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不知道“三法印”,学的是什么佛?

很多佛教徒学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一生都在学佛,但是他不知道“三法印”为何物。当我说“如果说一个佛教徒不知道‘三法印’是什么,他就不能算是一个很好的佛教徒”的时候,他茫然了,他说:“‘三法印’到底是什么?”

所谓法印是用来印证某种道理是否符合佛法的方法。法可分为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只要世间人有智慧,也能通晓的道理,称为世间法。十善业道就是一种世间法。除了这些世间法外,佛法中还有出世间法,它是佛法研究的道理,教导我们解脱生死轮回。

佛教《大智度论》中说:“通达无碍者,得佛法印故,通达无碍;如得王印,则无所留难。问曰:何等是佛法印?答曰:佛法印有三种:一者、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皆无常;二者、一切法无我;三者、寂灭涅槃。”

  由此可知,佛教三法印是指“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凡符合三法印的,便是佛正法。这里说的三法印好似一般的印信,为证明之用。三法印的说法最早可以溯源到《杂阿含经》卷十:“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

“三法印”就是印证佛教的标准,此三法印的教理在佛教中才有,在其它宗教是绝对没有的,这是佛教的特色,是与其它宗教的最大不同之处。三法印是阐释人生宇宙的三个真理,它可协助我们判断佛教所讲的道理是否符合佛法,凡是符合三法印的佛法就是符合真理,不管它是谁说的。因为此三法印是由佛陀讲演出来,所以它是印证真理(佛法)的一种方法。

 

      他是不是佛教,用“三法印”来一印就知道了。有人如果想浑水摸鱼,如果你明白“三法印”,那浑水摸鱼的人根本没有市场。为什么?因为你有法宝。不然的话,你就纯在那儿上当受骗,这是肯定的。

第一个法印:诸行无常

指的是世界上所有宇宙万有的一切事物都在不停的变化着。有人说这是“辩证法”,没错,正是由于永远不停、迁流不住的变化着,我们感觉到过去的事情不会再回来,就像我们昨天见到的一条河,我们的观念里那是长江、那是黄河、那是什么永定河等等,我们今天又去了,我们的观念里还是那条河,其实我们错了!为什么?因为昨天的河已经流过去了,而且在我们探讨的当下这条河又流过去了,而且我们还可以说,不仅仅是这条河流过去了,而且我们每个人都在流过去,我们每个人都在变化着,这就是“诸行无常”。正是因为“诸行无常”,才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机会,我们会发现即使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今天我重新开始,依然可以改造我们的命运,如果说永恒不变,那就是佛教讲的“宿命论”,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发现不变的东西,一直都在变。

第二个法印:诸法无我

“诸法”是宇宙万法,这个“我”,人们常常不大清楚。“我”是“主宰意、实在意”,也就是说我们总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主宰、有一个实在,在冥冥中来主宰我们。我们学佛了,我们在求佛拜佛的时候说:“哎呀,老佛爷,你保佑保佑我吧!”其实你就是感觉到有一个主宰,佛在主宰我。我觉得不对,因为佛是觉者,佛告诉我们也应该做觉者,那个时候你是自己主宰自己,我告诉诸位:佛不是万能的。佛不是万能的,但佛最有希望,所以“诸法无我”就告诉我们,任意宇宙万法没有实在,也没有主宰,它们都是不固定的。但是反思现在,我们都有“我”,人为什么不能成佛?因为有“我”,有“我”你才恐惧,有“我”你才担心,有“我”你才害怕,有“我”你才患得患失。所以老子说:“我有大幻,唯我有身。”人有这个身体,麻烦就来了。不管你怎样拼命维护它,这个身体都是要慢慢、慢慢地变坏。所以我要说的一句话:我们人类的身体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你只能去使用它。我们甚至对很多事情都无可奈何,我们可以把一个茶杯放得远一点也可以近一点;但是你说我想不得病,你不可能,你说我要不死,还是妄想,所以人无可奈何。正是因为这些无可奈何,所以人才学佛。

