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机]博物館展覽要想「賣座」,自然需要在某種程度上更貼近於大眾的預期;但如若想要「賣好」,似乎也不能全然被大眾帶著走。如何在大眾的期待當中游走,如何在完成對「爆款」的追求的同時不失自己的內容追求,這是大多數博物館展覽都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提起「古埃及」,我們總是圍繞著「金字塔」、「木乃伊」、「黃金面具」等關鍵詞來展開一系列遐想,偶爾還帶著一絲科幻色彩。在原有印象中,大眾似乎帶著一層粉色濾鏡看待那段歷史,留下最深的感觸也多半是「神秘莫測的傑作」。

中華世紀壇舉辦的「遇見古埃及 黃金木乃伊」展覽,主辦方充分抓住大眾對於「古埃及」的既定幻想,以「黃金」以及「木乃伊」作為標題,彷彿帝王谷法老們進京。實際上,這次展覽所展示的歷史並非埃及鼎盛時期,而是古埃及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托勒密(公元前300年-公元300年),一個已經經歷了希臘羅馬化雜糅的埃及文明。展品多為貴族或平民使用物——以哈瓦拉地區的木乃伊為線索,通過展示法尤姆肖像、彩繪木乃伊面具、神像雕塑石碑、貴族陶罐和首飾以及玻璃器皿和莎草紙文件,不僅再現古埃及末代王朝的掠影,亦是以不同風貌打破了人們想像「埃及」時常以金粉塗飾、佐以神秘的慣性。

考慮到大多數觀眾對埃及的歷史文化並不熟悉,在展覽的單元劃分上,策展方選擇打破傳統故事線式的敘述結構,從多元文化生活、來世思想、成為神、身份藝術、遇見眾神、遺體保護、現代發現七個單元展出107件現藏於曼切斯特博物館的古埃及文物。上述107件文物均為1880-1910年英國統治埃及期間的發掘成果,其中包含6具首次在國內展出的黃金木乃伊。

結合實際觀展體驗,我認為原有敘述結構中的七個單元可以進一步歸納為多元文化生活、生死與信仰、身份藝術、遺體與保護四個部分。

展覽第一部分為「多元文化生活」,提綱挈領地介紹埃及與希臘羅馬的淵源。展品涉及政治、經濟、宗教信仰、墓葬禮儀等方面,大到神像、神龕、香爐、帶有希臘文、埃及神像的石碑,小到貴婦們用的刺蝟、狒狒香水瓶等生活器皿,以及與周邊各國往來的貿易文書。希臘化時期的展品雖然沒有純粹的「埃及血統」,但整體風格和主題調性依然遵循傳統,在細節上增加部分外來元素,如長著歐洲面孔的埃及女神伊西絲、埃及版阿佛洛狄忒——哈托爾、身著托勒密戰袍的貝斯以及由埃及神奧西里斯與希臘眾神融合而成的王朝新寵塞拉皮斯等。

雖然展覽在開篇已經打破多個幻想,但也不盡全然脫離一個觀眾過往印象中的埃及。第二部分「生死與信仰」展出的黃金木乃伊仍舊符合了部分展覽標題帶來的期待。在希臘化時期,埃及人積極的生死觀也影響著希臘羅馬人。展品以「黃金木乃伊」為重頭戲,延伸出木乃伊面具、棺蓋版、裹屍布等一系列隨葬品,闡述「來世信仰」、「永生保護」、「成為神」的生死觀三部曲。這個時期的木乃伊,「黃金」已經不是「法老特供」原料,而滲透至貴族階層。除了繼承原有的墓葬禮儀,木乃伊在美術形式和製作工藝上化繁為簡,用亞麻和石膏製成面板塗上金漆,細節上隨處可見希臘化元素,也成為這是一時期墓葬藝術的典型。「黃金木乃伊」作為金字招牌確實讓人眼前一亮,算是打破了觀眾將「黃金面具=圖坦卡蒙」的慣性思維,拓寬了大眾對木乃伊的認知邊界。

