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交通这十年·蒙城篇:公路四通八达,百姓“畅享”交通!】为更好展示十八大以来亳州交通行业发展成就,自今日起,市局开展“喜迎党的二十大 我看亳州交通运输这十年”专题宣传活动,通过人和事的变迁,用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故事展示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从交通运输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天,刊发蒙城篇:《公路四通八达,百姓“畅享”交通》!
从“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土路、砂礓路到直通家门口、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柏油路;从交通不畅、偏远落后的皖西北小县城到建成贯通东西、连接南北的高速、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交通运输体系;从双脚丈量到抬脚上车,从“路不通、道难行、交不便、通不畅”的局面转变成今天“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的美好画面……每一项巨变无不展示着十八大以来蒙城交通事业发展的丰硕成果,见证着蒙城县社会的进步和变迁。
交通兴,百业兴。党的十八大以来,蒙城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群众出行更加便捷,经济发展提档加速,奏响了交通建设发展的“最强音”,条条公路宽阔平稳、四通八达;座座桥梁长虹卧波、飞架而起;车辆南来北往,川流不息;农村庄庄通水泥路、沥青路干净整洁、繁花簇拥........一幅幅美丽的交通画面,映射出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和变化。‍

从线到网,高速公路快速发展
“小路小富,大路大富,高速公路快富。”2012年以前,蒙城县只有一条横穿东西的宁洛高速公路。为加快皖北发展,济祁高速永利段自2013年9月开工建设,用时26个月完成建成,创造了全省高速公路建设史上的新速度。2016年12月31日,济祁高速公路蒙城段全线竣工通车,为蒙城的发展插上了一双翅膀。自2021年开始,亳蒙高速、五(河)蒙(城)高速加快推进,年内将初步具备开工条件,届时4条高速在蒙城周边构建起“井”字形高效出行网络,大大方便百姓出行,提升蒙城的区位优势和区域竞争力,蒙城可在1小时内直达蚌埠、阜阳、淮南、淮北,3小时内直达合肥、徐州、南京,6小时左右抵达郑州、无锡、苏州、上海、杭州,推动蒙城交通融入我国高度公路网的“快车道”,使蒙城经济发展一举超越全省平均水平,迈入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方阵,并正在接近全省经济发展“十强县”的目标。

从通到优,干线公路畅通出行
蒙城县地处淮北平原腹地,公路承担了蒙城对外100%的客运和90%以上的货运。为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全面当好蒙城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蒙城全县上下抢抓发展机遇,奋勇拼搏、砥砺前行,积极跑项目,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2014年5月,省道307蒙城西段进行一级路升级改造,起点位于蒙城县县城西五里高大桥,终点位于岳坊镇驼店村,长17.3公里,其中新建0.9公里,利用老路改建16.4公里。设计标准一级公路,设计车速80km/小时,路基宽度24.5米,路面宽度21米,双向4车道。‍
2015年8月,省道307蒙城东段进行一级路升级改造,项目起点位于蒙蚌交界处,终点位于乐土路与安驰大道交叉处,全长约24公里,其中老路改建16公里,新建4公里,路面改善4公里,本项目合同价36836万元。2015年8月进场施工,2016年7月底交工验收。‍
2017年2月,全长52公里,总投资9亿元S307蒙城段一级公路改造工程全线通车,这也是蒙城境内第一条一级公路。2017年 11月底,全长50公里,总投资2.12亿元G237蒙城段路面改善工程主体工程完工。按照全省国省干线公路路网规划,蒙城境内有G237、G329两条国道干线公路,S307、S306、S416、S239 、S310五条省道干线公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蒙城县深入推进公路运输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运输服务社会满意度得到提高,“人便于行,货畅其流”得以真正实现。蒙城县现有货运车辆36820辆,客运车辆1519辆,其中长途省际班线客车77辆、市际班线94辆、旅游客车32辆、公交车385辆、出租车862辆。截至2021年底,公路运输客运量5263万人、客运周转量516235万人公里,公路运输货运量17821万吨、货运周转量6236491万吨公里。‍

