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帮扶干部镜头里的脱贫故事】
乌蒙山险,赤水河深,云贵川三省鸡鸣相闻;冬去春来,蝴蝶飞舞,漫山遍野的红籽果娇艳欲滴;雪山关下,奢香故里,汉、彝、苗民族世代在这片红土地上劳作。

从2016年起,作为泸州市文广旅系统的帮扶干部、也是摄影爱好者的王奇杰,背上简易行囊、挎上照相机,一头扎进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田坝村,跟踪拍摄扶贫攻坚历程。

扶贫干部披着星光入户、乡亲顶着烈日挥汗、孩子迎着朝霞上学,姑娘伴着芦笙起舞……在3年的时间里,王奇杰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了田坝村的脱贫历程,完成了全市首部扶贫题材日记体纪实摄影图文书《我的田坝我的村——扶贫攻坚第一线摄影纪实》。

今天,我们跟随王奇杰的镜头,看看叙永县水潦彝族乡一个普通村寨脱贫路上的点点滴滴。

【镜头一:育苗 】

大山里的“花朵”浇灌人

时间:2018年5月

在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田坝村,75岁老人曾安文是花朵的“浇灌人”。这位民办教师从1964年开始在村小任教,退休数年后又在家里办起了“花朵幼儿园”,让一代代“山里娃”根深叶茂。

下午放学,一路洒满欢笑,孩子们蹦蹦跳跳着回家。这时,曾安文坐在屋前的青石板上,腿上放着一本书,左手逐页翻看,右手握笔不时备注。

“班上20多个孩子,最大的7岁,最小的3岁,父母大多在外地打工,如果去乡上的幼儿园,孩子们要走10多里路……”一阵忙活,曾安文抬头眼望前方,嘴里不由喃喃地说。自儿子和老伴相继离世,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会感到温暖和快乐。

曾安文从村小退休后,于2013年起在家办幼儿园

18年前,曾安文并不孤单。那时,家中刚刚添了一个可爱的孙女,退休后享受着天伦之乐。可惜不久,儿子放牛回家时不慎从高山上摔下,医院抢救无效身亡;2013年,老伴又因病去世。那时,一闭上眼睛,泪水哗哗地流。每天睁开眼睛,不得不重复昨天的枯燥:一个人担水、种地、洗衣、做饭……

2013年底,曾安文在家办起“花朵幼儿园”。一名老师,几张破旧的课桌,20多名孩子挤在一起,曾安文再次回到三尺讲台。没有其他老师,语文、数学、音乐、体育,曾安文一股脑儿“单挑”。从早到晚,上下午各两节课,因长时间站立,曾安文左腿常常打颤,越来越不听使唤。

其实,之前在村小教书的最后几年里,曾安文站在讲台上也不会感到很吃力。2002年的一天,狂风暴雨,村小教室到处漏雨,曾安文跑去教室抢修,不慎摔断左腿。“我从小在这里读书,高中毕业后又回到这里教书,前前后后待了50多年。”曾安文这样解释他的奋不顾身:学校是我的家,学生是我的亲人。

“一杯茶慢慢斟,献给领导表表心,天远路远来走访,又费力来又操心……四杯茶慢慢斟,党的话儿我们要听,好好读书练本领,长大为人民献青春。”每年“六一”儿童节,一些爱心企业、单位给幼儿园赠送礼品,曾安文都会领着孩子们唱自创的《敬茶歌》。他认为,孩子们不仅要学好知识,还要懂得感恩。

50余载教书生涯,究竟教过多少学生,曾安文早已记不清楚。不少孩子已考上大学,一个接一个地走出大山。每逢春节或寒暑期,学生来看望他时,曾安文的脸颊上总是挂满灿烂的笑容。

【镜头二:吐绿】

苗族大妈的三个心愿

时间:2016年3月

一嘟噜、一连串,绽放赤水河山崖的红籽果,富含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矿质元素,口感偏涩,学名“火棘”。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过乌蒙山区时,战士们纷纷采摘下“火棘”充饥,从此又名“红军果”。早年的灾荒年月,红籽果也是当地老百姓的“救命粮”,一家人上山采摘红籽果,晒干后磨成粉状,搅合玉米面蒸熟,作为备用口粮。