第三部分「身份藝術」中的「法尤姆肖像」旨在呈現徹底希臘化的木乃伊。作為公元1-4世紀時期的墓葬潮流,它的熱度和影響力與黃金木乃伊不相上下。「逼真寫實」是該部分的關鍵詞,在展出13幅法尤姆肖像和兩具帶有肖像的木乃伊中,乍一看,一張逼真的人臉的木乃伊確實吸引人,甚至有些跳戲,彷彿將一個歐洲人裝進木乃伊。正如策展人坎貝爾·普萊斯博士所言:「他們看起來如此現代並能吸引你的注意力,而傳統的埃及木乃伊面具卻不能。」 他們神態各異表情豐富,既承載了傳統木乃伊的功能,又滿足了雇主「個性化」需求,尤其是瞳孔深處傳遞的情感,比黃金木乃伊擁有更多的思考空間,究竟是對永生的渴望還是對死亡的恐懼?展覽還通過CT斷層掃描圖揭開其背後真容,早在3000年前他們已深諳「一鍵美顏」之道。如果說上一部分尚未動搖觀眾的刻板印象,該部分的法尤姆肖像便徹底顛覆了觀眾對木乃伊的固有認知。同時,展覽在進入最後一部分的過道中設計了互動打卡區域,觀眾可以免費租賃主題道具拍照留念,這樣的互動設置讓大眾感官體驗都停留在主題氛圍中便於更好地觀展。

展覽第四部分「遺體與保護」依舊以「木乃伊」為視角,通過分體展示棺材、棺蓋、面罩以及隨葬品,介紹了木乃伊的製作工藝、舉行的儀式與適用人群,以及木乃伊的發現過程、保護措施與研究成果。

總體來說,「遇見古埃及 黃金木乃伊」展覽的主辦方在營銷宣傳上做足了功夫,獲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從經濟效益來看的確是一場非常成功的商業展覽。

從內容上看,這次展覽選擇打破傳統展覽的線性思路,選擇一種自由開放式邏輯思路詮釋主題,將解讀的權利更多交給觀眾,這樣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如此一來在內容的延展度上便更應該做足功夫,做到形散神聚。但本次展覽看下來,還是流於碎片化的介紹,更像一個沒有主題情節混亂的故事。其次,文本介紹不夠簡單明確,可讀性不強。尤其對於初次接觸」埃及文明「的人來說顯得並不友好。

展覽從第一部分開始便顯得有些「雜亂」,展品看似面面俱到,但是堆砌不等於多元,缺少一條清晰主線讓人很難進入狀態游離在外。即便是本次展覽呼聲最高的黃金木乃伊與法尤姆肖像,也依然讓人覺得「驚奇有餘,細緻不足」!前者將筆墨著重放在「獵奇」和「吸睛」,而相關內容的延展和挖掘還做得不夠深入。後者僅展示「逼真與寫實」似乎略有單薄,若能再豐富下法尤姆肖像的形成與變遷以及對後世的影響,包括與黃金木乃伊對比展示,這樣既能增加了展覽厚度又能拓寬大眾的想象邊界。展覽的結尾應該是點題封筆讓人回味無窮,但現有的內容卻像一篇沒有寫完的文章,草草收尾。在內容上,只見遺體展示與工藝介紹,而在挖掘與保護可凸出」本次展品的重要性「,卻寥寥數筆帶過;在展品挑選上,展品之間的銜接度弱,與主題關聯性不大,本該在前面章節出現的展品卻出現在這裡,略顯得突兀,比如公元1世紀的珠寶首飾,與黃金木乃伊配套或許更有連貫性,可以幫助大眾對木乃伊身份的解讀。

展覽,尤其是文物展,更像是一場記憶的再現,它承載人類的記憶與情感,將那些我們未接觸的事物在特定的情境下重現。倘若去除對古埃及的幻想濾鏡,會發現它的歷史文化仍舊極其豐富又複雜,可能也因為如此,展覽想盡可能展示該文明的全貌,因此在展品的挑選上較繁雜,沒有一條清晰的主線。這樣的安排對於古埃及專家而言可能是場盛宴,但對一般觀者卻是挑戰。或許木乃伊在當代仍是萬靈丹——展覽若與木乃伊有關總是受益無窮,但我們不能止步於此,否則就如一場「網紅展」,停留在與木乃伊或 「埃及主題」合影留念,單單滿足獵奇心理。其實在「木乃伊」的號召下,如果能順利讓觀者瞭解到埃及除了盛極一時的文明以及神秘莫測的傑作以外的面貌,讓觀者能在幻象與真實之間自由探索、打破自我,或許才能真正感受到古埃及文明的魅力所在。[照相机]

