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净土宗念佛是否必须念到“一心不乱”才能往生?】

弥陀经说:“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请问,此段话说一心不乱能往生,但能否把此段理解为“只有一心不乱才能往生”?能否把一心不乱唯一化,作为往生的唯一标准?

答:
1、如果必须念到“一心不乱”才能往生,请问无量寿经的三辈往生里,哪一辈中提到“一心不乱才能往生”了?

再请问,观无量寿经九品往生文中,又有哪一品提到“一心不乱才能往生”了?

所以《无量寿经》中也是“一向专念”,一惯的念就是专念。也就是说,不管你自己能否达到“一心不乱”,你都可以往生。
所以,对于往生有很多人误解了,以为念不到一心不乱就不能往生。这是理解不深。
你就是念佛念得很好,但是你信愿不具足,那就是不行,所以全凭信愿之有无。所以信愿重要,这是往生的关键。念佛念得多念得少,念得【有妄想没妄想,那不是往生的关键】。关键就在于你有没有深信切愿,所以蕅益大师说:“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
真正要念到一心不乱,一心就事一心、理一心,这就是地球上的人,能够现生念到事一心和理一心,谈何容易?可以说没有吧!到事一心,见思惑就没有了;到了理一心,就破无明了。【世间的人,哪里能到这个地步?所以如果不到一心不乱便不能往生,那麼净土法门就成了难行道了,不是易行道了】。
就是这个玄奘翻译的,【【最后不乱是佛的力量,佛慈悲加佑,令心不乱】】。因为佛有接引之愿,凡是你念著我,我来接引你。接引,不是把你接一接,而是加持你,以佛的力量加被你,使你的心不乱,不是你要念到不乱的程度。
2、印光祖师说:“念佛至一心不乱”是观经上品上生的境界。【阿弥陀经,所说简略。】然生者工夫功德,各有无量无边之差别。其往生品位,亦有无量无边之不同。言九品者,不过略指大纲耳。【若至一心不乱,则与观经上品上生同。】其未至者,与恶业重而将堕者,固亦当与观经中下品同也。【非此经专接引一心不乱者】,余皆非此经所摄之机也。如是,则三经固是一经。否则,便是【执文悖意,其过非小】。”
只有得一心不乱或念佛三昧,才能往生吗?
印光祖师答:净土法门,犹如大海。长江大河亦入,杯水滴水亦入。证齐诸佛者,尚求往生。五逆十恶者,亦预末品。何得以得一心及三昧,而拒其未得者。但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自己决志求生,唯当企及于此。【若谓非此决不得生,是又自立科条,不依佛说矣】。(增广文钞卷一三七之五一复永嘉某居士书三)
3、莲池祖师
净土宗祖师莲池大师虽将一心分为事一心理一心,但说:“千信即千生,万信即万生”、“有愿者,无一不生”、“但念佛者,俱得往生”,此即意显:往生不凭功夫深浅,唯凭佛愿救度。为显往生非凭事理一心之修证,大师又说:
古云愚人求净业者,非唯不指理之一心,【亦复不指事一心】。事一,已非愚人,何况理一?故念佛者,守志不二,【勿因三昧难成而改修余行】,此之谓也。又此一心不乱,亦分五教,今不叙者,以正指顿圆故。佛说此经,本为下凡众生,【但念佛名,径登不退】,直至成佛,正属顿圆。

观此,知所谓【「一心」者,即「守志不二,但念佛名」】也,此意与善导大师说的“毕命为期,一向专念”完全相同。能如是专念,自然「径登不退,直至成佛。」故知其事理一心之倡,只是为巧摄圣道归于净土所开之方便。
4、藕益祖师:
宋明以来,多以通途自力修证,诠释「一心不乱」义。蕅益大师亦多顺他意而处处显事理一心,【然论往生正因时,则毅然舍他义而独显自意,判「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揭示「【一心」者即信愿一心,非禅定一心】,意显往生全凭他力,不在自力修证之深浅。故大师论持名之行时,言:「无藉劬劳修证,但持名号,径登不退」、「不俟断惑,横超三界」,意显「不断烦恼得涅槃」之心要,显彰净土正义。至此,「信愿一心」从「事理一心」中脱颖而出,他力易行之道再度得以大畅。

