攻了,说:“你都马上四年级了,剪个头发还这个样子,幸好现在不像白天,不然忙死了,谁能陪你这样....”话音还没落下,儿子眼神看着我,就很不开心了。其实,我听了也很不舒服,剪头发状态和他马上上四年级有什么关系?我们总是喜欢说一些自己认知世界的话语,要让孩子去理解和听懂。

我把三个角度拍了照片给儿子看,他看到头发都还在,没有闹腾,我就问他:“叔叔还需要修剪一下边边角角,就像你上次给我们家葱修剪多出来的枯枝一样的,你看后面有人排队,我们配合叔叔一下,很快就好了。”“我就是怕影响别人,所以才着急啊。”我对着儿子笑了笑,点了个赞,最后他很配合地完成了。

“这什么发型啊,天哪,下次等他心情好点,你再带他来修剪修剪。”老板很无奈。

“没事,就这样,挺好的,他喜欢就好。”其实我没看到哪里不好,老板的专业角度考量我也能理解。

回去的路上,儿子没任何情绪,还和我说了以后要去哪家店剪头发,我想他心里现在很平均是因为头发总算还是挺长的。我心里寻思着,回去要和他聊一下的。

洗完澡之后,我说:“仔仔,你要留长发或者短发,妈妈都支持你的,但是今天我们影响到别人,有以为阿姨和爷爷在后面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大家都有事情等着要做。”

“妈妈,我们以后换一家店吧,我不想去这里剪头发了,上一次他给我剪太短了,还有一次另外一个人给我剪的坑坑洼洼的,我不喜欢。”

“可以的,换理发店妈妈同意。现在妈妈想和你说三点,然后我们就睡觉了,好吗?”睡前的我们沟通,彼此都是非常温和的,很微妙的磁场。

“第一,剪头发的时候,头不能乱动,理发师有时候拿的是剪刀,你一动就很危险,要提前打招呼;第二,理发师理头发是有顺序的,不能随便剪,你可以提出你的要求,但是不能指手画脚说只能剪这里不能剪那里;第三,要对任何人有礼貌。”

“好。我说一句话,他回我十几句话,太烦了。”

“叔叔是在给你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剪头发呀,有些解释需要多一些语言才能描述清楚呀。”

“那也太多了,下次我不去这家店了。”

..................

就这样,慢慢地儿子睡着了。

虽然从一开始的不乐意到不配合,到剪了一个理发师不满意,我们都觉得还可以的发型。但是,儿子的情绪控制,于他而言,总体还是进步不少的。这过程他在思考他要什么?他要怎么做?边上排队的人是不是在笑我?怎么和理发师沟通?....等等!而我能做的,就是接纳他,陪伴他,偶尔喝一下他,到最后依然还是接纳他。

挺好的!就这样慢慢来,慢慢长!我的儿子。 https://t.cn/RVJk9aF

青春期叛逆有很多类,而这一类最可怕,13-18岁孩子家长定要看!

俗话说:“半大小子,气死老子。”这话不假。

上了初中的孩子,显著的特点是变:生理上在变,孩子开始发育了;心理上也在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甚至还可能与家长对着干。你要东,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东。

逆反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

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常论据不足;喜欢怀疑,却又缺乏科学依据;喜欢发现见解,但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却又容易片面。

知道了“心理断乳”期孩子的这些特点,父母就应避免简单粗暴,也不能用“哄骗”的方法来对待他们。

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两种心理状态

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二是父母将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现。

心理断乳期的各种心理现象,反映了少年儿童心理上的进步。从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出现独立意向,这是重大的变化。

父母要珍视子女的这一时期,采取欢迎的态度,对于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极面,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循循善诱,进行教育。

父母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并允许孩子也能参与家庭的管理。

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在其遇到困难、失败时,应鼓励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扬。家长还要有勇气向孩子请教,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

从孩子的发展来看
叛逆其实是一个好的开始

叛逆是生理成熟和思维能力提高的表现
青春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生理发育成熟、认知能力提高,叛逆的产生需要以上二者为基础。

