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分享# 蒋勋讲《桃花源记》:生命里最美好的事物,常常出现在你茫然不觉的时刻

《桃花源》是一首诗,《桃花源记》是这首诗前面的序,可是这个序比诗还长,而且比诗更有名。很多人大概都没有看过那首诗,但大多数人看过序,我们以前的教科书也只选了序,为什么?因为序没有教条,一直到今天读起来都觉得是散文中的极品。

陶渊明幻想出那样一个桃花源,用了最简单、最浅显、最自在的语言和形式,不押韵,也没有格律,带我们进入一个思想领域,而且不露痕迹,完全是讲了一个故事。

我觉得这也是我们最早、最好的短篇小说。时间是“晋太元中”,地点是武陵,人物是武陵人,职业是捕鱼。一个好的散文作者、思想家要转成好的小说家,不能一开始就是讲道理,那样别人会排斥,所以我称这篇序是纪录片的写法。最前面交代的是时间、地点、人物,完全没有作家的主观意见,全是客观的东西。可是事实上这整个故事都是虚构的,并没有这个人,也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

这个武陵的捕鱼人“缘溪行”,因为以打鱼为生,所以就顺着溪水走,哪里有鱼就去哪里。“忘路之远近”,注意“忘”字出来了,我们去爬山也好,旅行也好,很难忘路之远近,常常会问:“我们下面去哪里?多久可以到?”可是如果你真正陶醉在风景中,就会“忘路之远近”。正因为这个人迷路了,才有下面的发现。

这有点像“精移神骇,忽焉思散”。理性世界消失了,“忘路之远近”以后,“忽逢桃花林”,所以说生命里最美好的事物常常出现在你茫然不觉的时刻,你忘掉目的性之后,才会碰到美景。这是进入山水的过程,你的感官已经被它包围,被它迷住,反而有一种新发现。

生命里最美好的时刻,常常是你把现实的东西暂时忘掉的时刻。我们平常总是要记住很多事情,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各种密码,那些东西慢慢构成一个假设出来的“我”,生命就被那些东西牵绊住。可是这一天,渔人“忘路之远近”,把打鱼这个现实里的职业暂时忘掉,流连在一片桃花林,这个时候才进入自己的生命世界、心灵世界。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河的两岸全部是盛开的桃花。“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草地这么漂亮,满地都是落花,这是一个没有人来过的世界。“渔人甚异之”,怎么过去从没有看过这么美的景色?生命有时候是要有好奇的,不然就变成单调的重复,会有职业的疲倦感。“复前行,欲穷其林。”想往前走走看,看看这片树林的尽头是什么样子。

这一大段完全没有作者的主观意见,全部是纪录片式的描述。这是高手。你看他写诗的时候,忽然讲很多道理,写序的时候只是要引导人家去读他的诗,完全轻松、自在,没有刻意,这是散文和小说的最好写法。我看学生的作品时,会建议他们把个人意见删掉,因为他没有观察,没有描述,上来就是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而在这篇序里,全部是客观世界的景象,所以我们被吸引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树林的尽头就是水的源头,水是从山里面出来的。“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这其实是一个生命对一个未知世界进行的窥探。陶渊明的写法非常奇特,透过这一个小口,想去感知一个平常没有接触过的世界,那里面有幽微的光,吸引你进去。

《桃花源记》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学名篇,为什么?因为它没有任何道理,只是一个故事,但这个故事把很多世界都打开了。它很有象征性。桃花林的水源也是我们生命活水的来源,那个小口正是我们生命中要打开的洞口。只是平时我们把这个洞堵塞住了,根本不看它。