今年65岁的蔡友珍,和儿子王明远相依为命。小时候,蔡友珍曾摘红籽果度饥荒,听父母讲述红军故事。

苗族蔡大妈有三个心愿

2016年3月8日,王奇杰第一次来到田坝村,走进蔡友珍的家里。面对远道而来的帮扶干部,蔡友珍吐露出三个心愿:治好儿子的病,把没有盖完的房子盖好,娶儿媳妇抱大孙子。通过走访,王奇杰逐渐摸清蔡友珍的家底:没有劳动力,山上粮食少,喂不起猪,仅喂了几只鸡,靠卖鸡蛋度日。显然,如果只靠老人孱弱的双肩,无法改变家里命运。

村民的期盼就是扶贫干部解决问题的方向,几番思考,王奇杰和驻村第一书记给蔡友珍家开出“脱贫药方”:尽快治好她儿子的病,恢复劳动能力后安排外出务工;政策兜底,解决温饱问题,给她安排一个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岗位;发展养殖业,增加收入……

又一轮红籽果花开花落,当王奇杰再次来到蔡友珍家里时,碰到刚打工回来的王明远。一年前,小伙子还病怏怏地躺在床上,如今精神抖擞。王明远兴奋地说:“去年病治好后就去云南建筑工地打工了,前几天抽空回家修房子,下半年就能搬新家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话音刚落,蔡友珍从屋里出来,老人逐一细数着家里一年来的变化:乡里给她安排打扫卫生的公益岗位,每月400元工资,今年又多养了10多只鸡,还喂了两头猪,儿子已经打工赚钱了,新房也快要修好了。“等搬进新家那天,我要杀猪庆祝。”母子俩正乐呵呵,只听得咔嚓一声,王奇杰拍下这动人的瞬间。

蔡友珍搬进新家,杀猪庆祝

2016年以来,田坝村共有81个像王明远这样的贫困户外出务工,全村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发展核桃种植2800余亩、烤烟600亩,养殖肉牛679头、生猪880头“。外出务工+种植业+养殖业”成为该村脱贫路上的“三驾马车”。此外,田坝村还完成蓄水池的防渗透处理,安装人畜饮水管道10千米,为该村180户、1300余村民解决了饮水问题。

【镜头三:离别】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

时间:2019年4月

“人间最美四月天”,赤水河沿岸的一片片翠竹林,郁郁葱葱,展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将要告别这块梦牵魂绕的土地,田坝村第一书记许建军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你是党员,退伍军人,眼下田坝村进入脱贫攻坚关键期……”2017年5月,因组织安排,许建军来到田坝村。当时小山村离泸州城区210公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但交通闭塞,产业单一,自然灾害频繁。

两年的坚守,田坝村实现“社社通”水泥公路、户户有安全住房、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由过去的2200多元提高到5500多元,2018年如期摘掉贫困村帽子。

2019年4月4日,许建军要卸任第一书记离开田坝村了。上午,许建军来到党群服务中心,和村社干部们举行了一个简短的话别会。这个消息立刻传遍山村,许建军刚走出会议室,村民纷纷围上前。

第一书记许建军和群众道别

“许书记真的要走啊”“许书记,可不可以不走,我们舍不得你”“你要常回来看我们哟”……村民们依依不舍地拉着许建军的手说。

历经冬寒,方知春暖。雪山关漫长的冬天已经过去,变暖的不只是天气,还有乡亲们的心。纵有万般不舍,分手的时刻终究还是到了,人群中不知谁高喊了一句:“大家让条路出来,站成一排,都可以和许书记握手。”拥抱!握手!话别!拭泪!当许建军的身影越来越远,村民们脑海中泛起了浓浓的回忆。

陈国珍60多岁了,10年前老伴去世,有两个女儿,一个远嫁外地,一个在外打工,她一个人孤苦伶仃地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许建军帮她申请易地搬迁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无数次,患病时帮她买药,赶集时开车接送。对于陈国珍老人而言,许书记就是她的亲人。