#陈檀佳酿[超话]# #剧版长顾#

“义父,你是世界上对我最好的人了。”

—— 在行到水穷处的番外里,顾昀回忆中的小长庚说了这样的一句话。

忍不住想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对长庚到底有多好,他才能用那样的语气说出这句话的呢。

反刍广播剧,发现cv老师用了比我想象中更细腻的方式去表达,带点依恋与天真。他是轻轻说的,但同时他又是以一种很肯定的语气去表达的。

虔诚到了极致。

能听出来,他十分想让顾昀意识到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百分百的真心。(顾昀在彼时没意识到,在行到水穷处的时候,回忆涌来的时候才明白了这话的重量)

这是第一次仔细品味这句话。以前多数时候重点还在信的内容。

从长庚的话可以反推出很多东西。

顾昀是个非常好的人,都知道。

从长庚的视角看昀,多了很多东西。

在长庚的心里,他对自己很重要,是“世界上对自己最好的人” —— 他这样说,你能体会到顾昀给了他很多东西,给了别人没有给他的温暖,让他感受到了幸福。

昀是真的把长庚当自己的孩子在对待的,他偶尔也会反思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够好,因为他真的没经验。

但总体,长庚还是很喜欢他为自己做的一切。

长庚时而也会气。

他气他不懂自己的心(老把自己当孩子送玩具不说还调侃自己和别的女孩),气他不让自己跟着去边疆,气顾昀不告而别。

虽然气他,但长庚还是舍不得他,—— 别人说小义父不好的时候,别人想算计小义父的时候,他都会维护,而且他会说“他很会疼人”。

别人面前从来不会说昀不好,只在心里偶尔吐槽义父不懂他。

很明显,他也知道顾昀的心,知道小义父对自己真的很好。

所以,他都是真心地向别人夸他。

(反过来昀也是一样的,这也是长顾二人间的动人之处。)

他把内心的喜欢都藏好了,他也会在别人面前表露出来。

以他自己的方式。

“义父,你是世界上对我最好的人了。”

昀的回忆中飘荡这样一句话。从昀的视角来看是震撼的,过去心大,他也许不曾认真细想。而在自己最痛苦的时候,这话就跟救命稻草一样出现了,成为了让他能活下去的慰藉。

长顾二人的相依为命感突然变得很重。

这话它不空,不轻,是充满感激和珍惜的,是幸福和雀跃的,是在被保护被偏爱的状态下去说了这样的话的。

能拥有一个这样的人,是幸运的。

长庚很幸运,他有顾昀。

顾昀是世界上对他最好的人,所以长庚也要对小义父最好,孩子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在顾昀的回忆里,长庚给他的印象,是乖巧的,可爱的,真诚的。

小长庚对自己无条件好,永远守候,他是温柔的,可靠的,是说着要一辈子照顾自己的人,他念叨着关心他的身体,他永远计划着自己老了以后照顾自己的事。

顾昀开始回想,回想自己对长庚糊弄家书的事儿,他真的很忙,忙得忘记给家里捎带一封信,忘了家里有一个巴巴地等着他回去的小长庚。

而等信寄回去了,顾昀又开始着急了,跟审计平焦虑地说不知道为什么长庚还不回信。—— 不知道是不是小长庚真的生自己的气了。审计平吐槽他在生日之后不告而别,说:那人家当然有可能生你气了,你不仅这样对他,哄他的信还是让我写的。

此时,顾昀脑子里浮现关于长庚的点滴画面。

时而感慨甜甜的写法很牛,太会了,这样的对比,让人很难不动容。

顾昀才发现自己并不是一个了无牵挂的人,在家里,还有这样一个贴心的小长庚眼巴巴地等他,他对自己那么那么好。

嗯,长庚不是没有生气过。

尤其是小义父不告而别丢下他跑掉那次,他难过死了,难过得乌尔骨都发作了,说顾子熹,我恨死你了。

但他还是给他回信,他在信里小心翼翼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还提了侯府的梅花。

他说:义父尊前,自别后,偌大京城,远近无亲,唯有片甲相伴,聊以慰藉QAQ

对你生气,总是不能持续太久。

因为你是世界上对我最好的人了。

希望你能看到侯府的梅花,不要错过了。

没说出口的话也许是:如果你能回来看看,看看这一年的花,或看看这一年的我,不要老不在我身边,就好了。 不管是回来看花,还是看我,都别忘了,这儿还有一个我在等着你。

顾昀此刻终于明白,自己在长庚心里这么重要。(其实当时他也仍旧不算彻底明白,究竟是到什么程度)

