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你若想了生死,必须要把心、目的问题研究清楚了【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

序分 · 三番破识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L2双征能见能爱

【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

阿难!我今问汝:佛又对阿难说:我现在再问一问你,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当你发心那个时候,“缘于如来三十二相”,“缘”就是一种攀缘心,就是阿难那个想着佛相好的识心,这都是一种攀缘的识心。你攀缘如来这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你用什么看见的?谁爱如来这三十二相?谁好这个呢?你现在答覆我!

这个“乐”字,一般不懂学问的人,就读成“勒”;本来这个字,应该读成“耀”,去声。乐,是“好乐”(音耀),就是很欢喜的样子,也有乐(音勒)的成份在里头,但是还是读“耀”。

【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阿难就对着佛说:“世尊!您不是问谁为爱乐吗?我现在用直心来回答您。像我这种爱乐的情形,是用我的心和目这两种看见的。”照着一般人所说,这是对的,用心和目看见佛,这是对了;可是从后边经上,你就会知道这是错误的。

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我用我的眼睛看见佛这种相好庄严,这种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我眼睛看见了,心里就生出一种爱乐的心。爱乐什么呢?我看佛的相好庄严,太清净了,不像欲爱所生的身体那么污浊,有一种染污的性。故我发心,愿舍生死:“故”,当所以讲。因为我欢喜佛这种清净的身体,所以我才发这个心,愿意舍离生死,从佛出家,跟着佛修道!我出家的原由,就是这样。

L3征诘心目所在

【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佛听完阿难答覆,又对他说了,像你所说的“真所爱乐”,你是用你的心和眼睛,而有一种真心,真真爱好如来的相好。可是有一样,你知不知道你心在什么地方?你知不知道你眼睛能不能看?你知不知道你眼睛又在什么地方?

你说,这话也问得简直没有道理!眼睛就在面上长着,心就在身腔里边!谁都知道的。可是这不是你的真心,也不是你真正那个见。所以,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假如你不知道,不真正认识,你不明白心和目在什么地方。问你的眼睛在什么地方,你的心在什么地方;乍听起来,这种问法简直就是不讲道理,但是在后文,佛之所以这么问他,是佛有这种智慧,而我们一般人没有佛这种智慧,看这段文,就觉得佛是横不讲道理的。

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你如果不知道你心和目的所在,就不能有这种力量来降伏尘劳。“尘”,是以染污为义,很不洁净。“劳”,是扰乱的意思;扰乱你的心,扰乱你的性。这个尘,也就是染污你的心性,你不能降伏,就不能把它变化过来,不能把妄想变成真心。好像两军作战,一方打败仗,投降了,这叫被降伏了。你不能降伏尘劳,就是尘劳胜了,你败了;你降伏了呢,就是尘劳败了,你胜了。

这一段文是佛问阿难,心、目在什么地方,你如果不知道心、目所在的地方,你生死就不能了的。“降伏尘劳”,也就是了生死,把生死路断了。如果你不能降伏尘劳,你虽然出家,也不能了生死。因为这个,所以你要知道心、目在什么地方。

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举个比喻,譬如有一个国王,这个国家的领土被贼给侵占了,国王就要去发兵讨除这贼,使令他们不能再侵占领土。这时兵应该要知道贼在什么地方,才可以讨除他们;若不知道贼在什么地方,就不能讨除这贼。所以现在无始劫以来的生死不能了,就因为你不知道你的心、目所在,你若想了生死,必须要把心、目的问题研究清楚了,你的生死才能了呢!

使汝流转,心目为咎:我今再问你,你为什么有生死?你为什么生死不了?使你在六道轮回里头,流来流去辗转不停止,这都是为什么?都是因为你这个心和目的过错啊!你这个心和目,就令你受生死,令你不能得到解脱,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所以,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我现在要再问问你,你这个心和目在什么地方?快点讲!这是佛问阿难的心和目到底在什么地方。

【编按】以下节自一九八八年春“主观智能推动力”讲座

“讲经说法,义在文中;以义觅智,是谓得之。”这是很重要的,我们读经、看经、研究经,要知道经文的意思。

譬如这句“如汝所说”,这并不是说“你说得对了”,这个“如”是“假如”,也就是“像你所说的这个话”,并不是一定说他说对了。这不是肯定词,是一个活动词;也就是再设一个比喻,用他所说的这种道理,来再往深的一层追究、研究下去。