叛逆说明孩子生理上成熟了,变得更聪明了,才有跟家长反抗的资本。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和思维水平提高的结果,是孩子成长的表现。

所以说,叛逆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一种成长和进步。

叛逆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需要
建立自我同一性是青春期最重要的发展任务,同一性的建立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非常重要。

叛逆是孩子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需要,是他们探索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一种途径。

如果孩子一直很乖、不叛逆、不惹事,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作“同一性早闭”。

这样的孩子未来往往缺乏主见,容易盲从,不喜欢改变,无法应对挑战。他们会回避变化和压力来获取安全感,当遇到挫折时,容易丧失目标和信心。

叛逆是不良情绪的发泄途径
脑发育的不均衡使得青春期孩子容易产生情绪问题。

此外,青春期孩子面对更大的成长压力,他们在自我同一性的探索过程中会经历自我怀疑、混乱、矛盾与冲突,对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感到困惑、怀疑,这加剧了青春期的情绪问题。

叛逆成为青春期孩子发泄不良情绪的一个途径。青春期的孩子如此敏感、情绪多变,如果他们把这些不良情绪全都掩饰起来,不叛逆、不发泄、不吐露,那么孩子的内心必然会堆积起大量的负能量。

所以,叛逆是孩子疏导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方式。

叛逆是对人际关系调整的一种适应
叛逆其实是孩子适应人际关系调整、成长为独立个体的一种方式。

进入青春期,孩子开始疏离父母,更多地与同伴相处。这种人际关系的调整对孩子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在青春期之前,依恋是亲子关系的重要特征。而进入青春期之后,亲子关系发生变化,自主取代依恋成为亲子关系的突出特征。

在青春期顺利完成依恋到自主的转变,对孩子未来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十分重要,叛逆则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伴交往对孩子的社会化发展有重要影响。在与同伴的相处中,孩子学会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怎样理解他人,这都是社会化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素质。

心理学研究还发现,同伴关系对孩子成年后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中学阶段拥有充足的朋友、与朋友保持稳定而较亲密的友谊的孩子,到了成年期,往往人际交往比较顺利,且心理健康水平较高。

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很重要。

顺利度过
叛逆期的三个关键
叛逆是一个好的开始,但好的开始并不意味着好的结束。

叛逆对孩子的发展有利,不意味着家长可以对孩子的叛逆放任自流。

只有家长处理得当,孩子才能顺利度过青春叛逆期,才能在叛逆中成长。面对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家长应该学会一些应对方式,抓住肯定、调整和对症下药这三个关键词。

要肯定叛逆是孩子成长的表现
当家长遇到孩子叛逆、不听话、不配合、不沟通时,一定不要认为孩子叛逆是对自己威严的挑战,而要承认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认知能力提高、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结果,是他们成长的表现,是一件好事情,至少是好的开始。

家长不要盲目否定孩子的不守规矩,对孩子勇于自我探索的表现要加以肯定。得到父母的认可之后,孩子可能就不会那么叛逆了,起码程度不会更深。

要以叛逆为契机及时调整教养角色和教养方式
叛逆意味着孩子长大了,家长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养角色,应该从起主导作用的教育者转变成陪伴孩子成长的陪伴者。

陪伴,就意味着以孩子为主,父母处于非主导地位;就意味着一种无言的支持和认同,意味着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

青春期的孩子出现叛逆问题,既提醒家长要及时转变教养角色,也提示家长前期家庭教育的失误所在,是家长改变教养方式的重要契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权威型教养方式最有利于青春期问题的解决及孩子人格的塑造。

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特点是对孩子的行为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但在制定规则和做决定时会考虑孩子的需要和想法,听取并接受孩子的意见,会对制定的要求作出解释,说明希望孩子服从的原因。

要了解孩子的叛逆类型,对症下药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行为,主要有三种类型:

暴躁型——对父母、老师的要求剧烈反抗,经常跟父母吵架或发脾气,有时跟父母冷战;

沉默型——不愿跟大人沟通,对事情漠不关心,对父母的话没有反应,不喜欢跟老师接触;