贫困户王超元是彝族人,住房严重漏水,许建军多方协调,帮助申请到D级危房改造资金,还鼓励他发展种养殖业脱贫致富。临近春节,许建军会带上礼品入户慰问。

2018年,许建军被叙永县机关工委表彰为“优秀第一书记”。当有人问用怎样的词来表达两年的驻村感受时,许建军的答案是“难忘”,难忘所有乡亲、难忘所有经历、难忘所有变化。

【镜头四:绽放】

脱贫后不一样的花山节

时间:2019年2月

2019年春节,田坝村迎来最喜庆的节日——花山节(也叫踩山节)。这是一个苗族、彝族、汉族杂居的传统村落,每年相继举办寨头苗寨的花山节、九家沟苗寨的踩山节、二月二苗湾彝寨的龙头节、五月寨头苗寨的野草莓采摘节等。

村民一路走来一路歌,欢欢喜喜过踩山节

田坝村四社寨头苗寨有119户652人,和田坝村一样,在2018年摘掉了“贫困帽”。又是一年花山节,正月初三清晨,苗家儿女身着盛装,走出家门聚集在新建成的文化广场上,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活动组织者黄显光说:“今年花山节升国旗,田坝村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我们在欢庆脱贫的同时,也要借此机会表达苗家人感恩党、爱祖国的心情,饮水不忘挖井人。”立起的花杆是新的、升起的国旗是新的,换上的服装也是新的……王奇杰在现场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刻。

立花杆、吹芦笙、跳苗舞、敬米酒,一场盛大狂欢中,同时洋溢着默默温情,那些热恋中的青年男女相约桥下或是到树林中对歌,交换腰带等定情信物,一批外地游客慕名而来。

芦笙迎宾朋,美酒敬远客

“尽管田坝村实现整村脱贫,但脱贫致富的‘三驾马车’还要不断加油。今年二月二,龙抬头,村民马上投入春耕,以一个丰收年迎接明年花山节。”许建军说出自己内心的话。

悠悠芦笙越千年,田坝旧貌换新颜!如今,田坝村仅仅是初战告捷,接下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必定会创造出一个红籽果般美好的新光景,将火辣传奇抒写在赤水河畔。

来源:川江都市报

【普通帮扶干部镜头里的泸州脱贫故事】
乌蒙山险,赤水河深,云贵川三省鸡鸣相闻;冬去春来,蝴蝶飞舞,漫山遍野的红籽果娇艳欲滴;雪山关下,奢香故里,汉、彝、苗民族世代在这片红土地上劳作。

从2016年起,作为泸州市文广旅系统的帮扶干部、也是摄影爱好者的王奇杰,背上简易行囊、挎上照相机,一头扎进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田坝村,跟踪拍摄扶贫攻坚历程。

扶贫干部披着星光入户、乡亲顶着烈日挥汗、孩子迎着朝霞上学,姑娘伴着芦笙起舞……在3年的时间里,王奇杰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了田坝村的脱贫历程,完成了全市首部扶贫题材日记体纪实摄影图文书《我的田坝我的村——扶贫攻坚第一线摄影纪实》。

今天,我们跟随王奇杰的镜头,看看叙永县水潦彝族乡一个普通村寨脱贫路上的点点滴滴。

【镜头一:育苗 】
大山里的“花朵”浇灌人
时间:2018年5月

在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田坝村,75岁老人曾安文是花朵的“浇灌人”。这位民办教师从1964年开始在村小任教,退休数年后又在家里办起了“花朵幼儿园”,让一代代“山里娃”根深叶茂。

下午放学,一路洒满欢笑,孩子们蹦蹦跳跳着回家。这时,曾安文坐在屋前的青石板上,腿上放着一本书,左手逐页翻看,右手握笔不时备注。

“班上20多个孩子,最大的7岁,最小的3岁,父母大多在外地打工,如果去乡上的幼儿园,孩子们要走10多里路……”一阵忙活,曾安文抬头眼望前方,嘴里不由喃喃地说。自儿子和老伴相继离世,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会感到温暖和快乐。

