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场匆匆的行走,有人用脚步,有人用灵魂,有人用信仰。

当走过山水千程后,你是否还坚持着最初的信仰?你是否已找到了最后的信仰?在这一路上,幸福是信仰,梦想是信仰,热爱也是信仰……

罗曼·罗兰曾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定的信仰。”有了信仰的人生才完美,道路才光明,心有所信,方能远行。
信仰就像暗夜里的灯塔,它有一缕能带我们走出黑暗的光芒。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遭遇困难与迷茫,信仰能帮你跳出迷茫,把灵魂妥帖安放。选择坚守信仰,永远乐观向上,一路循着目标而行,才能走得更远更顺畅。

#山水千程#

朋友们,大家好呀!今天园园给大家介绍的景点是乌镇[爱你]。

乌镇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拥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镇史,是典型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有六千年历史,是全国二十个黄金周预报景点及江南六大古镇之一。1991年被评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2013年起,举办乌镇戏剧节;2014年11月19日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朋友们,有机会一定要去玩玩呀[太阳]!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同心奔小康#【沿着崎岖山路,小火车慢悠悠开行几十载,为沿途县乡铺就一条幸福路——#“慢火车”拉来“甜日子”#】
  当一列火车的运行成本远远超出票价,它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跻身全国81对公益性“慢火车”,京承线上的6419/6420次、6433/6434次列车或许可以给出答案。26年不调价,最低票价1元,地图上能找到的村落全部停靠……虽然运行一个来回亏损万余元,这列小火车却是山区百姓的交通生命线,给沿线乡亲们拉来了“甜日子”。

  外出打工、进城卖货、就医上学,寒来暑往,人们岁岁年年依靠它。它载着城里人去乡下赶集游玩,也载着山里人奔向更广阔的天地。沿着崎岖山路,小火车慢悠悠地开行几十载,为沿途县乡铺就一条幸福之路。

  寻味:坐着火车赶大集

  高高的绿色座椅、向外推开的车窗、茶炉烧的热水……整个车厢笼罩在一种怀旧的氛围中,乘客们嗑着瓜子、喝着热茶,没有要匆匆赶路的急迫。来自北京的罗阿姨从通州西站上车,一行四人都拉着手推车,他们乘坐这趟6419次列车要去往承德六道河子,逢二逢七的农村大集正在静候这群北京客。

  列车长陈伟告诉记者,从五六年前开始,车上的北京游客开始多了起来。“大家一传十、十传百,山清水秀的六道河子火了起来。有背包独行的登山客,有带孩子去看怎么磨豆腐的家长,有钟情无农药果蔬的大爷大妈,过道里常常挤满了‘战利品’”。

  11时01分,列车准时停靠在六道河子站。出站后向山下走上10分钟,农村大集就在眼前。肉质紧实的柴鸡、活蹦乱跳的河套鱼、沾着晨露的板栗……200多个摊位依次排开,鲜活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从2007年开始赶集,罗阿姨早已熟稔大集的结构,很快淹没在人群中。

  六道河镇所在的兴隆县,地处“京津唐承”四城市中心地带,县城距四市中心距离均在120公里以内。

  绿皮火车拉来了大集的繁荣。周家庄村书记李德林介绍,六道河子大集已有32年历史。“我们这纯纯粹粹是山里的东西,喝山里水,吃山里草。现在一上午的交易额超过30万元,每年每户人家靠这个增收两三万元,我们村就有30多户过来摆摊,赶集的超过四成是北京人,经常两三只柴鸡往回拎”。

  “曾以为山沟一蹲就是一辈子,没想到‘财神’自己上了门。”51岁的周家庄村村民李艳梅,曾是村里的贫困户。4年前,她开始在大集上卖自家产的杂粮和蔬菜,“摆摊这几年,家里收入翻了一番,日子也越来越好。”

  出山:背着箩筐奔前程

  上午8时26分,随着一声汽笛响,由兴隆县开往承德的绿皮火车缓缓驶入潘家店站,潘家店村村民胡玉芝早已等候多时。她用扁担挑起两个装满山野菜的箩筐,将微信二维码的卡片挂在脖子上,和老乡们互相帮扶,接力把筐运上车,同样的动作重复了11年。

  “箩筐队”乘坐的6433次列车,与6419/6420次列车共用一组车体,运行全程101公里,途径13个站点,最高票价6元5角。

  沿线的潘家店、南湾子、新杖子、西大庙等地,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是承德的水果主产区。山区路远交通不便,村民们背起满筐鲜果,结伴踏上火车,去承德市区走街串巷售卖,形成了远近闻名的“箩筐队”。