刚开始的时候,你说学佛,我要长生不老,有些诸多种种解决不了的问题,希望佛陀来帮助你,可以。但是如果你永远有这种想法,那你就错了。最初可以因为不同的因缘而走进佛门中来,但是如果我们一直抱着一种迷信的或者似是而非的观念来学佛,几乎可以说没有希望。因为希望是要我们看破,希望我们放下,这种看破、放下的最好的工具就是“三法印”。

《金刚经》告诉我们:世界是一合相,是一缘起,聚组起来的一个相,所以我们人是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你认为有主宰吗?没有主宰。所以你不要一厢情愿,你只能延缓衰老,但是你不能永远不老。如果你九十岁、一百岁,还长得像小孩一样,你认为正常吗?正常的自然法则是生老病死,这是一个无法替代的自然法则,所以我们的世界才是娑婆世界。所以我们还是要反思,我们反思我们是不是知道这个“诸法无我”,从“诸法无我”之中我们就走出来了,我们走到第三个“法印”。

第三个法印:涅槃寂静

有人一听到涅槃就很伤感,说这就是死掉了,其实根本不是,涅槃是不生不灭,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讲:是不美不丑、不高不低、不好不坏。有人问:这是个什么境界呢?因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二元的境界,都是人分别出来的。比如说你看这个人长得漂亮,另一个说他长得不怎么样,为什么?因为他们的价值观念是不同的,绝对不一样。我觉着这个茶杯非常好,那个人说这不行,因为他的要求高了一点,因为他们的身份地位、各种各样的因缘不一样,所以他们的价值观念肯定是不一样的,这就说明不定。

“涅槃寂静”告诉我们,什么东西都是不定的。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不美的,同时也不是丑的,因为是远离二边,叫行于中道,是为般若波罗蜜,这才叫智慧到彼岸,不然的话你哪有希望呀?人就犯这个毛病,这个人是好人吗?不是。是坏人吗?也不是。因为是好人见到他他就是好人,坏人见到他他就是坏人,是不定的。学佛要把这样的价值观念超越过去,只有超越了这种价值观念,你才有希望。所以叫不好也不坏,不好就像一枚硬币,你看到了正面就有字,你看到了反面就说没字。你能说这个硬币是有字或无字吗?你不能说,因为你说了有字或无字都偏了一边。真正修般若波罗蜜的人,到八地菩萨,他是空有定观:他看到有的时候,他就看到空了;他看到空的时候,他就知道他看到的是有。为什么?因为我们人不是偏空就是偏有,非常麻烦,所有偏空的人最后胡作非为,他说什么都没有了,这可以吗?我们常说一切法皆空,比如说你上厕所,男的跑到女厕所里,你试试?这非常麻烦,所以道德规范你必须严持。

空也不碍有,空是在有上通达的。你只有看到水流动,这是有;同时,你感到刹那都在变幻。孔子在川上说:“逝者如斯夫!”过去的一切都像这水一样流过去了,你看它停留下来了吗?你看到这些事情的时候是在流水上去感受的,你不要说我观无常,我就在那想无常。那不行,你得观事物,一切宇宙万有中体现出的无常,这才是真正的观照,不然的话就没有什么意义。

我们得到一个结论:好坏美丑一切二元的境界都是错误的。我们不著在上面就可以说是涅槃了,就可以是“涅槃寂静”了。让我们真正的不著在美丑善恶高低观念之上,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但是我觉得是有希望的:在理论上成立,在实践上只是一个怎样把握的问题。不然,学佛如果是很轻松的话,像我刚才这样讲,那我自己就已经成佛了。这根本不可能,我还得慢慢地去改造自己,在自己的心理上改造、播种、耕耘。如果在外面去跑、去闹,几乎也没什么希望。

一个人可以初一、十五去拜拜佛,星期天也照样可以,但是整天泡在这里,我就不知道你的心安住在哪里。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行走坐卧皆是禅?不一定,你没有达到那个境界,不要吹牛皮。你自己试试,你想要出来的时候,你就不让他出来,你这才叫自己是真正的主宰,不然的话你在做你的主宰吗?我想不是,你就在随境所转。《金刚经》告诉我们,如果被物转即是凡夫,若能转物即是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净界法师开示打佛七时一直哭泣,可以祈求阿弥陀佛快来接引吗?