大师视信愿为净宗眼目,处处释之。对信虽广开为六信,其根本亦在「信他」,即信「弥陀世尊,绝无虚愿」。以誓愿无虚,又心佛不二,故于「信自」中言:「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其言:「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即明示净土信仰之归宿。所谓「六信」,理虽圆融,终归于「深信佛力、深信名号功德」中。此乃不可思议境界,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不涉施为,唯信乃入。其余事理因果,无非助成此一深深信仰。

由于他宗渗入,使不明净土真实义者,多以事理一心为高妙,并以此为净业指南。虽重持名,却欲以称名为方便,以求一心之功夫境界等。《要解》亦随顺他意诠释事理一心,但大师言持名一法「无藉劬劳修证」,即简别【净土之行非事理一心,非定善散善,唯任口称而已】。他力之旨得以澄清,净土不共宗旨,再度明了。如其《灵峰宗论》言:

吾人果能念念执持阿弥陀佛,即是念念证无量寿,放无量光。古圣既尔,今人亦然;至心既尔,【【散心亦然】】。

观此,知称名一法,绝于机情,任谁称名,功德齐等。《要解》言:信愿持名一行,圆转五浊,不涉施为,唯信乃入,非思议所行境界。

此即揭示持名一法「不凭修证,但称名号」之肝要。所谓「如乘船度海,不劳功力」也。此是大师力脱融混的又一剖心沥血处,故其《灵峰宗论》彰净土修学原则言:【无论千百十,下至一声,但终生不替】,便决定横超。
又言:或昼夜十万、五万、三万,以决定不缺为准,【毕此一生,誓无变改】,若不得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

又言:修此念佛三昧,每日从十万起,以至一百,【或唯数声,下至日念一声】,不拘数之多寡,但以【终身不间断】为则。

此即大师对修学净业的指南,是对「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开显,简洁明了,已【完全】舍去了玄妙之理,唯彰相续念佛义。与善导和尚所言“上尽一形,下至一声,乘佛愿力,莫不皆往”、“一向专念,毕命为期”、“一发心以后,誓毕此身,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如出一辙】。
5、善导祖师
《观经疏》:《弥陀经》中说释迦赞叹极乐种种庄严,又劝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次下文云:十方各有恒河沙等诸佛,同赞释迦能于五浊恶时、恶世界、恶众生、恶见、恶烦恼、恶邪、无信盛时,指赞弥陀名号,劝励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即其证也。

又,十方佛等,恐畏众生不信释迦一佛所说,即共同心同时,各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皆应信是释迦所说、所赞、所证: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是故,一佛所说,即一切佛同证诚其事也。

观以上众释,知随缘杂善为少善根,称名一行为多善根。【不杂余行,唯专念佛,即是一心不乱】。专念佛者,临命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自得临终正念】。如经云:「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故知:因佛现前而住正念,非住正念而佛现前也。光明无碍力,以此得以大彰。
6、圣严法师《念佛生净土》:我现在也主张必须相信佛经佛语,若依《阿弥陀经》持佛名号,一至七日,一心不乱,临终见佛来迎,当然好,此可用打佛七等【克期修证】的方式。若依《无量寿经》除了五逆之人,欲生彼国众生,至心信乐,乃至十念念佛,也都决定得生。这就【不必担心不得一心不乱便无往生佛国净土的希望了。】
7、问:什么人能证得一心不乱呢?
修行人证得三果阿罗汉,并圆成三果阿罗汉道果后,诸业已了,诸漏已尽,身心清净,自然证得一心不乱(净慧法师) https://t.cn/RyhTm9c