  “我们村到承德没有汽车,要是火车不通就出不来。”胡玉芝说,她几乎每天早上都坐火车去承德,傍晚再乘6434次列车回家。春天卖龙须尖、猪毛菜,夏天卖酥梨、苹果、草莓,冬天卖板栗、核桃、大枣,一年能赚出家里一半的收入。

  年复一年,胡玉芝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小火车,不涨反降的火车票价也让她备感温暖,“原来票价3.5元,现在变成3元;原来超过20公斤收费,现在也不收了。”

  “老乡们的头上添了白发,笑容却越来越多。”列车长袁鑫在这条线路上工作了7年,和很多乡亲都是老熟人。据袁鑫介绍,等到水果丰收,在新杖子站就有百余人上车,“人多的时候我们列车员就把休息车厢让出来。”

  自1987年开行以来,拉着“箩筐队”往返城乡之间上万次,见证了沿途县乡纷纷脱贫摘帽,撑起了千百个家庭奔小康的希望。34年,城里村里都换了面貌,绿皮车仍然不紧不慢向前开……

  启航:同框同向开新篇

  1957年,京承铁路修建到兴隆,当时年仅19岁、后成长为中国一级作家的刘章,沿着铁道线火热的施工现场,一路畅想、一路高歌,将山里娃对于走出大山的渴望与期许,和父老乡亲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深深地注入两条钢轨之中。

  2021年1月22日,京哈高铁京承段开通,京哈与京承,一高一普,宛若两条钢铁巨龙,将兴隆县城紧紧环抱怀中。刘氏后辈、刘章的侄子,承德市作协主席刘福君赋诗《兴隆通高铁了》:“兴隆正式开通了高铁……很多人来到兴隆西高铁站,像看着嫁进家门的新娘……”。

  甲子一轮回,春秋六十载。京哈高铁的开通,开启了河北省所有地市级城市均有直达高铁通往首都北京的新纪元。“承德人实现了当日往返北京的愿望,承德与首都、与全国各地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承德南站副站长贾会敏十分感慨,“之前去北京,坐火车最短4个半小时,最长要6个小时,现在52分钟就能到,简直天差地别。”

  但贾会敏说,等到退休了,她还是更想坐绿皮车出行,“和老百姓唠唠嗑,看看车窗外秀丽的家乡山水,这是铁路人的情结。”

  进入高铁时代,站站停、票价低的公益性“慢火车”依然在路上。据陈伟回忆,这两年有传言说绿皮车要停开,后来,证明这些传言都是空穴来风。

  “高铁让更多人经由北京走进承德,绿皮车拉着山里百姓驶向致富快车道,他们各有存在的价值。”陈伟说。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两条线路一西一东、快慢相依、同框同向,车轮上京津冀一体化蓝图初步绘就,沿线各地迎来了发展新机遇。(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陈曦 通讯员 李溢春 吴亚平)https://t.cn/A6VeejtG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华为回应停止社招:没有停止向社会招聘
  • 西游记改编电影 《齐天小太子《西游记》
  • 美国又现炸弹包裹 奥巴马曾收到炸弹
  • 成雅高速车祸,官方通报:当事车涉嫌超员非法营运
  • “网瘾中心再次传出小孩惨叫”?临沂官方回应时间地点人物经过
  • 语文教材拼音出错 网友:这是误人子弟
  •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访华
  • 福布斯发布中国400富豪榜,马云回归榜首
  • 乘客被拉至墓园”事件司机致歉 希望获得谅解
  • 围观 | 普京见博尔顿调侃美国国徽:老鹰把橄榄枝吃了?
  • 本周五起,广州地铁能刷脸安检!三号线最挤的这些站先试点
  • 杨超越抓老鼠,别叫锦鲤了,猫系女汉子了解一下!
  • 唐嫣罗晋婚礼场地疑曝光,尖顶教堂满满童话风,伴娘是刘天仙?
  • 张馨予大婚,余生,嫁一个让你安心的男人,才叫爱情
  • 阿里、京东、华为停止社招?互联网就业寒冬来了?
  • 六小龄童打假高仿 西游记改编电影
  • 女子校园被猥亵,警方通报:违法人员已抓获
  • 询问成绩被说有病,学校回应了
  • 亲戚魔鬼式催婚什么梗?女子被催婚后做了这件事网友怒赞
  • 一人独享16亿美元(约111亿元),世界彩票史上最大中奖金额!