长庚的表达既收敛又直接。

他问说,西北军务繁忙,我是不是不能经常打扰?你肯定忙得很,一点也不想我(他还真的忙得信都忘了给家里写了,长庚很了解他,他大大咧咧的,但长庚不怪他),不像我,除了你没有别人可以思念。

我身边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你的一片肩甲。

我谁也没有思念了,只是在思念你一个。

一直嗷嗷说想狼说期待剧版,因为觉得广播剧已经赋予了很多,填补了很多东西。包括看文字的时候没想到可以这样表达的情感。

以这样的方式和感觉。

可能有时候光看文字靠我们去脑补的东西不一定有这么丰沛的情感和丰富的感受。但通过cv的表达,突然觉得好多情感很汹涌。

很真实,又很虔诚。

他们用自己的创作赋予我们更多超越想象的东西。

所以会更期待,会想,在我们烽里,他们是如何去表达长顾的呢。

一定会是不让人失望的,真诚的表达。

【找寻敦煌莫高窟壁画里的“冬奥会”】

《中国日报》2月8日三版,对敦煌莫高窟壁画与冬季运动的相似性进行了报道。

此前,《中国日报》对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元林进行了采访。
  
问:敦煌壁画上都有哪些运动场景?这些运动有部分是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您认为这对敦煌文化的传播有哪些影响?
  
答:壁画中保存了生活在丝绸之路沿线的我国古代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间、民俗体育活动场景,包括竞技类的射箭、摔跤、相扑、体操、技巧、游泳、跳水、跳跃、举重、棋弈、投掷、马术、马球、击剑,以及健身养生类的对弈、气功、武术和杂技玩耍、智力游戏等活动场景的画面,内容几乎涵盖现代体育的各个门类,反映出古代的体育文化,这是敦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运动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有部分运动项目,这是敦煌文化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鲜活实例。而且这对敦煌文化接近普通百姓,拉进敦煌文化与人的距离感是很有帮助的。
  
问:敦煌莫高窟第249窟上的类似运动的场景刻画大概是在什么年代?当时是为了什么画的?
  
答:这个洞窟是北魏末到西魏时候的,换成时间的话是在五世纪末到六世纪初,它顶上画的最初原型是中国传统神话中的人物形象。它的功能用途在学术界是有争议的。一种认为它是中国传统道家的神话人物形象,另一种认为它是佛教的“天神”、“飞天”的中国式的形象。我更倾向于它表达的是佛教的思想,因为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是有采纳和吸收的。所以,它们在洞窟中是脱离了原来的中国传统神话的语境被佛教吸收,成为佛教的护法神明,还是中国传统的神像思想和佛教信仰融合,这还值得进一步商榷。
  
天人有各种动作,有的在手持乐器,有的在弹奏,有的在跳舞,有的在歌唱,如果在佛教的语境下的话,他们都是歌舞娱佛,也是一种供养佛的一种形式。如果把他们具体的姿势动作解读成从事体育运动,因为没有放在具体语境下,所以是不太严谨的,也有点过度解读。
  
问:之前有看到您2008年写的文章。您有写到249和290这两个窟运动元素比较多,那您是否能够帮我们解读一下当时人们为什么要做这些壁画?
  