从疏到密,农村公路助力致富
近年来,蒙城县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3087公里,县道三级公路比例达到100%,乡村道四级公路覆盖率达到100%,形成县到镇有二级公路、镇到镇有三级公路、镇到村有四级公路连通,全县所有乡镇、行政村和自然庄100%实现道路畅通,全县294个行政村(社区)100%通公交车。
从2016年蒙城县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建设后,按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谋网、谋细、谋实、谋效”的理念,以建设“四好农村路”为目标,2017年9月,全面建成1518.4公里的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投资8.4亿元;2018年3月,建成非建档立卡行政村自然庄道路600公里,投资5.5亿元,在全省率先实现庄庄通硬化路的目标,彻底解决服务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2019年新建农村公路730.8公里,2020年新建农村公路130公里,2021年新建农村公路108公里。‍
农村公路的建设切实改善了蒙城县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加快了贫困村脱贫致富的步伐。蒙城县立仓镇薛庙村地处蒙城县东南部地势低洼地带,2012年前村庄内全部都是土路,遇到阴雨天气群众无法外出。立仓镇薛庙村群众回忆起当时通水泥路的情况高兴地说:“政府修通水泥路,是造福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从那以后家门口就能坐上汽车,再也没有以前走泥泞土路之苦,我们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2016年蒙城县立仓镇薛庙村从贫困村出列,2017年起又成为蒙城县虾稻连作的示范点,全村土地全部流转,租金每亩1000元,高于周边乡镇,“每亩土地产值达到5000元”,成为蒙城县家喻户晓的富裕村。立仓镇薛庙村是蒙城县农村道路建设的一个缩影,蒙城县实施“农村公路+特色产业”“农村公路+美丽乡村”“农村公路+乡村旅游”“农村公路+生态农业”工程,使农村群众的就业机会增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提升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2018年8月8日,安徽省政府宣布蒙城退出贫困县序列,成为全省首批四个摘帽县之一。‍
当前,总投资3.01亿元的蒙城县综合客运枢纽站及城乡公交换乘点建设项目完工,总投资29.3亿元涡河五桥及东外环工程项目、涡河四桥及北外环工程项目主体工程完工;正在加快推进阜蒙宿、亳蚌城际铁路和亳蒙、五蒙高速公路建设,党的十九大提出“交通强国”战略,未来几年,蒙城交通将立足“打造皖北交通枢纽”目标定位,推动交通强国战略在蒙城落地生根,持续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农村“户户通”硬化路,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争创“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蒙城县145万人民正朝着建设“交通强国”目标持续聚焦发力,谱写新时代蒙城交通公路事业新篇,以更加优异的交通建设成就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草河湾扶贫纪事》为何感人至深】杨益军根据千余篇《扶贫日志》创作的《草河湾扶贫纪事》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受到读者喜爱,成为网上热销读物,被推荐参评2022年6月“中国好书榜”,目前已通过初选。作者在书中娓娓道来的扶贫故事感动了众多读者。

  安徽省委统战部副巡视员、望江县司阁村原第一书记李传玺表示:“这本书让扶贫干部找到了共同的感受和记忆。”

  没有接触过脱贫攻坚的读者说:“被这本书感动得热泪盈框,没想到贫困村脱贫的背后会有这么多精彩故事!”

  阜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燕少红感叹:“我满含热泪一口气读完这本书,感觉这不仅是一份鲜活的贫困村脱贫档案,更是一本生动的思想政治工作活教材,工作队在草河湾展现的朴实情怀及扶贫智慧堪称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经典案例。”

  农业农村部中国农村杂志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夏树认为,这本脱贫攻坚题材的精品之作感人至深,我们有责任向广大读者推介!

  97岁的绿色美学开拓者、著名美学大家郭因用放大镜看完这部20多万字作品,称赞这是一本感人至深的纪实作品,为“讲好扶贫故事”做出了生动的诠释。

  一本鲜活的贫困村脱贫档案

  “这些充满时代气息的文字 ,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犹如草河湾大地成熟的庄稼,颗粒圆润,浆汁饱满,有劲道,耐咀嚼,为中国扶贫脱贫的伟大事业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案例,留下了一份鲜活的档案。”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在题为《一份鲜活的贫困村脱贫档案》的序言中指出:“经过岁月的磨洗,这部图文并茂的大许村脱贫档案,也许就会像其他许多留存下来的案例一样,将成为一块追忆、解读中国扶贫脱贫历史的活化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草河湾的故事,不仅是西湖的,颍州的,也是阜阳、安徽的,更是中国的。”