“便舍船,从口入。”这六个字非常重要。你不舍弃你的东西,就不会得到下一个东西,舍是入的开始,因为你背负的东西会限制你。陶渊明是一个非常有哲学家气质的诗人,这时候他忽然把自己的哲学转成了一个画面。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有时候我和学生讲创作,也是用这一段在讲。创作刚开始的时候,有一个非常狭窄的部分,你就是觉得通不过,甚至会回头,不到一定的程度,你就不会看到豁然开朗的部分。我想任何专业都一样,刚开始在外面的时候都很兴奋,可进去以后,有一段时间会产生难度,坚持度过以后,又豁然开朗了。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一个民间的生活景象出来了,有农民耕作的田地,还有桑树和竹林。“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地中的小路彼此沟通着,人们往来耕种,鸡在叫,狗在叫。“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非常简单的白描,可是很活泼地把民间的生活状态和朴素情感直接传达了出来。如果我们今天到乡下去,那个场景还和这里描述的一样,是非常单纯、非常平凡的生命状态。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渔人讲明自己的来历以后,人们就把他邀请回家,好好款待他,有没有觉得很像我们现在的民间?我小时候走到哪里,人家就“设酒杀鸡作食”;现在每逢原住民的丰年祭,也是“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我们小时候也常常有这种情况,家里来个客人,一个村子的人都跑过来了,也会打听很多事情。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他们告诉这个打鱼的人说,他们好几代以前的祖先,因为秦朝的时候天下大乱,就到这个地方来避难。所谓“绝境”,是外面人不太容易到的地方。“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这些人再也没有出去,他们所处的是一个农业社会,所以才能自给自足。我们今天好像没有办法这样过日子,因为我们需要好多东西,可是在桃花源里,人们自己种桑、养蚕、织布、种米,自给自足,不需要外面的东西。这是早期人类的一种单纯生活,人还可以回到很简朴的生活形式。

我有一个朋友对我说,他一定要住在便利店楼上,因为便利店里什么都有,不然就没有安全感。人和物质的关系也很有趣,人有依赖性和依靠性,觉得没有某个东西就不行。大地震来的时候,人们发现原来还是可以过很简单的生活的。有时候灾难是一种提醒,发现很多东西都不是必需的。就像伊朗导演阿巴斯的电影《生生长流》,伊朗大地震以后,人可以那么朴素、简单地活着,而且是有信仰地活着。这些例子会警醒我们:你对物质的依赖到了什么程度?

“问今是何世”,这句很有趣,住在桃花源里面的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所知道的最后的朝代叫秦,后面就不知道了。真好,我最近都不开电视,就是不想知道这些东西。“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的时间停在了秦朝。这里好像是一个讽刺,政权所建立的朝代,也许正是老百姓要遗忘的东西。这些人不愿意再有朝代,朝代更替带来的只是战争、痛苦跟灾难。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告诉桃花源中人现在外面的情形。“皆叹惋”,里面的人都摇头叹息,觉得不可思议。这是一个有趣的对话,是一群停止在自然岁月里的人与一个生活在世俗政治中的人的对话。没有陶渊明行与影分离的观念,或许就不会有这篇文章。他假设两个不同的世界之间形成一种多元的对话。这个对话其实也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自身入世的部分与出世的部分在之间。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其他人都邀请渔人去家里坐坐,农业社会都是这样,大家很容易就变成朋友。“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我觉得这里非常微妙。“不足为外人道也”,你可以解释为不能提,或者是不要告诉别人,可能是害怕被打扰,也可能是说我们这么微不足道,不要让外面知道。可是作者用了白描的笔法,不加任何解释,反而显得意味深长。中国老百姓最大的愿望,就是找一个桃花源躲起来,不要有任何政治的干扰。

“既出,得其船。”渔人出来了,刚才是舍船,现在又得船,恢复了本来的职业,也恢复了他入世的角色。出来以后,“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他刚刚才答应不告诉别人,这个时候就一路做记号,全部是心机对不对?他很明显是想要再回去。这个渔人的角色一直在转换,舍船的时候是一个个角色,得船的时候又是另一个角色。可是当他一直在做记号的时候,表示精神性的东西已经消失了,怎么做记号都没有用,当你那么想得到的时候,它其实早就不见了。