答:290‍窟比249窟要晚一点,290窟顶壁画是画的是佛传故事。我们知道‍‍释迦摩尼在历史上它是一个真实的人物形象,那么他后来‍‍涅槃以后,因为佛教‍‍信仰传播的需要,他的这些弟子们要把他的这些真实的‍‍经验进一步神化,其中就牵扯到‍‍说他年轻的时候是力大无穷,‍‍他的妻子是貌美无比,‍‍邻国的公主他们好多人都在慕名而来,比武招亲。这个过程中,他就有好多射箭‍‍、摔跤等等这些,‍‍甚至还有马术上的一些场景。画面中的表现也就神化了,像一箭射七鼓,‍‍一只箭把七面铜鼓一箭穿透,这个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但是它的画面画出来了。但是‍‍我们看到他的一些基本动作,拉弓射箭的基本动作,或者‍‍那种架子上挂靶子等这些又在反映生活,就是反映了古代的时候体育生活的一些元素,那么‍‍包括290窟的摔跤画面,两个人在那发力的时候,虽然是背对着观者的,但是能看出来是真实的。比如我们在看摔跤比赛的一下子肌肉隆起,后背脊线,就有画家就‍‍很浓重的一笔感觉在发力,他把这个瞬间刻画出来了,像249窟窟顶,还有‍‍骑在马上投标枪,还有反身射虎的拉弓拉满弓的那一瞬间,这些‍‍我们不能说是它是一种单纯的体育,它就是体育也来源于生活。‍
  
它是从人类基本的日常生活中,给它提炼出来,这些画面中‍‍我们看到了跟体育活动,后来成为奥林匹克体育的一种相似的这种‍‍画面。‍
  ‍
当然有些东西随着古代奥林匹克或者健身运动的兴趣,就从这里头进一步剥离升华起来了。‍290窟实际上表现释迦摩尼佛传记的窟顶,‍‍它的窟顶是一个像人字披一样横着的人字披,定东披西披,它用87个画面表现释迦摩尼从他母亲怀胎,一直到他涅槃,‍‍一生的故事就用87个画面,其中表现他在出家前在这成长过程中和‍‍在求婚过程中,这些里头就有一些这种‍‍表现竞技的画面,体育田径甚至跟体操这些相似的这些画面。
  
到后五代时期的第61窟也是为了表现他的传记里面就有拿剑一剑下去以后,‍‍他那一箭下去就7只竹子就断了,他给你动作的时候,好像那种定格似的,‍‍那种击剑的那种场面,还有夸张的马上的马术,还有站着马上‍‍左右开弓的那些。它与我们的奥林匹克的“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追求的愿望是一致的。‍这种冲破人体自身限制这种理想和这种愿景跟‍‍奥林匹克体育运动的一样的,它是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后,它的最终目的也是跟‍‍信仰敬神的一种,后来慢慢成为一种娱乐化。所以‍‍这个上面有一些东西它还是有一些共通的,‍‍从这个角度上,不是单纯的就是为了体育,敦煌壁画中,他画的这些他都要围着宣传佛教思想,这些场景里面除去宗教外衣的时候,我们看到他好多‍‍生活的方法。
  
问:那些形象您觉得他当时是对一种‍‍生活上的记录,或者说是对于生活上的一些期待,您觉得这个方面应该怎么解释呢?‍

答:这个它是表现造神运动之中,画工也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一方面是经文中他要需要,另一方面他要画出形象,他肯定跟他自己熟悉的生活中的这些健身体育这些民间的这些东西画出来了,所以这里头有一定的现实性,‍‍但他不是为了单纯的表现体育场景,在生活中的这些东西是他观察到的,但是实际上这种健身运动、‍‍武术这种“百戏”里的这些,动作和场景它是有的。所以就是说‍‍投射到壁画中,今天来说,这是反映了当时很大程度体育的场景是没问题的‍。
  
问:也就是说这种形象是来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的是吗?‍
  ‍
答:对,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甚至‍‍这有些像角抵、摔跤或相扑场景还是写实的,基本上也就是一种形象的‍‍场景的一种定格。有些是高于生活的,可能就想象表现你打过去的时候,他手上‍‍驮的一个小象,经文中也说他把一个象就扔出城来了,那画面就画一个就是右手托一个‍‍象,还有托的一个鼎,一个大锅一样的顶,那么‍‍这就是高于生活了,但是他反映他的这种举重的意识的力量感,他还是‍‍跟生活中的这种意愿还是相通的。‍
  ‍
问:‍‍我们知道冬奥会的滑雪跳台还有火炬的设计都有飞天壁画的元素,那么您可以给我们讲一下飞天壁画它的一些创作的过程包括背后的寓意吗?
  