问:请问师父,打佛七的时候,一直哭泣很悲伤,祈求“阿弥陀佛”快点来接引我,可以吗?

净界法师答:你这个地方有二个问题:

第一、念佛的时候感到很悲伤。我们刚开始念佛,当然是带一点“感情”,由这个感情来带动佛号,当感情用得太深时,就变成了悲伤。这种悲伤状态,如果是偶一为之,这个无伤大雅;如果过于悲伤、次数很频繁,那就不是一件好事。

打佛七的时候,刚开始我们会比较偏重“信心”,仰信三宝、阿弥陀佛的功德。但是到了第四天、第五天,开始讲“观察门”,就要进入到智慧的观察,对娑婆世界、极乐世界的一种正确抉择。所以我们前面几天,会以信仰、情感来带动佛号,到了第四天、第五天,就开始用智慧来带动佛号。我们的佛七到第四天,就会提升;从一种比较“情感性”的念佛,变成一种“理智性”的念佛,这种佛号是比较寂静的。

刚开始因为妄想很多,用一点情感来调伏妄想,是可以的;但是我建议大家,情感的东西,就像一把刀,可以帮助你,但弄得不好,也会伤害你,适可而止就好了,不要过分的放纵它!

第二、祈求“阿弥陀佛”快点来接引我。

我想我们念佛人不要这样祈求,应该:“只问你自己准备好了没有?”如果三界的业缘没有结束,你是离不开三界的。

佛陀如何破斥心不在身外?

我们看第二段的破斥。佛陀的破斥,是先安立一个例子,再正式破斥。看立例:

癸一、立例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祇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这个时候,佛陀安立了一个例子。佛陀说,这么多的一千二百五十个常随众的比丘,刚刚是随从我到室罗筏城去乞食。乞什么饮食呢?去乞求一种“抟食”。因为古时候印度吃饭没有筷子,他用手去拿,所以它的饮食是一团一团的。这样的乞食结束以后,大家就回到了祇桓精舍。这是把乞食的过程作一个说明。

以下就是佛陀正式问阿难尊者,说“我已宿斋”。身为佛陀,当然我已经吃饱——这句话意思是说,因为佛是法王,于法自在。在这个例子当中,佛陀不需要饮食,所以必须把佛陀先简别出来。他跟阿罗汉有所不同,因为阿罗汉是需要饮食的。所以佛陀在僧团当中先把自己简别出来,说身为佛陀,我已经吃饱了。假设在一千二百五十人当中,只有一个人吃饱了,其他人都没有吃,那么一个人吃饱了以后,其他人的肚子会有饱的感觉吗?他就提出这个问题,说一个人吃,其他人会饱吗?

阿难回答说:“不也,世尊。”这是不可能的。什么道理呢?这些大比丘虽然内心当中证得阿罗汉果,内心当中都成就我空的真理,但是他所依止的果报体不同,果报体是由业力所成就的。你看阿罗汉,每一个人他入了三昧以后,他的心都是跟我空相应。但是出定的时候,有的阿罗汉长得比较庄严,有的比较丑陋。因为他前生造的业不同,所以躯命是不同的。在不同的躯命当中,怎么能够说一个人吃饱以后,其他的人都饱呢?这不可能。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阿罗汉翻成中文叫作无生。他能够做到无生,就是他的生命结束以后,他来生不再受生了,他的生命结束了。但是不能说他无灭,因为他还有一次死亡。也就是说阿罗汉其实叫作心解脱,他的身没有解脱。他的心已经跟我空的真理相应。他观察五蕴的身心世界,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只是一个业力的集合——刹那刹那的业力的显现,刹那刹那显现一个果报出来。

它是一个动态的生命,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但是阿罗汉的色身没有解脱,他过去的业力还在主导他今生的色身。所以你看阿罗汉有时候会生病,有时候会中暑。身为一个有漏的生命体,当然他还是要饮食来资助他的。所以你不能够说一个人吃饭,其他的人都饱,这是不合理的。各人吃饭各人饱。所以阿罗汉只要是长时间没有吃饭,阿罗汉的色身也会死亡。佛陀举出一个例子,说一人吃饭其他人是不能饱的。再用这个例子的道理来破除这一念心在外的转计。