  在杨益军看来,作品出来后起码要让全国25.5万个驻村工作队或多或少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他以众多小人物的命运为切入点,把草河湾多姿多彩的人物群体客观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力图全方位立体化呈现贫困村在不同时期的原生态情景,诸如:贫困村和贫困户当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工作队吃住在村是通过什么办法对症下药精准帮扶的?工作队为帮助贫困户就业增收因地制宜采取了哪些措施?工作队在扶贫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经历了哪些酸甜苦辣?工作队用什么办法促进了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工作队是如何抓党建促脱贫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的?工作队是如何让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扶贫政策落地生根的?贫困村脱贫验收接受省第三方评估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等等,这些脱贫攻坚过程中的关键词和重要节点从这部作品中都能看到更加形象和具体的场景。

  李忠杰在序言中写道:“大实践是由小细节构成的。当年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之所以一直为我们所称道,就是因为他们都深入解剖了一只麻雀,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典型。纪录和反映中国扶贫脱贫的伟大事业,既需要有史诗般的宏大叙事,也需要有鲜活的具体案例。《草河湾扶贫纪事》正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大许村是全国12.8万个贫困村的缩影,作者把大许村放在全国脱贫攻坚的背景下深度解剖,写深、写透、写活草河湾,生动解读中国扶贫脱贫最真实的农村图景。

  一本思想政治工作的活教材

  燕少红撰文称:这部20多万字作品,一明一暗两条主线贯穿始末,一条明线即:通过169张红彤彤脱贫光荣证背后的故事,立体化呈现共青团安徽省委驻大许村扶贫工作队带领草河湾人民摆脱贫困的全过程;另一条暗线即:工作队在草河湾运用思想政治工作金钥匙激活了脱贫攻坚的一池春水。打开这部作品,思想政治工作在草河湾大地散发的阵阵清香,沁人心脾!

  首篇万余字《谁说老朱“头难剃”》,作者在文中一开始就把老朱和包片村干部陈继芬激烈的正面冲突推到了读者面前。为侄子建房的补助款老朱坚信村干部要么没尽力要么从中做了手脚,对村干部太深的成见致他和村妇联主席发生尖锐冲突,因怀疑陈继芬有意少了他一袋化肥,于是在陈继芬主持的评议会上故意找茬,导致评议贫困户脱贫的村民小组会议被老朱搅得不欢而散。在老朱眼里,草河湾干部大都吃拿卡要,没几个形象光彩的,就是这个村干部见了绕着走的“头难剃”,经工作队循循善诱居然变身为正能量满满的“颍州好人”。在燕少红看来《草河湾扶贫纪事》中随处可见的原生态扶贫案例对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会产生一定的启迪:刘寨自然庄修路的事因宅基地纠纷像一团乱麻,扯不断还越理越乱,面对“烫手山芋”,第一书记第12次前往调解的时候,皆大欢喜,他究竟采用什么招法化解了两个家族之间的矛盾?多年前外出打工意外被截掉一只胳膊的贫困户明恒星,长期走不出失去左臂的阴霾,就是这个萎靡不振的贫困户,居然浴火重生,实现了由贫困户到颍州区劳动模范的华丽转身,这个跌入人生谷底的贫困户是如何被工作队转变为当地党报头版报道的典型的?贫困户宋金军妻子瘫痪多年且患有间歇性精神病,但他一有空就不由自主的往村头牌场跑,第一书记是如何激发其脱贫斗志,助力他成为脱贫标兵的?贫困户许国芳丈夫去世后整日愁眉苦脸,出门遇见村人她老远就低着头,工作队如何出招,让这个精神抑郁的农家妇女转身为神情开朗的最美脱贫户的?在大学校园读书的许国芳女儿为何在千里之外第一时间向家乡的第一书记报告入党喜讯?向工作队诉说儿女不给赡养费的村民刘研宏,为当贫困户差点让儿女背上了不孝的黑锅,这位故意夸大贫困的村民为何反而托人向工作队求情不当贫困户了?伴随朴实无华的文字,这些来自草河湾现场的扶贫情景,原汁原味再现了团省委工作队这个安徽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彩画面。

  一些“三农”问题专家表示:农民问题是我党始终关注的一个根本问题,做实做活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事关执政党根基问题,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无法绕过的一个时代课题。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中,面对新情况新问题,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如何避免“干部忙了一身汗,群众还是不点赞”的尴尬,《草河湾扶贫纪事》会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在前沿阵地“现场直播”