因为他所说的,他自己一定明白;就“以其人之道,还化其人之心”,反问他,自己讲出的话,那个“根本”在什么地方?所以才指出来你所爱乐的,是“因于心目”。可是你所看见的,所用的这个心目,你真明白了吗?你真知道这个心目的根本所在吗?这也就是设这个辩论,和阿难来显这个真理,显这个见性;这叫“七处征心”──阿难在七个地方,找这个心,然后世尊“十番显见”。

这个地方,我们人不要把它看得死死板板的,都要把这个理论看活起来,不能一定肯定说这句就是“你说的就对了。”这不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对这一点要了解,这才是了解经义了。

——“主观智能推动力”讲座至此

【阿难白佛言。世尊。必妙觉性。非因非缘。世尊云何常与比丘。宣说见性具四种缘。所谓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义云何。】

阿难向佛说:世尊!您说妙觉见性,不是因,亦不是缘。但为何世尊往日,常和比丘宣说:见性具有四种因缘,就是因空、因明、因心和因眼,这个义理怎样解释呢?

没有空、没有明,根本就看不见。没有心、没有眼,更加看不见了。所以要有这四种缘才能看见。但这只是眼根中的眼识,而不是眼根中的见性。识是分别计度,性才能圆融无碍。

【佛言。阿难。我说世间诸因缘相。非第一义。】

佛说:我往日所说的世间一切因缘相,只是权巧方便,教导初机,引导小乘学者,并破外道妄计自然之说,而不是真正第一义谛啊!

什么是第一义谛?维摩经上说:文殊师利菩萨,问维摩居士:什么是第一义谛。维摩居士把眼睛一闭,口亦不开,什么都不说。文殊菩萨即刻明白,第一义谛即是不二法门。

你们知道便可,不可以学维摩居士亦向人这样表示,就是第一义谛。不够这种程度,没有开悟,不可以冒充的。好像有人,看了六祖坛经,一知半解,就拿来做口头禅,逢人问法,便举一指,伸一拳,瞪瞪眼,这真是无惭无愧!还未开悟,不是过来人,是绝对不可以装模作样,冒充开悟的。昨天有人来见我,说他已开悟,我叫他讲解,七种立题,六种成就。他一题亦不题,一就亦不就,哑口无言,不知怎样作答。这是开什么悟?开悟的人,心已光明,什么道理都通达,就是不知道的事,亦可以讲出理由来的。中国古语说:“凉水冲茶,硬冲。”未开悟而冒充开悟,这真是佛教的败类。

【阿难。吾复问汝。诸世间人。说我能见。云何名见。云何不见。阿难言。世人因于日月灯光。见种种相。名之为见。若复无此三种光明。则不能见。】

阿难,我再问你,一切世界的人类都说,我为能见,物为所见。究竟怎样才可以说看见,怎样才说不能看见?阿难不假思索即答:世间的人,都是因为藉著日光、月光和灯光的缘,才能看见种种物象色相,这叫做见,如果没有这三种光,就不能看见。

其实上面已说得很明白,有眼人和无眼人同在暗室中,都可以看见黑暗,这就证明见性是离根离尘,不必藉明缘而能灵光独照的。

【阿难。若无明时名不见者。应不见暗。若必见暗。此但无明。云何无见。】

佛说:阿难,假若没有光明,就叫不能看见。即应该连暗亦看不见才对,如果可以看见黑暗,好像上面瞎子说:只见黑暗。这只是无光明而已,怎可说无见呢?

【阿难。若在暗时。不见明故。名为不见。今在明时。不见暗相。还名不见。如是二相。俱名不见。】

阿难,如果在黑暗的地方,看不见光明,就说不见,现在有光明的时候,看不见黑暗,这亦叫做不见,那么照这样说,这两种现象,都叫做不见,是吗?

【若复二相自相陵夺。非汝见性于中暂无。如是则知二俱名见。云何不见。】

如果只这两种现象,互相侵陵争夺,明来暗去,暗来明灭。但是你的见性,不是就没有啊!按照这种道理,就可以知道,见明见暗这两种见,都应该叫做见,怎可以强说不见呢?