曾安文从村小退休后,于2013年起在家办幼儿园

18年前,曾安文并不孤单。那时,家中刚刚添了一个可爱的孙女,退休后享受着天伦之乐。可惜不久,儿子放牛回家时不慎从高山上摔下,医院抢救无效身亡;2013年,老伴又因病去世。那时,一闭上眼睛,泪水哗哗地流。每天睁开眼睛,不得不重复昨天的枯燥:一个人担水、种地、洗衣、做饭……

2013年底,曾安文在家办起“花朵幼儿园”。一名老师,几张破旧的课桌,20多名孩子挤在一起,曾安文再次回到三尺讲台。没有其他老师,语文、数学、音乐、体育,曾安文一股脑儿“单挑”。从早到晚,上下午各两节课,因长时间站立,曾安文左腿常常打颤,越来越不听使唤。

其实,之前在村小教书的最后几年里,曾安文站在讲台上也不会感到很吃力。2002年的一天,狂风暴雨,村小教室到处漏雨,曾安文跑去教室抢修,不慎摔断左腿。“我从小在这里读书,高中毕业后又回到这里教书,前前后后待了50多年。”曾安文这样解释他的奋不顾身:学校是我的家,学生是我的亲人。

“一杯茶慢慢斟,献给领导表表心,天远路远来走访,又费力来又操心……四杯茶慢慢斟,党的话儿我们要听,好好读书练本领,长大为人民献青春。”每年“六一”儿童节,一些爱心企业、单位给幼儿园赠送礼品,曾安文都会领着孩子们唱自创的《敬茶歌》。他认为,孩子们不仅要学好知识,还要懂得感恩。

50余载教书生涯,究竟教过多少学生,曾安文早已记不清楚。不少孩子已考上大学,一个接一个地走出大山。每逢春节或寒暑期,学生来看望他时,曾安文的脸颊上总是挂满灿烂的笑容。

【镜头二:吐绿】
苗族大妈的三个心愿
时间:2016年3月

一嘟噜、一连串,绽放赤水河山崖的红籽果,富含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矿质元素,口感偏涩,学名“火棘”。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过乌蒙山区时,战士们纷纷采摘下“火棘”充饥,从此又名“红军果”。早年的灾荒年月,红籽果也是当地老百姓的“救命粮”,一家人上山采摘红籽果,晒干后磨成粉状,搅合玉米面蒸熟,作为备用口粮。

今年65岁的蔡友珍,和儿子王明远相依为命。小时候,蔡友珍曾摘红籽果度饥荒,听父母讲述红军故事。

苗族蔡大妈有三个心愿

2016年3月8日,王奇杰第一次来到田坝村,走进蔡友珍的家里。面对远道而来的帮扶干部,蔡友珍吐露出三个心愿:治好儿子的病,把没有盖完的房子盖好,娶儿媳妇抱大孙子。通过走访,王奇杰逐渐摸清蔡友珍的家底:没有劳动力,山上粮食少,喂不起猪,仅喂了几只鸡,靠卖鸡蛋度日。显然,如果只靠老人孱弱的双肩,无法改变家里命运。

村民的期盼就是扶贫干部解决问题的方向,几番思考,王奇杰和驻村第一书记给蔡友珍家开出“脱贫药方”:尽快治好她儿子的病,恢复劳动能力后安排外出务工;政策兜底,解决温饱问题,给她安排一个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岗位;发展养殖业,增加收入……

又一轮红籽果花开花落,当王奇杰再次来到蔡友珍家里时,碰到刚打工回来的王明远。一年前,小伙子还病怏怏地躺在床上,如今精神抖擞。王明远兴奋地说:“去年病治好后就去云南建筑工地打工了,前几天抽空回家修房子,下半年就能搬新家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话音刚落,蔡友珍从屋里出来,老人逐一细数着家里一年来的变化:乡里给她安排打扫卫生的公益岗位,每月400元工资,今年又多养了10多只鸡,还喂了两头猪,儿子已经打工赚钱了,新房也快要修好了。“等搬进新家那天,我要杀猪庆祝。”母子俩正乐呵呵,只听得咔嚓一声,王奇杰拍下这动人的瞬间。