答:“飞天”这个词从名称,‍‍到对他的理解到他的表现其实也有一个中国化的过程,“飞天”本身它这个词‍‍是中国人创造的,最早出现在杨炫之的《洛阳迦南纪》里面。第一次出现飞天这个词,这个它原本在佛教里面它是佛教的供养天人,在佛国世界里面,通过歌舞‍‍美妙的歌音、歌声、歌舞‍‍用来供养佛的这些天人,它很早在印度‍‍佛教艺术就出现了。‍
  ‍
然后佛教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以后,把这些形象‍‍吸收过来,所以我们看到印度佛教艺术时候,印度里头它形象它就是‍‍天人,他跟基督教里面天使不一样,基督教天使都是有翅膀的,但是佛教的‍‍天人他没有翅膀。最早在印度的时候,这种天人已经出现了,但是印度式的‍‍肥臀、丰胸、细腰等这种感官性很强的,‍‍沿着丝路一路向东传,经得到经过新疆以后,又吸收了一些‍‍西亚、波斯的甚至更西边的一些‍‍这种文化,所以我们在新疆的时候能看到这些飞天的时候,它的形体还比较僵硬,‍‍体态还是略微丰满,但是已经那种感官性已经不像在印度那么强了。早期它还是像一个大写的U字型那种‍‍到‍‍传到敦煌早期的时候,从北朝晚期到隋代开始,因为佛教传入中国,佛教也是进一步受中国传统的神仙的思想,中国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比较含蓄的审美观影响。那么就那些丰胸、肥臀这种很具感官力的东西,‍‍慢慢就简化了。到隋代的时候已经变成敦煌壁画中的这种、体现出中国式的这种‍‍飞天的形象了。‍
  ‍
通过飘扬的飘带和翻转的衣裙来衬托,我们‍‍中国式的飞天到敦煌壁画到隋代开始,我们往往看不出他的身材,这时候只看到它长长的飘带和翻转的衣裙,它就是营造这种轻盈、凌空飞翔的姿态,是这种变化。所以飞天里头那么在敦煌的时候已经逐渐中国化了,身材修长,衣裙飘带也刻意表达了。‍
  ‍
还有一些在莲花中间,那么现在经过少年岁月的洗涤,有些变色了,‍‍有些褪色了,所以给人感觉出来好像把她的‍‍当初的线描的那些东西进一步突出了,她身上的那些晕染那些色块,‍‍有红的变黑了,浅的就变淡了,所以我们感觉出来有些动作就很夸张了。
  
问:在今年的奥运会火炬上面,它设计的是有敦煌相关元素在里边,比如说像祥云这些的,您怎么看待这种创意?
  ‍
答:可以把飞天‍‍跟火炬结合起来这种创意也挺好的,从把历史和当代联合‍‍,飞天本身也寄托的,人自由和美的这种象征,对人生冲破人类极限,‍‍像这种这跟奥运这种更快更高更强的这种意愿也可以结合起来。
  ‍
因为这个东西毕竟不是搞学术研究,我们只要不要过度的‍‍解决,但是它里头像这个设计的意念上,‍‍我觉得很好,这也是对这种传统文化的一种创新性发展,创造性继承。
  ‍
问:您觉得这些壁画对于当代的这些美学上面的贡献有哪些呢?‍
  ‍
答:我觉得这些灵感元素都很好,敦煌文化与敦煌壁画的元素不仅仅在体育上,你看在服装上,‍‍在传统图案上,当年常莎娜设计的人民大会堂的装饰图案,包括甘肃厅好多,‍‍我觉得这就是佛教本身它是否定现实的对吧?‍
  ‍
对人类情感它是‍‍要灭欲是吧?咱们都知道要追求一种空的进行灭欲,但是‍‍佛教在传播佛教艺术的时候,他这也是个悖论,他最美的形象最美的图案,一切‍‍能打动人的心灵和审美的才能传播,‍‍他的宗教理想是一种否定现实情感,但是他的‍‍传播过程中它也是用最具情感的方式,那么最情感的方式是‍‍美。人类对美的这种追求和对美的这种愉悦感,这是共同的。‍
  ‍
那么所以这个里头它就有最美的元素,那么今天我们抛开这些宗教的外衣,看这些图案它本身体现出这种质朴的‍‍这种美感,或者是人类对这种美的向往,这种创造和现在今天的对‍‍奥运理想的追求。人类不同的民族不同文化,通过奥运来在一起达到这种‍‍包容与理解,这种是共同的这个东西还是依然有生命力的。