癸二、正破

我们看正破。看经文: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阿难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这一段正式地破斥。

这地方有三段的破斥:第一个,以“身心相外”则身心互不相干来加以破斥。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如果你这个觉了知见之心是居在身体之外……觉了,指的是前五识的了别,它能够去摄取五尘的影像;知见,指的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可以把前面五尘落谢的影子加以分别,而产生很多的感受——快乐的感受,痛苦的感受;也产生很多很多善恶的想法。总而言之,觉了知见之心,就是我们这一念明了分别的心。我们不一定要把它分成前五识、第六识,总之就是这念心。

如果这个明了分别的心是居在身体之外,那这样会有一个严重的过失,就是“身心相外,自不相干”。身在心外、心在身外,你的身体在这个地方,你的心在外面,这样身心世界不能产生互相的作用,就不相干了。这样讲的话,当你的心有所了知的时候,你的色身就不能有感觉了;另一方面,当你的身体有感觉的时候,你的心也不能了知。因为你的心在身体之外,所以你身体的感觉不能传递给内心,你内心的想法也不能传递给色身。这个就是所谓的“身心相外,自不相干”。

这种道理就好像前面说的:两个比丘,你吃饭他不能饱,他吃饭你也不能饱,这两个比丘是互不相干的一样道理。你吃饭,你吃你的;他吃饭,他吃他的。你的心在外面,如果你的色身有痛苦的感受,你怎么传递给你的内心呢?你内心在外面啊。身心世界产生了隔碍,就不能够互相产生作用。这就产生了互不相干的问题。

这种问题,佛陀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说:“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

佛陀把他的手拿出来,他的手就像兜罗绵,又细又白的手,显现给阿难尊者看,说:“你看到我的手吗?”阿难尊者说:“我看到了,您的手就在我前面,我用眼睛看到了。”佛陀说:“你用你的色身的其中一个部分——眼睛去看手的时候,你眼睛看到这个手,你有没有把你的信息传递给你的第六意识的心,你心中会有感受想法吗?”阿难尊者说:“如是,世尊。”有啊,我用我眼睛看到您手的时候,我的确有把这样的一种信息传递给我内心。我这个色身跟内心是可以沟通的,我内心有感觉,我就可以把感觉传递给内心,是可以的。这样讲,就又跟自己前面所提的宗旨相违背了。

佛陀正式破斥了:“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说,既然你眼睛看到我的手的时候,你内心会产生一种欢喜、羡慕的心,那表示身心世界是互相了知的,身心世界是可以相互作用的。这样,你的心怎么说是在身体之外呢?所以你讲你前面所说的你这个明了分别的心住在身外,是没有道理的。你的心住在外面,那身心世界是两个个体。就像两个阿罗汉,你吃饭他不能饱,他吃饭你也不能饱。那么身心世界不能产生相互的作用,跟现实的情况不相符合。我们现实情况是,身心世界是相互可以作用的。

过去有一对母女,母亲带了一个小女孩在乡村里面生活。后来遇到了饥荒的时代没有饭吃。这母亲一看,这样死守下去就完蛋了,所以母亲就拿一个布袋装了很多的沙,把这个布袋绑起来吊在梁上面,跟小女孩说:“你不要紧张,这边有一包米在这个地方。我有事情,出去办一下马上回来,就用这个米煮粥给你吃。”结果这个母亲出去了七天都没有回来。

隔壁的邻居一看,这个小女孩都没有吃饭,跑来跑去的。跑过来问:“你妈妈呢?”“妈妈出去不在啊。”“她走的时候交代过什么事吗?”“她说上面有吊一袋米,回来的时候煮粥给我吃的。”邻居就把布袋拿下来,布袋一打开,里面都是沙。小女孩看到是沙的时候,当下马上气绝死掉,因为她心中的愿望被破坏了。