更糟糕的是,“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这文字真是简洁得不得了。渔人见了太守,就告诉他有桃花源这样一个地方这里已经完全变得政治化。看到这段的时候,有点儿紧张,真害怕桃花源从此就完蛋了。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今天如果说台湾发现了一个地方是没有报户口的,那真是不得了。“寻向所志”,跟着他所做的记号去找,可是“遂迷,不复得路”我最喜欢后面这一句。他做了这么多记号,怎么还会“遂迷,不复得路”?这是因为在没有心机、“忘路之远近”的时候,天机就会出来,可是一有心机,天机就不见了。

这篇文章真是有趣,层次非常丰富。我觉得它是在讲人性,人性坦荡得一清如水时,就会看到最美的东西,而当一个人有了心机,所有东西就都不见了。这个“迷”其实是迷失了。有时候回想自己的一生,会觉得所谓的迷失是因为执着,你一旦刻意要某个东西,肯定就找不回来了。

我脊椎不好,就学打坐。进行到第十天,我发觉有一种奇怪的气在体内流通,兴奋得不得了。次日赶快继续,有点等的意思,等那种感觉再来,可是再也没有来过,我师傅就骂我贪。我在创作时也知道,写诗和画画时最好的笔墨,常常来自生命完全放松的时候。

我觉得到这里结束就很好,但陶渊明又加了一个结尾,这个结尾也真是好。桃花源明明是虚构的,他要让它显得真实,就加了一个南阳刘子骥。此人是一个高士,如果太守找不到,高士可以去找吧?但是,“未果,寻病终”。高士也没有找到,最后病死了。“后遂无问津者”,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去找,“津”是渡口的意思。每次读到最后一段,我都有一种很大的悲哀。没有人再找,是没有人再相信桃花源的存在了。这个渔人最后大概会被大家当成疯子。不相信是更大的悲哀,因为你心里面连桃花源都没有了,桃花源不见得是事实的存在,可是应该是心中的乌托邦。但刘子骥之后竟没有人再相信,也没有人再去找,失去了向往,我们今天的状态就是这样。陶渊明在那样一个战争纷起的乱世,去王羲之写《丧乱帖》不远的时代,写出这样一篇文章,其实是在表达内心对桃花源的渴望。

台湾小说家黄春明从《桃花源记》衍生出了儿童剧剧本《小李子不是大骗子》。里面说这个渔人回来没有请太守去找桃花源,而是将带回来的桃花枝杆插在自己家里。过了一阵子,春雨下过,桃枝就发芽了,他在家里培育出一片桃花林。黄春明的意思很清楚:桃花源是要培育的,你与其去找桃花源,不如就在你的身边、你的脚下培育桃花源。文化的传承是非常有趣的,陶渊明绝对没有想到,一千五百年后会有个叫黄春明的作家去继续发展他的东西。

(本文节选自《蒋勋说中国文学之美》)

揭秘佛陀神变
神是什么神?
变要怎么变?

在二千五百多年前,
佛陀在藏历初一到初十五这十五天中,
示现种种神变,
降服了外道六师及其徒众。

话说佛陀是如何调伏他们的呢?

当时,
在王舍城竹园中的洴沙王已证得初果,
对佛陀的信心十分坚定,

常设上妙四事,
供养佛及僧团。

洴沙王有个弟弟,
信奉外道六师。

洴沙王为了度化他,
便勒令他设宴供佛。

这位王弟于是心不甘情不愿地设宴供佛,
但同时,
他也邀请了他的师父来参加宴席。

到了宴客的时候,
王弟先邀请外道六师,
奉为上座,
佛陀与僧众只能坐在次位。

此时,
佛陀以神足之力,

令外道六师忽然变在下位,
六道既愤且耻,

站起身来坐回上位,
又变回下座,

如是三次,
最后六师只好让座。

接着在供食的时候,
佛陀总是请王弟先供养他的外道六师。

但每当六师要吃下食物的时候,
食物便飞到空中,
无法入口;