蔡友珍搬进新家,杀猪庆祝

2016年以来,田坝村共有81个像王明远这样的贫困户外出务工,全村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发展核桃种植2800余亩、烤烟600亩,养殖肉牛679头、生猪880头“。外出务工+种植业+养殖业”成为该村脱贫路上的“三驾马车”。此外,田坝村还完成蓄水池的防渗透处理,安装人畜饮水管道10千米,为该村180户、1300余村民解决了饮水问题。

【镜头三:离别】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
时间:2019年4月

“人间最美四月天”,赤水河沿岸的一片片翠竹林,郁郁葱葱,展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将要告别这块梦牵魂绕的土地,田坝村第一书记许建军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你是党员,退伍军人,眼下田坝村进入脱贫攻坚关键期……”2017年5月,因组织安排,许建军来到田坝村。当时小山村离泸州城区210公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但交通闭塞,产业单一,自然灾害频繁。

两年的坚守,田坝村实现“社社通”水泥公路、户户有安全住房、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由过去的2200多元提高到5500多元,2018年如期摘掉贫困村帽子。

2019年4月4日,许建军要卸任第一书记离开田坝村了。上午,许建军来到党群服务中心,和村社干部们举行了一个简短的话别会。这个消息立刻传遍山村,许建军刚走出会议室,村民纷纷围上前。

第一书记许建军和群众道别

“许书记真的要走啊”“许书记,可不可以不走,我们舍不得你”“你要常回来看我们哟”……村民们依依不舍地拉着许建军的手说。

历经冬寒,方知春暖。雪山关漫长的冬天已经过去,变暖的不只是天气,还有乡亲们的心。纵有万般不舍,分手的时刻终究还是到了,人群中不知谁高喊了一句:“大家让条路出来,站成一排,都可以和许书记握手。”拥抱!握手!话别!拭泪!当许建军的身影越来越远,村民们脑海中泛起了浓浓的回忆。

陈国珍60多岁了,10年前老伴去世,有两个女儿,一个远嫁外地,一个在外打工,她一个人孤苦伶仃地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许建军帮她申请易地搬迁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无数次,患病时帮她买药,赶集时开车接送。对于陈国珍老人而言,许书记就是她的亲人。

贫困户王超元是彝族人,住房严重漏水,许建军多方协调,帮助申请到D级危房改造资金,还鼓励他发展种养殖业脱贫致富。临近春节,许建军会带上礼品入户慰问。

2018年,许建军被叙永县机关工委表彰为“优秀第一书记”。当有人问用怎样的词来表达两年的驻村感受时,许建军的答案是“难忘”,难忘所有乡亲、难忘所有经历、难忘所有变化。

【镜头四:绽放】
脱贫后不一样的花山节
时间:2019年2月

2019年春节,田坝村迎来最喜庆的节日——花山节(也叫踩山节)。这是一个苗族、彝族、汉族杂居的传统村落,每年相继举办寨头苗寨的花山节、九家沟苗寨的踩山节、二月二苗湾彝寨的龙头节、五月寨头苗寨的野草莓采摘节等。

村民一路走来一路歌,欢欢喜喜过踩山节

田坝村四社寨头苗寨有119户652人,和田坝村一样,在2018年摘掉了“贫困帽”。又是一年花山节,正月初三清晨,苗家儿女身着盛装,走出家门聚集在新建成的文化广场上,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活动组织者黄显光说:“今年花山节升国旗,田坝村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我们在欢庆脱贫的同时,也要借此机会表达苗家人感恩党、爱祖国的心情,饮水不忘挖井人。”立起的花杆是新的、升起的国旗是新的,换上的服装也是新的……王奇杰在现场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刻。

立花杆、吹芦笙、跳苗舞、敬米酒,一场盛大狂欢中,同时洋溢着默默温情,那些热恋中的青年男女相约桥下或是到树林中对歌,交换腰带等定情信物,一批外地游客慕名而来。

芦笙迎宾朋,美酒敬远客

“尽管田坝村实现整村脱贫,但脱贫致富的‘三驾马车’还要不断加油。今年二月二,龙抬头,村民马上投入春耕,以一个丰收年迎接明年花山节。”许建军说出自己内心的话。

悠悠芦笙越千年,田坝旧貌换新颜!如今,田坝村仅仅是初战告捷,接下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必定会创造出一个红籽果般美好的新光景,将火辣传奇抒写在赤水河畔。

来源:川江号客户端

#抗疫一线江西党员勇争先# 江西口罩累计产量达到2048万只!“菜篮子”管够!官方回应来了!