  在杨益军看来,和专业作家相比,文学性、艺术性是自己的短板,但自己四年多吃住在村,有缘拥有千余篇《扶贫日志》,有缘在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向读者“现场直播”自己的扶贫亲历;与此同时,和众多想写扶贫生活作品的驻村工作队员相比,杨益军“扶贫工作队副队长”“主任记者”的双重身份,又多了点职业优势。作为草河湾摆脱贫困的参与者、见证者、记录者,杨益军认为这部作品是他面对草河湾大地必须完成的答卷!

  杨益军始终坚信越是真实的东西越有持久的生命力,在他看来,无须为写出惊世骇俗的文章而故弄玄虚,客观真实记录草河湾脱贫攻坚进程中的原生态情景是他在内心深处坚守的创作底线。在与草河湾乡亲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他深深感到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中华大地十四亿有血有肉的人,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个了不起的自己。

  让作者多次落泪的第一书记

  作者杨益军曾荣获安徽省选派干部标兵称号,他所在的共青团安徽省委驻阜阳市颍州区西湖镇大许村工作队被评为安徽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这个业绩不凡的工作队自然为这部作品增添了不少感动读者的元素。正因如此,草河湾大地方才传颂着那么多富有时代韵律的扶贫故事;正因如此,回荡在草河湾大地的时代音符更加悦耳目动听;正因如此,作者才更加自信地向读者传递来自草河湾大地的时代足音!

  作者在草河湾曾多次被第一书记陈永刚触动得泪流满面。一次是他的老毛病肾结石发作,隔壁房间深夜突然传来痛苦不堪的呻吟声,此刻他脸色苍白,坐卧还安,痛不欲声,刀割般的疼痛把他折磨得不停地在床上翻滚,他双目紧闭,咬着牙,面部已扭曲变形,这作者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病人在疼痛时如此痛苦的情景,看到每天形影不离的队友如此痛苦,他当即眼泪就下来了,赶忙和队友许明连夜把他送到了二百多公里外的合肥市滨湖医院。从医生口中得知,陈永刚已是第四次到这里就诊了,前三回每次医生都要他住下做手术,但陈永刚每次都嫌做手术要花很多时间,村里还有很多事等着他,病情缓解后硬是不顾医生劝阻任性地离开了医院。医生警告,再这样过没规律生活,如果再次突发得不到及时救治,后果不堪设想。经省委组织部批准,陈永刚无奈地离开草河湾,村干部听说他突然间就这样离开了,心中特别难受,大家一时无法接受。陈永刚在发表离任感言时,说着说着就哽咽着说不下去了,作者和在场村干部禁不住泪如泉涌,村支书马若付也无法控制离别的情感,捂着脸泣不成声,干脆离开会议室到外面的走廊上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陈永刚离任的消息传开后,大许村一时笼罩在沉重的气氛中,许多村民伤心得以泪洗面,工作队房东许辉的母亲李秀英,伤心得一天多吃不下饭,这位年过七旬的老太太一辈子没舍得到饭店奢侈过,她破天荒从百味农庄要来一桌丰盛的菜肴,拉着永刚的手泪眼婆娑地说:“好人呀,俺们舍不得你呀。”作者和坐在老太太身边的陈永刚一样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在离开草河湾的那天,陈永刚动情地对作者和许明说:“三年前我们仨一同来到草河湾,但最终我没能和你俩共同迎来贫困户全部脱贫的那一天,虽然169个贫困户剩下的10户脱贫已成定局,但我毕竟没能看到他们的脱贫光荣证,我现在就这样走了,心里难受呀!”说着说着仨个大男人眼泪都出来了。陈永刚离开大许村,不同版本的“顺口溜”在草河湾不胫而走:“扶贫队长陈永刚,吃住都在大许庄,迎烈日呀顶风霜,好事干了一箩筐……”

  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社长助理高永伟在给作者的短信中写道:“‘含泪离开草河湾’收尾几段,大气磅礴,细腻婉约,美啊,美啊,美啊,不被感动,不在乡村生活的人,没有对乡村生活的热爱,是写不出的。”