六师要洗手的时候,
水壶便自己关闭起来。

供食之后,
王弟邀请佛陀说法。

佛陀表示,
王弟应该邀请外道六师说法。

王弟便到他们面前,
邀请六师说法,

六师却张不开嘴巴,
发不出声来,

此时六师都举手指向佛陀,
佛遂应机说法,

洴沙王弟当场便得净法眼,
在场许多人亦立即证果,

住不退转地,
信仰三宝,
而对六师产生不屑之心。

六师在遭遇这一连串难堪地场面之后,
非常生气地离去,
隐居深山之中,
修炼各种奇术。

学成之后,
六师来到洴沙王面前,
要求他准备一个竞赛场,
让他们与佛陀较量。

洴沙王听了不禁觉得好笑地答道:
“ 你们不要这么愚痴,
佛陀的功德不可思议,

你们怎能与他相比呢?”

六师自信满满地说:
“ 等我们较量之后,
你就知道高下了。”

洴沙王只好前往佛陀的住所,

禀告佛陀:
“ 六师一再表示要与您较量神变功夫,
我虽然一再呵责他们,
他们总听不进去。

请佛陀慈悲,
示现神变调伏他们吧。”

佛陀答道:
“ 我知道调伏他们的合适时机是什么时候。”

洴沙王以为佛陀答应要示现神变,
便命令臣吏庄严竞技场。

于是,

缨络、
幢幡四处高悬,

大家一心期待着一场不可思议的神变上演。

比赛的日子到了,
佛陀却率领着僧众离开洴沙王的国家,
前往毗舍离。

六师得知佛陀离开的消息后,

洋洋自得地宣扬着:
瞿昙不敢跟我们较量,
所以才逃之夭夭。

之后,
便追到毗舍离,
洴沙王亦带领许多人,
跟随而去。

六师到了毗舍离后,
同样对毗舍离王诸律昌表示,
他们要与佛陀比赛神力,
请诸律昌准备竞技场。

诸律昌向佛陀转达六师的意思,

佛陀答道:
“ 我知道调伏他们的合适时机是什么时候。”

诸律昌以为佛陀答应了,
遂设竞技场。

时日一到,
所有听说这消息的群众便前往观赏,
佛陀却领着僧众到拘睒弥去了。

一听说佛陀已走,
六师就愈贡高我慢,
纠结了大批群众随佛陀而去,
毗舍离国王亦尾随而去。

到了拘睒弥,
六师便进谒国王优填,
重申与佛陀竞技之意。

就这样,

佛陀先后远走了拘睒弥、
越衹国、
特叉尸利国、
婆罗奈、
迦毗罗卫国,

最后到达舍卫国。

其间六师亦随之四处宣扬与佛陀竞技之意,

每一国的臣民为了一饱眼福,
都跟随在后,

因而,
到了舍卫国时,
已有八个国家的国王臣民在场,
聚集了数亿人。

当六师向舍卫国的波斯匿王表达与佛竞技之意时,

波斯匿王觉得很好笑,
说道:
“ 佛的神变不可思议,
你们这些凡庸之辈,

如何与佛相比呢?”

但六师来势汹汹,
于是波斯匿王便向佛转达六师之意,
请佛慈悲调伏他们。

佛同样答道:
“ 我知道调伏他们的合适时机是什么时候。”