来源:中国日报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胡歌最松弛的时候反而是在仙侠剧,那时候他尚无成为艺术家的负担,初生牛犊,误打误撞,出落地一身灵气。但在演跟自己的外形并不很像、需要深入体验的角色时,胡歌就会吃力
  • ずっと「好き」と公言してきたんですけど、フジテレビで放送された「ハイ_ポールSP 春の復活祭 2023」というポールさん(CV:尾崎)の番組に出させてもらって、
  • 文不对题 牛头马嘴 小学生文笔万人迷文 泼了一亿吨毫无逻辑关系的rz宅斗上去刚开始我还想着不就看个乐呵,把那些rz情节skip一下就行,还在想前面的评论有点太过
  • 包括最近B站骂的那个海韵1200 ATX3.0电源,最先踩雷的是我,老粉应该记得我年初发的微博,后来我再也不用了,这就是我正常的销售思路。” 她回答道:“我不知
  • 陈钰琪的后台还是非常给力的,说变赛道就能变,好本子接不到后她也不执着于随时候着进组了,现在工作起来比以前拼了,不进组的时候就混时尚圈赛道,已经连拍了五本杂志,表
  • 民警小刘说安防2024年第一期如约而至,节目马上开始,我们稍后不见不散❄❄❄#大众车主的ootd##我是大众车主# 探岳白色车身与白蓝穿搭的完美交融今天的穿搭选
  • 即使知道因为下雨天来不及赶上那趟高铁也会在车里心安地听雨声嘀嘀嗒嗒,即使提前一个小时到站也会放心到认为对方一定会记得时间而差点错过另一趟改签的高铁,即使飞奔摔倒
  • 这里窝们其实可以参考和男大:①姐嗦今天都没怎么嗦话,所以想让他玩一趴,所以选被惩罚指压板跳绳...②衣架游戏怕男大最后上会没镜头,所以她让男大先上,她最后上..
  • 福特探险者昆仑巅峰版拥有着5066mm*2004mm*1797mm的超大车身尺寸和3025mm的超长轴距的表现,并将提供6座版和7座版以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此外
  • 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 #李羲承[超话]# 一张自拍轻松收获❼国趋➕队内唯一世趋☄️日趋☀️韩趋⭐️菲趋印趋泰趋✨单人压团不费力从日常到年末红毯一举一动都尽在世趋体现的ℂ李羲承
  • 【第十一站】缅甸:从仰光到曼德勒 1903年6月从印度回国的路上,康有为顺道参观了缅甸 游缅甸仰光黄金塔 大地黄金庙塔,惟印度庙与此为二耳。 黄金作塔三百尺,
  • ​心善则美,心纯则真,如果我们能持有一颗平常心,坐看云起云落,花开花谢,一任沧桑,就能获得一份云水悠悠的好心情;用平常的心去生活,用宁静的心来领悟。#每日一善[
  • 北国的秋,来得让人毫无防备,霜降过后,骤然变冷,措手不及,二八月乱穿衣,不错的,熙熙攘攘的人们,有的还沉浸在夏末余温中无法自拔,短袖和长裙在人群中晃动着,不时地
  • 迪布尽力局❣️曼联vs维拉,一种浓浓的无力感[单身狗]又是心疼大马丁的一天,4扑救5出击1摘⚽挡的住对手,架不住后防送礼这是要干什么?客场不稳定一直很稳定[融化
  • 和老板娘聊起这些来她说现在人看电子书看的多些,很多之前的网文再也进不到了,漫画也是类似,可能大谈实体书相较于电子书的好处有些“厚古薄今”之嫌,但我总偏执的认为不
  • 高昨晚上和我小学的闺蜜聊了一会儿天,她说就是我自己的问题,因为别人什么样,你根本管不了,别说我都不适合在这种现实生活里生活!因为那个怀孕的同事的自私,还以为单位
  •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2023年的最后一天,我独立完成了人生最后一件大事,见亲家!我一个人到儿媳妇娘家,第一次上门,打动了他们全家二十来口人,谈妥了亲事,过聘,明天孩子们就回沈阳准备
  • 随便一个剪辑“传承”的视频,也是又给你们踩上爱丽了,甚至这个标题和视频里都没有提谁是谁的影子,只是回忆一下“来时路”是怎样的一条路,感叹一下如今这个场景和当初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