  佛说净意优婆塞所问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众俱。是时城中有一族姓兜泥耶子。名曰净意。来诣佛所。到佛所已。见佛相好。心生欢喜。种种称赞。合掌恭敬。礼佛足已。退住一面
  时净意兜泥耶子。前白佛言。世尊。我有少法。欲伸请问。愿佛世尊听许我说
  佛言。净意。随有所疑。今恣汝问。佛当一一为汝开决
  尔时净意兜泥耶子白佛言。世尊。我见世间一切人众。种种行相。而各差别。或见有人得长寿者。有短寿者。有多病者。有少病者。有端正者。有丑陋者。有如意者。有不如意者。有生下族者。有生上族者。有富贵者。有贫穷者。有愚痴者。有智慧者。如是等类。种种差别。以何因缘。报应如是。愿佛世尊为我宣说
  佛言。净意。汝今当知。世间众生。所作因行。有差别故。其所得果而各有异。时净意兜泥耶子。复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因果差别。愿佛世尊略为开示。若广说者。我于是义。不能解了。佛言。净意。汝当谛听如善作意。今为汝说。是时净意兜泥耶子。受教而听。佛言。净意。汝今当知。世间一类男子女人。心怀恶毒。或时持刀。或时执杖。伺求方便。杀害生命。无悲愍心。不生惭愧。或自手杀。或教他杀。由此因缘。身坏命终。堕在恶趣。受地狱苦。地狱报尽。纵得为人。在在所生。寿命短促。净意当知。由杀命因。获短寿果
  复次净意。世间一类。男子女人。心无恶毒。不持刀杖。不杀生命。具悲愍心。有大惭愧。由此因缘。身坏命终。得生善趣。受天人身。天中报尽。来生人间。在在所生。寿命长远。净意当知。由不杀因。感长寿果
  复次净意世间一类男子女人。或时执持杖木瓦石。打掷有情。或复自手触恼于人。由此因缘。身坏命终。堕在恶趣。受地狱苦。地狱报尽。纵得为人。在在所生。多诸疾病。净意当知。由恼害因。感多病果
  复次净意。世间一类男子女人。不持杖木瓦石打掷有情。不以自手触恼于人。由此因缘。身坏命终。得生善趣。受天人身。天中报尽。来生人间。在在所生。少诸疾病。净意当知。由不恼害因。感少病果
  复次净意。世间一类男子女人。常起忿恨嗔恚之心。生诸过失。由此因缘。身坏命终。堕在恶趣。受地狱苦。地狱报尽。纵得为人。在在所生。相貌丑陋。净意当知。由忿恚因。感丑陋果
  复次净意。世间一类男子女人不起忿恨嗔恚之心。不生过失。由此因缘。身坏命终。得生善趣。受天人身。天中报尽。来生人间。在在所生。相貌端正。净意当知。由不忿恚因。感端正果
  复次净意。世间一类男子女人。若见他人所有利养。乃至名闻。诸可意事。即以方便。而为障碍。不令他得。由此因缘。身坏命终。堕在恶趣。受地狱苦。地狱报尽。纵得为人。在在所生。凡所施作。皆不如意。净意当知。由障可意事因。感不如意果
  复次净意。世间一类男子女人。若见他人所有利养。乃至名闻。诸可意事。不以方便而为障碍。欲令他得。由此因缘。身坏命终。得生善趣。受天人身。天中报尽。来生人间。在在所生。凡所施作。悉得如意。净意当知。由不障他可意事因。感如意果
  复次净意。世间一类男子女人。于他人所应尊重者。而不尊重。所应恭敬。而不恭敬。所应供养。而不供养。常起我慢。自高其心。由此因缘。身坏命终。堕在恶趣。受地狱苦。地狱报尽。纵得为人。在在所生。常生下族。净意当知。由起我慢自高为因。感下族果