波斯匿王因而张灯结彩地为他们准备会场。

第一天,
佛陀果真到了竞技场,
清晨波斯匿王供养佛杨柳枝,

佛陀咀嚼杨柳枝后,
将它丢到地上,
杨枝随地而生,
枝叶茂盛如云,

高五百由旬,
大如车轮,
结出各种果实,
有五斗瓶大,

根茎枝叶则放映如七宝般地色泽,
灿烂炫丽,
光芒耀眼,
遮住了日月地光采。

果实香味四溢,
闻者无不喜悦,

枝叶随风发散和雅法音,
听闻者无有厌足。

所有与会地大众,
见到这种景象无不生起敬信心,

佛陀于是应机而说法,
当场证果,
生天者不可计数。

第二天,
优填王供佛,
当时如来的两边化出两座宝山,
现出各种茂盛花果上妙美食。

第三天,
真陀罗供佛,
奉佛净水,

佛陀将澡漱过的水吐在地上,
化成宝池,
周匝二百里,
以七宝共相间离。

第四日,
因陀婆弥王供佛,
佛令宝池四面自然生成八条河流,
互相灌注,

河水自然回转,
流水音声悦耳轻妙,
宣说着法语。

第五日,
梵摩达王供佛,
佛以金口放出金光,
遍满三千大千世界,

光所触及的众生,
三毒五阴自然消失。

第六日诸律昌辈供佛,
佛令所有大众皆具能知他人心意的能力。

第七日,
释种请佛,
佛令参与盛会的人皆化为转轮圣王,
有七宝千子,
王臣服侍。

第八日,
帝释天请佛,
为佛作狮子坐,
佛陀升座后,
帝释随侍在左,
梵王随侍在右,
大众都安静的坐定。

佛于是舒伸臂膀,
发出如象般的吼声。

当时有金刚密跡现身,
持金刚杵,
杵的顶端有火焰熊熊燃烧,
往外道六师扑去。

六师因惊吓而逃窜,
后因深感羞辱,
投水而死。

六师的九亿徒众皆前来皈依佛陀,
祈求成为佛的弟子。

佛陀慈悲地说道:
“ 善来比丘,
鬓发自落,
法衣在身,
皆成沙门。”

并为他们开示佛法,
所有的弟子皆证得阿罗汉果。

第九日,
梵王请佛,
佛现化身,
高至梵天。

第十日,
天王请佛,
佛令与会大众见佛色身。

第十一日,
须达请佛,
佛陀在高座上自隐其身,
寂灭不现,
但放光明,
以柔软音声,
流畅地演说佛法义理。

第十二日,
质多居士请佛,
佛入慈悲三昧,
放出金色光芒,
遍照大千世界。

第十三日,
屯真陀罗王请佛,
佛升高座,
脐光化佛,
离身七仞。

第十四日,
优填王散花供佛,
即时散花化作千二百五十宝高车,
高至梵天。

第十五日,
洴沙王请佛,
佛陀告诉洴沙王,
只须准备食具即可。

用斋时间一到,
各种上妙美食自然盈满所有的器具碗钵。

佛陀应六师要求竞技的机缘,
而有以上种种神变示现,
此即佛陀神变的由来。

( 在西藏青海各地建造佛塔来纪念佛陀神变的日子,
这些塔称为
“ 降魔塔 ” )。

在这个节日,
承佛的慈悲力,
所作的种种善行,
功德将增长为平时的十亿倍,

所以大家在此过年的十五日内,
记得把握机会圆满各种善行,

尤其对忙碌的现代人来说,
更应运用这个殊胜的节日,
弥补平日没有闲暇行善的缺憾,

无论是受持八关斋戒、
点灯供佛或护持三宝,

皆具有事半功倍的效应,
所以别忘了在这几天,
尽量参加法林的各种法会活动,
以广积资量。

【请问净土宗念佛是否必须念到“一心不乱”才能往生?】

弥陀经说:“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请问,此段话说一心不乱能往生,但能否把此段理解为“只有一心不乱才能往生”?能否把一心不乱唯一化,作为往生的唯一标准?

答:
1、如果必须念到“一心不乱”才能往生,请问无量寿经的三辈往生里,哪一辈中提到“一心不乱才能往生”了?

再请问,观无量寿经九品往生文中,又有哪一品提到“一心不乱才能往生”了?