为什么她刚开始不会死亡呢?因为她心中有一个愿望。一个人心中有愿望会滋养色身,身心世界是互通的,你心中有愿望的时候,你的色身的整个五脏六腑的运作就正常,所以身心世界是互相作用的。你看我们一个人的心情,你经常保持愉快,保持乐观,这个是最好的补药,因为它滋养色身。所以从现实的环境,心会影响色身,色身也会影响内心。你看你身体要是不好,你的心情也会比较躁动,所以身心世界是相互作用的。你不能够说心在外,身在里面。不可以这样讲,不合道理。

这是阿难尊者第二个执着,执着内心在外。这个是产生了一种身心相外、互不相干的过失。所以佛陀说是没有道理的。

大乘起信论浅释

名字,你说它叫个什么名?你叫它说,喔!我知道,这是叫真如。真如,那是个假名了。根本那个法的本体没有名字,你起出一个名字,那已经不对了。就到这种境界上,你说你还有什么贪心?有什么瞋心?有什么痴心?啊?什么心也都没有了!你到那法的本体,和这个法界合而为一了,所以离名字相。
  “离心缘相”:这个心里,你攀缘:你不要说在外边表现出来攀缘,你心里这个攀缘相都没有了。为什么呢?言语道断了。言语,那个所说话道路没有了,断了。说那哑吧,他是言语道断了?不错!那你就学个哑吧了!你要真能学哑吧,那也就到那法的本体上了。但是,你绝对学不了的。有一天不说话,你憋得啊!觉得我有很多话要和人讲。啊!和谁说呢?要找一个对象了。哈!
  *      *      *
  在香港现在有一个慧德;慧德法师,这个是个阿罗汉境界,是个这个独觉的境界。他,以前我想要到暹罗的时候,他不叫我去暹罗,要和我打同参;打同参,住山,打同参去。我说你参悟你的;我参悟我的,怎么可以同参呢?他,完了,喔!是有一点明白了。就这人,我就说你参你的,我参我的,怎么可以同参呢?你参你慧德;我参我安慈,我对他讲,怎么可以同参呢!完了,他明白了;明白了,于是乎不叫我。他叫我去暹罗。
  那么他就在香港各处住。住,他天天是坐单;坐单,因为不会用功,他坐得吐血。吐血,所以修行不是说是,哦!我用功就一定成;用功一样有魔障。他用功用功就吐血;吐血,他也用功,他还是用功。他也不受人供养,也不拿钱;到什么地方住,除非你不麻烦他,不去啰唆他,不和他讲话,这么他在那儿住好的,好好地在那儿住。你有一个居士和他一讲话,他就跑了,再就不在这儿住了。或者你有一个居士来供养他,或者拿一盒饼乾哪,或者拿一点钱哪,去供养他。啊!他看都不看就跑了,不在这儿住了。他认为这个就是麻烦了!
  那么在大屿山宝莲寺住了几年,又在万丈瀑那儿也住了大约住有一年呢、半年。不知道以后哪一个居士给他添麻烦,他就跑了;我都不知道,他就跑了。因为这个人呢,他真修行,这一些个居士也专一想要供养这个真修行的人。各处找啊,变着方法来找他;找他就要供养他。一找着他,他就跑了;一找着,他就跑了。你看!这才是真正修道的本色呢!不是一天到晚和居士啰啰唆唆的,没有话也挤出来几句话来攀缘;不是的。
  他现在在香港东林念佛堂那儿住呢。住啊,吃饭吃人家剩下的饭;人家不吃的饭,哎!他拿来吃。如果不给他这个饭吃,他就不住了,他就走了。那么穿衣服穿得破破烂烂的,住房子住在那么一个小小的小茅棚。他吃完了东西,把门一关,也不和人讲话,一句话也不讲。那真是他言语道断了,真是想装哑吧了;不是像这个假装。他真要哑吧了,真要哑吧了,不讲话的。他说话的声音很小的,好像没有气了似的!大约他不说话的原因,也就因为没有气。他一说话,就好像你要咬到你耳朵上,才可以听见他讲话。
  那么不是像你们这一班人,跑到佛堂里大喊大叫,超儿八喊的。说我不叫在佛堂讲话,就专门跑到佛堂里来谈话;专门跑到佛堂里来,哎!这么一见着我,哦!吓得,知道犯规矩了,害怕了,就跑了。这个已经是不守规矩了。那么守规矩的人,你要尊重佛,尊重法,尊重僧,不可以攀缘。
  好像这慧德,在香港,这是第一个修行人。还有第二个,就是恒定。这恒定呢,我离开香港这么多年,他也不攀缘,也是一天把门关起来,谁来他也不见,不和人啰唆。那么有他一定的护法,到时候给他送米去,送吃的,送用的东西。这就是言语道断了,不讲话了。说是那会不会饿死?连话都不讲了,还管他饿死干什么?啊?饿死不最好了嘛!说,那我不行。你要行啊,你就是得到真如的本体了。
