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轶事之“打谷场”

原创  李广田

老家的打谷场,是当年我们农村人生产生活的主战场。在哪里我们收获着希望,也放飞着梦想;在那里我们肆意挥洒着汗水,更无限欣喜地享受着累累硕果。

​

春天的打谷场是希望升起的地方。阳春三月,雪融草发,春风和熙。老家的打谷场,是孩子们放风筝的绝佳之地。因为这里地势平坦坚硬,天空一览无余,且这个季节又是打谷场空闲的季节。就像诗人写的那样:草长莺飞二月天,腹地杨柳醉陈艳。儿童散学贵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爷爷是本地有名的庄稼把式,庄稼活干得好,编筐斡楼更是一把好手,爷爷编出来的篮子、笆斗、簸箕、篓紧实规整、坚实耐用;编出来的蝈蝈笼小巧细密、精致合手;当然扎出来的风筝,也是个顶个的飞得高、看着漂亮。当时人们的制作工具和制作材料非常有限,没有了工业化的痕迹就更能凸显手工艺人的手艺水平。

​

爷爷先用镰刀把竹竿劈成竹条,再用细麻绳规整地捆扎出风筝的骨架。再把逐条削刮成薄薄纤细的竹篾子,用篾子丰满风筝筋骨做出大样。竹条和朱篾子的交互支撑,决定了风筝的结实度和弹性,更决定了放风筝在高空中的姿态优美度。

​

然后爷爷用人都舍不得吃的面粉打成稀稀黏黏的浆糊,薄薄的风筝骨架上,粘上白纸做出风筝的雏形。最后,再用各种花纸画龙点睛,成型出栩栩如生的各种造型的风筝。作为孩子的我们,拉扯着、追逐着、放飞着,春天的打谷场上,瞬间成为一片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风筝的海洋。在这片风筝的海洋里,爷爷扎出的,是他期盼儿孙们天高任飞但永不断线的希望,而儿孙们放飞的却是海阔天空却不忘初心的梦想。

​

盛夏的打谷场最是热闹,“芒种”后,焦麦炸豆的田野上的农作物,都将在这里变成黄腾腾的粮食颗粒归仓。“及其日中如炭烫”的骄阳下,矫健的骡马拉着沉重的石磙,在以碾场人为中心的长绳牵制下规律地画着圆圈,吱吱呀呀地碾压者厚厚的麦秆麦穗。豆大的晶莹剔透的汗珠,顺着碾场人古铜色发亮的脊梁汩汩流淌,但又转瞬升腾在酷热的骄阳下,只在碾场人翻转的大腰裤上留下抽象派的图画。

​

碾场人一声声“喔喔驾”的骡马号子,和着划破长空的、清脆的马鞭声。给盛夏正午除了知了声外,无声燥热的打谷场平添了几多生机。翻场人紧跟着徐徐滚动的石磙,用长长的三齿槡叉高高跳起、翻转抖动,抖动散落着被石磙压实的秸秆,让脱粒的粮食跌落在打谷场上。一遍遍碾压,一遍遍抖散,一滴汗水一粒粮食地计算着今年的收成。

​

夕阳西下,谷场上大人们用木锨,高高扬起碾下的麦粒和谷壳,凭借自然风的力量将粮食与谷壳分离,麦粒谷壳在老把式的“木掀”上优美地画着弧线,风就像“拉偏架”的人一样,游刃有余地将他们分离开来,这是“扬场”。“扬场”是个技术活,也只有老庄稼把式才能优雅而毫不费力地完成操作。在谷壳麦粒跌落后,老年人手拿大扫帚,轻轻地将谷壳划拉到一边,留下流沙般起伏的干干净净的粮食堆而,进而完成了“漫场”的工序。此时孩子们则欢呼雀跃着撑起比自己还高的大口袋,等待着妇女们一簸箕一簸箕装满入库。

​

傍晚时分,大人们将碾压脱粒干净的秸秆,用大桑叉高高挑起,搭着人梯一叉叉地在打谷场边上,剁成高高的麦秸垛。依据地势有圆有方,夕阳下远远看去,就像大谷场上长出的,一朵朵五彩缤纷的大蘑菇。这些大蘑菇,既是生产队大牲口一个冬天的口粮;又是全村人一个冬天烤火取暖的柴草;更是冬日暖阳里,村里老人们挡风、晒暖儿、逮虱子的绝佳休闲之地。