所以《无量寿经》中也是“一向专念”,一惯的念就是专念。也就是说,不管你自己能否达到“一心不乱”,你都可以往生。
所以,对于往生有很多人误解了,以为念不到一心不乱就不能往生。这是理解不深。
你就是念佛念得很好,但是你信愿不具足,那就是不行,所以全凭信愿之有无。所以信愿重要,这是往生的关键。念佛念得多念得少,念得【有妄想没妄想,那不是往生的关键】。关键就在于你有没有深信切愿,所以蕅益大师说:“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
真正要念到一心不乱,一心就事一心、理一心,这就是地球上的人,能够现生念到事一心和理一心,谈何容易?可以说没有吧!到事一心,见思惑就没有了;到了理一心,就破无明了。【世间的人,哪里能到这个地步?所以如果不到一心不乱便不能往生,那麼净土法门就成了难行道了,不是易行道了】。
就是这个玄奘翻译的,【【最后不乱是佛的力量,佛慈悲加佑,令心不乱】】。因为佛有接引之愿,凡是你念著我,我来接引你。接引,不是把你接一接,而是加持你,以佛的力量加被你,使你的心不乱,不是你要念到不乱的程度。
2、印光祖师说:“念佛至一心不乱”是观经上品上生的境界。【阿弥陀经,所说简略。】然生者工夫功德,各有无量无边之差别。其往生品位,亦有无量无边之不同。言九品者,不过略指大纲耳。【若至一心不乱,则与观经上品上生同。】其未至者,与恶业重而将堕者,固亦当与观经中下品同也。【非此经专接引一心不乱者】,余皆非此经所摄之机也。如是,则三经固是一经。否则,便是【执文悖意,其过非小】。”
只有得一心不乱或念佛三昧,才能往生吗?
印光祖师答:净土法门,犹如大海。长江大河亦入,杯水滴水亦入。证齐诸佛者,尚求往生。五逆十恶者,亦预末品。何得以得一心及三昧,而拒其未得者。但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自己决志求生,唯当企及于此。【若谓非此决不得生,是又自立科条,不依佛说矣】。(增广文钞卷一三七之五一复永嘉某居士书三)
3、莲池祖师
净土宗祖师莲池大师虽将一心分为事一心理一心,但说:“千信即千生,万信即万生”、“有愿者,无一不生”、“但念佛者,俱得往生”,此即意显:往生不凭功夫深浅,唯凭佛愿救度。为显往生非凭事理一心之修证,大师又说:
古云愚人求净业者,非唯不指理之一心,【亦复不指事一心】。事一,已非愚人,何况理一?故念佛者,守志不二,【勿因三昧难成而改修余行】,此之谓也。又此一心不乱,亦分五教,今不叙者,以正指顿圆故。佛说此经,本为下凡众生,【但念佛名,径登不退】,直至成佛,正属顿圆。

观此,知所谓【「一心」者,即「守志不二,但念佛名」】也,此意与善导大师说的“毕命为期,一向专念”完全相同。能如是专念,自然「径登不退,直至成佛。」故知其事理一心之倡,只是为巧摄圣道归于净土所开之方便。
4、藕益祖师:
宋明以来,多以通途自力修证,诠释「一心不乱」义。蕅益大师亦多顺他意而处处显事理一心,【然论往生正因时,则毅然舍他义而独显自意,判「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揭示「【一心」者即信愿一心,非禅定一心】,意显往生全凭他力,不在自力修证之深浅。故大师论持名之行时,言:「无藉劬劳修证,但持名号,径登不退」、「不俟断惑,横超三界」,意显「不断烦恼得涅槃」之心要,显彰净土正义。至此,「信愿一心」从「事理一心」中脱颖而出,他力易行之道再度得以大畅。