  真实的力量直抵人心

  皖籍著名新闻人、范长江新闻奖得主朱海燕称赞《草河湾扶贫纪事》说真话、吐真情,有一股直抵人心的力量。

  朱海燕认为缺陷美也是一种美,十全十美的人,不真实,也不现实,作者在书中呈现的虽不是高大全形象,但这种形象往往比高大全人物更能打动人。

  对一些看上去可能影响作者形象的文字作者并不回避。比如:“从明天开始记者生活骤然按下暂停键,整天在贫困村和贫困户泡在一起,我一时陷入了困惑。更让我纳闷的是,年过八旬的小舅得知我要去贫困村扶贫,十分关切地给我打来电话:‘外甥,你是不是犯啥错误,给贬到农村了?”“有段时间,几桩烦心事搞得我和永刚心力交瘁,那天晚上我跟永刚说:‘其实扶贫的事和我这个当记者的本来没有一毛钱关系,但现在扶贫把我弄得疲惫不堪,我真的后悔当初到这个地方来!’”

  因为真实,往往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新华社)

【《草河湾扶贫纪事》为何感人至深】杨益军根据千余篇《扶贫日志》创作的《草河湾扶贫纪事》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受到读者喜爱,成为网上热销读物,被推荐参评2022年6月“中国好书榜”,目前已通过初选。作者在书中娓娓道来的扶贫故事感动了众多读者。

  安徽省委统战部副巡视员、望江县司阁村原第一书记李传玺表示:“这本书让扶贫干部找到了共同的感受和记忆。”

  没有接触过脱贫攻坚的读者说:“被这本书感动得热泪盈框,没想到贫困村脱贫的背后会有这么多精彩故事!”

  阜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燕少红感叹:“我满含热泪一口气读完这本书,感觉这不仅是一份鲜活的贫困村脱贫档案,更是一本生动的思想政治工作活教材,工作队在草河湾展现的朴实情怀及扶贫智慧堪称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经典案例。”

  农业农村部中国农村杂志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夏树认为,这本脱贫攻坚题材的精品之作感人至深,我们有责任向广大读者推介!

  97岁的绿色美学开拓者、著名美学大家郭因用放大镜看完这部20多万字作品,称赞这是一本感人至深的纪实作品,为“讲好扶贫故事”做出了生动的诠释。

  一本鲜活的贫困村脱贫档案

  “这些充满时代气息的文字 ,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犹如草河湾大地成熟的庄稼,颗粒圆润,浆汁饱满,有劲道,耐咀嚼,为中国扶贫脱贫的伟大事业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案例,留下了一份鲜活的档案。”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在题为《一份鲜活的贫困村脱贫档案》的序言中指出:“经过岁月的磨洗,这部图文并茂的大许村脱贫档案,也许就会像其他许多留存下来的案例一样,将成为一块追忆、解读中国扶贫脱贫历史的活化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草河湾的故事,不仅是西湖的,颍州的,也是阜阳、安徽的,更是中国的。”

  在杨益军看来,作品出来后起码要让全国25.5万个驻村工作队或多或少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他以众多小人物的命运为切入点,把草河湾多姿多彩的人物群体客观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力图全方位立体化呈现贫困村在不同时期的原生态情景,诸如:贫困村和贫困户当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工作队吃住在村是通过什么办法对症下药精准帮扶的?工作队为帮助贫困户就业增收因地制宜采取了哪些措施?工作队在扶贫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经历了哪些酸甜苦辣?工作队用什么办法促进了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工作队是如何抓党建促脱贫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的?工作队是如何让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扶贫政策落地生根的?贫困村脱贫验收接受省第三方评估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等等,这些脱贫攻坚过程中的关键词和重要节点从这部作品中都能看到更加形象和具体的场景。

  李忠杰在序言中写道:“大实践是由小细节构成的。当年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之所以一直为我们所称道,就是因为他们都深入解剖了一只麻雀,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典型。纪录和反映中国扶贫脱贫的伟大事业,既需要有史诗般的宏大叙事,也需要有鲜活的具体案例。《草河湾扶贫纪事》正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大许村是全国12.8万个贫困村的缩影,作者把大许村放在全国脱贫攻坚的背景下深度解剖,写深、写透、写活草河湾,生动解读中国扶贫脱贫最真实的农村图景。

  一本思想政治工作的活教材

  燕少红撰文称:这部20多万字作品,一明一暗两条主线贯穿始末,一条明线即:通过169张红彤彤脱贫光荣证背后的故事,立体化呈现共青团安徽省委驻大许村扶贫工作队带领草河湾人民摆脱贫困的全过程;另一条暗线即:工作队在草河湾运用思想政治工作金钥匙激活了脱贫攻坚的一池春水。打开这部作品,思想政治工作在草河湾大地散发的阵阵清香,沁人心脾!