​

秋天的打谷场比夏天还要忙碌,因为秋天更是收获的季节。先是玉米豆子收割后在场上碾压、脱粒、晾晒。七十年代的中国农业生产还谈不上机械化,玉米脱粒全凭手工。打谷场上黄腾腾的玉米棒子晒干后堆在那里,一群妇女围坐在四周,手拿自制的脱粒工具,或一把螺丝刀、或一截钢筋头打造的前边扁平的铁器,顺着整齐排列的玉米籽桶开一绺,再拿两个玉米棒子相互揉搓,一粒粒金黄的玉米粒儿欢快地跳跃到两腿间的篮子里。班后,大家到大队会计那里按斤计算劳动成果,转换成工分,这就是当时的大集体生活。

​

但是,对于我们孩子们来说,最期盼的还是深秋秋雨连绵的打谷场。因为秋天多雨,打谷场相对松软。碾压脱粒豆子时,会有大量的豆子被压在了相对松软的泥土里。连绵的秋雨下过后,打谷场上就会拱出鲜嫩的黄豆芽。我们小伙伴们就会拿着自家各式各样的家伙什儿,到打谷场上抠豆芽而。要知道,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大集体时代,一盘儿豆芽炒粉条,对于一个家庭不年不节时候的餐桌,将是何等的奢侈。当然这盘子豆芽炒粉条,要是能再放点肉末那就像过年了。

​

冬日里的打谷场相对空闲,就像是冬日里农闲的农民一样。傍晚收工的大人和放学后的孩子不约而同地聚集到打谷场上参加“打台”游戏。划两条间隔丈八的平行横线作“河”。参与游戏的人们“锤包刺”决定谁先开局,输的一方将自己的短木棍平躺在“河边”让对方击打。赢的一方手持自己的短木一端,找准对方木棍中心点,抡圆了全力击打,如此往复,先将对方木棍击过“河对岸”者为胜,胜方有权将对方的木棍据为己有。

​

游戏者将自己使用顺手的短木称之为“老母儿棍”,视如珍宝倍加爱惜,不到万不得已不轻易使用。从动作要领看,这种原始的游戏方式,有点像今天颇为高级的“打高尔夫”。但当时却是农闲时节,我们农村人消磨时光、肆意挥洒的娱乐方式,更是身强力壮者赢取过冬干柴的不错途径。冬日暖阳慵懒而温存地挥洒在打谷场上,高高的麦秸垛下三五老者在眯着眼晒着太阳,一边欣赏着儿孙们豪放肆意的游戏,一边追忆着英雄不言当年的豪放,一起勾勒出,老家冬日打谷场上激荡与温馨画面。

​

但是,我每每冬日到打谷场去,却不仅仅是参与或观看这种蛮力游戏,也不仅仅是来听老人和海的故事,而是偷偷溜进打谷场边村里的粉条制作坊打牙祭。秋收的红薯,切片、晾干、制粉、兜芡,再将芡粉加水熬制成糊,通过孔型各异的大马瓢,锤漏出或圆或方长长的粉条,挂在竹竿上晾晒。

​

成品的粉条没有生产队长的同意,谁也不敢拿走一把,那是重罪,要被扣上破坏生产、反革命的帽子游街批斗的。但是散碎的粉条头,常常成了做粉条人的“出息”。热乎乎的粉条头被拌上蒜汁、淋上香醋、撒上葱花、再滴上几滴香油,香喷喷哧溜溜扒上一碗,是何等的美味惬意。我溜进去,就是为了这一碗诱人的粉条头,因为最要好的五爷爷已经偷偷准备好了。

​

光阴如骏马加鞭,岁月如落花流水。如今农村城镇化、农业机械化,老家村头的打谷场已成回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让当年打谷场上的苦辣酸甜咸,发酵陈酿成了无限美好的记忆。我们虽追忆当年的那份纯真和美好,但却没有人愿意再回到那个时代的困顿、匮乏、落后。就像那一碗梦中的香喷喷的粉条头,那一碟记忆中的黄豆芽炒粉条,终已经无法满足我们日益丰富和刁钻的味蕾。我们更希望未来的生活,像春天打谷场上的风筝追逐梦想,放飞希望。

    