大师视信愿为净宗眼目,处处释之。对信虽广开为六信,其根本亦在「信他」,即信「弥陀世尊,绝无虚愿」。以誓愿无虚,又心佛不二,故于「信自」中言:「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其言:「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即明示净土信仰之归宿。所谓「六信」,理虽圆融,终归于「深信佛力、深信名号功德」中。此乃不可思议境界,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不涉施为,唯信乃入。其余事理因果,无非助成此一深深信仰。

由于他宗渗入,使不明净土真实义者,多以事理一心为高妙,并以此为净业指南。虽重持名,却欲以称名为方便,以求一心之功夫境界等。《要解》亦随顺他意诠释事理一心,但大师言持名一法「无藉劬劳修证」,即简别【净土之行非事理一心,非定善散善,唯任口称而已】。他力之旨得以澄清,净土不共宗旨,再度明了。如其《灵峰宗论》言:

吾人果能念念执持阿弥陀佛,即是念念证无量寿,放无量光。古圣既尔,今人亦然;至心既尔,【【散心亦然】】。

观此,知称名一法,绝于机情,任谁称名,功德齐等。《要解》言:信愿持名一行,圆转五浊,不涉施为,唯信乃入,非思议所行境界。

此即揭示持名一法「不凭修证,但称名号」之肝要。所谓「如乘船度海,不劳功力」也。此是大师力脱融混的又一剖心沥血处,故其《灵峰宗论》彰净土修学原则言:【无论千百十,下至一声,但终生不替】,便决定横超。
又言:或昼夜十万、五万、三万,以决定不缺为准,【毕此一生,誓无变改】,若不得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

又言:修此念佛三昧,每日从十万起,以至一百,【或唯数声,下至日念一声】,不拘数之多寡,但以【终身不间断】为则。

此即大师对修学净业的指南,是对「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开显,简洁明了,已【完全】舍去了玄妙之理,唯彰相续念佛义。与善导和尚所言“上尽一形,下至一声,乘佛愿力,莫不皆往”、“一向专念,毕命为期”、“一发心以后,誓毕此身,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如出一辙】。
5、善导祖师
《观经疏》:《弥陀经》中说释迦赞叹极乐种种庄严,又劝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次下文云:十方各有恒河沙等诸佛,同赞释迦能于五浊恶时、恶世界、恶众生、恶见、恶烦恼、恶邪、无信盛时,指赞弥陀名号,劝励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即其证也。

又,十方佛等,恐畏众生不信释迦一佛所说,即共同心同时,各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皆应信是释迦所说、所赞、所证: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是故,一佛所说,即一切佛同证诚其事也。