  复次净意。世间一类男子女人。于他人所应尊重者。即起尊重。所应恭敬。即起恭敬。所应供养。即当供养。不起我慢自高之心。由此因缘。身坏命终。得生善趣。受天人身。天中报尽。来生人间。在在所生。常生上族。净意当知。由不起我慢自高为因。感上族果
  复次净意。世间一类男子女人。其心悭吝。不以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住舍床座。乃至不以涂香末香施诸沙门婆罗门等。由此因缘。身坏命终。堕在恶趣。受地狱苦。地狱报尽。纵得为人。在在所生贫穷阙乏。净意当知。由悭吝因。感贫穷果
  复次净意。世间一类男子女人。心不悭吝。常以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住舍床座。乃至涂香末香。施诸沙门婆罗门等。由此因缘。身坏命终。得生善趣。受天人身。天中报尽。来生人间。在在所生。富贵自在。净意当知。由不悭吝因。感富贵果
  复次净意。世间一类男子女人。心不爱乐正法经典。又复不于沙门婆罗门所请问诸义。何者是善。何者不善。何者应发起。何者不应发起。何者应行。何者不应行。不能如是请问开决。由此因缘。身坏命终。堕在恶趣。受地狱苦。地狱报尽。纵得为人。在在所生。愚痴无智。净意当知。由不乐法不问法因。感愚痴果
  复次净意。世间一类男子女人。心常爱乐正法经典。又复能于沙门婆罗门所。请问诸义。何者是善。何者不善。何者应发起。何者不应发起。何者应行。何者不应行。而能如是请问开决。由此因缘。身坏命终。得生善趣。受天人身。天中报尽。来生人间。在在所生。具大智慧。净意当知。由爱乐法请问法因。感智慧果
  复次净意。如我上说。如是因果。种种差别。是故当知。短寿因得短寿果。长寿因得长寿果。多病因得多病果。少病因得少病果。丑陋因得丑陋果。端正因得端正果。不如意因得不如意果。如意因得如意果。下族因得下族果。上族因得上族果。贫穷因得贫穷果。富贵因得富贵果。愚痴因得愚痴果。智慧因得智慧果。净意。是故汝今如实了知短寿因果。是佛所说。长寿因果。是佛所说。多病因果。是佛所说。少病因果。是佛所说。丑陋因果。是佛所说。端正因果。是佛所说。不如意因果。是佛所说。如意因果。是佛所说。下族因果。是佛所说。上族因果。是佛所说。贫穷因果。是佛所说。富贵因果。是佛所说。愚痴因果。是佛所说。智慧因果。是佛所说。是故智者如说而行。净意当知。佛说长寿为胜善报。少病为胜善报。端正为胜善报。如意为胜善报。上族为胜善报。富贵为胜善报。智慧为胜善报。净意如是等法。是佛所说。汝当修学
  尔时净意兜泥耶子。闻是法已。心生欢喜。白佛言。世尊。譬如世间诸黑闇处不能通达。所行之道。虽有眼目。不能观照。若有智者。持以灯炬。彼所行道。悉能通达。世尊亦复如是。善说正法。破诸无智。而能一一分别诸法。是善是不善。是应发起。是不应发起。是所应行。是不应行。如是等法。唯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出现世间。能善宣说。我于今日。快得善利。我今归佛归法归苾刍僧。持不杀等戒。为优婆塞。愿佛世尊。摄受于我。佛言。善哉。今摄受汝
  时净意优婆塞。即白佛言。世尊。今此舍卫城中诸族姓子。若闻是事。咸应念言。兜泥耶子于长夜中。善为众生利益开导。尔时净意优婆塞作是语已。礼佛而退
  佛说净意优婆塞所问经