  离心缘相,心里都不攀缘了;不是像那个某某的修行,没有吃饭,打妄想,有人给我送点供养来可不错。啊!这一打妄想,就送来了。这就叫“心缘相”,心里有缘虑,有攀缘思想。
  “毕竟平等”:究竟它是平等的;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无有变异”:这个大总相法门体,它是不变的,没有变异的。“不可破坏”:你没有法子破坏它。它根本就无相的,你有什么可破坏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因为它没有相,所以你没有可破坏的。说,我知道,那当然是什么也没有。你要能什么也没有,那也没有人破坏得了你。
  “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就是一个真心,一个真心的本体,所以给他起一个名字,起一个假名字,就叫真如。(……)
  那么以后,每逢有 lecture(讲法)的时候,或者有什么法会的时候,找一个(……)发菩萨心的人做修罗,在这个门口那地方。外边现出一个修罗的样子,里边呢,存着一个菩萨的心,那么看着门口,保护我们这个道场。这是很要紧的。那么这什么样的人呢?这个人,面最好很恶的,心里很良善的。你们看你们哪一个能做这个责任,也可以发心,坐也坐到门口那地方。拜佛的时候,在门口那儿也放一个拜凳,在那儿拜。这发菩萨心就是护法菩萨;发修罗的心就是现这个修罗的相,而教化众生。因为现在外边来这些个给我们添麻烦的人,都是一些个修罗的样子,所以你们看看谁可以做这个,那么就发这种菩提心。这是我们护持道场很要紧的一个责任。
  那么我前几天讲,说这个左右的问题,今天我看见这个男人都站在这边了。以后我们不要分得太清楚了;分得太清楚了,也很麻烦的,令人打妄想打多一点。啊!又说站对了;那个说,喔!他站错了;那个说,啊!站得不对:那么妄想很多。以后,还是这么分而不分;不分而分,这种的境界是很高的。你要无相即菩提,你没有我相;男不知道是男的,女不知道是女的,能以这个样子,那就是离道很近了。所以,你本来是个男人,说自己是个比丘尼,那你就站到比丘尼一块去啰!你本来是个比丘尼,说我原来是个比丘,那你就站到比丘一起去。没有什么问题。
  那么这边呢,这是班首的位置,那么常常要有人站到班首的位置上,好带一带班子,所以这一切法都无有定法。你要是有所执着,说有一定了,那就是个死的了。所以我现在就教给你们,教这个不定法:今天这样子,明天那样子,叫你们不知道是怎么样子好!
  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无有相。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
  “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你所能说出来的这个言语,都是没有真实的;要是真实呢,你就说不出。你能说出来的,能用言语来表达出来的,这都是假的。在《金刚经》上说,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那么在这儿可以这样说,凡所有言皆是虚妄,若见诸言非言,即见如来。因为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所以你能以触类旁通,你就明白佛法了;你要是,喔!那相是相,言是言呢……相是能看见的,言是看不见的;言是看不见的,也是虚妄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亏良心,是最不利己的行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平常能够照顾好我们的六根,能够念念都能生起清净的心。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
  • #任嘉伦[超话]#①❣️#任嘉伦无忧渡拍摄花絮# ❣️#任嘉伦宣夜# (\ _ /)(⚈᷀᷁ᴗ⚈᷀᷁)/ > 任嘉伦我喜欢你 因你相伴的岁月,是我最