【绿色环保】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科普小知识

(一)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建设概况

随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行业的逐步发展,垃圾焚烧厂的投运数量逐年增加,已由2000年之前的2座快速增加到2015年底的224座,总焚烧规模达到20.78万吨/日,约占无害化处理能力的40%,垃圾的处置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从垃圾焚烧厂投运分布情况来说,东南部沿海地区设施建设进度明显领先于中部、西部地区,其中浙江、山东、江苏、广东、福建在焚烧设施数量和焚烧设施处理规模上居于全国前列,这五个省份共计已建有129座焚烧设施,占全国焚烧设施总量的57.6%,该比例远超过中部、西部地区。

(二)垃圾焚烧技术的主要特点

1、项目用地省。同样的垃圾处理量,垃圾焚烧厂需要的用地面积只是垃圾卫生填埋场的1/20-1/15。

2、处理速度快。垃圾在卫生填埋场中的分解时间通常需要7到30年,而焚烧处理只要垃圾的熔点低于850℃,2小时左右就能处理完毕。

3、减量效果好。同等量的垃圾,通过填埋约可减量30%,通过堆肥约可减量60%,而通过焚烧约可减量90%。

4、污染排放低。据德国权威环境研究机构研测,如采用同样严格的欧盟污染控制标准,垃圾焚烧产生的污染仅为垃圾卫生填埋的1/50左右。

5、能源利用高。每吨垃圾可焚烧发电300多度,大约每5个人产生的生活垃圾,通过焚烧发电可满足1个人的日常用电需求。

通常来说,对于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土地资源稀缺的大中城市,应该优先选择垃圾焚烧方式。

(三)针对垃圾焚烧项目颁布的政策、标准和规范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具有严格的建设审批程序,包括特性经营权的招标采购,规划的符合性、土地使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能评、安评和社会稳定性评价等。同时,为保障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水平和建设质量,国家针对垃圾焚烧发电厂制定并颁布实施有关政策、标准和规范,包括:

《国务院批转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11]9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82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12]23号);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30485—2013)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42-2010);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90-2009);

《垃圾焚烧袋式除尘工程技术规范》(HJ2012-2012);

《生活垃圾流化床焚烧工程技术导则》(RISN—TG16)等。

为了规范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运行,已经颁布实施的标准和规范,包括:

《生活垃圾焚烧厂评价标准》(CJJ/T137—2010);

《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行监管标准》(CJJ/T212-2015);

《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行维护与安全技术规程》(CJJ128-2009);

《生活垃圾流化床焚烧厂评价技术导则》(RISN—TG018—2015)

(四)生活垃圾焚烧采用的主要工艺

垃圾发电是把各种垃圾收集后,进行分类处理。对燃烧值较高的进行高温焚烧,在高温焚烧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气,推动涡轮机转动,使发电机产生电能。对不能燃烧的有机物进行发酵、厌氧处理,最后干燥脱硫,产生甲烷气体即沼气,再经燃烧把热能转化为蒸气,推动涡轮机转动,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垃圾焚烧发电主体装置主要技术包括机械炉排焚烧炉、流化床焚烧炉、回转式焚烧炉、CAO式焚烧炉、脉冲抛式焚烧炉等五类技术。目前国内主要垃圾焚烧技术为机械炉排炉技术和流化床技术。

机械炉排焚烧炉工作原理:垃圾通过进料斗进入倾斜向下的炉排,由于炉排之间的交错运动,将垃圾向下方推动,使垃圾依次通过炉排上的各个区域,直至燃尽排出炉膛。燃烧空气从炉排下部进入并与垃圾混合,高温烟气通过锅炉的受热面产生热蒸汽,同时烟气也得到冷却,最后烟气经烟气处理装置处理后排出。

流化床焚烧炉工作原理:炉体是由多孔分布板组成,在炉膛内加入大量的石英砂,将石英砂加热到600℃以上,并在炉底鼓入200℃以上的热风,使热砂沸腾起来,再投入垃圾。垃圾同热砂一起沸腾,垃圾很快被干燥、着火、燃烧。未燃尽的垃圾比重较轻,继续沸腾燃烧,燃尽的垃圾比重较大,落到炉底,经过水冷后,用分选设备将粗渣、细渣送到厂外,少量的中等炉渣和石英砂通过提升设备送回到炉中继续使用。

(五)如何控制废气排放?