  首篇万余字《谁说老朱“头难剃”》,作者在文中一开始就把老朱和包片村干部陈继芬激烈的正面冲突推到了读者面前。为侄子建房的补助款老朱坚信村干部要么没尽力要么从中做了手脚,对村干部太深的成见致他和村妇联主席发生尖锐冲突,因怀疑陈继芬有意少了他一袋化肥,于是在陈继芬主持的评议会上故意找茬,导致评议贫困户脱贫的村民小组会议被老朱搅得不欢而散。在老朱眼里,草河湾干部大都吃拿卡要,没几个形象光彩的,就是这个村干部见了绕着走的“头难剃”,经工作队循循善诱居然变身为正能量满满的“颍州好人”。在燕少红看来《草河湾扶贫纪事》中随处可见的原生态扶贫案例对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会产生一定的启迪:刘寨自然庄修路的事因宅基地纠纷像一团乱麻,扯不断还越理越乱,面对“烫手山芋”,第一书记第12次前往调解的时候,皆大欢喜,他究竟采用什么招法化解了两个家族之间的矛盾?多年前外出打工意外被截掉一只胳膊的贫困户明恒星,长期走不出失去左臂的阴霾,就是这个萎靡不振的贫困户,居然浴火重生,实现了由贫困户到颍州区劳动模范的华丽转身,这个跌入人生谷底的贫困户是如何被工作队转变为当地党报头版报道的典型的?贫困户宋金军妻子瘫痪多年且患有间歇性精神病,但他一有空就不由自主的往村头牌场跑,第一书记是如何激发其脱贫斗志,助力他成为脱贫标兵的?贫困户许国芳丈夫去世后整日愁眉苦脸,出门遇见村人她老远就低着头,工作队如何出招,让这个精神抑郁的农家妇女转身为神情开朗的最美脱贫户的?在大学校园读书的许国芳女儿为何在千里之外第一时间向家乡的第一书记报告入党喜讯?向工作队诉说儿女不给赡养费的村民刘研宏,为当贫困户差点让儿女背上了不孝的黑锅,这位故意夸大贫困的村民为何反而托人向工作队求情不当贫困户了?伴随朴实无华的文字,这些来自草河湾现场的扶贫情景,原汁原味再现了团省委工作队这个安徽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彩画面。

  一些“三农”问题专家表示:农民问题是我党始终关注的一个根本问题,做实做活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事关执政党根基问题,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无法绕过的一个时代课题。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中,面对新情况新问题,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如何避免“干部忙了一身汗,群众还是不点赞”的尴尬,《草河湾扶贫纪事》会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在前沿阵地“现场直播”

  在杨益军看来,和专业作家相比,文学性、艺术性是自己的短板,但自己四年多吃住在村,有缘拥有千余篇《扶贫日志》,有缘在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向读者“现场直播”自己的扶贫亲历;与此同时,和众多想写扶贫生活作品的驻村工作队员相比,杨益军“扶贫工作队副队长”“主任记者”的双重身份,又多了点职业优势。作为草河湾摆脱贫困的参与者、见证者、记录者,杨益军认为这部作品是他面对草河湾大地必须完成的答卷!

  杨益军始终坚信越是真实的东西越有持久的生命力,在他看来,无须为写出惊世骇俗的文章而故弄玄虚,客观真实记录草河湾脱贫攻坚进程中的原生态情景是他在内心深处坚守的创作底线。在与草河湾乡亲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他深深感到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中华大地十四亿有血有肉的人,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个了不起的自己。

  让作者多次落泪的第一书记

  作者杨益军曾荣获安徽省选派干部标兵称号,他所在的共青团安徽省委驻阜阳市颍州区西湖镇大许村工作队被评为安徽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这个业绩不凡的工作队自然为这部作品增添了不少感动读者的元素。正因如此,草河湾大地方才传颂着那么多富有时代韵律的扶贫故事;正因如此,回荡在草河湾大地的时代音符更加悦耳目动听;正因如此,作者才更加自信地向读者传递来自草河湾大地的时代足音!