唐释灵澈

大藏经曰:救灾解难,不如防之为易。疗疾治病,不如避之为吉。今人见左,不务防之而务救之,不务避之而务药之。譬之有君者,不思励治以求安。有身者,不惜保养以全寿。是以圣人求福于未兆,绝祸于未萌。盖灾生于稍稍,病起于微微。人以小善为无益而不为,以小恶为无损而不改。孰知小善不起,灾难立成;小恶不止,大祸立至。故太上特指心病要目百行,以为病者之鉴。人能静坐持照察病有无,心病心医,治以心药。奚伺卢扁,以疗厥疾。无使病积于中。倾溃莫遏,萧墙祸起,恐非金石草木可攻。所为长年,因无病故,智者勉焉。

喜怒偏执是一病。亡义取利是一病。好色坏德是一病。专心系爱是一病。

纵欲无理是一病。纵贪蔽过是一病。毁人自誉是一病。擅变自可是一病。

轻口喜言是一病。快意逐非是一病。以智轻人是一病。乘权纵横是一病。

非人自是是一病。侮易孤寡是一病。以力胜人是一病。威势自胁是一病。

语欲胜人是一病。货不念偿是一病。曲人自直是一病。以直伤人是一病。

与恶人交是一病。喜怒自伐是一病。愚人自贤是一病。以功自矜是一病。

诽议名贤是一病。以劳自怨是一病。以虚为实是一病。喜说人过是一病。

以富骄人是一病。以贱讪贵是一病。谗人求媚是一病。以德自显是一病。

以贵轻人是一病。以贫妒富是一病。败人成功是一病。以私乱公是一病。

好自掩饰是一病。危人自安是一病。阴阳嫉妒是一病。激厉旁悖是一病。

多憎少爱是一病。坚执争斗是一病。推负着人是一病。文拒钩剔是一病。

持人长短是一病。假人自信是一病。施人望报是一病。无施责人是一病。

与人追悔是一病。好自怨憎是一病。好杀虫畜是一病。蛊道厌人是一病。

毁訾高才是一病。憎人胜己是一病。毒药耽饮是一病。心不平等是一病。

以贤贡犒是一病。追念旧恶是一病。不受谏谕是一病。内疏外亲是一病。

投书败人是一病。笑愚痴人是一病。烦苛轻躁是一病。挝捶无理是一病。

好自作正是一病。多疑少信是一病。笑颠狂人是一病。蹲踞无礼是一病。

丑言恶语是一病。轻慢老少是一病。恶态丑对是一病。了戾自用是一病。

好喜嗜笑是一病。当权任性是一病。诡谲谀谄是一病。嗜得怀诈是一病。

两舌无信是一病。乘酒凶横是一病。骂詈风雨是一病。恶言好杀是一病。

杀人堕胎是一病。干预人事是一病。钻穴窥人是一病。不借怀怨是一病。

负债逃走是一病。背向异词是一病。喜抵捍戾是一病。调戏必固是一病。

故迷误人是一病。探巢破卵是一病。惊胎损形是一病。水火败伤是一病。

笑盲聋哑是一病。乱人嫁娶是一病。放人捶挝是一病。教人作恶是一病。

含祸离爱是一病。唱祸道非是一病。见货欲得是一病。强夺人物是一病。

此为百病也。人能一念,除此百病。日逐检点,使一病不作,决无灾害痛苦,烦恼凶危。不惟自己保命延年,子孙百世,永受其福矣。

大藏经曰:古之圣人,其为善也,无小而不崇。其于恶也,无微而不改。改恶崇善,是药饵也。录所谓百药以治之:恩无邪辟是一药。行宽心和是一药。动静有礼是一药。起居有度是一药。