垃圾焚烧厂排放的废气主要来自于焚烧过程所产生的烟气,其主要污染物为粉尘、氯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噁英及重金属等。

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垃圾焚烧、热能利用、烟气处理等过程的高度自动化,控制设定的燃烧条件(温度高于850℃,烟气停留时间大于2秒等),使焚烧系统在额定工况下运行,原始排放物浓度降到最低,并保证二噁英等有机物的彻底分解。

安装各种有效的烟气处理设备,如布袋除尘、活性炭吸附有害物质等,并使用烟气在线监测仪连续监测每条焚烧线的烟气排放指标,确保垃圾焚烧厂烟气污染物排放达到规定标准要求。

(六)如何控制恶臭排放?

1、应采用密闭性好、具有自动装卸结构的压缩式运输车来运输垃圾,尽量减少臭味外溢。

2、在垃圾卸料大厅出入口应设置空气幕,并在垃圾运输车卸料前后关闭电动卸料门,以防止臭气外逸。

3、垃圾池应采用密闭式设计,在垃圾池上方设置吸风口,将恶臭气体作为燃烧空气引至焚烧炉内高温分解,并使垃圾池和卸料大厅处于负压状态。

4、应设置备用的活性炭废气净化设施,在全厂停炉检修期间,垃圾池内的臭气必须经活性炭废气净化设施净化达标后才能排放。

5、渗滤液处理系统应设计为密闭结构,并在顶部设导气管,将产生的沼气和臭气通过导气管、抽风机导入焚烧炉内高温分解。

(七)如何控制二噁英排放?

人们常说的二噁英,实际上是二噁英类物质的简称,指的是结构和性质都很相似的包含众多同类物或异构体的两大类有机化合物,共有210种,其中只有极少数种类被认为具有毒性。

二噁英并不是垃圾焚烧厂特有的公害,它是一种有机物与氯一起加热就会产生的化合物,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化学现象。二噁英在空气、土壤、水、食物和垃圾中都能发现,有研究显示,食品是其主要来源,人体接触的二噁英中约有90%来自膳食。

垃圾焚烧厂控制二噁英排放,保持焚烧炉膛内温度大于850度,并控制烟气在炉膛内停留2秒以上,使二噁英得到完全分解;其二是烟气通过先进的净化处理系统,将单位二噁英浓度控制在0.1纳克内,达到国际上最严格的排放标准。

(八)如何处置炉渣和飞灰?

炉渣主要为生活垃圾焚烧后的残余物,其产生量视垃圾成分而定,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锰、二氧化硅、氧化钙、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废金属,以及少量未燃尽的有机物等。垃圾焚烧产生的炉渣经过高温无害化处理,再经过磁选等分离出废钢铁等废旧金属后,可对炉渣进行综合利用,如用于铺路的垫层、填埋场的覆盖材料等。

飞灰属于危险废物,必须单独收集,不得与生活垃圾、焚烧残渣等混合,也不得与其他危险废物混合。垃圾焚烧飞灰不得在厂区长期储存,不得进行简易处置,不得随意外运排放。垃圾焚烧飞灰必须先在厂区进行必要的稳定化和固化处理,在经稳定化和固化处理并经浸出毒性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专用密闭运输工具送至安全填埋场或卫生填埋场填埋。条件允许时,也可采用符合标准要求的其它处理处置方法。

(九)如何处置渗滤液?

渗滤液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需要通过专门的多道净化工艺才能达标排放。垃圾渗滤液产生量主要受进厂垃圾的成分、水分和贮存天数的影响。渗滤液具有以下特点:污染物成份复杂多变、水质变化大,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氨氮浓度高,重金属离子与盐份含量高等。

目前,用于废水处理的工艺很多,但由于渗沥液的浓度高和成分复杂,对处理工艺提出了特殊的要求。通常而言,垃圾渗沥液的基本处理工艺在充分利用生化处理的经济合理性的原则上,可将几个不同的处理工艺单元进行优化组合,仅仅依靠单一的处理工艺很难达到严格的出水要求。目前应用比较多的处理方式是:生物法+膜技术处理,即为“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纳滤+反渗透+浓缩液处理系统”。采用膜技术其优点是出水水质较好,可以达到较高的排放要求。

(十)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发展前景与方向?