观以上众释,知随缘杂善为少善根,称名一行为多善根。【不杂余行,唯专念佛,即是一心不乱】。专念佛者,临命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自得临终正念】。如经云:「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故知:因佛现前而住正念,非住正念而佛现前也。光明无碍力,以此得以大彰。
6、圣严法师《念佛生净土》:我现在也主张必须相信佛经佛语,若依《阿弥陀经》持佛名号,一至七日,一心不乱,临终见佛来迎,当然好,此可用打佛七等【克期修证】的方式。若依《无量寿经》除了五逆之人,欲生彼国众生,至心信乐,乃至十念念佛,也都决定得生。这就【不必担心不得一心不乱便无往生佛国净土的希望了。】
7、问:什么人能证得一心不乱呢?
修行人证得三果阿罗汉,并圆成三果阿罗汉道果后,诸业已了,诸漏已尽,身心清净,自然证得一心不乱(净慧法师) https://t.cn/RyhTm9c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理解并接受你的爱好,也愿意陪你一起吃麻辣烫,这不是三观不一致。所以当你是一味索取的一方,关系结束时难受不舍的必定是你。
  • 傍晚时分,晚霞在天,树林岑寂,百鸟啼鸣,在树丛,在树梢,在园林深处,似乎在举行一场盛大的集会……难忘那些数不清的甜蜜漫步,难忘每日的薄暮,月上柳梢,花木葳蕤,游
  • 在被英国广播公司问及释放的可能方式的问题时,乌克兰驻英国大使瓦季姆·普里斯泰科表示,“这将是一场交换”“问题在于代价是什么。#两名英国雇佣兵在乌东被判死刑约翰逊
  • 开始想念上周末了攒了很久的面终于见到啦真的再不见见就成网友啦大学时候拍一下对面的门就能见现在见一次都要提前计划好时间虽然回不去了但我们还会继续有很多搞笑开心的延
  • 基本信息:坐标甘肃,95年出生27岁,日处月秤升蝎,ppl,属性0.5,已出柜,经济独立稳定,27岁该有的我都有,172/64kg(匀称吧…不过为了身体更健康已
  • [绿马] 4⃣️大路村 国家3A级村落景区,是个美丽乡村,徽派建筑,白墙青瓦,有着记忆中的自然乡土气息,让人忍不住想放松精神,慢下脚步。它是我见过最美的溶洞,是
  • ”“繁兴”就是繁杂之境中,如红尘,如世事;“永处”即是转处,心随万境转的那个常住中枢;“不留情”就是在这转处不能留任何情念,也是于此处下手斩断时须毫不留情;“那
  • 您可以直接在微信中搜索:微店,进去微店小程序后搜索店铺:趣评测优品,感谢关注[机智][机智]「趣评测/三星手机原装拆机akg耳机」三星S8/S9原装拆机akg耳
  • (2)开门见灶:古代风水学中,有“开门见灶,钱财多耗”之说,入门见到厨房,灶中热火气会迎面而至,不仅不利财运,还不利健康。(2)横梁压门:如一进门便受到压制,在
  • 【EVENT出演】#安琪莉可#「アンジェリーク ルミナライズ 2nd Floating Stage」10月8日(土)昼夜2公演,配信️ 【出演者】光の守護聖 ユ
  • #李旻浩[超话]#✨#leeknow[超话]# 20220612【官推】 [SKZ记] 今天为STAY准备的礼物是.. Stray Kids的惊喜V
  • 贰 提问:你好,房叔,孩子在闵行读三年级,非沪籍 350万预算,房产+积分;综合考虑初中,和日后易手,有哪些学校推荐?现已有长岭居一套,到2022年中,房产证
  • 】为进一步做好第27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工作,3月25日上午,巴中公安交警组织民警到巴中棠湖外语实验学校外的红绿灯路口,开展“知危险 会避险”实景交通安
  • -口味很适合女生喝跟朋友微醺一下午值得尝试味道很特别一点都不冲突这家清吧也是特别文艺养了四只猫随时都可以来微醺撸猫绝绝子 成都狂欢九天!午后阳光☀️和慵懒四只猫
  • 「周末の小众日常文案」: 周末. ▫️星期天 摆烂时间: 週末痕跡  ͜ʟ 周末是快乐源泉 与周末密谋邂逅 ꪔ·缓存一个周末 逃离工
  • Q:2021 年的前三季度看到公司净利润接近 20%,跟之前的年份比达到了一个比较特别好的 一个水平,那咱们今年的这个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主要是什么原因?Q:
  • #北京涉酒吧疫情已133人感染涉15区域# 均与天堂超市酒吧有关】6月11日0时至24时,北京新增34例本土确诊(含1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和31例无症状感染者
  • 【做个好人】 这世界,所有的生命都是顶着凛冽的风雨艰难前行,无论孩子还是成年人,都有漫无边际的因果等待偿还,哪一份债又是能轻松度越的,很多只是藏在了心里没有勇
  • 如今回看,那是小儿科了,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岁岁月月年年,日日暮暮朝朝,今时今日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之后再祝宁哥天天好运罩,祝福双收乐逍遥。
  • [送花花]#多个角度看世界[超话]##草药##魔法#【¥78】 Ryo 려【头皮抗老】黑吕洗发水柔顺改善毛躁人参固发洗发露400ml#黑吕洗发水# #黑吕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