这是说:明暗有生灭,明来暗消,暗生明灭,而见性是明来见明,暗来见暗,是常住而不生不灭的。

【是故阿难。汝今当知。见明之时。见非是明。见暗之时。见非是暗。见空之时。见非是空。见塞之时。见非是塞。】

所以阿难,你现在应该明白,看见光明的时候,能见的自性,并不是因光明而生。看见黑暗的时候,能见的自性,并不是因黑暗而生。看见虚空时,见性亦不是因虚空而生。见到壅塞时,能见之自性,亦不是因壅塞而生。这证明见性完全不是因缘而生,而是常住,不生不灭的。

【四义成就。汝复应知。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云何复说因缘自然。及和合相。】

由这四种义理推想,你就应该知道,你看见的时候,第一个见是正见,第二个见,是见精之见,虽然亦是真见但稍带妄见。真正的见性,看见妄见的时候,亦离开一切性体,连见都没有,所以就不能给它取个名字。所谓离言说相、离名字相,口欲言而辞丧,心欲缘而虑亡,不能有个名字可以代表它的。此处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所以说:“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真正之见性,不是眼前的能见所能看到的。看不见之见,才是真见,怎可说是因缘和自然,或者二种和合的作用,来表明见性的道理呢?

【汝等声闻。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净实相。吾今诲汝。当善思惟。无得疲怠妙菩提路。】

你们声闻,知识非常简陋,只知自利不知利他,只顾自己,不顾众生,心理太窄,执著心太重,故不能明白大乘教理,不能证到清净实相。什么是实相?实相即无相,所有一切相,都是由实相所生,实相即法之本体,亦即真空。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真空不空,故有妙有,扫除一切法,离一切相。一般人都离不开相,所以就不得正法。有人说:我可以离开一切相,那么地震来你怕不怕?若是不怕,就不为境所动。若一摇动,魔王便乘虚而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就是定力。若有定力,遇到什么境界都不惊恐。我现在教诲你们,你们应当好好的用真心来思惟,不要用分别心,不要因循懈怠,必须精勤进取,直达无上菩提道路,亦即佛之果位。

由凡夫达妙菩提路,要经过五十五个阶段,下面会说得清楚。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心犹未开。而今更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

阿难向佛说:世尊,好像佛世尊为我等声闻缘觉辈,解说因缘和自然的道理,以及一切和合相,和不和合相。我们听后,至今还未明白,现在又听佛说“见见非见”这个道理,更加糊涂,更加不明白。

【伏愿弘慈。施大慧目。开示我等觉心明净。作是语已。悲泪顶礼。承受圣旨。】

伏愿佛发大慈悲,赐给我等智慧眼目,使能微密观照,开示我等二乘人,令觉心_即本觉真心_早日恢复明净。阿难说这话以后,便悲哀流泪,顶礼佛前,来承受佛的法旨。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大众。将欲敷演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

这时候世尊,怜悯阿难及诸大众,将要说明大陀罗尼_译作大总持,即“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有多字陀罗尼,如楞严咒、尊胜咒等。少字陀罗尼,如六字大明咒等。一字陀罗尼,如唵字、吽字等,形容一切法都是从咒所生。咒又能包括无量妙义,又有一种义理,总持身口意,三业清净,受持戒定慧,三无漏学精进。诸三摩提即定力。现在世尊将要宣扬真正妙法,教阿难及大众,如何修持妙觉的道路。

【告阿难言。汝虽强记。但益多闻。于奢摩他微密观照。心犹未了。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

佛告阿难说:你虽有特别记忆力,过目不忘,但这只是帮助你的多闻,对于妙不可言的定力,则一点都不能领会明白。皆因缺乏心性正定中微密观照的实证功夫。你现在要注意地听,我将详详细细、清清楚楚地分析给你听。

【亦令将来。诸有漏者。获菩提果。】

亦可使将来一切有漏凡夫。什么是有漏?欢喜饮酒就是酒漏,欢喜吸烟就是烟漏,欢喜穿好衣就是衣漏,欢喜吃好东西,就是食漏。总之你喜欢什么东西,就是有漏。有人说:“我欢喜打坐,亦是有漏吗?”这是不同的,刚才我所说是世俗的贪欲,都是往下走,故皆有漏。总之一动念,就是有漏。打坐有定力能不动念就是往上升,往上升,就是无漏。初果,二果,甚至三果罗汉,都谈不到无漏,要证四果,才能无漏。