1、更严格的烟气排放标准。随着《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的全面实施,生活垃圾焚烧设施运行和污染排放控制将更为严格,新标准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浓度限值基本上已与欧盟相当。已建成焚烧厂进行技术改造来满足更高的排放要求,新建焚烧厂将在通常采用的脱硝、干法/半干法脱酸、活性炭吸附去除二噁英及重金属、布袋除尘器去除烟尘的基础上,采用脱酸效率更高的湿法工艺,先进的SCR低温催化脱硝及分解二噁英的技术,大幅降低主要烟气污染物的排放。

2、更显著的能源利用效率。为了使垃圾焚烧厂能量消耗大幅降低,发电效率显著提高。焚烧炉使用烟气再循环技术,节能同时大幅削减氮氧化物的产生量,采用低温催化脱硝系统,在实现氮氧化物和二噁英同步高效去除的同时,较高温催化剂的能量消耗减少50%以上。同时,采用智能燃烧控制系统,并优化炉膛和锅炉设计,提高蒸汽参数,使用大型焚烧发电设备,风冷却塔冷却,较国内焚烧厂通常采用的强制通风冷却塔的能量消耗降低90%以上。

3、更有效的资源综合利用。垃圾焚烧的发展趋势是具有更先进的资源综合利用,实现污水近“零排放”及固废协同处理。厂内污水经处理后循环利用,实现全厂污水近“零排放”。支持多种固废高效协同处理,如协同处置医废和污泥等。焚烧厂建设优先应用新型节能材料、环保材料、再生材料,垃圾焚烧厂炉渣用于建筑材料,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4、更先进的焚烧技术开发和应用。为了进一步减少垃圾处理过程的污染物排放,各国竞相开发各类垃圾处理前沿技术:垃圾热解气化技术、焚烧后灰渣熔融技术、等离子体焚烧技术及垃圾衍生燃料制备技术等。这些技术可以进一步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尤其适用于分类后的垃圾处理,也将是今后垃圾焚烧的发展方向。
https://t.cn/A6XNWPXr

耕而陶聊茶:三十四.三红七绿为青茶 (8.工夫茶始闵老子)
总体来说,泡茶的器具是随着泡茶的形式而演变的。唐煎、宋点时期,饮茶器通常是容量较大的碗、盏。从实物上看,在唐代茶碗的口径一般在14厘米-17厘米。陆羽《茶经•四之器》说:“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唐代的一升约合咱们现在的600毫升,半升,就是300毫升,比现在用的茶杯大太多了。宋代,茶盏的口径通常在10厘米-16厘米。元代,揉捻工艺的出现,加快了散茶瀹泡的历史进程。明、清散茶瀹泡,客观上就会要求不必使用容量较大的茶器。到了明代中晚期,茶壶、茶杯成了茶桌上的主要器皿。

1595年前后成书的明代张源《茶录》里已经明确记载了壶泡的方法:“泡法,探汤纯熟便取起,先注少许壶中,祛荡冷气,倾出,然后投茶。茶多寡宜酌,不可过中失正。茶重则味苦香沉,水胜则色清气寡。两壶后,又用冷水荡涤,使壶凉洁。不则减茶香矣。确熟,则茶神不健,壶清,则水性常灵。稍俟茶水冲和,然后分酾布饮。酾不宜早,饮不宜迟。早则茶神未发,迟则妙馥先消。”。张源记载的这个壶泡法已经跟咱们现在的壶泡法没啥区别了,就是洗壶、投茶、注水、分茶、品饮。

1623年前后,明人冯可宾在他的《岕茶笺.论茶具》里说:“…或问茶壶毕竟宜大宜小,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阁;况茶中香味,不先不后,只有一时。太早则未足,太迟则已过,的见得恰好,一泻而尽。”。可见,当时的小茶壶已经在文人的茶桌上居于了主要地位。

茶壶变小,饮茶器相应的也会变小。对于饮茶器皿的选用,1609年明代罗廪在其《茶解》中说:“瓯,以小为佳,不必求古,只宣、成、靖窑足矣。”

有明一朝,纵观许多茶画,如具代表性的明代画家丁云鹏 (1547年—1628年)的《卢仝煮茶图》、《煮茶图》,常可见到一些撇口、弧体、圈足或高足的饮茶器。这些茶器在清代宫廷器型制度上,口径9-10厘米的称为“茶钟”,口径12厘米的叫“茶碗”。另外清宫还把口径13.5厘米的叫“汤碗”,口径15厘米的叫“膳碗”。明代茶事绘画中的饮茶生活场景,使我们知道其时饮茶所用器具的体型虽然较现代的茶杯大,但是对比唐、宋器具还是小了不少。