  • [赞]当然,有钱就是任性,追加300亿,中阿航天合作直接提前到了2024年。可能阿联酋方面等不起了,非常着急,直接追加了300亿美元,所以中阿航天合作将之前预定
  • 领养要求:1.不散养(除非在已经关好门,可以确保狗子不会走出去的自家院子内)遛狗务必牵绳。三只都很健康很亲人,希望可以找到一个小家遮风挡雨,免收被驱逐和打杀之苦
  • [星星]天津财经大学推荐理由:我国北方培养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最近几年在各类高校专业排行榜的位置都比较靠前,对成绩中等的考生是一个务实的选择。[星星]对
  • 这批小画大都是疫情居家期间画的,内容大都是喝茶喝酒 观云坐忘 坐以忘忧 人生得意须尽欢...... 这些与静默在家的烦闷心情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冲突,其实画画就
  • 如今,他的姑娘已经是大家口中的国民演员 最佳女主角(配角)马丽了[心]“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马丽获奖何炅哭了##大熊猫团团[超话]# 【大陆专家:#
  • 最近他们的官网上线了,我准备囤货了,今天我就是魔刷师微微笑的脑残粉,20块钱能买一把颜值高+可选择+设计贴心+质量超高+安全放心+清洁力度高的牙刷,这样的神仙牙
  • 教练照例不吊我,不教我,让他教我,还阴阳了几句哦想不到学车还遇到青梅竹马了,让我们晒干了沉默;4.说到这想起这个阴间光头教练,事迹已不想复述,只让我发现相比较而
  • 看到老人面临的实际困难,倪计超立刻向带班队长汇报,同时向指挥中心报备,获得批准后,两人搀扶老人上车,驾车将两位老人安全护送至居住社区,并与社区封控工作人员完成了
  • 还记得我从名侦垂直入坑,自己一个人暗暗嗑糖,那时还不知道超话怎么玩,直到19年才找到了大部队,那时我个人经历了很久的黑暗,在我最感觉人生没意义的时候,这个大家
  • 你是奇思妙想的艺术家,创造出充满童心的世界,你在舞台上散发光芒,舞台就是独属于你的小小世界,若璀璨星空,若灼灼星光,你在音乐上斐然的成绩,是筑起梦想的坚固力量。
  • 此时,保姆主观上仍然是不愿意小孩受到伤害的,她虽然知道给宝宝喂安眠药,有可能导致小孩中毒昏迷,但她轻信能够避免这一结果的发生,其主观上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事件一
  • 金融礼:活动期间分期购车就有金融补贴!荐新礼:老客户推荐新客户购车,均可享俱乐部消费积分(双方都可换购维修保养券)!
  • 低频电如何辅助消炎的在电流作用下,正电荷作用下细胞膜蛋白凝集致密,经膜的物质交换受阻,代谢降低;负电荷作用下膜蛋白分散,膜组织疏松,经膜的物质交换增快,代谢加快
  • #网络文明看天津# #志愿服务# 【天津市好网民志愿者艺术团携手云账户助力残疾人就业】在天津有一家这样的组织,他们默默付出,不以营利为目的,只凭着“帮助一人 幸
  • 这个时候美国高调护台的目的仅仅只是向世界展示未来不发生梧桐的原因是美国“强大”到了中国必须“听话”的程度,而且武装台湾也起到了拒止作用。下一步苏格兰搞独立,我们
  • 也幸好每天儿科的医生都会打电话说说情况,目前除了有黄疸在照蓝光,其他一切正常,我的宝贝也在努力长身体,能喝45ml的奶了[抱一抱]快快长体重吧宝贝,争取我们能早
  • 妈妈却笑着说,是因为牙磨的疼呀,才不觉得你和你弟弟难带呢,我还没带够,你们就长大了[抱一抱]有时候就会在想到底父母有多爱自己的孩子呢,为什么人会生出人来,然后就
  • 平凡的我们,我们普罗大众,芸芸众生,最终都要活成:刀枪不入,盔甲加身,浑身铠甲,百毒不侵,活成铁打的金刚,活成万物不侵的模样,也只是为了自保而已,只有这样,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