【依真智,照真理,则真妄分明,不但利益现在,亦令将来诸有漏者,依照这奢摩他,微密观照之圆解,而得从根解结,证圆满菩提,无上极果。】

未证四果,皆为有漏。有漏即有妄想、有欲念。有漏便不能证圣果。我们从无始以来,都因有漏,以致流浪生死,颠颠倒倒,现在既遇佛法,就应该赶快发勇猛精进心,来听经、学经、修定。不要再流连忘返,欺骗自己,耽误前途,浪费时间。

《参学六祖法宝坛经体会》·第七十八讲·上

参学《六祖坛经》体会78·上

偈曰:“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词义:
⑴ 动上有不动:自性本如如不动,但在用上却动。
⑵ 不动是不动:前一个“不动”是指无情之物,后一个“不动”作形容词用。含意为:无情之物是不动的,不要误会禅境就和木石无情的不动一样。
⑶ 能善分别相:相即是种种差别事物的相法、形象。对诸法相能措施自如,因物付物而不动于心,叫做“能善分别相”,即是“能善巧分别诸法相”的意思。
⑷ 第一义不动:第一义是指真理的究竟胜义而言。离空有两边,不住不离一切法,实为中道实相义,实相无相无不相。其实就是“纯印”两个字,所以叫做第一义。于种种法上本皆如如不动,叫第一义不动。
译文:
这首偈子是说:“一切万法皆非真,不要颠倒认作真;若是常作真实看,只是见而全非真。如能心自得真,离了假相即心真。自心不能离假相,既已无真何处真?有情本来就解动,木石无情才不动。若是偏修不动行,同于木石顽石一样。如寻自心真不动,动上自有其不动。不动皆是顽不动,无情却是无佛种。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只要能作这样的看、这样的修,此见就是真如用。告诉诸位学人,着力必须要用意!勿在大乘宗门下,却仍执著生死见!彼此谈论若与实相相契,就应共论佛法义。如彼所言不相契,亦应合掌令欢喜。宗门原本是无诤,有诤就失真道义。固执违逆诤论者,心性便转入生死。”
论议:
诸法相用,是假非真;但隐显于相用中的自性体,才是不生不灭、永恒不变的。若不为相所牵缠,才是修行参禅的正法正办。《楞严经》云:“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一般修禅人,不免以“枯坐为功夫,死水为无念”,而堕解脱深坑。应知动中之静是真不动,不动的静是断佛种性。善分别诸法相用而不离胜义真不动,此为顿教的正法正修。禅不在言语上,也不在静默处。本偈之意就在此。
“偈曰: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众生六根对六尘,所见所闻以为真实,而生我执我所,方流转生死,无有出期。不知有相皆假无相真,实则真假同一妄源,真与假对,假既不存,真何存焉?达摩大师来中国传法,唯传一心;以佛传佛,不传余佛;以法传法,不传余法;法即无说之法,佛即不可取之佛,实本源自心之佛!唯此一事实,余二皆非真。可见一切有为诸法,皆从缘虑心幻起,必然有生灭,无有真实。有为法固幻,二乘人所证的无为空法,亦是惟心妄现,二乘人不知此义,而被法缚,不能回心向大,而究实相,趣于菩提。心不离幻假,怎会有真呢?是故六祖,以般若妙智,扫空除有,真假双亡,荡尽情执,悲心之广,无以比拟。当今世人,念佛不知念自心佛,念外佛,念像佛,修累劫难生极乐、难见弥陀。学道人,多于经教上求见性,求开悟,唯独不于心上悟。纯印老人言:“心即佛,佛即心,人人都有心,人人都是佛。”若轻心重教,从文字中觅心,则为空中寻鸟迹,海底觅鱼踪。今时人只欲多知多解,广求经典文义,以文作解为修行,怎知多知多解乃所知障,修无量劫也不能开智慧。智慧众生本具,非从外得,清净心生智慧。正如纯印老人告言:“入不思惟境界讲法是真法。”依此言,我不读经却讲了六、七年佛的心法,实不可思议的殊胜啊!因一切诸法即心自性,心外无法,性无不包,犹如虚空,大而无外,小而无内,遍一切处,则一切诸法,无非实相,云何妄见动静往来、生死涅槃可得呢?
“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这段经文就是揭示了动静一如,定慧不二,止观妙行。有血有肉,五蕴之身为有情众生,植物矿物器世间为无情众生。有情众生称佛性,无情众生称法性。法性佛性本一性,都具见闻觉知,差别在于有情识与无情识。修行人若执不动行,百物不思,强抑妄想,则有定无慧,止而不观,纵灭见闻觉知,等同顽石草木,于见性无益,虽伏惑而不能断惑,必堕凡夫顽空或落外道恶取空,邪迷更加炽盛。人身得而复失,可怜孰甚!众生本具如如不动之恒常妙性,当于生灭流转上荐取,非离生灭外有不生灭可得。纯印老人言:“人死是换衣服,真身没有生死。”生死是现象,心性不生不灭,既然没有生死,生而何欢,死而何惧?换衣服有什么可怕的?自性犹如水,波即水之波,水即波之水,岂能离波觅水,此即“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以示定慧不二,止观双修。修禅非枯坐不动。此即磨砖欲成镜,修行离不开生活,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于一切时处,观照自心,清净心生智慧,智慧不离自性。此即定慧不二,止观双修,方是真禅定。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故当“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此即分别亦非意。