阳奉阴违型——当着大人的面赞成大人的要求,但是自己的行为表现却相反,父母说什么都表面答应,但是依旧我行我素。

对不同类型的叛逆行为,父母可以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

对暴躁型叛逆的孩子,不要硬碰硬;
对沉默型叛逆的孩子,耐心等待慢慢沟通;
对阳奉阴违型叛逆的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真诚。

叛逆的背后是孩子特定阶段的发展特点和个体不同的内心需求,希望青春期孩子的家长都做一个有心的家长,多去观察孩子的特点、了解孩子的需求。

只要努力做一个有心的家长,对孩子的叛逆行为做到心中有数,不往外推自己的孩子,接纳孩子,相信孩子的叛逆问题只是成长过程的问题。

但如果家长不及时调整自己的家教方式,不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助力,孩子也可能在叛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没有叛逆期的孩子真的好吗?家长一定要看!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很多父母都担心不已。

甚至有家长问:孩子一定要经历青春期吗?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孩子不经历叛逆期?

家长们有这种想法就很危险。

今天要给各位家长好好讲讲青春期叛逆在孩子成长中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

相信看过这些,你就不会再如此“憎恶”孩子的青春期了。

“心理断乳期”

孩子从小学进入初中后,他们开始认为自己已经不是小孩子了,独立意识越来越强,而现实是一方面他们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因此逐渐进入逆反期。

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小孩来看待,不厌其烦地叮咛,他就会厌烦,从而产生反抗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如果父母在同伴和异性面前管教他们,他们的“逆反心理”会更强烈。

逆反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

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常论据不足;喜欢怀疑,却又缺乏科学依据;喜欢发现见解,但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却又容易片面。

专家建议,对于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极面,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循循善诱,进行教育。

父母更应看到逆反心理积极的一面,如因逆反心理出现的好奇心,是一种渴求认知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动力。

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和思辨的特点,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源泉,家长应留心注意,因势利导,促其成材。

心理断乳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从总体上讲,心理断乳期的各种心理现象,反映了少年儿童心理上的进步。

从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出现独立意向,这是重大的变化。父母要珍视子女的这一时期,采取欢迎的态度。

家长知道了“心理断乳”期孩子的这些特点,对待他们就更应避免简单粗暴,也不能用“哄骗”的方法来对待他们。

父母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并允许孩子也能参与家庭的管理。

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在其遇到困难、失败时,应鼓励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扬。家长还要有勇气向孩子请教,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

叛逆是个好的开始

上了初中的孩子,显著的特点是变:生理上在变,孩子开始发育了;心理上也在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甚至还可能与家长对着干。

你要东,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东,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

叛逆是由青春期孩子的成长规律决定的,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现,不叛逆反而是不正常的。从孩子一生的发展来看,叛逆其实是一个好的开始。

01 叛逆是生理成熟和思维能力提高的表现

青春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生理发育成熟、认知能力提高,叛逆的产生需要以上二者为基础。叛逆说明孩子生理上成熟了,变得更聪明了,才有跟家长反抗的资本。

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和思维水平提高的结果,是孩子成长的表现。所以说,叛逆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一种成长和进步。

02 叛逆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需要

建立自我同一性是青春期最重要的发展任务,同一性的建立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非常重要。

叛逆是孩子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需要,是他们探索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一种途径。

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二是父母将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现。

因此,父母常常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灌输给孩子,企图让孩子按父母的设想去生活,结果造成孩子的对抗情绪。

如果孩子一直很乖、不叛逆、不惹事,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作“同一性早闭”。

这样的孩子未来往往缺乏主见,容易盲从,不喜欢改变,无法应对挑战。他们会回避变化和压力来获取安全感,当遇到挫折时,容易丧失目标和信心。

03 叛逆是不良情绪的发泄途径

脑发育的不均衡使得青春期孩子容易产生情绪问题。此外,青春期孩子面对更大的成长压力,他们在自我同一性的探索过程中会经历自我怀疑、混乱、矛盾与冲突,对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感到困惑、怀疑,这加剧了青春期的情绪问题。

叛逆成为青春期孩子发泄不良情绪的一个途径。青春期的孩子如此敏感、情绪多变,如果他们把这些不良情绪全都掩饰起来,不叛逆、不发泄、不吐露,那么孩子的内心必然会堆积起大量的负能量。