近德远色是一药。清心寡欲是一药。推分引义是一药。不取非分是一药。

虽憎犹爱是一药。心无嫉妒是一药。教化愚顽是一药。谏正邪乱是一药。

戒敕恶仆是一药。开导迷误是一药。扶接老幼是一药。心无狡诈是一药。

拔祸济难是一药。常行方便是一药。怜孤恤寡是一药。矜贫救厄是一药。

位高下士是一药。语言谦逊是一药。不负宿债是一药。愍慰笃信是一药。

敬爱卑微是一药。语言端悫是一药。推直引曲是一药。不争是非是一药。

逢侵不鄙是一药。受辱能忍是一药。扬善隐恶是一药。推好取丑是一药。

与多取少是一药。称叹贤良是一药。见贤内省是一药。不自夸彰是一药。

推功引善是一药。不自伐善是一药。不掩人功是一药。劳苦不恨是一药。

怀试抱信是一药。覆蔽阴恶是一药。崇尚胜己是一药。安贫自乐是一药。

不自尊大是一药。好成人功是一药。不好阴谋是一药。得失不形是一药。

积德树恩是一药。生不骂詈是一药。不评论人是一药。甜言美语是一药。

灾病自咎是一药。恶不归人是一药。施不望报是一药。不杀生命是一药。

心平气和是一药。不忌人美是一药。心静气定是一药。不念旧恶是一药。

匡邪弼恶是一药。听教伏善是一药。忿怒能制是一药。不干求人是一药。

无思无虑是一药。尊奉高年是一药。对人恭肃是一药。内修孝悌是一药。

恬静守分是一药。和悦妻孥是一药。以食饮人是一药。勖修善事是一药。

乐天知命是一药。远嫌避疑是一药。宽舒大度是一药。敬信经典是一药。

息心抱道是一药。为善不倦是一药。济度贫穷是一药。舍药救疾是一药。

信礼神佛是一药。知机知足是一药。清闲无欲是一药。仁慈谦爱是一药。

好生恶杀是一药。不宝厚藏是一药。不犯禁忌是一药。节俭守中是一药。

谏己下人是一药。随事不慢是一药。喜谈人德是一药。不造妄语是一药。

贵能援人是一药。富能救人是一药。不尚争斗是一药。不淫妓青是一药。

不生奸盗是一药。不怀咒厌是一药。不乐词讼是一药。扶老挈幼是一药。

此为百药也。人有疾病,皆因过恶阴掩不见,故应以疾病,因缘饮食风寒恶气而起。由人犯违圣教以致魂迷魄丧,不在形容,肌体空虚,精气不守,故风寒恶气,得以中之。是以有德者,虽处幽闇,不敢为非。虽居荣禄,不敢为恶。量身而衣,随分而食。虽富且贵,不敢恣欲。虽贫且贱,不敢为非。是以外无残暴,内无疾病。然吾人可不以自维自究,以百药自治,养吾天和,一吾胸臆,以期长寿之地也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人生最快乐的就是活动所产生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失败了,从头再来;生活就该这么过,扫尽阴霾快乐来。
  • 千日千夜之前是未知,千日千夜之后是坚定,在满满的陪伴和爱里摸索与世界的相处模式。。
  • 看过同一片风景,已是莫大的幸运;洒脱转身,挥手告别,才是我们能给彼此最好的结局。《你从天而降》的故事,一只小海鸥经常到他的窗前,于是他就为它写了首歌,真好...
  • #我们的地理# 越王楼,位于四川省绵阳市龟山之巅,是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子越王李贞任绵州刺史时所建,始建于唐高宗显庆年间,高29.4米。直至泰定二年(公元1325)
  • #今日贴纸打卡##八月你好# 《大鱼海棠》里说人生是一场旅程,我们经历了几次轮回,才换来这个旅程,而这个旅程很短,因此不妨大胆一些,去爱一个人,去攀一座山,去追
  • 他们在1月份CES大会上展示了“体积最小,响应速度最快,分辨率最高”的Lightning OLED面板。Kopin表示,将与歌尔声学合作研发基于Lightnin
  • !!
  • 不知道是不是命格里一种隐藏着需要自我挖掘的福气,一路走来,身边陪伴的人似乎都那么可爱,让人觉得幸福和温暖。世界上有那么多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无时无刻的不在向我展
  • 充满冷血魅力的黑暗系曲调,不仅描绘了饕餮作为恶兽的可怖,也将它内心的孤寂传到到了我们的心底。感觉还是挺好的,东方色彩非常浓厚,甚至细节到饕餮身上的青铜纹身。
  • 酒瓶造型独特,棱角分明,第一眼看还以为是洋酒呢不过确实是地地道道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白酒,棒棒哒体验感受:36°的度数,对于不太能喝白酒的女生来说十分友好,很好入
  • 观赏石的先决条件柒号欣赏美学标准始终类似,即常说的“类似之至,而后可意会焉”。若想达到不出虚室,如坐九霄韵外,观赏石中也必须秉承以小现大,以寡敌众,以简取繁
  • 今年有一款月饼更强大,远远超越了去年的NFT月饼:区块链空气月饼,号称0糖、0脂、0卡,无饱腹感,堪称月饼产品之典范。[吃瓜]一盒8个独立包装月饼,一次吃到不同
  • 现在在伤官大运中,食伤生财,运气走的很好,利于事业发展,从婚姻上看,命中财旺为喜,用神得力,也代表命中遇到的女人都很有能力,能够帮得了他。希望每个小孩都能快乐
  • 很多时候,你以为的人脉常识,其实都是假的。我在三年前遭遇了人生中一次很重大的打击,在那以后,我开始对自我存在的价值产生怀疑,失去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失去了产出创
  • 法海寺青铜梵钟两大特点:一、梵文经咒众多,研究价值极高法海寺青铜梵钟的外壁上方由20片菩提树叶排列成花环形状,又如伞盖,分布在钟钮蒲牢的正下方。据民国十七~十八
  • 下雨天,无聊去逛商场,由于最近隔三差五的静默,导致小朋友对商场格外新鲜,于是,在商场各种玩不够跟撒泼,最后喜提一顿大嘴巴子以及说服教育,然后,又跟当家的商量吃什
  • 通水后接连几天,河道附近的共享单车明显减少,骑着单车沿“一渠六河”转转成为开封人的时尚。“一渠六河”工程的建设,一泓清水入城来,真正开启开封城的水上繁华,使一
  • 月亮被嚼碎了变成星星,你就藏在那漫天星光里 我觉得我好花心,你每天的样子我都好喜欢 我拿出一张纸 想写些什么字 你会不会发现这是首藏头诗 你的世界是一片遍布向日
  • #KPL清融[超话]#我实在不敢想象,一个赢了比赛还因为觉得自己没打好而自责到痛哭的选手,要怎么面对一个拼尽全力却还是输了的结局。我是先爱小融才因为小融而爱屋及
  • 另外也推荐一下清水老师的「奇譚蒐集録 北の大地のイコンヌプ」。这次的「Y田A子に世界は難しい」就让我想起了这本「奇譚蒐集録 北の大地のイコンヌ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