“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这四句话是说明体用不二,从性起修,全修在性,体用如如。经云:“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第一义者,心之别名,它是万法之祖,众义之宗。迷则触途成滞,悟则处处尽通,法法皆真,是非、善恶、邪正,尽无分别。因善能分别诸法相,方知诸法之相就是实相,实相无相无不相,即真常妙心,如如不动。于“第一义不动”者,是明妙有总归真空。但真空不妨妙有,妙有不碍真空,空有交融,真俗互显,即中道圆彰,不可思议。此即“空假中”三观三谛之理,就是“纯印”二字,纯空、印假,纯印即非空非假、亦空亦假乃中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方便。若明纯印理,即顿悟本心,称体起妙用,依此教理行,无一不圆顿。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六祖在此再三叮咛,切嘱无争,修道之人应直下无心,默契而已,拟心即差,以心传心,以法传法,心心相印,此为正见。切勿向外逐境,认境为心,犹如认贼为子。偏执有执无,则落生死知见。若执无则生断灭邪见,非祖师传心用意,修行人不得不知。
“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这四句话是劝勉修学者,度人之方便。契机则度,无缘不相求。古人言“佛不度无缘人”,机教相投,与之论佛真义。不信受、不投机,亦应合掌,令其欢喜,免去争论。法华会上五千人退席,佛不加阻拦,云:“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道本无争,争则有我,有我罪则生,而辗转沉沦不息。若能僧赞僧,佛法兴,又能自利利他,演说正法,说法不失诸法实相,机教相投,于道无争,消除门户之见,一心念佛,老实念佛,必当生成就。往生见佛,则不入生死。纯印老人曾经说过:“僧无隔宿怨。”一觉醒来,满天的乌云全散了,不争人我是非,这是真的修行人啊!
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师曰:“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为汝等信根淳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然据先祖达摩大师付授偈意,衣不合传。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词义:
⑴ 一华开五叶:此为达摩祖师的预言。祖师付授偈意谓:“五传以后衣不合传。”一华即祖师心法,五叶指从二祖至六祖共五传而言,或指禅宗到后来发展的五个流派而说的。“结果自然成”,衣虽止传五叶,但以后禅宗自然大兴,所以“结果自然成”。
译文:
当时徒众听了六祖说偈以后,都向六祖顶礼。都能体会六祖偈意,人人收摄了散乱的心,依正法修行,更不敢争执。知六祖不能久住于世,法海上座再拜请问说:“和尚灭度以后,衣法将授付给什么人呢?”六祖说:“吾自从在大梵寺说法,一直到今天所说的为止,记录流通,目为‘法宝坛经’。你们守护此经,转相传授,以度一切众生;但能依此经而说,就叫做顿门正法。吾现在只为你们传授说法,不再传付祖师衣钵。因为你们的信根都已经纯熟了,决定不再有疑惑,堪以胜任弘法大事;就根据祖师达摩传授偈中所示之意,衣钵已是不应该再行传付。祖师达摩的偈是这样说的:吾来东土的本意,是为传法度迷情。一华继开五叶华,结果兴盛自然成!”
论议:
“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当时众门徒,闻祖师说真假动静偈已,为感谢六祖施法之恩,向师作最诚敬之礼。并能善体祖师意旨,各各摄心,正念真如自性,称性修行,明了真假惟心,不为空有所动,不落空有两边。说一切法,不离自性,了达此宗,故无争也。不落门户知见,善契佛怀祖意。深恐自蔽妙明,徒负此生学道。亦知师示灭时至,决疑时间无多,故普皆作礼,以表纳受付嘱无遗,并答谢祖之深恩。