所以,叛逆是孩子疏导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方式。

04 叛逆是对人际关系调整的一种适应

叛逆其实是孩子适应人际关系调整、成长为独立个体的一种方式。

进入青春期,孩子开始疏离父母,更多地与同伴相处。这种人际关系的调整对孩子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在青春期之前,依恋是亲子关系的重要特征。而进入青春期之后,亲子关系发生变化,自主取代依恋成为亲子关系的突出特征。

在青春期顺利完成依恋到自主的转变,对孩子未来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十分重要,叛逆则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伴交往对孩子的社会化发展有重要影响。在与同伴的相处中,孩子学会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怎样理解他人,这都是社会化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素质。

心理学研究还发现,同伴关系对孩子成年后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中学阶段拥有充足的朋友、与朋友保持稳定而较亲密的友谊的孩子,到了成年期,往往人际交往比较顺利,且心理健康水平较高。

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很重要。

顺利度过叛逆期的三个关键

叛逆是一个好的开始,但好的开始并不意味着好的结束。叛逆对孩子的发展有利,不意味着家长可以对孩子的叛逆放任自流。

只有家长处理得当,孩子才能顺利度过青春叛逆期,才能在叛逆中成长。面对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家长应该学会一些应对方式,抓住肯定、调整和对症下药这三个关键词。

01 要肯定叛逆是孩子成长的表现

当家长遇到孩子叛逆、不听话、不配合、不沟通时,一定不要认为孩子叛逆是对自己威严的挑战。

而要承认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认知能力提高、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结果,是他们成长的表现,是一件好事情,至少是好的开始。

家长不要盲目否定孩子的不守规矩,对孩子勇于自我探索的表现要加以肯定。

得到父母的认可之后,孩子可能就不会那么叛逆了,起码程度不会更深。

02 要以叛逆为契机及时调整教养角色和教养方式

叛逆意味着孩子长大了,家长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养角色,应该从起主导作用的教育者转变成陪伴孩子成长的陪伴者。

陪伴,就意味着以孩子为主,父母处于非主导地位;就意味着一种无言的支持和认同,意味着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

青春期的孩子出现叛逆问题,既提醒家长要及时转变教养角色,也提示家长前期家庭教育的失误所在,是家长改变教养方式的重要契机。

家长要对孩子的行为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但在制定规则和做决定时会考虑孩子的需要和想法,听取并接受孩子的意见,会对制定的要求作出解释,说明原因。

03 要了解孩子的叛逆类型,对症下药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行为,主要有三种类型:

暴躁型——对父母、老师的要求剧烈反抗,经常跟父母吵架或发脾气,有时跟父母冷战;

沉默型——不愿跟大人沟通,对事情漠不关心,对父母的话没有反应,不喜欢跟老师接触;

阳奉阴违型——当着大人的面赞成大人的要求,但是自己的行为表现却相反,父母说什么都表面答应,但是依旧我行我素。

对不同类型的叛逆行为,父母可以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

对暴躁型叛逆的孩子,不要硬碰硬;对沉默型叛逆的孩子,耐心等待慢慢沟通;对阳奉阴违型叛逆的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真诚。