2月10日15时,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七场)在南昌举行。

大家关心的很多问题都有了回应!
一起来看官方解答

口罩供应开足马力

积极组织复工复产。为加快生产自救,省工信厅向全省工信系统和有关企业下达了复工复产紧急通知,派出了一批干部驻厂“一对一”帮扶,协调了5000万元资金支持企业原料采购周转,协调了江西银行提供50亿元首批紧急融资额度,跨省协调了一批配套企业复工复产、原料供应保障等问题,一些防护用品的产量逐步上升。以大家关心的口罩为例。据2月9日统计,重点调度的各类口罩企业日产量212.7万只,综合产能利用率122%,1月26日到2月9日累计产量达到2048万只。除了口罩外,还有医用防护服、消杀用品、负压救护车、医用手套、红外测温仪等产品,也有一定产出。

加大紧缺医疗防治物资采购收储力度。应当看到,我省防护产品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矛盾,一些产品我们江西没有生产企业,或者产能很小。为此,我们积极推动省级医药储备企业和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加大力度采购收储,向省外、境外采购。截止到昨天,我们统计:N95和N99医用防护口罩,累计入库17780只。医用防护服,累计入库6860套(含待检入库3060套)。一次性手术衣累计入库5400件。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累计到货1万人份。此外,全面呼吸防护器、护目镜、红外快速筛检仪等,也都在采购清单之中。
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加上海内外关心支持江西的机构和热心人士积极捐赠,全省应急医疗物资供应紧张状况有所缓和,但相较防控疫情的巨大需求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千方百计、穷尽办法找出路。省委省政府这段时间密集调研、开会商讨,近期预计会有更多迅速恢复、扩大、挖掘产能的硬招实招出台。
下一步,将紧紧扭住抓生产这个核心,聚焦原材料供应保障这个痛点,聚力N95型口罩和医用防护服这两个重点,用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度迅速恢复和扩大产能。

农业企业逐步开工
生猪、蔬菜等“菜篮子”管够

截至目前,全省生猪、蔬菜等“菜篮子”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市场供应充足,粮油、“菜篮子”价格有波动但总体平稳可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粮油库存储备充足。至2019年底,全省地方事权粮食库存为62亿斤,可满足全省城乡居民约116天(四个月)口粮供应(城镇每人每天0.95斤,乡村1.4斤)。全省地方事权食用油库存为1.98亿斤,可保障全省城乡居民约45天(一个半月)口油供应(城镇每人每天约1两,乡村0.9两)。今年全省粮食种植意向面积5582万亩,水稻计划面积稳定在5000万亩以上,与上年基本持平。
二是蔬菜保供相对充足。全省常年菜地保有量200多万亩,设施蔬菜基地50万亩,城郊拥有百亩以上规模生产基地2200多个,近期还将扩种面积23万亩,蔬菜供应量相对充足。
三是肉类需求基本满足。全省生猪存栏1037万头,2月份可出栏约120万头,其中,赣州、吉安、宜春等市生猪供应充足,可供调剂量约23万头。生猪屠宰企业陆续开工,屠宰量稳步上升,基本满足市场需要,猪肉价格总体平稳。
四是水产品存量充足。全省水产品存塘量约45万吨,每月消费量约15万吨。全省水产养殖基地均有大量水产品等待上市,日均可为市场提供2500余吨赣产水产品,水产品价格比较稳定。
五是农业企业逐步开工。全省绝大部分规模以上大米加工企业已经复工复产,各大企业原粮储备充足;大型蔬菜、水产基地基本上处于生产期,复工复产率95%;全省生猪屠宰企业开工135家,开工率70.3%;饲料生产企业开工119家,开工率41%,产能逐步提升。