从文字资料上看,历史上第一个把“茶杯”两个字写到茶书里边的人,就是前面提到的明朝人冯可宾。在他的《岕茶笺.论茶具》里还有如下文字:“茶壶,窑器为上,锡次之。茶杯,汝、官、哥、定如未可多得,则适意者为佳耳。”。1623年前后,冯可宾的茶书中出现了“茶杯”二字,这个字眼决不是偶然的出现。要知道,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会有它的底层逻辑来做支点。那么“茶杯”出现的底层逻辑支点在哪儿呢?

支点有二。

其一,高度蒸馏白酒的出现。我们先来明确一个常识,高度蒸馏白酒的出现是在元朝。在这之前,人们所饮用的酒度数低,使的那些酒杯或者酒盏,都是体型较大的东西。妇孺皆知的山东好汉武松“三碗不过岗”的故事就很能说明问题。在景阳冈前的酒肆里,武二郎连喝十八碗,要是二锅头的话,早成醉猫了,施耐庵老先生的《水浒传》里也就不会有“景阳冈武松打虎”这样精彩的章节。

元朝末年,李昱的《戏柬池莘仲》诗写道:“少年一饮轻千钟,力微难染桃花容。年深始作汗酒法,以一当十味且浓。王君亲传坎离鼎,出瓮鹅黄煮秋影。檀心味烈九酝同,醉倒伯伦呼不醒。”。一句“以一当十”明确地点出了蒸馏酒的度数要远远高于其它类型的酒。高度白酒的出现与普及在客观上必然会促使饮酒所用器皿的体型变小即容积减小。

其二,茶人的倡导。在明代,周亮工跟张岱都把“茶杯”的另一底层逻辑支点直接指向了“瞿瞿一老”闵汶水。从文字资料上看,正是明末的闵汶水首开把酒杯当做茶杯使用的先河。作为统御明末饮茶风流的闵汶水不可能不知“茶壶以小为贵…方为得趣”、“瓯,以小为佳,不必求古,只宣、成、靖窑足矣”的道理。桃叶渡斗法时,他给张岱沏茶用的是皆精绝的成宣小酒盏且“持一壶满斟”。周亮工去桃叶渡拜访闵汶水品尝“闵茶”的时候,周记录说:“歙人闵汶水居桃叶渡上,予往品茶其家,见水火皆自任,以小酒盏酌客,颇极烹饮态。”。

明窗净几、荆溪壶、成宣小酒盏、刚柔燥湿必亲身、水火皆自任、颇极烹饮态,在周亮工跟张岱的笔下,一副活脱的沏茶画面越纸而出,老天,这不就是历史上最早的工夫茶泡法吗?

有关工夫茶,能见到最早的文字资料是《梦厂杂著·潮嘉风月》,作者是清乾嘉时的俞蛟。他说:“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形如截筒,高经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窑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咀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许。杯盘则花瓷居多,内外写山水人物,极工致。类非近代物,然无款志,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炉及壶、盘各一,惟杯之数,则视客之多寡,杯小而盘如满月。此外尚有瓦铛、棕垫、纸扇、竹夹,制皆朴雅。壶、盘与杯,旧而佳者,贵如拱璧,寻常舟中,不易得也。先将泉水贮铛,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闽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

闵汶水这位“细细钻研七十年”的“水厄”在茶史上首开把小酒盏当做茶杯的用法,于无声中创立了后世的工夫茶雏形。自此,作为品茶的器具盏、瓯开始朝着小型化演进,其后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工夫茶杯-若琛杯。

后文我们就要聊到清初的武夷茶正是借鉴了松萝茶的制法而使得一个崭新茶类-青茶诞生。那么,左右明末茶界风流的闵汶水首创的松萝茶的工夫茶泡法,必然会对因松萝技法而生的武夷乌龙茶的品饮产生深刻影响。这也导致了后世“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的工夫茶在福建、广东、台湾等乌龙茶生产地区相继传播。