未完待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最后散场还有了图5⃣️,好喜欢那个蓝色(肉麻)就,哪里是朋友圈说的十五年的虚假友情,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四舍五入的十五年,多幸运能一起,到了七十岁也还是要一起【黑心
  • 当我看到(法国)BFMTV的一名记者对此事充满热情,并有可能传播它时,我告诉他这是个笑话。不过,他事后承认,这张照片中的“恒星”实际上是香肠切面,并对受到误导的
  • 《见闻 之 红尘泪六》诗歌,作者:余凤英轻云追逐绿植送来清香溢远有名无实的丈夫早已经是天涯处的朦胧画面他拥着那娇娥忘记了我的名字相聚是放弃了的幻想别人的宁静我无
  • 看北极虾和宅客李吐槽这部披着️的皮,行着智障言情剧的实,不做基本功课甚至无法前后自洽的沙茶古早玛丽苏电视剧,一大早的笑到头掉!」用百度百科写文,现在的钱都那么好
  • #罗渽民# #罗渽民官方门面# 罗渽民海外主流社交平台个人浏览量大队&四代男爱豆第一【仅韩国活动无单人频道流量加持】2022日本台湾油管检索量分队第一
  • 道歉就完没啥了不起现实又没交集[摊手]除非你不混退出所有冲浪平台,不然下次被抓舞到广而众之还被骂没本事也不想当啥咖,考古也只是以往错失的做存档,有做不妥的也欢迎
  • 有趣的是,张天爱吃火锅却喜欢站着,徐开骋不理解,导演精准总结人格类型,就连徐开骋也对小爱有了全新的认识。王为导演再次精准总结道:张天爱在别人眼中是一个很漂亮的大
  • 可以关注我的淘宝和我咨询。可以关注我的淘宝和我咨询。
  • 今晚0点 特别男生专场,趁还没开枪先来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思考] 领上500-150的店铺券傍身: 【579】林书豪二代丨特步2022夏季男男鞋 【79
  • 唯有静心,身外的繁华才不至于扭曲和浮躁,才能倾听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感受生活的美好,感受生命的独特。唯有静心,身外的繁华才不至于扭曲和浮躁,才能倾听自己内心真实
  • #每日一善[超话]#[给你小心心]#阳光信用#【互动指路,不吞必回】传统美德分为爱国、明智、持节、自强、诚信、知耻、改过、厚仁、贵和、敦亲、重义、尚勇、好学、审
  • 【投稿】姐妹们好,我是8.6改妆相关的稿主,因为账号问题没办法回复大家,我听从了大家的建议做了修改,照片是这次不同光线不同角度的妆容,换了哑光韩系唇泥,尽力夹了
  • #同心抗疫陕西无虞##我是党员我在疫线# 详见⬇️#陕西非公党建##同心战“疫”两新组织在行动# 【守望相助战疫情 宝鸡两新展担当】奔赴一线,他们义无反顾;慷慨
  • 打工生活本来就是一眼望到头,而股票和基金,至少给我们一种盼头。打工生活本来就是一眼望到头,而股票和基金,至少给我们一种盼头。
  • 人与事都是动态发展的,衡量好坏不是只看某一个结果,任何结果同时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再大的困难也是一时因缘,不要被这些吓倒。人与事都是动态发展的,衡量好坏不是只看某
  • 如果对于诱多长阳不了解,在大阳线出现时入场就容易被套牢,所以之后一旦看到符合以下4个特点时,立即离场1、在下降走势中的长阳线,对应的量能不会超过前期高点。如果对
  • 最后知道真相的攻眼泪掉下来~路人1:你确定这个科研大牛顶级学霸神仙颜值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小哥哥是……替身吗?导师3:就你,想泡我的学生?
  • 美就像是心中的白月光一般,纯洁美好 非常适合那些需要仪式感的场合啦~@川黛时光 2022/5.18 0:00初夏系列设计 ‍♀️服装效果图|国风礼服设计|
  • 或者,再有一位熟悉的朋友,能从身后的人群里,伸出长手轻拍我的肩头,让我打消一路走过时,因为擦身而过而引发的伤感。#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
  • 在两人婚礼现场有众多两人的合照,女方生了孩子身材也保持得非常完美,看不出一丝生过孩子的痕迹,毕竟他妻子也是同时兼职模特,看得出来,身材管理非常好。 贾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