叛逆的背后是孩子特定阶段的发展特点和个体不同的内心需求,希望青春期孩子的家长都做一个有心的家长,多去观察孩子的特点、了解孩子的需求。

只要努力做一个有心的家长,对孩子的叛逆行为做到心中有数,不往外推自己的孩子,接纳孩子,相信孩子的叛逆问题只是成长过程的问题。

但如果家长不及时调整自己的家教方式,不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助力,孩子也可能在叛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GalenCrew[超话]# This week I had 2 artists come over my homestudio for a writing
  • 2023年岁末,研一上学期,《最天使》这首老歌又被我翻了出来,“最恨你那么久都不来见我一次,最爱你当你远处传来的相思,最容易想起,最难忘记,最想要得到,最害怕失
  • 互联网可以隐匿人的身份,可以删除不想被别人看见的信息,但不可能删除所有的痕迹,只要投入时间和精力,所有的一切都会暴露在阳光之下——海浪可以带走你留在沙滩上的脚印
  • 突然很想列出新年愿望,明年这时再来看有没有实现吧:1. 瘦个7、8斤2. 工作有进步3. 存点小钱4. 心态比去年更好,连偶尔的崩盘都不再有5.希望今年出去仍然
  • 用心去爱自己,对自己很好的一年,舍得给自己花钱的一年……总之,30岁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波澜壮阔。年间,偶然碰到一些旧物也觉似是当时景,我尝试在那些是时空中待得
  • 带着家人和牧高笛揽盛4隧道帐,去享受静谧惬意的露营时光在揽盛4超大的空间内做一顿丰盛的早餐,冲一壶香浓咖啡,游戏玩耍,不亦乐乎生活,在自然山野有了具象化的答案#
  • 6.大哥的歌被放在更多场合演绎,赚钱又有扩大影响圈子,其他兄弟也再各自的领域得到放大。美好的种子他们已经种下了,那就让我们少争执多团结,少挑剔多自省,让语言的子
  • 但到了后期,日本人内心深处的贪欲就会破坏任何一种关系。原因就是日本人的行为规律只要到达贪的阶段日本就开始止不住的犯错就会把一切好的东西最后全部搞砸。
  • (8)怕造惡業者相似個懦夫, 這就是敢入善業的真正英雄。(7)為了他人累積罪業的人很多, 不過罪業的果報痛苦是無法 與任何人能分享承擔的。
  • 前天跟阿姨打了电话,告知她菠萝已经被我带回家了,让她不要担心,阿姨立刻回想起我是谁,然后我们加了V,还加了其他平常在关照菠萝的姨姨,她们发来大段温柔又恳切的语音
  • 直到去年12月份,我看年会的路演来沈阳了,我当时就说那有机会见一面还是见一面吧,结果就见这一眼让我对他的爱意直升到最高,一直持续到现在[允悲]见面真的是爱意升到
  • ”对哲人、学者来说,徒步是一项精神活动,剑桥大学学者罗伯特·麦克法伦想必赞同卢梭在《忏悔录》中的这一观点——“我只能边走边思考,当我停下时,我的思想也停了下来。
  • 我們有了各自的軌迹,不能被挽㽞,因為我們都要遠走,公園也一樣,未来的某一天也許會永遠消失在我的眼前。這是我和朋友一起歡笑過的地方,現在被雜草和鐵栅欄圍成了一个舊
  • 这把黑杰克我根本没失误仅仅因为中期运气不好被全程嘲讽,赛后阴阳此男段位和胜率还没我高有什么好叫的呢反被举报禁言[汗]一套下来游戏体验真的恶心到爆,晦气男真是心眼
  • #南波万229四年之约#如果真的要说什么时候喜欢的院 应该是这个229但是当时为什么喜欢呢 因为大家没有什么营业感啊如果看过那场直播应该都懂我什么意思可是现在呢
  • “不论什么情况下”我们往往会觉得“当我精进修行的时候,当我行善的时候,当我心清净的时候,这个时候仏就跟我在一起;当我心这么污秽,这么多妄想,这样懈怠,这个时候,
  • 1我一向都是有话直说,这就是我的忍道!2、世事总是无法让人诚心如意,不可能永远光鲜完满,总会在什么地方出现裂痕!3、真正重要的东西,就算失去自己珍贵的生命,也要
  • 道教始于中华大地,土生土长,轩辕黄帝应为第一人,“且战且学仙,黄帝问道于广成子”。推算国家及个人的气数,命运,历史变化规律等 四大天师:张道陵,葛玄,许逊(许旌
  • 3. 以上四大金刚科技股里,我个人最关注的是中科院旗下的福晶科技这家我国股市上的最高科技含量公司。尤其它公司最近一两年介入蔡司公司,奥林巴斯,尼康等世界巨头们把
  • ”--杨颖Angelababy这句话我记一辈子,你的出现,像是光照耀着我的生活. 如果不是你,我甚至还没有勇气去面对生活,谢谢你,阿鼻. “当你有了前进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