  作者在草河湾曾多次被第一书记陈永刚触动得泪流满面。一次是他的老毛病肾结石发作,隔壁房间深夜突然传来痛苦不堪的呻吟声,此刻他脸色苍白,坐卧还安,痛不欲声,刀割般的疼痛把他折磨得不停地在床上翻滚,他双目紧闭,咬着牙,面部已扭曲变形,这作者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病人在疼痛时如此痛苦的情景,看到每天形影不离的队友如此痛苦,他当即眼泪就下来了,赶忙和队友许明连夜把他送到了二百多公里外的合肥市滨湖医院。从医生口中得知,陈永刚已是第四次到这里就诊了,前三回每次医生都要他住下做手术,但陈永刚每次都嫌做手术要花很多时间,村里还有很多事等着他,病情缓解后硬是不顾医生劝阻任性地离开了医院。医生警告,再这样过没规律生活,如果再次突发得不到及时救治,后果不堪设想。经省委组织部批准,陈永刚无奈地离开草河湾,村干部听说他突然间就这样离开了,心中特别难受,大家一时无法接受。陈永刚在发表离任感言时,说着说着就哽咽着说不下去了,作者和在场村干部禁不住泪如泉涌,村支书马若付也无法控制离别的情感,捂着脸泣不成声,干脆离开会议室到外面的走廊上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陈永刚离任的消息传开后,大许村一时笼罩在沉重的气氛中,许多村民伤心得以泪洗面,工作队房东许辉的母亲李秀英,伤心得一天多吃不下饭,这位年过七旬的老太太一辈子没舍得到饭店奢侈过,她破天荒从百味农庄要来一桌丰盛的菜肴,拉着永刚的手泪眼婆娑地说:“好人呀,俺们舍不得你呀。”作者和坐在老太太身边的陈永刚一样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在离开草河湾的那天,陈永刚动情地对作者和许明说:“三年前我们仨一同来到草河湾,但最终我没能和你俩共同迎来贫困户全部脱贫的那一天,虽然169个贫困户剩下的10户脱贫已成定局,但我毕竟没能看到他们的脱贫光荣证,我现在就这样走了,心里难受呀!”说着说着仨个大男人眼泪都出来了。陈永刚离开大许村,不同版本的“顺口溜”在草河湾不胫而走:“扶贫队长陈永刚,吃住都在大许庄,迎烈日呀顶风霜,好事干了一箩筐……”

  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社长助理高永伟在给作者的短信中写道:“‘含泪离开草河湾’收尾几段,大气磅礴,细腻婉约,美啊,美啊,美啊,不被感动,不在乡村生活的人,没有对乡村生活的热爱,是写不出的。”

  真实的力量直抵人心

  皖籍著名新闻人、范长江新闻奖得主朱海燕称赞《草河湾扶贫纪事》说真话、吐真情,有一股直抵人心的力量。

  朱海燕认为缺陷美也是一种美,十全十美的人,不真实,也不现实,作者在书中呈现的虽不是高大全形象,但这种形象往往比高大全人物更能打动人。

  对一些看上去可能影响作者形象的文字作者并不回避。比如:“从明天开始记者生活骤然按下暂停键,整天在贫困村和贫困户泡在一起,我一时陷入了困惑。更让我纳闷的是,年过八旬的小舅得知我要去贫困村扶贫,十分关切地给我打来电话:‘外甥,你是不是犯啥错误,给贬到农村了?”“有段时间,几桩烦心事搞得我和永刚心力交瘁,那天晚上我跟永刚说:‘其实扶贫的事和我这个当记者的本来没有一毛钱关系,但现在扶贫把我弄得疲惫不堪,我真的后悔当初到这个地方来!’”