版权声明:本文为新浪微博认证美食博主"耕而陶一茶"原创撰写,欢迎博友在微博上转发,交流茶知识。但,任何单位、媒体、个人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违者必究。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有魅力的人其实也挺多的 但是有些人给你的吸引力是远远大于其他人的 这就是所谓的能牢牢吃定你的人格魅力大一刚开学那会 谁也不认识谁 但我在人群中第一眼就看到了她
  • 尽管是很简单的奶黄色连衣裙,可是裙子的版型却简约得体,要腰线有腰线,要锁骨有锁骨,瞬间就在人群中夺目了起来。而且,宋轶本身就是属于比较精致俏皮的女生,体态也保持
  • 所有的喜欢到头来只仅仅是喜欢,希望你在你的城市能够和那个你喜欢的她好好生活。但是作为打底 纤长和保持卷翘能力绝了◾️艾杜纱唇部精华在所有人都拥有 那么多润唇膏的
  • 首先,房住不炒的倡议就实际情况而言,华夏幸福在目前债务暴雷的当下,应该很难挺过去。总之,如今华夏幸福的处境应该是不容乐观的,自救之路的失败,使华夏地产雪上加霜。
  • 这个太酸,不吃!这个太辣,不吃!
  • 【满洲里关区首个“双重身份”报关单位完成备案】日前,内蒙古叶尼塞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同时拥有了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和报关企业两种经营类别。”内蒙古叶尼塞实业有限责任公
  • 人的一生总是在喜怒哀乐中成长,我们要走的路,有着太多的不确定,遇事无须太执,谁都无法带走什么,又何必纠结于某一人、某一时、某一事。只有看开了,想通了,才能随缘、
  • #带着微博去旅行##旅行新势力# 钏路湿原位于北海道东部的钏路市北面,是日本第一个在拉姆萨尔条约上登记的湿地。#英雄联盟s7##带着微博去旅行# #疯狂婚礼季#
  • 4.在你眼中过于完美的人,往往并没有把你当自己人,因为朋友之间是忍不住爆短的。5.你觉得有的人说话伤人,是由于情商低,错了,他只是不想尊重你,他对重要的人不是这
  • 街拍|质感|杂志风|冒着桔子气泡水的初夏 记录你们的New style初夏、梅子酒颜色的色调、冒着橘子气味的街景❕坐标:兰州行走在西北偏北、羊马很黑 这座城的
  • Temple City|门控社区,华人区超新4房PUD 建于2015年,实用面积2130尺,有4个卧室3个浴室2车车库。周边设施配套丰富,10分钟可到Walma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民勤 新技术助力治沙】近日,在距民勤县城20公里的西大河小井子治沙区域,“近自然仿生学原理”行带格局低盖度造林与五带一中心技术研究
  • 能坚持·有效果·练太阳普拉提·婵柔™美国北极星普拉提国际认证婵柔™中国官方认证授课单位#Sunny #Yuki #美国北极星普拉提国际认证导师 #太阳普拉提·婵
  • 我最为喜欢三四岁时的孩童,那一汪清水般的眸子中,流露出的总是世间一切的好奇与怀疑所有;天真、无邪、懵懂但不无知却有着破茧而出的神奇力量,达不及崇高意象,出在优
  • ”该负责人说,他们超市销售的这种卡,深受孩子们喜爱,“大部分都是孩子自己过来买卡,遇到小孩拿着大额现金买卡,我们都会进行确认,当天小田来买卡时,问他家大人知道不
  • 为了这丰收的场景,我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始终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措并举夯实粮食生产发展基础,提高农民种粮产粮积极性,千
  • 据此跋文,可知此卷所用纸张,即万历辛卯(1591)董其昌为馆师田一偶扶柩还乡时,韩世能为其壮行所赠的高丽黄笺。#这就是中国风##遇见艺术##书法##人文艺术#今
  • 好在刘泠遇到了冷面阎王沈宴,痴心并没有错付,沈宴希望她“一生无忧”便也更加坚定了她对他的情感。尽管如此,还是会不停的有快乐的人儿愿意。
  • (配图回头换)每天转眼球:先顺时针,转速极慢,左上右下,要领是只动眼不动头。 每天转眼球:先顺时针,转速极慢,左上右下,要领是只动眼不动头。
  • #香港[超话]#【《中国通史》首批60段短片面世】为配合2020/21学年起施行的初中中国历史科修订课程,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将央视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制作、中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