为1.5万名一线医护人员和援助湖北医疗队员
免费投保新冠肺炎保险

目前,随着疫情的发展,全省各级联防联控工作正在有力有序开展。我省针对患者、公众、医务人员等三类不同人群,积极开展紧急心理危机干预。
全力做好确诊患者心理疏导。疫情开始之初,我省组建了12支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援助医疗队,专门负责组织和指导各级医疗机构开展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全力做好确诊患者包括疑似患者的心理疏导。专家组针对不同年龄段和病情程度不同的患者,实施分类干预,及时识别高危人群,积极预防、缓解和尽量控制疫情的心理社会影响,并对患者家属及密切接触者进行心理治疗,安抚情绪,引导患者积极配合防控工作。
积极开展公众心理疏导。依托省精神卫生中心和江西省心理咨询协会设立了省级心理援助热线,全省11个设区市均成立了专业的心理援助热线团队,为全省提供24小时不间断心理援助热线服务,全省17条心理援助服务热线及2个微信服务号,已分别通过省卫生健康委官网、江西卫生健康微信公众号等向外公布,公众可通过热线电话咨询,及时疏导情绪、缓解压力。
认真落实医务人员心理疏导。对于一线医务人员,除了安排心理援助医疗队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我们还要求各定点医院合理排班,避免医务人员过度劳累,并组织年资较长的医护人员,主动关心关爱年轻同志的情绪波动。针对援助湖北医疗队员,省卫生健康委抽调省精神卫生中心7名资深心理专家,组成援助湖北医疗队心理援助小组,专项负责队员们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随时接听战“疫”前方的电话,及时疏导紧张焦虑情绪。自设立援助热线以来,全省累计热线援助200余人次。
对于医务人员家属,各派员单位主动走访慰问队员家属,像对待亲人一样照顾好他们的家人,解决援助湖北队员家中的实际困难。对全省奋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一线的1.5万名医护人员和援助湖北医疗队员免费投保新冠肺炎保险,全力保障一线医护人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全省479家A级旅游景区、163个乡村旅游点、
17个旅游度假区全部关停



自1月24日起,全省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全面暂停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旅游产品。截至2月9日,全省479家A级旅游景区、163个乡村旅游点、17个旅游度假区全部关停;取消境内和出境旅游团队共2512个,涉及游客总人数51327人。全省112个图书馆、166个博物馆、114个文化馆、45个美术馆、1556个乡镇文化站和18976个村(社区)综合文化中心全部关停;取消各类公共文化活动753场,延期举办活动55场;取消文艺演出活动538场;取消营业性演出活动89场;关停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5860家、娱乐场5212家。