  因为真实,往往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新华社)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真正的智者,就是造就一份从容的心境,让流逝的年轮,一回眸,便是一处风景;一转身,就有一个光阴的故事,溢满心胸,可回首,可容魂,无论何时何地,让一切的美好,都成为
  • 绝绝子嗨,我是三金~爱琴海附近最好吃的烤肉来了!又能吃又能看~)-亲测菜品100%推荐:-粉蒸格格拼盘:里面️七盘的粉蒸肉,份量十足,吃起来一点都不腻!
  •   楞严咒第一会  南无萨怛他 苏伽多耶 阿啰诃帝 三藐三菩陀写 南无萨怛他 佛陀俱胝瑟尼钐 南无萨婆 勃陀勃地 萨跢鞞弊 南无萨多南 三藐三菩陀 俱知喃 娑舍
  • 那些你不信 你做不到的事在辰颐 每天都有人在替你做到恩恩,非常可爱且努力的小丫头一枚,她今天说:“我就是不爱上班,我就爱在家吹着空调、戳着手机,卖货挣钱。从今年
  • 《梅腮泪》 暮色深,烛影瘦,人影疏 斜倚小楼,何处闻得琴音幽幽 锦瑟,一弦一韵弹别离 回首望,琴音起何处 琴瑟哑,相眉锁 梅腮胭脂,一抹相思浅浅流
  • 大部分周全(我尽力给你找,我都没扔)自带价来我很好说话(上面那些无删会捆一些图里比较冷门或者无签的小说)(但是我很好说话你想要什么可以和我慢慢商量)图里的也都出
  • 日记:我 好 累 但 是 我 就 是 画 不 完 而 且 让 我 不 明 白 的 是 我 只 是 来 教 大 家 画 点 diy 简 单 的 小 画 为 什
  • UNICORNAIOLOS_HUNLAY将于10月7日这个美好的日子正式开站,我们会努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哥哥弟弟们应援,也期待希望更多喜欢勋兴的你们的
  • 我想要的,你们谁都给不了~你们给的不代表都是我想要的~最终决定权还是在我的手上我想做什么该做什么我自己知道,就算明天为今天做的事情后悔,那也是我心甘情愿的,因为
  • 降尘:从“各自为政”到“抱团攻坚”起初,太原的降尘量一直在京津冀“2+26”大气污染物传输通道城市中垫底。其中,很重要的一条,便是坚持绿色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了,
  • [开学季][开学季]#此刻超虎的胖虎##2022海南草莓音乐节##我不是胖虎[超话]#【旗思妙答 | #红旗E-QM5#】看惯了城市的车水马龙,听倦了繁华的喧嚣
  • “想规划未来,却看不清楚路在哪里;想从卑微处做起,又感觉意难平:凭什么跟自己差不多的同龄人能有机会;想躺平又躺不平,无法面对自己曾经付出过的那么多努力;听人家说
  • 此次虚拟伴侣数字藏品的发售,也为整个元宇宙的构建提供了更多的元素。iBox链盒意在打造一个开放的元宇宙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各大元宇宙平台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用户能
  • 前十名单公示:@·立交木乔· @鱼槑槑叻 @粥喵喵的C929星球 @甜粥叻 @C-YmmmH @Charlie丨Allure @卡布叻六毛 @農農净系食番茄罉
  • 感叹啊不愧是高手,我到最后也没有怀疑她,甚至一开始就排除她。总的来说,眠梦不老泉这个本还是不错的,就是线索太多太杂且碎,长时间烧脑真的特别消耗体力,我打完都不想
  • 220818 pkdY-白色诚允V-天气好像有点转暖了!?好凉快ㅎㅎ民-明天见❤️奉-看着外面的风景蹦-我的手好多了ㅎㅎ-明天上舞台之前应该会好很多吧!!!东-
  • 后来景天一行人到海底找圣灵珠,发现水碧的石像,溪风随重楼也来到海底,看着化成石像的水碧,溪风用他嘶哑的声音呼唤,而水碧却以他的声音不是溪风而始终不愿睁开眼醒来,
  • 今日爱心餐点还是由吴淑美女士提供,(连续两天)煮了闽南面线汤,欢迎越来越多的热❤️人士来加入爱❤️行列!他們很多是60歲以上的老人,我們只要少扔垃圾,减速慢行,
  • 对应剧里面的小人有丘山还有赤伞等…虽说司藤从无败绩,但也翻车了一次, 司藤是因为比劫,分身,白英是因为产子,所以这部剧后期在宣传还是对家黑还是要注意一下...司
  • 小张啊,18号 那天我们说再见,你永远的把我丢下了,我没有后悔认识你,如果还有-次机会的话我不太想和你跨越朋友关系,可是此生我再也不想见到你,一直以来跟你说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