交付53辆救护车
“江铃速度”为湖北防疫贡献江西力量

截至目前,江铃集团旗下15家与救护车产业链相关的企业正式开工,超过3500名员工上岗,很多员工,尤其是党员,发出了“请战书”,主动放弃休假,加班生产。

经过努力,江铃原来改装一辆救护车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现在提前到10天可交付。1月29日,第一辆江铃负压救护车正式下线。2月1日,2辆负压救护车先期抵达武汉,支持火神山医院的病人转运,这是全国最早驰援武汉的负压救护车。2月3日,18辆江铃负压救护车抵达武汉,2月4日,2辆江铃负压救护车发往湖北黄冈。这些已经发往湖北的22辆负压救护车中,10辆由江铃股份捐赠给武汉市急救中心。截至2月5日,江铃集团已交付53辆救护车,圆满完成了工信部下达的首批40台任务。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次广东也是被某外省市逼急了,做了这么多年汽车产业,才发现自己的产业链稳固程度这么低;小鹏、广汽全都元气大伤,只有供应链放在陕西等内陆省份的BYD还
  • ” 于是有了图1,再于是此起彼伏:“Fiona明年见”、“Fiona好好休息呀”、“Fiona注意身体”……一年级的小盆友们真是可爱(๑• . •๑)双学位综英
  • 一些审稿过程中遇到的小问题:1.我们说没有接收到投稿并不是你没发过来就不要再投的意思,纯粹是因为犯懒或者手快忘了加上“请再次发送。期待国庆以及...之后的无周六
  • 已是初秋时分,走入“廊坊印巷”街内,中式仿古门头让人眼前一亮,门头上记载了“廊坊印巷”主题街区的历史和由来。#这就是幸福河北##我的小幸福# 【廊坊“夜经济”启
  • 从我国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这一事件出发,延展探讨科幻作品中的天文灾难带给我们的启示,以及人类如何科学应对、规避天文风险等议题。旨在通过这次活动,拓宽公众对外太
  • 脱掉鞋袜,将双脚浸泡在37°C适合人体温度的温泉泡脚池中,无疑是一场绝佳的享受。(温度决定生老病死)输液后要调理脾胃提高抵抗力,调理脾胃是‬好办法[握手][握手
  • 以后的面积会更大 羊城晚报6月8日报道 :   岩石淤泥,牢牢地抓住它们,  脚与脚相通,手与手相牵  就这样相拥,只为对大海的守望  葱绿的衣袂,漂浮在海岸之
  • #每日一诗#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魏晋·陶渊明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 温柔高级的小众文案:1、我们太多凑巧却唯独缺个正好.2、人与人总是在不闻不问的日子里慢慢告别。6、我听不同的人说会一直陪在我身边7、再见这个词是期待还是遗憾8、
  • 不管别人怎么说,做好自己的就行,无需理会那些与你无关的闲杂人等,因为只有弱者才会随意的议论别人。不管别人怎么说,做好自己的就行,无需理会那些与你无关的闲杂人等,
  • 来自我家代理凯丽美女的小姜蓉反馈再好的广告不及一句“我在用”凯丽是一个标准的“富二代”所以对护肤也是高逼格要求我记得她第一次用我们面膜是说“不错,比我在屈臣氏
  • 因此,设计师选用了灰褐色,搭配个性的金属元素,让品味不凡的小件装饰,在深邃大气的空间中发挥着画龙点墨的效果。细节由深青和湖蓝色点缀,冷色系撞色竟也如此搭调,尽显
  • 店员在里间帮女人做头发,大军在外间小声对晓红说:“谢谢你帮我保守秘密,我对不起你,这些年一直躲着你,没想到你发财了,在这里开了一家美发店。晓红走上前去迎客,刚想
  • 但是手动对焦又惨了,过曝。毫末和高通的合作蛮紧密的,毫末自动驾驶产品小魔盒 3.0 ,采用的就是高通骁龙自动驾驶芯片 (8540+9000)单板算力 360 T
  • 过渡段;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常常陷入群与独的矛盾,我们急于勾勒清晰自己的轮廓,又难免染上集体的色彩,如何选择与定位才能使二者促进相长?唯沟通是解。如鱼在水,我们生
  • ☁︎代❀理反❀馈精准引❀流 每次都是上千❀块钱的赚 我其实没有刷❀屏似的发❀朋友圈 支❀付宝 微❀信每天都在收❀钱 零❀售的 代❀理的 补❀货的 很多没有发出来
  • 由于我教子无方,(儿子)在你店里拿了四本(漫)画书。”孩子总有犯错误的时候关键看家长如何处置08早高峰坐在后座的孩子将酸奶盒随手扔出窗外父亲随即下车对孩子的行为
  • 他画花,落笔颇重,只要略施丹粉,骨气过人,生意跃然纸上。其作品,有“意出古人之外”而创立了“清新洒脱”的风格。
  • 近期,他们的第三胎也健康出生,让不少网友都纷纷羡慕他们之间的爱情,从相知到相守,他们也为彼此做出了不少的努力。 不仅如此,周杰伦在结婚之后,也一直把更多的重心
  • 想问这是正常的嘛,我纠结的点就是谈恋爱微信一整天不发信息分享日常,还有他老是说的比做的多[跪了]是我该主动一点吗[苦涩]求码~】黛珂小紫瓶#护肤分享##每日护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